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濟改革成就問題及對策_第1頁
國內經濟改革成就問題及對策_第2頁
國內經濟改革成就問題及對策_第3頁
國內經濟改革成就問題及對策_第4頁
國內經濟改革成就問題及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國經濟改革30年的成就、 問題及對策 主講人:白永秀 教授 中國工業經濟研究會副理事長 陜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一、我國30年經濟改革的歷程回顧第一階段:計劃經濟體制內部引入市場機制改革(19781984年)第二階段: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階段(19841992年)第三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19922003年) 第四階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2003年-至今) 二 、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三大成就)1.制度建設與機制建設取得較大成就 初步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1)初步形成調動積極性的激勵機制(2)初步建立以公司治理結構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制度(3)

2、2.人力資本經營理念及培養機制初步形成人力資本經營理念 人力資本培養機制 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三、30年經濟改革的經驗總結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方針堅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堅持漸進式的改革模式堅持體制建設和制度創新的改革主線堅持把促進改革、發展與穩定相結合改革原則 四.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面臨的10深層次問題與對策 (1)改革理論滯后 沒有系統的理論設計與宣傳,大家對改革不是很了解,對改革趨勢人們心里沒有底。 理論的作用:武裝人與教育人 當前改革缺乏理論指導:“四論” “貓論”: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摸論”: “摸著石頭過河” “撞論”: 改革像瞎子出

3、門一樣,門在哪里:撞東墻沒門,撞西墻沒門,撞南墻沒門,那門一定在北墻 “燈論”: 遇上綠燈慢慢走,遇上黃燈跑步走,遇上紅燈繞道走(“擦邊球理論”)改革理念滯后(“中西文化的五個矛盾”)理念與理論滯后引起一些矛盾 人們的心態不平衡 勞動力不流動(等待提拔) 對中國的改革缺乏系統的指導 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2)非公有制發展滯后 認識不到位,只認識到它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政治上歧視,沒有認識到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經濟、政治、民主、法制、文化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希望; 政策上歧視,發展措施不力,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不協調.(3)國有企業改革滯后 存在著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的發展趨勢與現實

4、中國有企業改革的難度的矛盾: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的發展趨勢 為國有企業重新定位,抓住改革的實質 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企業,實行“抓重放輕”的改革戰略 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引進民營企業;淘汰一部分國有企業 當前改革中的難度 利益方面:利益是剛性的 觀念方面:要歸屬于某個單位;人們畢業時考慮的只是就業不創業 法律方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五個深層次問題 產權問題 公司治理問題 激勵機制問題 企業家機制問題 經營環境問題:國企適應于無能者,培養不出出企業家。 (4)農業改革與發展滯后 農村問題的實質:生產要素分散 解決這一問題從三個方面入手: 生產組織機制(家庭為單位企業為單位) 資

5、源配置機制(家庭配置市場配置) 分配機制(平均主義調動積極性;社會統籌)毛澤東對農村問題的探索 農業合作化的優勢:解決了組織機制問題(規模經營) 農業合作化的弊端:一是未解決資源配置機制; 二是未解決收入分配機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決了半個分配問題與半個資源配置問題 未解決生產組織機制:企業化新農村建設的本質、載體、范圍 本質:生產要素聚集(產業集聚、基礎設施集聚、人口集聚) 載體:產品企業產業產業集群 范圍:三類農村的劃分圍繞農民改革辦好四件事產業發展:“富民產業”與“生態產業” 富民產業:指低產值、低稅收、高關聯度、高就業、產業鏈條長的產業,如農副產品加工業。 富國產業:指高產值、高稅

6、收、低關聯度、低就業、產業鏈條短的產業,如能源化工產業 生態產業:指經過自然或人工培育能過提供生態產品的產業,如退耕還林的森林、草地等。 城市建設: “縣城中心鎮大村”三位一體的小城鎮基礎設施 改善農村生存環境:農村交通、廣播電視、電信等基礎設施 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生活質量提高教育布局調整 鄉鎮所在地辦小學,縣城辦初中,地級市辦高中,農村一般不要辦學校 調整學校專業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滯后 個人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問題 人力資本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一部分人富的太快 一部分人致富的領域不合理 一部人分人致富手段不合理 再分配中存在的問題 稅收不力 財政轉移不力(橫向轉

7、移與縱向轉移) 部門之間的差距 地區之間的差距 消費支出方面的差距 收入越高的人支出越小 市場購買力不足 貧困線制定的意義(6)宏觀調控體制改革滯后 宏觀調控不當導致了經濟周期波動 改革開放30年來的宏觀調控一直陷入“一亂就收,一收就統,一統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亂”的惡性循環。 宏觀調控缺乏完善的預警機制 缺乏國家經濟安全的宏觀調控(7)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后 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 原因: 傳統文化影響,更多追求數量,忽視質量 政府對干部的評價機制不合理,太重視量的增長,而忽視質的提高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導致地方政府的短期行為嚴重。(8)產業結構調

8、整滯后 三次產業中的發展重點 發展“雙富”產業 加快產業升級換代 產業集群的培育 (9)區域協調發展滯后認識不到位未做出決定。對協調發展認識不到位:中國的安全;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的民主;中國的經濟增長點。總之,中國的經濟、政治、民主、民族、國防一系列問題都要通過區域協調發展來解決。人均GDP增長速度差距呈擴大趨勢 表2 1999、2006年東西部人均GDP比較(元)1999年2006年 七年凈增長額 東部地區 49610.95 127535.3777924.42 西部地區 15354.02 39295.25 23941.23東西差額 34256.9388240.1253983.19GDP總量差

9、距呈擴大趨勢表1 1999、2006年東西部GDP總量比較(億元)1999年2006年七年凈增長額東部地區 12412 31322.618910.6 西部地區4430 11503.587073.58東西差額 7982 19819.0211837.02東西部區域差距呈擴大趨勢地方財政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表4 1999、2006年東西部地方財政收入比較(億元)1999年2006年 七年凈增長額 東部地區 17330. 35454637215.7 西部地區 5421.3 21916 16494.7東西差額 11909.0 3263020721東西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差異呈擴大趨勢表3 1999、200

10、6年東西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較(億元)1999年2006年七年凈增長額東部地區 3322 108447522 西部地區1029 30592030 東西差額 2293 77855492企業經營績效差距呈擴大趨勢 表5 1999、2006年東西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資產利潤比較(億元) 1999年 2006年 七年凈增長額 資產 利潤 資產 利潤 資產 利潤 東部地區 46695 1171175422 11985128727 10814西部地區 15577 91 454372927 29860 2836地區差額 31118 1080 129985 9085 98867 7978對外貿易差

11、距呈擴大趨勢 表6 1999、2006年東西部對外貿易比較(億美元)1999年 2006年 七年凈增長額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東部地區 1525.2 1771.5 7174.47 9817.885649.278046.38西部地區 59.8 77.2 236.05341.18176.25 263.98 地區差額 1465.4 1694.36938.42 9476.7 5473.02 7782.4 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擴大趨勢 表7 1999、2006年東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比較(元)1999年 2006年 七年凈增長額 城鎮 農村 城鎮 農村 城鎮 農村 東部地區 7288 3345

12、 14894 5813 7606 2468 西部地區 5284 1438 95452576 42611138地區差額 2004 1907 5349 3237 3345 1330 注:表中“城鎮”代表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農村”代表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純收入;收入均為實際貨幣收入。重點區域不突出西部大開發無重點(增長極)目前四句話還是缺重點重點開發與協調發展不矛盾機制不健全 競爭機制未形成(壟斷經營) 補償機制難以發揮作用 對接機制未形成 可持續發展機制不健 資金再投入機制未建立 干部機制不科學(目前我國是不是一部分地區的發展以另一部分地區利益的損失為代價)政策不到位 增值稅分配政策不科學,深加工、精加工產業難 發展 礦產資源的收益分配不合理(貧困地區難發展) 壟斷經營使資金外流 特殊的財稅政策(不同利率及新稅種) 特殊的資本市場政策(開發債券,西部開發銀行) 特別開發區政策(特別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