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評價內容解釋(試行)_第1頁
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評價內容解釋(試行)_第2頁
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評價內容解釋(試行)_第3頁
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評價內容解釋(試行)_第4頁
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評價內容解釋(試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9 -國家循環經濟示示范城市(縣縣)建設評價價內容解釋(試行)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7053905 一、評價指標設設置 PAGEREF _Toc367053905 h - 1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06 二、指標解釋及及計算方法 PAGEREF _Toc367053906 h - 2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07 (一)社會經濟濟發展水平 PAGEREF _Toc367053907 h - 2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08 (二)資源產出出水平 PAGEREF _

2、Toc367053908 h - 4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09 (三)減量化 PAGEREF _Toc367053909 h - 7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10 (四)再利用和和資源化 PAGEREF _Toc367053910 h - 9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11 (五)污染減量量及效果 PAGEREF _Toc367053911 h - 14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12 (六)基礎設施施與生態環境境 PAGEREF _Toc367053912 h - 15 - HYPERLI

3、NK l _Toc367053913 (七)綠色消費費 PAGEREF _Toc367053913 h - 18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14 (八)循環文化化 PAGEREF _Toc367053914 h - 23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15 (九)保障條件件 PAGEREF _Toc367053915 h - 25 - HYPERLINK l _Toc367053916 (十)循環經濟濟示范縣專有有指標 PAGEREF _Toc367053916 h - 26 -一、評價指標設設置循環經濟示范城城市建設評價價內容分社會經經濟發展水平平

4、、資源產出出水平、減量量化、再利用用和資源化、污污染減量及效效果、基礎設設施與生態環環境、綠色消消費、循環文文化、保障條條件等9個方方面,分解為共41個建設評價類別別、67項具體建設評價內容。同時,按按照因地制宜宜的創建原則則,針對常規規能源、礦產產資源、傳統統制造業等產產業主導型城城市的創建,設置了可選選的特色條件件,共包含88項建設指標。以上各各類指標均以創建申請年年的上一年為計算基準年。循環經濟示范縣縣建設評價內內容與示范城城市類似,分分社會經濟發發展水平、資資源利用水平平、減量化、再再利用和資源源化、污染減減排及效果、基基礎設施與生生態環境、綠綠色消費、循循環文化、保保障條件9個個方面

5、,分解為37個建設評價類別別、54項具體建設評價內容,其中,大部分循環經經濟示范縣建建設評價指標標與循環經濟濟示范城市建建設指標相同同,可直接參考循環環經濟示范城城市建設評價價指標解釋及數數據計算方法法。循環經濟示示范縣建設評價內容中有5項是特有有指標,在本文“二、指標解解釋及計算方方法”的“(十)循環環經濟示范縣縣專有指標”中予以解釋釋。二、指標解釋及及計算方法 序號(一)、(二)和發改環資20131720號附表中“ 序號(一)、(二)和發改環資20131720號附表中“類型”一、二一致;阿拉伯數字1、2與附表中“項目”序號一致;(1)、(2)與附表中“指標或水平”的序號一致。(一)社會經濟

6、濟發展水平1、城鎮居民收收入水平(1)人均可支支配收入水平平指標解釋:可支支配收入是指指可用于最終終消費支出和和其它非義務務性支出以及及儲蓄的總和和。計算方法:統計計年鑒中“人民生活”欄下“城鎮居民家家庭人均可支支配收入”一項。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2、財政能力(2)人均可支支配財政收入入水平指標解釋:財政政收入指政府府部門在一定定時期內(一一般為一個財財政年度)所所取得的貨幣幣收入(含轉轉移支付)。計算方法:市(縣縣)人均可支支配財政收入入市(縣)財財政收入市(縣)常常住人口。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財政部門。3、結構調整(3)一、二、三三產業增加值值比重指標解釋:指第第一產業、第第二產業、第

7、第三產業分別別實現的增加加值占市(縣縣)地區生產總值值的比重。計算方法:第一一產業增加值值比重=第一一產業增加值值地區生產總總值100%;第第二產業增加加值比重=第第二產業增加加值地區生產總總值100%;第第三產業增加加值比重=第第三產業增加加值地區生產總總值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4)節能環保保產業增加值值占地區生產產總值比重指標解釋:節能能環保產業是是指為節約能能源資源、發發展循環經濟濟、保護生態態環境提供物物質基礎和技技術保障的產產業,包括高效節能能產業、先進進環保產業、資資源循環利用用產業等三大大領域,可參照戰戰略性新興產產業重點產品品和服務指導導目錄(20013)進進行核算

8、。計算方法:節能能環保產業增增加值占地區區生產總值比比重=節能環保產產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總值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發展改改革部門。(5)淘汰落后后產能目標完完成情況指標解釋:按照照國家關于于印發淘汰落落后產能工作作考核實施方方案的通知等等有關要求及及各省、市淘淘汰落后產能能的目標分解解任務,各申申請城市(縣)完完成分解任務務的情況。計算方法:根據據各省、市分解解下達的淘汰汰落后產能任任務要求,申申請城市(縣)完完成該指標的的情況。該指指標為定性指指標,填寫 “完成”或“未完成”。數據來源:工業業和信息化部部門、發展改革部門門等,或省工業和信信息化部門公公布的結果。需需提供上級工工業和

9、信息化化部門考核結結果,并附分行業業淘汰落后產產能目標(任任務量)和落落實(完成量量)情況。4、產業集中度度(6)產業園區區增加值占地地區生產總值值比例指標解釋:產業業園區是納入入國家開發區區審核目錄(2006年版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的園區。計算方法:產業業園區增加值值占地區生產產總值比例=產業園區增增加值市(縣)地地區生產總值值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各園園區管委會。 (二)資資源產出水平平5、資源利用水水平(7)資源產出出率指標解釋:指地地區生產總值值與主要資源源實物消費量量的比值。計算方法:資源源產出率(元元/噸)地地區生產總值值(元,不變變價)一次資源消消耗量(噸)。本地區

10、一次資源源消耗量由以以下3項構成成: = 1 * GB3 本地區化石能能源消費當量量。由本地區區標煤能耗折折算,折算關關系式y=11.12744x, y為為化石能源消消耗當量(噸), x為標煤能能耗(噸標煤)。 = 2 * GB3 本地區一次資資源消費量。本本地區工業企企業的一次資資源消費量。一一次資源統計計應至少包括括10種:鐵礦、銅銅礦、鋁土礦礦、鉛鋅礦、鎳鎳礦、石灰石石、磷礦、硫硫鐵礦、原木木、工業用糧糧。如本地區消耗的的特色大宗一一次資源(金金屬礦、非金金屬化學礦,不不包括巖石、砂砂土等建筑材材料)不在上上述范圍內,可可根據具體情情況自行增加加統計品種,但但不超過3種種。 = 3 *

11、GB3 本地區二次資資源消費量扣扣除重復計算算后對應的一一次資源消費費當量。本地地區工業和建建筑業企業消消耗的二次資資源,扣除由由本地區生產產的重復計算算部分,再折折算為對應的的一次資源消消耗當量。二二次資源包括括:鋼鐵、有有色金屬材料料(銅、鋁、鉛鉛、鋅、鎳)、水水泥、水泥熟熟料、磷肥、硫硫酸、木材。扣扣重部分由各各地區根據本本地區實際情情況測算。如本地區消耗的的特色大宗二二次資源(金金屬材料、化化工原材料等等)不在上述述范圍內,可可根據具體情情況自行增加加統計品種,并并確定相關折折算系數,但但新增的對應應一次資源種種類不超過33種。參考折算系數(鋼鋼鐵折鐵礦4.4;銅折銅礦1990;鋁折鋁

12、土礦44;鉛、鋅折折鉛鋅礦220;鎳折鎳礦1220;水泥折折石灰石00.87;水水泥熟料折石灰石11.3;磷肥肥折磷礦2.2;硫酸(1100)折折硫鐵礦11.45;木木材/鋸材(立立方米)折原木(噸)0.9)。數據來源:需由由具體統計獲獲得,不得進進行估算。一一次資源及二二次資源消耗耗數據的統計計方式可參考考國家統計局局、國家發展展改革委制定的資源產產出率統計試試點工作方案案。該統計方法僅適適用于創建循循環經濟示范范城市(縣)的的地區資源產產出率統計核核算工作。各各地區需提供供測算時間段段內的GDPP、各項資源源消費量、二二次資源扣除除重復計算量量、所采用折折算系數等原原始數據。如暫未開展資源

13、源產出率統計計工作,需說說明擬開展的的具體時間,對對沒有具體時時間安排的,此此項指標不通通過。6、能源利用水水平(8)能源產出出率指標解釋:指一一定范圍內生生產總值與能能源消耗量的的比值,反映映單位能源的的產出情況。計算方法:能源源產出率(元元/噸標煤)地區生產總總值(萬元,不不變價)綜合能耗(萬萬噸標煤)。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7、水資源利用用水平(9)水資源產產出率指標解釋:指地地區生產總值值與市(縣)總總用水量之比比。總用水量量包括工業用用水、生活用用水、農業用用水,不包括括生態用水。工業用水指工業新鮮用水量;生活用水指城鎮生活用水供水量,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服務用水;農業用水指毛灌溉用水

14、量。計算方法:水資資源產出率(元元/噸)=市市(縣)地區區生產總值(萬萬元,不變價價)市(縣)總總用水量(萬萬噸)。數據來源 :統統計部門。8、土地利用水水平(10)建設用用地產出率指標解釋:指二二三產業增加加值與城市(包包括鎮)建設設用地總面積積之比。計算方法:建設設用地產出率率(元/平方方千米)=市市(縣)二、三三產業增加值值(萬元,不不變價)市(縣)建建設用地面積積(平方千米米)。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國土土資源部門。(三)減量化9、清潔生產(11)規模以以上企業清潔潔生產審核率率指標解釋:規模模以上企業開開展清潔生產產審核的比重重。計算方法:規模模以上企業清清潔生產審核核率(%)=開展

15、清潔生生產審核的規規模以上企業業數量市(縣)規規模以上企業業數量100%。數據來源 :清清潔生產主管管部門、環境保保護部門。10、節能情況況(12)節能年年度和進度指指標完成情況況指標解釋:指城城市(縣)的的節能年度和和進度指標完完成情況。計算方法:單位位GDP能耗耗=市(縣)能源消耗總量(噸標準煤)市(縣)地區生產總值(萬元,不變價)。根據省、市分解解下達的節能能指標要求,考考核市(縣)節節能年度和進進度指標完成成情況。該指指標為定性指指標,分別填填寫年度指標標和進度指標標的完成情況況,“完成”或“未完成”。進度指標標是指按年份份累計后的完成情況況。數據來源:節能能主管部門。11、節水情況況

16、(13)單位工工業增加值用用水量指標解釋:指城城市(縣)每萬萬元工業增加加值的新鮮用用水量。計算方法:單位位工業增加值值用水量(噸噸/萬元)=市(縣縣)新鮮用水水量(噸)市(縣)工工業增加值(萬元,不變價)。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水利部部門。(14)農業灌灌溉用水有效效利用系數指標解釋:指田田間實際凈灌灌溉用水總量量與毛灌溉用用水總量的比比值。凈灌溉溉用水總量指指在同一時段段內進入田間間的灌溉用水水量,毛灌溉溉用水總量指指在灌溉季節節從水源引入入的灌溉水量量。計算方法:農業業灌溉用水有有效利用系數數=市(縣)農農業凈灌溉用用水總量(億億立方米)市(縣)農農業毛灌溉用用水總量(億億立方米)100

17、%。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水利部門、農業部部門。(15)非居民民用水全面實實行定額計劃劃用水管理指標解釋:制定定了當地主要要工業行業和和公共用水定定額標準,非非居民用水全全面實行定額額計劃用水管管理。非居民民用水指的是是國家城市市用水定額管管理辦法中規定的的城市工業、建建筑業、商業業、服務業、機機關、部隊和和所有用水單單位各類用水水定額,不包包括城市居民民用水。計算方法:提供供非居民用水水全面實行定定額計劃管理理的行動計劃劃、實施方案案或有關文件件。該指標為為定性指標,填寫“是”或“否”。數據來源:水利利部門、城建部門、節水主主管部門。12、節地情況況(16)工業園園區平均建筑筑密度指標解釋:

18、指工工業園區用地地范圍內所有有建筑的基底底總面積與規規劃建設用地地面積之比。計算方法:工業業園區平均建建筑密度工工業園區的所所有建筑的基基底總面積規劃建設用用地總面積1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國土資資源部門。(17)集中政政府機關辦公公樓人均建筑筑面積指標解釋:指城城市(縣)集集中建設的黨黨政綜合行政政辦公設施及及其附屬設施施的總建筑面面積與相應單單位編制人員員的比率。計算方法:集中中政府機關辦辦公樓人均建建筑面積(平平方米/人)市(縣)集中建設的黨政綜合行政辦公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的總建筑面積(平方米 )相應單位編制人員數量(人)。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統計部部門。(四

19、)再利用和和資源化13、農業廢棄棄物利用水平平(18)農作物物秸稈綜合利利用率指標解釋:指綜綜合利用的秸秸稈重量占秸稈總總重量的比例。秸秸稈綜合利用用包括秸稈氣氣化、飼料化化、秸稈還田田、編織和作為燃料,但但不包括野外外(田間)焚焚燒、廢棄等等。計算方法:農作作物秸稈綜合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利用重量秸稈產生總總重量100%。數據來源:資源源綜合利用主主管部門、農業部門、統統計部門。(19)畜禽養養殖場糞污資資源化利用率率指標解釋:指集集約化、規模模化畜禽養殖殖場,通過還田、沼沼氣、堆肥、培培養料等方式式利用的畜禽禽糞污量與畜畜禽糞污產生生總量的比率率。計算方法:畜禽禽養殖場糞污污資源化利

20、用用率(%)=畜禽糞污利利用量畜禽糞污產產生總量100%。數據來源:農業業部門。14、工業廢棄棄物利用水平平(20)工業固固體廢物綜合合利用率指標解釋:指各各工業企業當當年綜合利用用的工業固體體廢物量(包包括對往年貯貯存工業固體體廢物進行綜綜合利用的量量,不包括處處置量)占當當年工業固體體廢物產生量量的百分比。計算方法:工業業固體廢物綜綜合利用率(%)=工業固固體廢物綜合合利用量(當年工業固體體廢物產生量量+綜合利用用往年貯存量量)100%。數據來源:資源源綜合利用主主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門。15、建筑廢棄棄物利用水平平(21)建筑廢廢棄物回收利利用率指標解釋:指建建筑廢棄物回回收利用量占占建

21、筑廢棄物物產生總量的比率。建筑廢棄物物是指建設、施施工單位或個個人對各類建建筑物、構筑筑物、管網等等進行建設、鋪鋪設或拆除、修修繕過程中所所產生的 HYPERLINK /view/2829882.htm 渣土土、棄土、棄棄料、余泥及及其他廢棄物物。計算方法:建筑筑廢棄物回收收利用率(%)=建筑廢棄物物回收利用量量建筑廢棄物物產生總量1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16、水資源再再利用水平(22)工業用用水重復利用用率指標解釋:指工工業重復用水水量占工業用用水總量的比比率。工業重重復用水量指指工業企業生生產用水中重重復再利用的的水量,包括括循環使用、循循序用水、一一水多用和串串級使用的

22、水水量(含經處處理后回用量量)。工業用用水總量指工工業企業廠區區內用于生產產和生活的水水量,等于工工業用新鮮水水量與工業重重復用水量之之和。計算方法:工業業用水重復利利用率(%)= 工業重復復用水量工業用水總總量1000%。數據來源:節水水主管部門、統計部門。(23)城鎮污污水處理設施施再生水利用率指標解釋:指城城鎮污水處理理設施再生水水利用量占城城鎮生活污水水處理總量的的比率。城鎮污污水處理設施施再生水利用用量指城鎮生生活污水經過過污水處理廠廠(或污水處處理裝置)凈凈化處理,達達到再生水水水質標準和水水量要求,并并用于農業、綠綠地澆灌和城城市雜用(洗洗滌、沖渣和和生活沖廁、洗洗車、景觀等等)

23、等方面的的水量。計算方法:城鎮鎮污水處理設設施再生水利利用率(%)=城鎮污水處處理設施再生生水利用量城鎮生活污污水處理總量量1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門。17、再生資源源回收水平(24)城市建建成區規范化化回收站點比比例指標解釋:指城城市建成區規規范化回收站站點占全部回回收站點的比比重。規范化化回收站點指指按照商務部部商改發220號關關于加強再生生資源回收體體系建設的指指導意見和和商務部商商辦改函(22007)1103號 試點城市市再生資源回回收體系建設設規范要求求建設的回收收站點。計算方法:城鎮鎮建成區規范范化回收站點點比例(%)= 規范化回回收站點數量量全部回收

24、站站點數量11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25)主要再再生有色金屬屬回收率指標解釋:指主主要有色金屬屬回收量占產產生量的比率率。計算方法:主要要再生有色金金屬回收率(%)=主要有色金金屬回收利用用量主要有色金金屬生產量1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供銷部部門。(26)廢鋼鐵鐵回收率指標解釋:指廢廢鋼鐵回收量量占產生量的的比率。計算方法:廢鋼鋼鐵回收率(%)=廢鋼鐵回收收量廢鋼鐵產生生量10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供銷部部門。(27)廢紙回回收率指標解釋:指廢廢紙回收量占占產生量的比比率。計算方法:廢紙紙回收率(%)=廢紙回收量量廢紙產生量量1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供銷部部門

25、。(28)廢塑料料、廢橡膠回回收率指標解釋:指廢廢塑料、廢橡橡膠回收量占占產生量的比比率。計算方法:廢塑塑料、廢橡膠膠回收率(%)=廢塑料、廢廢橡膠回收量量廢塑料、廢廢橡膠產生量量1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供銷部部門。(29)廢電器器電子產品回回收率指標解釋:指廢廢電器電子產產品回收量占占產生量的比比率。計算方法:廢電電器電子產品品回收率(%)=廢電器電子子產品回收量量廢電器電子子產品產生量量1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門、供銷部門門。18、餐廚廢棄棄物資源化水水平(30)城區餐餐飲企業廢棄棄物集中回收率指標解釋:指城城區獲得相關關部門許可或或備案的單位位回收的餐廚廚廢棄

26、物量占餐廚廢棄棄物產生總量量的比率。餐廚廢棄物物是指食堂、餐餐飲企業等產產生的廢棄物物,不包括居居民家庭產生生的廚余垃圾圾。計算方法:城區區餐飲企業廢廢棄物集中回收率(%)=城區獲得相相關部門許可可或備案的單單位回收的餐餐廚廢棄物量量城區餐廚廢廢棄物產生總總量1000%。餐廚廢棄物產生生總量=生活活垃圾產生量量1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市市容環衛)部部門、發展改革部部門、統計部部門。(31)餐廚廢廢棄物資源化化利用率指標解釋:指城城區餐廚廢棄棄物資源化總總量占回收總總量的比率。餐廚廢廢棄物資源化化利用量是指指餐廚廢棄物物回收總量減減去處置后產產生的棄渣、廢廢水等非資源源化量之后的的量。

27、計算方法:餐廚廚廢棄物資源源化利用率(%)=餐廚廢棄物物資源化總量量餐廚廢棄物物回收總量1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市市容環衛)部部門、發展改革部部門、統計部部門。 (五)污污染減量及效效果19、污染物減減排的年度目目標(32)實現CCOD、氨氮氮、二氧化硫硫、氮氧化物物減排年度目目標指標解釋:按期期完成國家和和省下達的化化學需氧量(CCOD)、氨氨氮、二氧化化硫、氮氧化化物等主要污污染物排放總總量削減任務務的情況。計算方法:根據據分解下達的的污染物減排排指標要求,當地主要污染物的實際減排量與上級主管部門分配的年度減排目標進行比較,分行填寫各具體指標的完成情況,每行填寫“完成”或“未完

28、成”(需提供有關證明)。數據來源:上級級環境保護部部門下達的總總量控制指標標文件和有關關統計資料;上級環保部部門核實的污污染物實際減排結果果。20、城區環境境空氣質量指指數(33)年AQQI小于或等等于100的的天數指標解釋:建成成區內認證監監測點位的每每日環境空氣氣質量指數,按按照環境空空氣質量指數數(AQI)技技術規定(試試行)(HJ6333-20112)執行。如如暫沒有開展展AQI數據據監測,可用用API數據據替代,但需需注明。計算方法:指環環境空氣質量量指數(AQQI)100(二二級)的天數數,也即是空空氣質量級別別為二級以上的天天數。數據來源:環境境監測部門。21、轄區地表表水環境質

29、量量(34)城市規規劃區地表水水類及以上水水體比例指標解釋:根據據地表水環環境質量標準準(GB33838-22002),確確定城市規劃劃區地表水水水體環境質量量,城市規劃劃區內地表水水類及以上水水體比率。計算方法:城市市規劃區地表表水類及以上水水體比例(%)=城市規劃區區地表水水體體中達到和優優于類標準的省省控監測斷面面數量城市規劃區區地表水體省省控監測斷面面總數1000%。數據來源:環境境監測部門、水水利部門。 (六)基基礎設施與生生態環境22、建成區道道路交通(35)人均道道路面積指標解釋:建成成區內擁有的的道路面積與與建成區常住住人口的比值值。計算方法:人均均道路面積(平平方米/人)=建

30、成區內擁有的道路面積建成區內常住人口。數據來源:交通通管理部門、統統計部門。(36)主要干干道高峰時段段平均車速指標解釋:建成成區主要干道道早晚高峰時時段的平均車車速。計算方法:由交交通部門在建建成區主干道道設立監控點點,測量工作作日主要干道道高峰時段的的年平均車速速(千米/時),需需提供具體的的統計測算方方法。數據來源:交通通部門。23、排水系統統(37)新城區區雨污分流,老老城區有雨污污分流改造計計劃指標解釋:新城城區實施雨污污分流,雨水水收集、排放放系統按室室外排水設計計規范(GGB500114-20006,20111版)規定定的高限建設設。老城區有有雨污分流改改造計劃。計算方法:該指指

31、標為定性指指標,填寫“是”或“否”,并提供有有關證明。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門。24、生活污水水處理與排放放(38)城鎮生生活污水達標標處理率指標解釋:指經經市(縣)污污水處理廠處處理并且能夠夠達到城鎮生活污污水處理廠污污染物排放標標準(GB199819-22002)相應等級的的生活污水處處理量占城市生活污水水排放總量的比率。計算方法:城鎮鎮生活污水達達標處理率(%)=處理后達標標的城市生活活污水量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放總量1000%。數據來源:環境境保護部門、環境監監測部門。25、生活垃圾圾收集與處理理(39)城鎮生生活垃圾無害害化處理率指標解釋:無害害化處理的城城鄉生活垃

32、圾圾數量占城鄉鄉生活垃圾清清運量的比率率。無害化處處理是指處理理后使生活垃垃圾不再污染染環境,目前前主要有衛生生填埋、焚燒燒、堆肥等無無害化處理方方法。計算方法:城鄉鄉生活垃圾無無害化處理率率(%)城鄉鄉生活垃圾無無害化處理量量城鄉生活垃垃圾清運量1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市市容環衛)部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門。(40)城區推推行生活垃圾圾分類收集的的小區比例指標解釋:城區區推行生活垃垃圾分類收集集的小區數目目與城區居民民小區總數目目的比例。計算方法:城區區推行生活垃垃圾分類收集集的小區比例例(%)=城區推行生生活垃圾分類類收集的小區區數城區居民小小區總數11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

33、建設(市容環衛)部門。26、園林綠化化(41)建成區區人均公共綠綠地面積指標解釋:指建建成區內城市市常住人口平平均每人擁有有的公共綠地地面積。公共共綠地是指向向公眾開放的的市級、區級級、居住區級級各類公園、街街旁游園等(包括其范范圍內的水域域)。計算方法:人均均公共綠地面面積(平方米米/人)=建成區公共共綠地面積(平平方米)建成區常住住人口數(人人)10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園林部部門等。27、綠色建筑筑(42)城鎮新新建綠色建筑筑標準執行率率指標解釋:城市市(縣)新建建建筑中執行行國家綠色色建筑標準(GB/T50378-2006)的建筑占全部新建建筑的比率。計算方法:城鎮鎮

34、新建綠色建建筑標準執行行率(%)=城鎮新建建筑筑中執行國家家綠色建筑標標準的建筑數數量新建建筑總總量1000%。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43)公共建建筑和公共機機構節能改造造面積指標解釋:指公公共建筑和公公共機構節能能改造的面積積。公共建筑和和公共機構節節能改造是指指公共建筑和和公共機構辦辦公建筑空調調、采暖、通通風、照明、熱熱水等用能系系統的節能改改造。計算方法:地方方政府提供公公共建筑和公公共機構開展展節能改造項項目清單及涵涵蓋面積。數據來源:住房房城鄉建設部部門、節能主管部部門。28、生態保護護(44)轄區內內無濫墾、濫濫伐、濫采、濫濫挖現象指標解釋:能認認真貫徹執行行環境保護

35、政政策和法律法法規,轄區內內無濫墾、濫濫伐、濫采、濫濫挖現象。計算方法:地方方政府提供有有關證明資料料、文件以及及現場查看。國國家進行信息息檢索和查證證。該指標為為定性指標,填填寫“是”或“否”。數據來源:農業業部門、國土部門、林業部門、水利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門。 (七)綠綠色消費29、綠色產品品推廣(45)大型商商超節能產品品銷售比例指標解釋:是指指大型商場、超超市銷售的節節能產品數量量占銷售總量量的比例。節節能產品是指指根據國家高高效節能產品品推廣財政補補助資金管理理暫行辦法定定義,在滿足足使用功能和和質量要求的的前提下,依依據能源效率率國家標準,能能源效率較高高的用能產品品(能效等級級2

36、級及以上上)。計算方法:大型型商超節能產產品銷售比例例(%)=大型商超能效效等級2級及及以上產品銷銷售量大型商超全部部能效等級產產品銷售量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節能主管部門。(46)綠色照照明產品推廣廣量指標解釋:綠色色照明產品是是指由國家電電光源質量監監督檢查中心心以照明產品品能效限定值值、能效評價價值、節能產產品認證實施施規劃、產品品的安全要求求和性能要求求等為依據認認證后的綠色色照明產品。計算方法:綠色色照明產品的的消費量(個)。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節能主管部門。(47)城市新新型墻體材料料的建筑應用用比例指標解釋:指使使用符合城市市限粘、縣城城禁實指導意意見的新型墻體材料料

37、的量與新建建建筑面積的的比例。滿足國務務院辦公廳關關于進一步推推進墻體材料料革新和推廣廣節能建筑的的通知(國國辦2000533號號)和“十二五”墻體材料革革新指導意見見(發改環環資2011124337號)的要要求。計算方法:城市市限粘、縣城城禁實目標完完成比例(%)=使用用新型墻體材材料的建筑面面積新建建筑面面積1000%。數據來源:資源源綜合利用主主管部門(墻墻改辦)。(48)城區節節水器具普及及使用比例指標解釋:指城城區生活節水器具具使用量與城城區生活用水水器具總量的的比值。節水型器具具是指符合國國家節水型型生活用水器器具(CJJ164-22002)要要求的產品。計算方法:城區區節水器具普

38、普及使用比例例(%)=城區生活節節水器具使用用量城區生活用用水器具總量量100%。數據來源:節水水辦。(49)再制造造產品銷售額額指標解釋:指維維修服務市場場的再制造產產品的銷售額額。計算方法:需要要提供銷售的的品種。數據來源:發展展改革部門、工業和信息息化部門。30、可再生能能源(50)城區非非化石能源使使用戶數占總總戶數比例指標解釋:城市市建成區使用用太陽能、地地熱、風能、生生物質能等非非化石能源的的居民戶數占總總居民戶數之比比。計算方法:非化化石能源使用用戶數占城區區總戶數比例例(%)=城市市建成區使用用非化石能源源的居民戶數城市建成區區總居民戶數10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供電部

39、部門等。31、一次性用用品消費(51)星級賓賓館減少一次次性用品消費費推行程度指標解釋:指不不主動提供一一次性產品或或出臺減少一一次性產品消消費措施的星星級賓館占本本地區全部星星級賓館的比率。計算方法:星級級賓館減少一一次性用品消消費推行程度度=不主動提供供一次性產品品的星級賓館當地星級賓館總數數100%。數據來源:商務務部門等。32、限塑令執執行(52)大型商商超包裝物限限塑比率指標解釋:指按按照國務院院辦公廳關于于限制生產銷銷售使用塑料料購物袋的通通知的要求求,實行限塑塑的商超數量量,與地區大大型商超總量量的比率。計算方法:大型型商超包裝物物限塑比率(%)=實行限塑的的商超數量地區大型商商

40、超總量1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發展改改革或工業和和信息化部門門、環境保護部門門等。(53)集貿市市場塑料購物物袋合格率指標解釋:指集集貿市場中塑塑料購物袋合合格的比率。計算方法:集貿貿市場塑料購購物袋合格率率(%)=集貿市場合合格塑料購物物袋的數量集貿市場塑塑料購物袋的的總數量1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發展改改革或工業和和信息化部門門、環境保護部部門等。33、過度包裝裝治理(54)市場過過度包裝商品品治理情況指標解釋:指市市場商品中按按國務院辦辦公廳關于治治理商品過度度包裝工作的的通知(國國辦200095號)對對過度包裝商商品的治理情情況。過度包包裝是指超過過 HYPERLI

41、NK /view/395792.htm 質檢總局和國國家標準委發發布的限制商品品過度包裝要要求食品和化化妝品中包包裝物新國標標的包裝。計算方法:介紹紹過度包裝商商品治理情況況,具體開展展的工作和出出臺的政策措措施。數據來源:發展展改革或工業業和信息化部部門、環境保保護部門。34、綠色出行行(55)綠色出出行(公交、地地鐵、自行車車)比例指標解釋:指綠綠色出行次數數與總出行次次數的比例。綠色出出行是指采取取相對環保的的出行方式,主主要指采用公公交、地鐵、自自行車等出行行方式。計算方法:綠色色出行(公交交、地鐵、自自行車)比例例(%)=公交、地鐵鐵、自行車次次數總出行次數數100%。數據來源:統計

42、計部門、交通部部門等。(56)公共交交通工具中新新能源汽車比比例指標解釋:指公公共交通工具具中新能源汽汽車數量占公公共交通工具具總量的比例例。新能源汽汽車是指 HYPERLINK /view/2826724.htm 新新能源汽車生生產企業及產產品準入管理理規則規定的采用非非常規的車用用燃料作為動動力來源(或或使用常規的的車用燃料、采采用新型車載載動力裝置)的汽車。計算方法:公共共交通工具中中新能源汽車車比例(%)=公共共交通工具中中新能源汽車車數量公共交通工工具總量1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交通部門等。(57)出租車車電話、網絡絡叫車比例指標解釋:指采采用電話、網網絡預定等叫叫車方式使

43、用用出租車的出出行次數占出出租車出行總總次數的比例例。計算方法:出租租車電話、網網絡叫車比例例(%)=采用用電話、網絡絡預定等叫車車方式使用出出租車的出行行次數出租車出行行總次數1100%。數據來源:統計計部門、交通部部門等。35、綠色采購購(58)政府節節能環保、再再生利用產品品采購率指標解釋:指市市縣政府節能能環保、再生生利用產品采采購額占市縣縣政府采購此此類產品總額額的比例。節節能環保產品品指國家許可可的認證中心心遵照中國國節能環保產產品認證規則則認證后的的產品;再利利用產品是指指使用回收的的再生原料加加工制成的產產品。計算方法:政府府節能環保、再再生利用產品品采購率(%)=政府節節能環

44、保、再再生利用產品品采購額政府采購總總額100%。數據來源:財政政部門、機關事事務管理局等等。(八)循環文化化36、宣傳(59)開展循循環經濟特色色宣傳活動指標解釋:循環環經濟相關部部門開展循環環經濟特色宣宣傳活動。計算方法:地方方主管部門提提供開展循環環經濟特色宣宣傳活動情況況。數據來源:地方方政府及各有有關部門。(60)制作播播放循環經濟濟公益片,宣傳材料指標解釋:循環環經濟相關部部門制作播放放了循環經濟濟公益片、宣傳材料。計算方法:地方方提供循環經經濟公益片、宣宣傳材料情況況數據來源:地方方政府及各有有關部門。37、教育(61)建設循循環經濟教育育示范基地或或相關設施指標解釋:轄區區內建

45、設有循循環經濟教育育示范基地或或相關設施,并并定期開展循循環經濟相關關培訓與宣傳傳。計算方法:地方方提供已開展展的循環經濟濟教育示范基地及其其設施的清單單,提供有關關資料并可接接受現場查看看有關設施。數據來源:發展展改革部門或教育部部門。(62)中小學學課外教育中有有明確的循環環經濟內容指標解釋:中小小學課外教育中有有明確的循環環經濟相關內內容,有中小小學循環經濟濟教育相關教材。計算方法:地方方提供中小學學課外教育中中循環經濟內內容的證明。數據來源:教育育部門。38、創意文化化(63)循環創創意文化開展展情況指標解釋:地方方有關循環創創意文化開展展情況。計算方法:地方方提供循環創創意文化活動動開展情況。數據來源:地方方政府及各有關部門門。(九)保障條件件39、統計數據據完整度(64)有較完完善的循環經經濟相關統計計數據指標解釋:循環環經濟相關部部門開展了循循環經濟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