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規劃_第1頁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規劃_第2頁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規劃_第3頁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規劃_第4頁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46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規劃浙江樹人大學管理學院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7635176 一、專業建設規劃與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287635176 h 1 HYPERLINK l _Toc287635177 二、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 PAGEREF _Toc287635177 h 6 HYPERLINK l _Toc287635178 (一)培養目標 PAGEREF _Toc287635178 h 6 HYPERLINK l _Toc287635179 (二)培養計劃 PAG

2、EREF _Toc287635179 h 6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0 三、師資隊伍建設 PAGEREF _Toc287635180 h 7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1 (一)深化“二級導師制”,提高現有師資的教學水平 PAGEREF _Toc287635181 h 7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2 (二)“上天入地”提高年輕教師的教研水平 PAGEREF _Toc287635182 h 7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3 (三)積極引進新鮮血液,提高整體師資水平 PAGEREF _Toc2876351

3、83 h 7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4 四、課程體系建設 PAGEREF _Toc287635184 h 8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5 (一)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課程(群)之間的關系 PAGEREF _Toc287635185 h 8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6 (二)明確和發揮課程之間的銜接作用 PAGEREF _Toc287635186 h 9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7 (三)增設專業方向模塊課程 PAGEREF _Toc287635187 h 10 HYPERLINK l _Toc287

4、635188 (四)開設了專業選修課程系列 PAGEREF _Toc287635188 h 10 HYPERLINK l _Toc287635189 五、實踐教學平臺建設 PAGEREF _Toc287635189 h 10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0 六、教風學風建設 PAGEREF _Toc287635190 h 11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1 (一)發揮教研室作用,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PAGEREF _Toc287635191 h 11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2 (二)依托學院宿區化管理,完善學風建設 PAGERE

5、F _Toc287635192 h 11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3 (三)借助各項科技競賽,推動學風建設 PAGEREF _Toc287635193 h 12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4 (四)鼓勵學生參與各項專業考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PAGEREF _Toc287635194 h 12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5 七、進度安排 PAGEREF _Toc287635195 h 12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6 八、預期成果 PAGEREF _Toc287635196 h 13 HYPERLINK

6、 l _Toc287635197 【附件1】浙江樹人大學財務管理專業2010級本科人才培養計劃 PAGEREF _Toc287635197 h 14 HYPERLINK l _Toc287635198 【附件2】浙江樹人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調研報告 PAGEREF _Toc287635198 h 24一、專業建設規劃與保障措施(一)指導思想1以人才市場調查為基礎,從浙江民營經濟大省的實際出發,面向民營企業培養高級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2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把握學科發展動態,將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課堂教學;3堅持“魚漁兼授”的教學理念,把基礎理論與實用技能結合起來;4遵循“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的校訓,

7、倡導和弘揚“實干創新”的專業精神,造就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滿足經濟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二) 建設目標 1以能力構建為主線的全新的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方案;2突出核心課程、特色課程,加強重點課程、精品課程立項;3積極申報教改課題、高層次的縱向課題和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橫向項目;4培養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教學科研骨干;5產生較多教學改革、科研成果;6開展新的實踐性教學實訓項目。(三)建設內容1師資隊伍建設(1)確立開放化、多元化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保證教師在數量和質量上滿足學科發展的需要。學院教師隊伍將由固定、中長期、短期聘用的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客座教授等多種類型構成,在穩定現有專任教師

8、的同時,爭取更多其他類型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在現有教師隊伍的穩定上,通過訪學、在職學習、外出進修、實踐鍛煉等多種途徑,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教學科研能力,同時,針對高學歷、高職稱、業務能力大的教師流動性強、引進困難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落實“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的政策,人盡其才,給他們壓擔子,促使他們盡快成長。在教師調入引進上大力引進高學歷、高職稱人才,逐步使教師的學科、專業結構與學校發展需要相吻合。按照學院的統一部署,采用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機制,逐步形成知識結構合理、梯隊明顯,具有發展潛力的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整體師

9、資隊伍的學歷層次和職稱層次。到2013年,引進教授或博士1-2人,引進副教授或碩士2-3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80%,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總數達80%以上。(2)構建起以學科帶頭人、專業方向負責人、骨干教師為核心的業務能力素質強的教師梯隊。加大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骨干教師的選拔培養力度,在政策、投入上給予大力支持,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好氛圍,并通過他們來帶動廣大教師鉆研業務的積極性,進而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3)重視雙師或多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學院目前有財會教師12人,其中:高級職稱(副教授)8人,助教1人,講師2人;碩士8人;雙師型教師7人;財務會計實驗教師1

10、人。今后重點引進雙師或多師型教師以及高學歷高職稱教師等,以適應培養高級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的需要。2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和課程改革行動計劃(1)全面修訂本科培養計劃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教育思想大討論的基礎上,全面修訂本科各專業的培養計劃,優化課程設置,壓縮課內學時,處理好公共基礎、學科基礎與專業課的關系,增加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采用“平臺+模塊”的培養模式,實現專業拓展目標。落實“要轉變教育觀念,克服只重視知識傳授的偏向,把教育、教學的重點轉變到素質和能力培養上來”的要求。(2)加強課程建設積極開展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加大投入,鼓勵教師申請教學改革課題的立項,爭取學校資助。

11、加強專業平臺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的院、校、省級重點課程、精品課程和特色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帶動專業建設,有計劃、有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系統建設。(3)強化和拓展實踐教學環節財務管理專業具有實務性、技術性、操作性很強的特點,我們在財務管理本科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方面進行了思考、探索和創新。采取“兩手抓”做法:一手抓現有實踐教學環節(會計手工模擬實習、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畢業實習)的全過程指導與管理;另一手著力抓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和創新:一是對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現場認識實習進行了縱橫雙向拓展,體現出其與會計電算化專科的區別,收效較好;二是為了通過實踐環節更好的突現財務管理專業的“財務管理”特色,使

12、學生扎實地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決策活動全過程,將企業財務狀況分析、投資項目評估決策、本量利分析、成本管理決策等主要決策內容有機地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綜合分析以及解決財務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通過對一些企業(主要是中小企業)和高等院校進行走訪調研和取經,再結合本校的民辦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使財務管理本科的實踐教學環節更趨完整,這對提高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加快培養高級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4)加強教材建設建設一套符合我校及我院學生特點和專業特色的教材,特別要加強特色課程和專業平臺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教材建設。目前已經編寫出版了基礎會計教材,參與編寫了中級財務會計和資產評估

13、兩部教材,到2013年,逐步編寫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企業稅收實務等幾部教材。(5)提升人才培養層次在辦學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為主,創造條件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在辦學面向上,堅持立足浙江,面向企業,服務全省;在培養目標上,在達到全國統一的本科畢業生“基礎扎實、專業面寬、能力強、素質高”這一標準的同時,著重體現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特色,努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6)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強臺州與海鹽實踐教學基地的合作,并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拓寬合作渠道,發展合作本科人才培養項目;開拓建設新的校企合作基地,豐富合作內容。(7)完善落實教學管理制度根據實行彈性學分制的

14、要求,進一步完善關于教師工作的若干規定等規章制度,對教學條件、教學基本建設、教學管理、教學質量、實驗教學、科研工作等方面進行科學評價,把教學工作評價的目標與內容作為日常教學建設與管理的主要內容。通過評價,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增強全院師生員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提高教學質量。(8)改善教學條件,改進教學方法為教師使用和學生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提供硬件保證;普及多媒體教學與案例教學,改善教學條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繼續深化“二級導師制”“二級導師制”是指由學科帶頭人對本學科的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進行教學和科研的指導與把關,由骨干教師對部分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學習和實踐的指導與把關,以提高

15、教學能力、水平和質量的一種互動式的傳、幫、帶教學管理模式。本學科將依托這一模式,促使學科的快速發展和師生教學、科研和應用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四)保障措施1師資隊伍建設措施(1)實施以提高學歷層次為主的教師學習培訓工程。教師知識更新是終身的,培訓學習需要不斷進行,通過多種培訓學習形式,不斷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主要包括進修、訪問學者、高級研討班、學位進修班等。根據專業(學科)現狀和發展需要,采取有計劃適當地支持教師參加國內訪問學者、高級研討班的學習,重點支持青年教師參加旨在獲得學歷學位的高學歷層次的學習。學院將在學習時間、學習經費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而使師資隊伍學歷結構更趨合理。(2)加

16、強引導和激勵,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從管理角度上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我們將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保障、支持政策機制,提供政策保證;二是進一步健全、完善競爭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三是進一步健全、完善約束管理機制,規范教師隊伍建設。具體要在以下方面貫徹上述三種機制精神:第一,確立教師學術地位,建立以其能力、水平和教學科研績效為依據的用人制度,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第二,崗位職務的聘任以教師業績考核結果為依據,實行“優勝劣汰”制度。第三,充分利用分配方案改革,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多得原則,重獎教學科研成績突出者,形成激勵效應。(3)提高青年教師科研能力。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是學院(

17、學科)長期發展的基礎,應當成為學科隊伍建設的重點。利用“二級導師制”平臺,主要采取以下激勵和扶植措施:第一,開展項目專題文獻學習活動。第二,利用學院青年教師科研項目支助制度促使青年教師參與科研。第三,擴大導師隊伍,加強青年教師科研指導。第四,提供更多參與高層次學術活動的機會。第五,開展科研經驗交流活動,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會。2教學質量建設措施教學質量建設的任務是在廣大教師中樹立“以生為本”的新型質量觀,激發教師“對教學投入更多一點,與學生溝通更好一點,教學規范更強一點”的熱情。結合優秀課堂建設,進一步改善教風學風,營造優良的教學環境。強化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完善學生評教、專家指導、同行探討的教學質

18、量保障體系。依照全面的教學質量觀,教學質量是通過教學過程形成的,而不是評估形成的。但評估是觀測、反饋和控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教學質量控制的主要評估方式是教學工作績效考核。教學工作績效考核著眼于責任結果導向、目標承諾、相關評價、客觀性幾個方面。績效考評的具體要求如下:第一,分層考核。不同層次的人不在一起考評,同層次的人在一起考評。第二,分階段考評。具體項目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需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各階段的考評內容。第三,綜合評價。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多方聽取意見,使評價做到全面客觀。二、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一)培養目標根據浙江樹人大學教學型、應用型、民辦性和地方性特點,以人為本,立足浙江

19、,面向長江三角洲地區,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需要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人格健全,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面向工商企業管理實際業務的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二)培養計劃為突出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學制優化,將傳統意義上的第三學年的第2學期和第四學年的第1學期各分為兩個小學期,即為6、7、8、9四個小學期,其中第6、第8學期為理論教學,第7、第9學期為實踐教學。通過上半學期的理論教學后集中進行下半學期若干周的上機實訓,將原先零碎的實踐操作板塊拼接成完整的操作課程,

20、一方面有利于教學環節的開展和教學評價體系的實施,另一方面也是對指導實訓教學任務的任課老師的重大而全新的挑戰,是本專業首次進行的大膽嘗試。三、師資隊伍建設(一)深化“二級導師制”,提高現有師資的教學水平“二級導師制”是把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培養教育融為一體的一項綜合性工程,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進程中的一項新的嘗試和突破。“二級導師制”包括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指由學科帶頭人“領銜”,對本學科的教師,特別是對青年骨干教師進行教學、科研全面的指導、引領和把關;第二層次是由青年骨干教師為品學兼優的學生組成的科研小組擔任導師,對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活動負責全面指導和把關。從而就形成了一個互動式、網絡

21、狀的傳、幫、帶教學科研管理模式,它將育人從單純的學生培養擴展為“育師育生”,把科研管理和教學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二級導師制”還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平臺。“二級導師制”良性循環是指:在一級導師與二級導師之間有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循環,在二級導師和“學生科研小組”成員之間也有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循環。在不少“學生科研小組”中還集聚了不同專業的同學,便于學科交叉。這一機制能使師生得以共同提高。因此,二級導師制不僅是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是教師培養工作的創新。(二)“上天入地”提高年輕教師的教研水平一方面選派年輕教師往名校訪學,學習更高層次院校的教學和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將教師深

22、入企業掛職鍛煉作為常規工作,以提高師資的實踐能力。(三)積極引進新鮮血液,提高整體師資水平基于現有財務管理專業師生比嚴重失調的狀況,設法引進符合我院財務管理培養目標和計劃的優秀教師人才,充實已有的教師隊伍,也試圖激活現有教師的潛能。四、課程體系建設(一)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課程(群)之間的關系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由三方面結構進行支撐財務管理專業的復合高級應用型人才課程(群)1課程(群)2課程(群)3等各方面結構包括能力結構實踐能力等外顯能力基本能力專業技能知識等基本知識自然科學知識身體素質等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基本素質結構知識結構由各個課程(群)中獲取圖1: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課程(群)之間的關

23、系遵照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將培養規格主要設為三個方面:基本素質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其中,基本素質結構包括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理想抱負,富有強烈事業心、責任心和創業精神,誠實謙遜,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健康體魄,自信自強,自主進取,具有良好心理品質;可以概括為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等。知識結構包括了解社會科學、政治、文化藝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外語、邏輯學、寫作、高等數學、計量經濟學、計算機技術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理論、財務管理學科發展動態,熟悉我國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會計、稅收等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熟悉管理技術和管理工具;可

24、以概括為基本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專業知識等。能力結構包括學習能力、調查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溝通能力;掌握社交禮儀、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英語一般閱讀和運用能力、具有應用寫作能力和文獻查詢能力;會計手工核算能力、會計電算化軟件應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務籌劃能力等;可以概括為基本能力、外顯能力和實踐能力等。(二)明確和發揮課程之間的銜接作用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基礎會計微宏觀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財務會計(A)運籌學企業管理法規市場營銷財務管理(A)企業稅收實務(A)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資產評估成本會計高

25、級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財務分析理論與實務證券投資學理論與實務學科前沿文獻讀寫議圖2:主要課程相互之間的關系備注: 為公共基礎平臺課程 為學科基礎平臺課程 為專業基礎平臺課程 為專業課程 為能力構建課程(三)增設專業方向模塊課程開設專業方向模塊增強了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自主選擇,真正體現了專業建設中“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專業方向模塊包括審計、高級財務會計模塊和內部控制、金融學模塊,供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選擇其中一個模塊中的兩門課程進行學習,在方向略有差異的情況下拓深專業知識。為學生在同一專業下進行適當分流、提高就業能力創造了條件。(四)開設了專業選修課程系列從2010級開始,財務管理專業培養

26、計劃中新增加了專業選修課課程群,主要包括:商務與管理溝通(雙語)、廣告策劃與品牌管理、國際貿易、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研預測學、價值工程、邏輯學等。這部分課程基本屬于財務管理專業以外、管理大學科下的專業課程,學生通過自由選修其中的某些課程,可以拓寬視野,滿足不同興趣愛好,為更靈活地發揮專業技能提供了保障。五、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包括實驗課程、實習實訓和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三個方面。實驗課程是與相關的專業理論課程配套,原則上與理論課在同一個學期開設。已開設的實驗課程當前包括:基礎會計實驗、會計信息系統實驗、財務分析實驗、證券投資學實驗(還準備再開設若干門,比如:稅收

27、實務模擬實驗、財務會計模擬實驗、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分別對應的專業理論課程是:基礎會計、會計信息系統、財務分析、證券投資學(企業稅收實務、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實習實訓包括現場認識實習(含理財規劃)、會計手工綜合模擬實習、會計電算化綜合模擬實習、項目投資管理實訓、實用禮儀實訓、財務管理課程論文、學科前沿文獻讀寫議等。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安排在第10學期進行。畢業環節是高校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高校培養質量的集中體現。在此環節中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需完成畢業實習、論文撰寫、畢業答辯三大任務,指導教師要在學生完成三大任務的過程中給予全面輔導、檢查和把關。畢業論文環節旨在加強學生知識的實際運用能

28、力、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提高學生今后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六、教風學風建設(一)發揮教研室作用,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教研室是學院中的一個小集體,財務管理專業所歸屬的財務會計教研室負責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和會計電算化(專科)專業的教學與建設。近幾年本教研室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加強專業建設努力建設好財務管理本科、繼續做強會計電算化專科。“創特色、上水平”乃是專業建設目標的核心。財務會計教研室承擔的教學工作歷來都極其繁重和艱巨,明確教學目標、深化落實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就業素質一直是教研室工作的重點。財務會計教研室將根據管理學院的總體安排,結合

29、本教研室的實際情況,積極落實各項工作,努力完成教學、科研、實習指導、評估等任務;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會通過教研室的組織力量,借助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室集中備課等方式促進各專業教師互幫互助,以老帶新,共同進步。(二)依托學院宿區化管理,完善學風建設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完全學分制這一彈性學制的逐步實施,高校傳統意義上的班級建制正在受到沖擊。學生活動經常變化和重組之中,離散度增加。未來專業界限將漸趨模糊,行政班級邊界日益淡化。因此,兼有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功能的學生“宿區”將成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開展各項活動的主要場所。“宿區化育人”是一種超前作為,對于全方位育人和培養造就

30、創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本學院學生管理部門開創的宿區化管理舉措,在這幾年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許多經驗。依托宿區化管理,借助專業教師的班主任身份,以學生宿舍為核心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實踐教學、素質鍛煉等將能得到更好地體現,學風建設也能有所保障。(三)借助各項科技競賽,推動學風建設近年來,我校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面向需求、強化能力、突出實踐、提高素質”為基本要求,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為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創造條件、支持學生參與各種科技競賽。學校通過制定與完善相關政策,包括加強科技競賽的組織管理、加大專項經費投入、將科技競賽納為素質拓展學分、為學生評優評獎提供依據等,為各

31、類競賽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本專業借助學校的各項政策,積極組織參與各項競賽包括浙江省財會信息化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四)鼓勵學生參與各項專業考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通過本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導論專題講座活動的展開,以及專業教師課堂上的疏導和教育,鼓勵學生學有余力時積極參與各項財務管理專業資格考試以及“2+2”考試等,以此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做好職業規劃,督促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七、進度安排2010年9月-2012年8月1、總結2009級培養計劃實施情況,根據課程改革調研報告,完善2010級培養計劃; 2、完成2010年首批核心課程和特色課

32、程的申報,成立課程小組,制定課程建設計劃;3、按學校統一布置,選派教師赴名校高訪,同時選派1名青年教師赴企業掛職,組織部分青年教師下企業實訓;4、能力構建課程全面開課,總結經驗和教訓,為下一學年的能力構建課程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5、引進副教授或博士1到2名。2012年9月-2014年8月1、檢查首批核心課程和特色課程的建設情況,由課程負責人在教研室進行匯報,并提出下一階段的整改建議;2、繼續積極申報學院及學校精品課程;3、繼續選派教師高訪,并選派1至2名青年教師赴企業短期掛職;4、完善并開展第二輪的能力構建課程,并開始第2個小學期制的教學;4、引進教授或博士1到2名。2014年9月-2015年

33、8月全面總結,制定下一期間的專業建設規劃。八、預期成果1以能力構建為主線的全新的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方案;24門院級精品課程,1至3門校級精品課程;3積極承擔高層次和有一定社會影響的項目力爭實現省部級項目2項以上;進一步拓寬課題的來源和領域,加強橫向課題的研究,力爭達2項以上。4培養一批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科研骨干進一步加強“百人骨干師資培養工程”和“二級導師制”的建設力度,形成有層次鮮明、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5產生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發表核心以上學術論文30篇以上;主編或參編專業教材3部以上;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取得更好的成績。6設計新的實踐性教學實訓項目依托專業課程,設計一

34、批與專業能力密切相關的實踐性教學實訓項目,切實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7引進高級職稱或博士2-4人。【附件1】浙江樹人大學財務管理專業2010級本科人才培養計劃一、培養目標根據浙江樹人大學教學型、應用型、民辦性和地方性特點,以人為本,立足浙江,面向長江三角洲地區,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需要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人格健全,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面向工商企業管理實際業務的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培養基本規格要求1. 素質結構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理想抱負,富有強烈事業心、責任心

35、和創業精神,誠實謙遜,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健康體魄,自信自強,自主進取,具有良好心理品質。2知識結構了解社會科學、政治、文化藝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外語、邏輯學、寫作、高等數學、計量經濟學、計算機技術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理論、財務管理學科發展動態,熟悉我國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會計、稅收等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熟悉管理技術和管理工具。3能力結構基本能力:學習能力、調查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外顯能力:掌握社交禮儀、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英語一般閱讀和運用能力、具有應用寫作能力和文獻查詢能力。能力專長:會計手工核算能力、會計

36、電算化軟件應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務籌劃能力。三、主干學科工商管理四、主干課程管理學、微宏觀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A)、財務管理(A)、企業稅收實務(A)、成本會計、會計信息系統、財務分析理論與實務、證券投資學理論與實務。五、學制、最低畢業學分、授予學位學制:四年 最低畢業學分:160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六、各類課程設置及學分分配匯總表課程分類必修課選修課實踐公共基礎平臺課學科、專業平臺課程小計校級選修課專業方向模塊課專業選修課小計集中周(課內實驗)素質拓展合計學科基礎平臺課專業基礎平臺課專業理論課能力構建課學分數53.51815

37、115102.585142726.511.8 442.3占總學分比例41.3%13.9%11.6%8.5%3.9%79.2%6.2%3.9%10.8%20.8%16.6%7.4%2.5%26.4%占總課時比例46.6%12.7%10.5%7.7%3.5%81.0%5.6%3.5%9.8%19.0%-七、課程設置總表浙江樹人大學財務管理專業2010級培養計劃課程總表課程性質課程類別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數總學時學時分配考試學 時 安 排講課實驗上機第一學年第二學年第三學年第四學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必修課公共基礎平臺1111000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本)3484831111001馬克思主義基本

38、原理概論3484831111002概論(本)2323221111003概論(本)2323221111004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323221111009思政實踐課(大學生涯)236102621111016高等數學C()46464試41111017高等數學C()46464試41111030大學體育1323221111031大學體育1323221111032大學體育1323221111033大學體育1323221121000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1.54816321+21031000大學語文2323221121003高級語言程序設計(VB)48048323+2108100A大學英語(A)5966432試6

39、108100B大學英語(A)5966432試6108100C大學英語(A)5966432試6108100D大學英語(A)5966432試61111005形勢與政策3232講座或網絡課小 計53.51060714346202210102學科、專業平臺課程學科基礎平臺1111117線性代數B3484831111119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3484831011105管理學34848試41011101微宏觀經濟學34848試31011102統計學34848試31011103基礎會計348426試3小 計1828828264663專業基礎平臺1011200運籌學34848試31011230財務會計(A)58

40、080試51011202財務管理(A)46464試41011203企業稅收實務(A)34848試3小 業理論課1011290財務管理專業導論講座課1011287成本會計34848試31012024管理會計34848試31011308資產評估23232查41011231會計信息系統3482424試6小 計11176152243310能力構建課1011220財務分析理論與實務23232查4實訓1011221證券投資學理論與實務23232查4實訓1011239學科前沿文獻讀寫議11616查2實訓小 計5808010合計102.518441468376262624208101

41、0選修課專業方向模塊課模塊一1012028審計學34848試31011336高級財務會計23232查4模塊二1012029內部控制34848試31042015金融學23232查4小計5808034專業選修課1011302商務與管理溝通(雙語)2323241011226企業管理法規34848試31011272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23232查21011204市場營銷學34848試31011309高級財務管理23232查21011243廣告策劃與品牌管理2323241042014國際貿易2323241012102管理心理學2323241012032人力資源管理2323241012053市場調研預測學2

42、323241012018價值工程2323241011215邏輯學232324小 計26416416371616專業至少選修學分數14224224校級選修課專業至少選修學分數(課程參見校級選修課一覽表)8128128合 計27432432總 計129.522761900376242824201114實訓10實訓不含校選課及專業選修課注: 1. 本專業學生校級選修課不需選管理學;管理學在第一學期授課,總學時數為48學時,由于新生入學時間的影響,總周數減少為12周,周學時4學時,學分3分;2.財務管理專業導論屬于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以講座形式進行,分別安排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3. 為突出應用,

43、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學制優化,將第三學年的第二學期和第四學年的第一學期各分為兩個小學期,即為6、7、8、9四個小學期,其中第6、第8學期為理論教學,第7、第9學期為實踐教學;4. 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包括財務會計(A)、財務管理(A)、企業稅收實務(A)、成本會計等)所采用的教材難度都和中級會計師考試教材相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考證技能;同時財務會計、財務管理 、企業稅收實務課程針對財務管理專業和非財務管理專業分別開設了A和B,適用不同的學時和教學大綱,目的是為了突出專業特色;5. 能力構建課包括理論教學和后續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6. 專業方向模塊要求本專業學生必須選擇其一進行

44、學習,學生必須學完該模塊的全部課程并達到合格;7. 專業選修課要求修滿學分14分,學生可以在所提供課程中任意選擇,但必須注意不可與校選課重復;同時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建議修讀課程應包括:企業管理法規、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八、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課程設置一覽課程代碼適用范圍課程名稱學分注周數學期安排上機時數備注C010001全專業軍事理論及技能訓練12周2暑期1013004現場認識實習0.52周4課外1013032財務管理統計學應用實訓0.51周315期末最后一周1013037企業ERP實訓11周430期初第一周1013038企業稅收實務(A)實訓-1周5課外-視實驗室情況安

45、排在課外1013010會計手工模擬實習1.53周7 45第1-3周1013011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1.52周7 45第4-5周1013021項目投資管理實訓1.52周7 45第6-7周1013049人際溝通與商務禮儀實訓0.51周7第8周1013012財務管理課程論文12周7 課外1013039財務分析實訓1.52周945第1-2周1013040證券投資學實訓1.52周945第3-4周1013055外文文獻檢索與翻譯0.51周915第5周1013056讀寫議報告(開題報告)-3周9第6-8周1013001畢業實習88周101013002畢業論文66周10合 計26.539-285注:集中性實踐

46、教學環節中部分課程的教學過程由教師親臨指導和學生獨立操作共同完成,所以學分以實際上機時數計算確定。九、培養措施本專業的培養模式:基于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基礎上構建“平臺+模塊”的培養模式,即管理專業必修課程與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相結合。1.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理論研究與實際的動手能力;2.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優化教師職稱結構,使教師的綜合素質適應專業教學的需要;3.加強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場所;4.加強核心課程和特色課程的建設,完善試題庫、習題庫的配套并組織撰寫教學案例,并以此推動精品專業課程的建設;5.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采用,探索多樣

47、化的教學方法;6.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及各類大學生素質競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促使學生注重全面的能力培養與提高。主要課程簡介1.管理學(課程編號:1011105 學分:3)本課程是管理、經貿院校有關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是對人類長期從事管理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是研究管理活動過程及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總結,是由一系列的管理理論、原則、方法和制度等組成的體系。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了解管理對各類組織(尤其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了解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趨勢,為學生學習其他管理課程打下基礎。先修課程:無 推

48、薦教材:管理學王積瑾,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參考書:管理學刑以群,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管理學周三多,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2.微宏觀經濟學 (課程編號:1011101 學分:3)本課程是管理、經貿院校有關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學習將使學生掌握現代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為學習工商管理專業和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各門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基本的經濟學思維品質,教會學生用于分析、判斷和問題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良好的思維習慣。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推薦教材:西方經濟學,高鴻

49、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主要參考書:西方經濟學基礎教程,梁小民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現代西方經濟學,宋承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3.統計學 (課程編號:1011102 學分:3)本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統計學原理教學,旨在向學生講授對統計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科學方法,使其具有運用統計手段和統計信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為科學決策提供咨詢的能力。先修課程為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推薦教材:統計學原理,李潔明 祁新娥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統計學,許國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統計學,羅良清主編,高等教

50、育出版社,最新版統計學,楊家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4.運籌學 (課程編號:1011200 學分:4)本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的重要基礎和常用工具,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學習將使學生掌握運籌學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樹立優化決策的觀念,為學習工商管理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打下有益的基礎。先修課程為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推薦教材:運籌學,余克艱、黃玉英主編,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年版主要參考書:運籌學教程,胡運權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管理運籌學,韓大衛,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5.基礎會計 (課程編號:1011103

51、學分:3)本課程是管理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是闡明會計學基本原理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會計學的基本理論,熟悉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實際操作的技能,為相關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本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會計思維,教會學生用于分析、判斷和問題研究的會計方法,培養學生理解財務問題的能力。推薦教材:新編會計學原理,蘇強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基礎會計,沈春偉主編,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年版基礎會計,李海波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最新版基礎會計,陳國輝、遲旭升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6.財務會計(A)(課程編號:1011230 學分:5)本課程是工商管理專

52、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財務會計的性質、目的,以及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的會計原則、會計假設和會計要素;使學生理解國際會計、國際慣例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以及具體會計準則中關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利潤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的規范,理解關于企業財務報告的規范,并較熟練的掌握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和編制方法。先修課程為基礎會計。推薦教材:中級財務會計,韓冬芳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中級會計實務教材,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最新版會計(2007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

53、一考試輔導教材),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最新版7.財務管理(A)(課程編號:1011202 學分:4)本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全面理解財務管理環境與財務管理活動關系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根據環境調整企業財務政策的一般能力;能運用財務杠桿和資金成本計算等基本原理,初步掌握確定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與渠道、資金需要量及資金結構的能力;運用風險與收益確定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確定營運資金管理策略的方法及根據企業的投資、籌資政策確定股利政策的方法。先修課程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A)。推薦教材:財務管理,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

54、導用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財務成本管理,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用書,經濟科學出版社,最新版8. 企業稅收實務(A) (課程編號:1011203 學分:3)本課程是管理、財會、貿易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也可以作為其他各專業的一般性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的學習,將使學生對我國稅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能處理一般的涉稅問題。涉稅問題對企業決策有重大的影響,掌握稅收的實務,對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專業學生來說,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踐意義。推薦教材:稅法和稅收籌劃,宋鳳軒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稅法,王曙光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 稅收理論與實務,隨新玉

55、編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稅法與納稅會計,侯瑞山焦東瑞主編,科學出版社,最新版9.成本會計(課程編號:1011287 學分:3)本課程為財務管理專業必修課,它是在修完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課程基礎上開設的,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成本會計理論,掌握成本會計的基本方法,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在掌握成本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決策、各種成本計算、計劃、分析等方法能夠熟悉地運用,為進一步學習后續課程及今后從事實際經濟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推薦教材:新編成本會計,李海波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1.成本會計學,于富生等

56、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最新版2.成本會計,歐陽清等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3.新編成本會計,宋勝菊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最新版 10.會計信息系統(課程編號:1011231 學分:3)會計信息系統是財務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為適應計算機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而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是會計理論和實務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邊緣學科。該課程在學生初步了解了軟件工程中的開發步驟與開發技術后,進一步講述會計信息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賬務處理、報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實施與管理等基本內容。課程中結合商品化會計軟件的使用,使學生既有理論上的知識,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為今后在計算機條件下

57、從事財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重點培養學生會計軟件的操作能力,建立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概念,教會學生對商品化會計軟件的應用。先修課程為基礎會計、 財務會計(A)等。推薦教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王景新、郭新平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會計信息系統,付得一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最新版11.財務分析理論與實務(課程編號:1011220 學分:2)本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課,以企業財務活動為主線,以財務信息資料為基礎,以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為分析內容,采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與評價企業的過去和現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并對影響其變動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58、進行分析,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利益相關集團改善決策。先修課程為財務會計(A)、財務管理(A)等。推薦教材:財務分析,張先治、陳友邦編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公司財務分析,單惟婷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 財務分析:習題與案例,張先治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財務分析教學案例,張先治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最新版12.證券投資學理論與實務(課程編號:1011221 學分2)本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證券投資學理論與實務既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能力構建課,也是其他各經濟類專業的專業選修課,它集理論性、技術性和實踐性為一體。通過本課程的學習,

59、要求學生掌握證券市場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證券市場的架構、交易工具、運作機制和運行規律,掌握證券投資的收益、風險之間的關系和有價證券的定價原理,熟悉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為未來從事經濟工作打下基礎。先修課程為微宏觀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A)、高等數學。推薦教材:證券投資學,霍文文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主要參考書:證券投資學,李英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最新版證券投資學,杰克弗朗西斯,羅杰伊博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最新版現代投資學,美羅伯特.A.哈根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最新版培養計劃審定人:潘雅芳 校稿人:萬 邁 【附件2】浙江樹人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調研報告2009年12

60、月,我校召開了第五次教學工作會議。會上,校長朱玉作了題為以建迎評 培育特色 全面推進教學質量邁上新臺階的主題報告。報告科學歸納了教學工作取得的主要經驗和面臨的主要困難,明確指明了今后幾年我校教學工作要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為重點,大力推進實踐教學改革;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不斷深化已有的改革試點工作;以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構建為依托,積極做好迎評準備工作。同時教務處長陳新民教授還就會議出臺的課程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2)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作了說明。至此,我校的課程改革行動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各學院乃至各教研室紛紛響應學校的號召,陸續進行了課改方面的調研。財會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