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答案_第1頁
《預防醫學》答案_第2頁
《預防醫學》答案_第3頁
《預防醫學》答案_第4頁
《預防醫學》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多維性 連續性 健康描述的功能性2環境因素 生物因素 行為和生活方式 衛生服務3病因 宿主 環境4傳播者 信息 傳播途徑 受傳播者 傳播效果5個人 家庭 社區 國家 國際二、 名詞解釋1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歷史階段,人們對于生命過程、健康和疾病的特點和本質的認識及概括,使人們觀察、分析和處理醫學問題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預防醫學是研究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疾病的分布規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質量、延長壽命的對策和措施的一門學科。3二級預防,是臨床前期預防,即在疾病的臨床前期及時采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預防措施。4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而且是一

2、種軀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是指通過各種社會保健措施,增強人們控制影響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三、判斷題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四、選擇題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五、 簡答題1一般對疾病采用一級預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級預防;一級預防效果不明顯的,可采用二級預防或三級預防。如對預防某些傳染病,預防接種是一級預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對確定其他疾病在三級預防中應以哪一級為重點,一般可

3、依據兩點: 病因:病因明確且是人為所致的,只要主動地采取一級或二級預防措施,就可以較容易地控制這一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對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惡性腫瘤防治,則采用二級和三級預防,特別是以二級預防為重點;也有一些疾病無發病預兆,則只有采用三級預防方法。疾病的可逆性:對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數常見疾病,以一級和二級預防為主;對病程不可逆轉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強一級預防。2傳播者:傳播者的聲譽在傳播過程中構成特殊的心理定勢。傳播者要對所傳播的信息進行選擇、取舍、加工制作,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傳播效果。信息:健康教育在傳播疾病預防信息時,從傳播心理分析,受傳播者一般對危害性信息比對保

4、健知識更感興趣。但是,一般在宣傳中對正反論證要合理安排。傳播途徑:傳播的途徑可分為個體傳播、團體傳播和大眾傳播三大類。受傳播者: 擇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針對受傳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選擇傳播內容更易為受傳播者接受。傳播效果:傳播效果可分為以下四個層次:健康信息知曉;健康信念認同;健康態度轉變;健康行為采納。3以農村重點;預防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與進步;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4(1)工作貫穿于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但側重于疾病的預防和健康促進。(2)工作對象包括個體和群體病人和健康人,但側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點為人群健康與環境的關系,注意宏觀

5、與微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4)衛生部門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會參與和多個部門協調工作。(二)參考答案一、 填空題1擴散作用 沉降作用 氧化作用 中和作用 植物的吸收作用2降水 地面水 地下水3加氯量和接觸時間 水的ph值 水溫 水的混濁度 水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4生活污染 工業和交通污染 農業污染5全球氣候變暖 臭氧層破壞 酸雨廣泛性 多樣性 復雜性 長期性二、 名詞解釋1由于各種人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環境的構成發生重大變化,并造成環境質量惡化,對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這種現象稱之為環境污染。2因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引起的區域性疾病叫公害病。3大氣中的CO2和水蒸汽能吸收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發出來的

6、熱輻射,是地表溫度能夠維持在一定范圍內,這等同于人工溫室的作用,故稱為溫室效應4用氯或氯制劑進行飲水消毒時,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合價大于-1者,陳為有效率,具有殺菌作用。5由于攝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種地方病,最明顯的表現是甲狀腺腫大和克訂病。三、 選擇題1.C 2.A 3.A 4.D 5.C 6.C 7.B 8.B 9.A10.B 11.C 12.A 13.C 14.A 15.E 16.E 17.E 18.B 19B 20.E 21.B 22.A四、 簡答題1急性作用:環境污染物在短時間內大劑量進入機體可引起急性中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為低劑量、長時期的排入環境中,因而對人

7、體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慢性作用。當人體吸收環境污染物的量逐漸累積到足以造成機體操作的劑量,或有害污染物對機體的微小損害積累(機能蓄積)至一定程度時,即可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遠期危害:(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2生活爐灶;人體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煙草煙霧;其他,如家用電器和家庭化學物的使用。3氯化消毒的原理:氯氣或其他氯化消毒劑溶于水后,在常溫下即很快水解成次氯酸(HOCl):Cl2+H2OHOCl+H+Cl-2Ca(OCl)+2H2O2HOCl+Ca(OH)2+CaCl2Ca(OCl)2+2H2O2HOCl+Ca(OH)2次氯酸分子小,不荷電,易于穿過微生物的細胞壁

8、。同時,它又是一種強氧化劑,影響細菌的多種酶系統,例如,使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巰基被氧化破壞,并損傷細胞膜,使蛋白質、RNA和DNA等物質釋出而導致細菌死亡。次氯酸對病毒的作用在于對核酸的致死性破壞。常用消毒物法:(1)常量氯化消毒法 即按常規加氯量(一般為13mg/L)進行飲水消毒的方法。(2)持續氯消毒法 指用放有漂白粉或漂精片(一次消毒用量的2030倍)容器,上面打孔,懸浮于水中,借水的振蕩,容器內的消毒劑由小孔中漏出。(3)過量氯消毒法:加入10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時所用的加氯量,即1020mg/L。4碘缺乏病病因:地質環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還有一些因素:(1)高碘。(2)致甲

9、狀腺腫物質如木薯、杏仁、黃豆、核桃仁和豌豆等食物中含有CN-,進入體內可形成硫氰酸鹽,可抑制甲狀腺對碘的濃縮能力,還可從甲狀腺中驅除碘,致甲狀腺素合成障礙引起甲狀腺腫大。(3)飲水因素。主要臨床表現:甲狀腺腫(簡稱地甲病)、克汀病(簡稱地克病)。防治措施: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病區,補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補碘的方法主要有碘鹽;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鉀,但用藥時間長,不易堅持。(三)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職業病 工作有關疾病 工傷2革 水 密 風 護 管 教 查3干熱環境 濕熱環境 夏季露天作業4熱射病 熱痙攣 熱衰竭5感染源 易感人群 傳播途徑6振動性白指二、選擇題1A 2C 3D

10、 4D 5B 6C 7E 8A9C 10A 11A 12D 13B 14A 15D16AE 17ABCDE 18ABCDE 19AE 20A 21D 22E 23C 24A 三、名詞解釋1occupational hazard 在生產過程、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勞動者健康和勞動能力的因素稱為職業性有害因素。2生產性毒物 指在一定條件下,攝入較小劑量時可引起生物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的化學物。3化學性窒息性氣體 指對血液或組織產生特殊化學作用,使氧的運送和組織利用氧的功能發生障礙,造成全身組織缺氧的氣體。4Silicosis 是由于生產過程中長期吸入含游離性二氧化硅較高的粉塵而引起得

11、以肺纖維化為主的疾病。5PTS 噪生對內耳的損傷不斷蓄積,產生機械性損傷和代謝性損傷,而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失稱永久性的聽閾位移。四、簡答題1試述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預防與控制 (1)職業衛生法規與衛生監督:職業病防治法與各種衛生標準的制定,衛生監督包括經常性衛生監督和預防性衛生監督。(2)工程技術措施:用低毒或無毒物質替代高度物,有害物的生產在密閉條件下進行,采取機械化、自動化、遠距離操作以消除或減少有害因素的危害。(3)個人防護與衛生保健措施:呼吸防護器、面具、防護服、手套、眼鏡等有目的的選擇,加強健康教育,使勞動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狼嚎衛生習慣,糾正不良生活方式。(4)健康監護與環境監測:

12、健康監護包括就業前體檢、定期體檢。2生物性有害因素導致的疾病有哪些?(1)傳染病與寄生蟲病。(2)食物中毒,分為細菌性與非細菌性。(3)過敏性疾病,生物氣溶膠為主要原因。(4)癌癥。(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3中暑的臨床表現:(1) 熱射病,臨床表現: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開始時大量出汗,以后出現“無汗”,皮膚干熱發紅,脈搏快而無力、呼吸快而淺表,嚴重時出現昏迷,體溫升高可達40度。(2) 熱痙攣。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痙攣為多見,尤以腓腸肌為最常見,痙攣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3)熱衰竭。起病迅速,出現頭痛、頭昏、心悸、惡心、嘔吐、多汗、口渴、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繼而暈厥,體溫不高或

13、稍高。防護措施:(1)技術措施。(2)保健措施:加強健康監護,包括就業前體檢和定期或入暑前體檢;合理供給清涼保健飲料及食品;加強個人防護。(3) 組織措施 落實防暑降溫工作;開展衛生宣傳教育;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休息制度。4振動對人體的危害:(1)全身振動對機體的危害全身振動病 振動可影響手眼的配合,使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全身振動常引起足部周圍血管和神經的改變,以及暈車病等。(2)局部振動病 表現為白指或稱雷諾氏現象,手麻、手痛,骨關節、肌肉系統癥狀,和其他癥狀,如頭昏、頭痛和睡眠障礙等。噪聲對人體的危害:(1)對聽覺功能的影響 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失可表現為暫時性聽閾位移,永久性聽閾位

14、移(包括對高頻區的聽力損失和噪聲性耳聾)和爆震性耳聾。(2)對非聽覺系統的影響噪聲的作用使植物神經調節功能發生變化,常表現出心率加快或減慢,外周陰力增加、血壓不穩。長期作用可出現血壓升高的現象。(四)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蛋白質 脂肪 糖2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3VB1 VB2 VPP4普食 軟食 半流質膳食 流質膳食5EAR RNI AI UL6 A C D7基礎代謝 體力活動 食物特殊動力作用8佝僂病 缺鐵性貧血二、名詞解釋1營養是指機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營養素以維持生命活動的生物過程。2營養價值 指食物中所含營養素和熱能滿足人體營養需要的程度。3食物中毒指正常人攝入正常數量可是狀態的

15、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害物質的食物或誤食有毒食品引起的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4膳食纖維 植物性食品中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多糖類物質。5膳食結構是指人群消費的食物種類及數量的相對組成。6Balanced diet 是指全面達到營養要求的合理膳食。三、選擇題1E 2A 3E 4A 5B 6E 7B 8A9E 10E 11D 12C 13E 14C 15D 16C 17A 18A 19B 20C 21E 22D 23B24E 25A 26ABCDE 27BC四、簡答題1(1)促進腸蠕動,減少腸癌和腸道疾病的發省。(2)降低血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和膽石癥有良好作用。(3)降低餐后血糖,有利于糖尿病的治

16、療(4)控制體重及減肥。2(1)平衡膳食寶塔分五層 谷類食品位于底層;蔬菜和水果類食品位于第二層;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品位于第三層;奶類和豆類位于第四層;第五層塔尖是油脂類。(2)平衡膳食寶塔應用 確定你自己的食物需要,不一定要每天搬照攝入量進食,重要的是要按照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同類互換,調配豐富多彩的膳食;要合理分配三餐食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要養成習慣,長期堅持。3食物中毒的處理:(1)積極搶救處理病人。(2)及時處理可疑食物及現場。(3)對飲食行業及炊事人員中帶菌者或傳染病、上呼吸道感染、化膿性皮膚病者,應調查并積極治療。(4)立即向當地衛生防疫站和有關部門報告

17、。(5)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同時進行衛生宣傳及指導工作,針對本次中毒提出具體改進意見和措施。4合理的食物調配;科學的加工烹調;良好的用膳制度;食物對人體無毒無害,保證安全。(五)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身體素質 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2神經-內分泌 免疫3中樞神經系統 免疫 內分泌4有利性 一致性 規律性 適宜性 和諧性5能力 氣質 性格6家庭有關問題 工作學習中的問題 社交與其他問題7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實現需要 二、名詞解釋1社會支持是指一個人從社會網絡所獲得的情感、物質和生活上的幫助。2又稱心理生理性疾病,是一組軀體疾病或綜合征,其發生、發展、轉歸與防治均與社會心

18、理因素密切相關。3是指人所表現出來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包括促進健康行為和危害健康行為。三、選擇題1D 2E 3C 4E 5A 6C 7E 8E 9D 10E 11A 12A 13A 14A 15A 四、簡答題1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帶來新問題;現代社會病已對人群健康構成新的威脅;心理負荷加重。2生養和教育子女;生產和消費;贍養父母老人;提供休息娛樂的特殊環境,是情感釋放與抒發的最佳場所。3(1)必須有軀體癥狀和與軀體癥狀相關的體征。(2)發病原因是或主要是社會心理因素。(3)通常涉及到自主神經支配的系統或器官。(4)同樣性質和強度的社會心理因素,對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圍內的生理反應;而對心身疾

19、病患者或易感者可引起病理生理反應。(5)遺傳或性格特征與心身疾病的發生有一定關系4(1)促進健康行為是指客觀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為,主要有合理營養、適度睡眠、積極鍛煉、緩解心理壓力和保持心態平穩、定期體檢、不吸煙、不酗酒、不濫用藥物、積極應對突發事件、正確看待疾病和死亡等。(2)危害健康行為是指偏離自身、他人和社會的期望方向上的行為。主要特點是該行為對己、對人、對整個社會的健康有直接或間接的、明顯或潛在的危害作用;該行為對健康的危害有相對的穩定性,即對健康的影響具有一定作用強度和持續時間;該行為是個體在后天生活經歷中習得的,例如吸毒、吸煙、酗酒等。(六)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2000年人人

20、享有衛生保健2促進健康 預防疾病 合理治療 全面康復3一定人群 一定地域 一定生活服務設施 一定行為規范 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機構460歲及60以上 60-69歲 70-79歲 80歲及以上515歲以上的女性人口及5歲以下的兒童。6促進健康 預防疾病 合理治療 全面康復二、名詞解釋1是若干社會群體(家族、氏族)或社會組織(機關、團體)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關聯的大集體,是宏觀社會的縮影。2是以社區為基礎,健康為中心,人群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適宜技術向社區居民提供的綜合、經濟、可及的基本衛生服務。3初級衛生保健是最貼進基層的基本衛生保健,是實施“人人享有衛生保健”

21、的關鍵措施。他依靠切實可行的,學術可靠由受社會歡迎的方法和技術,使社區的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普遍能享受的,費用也使社區或國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負擔的。三、選擇題1E 2.E 3.A 4.C 5.D 6. D 7.E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E 15.A 16.ACE 17.ACD 18.ABE 19.ABCD 20.ABCDE21.D 22.C 23.D 24.B 25. B 26. C 27.D四、簡答題 1(1)社區服務是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上級衛生指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生為骨干,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一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為目的,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衛生服務。(2)特點:屬于初級衛生保健服務;以病人為中心,體現全科醫學的服務;以家庭為單位服務;以社區為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