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_第1頁
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_第2頁
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_第3頁
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_第4頁
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尚清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文人士大夫們不滿現實逃避現實的產物,但“尚清卻又表達了他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更多地體味到了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從中獲得了精神的自由,保持了精神的純潔,找到了不同于仕途的人生價值,開展并傳播了尚清生活與尚清審美意識。“清作為一個哲學范疇,最早在先秦的老莊哲學中,就作了深入的闡述。老子日:“天得一以清。莊子也說:“水之性,不雜那么清,莫動那么平;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人莫鑒于流潦,而鑒于澄水,以其清而靜也。夭之所以清,是因為“得一;水中沒有雜物那么清澈,不攪動那么平靜,但如堵塞而不流動那

2、么也不能清澈,這就是自然現象;人要像水那樣,清澈明凈。在老莊的哲學中,“清與“道、與“自然,、與“一、與“純、與“和、與“虛、與“淡有關,與“濁、與“俗、與“雜相對。“清作為美學范疇,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它的根本含義是清潔、清凈、清明。“清的本字為“青,“青含有美妙之意。日之美妙日“晴,草之美妙日青,米之美妙日“精,人之美妙日“倩,水之美妙日“清。從(現代漢語詞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與“清有關的含有愜意的詞語。如:清爽、清涼、清脆、清澈、清凈、明晰、清閑、娟秀、清雅、清香、清幽、清新、清淡、清晨等等。為官者崇尚清政、清廉;藝術家追求恬靜、和潤、飄逸、古樸、雅致;居家生活向往清福、悠閑、幽靜

3、、瀟灑;就連古代讀書人的貧寒、清苦、清平也被儒家頌揚為固窮守道。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僅自然萬物、宇宙離不開“清,真正的人,真正的藝術,真正的政治,真正的道德等同樣離不開“清。另那么“新亦為“清。新沐謂之“清爽;新衣謂之“清新;新房謂之“清亮;新雨謂之“清涼。由此可見,作為美學范疇的“清的內涵非常豐富。可以說中國的文化是以“清作為根底的一種東方特有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尚清的民族,中華民族的美學是一種尚清的美學。朱自清先生從小就受著傳統文化的教育,以后又長期研究中國文學,深受古代詩詞散文以及傳統美學中尚清意識的影響,因此文化的民族傳統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他的散文樸素中見優美,平淡中見綺麗,單純中

4、見異彩,自然中見真摯。正如李廣田所說:“在當時的作家中,有的從舊陣營中來,往往有陳腐氣;有的從外國來,往往有太多的洋氣,尤其是往往帶來了西歐世紀末的頹廢氣息。朱先生那么不然,他的作品一開場就建立了一種純粹樸實的新穎作風。朱自清先生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泰斗。傳統美學中的尚清意識,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在他的筆下,無論何種題材,何種文體,都能轉化為優美動人的散文。在抒情、議論、描寫人物,甚至在表現音樂歌聲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尚清審美傾向。(荷塘月色)是人們至今仍然喜歡的膾炙人口的抒情佳作。它之所以讓人百讀不厭,就在于朱自清先生用清雅幽靜的文字,將一個本來是平凡的寂靜的荷塘

5、,賦予了勃勃的活力。雖然也委婉細膩地道出了朱自清先生仿徨、煩悶的心情,但文中的情與景的交融,猶如山水畫卷,令人清心沁脾。淡淡的月光如清澈的流水,靜靜地瀉在田田的、層層的荷葉上;靜靜地瀉在白色的、零星的、裊娜的、羞澀的荷花上;靜靜地瀉在灌木和柳樹上,留下參差斑駁彎彎稀疏的倩影。仿佛牛乳洗過的葉子與花朵,在薄薄青霧的縈繞下,做著籠著輕紗的夢。“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整個荷塘“新、“清、“秀、“淡、“稚。在這如詩如畫的荷塘月夜美景中,何人能不“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呢!在文章中,朱自清先生使用了大量的疊音詞,同樣表達了他的尚清審美傾向。如淡淡、田田、層層、亭亭、脈脈、縷

6、縷、靜靜、薄雹高上下低、遠遠近近、隱隱約約等等,這使得行文的氣勢變得輕柔舒緩,更加營造了清雅幽靜的氣氛。類似這樣的抒情散文還有(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朝暉的一月)、(揚州的夏日)、(看花)、(春)、(威尼斯)、(萊茵河?、(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綠)等。(匆匆)的目的在于警世醒人,勸人懂得光陰易逝、人生短暫,珍惜時間。一般應該是板起面孔,表情嚴肅。但就是這樣一篇說教味很濃文章,朱自清先生以流動的筆觸,將情融入景,讓人們在繪畫美和詩意美中得到陶冶。“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篇首這三個排比句,雖然暗示了光陰流逝的蹤跡,但展如今讀者面前的“

7、燕子、楊柳、桃花,卻是一個鮮活的春天。文中的太陽,已經不是普通意義的自然景物,它已融入了朱自清先生的主觀情感,形神兼備。“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那“逃去如飛的日子,如“被微風吹散了的“輕煙;如“被初陽蒸融了的“薄霧。這委婉、輕靈的風格,清幽流暢的旋律,營造了飄忽悠遠的意境,使人進入了詩情畫意的尚清審美境界,給予人們更多的不是消極,而是惜時進齲“跋一般是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內容大多屬于評價、鑒定、考釋之類,屬議論文體,主要靠對作品的真知灼見和深入論斷贏得讀者。但朱自清先生為俞平伯的詩集(憶)所撰寫的?跋?,卻沒有抽象的理論分析,沒有明確的價值評判,更沒有直截了當的推薦

8、與介紹。作者將這些都隱入詩化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中。讓人們在清新氣氛中,感受到了詩集的魅力。?憶?是俞平伯回憶兒時生活的詩集,這些詩寫得純真爛漫、清新自然。朱自清先生準確地把握了其神韻,引用了俞平伯(憶?中的一句詩作為(跋)的開頭,“小燕子其實也無所愛,只是沉浸在朦朧而飄忽的夏夜夢里吧了。采用了與詩同樣的情致和筆調。“夢是導入并貫穿全文的典型意象,同時美妙的“夢自然給人以“清的感覺。“人生假設真如一場大夢,這個夢倒也很有情趣的。在這個大夢里,一定還有長長短短,深深淺淺,肥肥瘦瘦,甜甜苦苦,無數無數的小夢。有些已經隨著日影飛去;有些還遠著哩。飛去的夢便是飛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可惜,在人們

9、心里。這里的“人生如夢就是生活,沒有通常的消極情調,其中蘊含著詩人的愛,蘊含著詩人清悠的生活情趣。詩人兒時的夢充滿了閃光的愛,同時又是閃光的愛照亮了詩人兒時的夢,而過去的光陰畢竟已經逝去。“眼見得在那隱約的朝霧里,憑你怎樣招著你的手兒,總是不回到腔子里來。為了“略減他的空虛之感,那惆悵的味兒,又為了“愛著一切的童心,詩人才不得不提起筆“像春日的輕風在綠樹間微語一般,低低地,密密地將他的可憶而不可捉的兒時訴給你。這曲折有致的表達,委婉細膩的心理透析,雖然沒有一句主觀評價,但卻將俞平伯的寫作動機明晰自然地展如今讀者面前。在介紹詩集的靈魂與韻致時,朱自清先生采用了這樣的詩化語言:“在朦朧的他兒時的夢

10、里、有像紅蠟燭的光一跳一跳的,便是愛。那充滿夢幻色彩的迷人的夜:“他將像小燕子一樣,沉浸在夏夜夢里,便是清楚的自白。在他的憶的路上,在他的兒時里,滿布著黃昏與夜的顏色。夏夜是銀白色的,帶著桅子花兒的香;秋夜是鐵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盞火的微芒;春夜最熱鬧的是上燈節,有各色燈的輝煌,小燭的搖蕩;冬夜是數除夕了,紅的,綠的,淡黃的顏色,便是年的衣裳,朱自清先生以清新爽快的筆調,強調寫出了俞平伯兒時生活中那充滿夢幻色彩的迷人的夜,讓人不用讀原詩,便會感受到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感受到一種充滿了溫馨稚趣的愛的生活氣氛。假如說,豐子愷先生的畫給俞平伯(憶)中的“薄薄的影“著了顏色,使詩的影子顯得“格外清楚,使

11、“夢的顏色加添了夢的滋味,那么朱自清先生的(跋)那么為俞平伯的(憶)譜上了清亮悠揚的曲,自然巧妙地征服了讀者的心,為(憶)贏得了廣闊的“聽眾。?歌聲?讓人不禁想起了“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美譽,但細細品來仍覺模糊不甚明晰,至少離身心較遠。而“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里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因為它“清爽是可以觸摸到的。歌聲如“一個暮春的早晨,爽人心脾。音樂如“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松的感覺。他的手感覺到了“新穎的微風吹動,他的腳感覺到了“經了那細雨,變得“滑膩得意的雨道。“微雨偷偷洗去了花園里做著“清夢的群花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了,有“恬靜的紅、“冷落的

12、紫、“苦笑的白與綠。音樂如“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吹來了“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還有“清新的蒸氣。這些樸素、淡雅、清爽的語言,表達了富有朝氣的青年詩人的內心世界。(阿河)與(女人)等散文中,都有關于人物的描寫,同樣給人以清爽、娟秀的感覺。阿河“有一套和云霞比美,水月爭靈的曲線。她的兩頰“白中透著微紅,潤澤如玉;她的皮膚“嫩得可以掐出水來;她的眼睛“像一雙小燕子;老是在淞淞的春水上打著圈兒;她的笑臉“像一朵桃花.,微笑時便是盛開的時候;她的頭發如純絲,柔軟而光滑。在(女人)中,作者看到了“在薄薄的香澤當中,一群白上衣,黑背心,黑裙子的女人,默默的,遠遠的走進來了。仿佛看見了“安琪兒;“在暮靄四合的湖上、艇里“坐著八九個雪白雪白的白衣的姑娘,湖風舞弄著她們的衣裳,便成一片渾然的白。她們成了“湖之女神;“淡月微云之下的橋上,相依的十來個姑娘,“朦膝朧朧的與月一齊白著,她們是月姊兒的化身。這些描寫雖然沒有一個“美字,但朱自清先生對自然環境和人物的野趣與美趣,無不表達了一個“清字,恰如“清水出芙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