語言、意向與存在_第1頁
語言、意向與存在_第2頁
語言、意向與存在_第3頁
語言、意向與存在_第4頁
語言、意向與存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意向與存在【摘要】:本論文是由導言、七個系統論述的章節和結束語組成。在導言部分,主要簡略考察了國內外“后分析哲學”時期對分析哲學反思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趨勢,以論文此作為選題的背景;簡略回顧了近幾十年來有關意向性和語境研究的發展及其現狀,通過梳理英美分析哲學和現象學中關于意向性研究的兩條不同線索,找到了語言意向性研究的切入點,即把現象學中范疇活動的基本邏輯形式“S是P”的考察和分析哲學的意向性研究結合起來。理由是:述謂結構是最簡單的語言結構,只有解決了這類語句的意向性問題,才能克服英美哲學意向性研究中只是研究意向詞本身的局限性。第一章主要介紹了意向性的本質、特征及其研究的兩種基本態度:即自然的態度和反思的態度。自然態度強調意向對象是外在的,而反思態度則強調意向對象的內在性。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兩種意向結構:一是現象學范疇活動的意向結構,其語言的邏輯形式是“S是P”;二是奧斯汀和塞爾的言語行為的意向結構,它是由某種心理模式和對內容的描述所構成,其語言結構是“名詞性的詞+意向詞+從句”。正是從“S是P”這一語言的基本邏輯結構出發,語言的意向構造的基底才真正被找到。第二章沿著第一章的分析思路,從最簡單的述謂結構“S是P”的語言結構開始,提出了語言的構造性的觀點。論文分析了“是”這個語詞在語言構造中的特殊地位,而這一點無論是在福多的心理語義學還是在奧斯汀或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中都被忽視了,但正是這一點決定了一個有涵義的語詞是否是人類意向構造的結果。所以,“是”的意義表現在:首先,把主客體相聯通 (語形學意義上):其次,在語言中表現為“顯現”的作用(語義學);對世界的“側顯”意義(語用學)。在此基礎上,把研究語言意向構造的重點放在對隱喻的分析上。 通過對隱喻的基本語言結構“S是P”的考察,論證了隱喻與語義構造的關系。在說明意向性側顯特點的基礎上, 分析了意向性和語境的內在聯系。 第三章通過語境中指稱對象和指稱載體的的劃分, 找到了指稱對象與指稱載體、意向意義與語境“指稱點”的關聯性,說明了意向性在指稱對象方面的作用;另外,通過對指稱與指稱對象的區分,說明了涵義如何決定指稱對象這一問題,強調這種決定不是別的,就是按照某一語詞的涵義找出相符合的指稱對象;最后,根據涵義、指稱和意向意義的區分,表明了在通常情況下,某些語詞所具有的 “涵義”實際上只是“意向意義”,所謂的“空涵義”問題并沒有否認涵義是指稱對象的顯現方式,從而為語境的指稱理論提供了較完整的說明。 第四章通過對意義與涵義和指稱之間關系的梳理,給出了意義的結構及其語境關聯,意義理論包含了涵義理論和指稱理論。 運用上面的分析結果,論文論證了意義構造的語境化過程。 在構造過程中,主要包含了意義意向和意義充實兩種活動,意義意向是指向活動,它指向意向對象。它在指向時包含了一個未加充實的意義,即 “空意義”,通過充實活動來完成意義的構造,在充實過程中,我們運用語境推理來實現語詞的組合。第五章是關于“真”之語境分析的內容。論文首先通過對符合論、緊縮論、融貫論、證實理論等理論的分析,把“真”的問題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真”是怎樣一個詞,另一方面是“真”意味著什么。而這兩個方面涉及到命題(proposition)、陳述(statement)和事實(fact)。文章通過“真”與“是”和“存在”之間關系的分析,得出:任何命題、陳述和事實都依賴于一個概念系統,因此,都是依賴于語境的。第六章主要的工作就是對語言詮釋和語言修辭進行語境分析。 理由很簡單,既然語義構造是語境化的、是通過語境推理實現的,那么,在本文詮釋過程中一定存在著不同語境之間的差異。當然,詮釋學并不否認這種差異,更不回避這種不同,而是要通過對本文的不同理解,達到 “視域融合”。所以,詮釋過程就是要揭示本文指稱的不同意欲語境。 修辭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相互溝通、對話、說服勸導,最后達到不同語境下的理解的“認同”。第七章探討的內容是對語境分析的全面反思,也就是語境分析何以可能?語境作為語言分析的基礎牢靠嗎 ?論文認為,試圖把語言建立在萬古不變的基礎上的想法恰恰來自于古希臘伊始的形而上學傳統,它們只是關注存在者,而遺忘了存在。從弗雷格的涵義和指稱對象相區別的理論來分析,一個指稱對象可以有多個涵義,如果語詞的涵義不是屬于孤立的指稱對象的,而是屬于指稱對象的顯現方式,那么,這個顯現方式不正是依賴于“存在”本身嗎?從這種意義講,語境正是一種意向所指向的“存在”的“在場”。因此,語境論既說明了語言是關于存在而不是“存在者”的,同時也把語言和存在的關系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擺在我們面前。結語對論文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概括,提出通過語境視域下的語言意向性分析,我們找到了語言和世界的一種連接方式:即語言——意向——存在?!娟P鍵詞】:語言意向性語境存在是意義【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學位級別】:博士【學位授予年份】:2007【分類號】:H0【目錄】:內容提要4-6ABSTRACT6-12導言12-26第一節選題背景12-16第二節國內外語言意向性及其語境研究的發展與現狀 16-19第三節選題思路19-24第四節論文的見解與不足之處 24-26第一章語言意向性及其研究思路 26-42第一節意向性及其研究態度 26-321意向性的本質和特征27-312意向性研究的兩種基本態度31-32第二節意向結構及其語言分析思路32-421意向結構與語言結構33-342兩種意向結構及其意向分析思路34-363意向結構與給予方式36-394語言意向性分析的“阿基米德點”39-42第二章語言的意向構造性42-69第一節“是”的意向構造性42-551“是”的意向構造性的含義42-462“是”的意向構造性特征46-503“是”的意向構造性意義50-55第二節隱喻與語義的意向構造55-641隱喻是一種語義構造的工具55-582隱喻是一種意向構造的形式58-603隱喻性思維是語義構造的動力60-64第三節意向性與語境64-691語境概念的含義64-652意向“側顯”與“指稱點”65-663“指稱點”——意向的語境“聚焦”66-69第三章指稱及其語境69-88第一節指稱對象與語境中的指稱69-781指稱詞與可指稱的事物69-722指稱、指稱對象和指稱載體72-753意向意義與語境的“指稱點”75-78第二節涵義與指稱對象78-881指稱與指稱對象的混淆79-812涵義、指稱和意向意義 81-843涵義如何決定指稱 84-88第四章意義及其語境88-109第一節意義及其構造的語境化過程88-991意義理論及其分類88-912意義的結構及其語境關聯91-963意義形成的語境化過程96-99第二節意義構造的內在機制99-1091意向意義與指稱對象100-1022語義的語境構造——意義意向和意義充實102-1043語詞組合與語境推理104-109第五章真之語境分析109-120第一節“真”之問題及其解決途徑109-112第二節“真”之存在論分析112-116第三節“真”——命題和經驗的語境概念圖式116-120第六章語言的詮釋、修辭與語境120-150第一節語境的形成條件及其原則120-1231語境形成的條件120-1212語境原則121-123第二節語言詮釋的語境維度123-1411語境論與哲學的詮釋學轉向123-1322自然科學的詮釋性與語境132-141第三節語言修辭的語境維度141-1501修辭學——說服、論證與發明理由141-1432哲學的修辭學轉向——從語言到話語實踐143-1473語境論與新修辭學的“認同”147-150第七章語境與存在150-176第一節語境分析何以可能150-1531分析哲學對形而上學的“背叛”151-1522蒯因的“本體論許諾”152-1533語境——意向指向的“存在”153第二節語言的存在性意義153-1701“是”——“存在”的顯現154-1642語言的存在之謎164-170第三節存在、物理實在與語境170-1761自然科學與實在 170-1742物理實在與科學指稱 174-176結語:意向語言、語境與存在 176-178參考文獻178-195一英文部分178-188二中文部分188-195在讀期間所發表的論文195-196致謝196-197 本論文購買請聯系頁眉網站。出師表兩漢:諸葛亮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