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_第1頁
某某煤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_第2頁
某某煤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某煤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各單位、科室:為加強礦井技術基礎工作,規范安全技術審批行為,實現礦井安全技術的編制、審批,流程化、規范化、標準化,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礦井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一、組織機構及職責(一)礦安全技術審批管理領導小組組 長:礦長副組長:總工程師成 員:副總工程師、生產科、安檢科、機電科、調度室、通風科、通風隊、企管科、人勞科、供應科等有關科室和區隊技術人員(二)總工程師為安全技術審批管理分管負責人,日常工程方面的措施審批管理工作由生產科具體負責、機電方面的措施審批管理工作由機電科具體負責、“一通三防” 方面的措施審批管理工作由通風科具體負責。(三)安全技

2、術審批管理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安全技術日常審批管理工作,組織會審、審批。2、負責對安全技術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3、負責安全技術審批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二、安全技術審批內容(一)安全技術內容分類本制度所稱技術審批,是指設計、措施、作業規程和臨時措施的審批,按照安全技術涉及的范圍、時效性、工程量,分為重大安全技術問題,重要安全技術問題和一般安全技術問題。重大安全技術問題是指對礦井生產環境有根本改善,工程量大,工程實施后時效性長的安全技術問題,需經礦領導班子討論通過并報公司批準。重要安全技術問題是指對整個單位工程起作用,時間從單位工程開工至竣工,需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安全技術問題。一般安全

3、技術問題是指對工程局部起作用,不涉及生產安全系統構建,時間短的安全技術問題。(二)重大安全技術問題包括以下內容:1、采區設計、開拓延深設計;2、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報告;3、地面建筑物、河流、鐵路、防水等煤柱留設及變更;4、調整全礦井通風系統的措施;5、串聯通風措施;6、采用專用瓦斯巷解決采煤工作面瓦斯的措施;7、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8、試驗涉及安全生產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措施;9、安全技措工程計劃;10、礦井、采區、工作面防治水方案設計;11、需要報批的其它安全技術設計、措施。(三)重要安全技術包括以下內容:1、采掘工程設計;2、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3、“一通三

4、防”安全技術措施;4、一般安全技措工程設計、措施;5、 HYPERLINK /tag.php?tag=巷道 t _blank 巷道貫通措施;6、涉及“一通三防”的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四)一般安全技術包括以下內容:1、采煤、掘進、巷修、“一通三防”工作的局部安全技術措施;2、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3、工程局部的變更設計;4、作業規程的復審意見、補充措施;5、有關安全生產的正常預報、業務聯系通知單(書)、技術業務委托書等。三、安全技術審批程序(一)重大安全技術審批程序:總工程師召開專題會議說明工程的內容、目的和意義業務科室論證、設計優化總工程師組織會審、簽字礦長審批擬文呈報公司審批。(二)重

5、要安全技術審批程序:根據業務科室的施工圖設計或安全生產需要施工單位(一般為技術人員)編制業務科室審查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會審總工程師批準。(三)一般安全技術措施審批程序:根據現場安全生產需要或工程的局部變更設計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編制業務科室審批(涉及到“一通三防”的措施通風隊要參與審批)分管副總工程師審批總工程師批準。(四)排放瓦斯措施審批程序:通風隊技術人員編制分管副總工程師(或總工程師)組織排放地點的施工單位、通風科、生產科、安檢科、調度室、通風隊、救護隊進行會審。(五)井下電氣焊、氣割措施審批程序: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編制分管機電副總工程師(或機電副礦長)組織機電科、安檢科、通風科、調度室、生產

6、科、通風隊、施工單位進行會審、簽字總工程師審批礦長批準。四、安全技術審批權限(一)礦長審批權限:井下電氣焊、氣割、錄像、拍照安全技術措施。(二)總工程師審批權限:1、回采(1)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2)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措施;(3)綜采工作面調斜、旋轉安全技術措施;(4)綜采工作面延長、縮短、對接安全技術措施;(5)采煤工作面遇頂底板松軟或破碎安全技術措施;(6)采煤工作面過斷層(H2m)安全技術措施;(7)采煤工作面過老巷安全技術措施;(8)采煤工作面過陷落柱、火成巖、天然焦措施;(9)采煤工作面過無煤帶、薄煤帶安全技術措施;(10)采煤工作面過鉆孔安全技術措施;(1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藝變

7、更安全技術措施;(12)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術措施;(13)改變兩巷端頭支護、超前支護形式安全技術措施。(14)采煤工作面收尾安全技術措施;(15)采煤工作面安裝作業規程;(16)采煤工作面設備回撤作業規程;(17)采空區強制放頂安全技術措施;(18)采煤工作面托偽頂開采安全技術措施。2、掘進(1)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2)泵房、水倉、變電所、煤倉、火藥庫、機頭硐室等大型硐室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3)巷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4)巷道穿(跨)越巷道安全技術措施;(5)巷道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6)巷道透老空、老巷安全技術措施;(7)巷道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8)大傾角(25)上、下山掘

8、進安全技術措施;(9)巷道設計變更及其補充措施;(10)巷道沿空送巷安全技術措施;(11)巷道施工工藝變更安全技術措施;(12)推廣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措施。3、“一通三防”(1)改變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技術措施;(2)改變一個采區通風系統的安全技術措施;(3)主要通風機性能測定安全技術措施;(4)主要通風機檢修停運、改變轉速或葉片角度的措施;(5)礦井阻力測定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6)工作面串聯通風安全技術措施;(7)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8)礦井主要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8)深孔爆破、松動爆破、震動爆破、崩溜煤眼措施;(9)礦井反風演習計劃(安全技術措施)及報告;(10)礦井

9、年度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及季度補充計劃;(11)礦井事故救援應急預案安全技術措施;(12)礦井綜合防塵安全技術措施;(13)礦井井上、下防火安全技術措施;(14)礦井安全監控設備檢修、故障處理安全技術措施。4、機電、運輸(1)礦井主要通風機單回路供電、單機運轉、檢修措施;(2)中央變電所停電檢修安全措施;(3)采區變電所停電檢修安全技術措施;(4)水平大巷軌道整修安全技術措施;(5)乘人裝置安裝與運行安全技術措施。5、地質測量(1)礦井水平、采區、采掘工作面地質報告或說明書;(2)采掘工作面探放水設計;(3)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設計;(4)采掘工作面底板改造(打鉆、注漿)設計;(5)井上、下供水

10、孔設計;(6)礦井局部探放水、防治水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7)地質報告的修訂和完善;(8)重要貫通測量設計或說明書;(9)各種測量觀測站設計。6、井巷維修(1)井筒維修安全技術措施;(2)井筒冬季防凍安全技術措施;(3)開拓、準備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4)主要井巷的報廢;(5)從報廢巷道中回收材料與設備的安全技術措施。7、其它(1)水平與采區設計方案;(2)采掘工作面設計;(3)采掘工作面各系統設計及說明;(4)車場、變電所、絞車房、煤倉、矸石倉、泵房、水倉、機頭硐室、充電硐室、火藥庫等單項工程設計。(三)采掘副總工程師審批權限:采掘副總工程師除負責總工程師審批權限內的“回采、掘進、井巷維

11、修、其它”安全技術審批外,還負責以下安全技術審批:1、回采(1)采煤工作面遇頂(底)板松軟或破碎、過斷層(H2m)、過煤柱、冒頂區開采安全技術措施;(2)采煤工作面(機采工作面做上下出口、局部臥底,過斷層或遇堅硬夾矸)爆破安全技術措施;(3)綜采工作面臨時安裝、回撤部分 HYPERLINK /tag.php?tag=支架 t _blank 支架安全技術措施;(4)采煤工作面支柱(架)防倒安全技術措施;綜采工作面傾角15時,支架防倒、防滑安全技術措施;傾角25時,防止煤(矸)竄出運輸機傷人的安全技術措施;(5)處理倒架、歪架、壓架以及更換支架和拆修頂梁、支柱、座箱等大型部件的安全技術措施;(6)

12、工作面支架上方處理冒頂的安全技術措施;(7)工作面更換“三機”設備大件、支架或拆修支架部件的安全技術措施;(8)采煤工作面機電設備特殊檢修安全技術措施;(9)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藝、勞動組織變更安全技術措施;2、掘進(1)巷道開口、拐彎安全技術措施;(2)巷道交岔點施工安全技術措施;(3)巷道施工硐室、車場安全技術措施;(4)巷道過斷層、松軟巖層施工補充措施;(5)巷道擴大斷面安全技術措施;(6)臨時工程(絞車窩、矸石硐、水窩、鉆機窩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7)巷道挑頂、拉底、加固和處理大塊巖石等補充措施;(8)采、掘工作面處理冒頂安全技術措施;(9)掘進工作面使用溜子、小絞車、掘進機、耙裝機等設

13、備的安裝、使用、回收、升(入)井及檢修安全技術措施;3、其它(1)采、掘工作面停、開(復)工安全技術措施; (2)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3)推廣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等安全技術措施;(4)巷道施工方式變更安全技術措施;(5)爆破材料變更安全技術措施;(6)局部施工設計修改;(7)其它臨時性安全技術措施。(四)通風副總工程師審批權限:通風副總工程師除負責總工程師審批權限內的“一通三防”安全技術審批外,還負責以下安全技術審批:1、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期間的安全措施;2、局部通風機運輸、安裝及臨時停風安全技術措施;3、通風設施施工安全技術措施;4、貫通巷道時通風系統調整的安全技術措施;5、其它臨時

14、性安全技術措施。(五)機電副總工程師審批權限:機電副總工程師除負責總工程師審批權限內的“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外,還負責以下安全技術審批:1、超長、超重材料及設備的運輸安全技術措施;2、固定設備自檢、事故性檢修、停產檢修安全措施;3、機電設備安裝及回收安全技術措施;4、采掘工作面拉移膠帶機尾、膠帶掐接安全技術措施;5、大巷運輸、斜巷提升運輸安全技術措施及實驗措施;6、井下停、送電及檢修措施;7、采掘工作面供電管理;8、井下電纜調整懸掛,變電所拆接電纜,調整負荷安全技術措施;9、井下電機車架空線路安裝及檢修安全技術措施;10、更換高強膠帶、鋼絲膠帶、鋼絲繩、硫化接頭安全技術措施;11、用膠帶運

15、輸設備及材料安全技術措施;12、高空作業、起吊大件措施。13、其它臨時性安全技術措施。(六)地測副總工程師審批權限:地測副總工程師除負責總工程師審批權限內的“地質測量”安全技術審批外,還負責以下安全技術審批:1、鉆孔設計變更;2、采掘工作面地質、水文地質預報;3、采掘工作面水害預測預報;4、其它臨時性安全技術措施。(七) 業務科室審批人員權限1、生產技術科負責組織采掘類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工作,主要負責工程概況、工程設計安全、技術先進性、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工程質量標準、防治水及過地質構造帶等相關內容的審批。2、機電科負責組織審批機電類的安裝、運輸、拆除、排水措施以及綜采工作面的安裝、

16、拆除、運輸、使用電焊、氣割、電錘等措施的審批工作,主要負責設備選型計算,供水系統、排水系統、供電系統、供風系統、主、輔助運輸系統、設備運行方式、安裝、拆除、運輸(軌道以及膠帶運輸等)方式、設備選型、設備運行安全監控系統、供電容量和供電安全內容的審批。3、通風科負責組織“一通三防”類的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工作,主要負責“一通三防”是否合理,通風設施構筑、風機選型,風量計算是否符合要求、防滅火、防塵系統,爆破等相關內容的審批。4、安檢科主要負責審批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安全設施以及安全管理內容是否符合安全規程、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礦的有關安全管理規定,是否滿足工程的施工安全等內容的審批。5、調度室

17、主要負責施工組織的安排及協調,通訊系統、監測監控系統,施工條件對規程和措施中的施工方法影響,影響煤質的淋水、積水、撿矸、分矸裝置的設計、設置、安裝以及回撤、配采措施等內容的審批。(八)審批人員資格1、作業規程會審人員為:參與審批科室科長(或主任)、副科長(或副主任)、副主任工程師及助理工程師技術職稱以上人員。2、安全技術措施審批人員為:參與審批科室具有技術員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3、參加審批人員必須具有在井下工作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五、安全技術審批管理辦法(一)會審辦法1、準備會審的方案設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設計或編制單位必須至少提前2天在辦公網上發布并通知相關人員進行預審。2、責任科

18、室至少提前半天通知相關科室人員按時參加會審。3、參加會審人員應為已對方案設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進行預審的人員。4、有關人員對方案設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進行預審時,應自行詳細記錄預審時發現的問題及預審意見。(二)傳審辦法一般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完成后,必須由主管科室首先審批,編制人員根據審批人員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只有在主管科室審批人員簽字確認后,方準傳審到其它科室。(三)審批意見簽署要求1、審批人員(包括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必須親自簽字,不得找人代簽,否則出現一次,罰相關責任人100元。作業規程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采取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一旦由于審批不嚴密而導致事故者,將根

19、據劃分的科室負責審批內容與職責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給予相應處罰。2、審批意見由分管副總把關審核,各部門將意見集中到生產技術科(或機電科)歸納分條目列出,并提出整改措施,由編制人負責整改,作業規程審批意見和整改措施由施工單位負責打印,附在作業規程正文前頁。3、會審意見統一簽署,統一日期,參加會審人員要簽字。會審完畢的作業規程由總工程師簽字后方可實施,總工程師出差期間可由礦長指定的分管礦領導代簽,總工程師或主管礦長返回工作崗位后2天內應補簽。(四)會審時間定為每周二、周五下午進行審批,其余時間原則上不單獨審批作業規程和措施,因特殊原因審批規程或措施要由生產技術科(或機電科)提前通知各單位和編制人。

20、(五)會審作業規程時,參審人員不得無故缺席或遲到,遲到一次罰款50元,每缺席一人次罰款100元,若由于單位負責人沒有通知到參加審批人員則罰款由該單位負責人承擔。詳見附件7: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及審批流程圖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修改與補充要求(一)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在執行中,因地質條件變化、生產系統變化、主要機電設備設施使用情況發生變化或工程移交其他單位時,施工單位要及時修改或補充措施。修改或補充措施同樣按審批程序進行,若修改補充不及時造成后果由施工單位承擔,生產技術科(或機電科)負責對施工單位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各處以200500元罰款,并進行通報。七、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及

21、復查要求(一)一個施工單位分多個施工地點作業,對本單位編制的作業規程或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貫徹時,區隊所有參與施工作業及管理的人員都要參與學習。(二)所有作業規程及措施必須由施工單位技術副隊長(或技術負責人)組織所有參與施工的職工學習,所有作業規程由施工單位命題進行書面考試。全體職工學習作業規程或措施之后,必須由本人簽字認可,簽字名單底稿由本隊留存,其余份數可復印,工程類報生產技術科、安檢科備存,機電安裝類交機電科、安檢科備存。不參加學習或規程考試不及格不得安排從事該規程相關的工作,因故未能參加學習規程(措施),必須補學并有簽字,且單獨注明,規程必須有考試成績,每出現一項(或一人次)與上述要求

22、不一致的,罰技術負責人500元,罰單位負責人200元。(三)一個規程執行三個月要由施工單位進行一次重新貫徹。八、作業規程的檢查與獎罰(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及作業規程編制質量,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消除技術管理漏洞,每季度由分管副總牽頭,生產技術科組織一次作業規程互檢。(二)作業規程互檢結束后,生產技術科將問題統一梳理打分,根據存在問題進行打分,并進行相應的獎罰。具體獎罰標準為:1、巖巷掘進作業規程:第一名獎勵500元,倒數第一名罰款400元。2、煤巷掘進作業規程:第一名獎勵500元,倒數第一名罰款400元。3、采煤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第一名獎勵500元,倒數第一名罰款400

23、元。(三)作業規程互檢評分辦法:序號項 目總分扣分標準備 注1錯別字部分15分一個錯別字1分單項分數扣完為止,不再另行扣分。2格式及標注部分10分一處格式錯誤1分3貫徹簽字部分5分一處問題5分4圖紙部分20分一處圖紙錯誤3分5文字敘述部分50分文字敘述一處問題2分(四)要求:1、作業規程或措施在編制時出現錯別字或原則性錯誤時必須重新編制,并對編制人處以100-300元罰款。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不認真,出現丟頁、重復、內容錯誤的每處對編制人處以300元罰款并予通報批評。相關科室把關不嚴,對上述錯誤沒有查出,被其他人員查出的,按上述標準的50%進行處罰或通報批評。2、檢查人員要深入細致,全面檢查,不

24、留死角,每人檢查不得少于5條問題,否則每少一條問題罰款50元。3、作業規程互檢時,各相關專業規程、措施審批人員必須參加,做好專業知識的講解和疑難問題的解釋工作,對于不參加者罰款100元。4、作業規程互檢采用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激勵機制,凡被上級部門檢查存在問題的,互檢人員要和編制人員一樣承擔一定的責任。5、各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對照問題,加強溝通,相互交流,認真探討,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認真做好本單位的作業規程的編制工作,并按照要求上報相關科室。6、生產科室要把好作業規程的驗收關,強化技術質量管理,沒有整改或整改不徹底的,每條問題罰款50元。7、通過作業規程互檢和相互討論,各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

25、員要認真總結,汲取別人的經驗,找出存在的差距,補充和完善作業規程。九、本制度適用于某某煤礦井下所有的生產單位和施工單位十、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附件:1、綜采作業規程編制樣本2、掘進作業規程編制樣本3、某某煤礦安全技術措施樣本4、章節字體、段落規定5、作業規程貫徹學習和考試記錄6、作業規程復查記錄表7、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及審批流程圖8、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圖例二一一年一月十日 主題詞:礦井 安全技術 審批 制度 主辦:某某煤礦生產技術科 2011年1月10日印發 附件1:第一部分 綜采作業規程樣本某某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編號: Cxxxx號工 作 面 名 稱:編 制 人:

26、施 工 負 責 人:總 工 程 師:主 管 礦 長:批 準 日 期:XXX年月日執 行 日 期:XXX年月日XXXX綜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會審單位及人員簽字總 工 程 師: 年 月 日分管礦領導(采煤):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采煤):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機電):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通風):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地質): 年 月 日生 產 科(采煤): 年 月 日 生產科(水文、地質): 年 月 日安 檢 科: 年 月 日機 電 科: 年 月 日調 度 室: 年 月 日通 風 科: 年 月 日企 管 科: 年 月 日供 應 科: 年 月 日人 勞 科: 年 月 日通 風 隊: 年 月

27、 日XXXX綜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會 審 意 見XXXX綜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會審意見落實結果目 錄會審意見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1 第一章 概況 PAGEREF _Toc247079181 h 19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2 第一節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 PAGEREF _Toc247079182 h 19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3 第二節 煤層 PAGEREF _Toc247079183 h 19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4 第三節 煤層頂底板 PAGE

28、REF _Toc247079184 h 19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5 第四節 地質構造 PAGEREF _Toc247079185 h 20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6 第五節 水文地質 PAGEREF _Toc247079186 h 20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7 第六節 影響回采的其他因素 PAGEREF _Toc247079187 h 20 HYPERLINK l _Toc247079188 第七節 儲量及服務年限 PAGEREF _Toc247079188 h 21 HYPERLINK l _Toc24707

29、9189 第二章 采煤方法 PAGEREF _Toc247079189 h 22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0 第一節 巷道布置 PAGEREF _Toc247079190 h 22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1 第二節 采煤工藝 PAGEREF _Toc247079191 h 22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2 第三節 設備配置 PAGEREF _Toc247079192 h 22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3 第三章 頂板控制 PAGEREF _Toc247079193 h 23 HYPERLINK l

30、 _Toc247079194 第一節 支護設計 PAGEREF _Toc247079194 h 23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5 第二節 工作面頂板控制 PAGEREF _Toc247079195 h 25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6 第三節 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頂板控制 PAGEREF _Toc247079196 h 25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7 第四節 礦壓觀測 PAGEREF _Toc247079197 h 25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8 第四章 生產系統 PAGEREF _Toc247

31、079198 h 26 HYPERLINK l _Toc247079199 第一節 運輸 PAGEREF _Toc247079199 h 26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0 第二節 “一通三防”與安全監拴 PAGEREF _Toc247079200 h 26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1 第三節 排水 PAGEREF _Toc247079201 h 27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2 第四節 供電 PAGEREF _Toc247079202 h 27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3 第五節 通信照明 PAGE

32、REF _Toc247079203 h 27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4 第五章 勞動組織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PAGEREF _Toc247079204 h 28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5 第一節 勞動組織 PAGEREF _Toc247079205 h 28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6 第二節 作業循環 PAGEREF _Toc247079206 h 28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7 第三節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PAGEREF _Toc247079207 h 28 HYPERLINK l _Toc

33、247079208 第六章 煤質管理 PAGEREF _Toc247079208 h 30 HYPERLINK l _Toc247079209 第七章 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47079209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0 第一節 一般規定 PAGEREF _Toc247079210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1 第二節 頂板 PAGEREF _Toc247079211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2 第三節 防治水 PAGEREF _Toc247079212 h 31 HYPERLI

34、NK l _Toc247079213 第四節 爆破 PAGEREF _Toc247079213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4 第五節 “一通三防”及安全監控 PAGEREF _Toc247079214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5 第六節 運輸 PAGEREF _Toc247079215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6 第七節 機電 PAGEREF _Toc247079216 h 3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7 第八節 其他 PAGEREF _Toc247079217 h 3

35、1 HYPERLINK l _Toc247079218 第八章 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PAGEREF _Toc247079218 h 32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工作面位置及并上下關系見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表水平名稱采區名稱地面標高井下標高地面相對位置回采對地面設施的影響/井下位置及與四鄰的關系走向長度/m傾斜長度/m面積/m2第二節 煤層工作面煤層情況見表2。 表2 煤層情況表煤層厚度/m煤層結構煤層傾角/()開采煤層硬 度煤 種穩定程度煤層情況描述第三節 煤層頂底板工作面煤層頂底板情況見表3。表3 煤層頂底板情況表頂、底板名稱巖石名稱厚度(m)特 征基

36、本頂直接頂偽 頂直接底基本底附圖1:工作面地層綜合柱狀圖第四節 地質構造一、斷層情況及其對回采的影響工作面斷層情況及其對回采的影響見表4。表4 斷層情況表斷層名稱走向/()傾向/()傾角/()性質落差/m對回采的影響二、褶曲情況及其對回采的影響三、其他因素對回采的影響(陷落柱、火成巖等)附圖2: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開切眼素描圖。第五節 水文地質一、含水層(項部和底部)分析二、其他水源的分析三、涌水量(一)正常涌水量。(二)最大涌水量。第六節 影響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響回采的其他地質精況(表5) 表5 影響回采的其他地質情況表瓦斯CO2煤塵爆炸指數煤的自燃傾向性地溫危害沖擊地壓危害二、沖擊地壓

37、和應力集中區三、地質部門的建議第七節 儲量及服務年限一、儲量(一)工作面工業儲量(二)工作面可采儲量二、工作面服務年限工作面的服務年限(可采推進長度設計月推進長度)12第二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及其依據。第一節 巷道布置一、采區設計、采區巷道布置概況二、工作面運輸巷三、工作面回風巷四、工作面開切眼五、聯絡巷六、溜煤眼七、硐室及其他巷道附圖3: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圖。第二節 采煤工藝一、采煤工藝附圖4:采煤機進刀方式示意圖炮眼布置圖(正、平、剖視圖)。二、工作面正規循環生產能力WLShc 式中 W工作面正規循環生產能力,t;L工作面平均長度,m;S工作面循環推進長度,m; h采高,m;煤的視密度,

38、tm3;c工作面采出率,。第三節 設備配置工作面設備(采煤、支護、運輸設備名稱、型號、主要技術參數和數量)。附圖5:機采工作面設備布置示意圖。第三章 頂板控制第一節 支護設計一、頂板支護設計()工作面液壓支架選型1參考本煤礦或鄰礦同煤層礦壓觀測資料,填制本工作面礦壓參數表(表6)。 表6 同煤層礦壓觀測選擇或預計本工作面礦壓參數參考表序號項 目單位同煤層實測本面選取或預計1頂底板直接頂厚度m基本頂厚度m直接底厚度m2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m3初次來壓來壓步距m最大平均支護強度kN/m2最大平均頂底板移近量mm來壓顯現程度4周期來壓來壓步距m最大平均支護強度kN/m2最大平均頂底移近量mm來壓顯現程

39、度5平時最大平均支護強度kN/m2最大平均頂底板移近量m/m6直接頂懸頂情況m7底板容許比壓MPa8直接頂類型類9基本頂級別級10巷道超前影響范圍m2支護強度驗算及設備選型(1)采用經驗公式計算pt=9.81hk= kN/m2(2)選取“同煤層礦壓觀測選擇或預計本工作面礦壓參數參考表”中最大平均支護強度(kN/m2)。選取上述兩項中最大值 kN/m2,即為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3)因 型液壓支架最小支護強度為 ,大于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且其最大支撐高度滿足本工作面煤層厚度變化,因此工作面頂板支護選用 型液壓支架能夠滿足本工作面支護強度要求。3工作面上下端頭和兩巷超前支護采用液壓單體支柱配合型梁

40、或金屬鉸接頂梁架棚支護。超前支護計算。依據下列公式對超前20m的頂板壓力進行估算:式中 巖石重力密度,取25kN/m;巷道跨度的1/2;巖石堅固性系數;q= kN/m20m的超前壓力為Q采=q20m=(13.820)kN=276kN因為超前內單體液壓支柱不小于50kN,所以支設的單體液壓支柱(理論數)為N= Q采/F支= 根按規程規定應支設的單體液壓支柱數量為 根,遠遠超過理論數量。4柱鞋直徑的汁算:= mm二、選擇支護材料三、乳化液泵站(一)泵站選型、數量(二)泵站設置位置(三)泵站使用規定第二節 工作面頂板控制一、正常工作時期頂板支護方式二、正常工作時期的特殊支護形式三、回拄放項與其他工序

41、平行作業的安全距離四、特殊時期的頂板控制(一)來壓及停采前的頂板控制(二)過斷層及頂板破碎時的頂板控制(三)應力集中區的頂板控制第三節 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頂板控制一、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的頂板控制(一)運輸巷、回風巷的超前支護(二)運輸巷、回風巷的加強支護二、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一)支護形式(二)質量要求(三)與其他工序之間的銜接關系三、支護材料的使用數量和存放管理附圖6: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支護示意圖(平面、剖面圖)。第四節 礦壓觀測一、礦壓觀測內容二、礦壓觀測方法第四章 生產系統第一節 運輸一、運輸設備及運輸方式(一)運煤設備及裝、轉載方式(二)輔助運輸設備及運輸方式二、移溜(

42、轉載機、破碎機等)三、運煤路線四、輔助運輸路線附圖7:運輸系統示意圖。第二節 “一通三防”與安全監控一、通風系統(一)風量計算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Q=100(67)qk= m3min。此系數與通防規定有關2按工作面溫度計算:Q=60VS= m3min。3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數計算:Q4n= m3min。4按炸藥用量計算:(工作面放一茬炮的最大炸藥用量)Q25A= m3min。5按風速進行驗算:(1)按最低風速驗算,工作面的最小風量Q15S= m3min。(2)按最高風速驗算,工作面的最大風量:Q240S= m3min。6確定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工作面實際需風量為 m3min。(二

43、)通風路線二、瓦斯防治(一)瓦斯檢查(設點、次數)(二)瓦斯監測三、綜臺防塵系統(一)防塵管路系統(二)防塵措施(三)隔絕瓦斯、煤塵爆炸措施四、防治煤層自然發火技術措施(一)監測系統(二)綜合防滅火措施(三)防滅火要求附圖8:通風系統閣、瓦斯抽放(排放)系統圖、防塵系統圖、注漿系統圖、注氮系統圖、消防管路系統圖、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布置圖。第三節 排水一、設備選型二、疏排水路線附圖9:排水系統示意圖。第四節 供電一、供電系統二、電器整定計算附圖10;供電系統示意圖。第五節 通信照明一、通信系統二、照明系統附圖11:通信、照明系統示意圖。第五章 勞動組織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第一節 勞動組織一、

44、作業方式二、勞動組織 (表7) 表7 勞動組織圖表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合計班長合計第二節 作業循環附圖12:工作面正規循環作業圖表第三節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工作面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8。表8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序號項 目單 位數 據1工作面傾斜長度m2工作面走向長度m3采 高m4煤層生產能力t/m5循環進度m6循環產量t7月循環數(循環率)個(%)8月進度m9日產量t10月產量t11工作面可采期a12在冊人數人13出勤人數人14出勤率%15回采工效t/工16坑木定額m/104t17(液壓)支柱丟失率18金屬頂梁丟失率19柱鞋丟失率20火藥定額kg/萬t21乳化液消耗kg/104t22采煤截齒消耗個/

45、104t23油脂kg/104t24單位成本元/104t25煤層牌號26含矸率%27灰 分%28落裝煤機械化程度%第六章 煤質管理一、煤質指標和要求二、提高煤質的措施三、提高采出率措施第七章 安全技術措施第一節 一般規定第二節 頂板第三節 防治水第四節 爆破第五節 “一通三防”及安全監控第六節 運輸第七節 機電第八節 其他第八章 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一、災害應急措施二、自救方式、搶救方法三、避災路線附圖13:工作面避災路線示意圖附件2:第二部分 掘進作業規程樣本某某煤礦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號: Jxxxx號工 作 面 名 稱:編 制 人:施 工 負 責 人:總 工 程 師:主 管 礦 長:批

46、準 日 期:XXX年月日執 行 日 期:XXX年月日XXXX掘進作業規程會審單位及人員簽字總 工 程 師: 年 月 日分管礦領導(掘進):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掘進):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機電):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通風): 年 月 日副總工程師(地質): 年 月 日生 產 科(掘進): 年 月 日 生產科(水文、地質): 年 月 日安 檢 科: 年 月 日機 電 科: 年 月 日調 度 室: 年 月 日通 風 科: 年 月 日企 管 科: 年 月 日供 應 科: 年 月 日人 勞 科: 年 月 日通 風 隊: 年 月 日XXXX掘進作業規程會 審 意 見XXXX掘進作業規程會審意見

47、落實結果目 錄會審意見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47077135 第一章 概況 HYPERLINK l _Toc247077136 第一節 概述 HYPERLINK l _Toc247077137 第二節 編寫依據 HYPERLINK l _Toc247077138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質情況 HYPERLINK l _Toc247077139 第一節 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開采情況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0 第二節 煤(巖)層賦存特征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1 第三節 地質構造 HYPERLINK

48、l _Toc247077142 第四節 水文地質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3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護說明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4 第一節 巷道布置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5 第二節 礦壓觀測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6 第三節 支護設計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7 第四節 支護工藝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8 第四章 施工工藝 HYPERLINK l _Toc247077149 第一節 施工方法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0

49、 第二節 鑿巖方式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1 第三節 爆破作業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2 第四節 裝載與運輸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3 第五節 管路及軌道敷設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4 第六節 設備及工具配備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5 第五章 生產系統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6 第一節 通風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7 第二節 壓風 HYPERLINK l _Toc247077158 第三節 瓦斯防治 HYPERLI

50、NK l _Toc247077159 第四節 綜合防塵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0 第五節 防滅火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1 第六節 安全監控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2 第七節 供電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3 第八節 排水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4 第九節 運輸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5 第十節 照明、通信和信號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6 第六章 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HYPERLINK l _Toc24707

51、7167 第一節 勞動組織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8 第二節 作業循環 HYPERLINK l _Toc247077169 第三節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0 第七章 安全技術措施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1 第一節 一通三防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2 第二節 頂板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3 第三節 爆破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4 第四節 防治水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5 第五節 機電 HYPERLI

52、NK l _Toc247077176 第六節 運輸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7 第七節 其他 HYPERLINK l _Toc247077178 第八章 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第一章 概況第一節 概述一、巷道名稱:二、巷道用途:三、巷道程度、坡度:四、服務年限:五、開竣工時間:附圖:巷道布置平面圖及煤層預想剖面圖。第二節 編寫依據、設計說明書及批準時間二、地質說明書及批準時間三、其他技術規范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質情況第一節 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開采情況井上下對照關系情況見表1表1 井 上 下 對 照 關 系 表水平、采區工程名稱地面標高井下標高地面的相對位置、建筑物、

53、小井及其他井下位置對掘進巷道的影響鄰近采掘情況對掘進巷道的影響第二節 煤(巖)層賦存特征 煤層特征見表2表2 煤 層 特 征 情 況 表項目參數備注煤層厚度(最大最小/平均)/m煤層傾角(最大最小/平均)/()煤層硬度f煤層結構自燃發火期/d絕對瓦斯涌出量/(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m3/t)煤塵爆炸指數/地溫/煤層頂底板情況見表3表3 煤 層 頂 底 板 情 況 表頂底板名稱巖石類別厚度(m)巖性特征描述頂 板老頂直接頂底 板直接底老底綜合柱狀圖見附圖2第三節 地質構造斷層情況見表4表4 斷 層 情 況 表編號斷層名稱性質傾向傾角落差對工程的影響第四節 水文地質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護

54、說明第一節 巷道布置第二節 礦壓觀測一、觀測對象:二、觀測內容:三、觀測方法:四、數據處理:第三節 支護設計一、巷道斷面二、支護設計按懸吊理論計算錨桿參數。錨桿長度計算 L=KH+L1+L2式中: L錨桿長度,m;K安全系數,一般取K=2;L1錨桿錨入穩定巖層的深度,一般按經驗取0.4m;L2錨桿在巷道中的外露長度,一般取0.05m;H冒落拱高度,m;其中:H=式中: B巷道掘進寬度;f巖石堅固性系數;錨桿間、排距計算 式中:錨桿間排距,m; Q錨桿設計錨固力,KN/根; H 冒落拱高度; K安全系數,一般取K=2; 被懸吊砂巖石的密度。第四節 支護工藝一、支護材料及規格附表:支護材料及規格表

55、二、支護工藝及要求附圖:巷道支護斷面圖附圖:臨時支護圖附表5:巷道特征表附表6:巷道工程質量標準表第四章 施工工藝第一節 施工方法一、巷道開口施工方法二、特殊條件下的施工方法三、施工工藝流程第二節 鑿巖方式一、機掘施工方式二、炮掘施工方式三、鉆爆設備及機具配備附圖:設備布置圖、掘進機截割順序圖。第三節 爆破作業一、爆破器材二、裝藥結構三、爆破條件表表7 掘進施工爆破條件表項目指 標項目指 標掘進斷面/ m2炸藥種類凈斷面/m2雷管種類巖石硬度系數每循環消耗炸藥/ kg每循環出矸/m3每循環消耗雷管/發炮眼利用率每循環進尺/m三、炮眼布置圖及裝藥說明書附圖:炮眼布置圖附表8:爆破說明書表8 爆破

56、說明書眼號眼名眼深(m)眼數(個)裝藥量(kg)封泥長度(m)角度()起爆順序連線方式備注每眼裝藥量總裝藥量水平垂直四、光爆要求第四節 裝載與運輸一、裝載與運輸方式二、運輸設備的安裝與鋪設表9 裝載設備運輸方式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安裝位置固定方式運輸方式運輸距離備注附圖:運輸系統示意圖第五節 管路及軌道敷設一、管線二、軌道表10 管線敷設方式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吊掛方式吊掛高度第六節 設備及工具配備表11 設備及工具配備表序號設備、工具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第五章 生產系統第一節 通風、通風方式及供風距離二、風量計算()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 1100qk m3/min(二)按排除炮煙所需風量計算 Q 225A m3/min(三)按人數計算 Q 34n m3/min三、風速驗算(一)按最低風速驗算1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低風量(Q巖): Q巖9S巖 m3/min2、煤巷掘進工作面的最低風量(Q煤): Q煤15S煤 m3/min(二)按最高風速驗算巖巷、煤巷或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高風量(Q): Q240S m3/min(三)考慮到實際工作中長距離漏風,實際所需風量QQ 掘P四、局部通風機的選型及安裝地點附圖:通風系統示意圖。 第二節 壓風附圖:壓風系統示意圖。 第三節 瓦斯防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