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藥理與臨床1總論第_第1頁
中成藥藥理與臨床1總論第_第2頁
中成藥藥理與臨床1總論第_第3頁
中成藥藥理與臨床1總論第_第4頁
中成藥藥理與臨床1總論第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成藥藥理與臨床2009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 醫藥工業總產值:1978年79 億元2008年8666 億元其中,中藥飲片410 億元; 30元/年/人 中 成 藥1676 億元;120元/年/人 中藥工業總產值占比1/4。 最近幾年醫藥產值統計 單位:億元年度總產值化學藥生物藥中藥飲片中成藥中成藥占比例(%)中成藥占中藥比例(%)2000225417254948021.390.7200337452910178 657 17.578.720087146 4957410 1779 24.981.32010103147179 6082527 24.5 80.6衛生部: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意義 是能

2、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保證供應、基層能配備、國民能公平獲得的藥品。 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價廉。什么叫基本藥物? 1977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國外:公共醫療保障體系都不可能為民眾的所有藥物開支付賬。因此,對所有上市的藥品進行適當的遴選,編制出基本藥物目錄。目前,全世界約有16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正式的基本藥物目錄。 意義:保證基本藥物的足量供應和合理使用改革醫療機構“以藥補醫”的機制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負擔促進藥品生產流通企業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和整合 我國:為維護群眾健康、保障公眾基本用藥權益而確立的一項醫藥衛生政策,是國家藥品政策的核心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基礎。 主要內容確定基本藥物

3、品種,完善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使用、定價、報銷等,保障基本用藥。 總 論第一章 概 論一、概念中成藥藥理與其它課程的有什么不同?藥理學:中藥藥理學:方劑學:中成藥學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研究中成 藥的理論、分類、處方組成、劑型選 擇、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和臨床應用 等專門知識的科學。中成藥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用中藥材為原 料,按規定的處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制劑 特點:有包裝、名稱、規格、質量標準和檢驗方 法,表明功效、主治、用法和用量。優點:便于保存、使用方便、大規模生產來源:經典方、經驗方、研制方中成藥藥理研究中成藥與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 和原理的學科。 中成藥藥效學研究中成藥對機體的作用及

4、 作用機理;中成藥藥動學研究中成藥在機體的影響下 所發生的變化及其規律二、中成藥藥理與臨床研究意義研究意義:1.探討治病機理,指導臨床合理用藥2.探討組方的科學性,加深對中成藥處方的認識3.提高對中醫藥基本理論的認識4.發現新用途,創制新中成藥5.為改進劑型、提高臨床療效提供理論依據三、中成藥研究設計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設計重要性1、實驗過程依據、數據處理前提、 試驗成敗關鍵2、減少人力、物力;節省時間、藥材設計特殊性 與一般西藥的研究不盡相同1、相同研究方法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相結合(生 化、免疫、分子生物、生物物理及 臨床藥理等)研究層次整體、組織、器官、細胞、亞細 胞、分子水平2、不相同(特殊

5、性) 中成藥研究 西藥研究 1)遵循中醫藥理論 不需要 2)臨床到實驗室 實驗室到臨床3)證的動物模型 病的動物模型 4)藥理作用較廣 藥理作用較窄 5)作用機理多.不明確 少、明確四、中成藥藥理研究存在問題及前景問題 1.缺少治療某些疾病臨床療效顯著的成藥 2.中醫“證”動物模型的復制 3.研究比較粗淺 4.作用機理研究較少 5.原料藥材質量控制較難前景 1.國家支持 2.市場需求量(國內、國外) 3.研究隊伍、研究水平五、分類1.內科類 解表劑、瀉下劑、和解劑、清熱劑、祛暑劑、 表里雙解劑、祛風劑、祛濕劑、祛痰劑、 止咳平喘劑、消導劑、溫里劑、理血劑等2.外科類 解毒消腫、生肌斂瘡、清熱涼

6、血等3.皮膚科類4.婦科類5.兒科類6.眼科類7.耳科類8.鼻科類9.咽喉科類10.口腔科類11.骨傷科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第二部分中成藥第二章 中成藥發展簡史一、起源 最早出現劑型湯液(即湯劑) 最早應用夏商時代二、春秋戰國時期 中成藥初步形成階段皇帝內經收成方13首(4首湯劑,多種劑 型的9種成藥)五十二病方283個處方,最早方書。10余 種劑型三、漢代時期 傷寒論成方112首(成藥11) 金匱要略方論成方258首(成藥50) 中藏經成方152首(10余劑型) 周易參同契魏伯陽煉丹著,制藥化學之祖四、兩晉南北朝時期 肘后備急方葛洪。成方101首,首開使用“成藥”術語五、唐代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7、孫思邈收成方5300和2000首外臺秘要王燾收成方6000首六、宋、金、元時期1、宋代出版大型方書,中成藥制備官方化太平圣惠方收16834首,第一部由國家組織 編寫方劑的集體著作。圣濟總錄近2萬首,政府編寫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官方編寫,收中成藥數百 種,由國家刊行的第一部制藥規范小兒藥證直訣閻孝忠,收方114首,成藥占 80以上濟生方嚴用和普濟本事方許叔微2、金元時代宣明論方劉完素,寒涼派儒門事親張子和,汗、吐、下法脾胃論李東垣,補土派丹溪心法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七、明清時代 1、明代普濟方朱橚,最大一部方書,61739首本草綱目李時珍,藥1892種,方11096 首劑型近40種。證治準繩王肯堂,方2000余首景岳全書張介賓外科正宗陳實功方400余首,成藥211種 2、清代 醫宗金鑒吳謙 瘟病條辨吳鞠通 溫熱經緯王孟英 醫林改錯王清任八、近代 解放前 解放后 1、劑型2、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1953年收成藥種 1963年收成藥197種 1977年收成藥270種 1985年收成藥208種 1990年收成藥275種 1995年收成藥398種 2000年收成藥461種 2005年收成藥577種全國中成藥產品目錄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05年3、管理 藥品管理法中成藥生產管理規范實施細則 新藥審批辦法中成藥生產管理規范等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