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多巴胺及類似物課件_第1頁
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多巴胺及類似物課件_第2頁
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多巴胺及類似物課件_第3頁
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多巴胺及類似物課件_第4頁
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多巴胺及類似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多巴胺及類似物答辯人:袁潔導師:趙美萍 副教授2003年6月18日選題背景已有檢測方法綜述實驗部分總結致謝兒茶酚胺的結構 及生理意義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的種類、結構和生理意義神經遞質在單細胞檢測中的意義Dopamine(DA)瑞典神經藥理學家Carlsson于1958年首次提出腦內多巴胺(DA)是獨立的神經遞質 正常值范圍為血漿:888pmol/L; 尿:424-2612nmo1/24h。增高會引起嗜鉻細胞瘤,心肌梗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一系列疾病。而其含量的降低會引起植物神經病變,帕金森病等。 Epinephrine(E)& nor epinephr

2、ine (NE) 在人體內的正常值 范圍為 血漿:480pmo1/L; 尿:0-80nmo1/24h在人體內的正常值范圍為血漿:615-3240pmol/L; 尿:0-590 nmol/24h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兒茶酚類化合物的原理 單純的TbCl3,Tb-DCTA體系和DOPAC在實驗用的波長條件下(298nm,546.8nm)都沒有熒光信號,可見體系發光是由于形成了Tb-DCTADOPAC三重絡合物并發生了能量轉移得結果。DOPAC的熒光圖紅:激發波長為279nm藍:激發波長為298nmTbCl3的熒光圖紅:激發波長為298nm藍:激發波長為240nm1.三元絡合物的形成 三元絡合物體系:1.

3、離子締合三元絡合物 2.金屬離子先后結合兩種配體形成三元絡合物 TbDCTACAs體系:Tb與DCTA先行絡合,然后Tb余下的空位再與CAs絡合,形成三重絡合體系 2.三元絡合物發光機理(1) 配體受激后,單重態(S1)有三種方式退激: a. 產生熒光的輻射躍遷(S1-S0) b. 系間竄躍(S1-T1) c. 無輻射躍遷回基態(ISC) 三重態(T 1)也有三種退激方式: a. 產生磷光的輻射躍遷(T1-S0) b. 通過無輻射轉移躍遷到Tb3的激發態(ET),c. 無輻射躍遷回基態(T1S0)。2.三元絡合物發光機理(2) 分子內能量轉換效率的影響因素:1.配體最低的激發三重態(T1)能量

4、高于Tb的5D4能級的能量2.能量轉移的速率大于三重態無輻射退激的速率3.從配體激發單重態向三重態系間竄躍的速率和幾率相當高實驗條件的優化稀土離子與第一配體的選擇: 1. Eu3 + EDTA體系 ; 2. Eu3phen體系; 小結: 最終棄用這兩個體系的原因,是其適用的pH范圍太低,難以使DA的羥基充分解離形成三元絡合物。實驗條件的優化 稀土離子與第一配體的選擇: 3. Tb3 + EDTA體系(1): Tb:EDTA1:1(濃度均為2 mmol/L), pH11, ex300 nm,em545 nm,加入甲醇(分析純)、CsCl、TOPO等嘗試敏化,無法得到滿意 檢測限,DA為105 m

5、ol/L 小結: 目前研究最多的體系,適用的pH相對于前兩個體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未能達到文獻報道的結果 ACDOPACFluro圖 BCDA-Fluro圖 實驗條件的優化稀土離子與第一配體的選擇: 4. Tb3 + DCTA體系 : 20C 時, Tb3與EDTA的絡合常數lgK1為17.93,而與DCTA的絡合常數lgK1為20.20* 因此本體系可以在更高pH下存在,更利于三重絡合物形成pH影響0.4 mmol/L Tb3DCTA,2105 mol/L DOPAC,橫坐標為pH 0.2 mmol/L Tb3DCTA,4105 mol/L DOPAC溶液(色譜純甲醇:重蒸水9:1),橫

6、坐標為5 ml樣品中10 mol/L NaOH的體積 表面活性劑的影響由于水分子對熒光有相當的猝滅作用,體系又是在水相中,因此嘗試加入表面活性劑進行改進。期望熒光體系能夠被包裹在表面活性劑形成的膠束中得到保護,起到敏化作用。共嘗試加入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磺酸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溴代十二烷基三甲胺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OPO。都未起到期望的對體系的改善作用。甲醇含量影響0.2 mmol/L Tb3DCTA,4105 mol/L DOPAC溶液 ,NaOH fixed重原子影響 重原子對于熒光體系有時也可起到敏化作用。實驗嘗試向體系加入了SrCl2,BaCl2,以及CsCl,其中CsCl的加入

7、對體系的熒光有明顯得增強作用 ,最后選擇CsCl濃度為0.1 mol/L。 實驗操作 向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前述Tb-DCTA溶液0.1 ml、10mo l/L NaOH溶液0.04 ml、10 mol/L CsCl溶液0.05 ml、色譜純甲醇4.5 ml,混勻。在檢測前再加入待測物,用重蒸水定容至5 ml,在激發波長為298 nm,發射波長546.8 nm處用0.5 cm比色池測定熒光強度。 實驗結果 a. CDA Fluro圖 b. CDOPAC- Fluro圖 實驗結果 被測物指標多巴胺(DA)3,4二羥基苯乙酸(DOPAC)鄰二酚(兒茶酚)3,4二羥基苯甲酸線性范圍8108 8106mol/L8108 8106mol/L 8108 8106mol/L 8108 8106mol/L 線性相關系數0.99880.99920.99670.9982檢測限5.2108 mol/L3.6108 mol/L5.7108 mol/L2.97108 mol/L 1.證明了CAs 能夠與Tb 和另一配體形成三重絡合物并發出熒光。2. 建立了一個新的用稀土熒光探針檢測兒茶酚類化合物的體系,并對實驗條件進行了優化。3. 確定了新方法檢測四種物質的線性范圍和最低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