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徐州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江蘇省徐州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江蘇省徐州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江蘇省徐州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江蘇省徐州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檢測七年級生物試題(全卷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溫馨提示:本卷為試題卷,請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填涂,在本卷、演草紙等處答題一律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含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選出的答案標號填涂在答題紙的對應位標號處。1. 下列各選項中,屬于生物的是()A. 鐘乳石B. 新冠病毒C. 掃地機器人D. 智能學習機【答案】B2. 如圖顯示的是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A. B. C. D. 【答案】C3. 如圖是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根毛細胞圖,則該細胞在載玻片上的放置狀況是()A. B. C. D. 【答案】C4. 下列

2、現象中,不屬于環境影響生物的是( )A. 春江水暖鴨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陽C. 大樹底下好乘涼D. 春風又綠江南岸【答案】C5. 在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用“橘在淮南則為橘,橘在淮北則為枳”巧妙地反擊了楚王,這句話反映的生物學道理主要是()A.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B. 環境對生物的適應C.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答案】A6. 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應包括()A. 食物鏈和食物網B.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C.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D. 陽光、空氣、水分等【答案】C7. 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非生物因素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物質和能量的最終來源B. 綠色植

3、物是生產者,為動物的生存提供氧氣和營養C. 消費者不能制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物D. 分解者能夠分解植物的殘枝落葉和動物的遺體殘骸、排泄物,供消費者再利用【答案】D8.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有機物 葉綠體 二氧化碳 水 氧氣A. B. C. D. 【答案】B9. 冬天的蒜苗是很多人喜歡的時令蔬菜,蒜苗的地上部分碧綠誘人,而埋于土中的部分卻色白如玉,原因是()A. 葉綠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B. 黑暗條件下葉綠體被破壞C. 葉綠體只能出現在葉上端D. 葉的下端不進行光合作用【答案】A10. 下圖為葉片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A. 為上表皮,細胞無色透明,不含葉綠

4、體B. 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氣體及產生的氧氣,通過氣孔進出C. 根吸收的水分通過中的篩管輸送到葉,參與光合作用;葉制造的有機物通過中的導管輸送到根、莖、果實等器官D. 為葉肉細胞,細胞內含大量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答案】C11. 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時,若事先未將盆栽天竺葵做暗處理,滴加碘酒后,可能會出現的實驗現象是()A. 葉片遮光和未遮光部分都不變藍B. 葉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都變黃C. 葉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都變藍D. 后葉片遮光部分變藍,未遮光部分不變藍【答案】C12. 下圖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產物的實驗裝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此實驗在有光或無光

5、下都可進行B. 此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二氧化碳C. 此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生的氣體是氧氣D. 此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有機物【答案】C13. 下列關于光合作用意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B. 植物光合作用能夠把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并儲存能量C. 為其他生物生長提供了基本營養D. 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水和無機鹽【答案】D14. 中草藥是中國醫學的瑰寶,現在野生中草藥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工栽種可滿足人類需要。可是,有些研究發現,人工栽種的藥用植物不如野生植物療效好,其可能的原因是人工栽培過程中不能滿足植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A. 其他種類的無機鹽B

6、. 含磷的無機鹽C. 含鉀的無機鹽D. 含氮的無機鹽【答案】A15. 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某生物小組取經過消毒的三個相同的錐形瓶分為甲、乙、丙三組,并按下表要求進行了實驗設計:組別甲乙丙加入物質50毫升滅菌牛奶50毫升滅菌牛奶50毫升滅菌牛奶瓶口處理不作處理不作處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溫度25525請據表分析,本實驗設計中包含了多少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什么()A. 二組,溫度、空氣B. 二組,溫度、消毒棉球C. 二組,溫度、細菌D. 三組,溫度、空氣、細菌【答案】C16. 鑒定米湯中含有淀粉的簡易方法是()A. 在米湯中加開水B. 往米湯中滴碘酒C. 品嘗米湯的味道D. 觀察米

7、湯中的油漬【答案】B17. 每一天我們都要從食物中獲取不同的營養物質,在這些營養物質中,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對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卻很重要的是( )A. 蛋白質、無機鹽、水B. 脂肪、維生素、糖類C. 維生素、無機鹽、水D. 脂肪、蛋白質、糖類【答案】C18. 我國政府啟動的“醬油補鐵工程”是繼食鹽加碘后實施的又一項全民營養工程,“補鐵”和“加碘”分別可以預防()A. 缺鐵性貧血、地方性甲狀腺腫B. 夜盲癥、壞血病C. 腳氣病、佝僂病D. 呆小癥、肢端肥大癥【答案】A19. 在“中學生營養日”活動中,專家提出:大力宣傳普及營養科學與食品衛生知識,掃除“營養育”在我國城鄉已成當務之急。你認為下列觀

8、點正確的是()A.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應該多吃B. 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應多吃C. 應以肉類、蔬菜、水果為主D. 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合適,互相搭配【答案】D20. 在消化道中,不具備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A. 口腔B. 食道C. 胃D. 小腸【答案】B2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統來完成的。下圖是組成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器官,下列敘述錯誤的一項是()A. 肝臟,能分泌并儲存膽汁B. 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質C. 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D. 是小腸,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答案】A22. 淀粉、蛋白質、脂肪的初始消化的部位和最終消化部位依次是()A. 口腔和胃

9、、口腔和胃、胃和小腸B. 口腔和小腸、胃和小腸、口腔和小腸C. 胃和小腸、胃和小腸、胃和小腸D. 口腔和小腸、胃和小腸、小腸和小腸【答案】D23. 食物鏈通常是從某類生物開始的,這類生物是()A. 陽光B. 綠色植物C. 植食性動物D. 肉食性動物【答案】B24. 下列對食物鏈“草鼠鷹”中的能量流動描述錯誤的是()A. 能量流動的起點是草B. 鷹通過捕食鼠獲取物質和能量C. 鼠獲取了草的全部能量D. 食物鏈中流動的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陽能【答案】C25. 下圖為某生態系統中四種生物所含能量示意圖,假設這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該食物鏈中生產者是丁B. 該食物鏈可以表

10、示為甲乙丙丁C. 四種生物個體中,有害物質積累最多的是甲D. 乙丙之間存在著捕食關系【答案】B26.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義是()A. 吸收氧氣B. 分解有機物C. 產生二氧化碳D.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答案】D27. 如圖表示人體內肺泡周圍氣體交換和運輸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在人體內只有在肺泡處才能氣體交換B. 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至少需要經過三層細胞C. 血液流經肺泡后含氧量減少D. 肺泡與體外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答案】D28. 呼吸運動是指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呼吸運動的完成依賴于()A. 氣體的擴散作用B. 肺泡的彈性C. 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D. 鼻腔的收縮和擴張【答案

11、】C29. 人體通過呼吸運動從外界吸人新鮮空氣中的氧氣,氧氣在人體內擴散方向正確的是()A. 組織細胞肺泡血液B. 肺泡血液組織細胞C. 血液組織細胞肺泡D. 組織細胞血液肺泡【答案】B30. 下圖所示為胸廓的兩種運動狀態。從圖甲到圖乙的過程中,呼吸肌、胸廓、肺等的變化是()A. 肋間肌收縮,胸廓擴大,肺擴張B. 肋間肌收縮,胸廓縮小,肺收縮C. 肋間肌舒張,胸廓擴大,肺擴張D. 肋間肌舒張,胸廓縮小,肺收縮【答案】D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處。31. 徐州市農田生態系統主要種植水稻。人們為維持水稻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進行除草、治蟲、施肥、灌溉等生產活動,

12、以達到增產豐收的目的。在栽培和管理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圖所示,在稻田放養雛鴨,利用雛鴨的雜食性,吃掉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利用鴨不間斷的活動產生渾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長;同時鴨糞可作為肥料,由此得到無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鴨肉。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經濟效益。請據此回答問題:(1)在這個農田生態系統中生產者主要是_,在栽培時通過_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太陽光,提高水稻產量。(2)及時進行除草、治蟲,就是設法調整_因素對水稻等農作物的影響;及時施肥、灌溉,就是設法調整_因素對農作物的影響。(3)水稻與雜草之間的關系是_,鴨與害蟲之間的關系是_。(4)利用雛鴨吃害蟲,屬于_防治,有利于環保。鴨糞被稻

13、田淤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可為水稻生長提供所需的_。【答案】 (1). 水稻 (2). 合理密植 (3). 生物 (4). 非生物 (5). 競爭 (6). 捕食 (7). 生物 (8). 無機物32. 下圖一是根尖結構示意,圖二是銅山區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植物細胞吸水原理”時,利用新鮮的蘿卜、濃鹽水、清水等實驗材料,進行的實驗過程圖;圖三是細胞失水吸水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根是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根尖又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尖吸收水和無機鹽主要是圖一 _的細胞。此部位表皮細胞與伸長區細胞相比,明顯的特點是有_,可以增加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有利于根吸水。(2)

14、圖二是探究植物細胞吸水原理的實驗,該實驗變量是_。觀察比較蘿卜條的變化,可推測燒杯中盛放的是_(填濃鹽水或清水)。觀察比較蘿卜條的變化,這是因為蘿卜細胞液濃度_(填大于或小于)燒杯中液體的濃度,蘿卜細胞發生了_(填“失水”或“吸水”)的過程。(3)某農民發現莊稼長勢不好,急忙向農田施了大量肥料,但卻造成了燒苗現象,這時植物根的狀態應是圖三_的狀態,請你利用圖二中的原理幫助該農民采取補救措施:_。【答案】 (1). A成熟區 (2). 成熟區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3). 溶液濃度 (4). 濃鹽水 (5). 大于 (6). 吸水 (7). 乙 (8). 澆適量的水33. 下圖是“綠葉在光下

15、制造淀粉”實驗各個步驟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該實驗中步驟的燒杯中的液體是_,特別要注意安全的是步驟_(填序號)。(2)此實驗中包括兩種實驗方法:一是驗證實驗,檢驗綠葉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_,檢測這種物質的試劑是_;二是對照實驗,探究_是不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3)步驟光照數小時后,摘下葉片放入盛有_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當葉片逐漸由綠色變成_色時停止加熱。(4)圖中從酒精中取出葉片,漂洗干凈,放在培養皿中,向葉片滴加檢測試劑,這時可以看到,未遮光的部分呈_色。【答案】 (1). 清水 (2). (3). 淀粉 (4). 碘液 (5). 光 (6). 酒精 (7). 黃白 (8).

16、 藍34. 小明同學,早上吃了媽媽給他準備的早餐(一個饅頭,一個荷包蛋,一碟小菜,一小碗米粥),高高興興到學校實驗室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一個探究實驗,實驗過程如圖一所示;圖二表示小明的早餐在消化道中化學性消化的過程,字母AE代表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的排列順序,X、Y、Z、N四條曲線表示被消化的幾種營養物質。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和同學們探究的問題是( )A唾液是否能消化淀粉B加熱是否能使淀粉消化C溫度是否影響唾液對淀粉的消化D碘液是否會影響淀粉的消化(2)在試管A、B中滴加適量碘酒后,小明和同學們觀察到的現象是:_試管中淀粉糊變藍。(3)小明早餐中含有淀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圖二曲線_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曲線_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曲線N表示_的消化過程。(4)從圖二曲線看出,食物從_就開始消化,但_是消化的主要器官。(5)圖二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_。【答案】 (1). C (2). B (3). X (4). Z (5). 麥芽糖 (6). 口腔 (7). 小腸 (8). 胃35. 下圖一,是模擬膈肌運動的示意圖,圖二是人體內氣體交換的過程示意圖,圖三是人進行平靜呼吸時肺內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