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版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講解練)教學講練_第1頁
廣東版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講解練)教學講練_第2頁
廣東版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講解練)教學講練_第3頁
廣東版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講解練)教學講練_第4頁
廣東版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講解練)教學講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化學基本概念專題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高考化學考點清單考點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一、物質的組成1.宏觀上: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在自然界有兩種存在形式,以單質形式存在的稱為元素的游離態,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稱為元素的化合態。2.微觀上:質子、中子、電子是構成原子的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微粒。二、分類的方法1.單一分類法單一分類法就是對被分類的對象只用一種標準進行分別歸類的分類方法,如:2.交叉分類法交叉分類法就是將被分類的對象用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如:3.樹狀分類法所謂樹狀分類法,簡單地說,是根據被分類對象的整體與分出的類別間的關系及其陳列式的形狀

2、(像樹)來定義的,如下圖: 考點二分散系一、分散系二、溶液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作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2.溶解度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單位是克,符號為S。計算公式:溶解度=100 g,即S=100 g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當把其飽和溶液的溫度降低時,溶質將會析出。3.溶解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區別溶質質量分數與溶解度不同,它沒有單位,既可以用百分數表示,又可以用小數表示,且適用于任何溶液。而溶解度僅適用于飽和溶液。4.溶解度的影響因素(1)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顯

3、著增大;NaCl的溶解度也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變化趨勢不如KNO3的大;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2)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5.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1)= 100%=100%。(2)= 100%(飽和溶液,溶解度為S)。三、膠體1.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2.特征(1)外觀特征:均一。(2)本質特征:膠體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3.分類按照存在狀態的不同,將膠體分為三類:(1)氣溶膠,如煙、云、霧;(2)液溶膠,如AgI水溶膠;(3)固溶膠,如煙水晶、有色玻璃。4.性質(1)丁達爾效應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以看

4、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是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 形成的,叫作丁達爾效應。說明a.丁達爾效應是物理現象;b.利用丁達爾效應可區別溶液和膠體;c.丁達爾效應能證明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范圍;d.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亮的“通路”是光被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并不是膠體粒子本身發光。(2)介穩性膠體的穩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屬于介穩體系。寫出制備Fe(OH)3膠體的離子方程式:Fe3+3H2O Fe(OH)3(膠體)+3H+。5.Fe(OH)3膠體的制備知能拓展一、物質分類中易混淆的概念關系1.名稱中有“酸”的物質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2.酸的元數不

5、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數。如亞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為它們的結構分別是 、3.無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如氫氰酸(HCN)等。4.酸的氧化性與氧化性酸不同。酸的氧化性指H+的氧化性;氧化性酸指中心原子具有氧化性的酸,如HClO、HNO3、濃H2SO4。5.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CrO3。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ZnO(兩性氧化物),Mn2O7、CrO3(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6.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等。7.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SiO2。8.Na2O2與酸反應不僅生成鹽和水,還生成O2,因而不是堿性氧化物。例1(2018茂名高三五大聯盟學校9月聯考,4)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A.H2SO4、HNO3、CH3COOH均屬于酸B.NO、CO、NO2均屬于酸性氧化物C.NaCl、CuSO4、NH3H2O均屬于鹽D.H2S、HCl、NH3均屬于電解質解題導引要明確課本所給的定義,結合題目所給信息的細微之處進行分析,如在判斷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時,要明確電解質與非電解質都屬于化合物,溶液導電的原因是不是化合物本身電離出了自由移動的離子。解析H2SO4、HNO3、CH3COOH電離出

7、的陽離子均為氫離子,均屬于酸,A項正確;NO、CO與堿不發生反應,屬于不成鹽氧化物,B項錯誤;NH3H2O電離出的陰離子為氫氧根離子,屬于堿,C項錯誤;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能夠電離,溶液能夠導電,NH3H2O屬于電解質,而NH3屬于非電解質,D項錯誤。答案A二、分散系的比較 溶液膠體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100 nm分散質粒子單個小分子或離子許多分子的集合體或高分子巨大數目分子的集合體實例乙醇溶液、氯化鈉溶液Fe(OH)3膠體石灰乳、油水混合液 溶液膠體濁液性質外觀均一、透明均一不均一、不透明穩定性穩定較穩定不穩定能否透過濾紙能能不能能否透過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鑒別無丁達爾

8、效應有丁達爾效應靜置分層續表例2有關膠體與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膠體粒子帶電,溶液中的溶質粒子不帶電B.滲析實驗可以鑒別膠體和溶液C.膠體與溶液都可以通過濾紙、半透膜和分子篩D.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膠體和溶液解題導引明確溶液、膠體及濁液本質上的區別在于粒子直徑大小不同,微觀尺度影響了宏觀表征,使膠體具有較為特殊的性質。解析溶液呈電中性,溶液中的溶質粒子可能帶電,如Na+,A項錯誤;滲析可以分離膠體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質粒子,不能鑒別膠體和溶液,B項錯誤;膠體和溶液可以透過濾紙,但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和分子篩,C項錯誤;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具有,D項正確。答案D實踐探究1.化學與社會是緊密聯

9、系的。應注意以周邊環境為背景創設題目,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例1(2019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模擬,1)2019年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我國確定的活動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活動主題的是()A.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B.加快化石燃料的開采與使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實現碳的循環利用D.對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解析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符合題述主題;加快化石燃料的開采與使用會增加污染

10、物的排放量,不符合該主題;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實現碳的循環利用,減少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符合該主題;對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循環高效利用水資源,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該主題。答案B題目價值真實、具體的問題情境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平臺。因此,應重視構建真實且富有價值的問題情境,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2.物質分類方法多種多樣,應注意從多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提高學生遷移應用的變通能力。例2(2018安徽淮南等五校聯考,5)清華大學的科學家將古老的養蠶技術與時興的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結合,發現通過給蠶寶寶喂食含有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桑葉,可以獲得更加牢固的蠶絲纖維。已知:當把石墨片剝成單層之后,這種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單層就是石墨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蠶絲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B.石墨烯像烯烴一樣,是一種有機物C.碳納米管和石墨烯互為同素異形體D.碳納米管具有丁達爾效應解析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A項錯誤;石墨烯是只有一個碳原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