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針灸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_第1頁
中醫(yī)針灸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_第2頁
中醫(yī)針灸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_第3頁
中醫(yī)針灸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_第4頁
中醫(yī)針灸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針灸推拿科護理慣例之巴公共開創(chuàng)作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針灸推拿科危重病患者護理慣例一、根據(jù)病情需要將病人安排于重癥病房或監(jiān)護室內(nèi),選擇合適的臥位并及時通知醫(yī)生.二、生命支持,給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建立靜脈通道 ,堅持液體 通暢,備齊搶救器械及藥品.三、規(guī)范執(zhí)行醫(yī)囑,及時準確完成治療和護理.四、密切觀察病情變動并作好記錄 .(一)觀察心率的頻率、節(jié)律的變動,有無心率失常.(二)觀察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深淺度、呼吸音變動,有無呼吸困難暗示.(三)觀察血壓的變動,監(jiān)測有無血壓過高或過低,脈壓差有無 增年夜或縮小等異常暗示.(四)觀察神志及瞳孔的變動 ,監(jiān)測有無意識障礙及

2、雙側瞳孔對光反射是否存在.(五)觀察體溫變動:體溫過高 ,遵醫(yī)囑給予藥物及物理降溫.(六)根據(jù)醫(yī)囑記錄 24小時收支液量,堅持機體收支液量平衡五、落實基礎護理,呵護床鋪清潔,做到三短九潔四無,預防壓 瘡等并發(fā)癥.六、落實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護理.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七、如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心臟起搏、昏 迷、腦疝、心肺復蘇等特殊治療辦法的病人按疾病相關護理慣例 執(zhí)行.推拿科一般護理慣例一、病室環(huán)境(一)病室環(huán)境清潔舒適、寧靜、堅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二)室內(nèi)溫濕度適宜.二、入院介紹(一)及時安插病室,護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二)介紹主

3、管醫(yī)師、護士 ,并通知醫(yī)師.(三)介紹病區(qū)作息時間、相關制度、環(huán)境及設施的使用方法三、生命體征丈量,做好護理記錄.(一)丈量入院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 C以上者每4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 1次,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 體溫正常3日后,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 1次,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 危重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遵醫(yī)囑執(zhí)行 .(三)每日記錄年夜便次數(shù) 1次,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四)及時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飲食、睡眠、情志等方面的 問題,實施相應的護理辦法,做好護理記錄.(五)協(xié)助醫(yī)師完成各種檢查,遵醫(yī)囑執(zhí)行分級護理,按時巡視 病房.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四、根據(jù)病情,進行飲食指

4、導及相關健康指導 ,加強情志護理, 疏導不良心理.五、遵醫(yī)囑準確給藥,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六、預防院內(nèi)交叉感染,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病床單元 的終末消毒處置,做好出院指導,并征求意見.項痹病(頸椎病)的護理慣例因頸部椎體、關節(jié)、韌帶和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引起鈣化、損傷、增生或關節(jié)紊亂,安慰或壓迫頸部神經(jīng)根、脊髓、椎動 脈或交感神經(jīng)而致頸痛和其他綜合癥狀一、護理評估(一)發(fā)病史、誘因、職業(yè)、不良習慣 .(二)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三)X線和CT檢查結果.(四)辨證分型:1、風寒痹阻證:頸、肩、上肢串痛麻木,頭有繁重感,頸部僵硬,惡寒畏風.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緊.2、血瘀氣滯證

5、:頸肩部、上肢刺痛 ,痛處固定.舌質(zhì)暗,脈弦.3、痰濕阻絡證:頭暈目眩,頭重如裹.舌暗紅,苔厚膩,脈弦滑.4、肝腎缺乏證:眩暈頭痛 ,耳鳴耳聾,失眠多夢,面紅目赤.舌 紅少津,脈弦.5、氣血虧虛證:頭暈目眩 ,面色蒼白,心悸氣短,倦怠乏力.舌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淡苔少,脈細弱.二、護理要點(一)一般護理按推拿科一般護理慣例進行.指導患者的頸下墊一軟枕,眩暈嚴 重時臥床休息,閉目養(yǎng)神,防止旋轉、彎腰等舉措,防顛仆.(二)病情觀察及并發(fā)癥護理及時觀察病情變動注意有無神經(jīng)、脊髓、動脈的壓迫如頸間疼痛、眩暈、心悸、上肢麻木等癥狀 ,有異常及時陳說醫(yī)生處置.(三)給藥

6、護理使用血管擴張中成藥時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動和不良反應.溫補類中藥湯劑宜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溫服,活血化瘀類中藥湯劑宜飯 后半小時至一小時溫服,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安慰之品.(四)飲食護理1、風寒痹阻者宜多食牛肉、羊肉等溫經(jīng)散寒之品.2、血瘀氣滯者多食桃仁、山楂、油菜等活血化瘀之品3、痰濕阻絡者節(jié)制飲食,宜健脾清熱利濕之品,忌肥甘厚膩、 生冷葷腥等安慰之品.4、肝腎缺乏者宜多食羊肝、豬腎、核桃肉、黑木耳等補肝益 腎之品.5、氣血虧虛者宜多食豬肝、當歸、阿膠等補益氣血之品(五)情志護理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由于病程發(fā)展緩慢,癥狀逐漸加重,疼痛由間歇性車為繼續(xù)性

7、 , 同時陪伴壓迫癥狀.患者常因憂慮、焦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安慰 , 從而擾亂氣血和臟腑功能,招致陰陽失調(diào).故應做好精神護理.多加 撫慰體貼,使其情志安寧,配合治療.(六)臨證(癥)施護1、風寒痹阻者應注意加強局部保暖,防止陰冷濕潤環(huán)境,可穴位推拿年夜椎穴.2、血瘀氣滯者病情緩解期適當加強頸肩部活動,增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3、痰濕阻絡者指導其堅持樂觀情緒,防止過度精神安慰.每日可用手掌搓熱后進行下腹部環(huán)形推拿 .4、肝腎缺乏者入睡困難可睡前熱水泡腳及飲熱牛奶1杯.5、氣血虧虛者不宜勞累,防止頭部體位迅速改變.三、健康指導(一)睡眠時枕頭不宜過高過低過硬 .(二)防止長時間伏案工作,勿頭頂、手穩(wěn)健物,

8、堅持日常生活 中正確姿勢.(三)指導頸部及肩關節(jié)康復熬煉 ,加強上肢運動,以增進血脈 疏通,預防關節(jié)廢用性萎縮.(四)中醫(yī)特色技術指導:1、頭部推拿:干梳頭 50次,也可用手掌搓熱后放于頸部及年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夜椎穴.2、臍周推拿:每日可順時針提捏推揉臍周3cm,繼續(xù)3min,以助臟腑功能,增強身體抵當力.腰痹病(腰椎間盤突出)的護理慣例腰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后,因某種原因(損傷、過勞等)招致纖維環(huán)部份或全部破裂 ,連同髓核一起向外膨出,壓迫神經(jīng)根或 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經(jīng)癥狀者.一、護理評估(一)發(fā)病史、誘因、職業(yè)、不良習慣.(二)疼痛部位、水平、腰

9、部功能、下肢感覺和肌力、年夜小 便情況.(三)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四)X線和CT檢查結果.(五)辨證分型:1、血瘀氣滯證:腰腿痛如刺 ,痛有定處,拒按,日輕夜重.舌質(zhì) 暗紫或有瘀斑,脈弦,或澀.2、寒濕痹阻證:腰腿冷痛重著 ,轉側晦氣,受寒及陰雨加重,肢 體發(fā)涼.舌質(zhì)淡,苔白或膩,脈沉緊或濡緩.3、濕熱痹阻證:腰部疼痛,痛處陪伴熱感,惡熱口渴,小便短赤. 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弦數(shù).4、肝腎虧虛證:腰酸痛,腰膝乏力,勞累更甚,臥則減輕.偏陽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虛者,舌質(zhì)淡,脈沉細.偏陰虛者,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二、護理要點(一)一般護理慣例1、按推

10、拿科一般護理慣例進行.2、病室環(huán)境寧靜整潔,通風透氣.(二)病情觀察及并發(fā)癥護理1、觀察疼痛部位、水平、腰部功能、下肢感覺和肌力、年夜小便情況.2、有無二便功能障礙,做好皮月護理,防止?jié)裾顗函彽陌l(fā)生.(三)給藥護理使用血管擴張中成藥時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動和不良反應.溫補類中藥湯劑宣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溫服,活血化瘀類中藥湯劑宜飯 后半小時至一小時溫服,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安慰之品.用 藥期間忌食生冷寒涼飲食,外避風寒,以免加重病情.(四)飲食護理1、血瘀氣滯者宜多食黃豆、山楂、桃仁、油菜等活血化瘀食物.2、寒濕痹阻者宜多食牛肉、羊肉等溫經(jīng)散寒之品3、濕熱痹阻者多食鴨肉、苦瓜、赤小豆等清熱利濕

11、之品4、肝腎虧虛者宜多食羊肉、豬腎、核桃肉、黑木耳等補腎之品.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五)情志護理由于病程發(fā)展緩慢,癥狀逐漸加重,疼痛由間歇性車為繼續(xù)性 , 同時陪伴壓迫癥狀.患者常因憂慮、焦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安慰 , 從而擾亂氣血和臟腑功能,招致陰陽失調(diào).故應做好精神護理,多加 撫慰體貼,使其情志安寧,配合治療.(六)臨證(癥)施護1、急性期絕對臥硬板床休息,緩解髓核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2、血瘀氣滯者行走宜緩,防顛仆,夜寐不安可睡前熱水泡足,或 耳穴神門、阿是穴埋王不留行籽止痛 .3、寒濕痹阻者腰痛甚者選擇環(huán)跳、足三里等穴拔罐以溫經(jīng)散 寒、通絡止痛.4、濕熱痹阻

12、者防止?jié)駶檺灍岬沫h(huán)境,衣著宜寬松,保證睡眠質(zhì)量,適當進行舒展筋骨的運動.5、肝腎虧虛者臥床休息,防止勞累.三、健康指導(一)宜睡硬板床,注意腰背部保暖,腰圍不生長期使用,以免發(fā)生 依耐性.(二)癥狀緩解后進行臥床蹬腿、發(fā)展走、五點支撐法等熬煉 加強腰背肌的力量,禁止年夜幅度的彎腰和旋轉 ,減少急慢性損傷 發(fā)生的機會.(三)中醫(yī)特色技術指導: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臍周推拿:每日可順時針提捏推揉臍周3cm,繼續(xù)3min,以助臟腑功能,增強身體抵當力.膝痹病(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的護理慣例是由于膝關節(jié)的退行性改變和慢性積累性關節(jié)磨損而造成的,以膝部關節(jié)軟骨變性,骨刺形成

13、為主要病理暗示,有典范的膝關節(jié) 疼痛癥狀伴關節(jié)活動受限.一、護理評估(一)疼痛水平、體位、活動范圍;(二)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三)辨證分型:1、風寒濕痹證:關節(jié)酸痛 ,刀割或腫脹感,畏風寒,得熱則舒. 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緊或濡.2、風濕熱痹證:起病較急 ,關節(jié)紅腫熱痛,痛不成觸,得冷則 舒;可伴發(fā)熱,皮膚紅斑、硬結.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3、瘀血閉阻證:關節(jié)刺痛,痛處固定,局部有僵硬或麻木感.舌 質(zhì)紫暗,苔白而干澀.4、肝腎虧虛證:膝關節(jié)隱隱作痛,腰膝酸軟無力.舌質(zhì)紅、少苔,脈沉細.二、護理要點(一)一般護理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1、按推拿科一般護理

14、慣例進行.2、病室環(huán)境寧靜整潔,通風透氣.(二)病情觀察及并發(fā)癥護理注意觀察疼痛水平、體位、活動范圍 ,作好記錄.(三)給藥護理遵醫(yī)囑中藥熏洗患處以舒筋活絡 ,使用外洗藥時,先熏后洗,勿 燙傷.(四)飲食護理 TOC o 1-5 h z 1、風寒濕痹者多食牛肉、羊肉等溫經(jīng)散寒之品.2、風濕熱痹者多食惹米冬瓜湯等清熱利濕之品.3、瘀血痹阻者多食黃豆、山楂、桃仁、油菜等活血化瘀食物.4、肝腎虧虛者多食羊肉、豬腎、核桃肉、黑木耳等補腎之品.(五)情志護理患者常因憂慮、焦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安慰 ,從而擾亂氣血和 臟腑功能,招致陰陽失調(diào),加重病情.故應做好精神護理,多加撫慰 體貼,使其情志安寧,配合治療

15、.(六)臨證(癥)施護1、風寒濕痹者注意保暖,尤其陰雨天氣,戴護膝呵護,給予熱敷.2、風濕熱痹者疼痛厲害則局部予冷敷減輕疼痛,患肢制動,軟枕墊高.3、瘀血痹阻者防止劇烈活動.膝部予以拔罐,熱敷,祛寒止痛.4、肝腎虧虛者頭暈,耳鳴明顯時,絕對臥床休息.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三、健康指導(一)可進行適當?shù)膽敉怏w育熬煉 ,提高下肢功能,增進體內(nèi)脂 肪的消耗,以減輕負重.(二)防止長距離跑步或遠行,不宜長久曲膝小于 90度或下蹲, 以免加重膝關節(jié)磨損.(三)防止在濕潤處睡臥,不要汗出當風,以防風寒濕邪氣對膝 關節(jié)的侵害.(四)中醫(yī)特色技術指導:予祛風散寒的中藥熏蒸或外

16、洗患處.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面癱護理慣例面癱又稱之為“口眼渦斜”.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要暗示的病癥.一、護理評估(一)評估發(fā)病的病因.(二)生活能力及休息的評估.(三)心理社會狀況.(四)辯證分型:1、風寒證:面部受涼史,多突然起病,一正面部板滯、麻木,口 眼歪斜,漱口漏水,吃飯夾食,病側的額紋平坦、鼻唇溝變淺,眼瞼閉合不全,迎風流淚,可陪伴患側舌前 2/3味覺消失或減退、聽覺 過敏等癥.舌淡,苔薄白,脈浮緊.2、風熱證:繼發(fā)于外感風熱、中耳炎、牙齦腫痛之后,一正面部板滯、麻木,口眼歪斜,漱口漏水,吃飯夾食,病側的額紋平坦、 鼻唇溝變淺,眼瞼閉合不全,多陪

17、伴耳內(nèi)、乳突輕微疼痛,或由小水 皰燒灼疼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3、氣血缺乏證:面癱日久,正虛邪實,患者出具有面癱主證外, 還呈現(xiàn)動則乏力,胃納欠安,自汗耳鳴等氣血缺乏之證.舌淡紅苔薄 白,脈細弱.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二、護理要點(一)一般護理.按中醫(yī)內(nèi)科一般護理慣例.急性期應注意休息,不成過度勞累.減少光源安慰.堅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注意面部保暖,勿用冷水洗臉,出門時帶 眼鏡、口罩呵護面部,防止感冒,睡眠時床頭應避開風向,防止冷風 直吹面部,注意天氣變動,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面部抽搐時,應 雙眼緊閉,嘴緊閉.堅持口腔清潔,進食夾食者應餐后漱口 ,早晚刷牙

18、,清除患側 頰齒間的食物殘渣,堅持口腔清潔.(二)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軟食,忌食生冷、辛辣、安慰之品,戒煙酒.面肌痙攣患者禁食酸性食物.1、風寒型:以祛風解表散熱食療為主 ,如:防風粥,防風10- 15克,蔥白莖20克,粳米30- 60克,前兩者水煎取汁,去渣,粳米 煮粥,待粥將熟時介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2、風熱型:以疏風清熱食療為主 ,如:薄荷糖,薄荷粉30克, 白糖500克,蔣白糖插進鍋內(nèi),加水少許,文火練稠,后介入薄荷粉, 調(diào)勻,在連續(xù)練于不粘手時,即本方具有疏風清熱,率涼神表的效用3、氣血缺乏型:以補氣養(yǎng)血食療為主,如:年夜棗粥,年夜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19、,煮至熟爛成粥,本方功效補血養(yǎng)氣.(三)情志護理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 療和護理.(四)臨證(癥)施護.風寒型:祛風散寒,溫經(jīng)通絡.如荊防敗毒散.風熱型:疏風散熱,活血通絡.如銀翹散加減.氣血缺乏型:補益氣血,疏通經(jīng)絡.如四物湯加減.三、健康指導(一)防止受風寒侵襲,堅持室內(nèi)空氣清晰,減少外出,外出或 口罩呵護面部,勿貪涼喜冷.(二)堅持口腔清潔:食后漱口 ,早晚刷牙.(三)防治并發(fā)癥:本病的罕見并發(fā)病為角膜炎,睡前點眼膏,呵護角膜,需要時,可使用眼罩.(四)恢復期可根據(jù)病情,進行面肌的主動或主動熬煉,增

20、進恢復.(五)每日早晚洗臉時,可用熱毛巾敷面部 5分鐘,以增進局部 血液循環(huán),增進康復.(六)飲食指導:進清談飲食,禁食辛辣食物,禁煙酒等安慰.(七)睡眠與休息:注意適當休息,注意面部保暖,不宜過勞,睡眠時床頭應避開風向,防止冷風直吹面部.(八)情志要求:勿發(fā)生急躁情緒,應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 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面對形象上的改變,不應發(fā)生灰心和自卑心理.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九)中醫(yī)特色技術指導:1、頭面部推拿:干梳頭 50次,按壓穴位(陽白,四白下關,牽 正,翳風,直腰等).2、針灸治療:辯證取穴,循經(jīng)治療.3、穴位敷貼(牽正,頰車).中風護理慣例中風是

21、因素體痰熱內(nèi)盛、陰虛陽亢或氣血虧虛,遇飲食、情志、勞倦誘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食、口舌歪斜、半身不 遂、語言睿澀,或僅見口眼歪斜為主要臨床暗示.病位在腦,涉及肝、脾.一、護理評估:(一)評估生命體征、意識、神志、瞳孔、肢體活動、語言表達等情況.(二)評估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狀況.(三)評估心理社會狀況.(四)辨證分型:1、中經(jīng)絡證:半身不遂,舌強言睿,口舌歪斜.2、中臟腑證:突然昏仆、神志恍惚、嗜睡,并見半身不遂,舌強言睿,口舌歪斜.共分5型:腎陰虛、肝陽上亢型;風痰阻絡型;氣虛血瘀型;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痰熱腑實型;脾腎虧虛、脈絡瘀阻型 .二、護理

22、要點:(一)一般護理1、按中醫(yī)內(nèi)科急癥一般護理慣例進行 .2、注意患肢保暖防寒,堅持肢體功能位置.3、加強口腔、眼睛、皮膚及會陰的護理.用鹽水或中藥液清洗口腔;眼瞼不能閉合者,覆蓋生理鹽水濕紗布;堅持床單元清潔 ,按時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給予留置導尿,按時進行膀胱沖刷4、伴神昏者參照神昏護理.(二)病情觀察及并發(fā)癥的護理1、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動等情況.2、發(fā)生頭痛、頸項強直、嘔吐、嘔血時,應陳說醫(yī)師,及時處置.(三)給藥護理1、中藥湯劑宜溫服,服后防止受風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2、服藥后觀察患者病情的逆順變動 .3、及時記錄服用志寶丹、牛黃清醒丸、蘇合香丸等辛

23、香開竅、急救醒腦之品的時間,神志清醒后立即陳說醫(yī)師.4、服降壓藥、脫水藥時,應觀察血壓變動,防止頭暈,注意平安(四)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易消化,多食新鮮蔬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菜、水果.昏迷和吞咽困難者,可采納鼻飼,以堅持營養(yǎng).1、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型,枸記10g加菊花5g泡茶喝.2、風痰阻絡型,意仁煮粥.3、氣虛血瘀型,三七花泡水喝.4、痰熱腑實型,杏仁餅.5、脾腎虧虛、脈絡瘀阻型,枸杞10g加菊花5g泡茶喝.(五)情志護理1、中風患者多為心火暴盛,應耐心做好情志護理,減輕患者恐 懼、急躁等情緒,防止不良安慰.2、對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屬進行精神撫慰,使

24、其消除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安慰,積極治療.(六)臨證(癥)施護1、高熱者,頭部給于冰袋冷敷.2、元氣衰敗者,突然呈現(xiàn)昏仆、昏迷不醒、目合口開、手撒肢冷、脈微欲絕時,遵醫(yī)囑艾灸等救治.3、尿潴留者,可推拿腹部,虛者加艾灸,需要時遵醫(yī)囑留置導尿4、便秘者,遵醫(yī)囑給于通便中藥內(nèi)服.三、健康指導(一)堅持心情舒暢,防止急躁惱怒、情志過激而使疾病再度 復發(fā).(二)生活起居有常,防止過勞,適當休息.隨天氣變動增減衣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被,注意保暖.(三)飲食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為宜,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過飽,忌食辛辣、安慰之品,戒煙酒.(四)堅持年

25、夜便通暢,防止用力過度,以免再發(fā)腦出血.經(jīng)常 食用含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水果,以潤腸通便.(五)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按時服藥,注意血壓變動,按期到醫(yī)院 復查.(六)根據(jù)自身情況,適當介入康復熬煉,穴位推拿,加強肢體 功能活動.(七)中醫(yī)特色技術指導:1、推拿:按壓穴位(百會 ,太陽,人中,曲池,外關,合谷,手三 里,足三里,三陰交等).2、針灸治療:辨證取穴,循經(jīng)治療.眩暈的護理慣例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fā)黑 ,視物模糊;頭暈是指感覺自身或周圍景物旋轉,站立不穩(wěn),二者常同時并見,故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至不能站穩(wěn),或兼 見惡心,嘔吐,汗出,昏倒等癥狀.一、護理

26、評估(一)眩暈發(fā)作的時間、水平、誘發(fā)因素、陪伴癥狀(二)生活自理能力.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三)心理社會狀況.(四)辨證分型:1、肝陽上亢證: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加劇, 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2、氣血虧虛證: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fā),面色少華,舌質(zhì)淡,脈細弱.3、腎精缺乏證:眩暈目花 ,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偏 陰虛者,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偏陽虛者,舌質(zhì)淡,脈沉細弱.4、痰濁內(nèi)蘊證:眩暈而頭重昏蒙 ,胸脫滿悶,納呆惡心,苔白膩, 脈濡滑.5、瘀血阻絡證:眩暈頭痛或兼見健忘 ,失眠,心悸,舌質(zhì)有瘀斑 瘀點,脈弦澀或細澀.二、護理要點(一)一般護

27、理1、按中醫(yī)內(nèi)科一般護理慣例進行 .2、重癥宜臥床休息,輕者可閉圉養(yǎng)神.3、改變體位時舉措要緩慢,防止深垂頭、旋轉等舉措,眩暈嚴 重者的座椅、床鋪防止晃動.(二)病情觀察及并發(fā)癥護理1、觀察眩暈發(fā)作時間、水平、誘因以及發(fā)作時陪伴癥狀及血 壓等變動.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時間: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2、呈現(xiàn)頭痛劇烈、嘔吐、視物模糊、語言蹇澀、肢體麻木或 行動方便、血壓繼續(xù)上升時,應陳說醫(yī)師,并配合處置.3、當患者呈現(xiàn)頭脹,面赤頭痛,肢麻震顫,甚則昏倒時,警惕發(fā) 生中風的可能.4、特別注意觀察神志、血壓、頭痛、視力、抽搐、心率、呼吸、出汗、尿量、惡心、嘔吐、心絞痛及心力衰竭等情況,并及時陳說醫(yī)生處置.(三)給藥護理1、中藥湯劑宜溫服,觀察藥后效果及反應.2、眩暈伴嘔吐者中藥宜冷服 ,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納少量頻 服.(四)飲食護理1、肝陽上亢型飲食宜請談,低鹽素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