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2年寒假第三練:古詩鑒賞第三練:古詩鑒賞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鄉。沙明連浦月,帆白滿船霜。近海江彌闊,迎秋夜更長。煙波三十宿,猶未到錢塘。注長慶二年(822年),自請外任,此詩即他自長安赴錢塘(杭州)途中所作。1說說詩人“愁”的原因有哪些。2請簡析頷聯的表達特色及其效果。3古詩鑒賞闕題唐 劉昚虛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解釋闕題:闕同“缺”,此詩原題在流傳過程中遺失。(1)白云深處,_,山路蜿蜒,_,體現了“讀書堂”環境之幽。(2)這首詩的頷聯堪稱妙筆,請結合全詩從感官或修辭
2、的角度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賞析。閱讀古詩回答問題。淮上喜會梁州故人韋應物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 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解釋:淮上:江蘇淮陰。梁州:陜西漢中。江漢:陜西江漢。4頷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5詩的標題點明是“喜會”。但全詩除了“今朝得以相會的欣喜”外,還有其他的感情。請說一說還有什么樣的感情。6閱讀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詩,完成下題。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1)首聯點出時令和時間的詞是 _。(2)請賞析“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中的妙處。(3)這首
3、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秋興陸游白發蕭蕭欲滿頭,歸來三見故山秋。醉憑高閣乾坤連,病入中年日月道。百戰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注連:獲窄。道:迫近。畫角:古代樂器名,發音哀厲高亢,軍中常用來警報昏曉、振奮士氣。7這首詩的最后一聯以“丹楓”照應前詩中的“_”字,寓情于景,詩人想象自己將來煙雨垂釣的畫面,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愿望,也暗含_之情,與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_”有異曲同工之妙。8古代文人喜歡登高憑欄,極目遠望,借此抒懷。請你品味詩歌的二、三聯,概括復雜的情感。9閱讀下邊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雨夜明何景明院靜聞疏雨,林高
4、納遠風。秋聲連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燈里,清笳萬井中。天涯未歸客,此夜憶江東。(解釋)笳:一種樂器。萬井:古制八家為井,后以井指鄉里、家宅,此處指許多村莊。(1)此詩用字精妙,請在賞析“寒色上梧桐”中“上”字。(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什么感情?恨別杜甫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解釋)這是杜甫760年在成都寫的一首詩。胡騎,指安史之亂的叛軍。劍外,劍閣以南,這里指蜀地。時任校檢司徒的李光弼,上元元年三月,破安太清與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陽西渚。當時李光弼又急欲直搗叛
5、軍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10首聯中“四千里”寫_,體現了個人的困苦經歷;“五六年”寫_,體現了國家的艱難遭遇,表現了_、_的情感。11“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各題。蝶戀花春景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解釋)這首詞沒有編寫時間,但依據全宋詞所載的順序,此篇當于蘇軾被貶任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時所作。12賞析本詞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中“褪”字的妙處。13“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蘊含怎樣
6、豐富的情感?14閱讀下面的一首詞,完成問題。青玉案 姑蘇臺上烏啼曙王國維姑蘇臺上烏啼曙,剩霸業,今如許。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楊柳,水邊樓閣,猶自教歌舞。野花開遍真娘墓,絕代紅顏委朝露。算是人生贏得處。千秋詩料,一抔黃土,十里寒螿語。(解釋)寒螀(jing):寒蟬。(1)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寫“月中楊柳,水邊樓閣,猶自教歌舞”。(2)王國維主張“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以他的角度,鑒賞這首詩的下闋。(3)根據你的認識,姑蘇臺在以前與詩人寫詩之后有什么變化?15閱讀辛棄疾的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一詩,完成小題。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
7、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注)這首詞為辛棄疾賦閑隱居江西上饒一帶時所作。(1)上片寫“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有什么作用?(2)下片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請賞析。參考答案1背井離鄉之愁;前路遙遙之愁;前途難料之愁2運用對偶的修辭,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明沙”“白帆”“浦月”“船霜”四個意象,構成了一個清冷的月夜;“帆白滿船霜”一句運用比喻,將皎潔的月光比作白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寒冷的秋夜中詩人的凄涼和憂愁。1本題考查的詩歌的理解。結合本詩背景“自請外任,此詩即他自長安赴錢塘途中所作”和“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鄉”可知,詩人背井離鄉,充滿不舍和哀愁;“煙波三十宿,猶未到錢塘”
8、意思是在這煙波籠罩中已經過了三十個夜晚,還沒有到達杭州。“三十宿”交代旅途時間之長,“猶未到”則說明路途之遙遠。這兩句表面上是寫前往杭州的路途遙遠,實質上隱含著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不知到杭州的仕途究竟如何,故詩句中還暗含了詩人心中前途難料的愁緒。2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沙明連浦月,帆白滿船霜”意思是明凈的沙岸與水邊的月色相映,月光映照著白色的布帆,就像滿船的秋霜。句中“沙”對“帆”,“明”對“白”,“連浦月”對“滿船霜”,對仗工整,屬于對偶的修辭,又把映照在船上的月光比作霜,屬于比喻的修辭,“月”和“霜”等意象渲染了月夜的清冷氛圍,結合詩人自請遠調杭州的背景,可知,寫景中蘊含了詩人在清冷的月夜遠
9、離家鄉的凄涼和憂愁。3(1) 清溪岸邊 柳條掩映(2)示例:這一聯從視覺角度描寫了繽紛的落花,清澈的流水,表現出環境的清靜(優美宜人)。(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的理解。解答此題要理解詩意。“道由白云盡”,是說通向別墅的路是從白云盡處開始的,可見這里地勢相當高峻;“春與青溪長”,伴隨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時正當春暖花開,山路悠長,溪水也悠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此時,水面上漂浮著花瓣,流水也散發出香氣。芬芳的落花隨著流水遠遠而來,又隨著流水遠遠而去;“閑門向山路”, 門又向山路而設,這里是沒有多少人來打擾的,進門一看“深柳讀書堂”,院子里種了許多柳樹,長條飄拂,主人的讀書堂就深藏在柳影
10、之中;“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因為山深林密,所以雖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環境的安謐,氣候的舒適,真是專志讀書的最好地方了。可見,白云深處,山路綿延,溪水潺潺,綠柳輕拂,主人的讀書堂在柳影掩映之中,這里的環境真是清幽、靜謐。(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解答此題要先確定賞析角度,再結合詩意分析。“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的意思是不時有落花隨溪水飄流而至,遠遠地就可聞到水中的芳香,本句從視覺角度寫斑斕多姿的落花隨清澈的溪水飄流,從嗅覺角度寫流水也散發出香氣,表現了流水落花相映的清幽、美好的意境。“隨”是跟隨的意思,賦予落花以人的動作,為擬人的修辭手法,暗示詩人也正在行動
11、之中,從中可以體味出詩人遙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靜靜綻放的景象。此時,水面上漂浮著花瓣,流水也散發出香氣。芬芳的落花隨著流水遠遠而來,又隨著流水遠遠而去,表現了流水落花相映成趣的清幽、美好的意境。4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時光消逝,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對人世滄桑變化的感慨。或者答:對比。用“一別”的短暫與“十年”的漫長相對比,突出了人世的滄桑,言簡義豐。5昔日相逢醉飲的追憶;別后多年漂泊的感慨;剛見面又別離的悲哀;歲月流逝人易老的喟嘆;4本題考查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頷聯“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表現的時間最長。表現的空間最寬,表現的人事最雜。這里卻只用了十個字,便把這一切表現
12、出來了。這兩句用的是流水對,自然流暢,洗練概括。別后人世滄桑,千種風情,不知從何說起,詩人只在“一別”、“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現出來了。意境空靈,真是“疏可走馬”。“浮云”、“流水”暗用漢代蘇武李陵河梁送別詩意。李陵與蘇武詩三首有“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蘇武詩四首有“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變幻無常,以“流水”表示歲月如流,年華易逝。詩中“浮云”、“流水”不是寫實,都是虛擬的景物,借以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表現一別十年的感傷,由此可見詩人的剪裁功夫。同時,詩句中“一別”形容短暫,“十年”表示時間的漫長,兩相對比,更突出
13、了歲月的變遷,人世的滄桑,言簡意賅,令人回味。5本題考查詩歌中的情感。本詩描寫了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一帶)遇見了梁州故人的情況和感慨。他和這位老朋友十年前就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詩的題目寫“喜會”故人,但詩中表現的是“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樣一種悲喜交集的感情。詩的首聯概括了以前的友誼;頸聯和末聯抓住了久別重逢的情景作為重點和主題,詳細地加以描寫,寫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飲和歡笑,寫出了環境、體貌和心思,表現得很細致。頷聯“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表現的時間最長,表現的空間最寬,表現的人事最難。“浮云”和“流水”不是寫實,都是虛擬的景物,借以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表現一別十年的感
14、傷,歲月流逝人易老的喟嘆。6(1)桃花 露濃(2)化靜為動,寫出了山風徐來,移動的云霧不斷從野竹梢頭飄過,山之陡峭,泉水垂直湍急而下的情景,表現了對山間景物的喜愛之情。(3)未遇戴天山道士的惆悵(愁悶、遺憾),和對山間生活的向往之情。(1)本題考查詩歌關鍵字詞的理解。首先理解首聯“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它的大意是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桃花帶露,濃艷耀目。其中“桃花帶露濃”中的“桃花”點明了時令是春天,“露濃”表明時間是早晨。(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意思是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飛瀑高掛在碧綠的山峰。詩句寫道士處所的近景,野竹參天,與青氣融為一體,從碧綠的山峰間飛
15、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種優美壯觀的奇境。我們可以從用字的角度加以賞析,如“野竹分青靄”的“分”字,表面是寫野竹參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氣隔開,實則是說翠竹參天,與青色的云氣相接,渾為一體,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靄”前冠一“青”字,與竹色協調,融為一色;“飛泉”句用一個“掛”字,顯示白色飛泉與青碧山峰相映成趣,表現了山間景色的美麗和的喜愛之情。(3)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的分析能力。全詩共八句,前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景色優美;末兩句寫“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轉。分析可知,首聯是說: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頷聯是說,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到山寺的鐘
16、聲。頸聯是說,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可見,前三聯為寫景句,可以看出對山間景色的喜愛。尾聯“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詩人通過問詢的方式,從側面寫出“不遇”的惆悵,表現了尋戴天山道士而不遇的悵然若失之感,用筆略帶迂回,感情亦隨勢流轉,久久不絕。7 秋 隱逸(或隱居、歸隱)、無奈和苦悶 野渡無人舟自橫。8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中年多病,時光易逝,迫近晚年哀傷;國土淪喪、戰事未寧的愁苦與無奈。7考查賞析詩歌內容和主旨。“丹楓”是經霜泛紅的楓葉。秋天楓葉會變成紅色。故照應前詩中的“秋”字。“且占丹楓系釣舟”的意思:姑且選一株丹楓樹系我的漁船。姑且占據著滿眼霜楓,多少
17、透露出退居山陰的無奈。陸游一生屢遭貶謫,無奈之下,做一個像嚴了陵、陶淵明一樣的隱士,尋求超脫塵世的物外之趣。所以本詩除了隱逸之情以外,還表現了自己生不逢時,無奈隱居的抑郁苦悶之情。“春潮帶雨晚來急”的后句是“野渡無人舟自橫”。注意“渡”不要寫錯。8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句的意思來分析。“醉憑高閣乾坤迮”,意思是醉酒后登上高閣憑欄遠眺,大宋的天地變得越來越窄,表達詩人因當時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國土淪喪、戰事未寧而生發的愁苦;“病入中年日月遒”意思是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纏身,時光飛逝眼看已步入晚年。寫自己中年多病、時光日迫的哀傷;“百戰鐵衣空許國
18、”意思是穿著鐵甲衣歷經沙場百戰,時刻空自想著要報效國家,寫自己因趙汝愚等人的彈劾陷害,在官場上屢遭排擠與打擊,空懷報國之志,壯志難酬的悲哀;“五更畫角只生愁”意思是五更時從遠處傳來畫角聲,內心生出無窮無盡的愁怨。此句把所以的愁怨融匯在一起,集中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愁苦和悲哀。9(1)“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樹,可見寒色是慢慢浸潤上來的,原來隱伏地上,到了這微雨之夜,經過夜的催化,才爬上了枝桿。/當詩人感覺到“寒色”上來時,他的內心,也完全被寒氣浸透了。(2)借景抒情。全詩共八句,前六句寫周遭的景物,通過對秋天雨夜景物的描寫,描繪出一幅雨夜秋思圖,渲染了凄清的氛圍。再通過最后一聯,表達出濃郁
19、的思鄉之情。(1)本題考查煉字。“秋聲連蟋蟀,寒色上梧桐”中的“上”,本義表示是涂;搽。“寒色”這一詞本身有通感之妙,“寒色”大概是秋夜的霜露在梧桐樹上染抹的帶著寒氣的色吧。寒色“上”到梧桐樹,可見這寒色是慢慢浸潤上來的,原來隱伏地上,到了這微雨之夜,經過了寒夜,才爬上了枝桿,可以想見,當詩人感覺到寒色上來之時,他的內心,也完全被寒氣浸透了,給這幅雨夜秋思圖涂上了更加凄清的色調,折射出詩人凄清的心緒,表達詩人漂泊異鄉的愁苦。(2)本題考查寫作手法和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八句,前六句都是寫周圍的景物。“院靜聞疏雨,林高納遠風”,因為深夜院靜,才能聽到疏落的輕微的雨聲,也聽到了遠風振柯的沙沙聲
20、。“秋聲連蟋蟀,寒色上梧桐”,四周還有秋蟲蟋蟀的鳴聲,有梧桐枝上的塞色。“寒色”大概是秋夜的霜露在梧桐樹上染抹的帶著寒氣的色吧。還有“短榻”“孤燈”,以及傳遍萬戶千家上空的凄清胡笳聲。這些都是典型的秋景,被詩人捕捉到,加以渲染,加以突出,于是一幅雨夜秋思圖便躍然紙上了,圖畫的主題是什么 尾聯“天涯未歸客,此夜憶江東”,“江東”用項羽的典故,泛指家鄉。原來,正是詩人濃郁的鄉思,才給這幅雨夜圖染上了如此凄清的色彩。由此分析,本詩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抒發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10 離家之遠 戰亂之久 思念家鄉 憂國憂民11動作(細節)描寫,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10本題考查詞句的理解和情感的分
21、析。首聯“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意思是:我離開洛城之后便四處漂泊,遠離它已有四千里之遙,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中原也已經有五六年了。“四千里”,表現了離家之遠;“五六年”,寫出了戰亂之久。個人的困苦經歷,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對國家和人民艱難處境的擔憂之心,都在這些數量詞中體現出來。11本題考查描寫方法和思想感情的分析。“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意思是:我思念家鄉,憶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步月”“立”“看”,表明這一聯運用的是動作描寫的方法。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杜甫這種坐臥不寧的舉動,正委婉曲折地
22、表現了對遠方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突出了題意的“恨別”。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說話,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形象中所蘊含的憂傷之情。12“褪”描寫花的掉落和顏色的消退,寫出了暮春花兒凋零的情景,表現了惜春(傷春)之情。13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抑郁終不得排解的心緒。12考查煉字賞析。本詞是傷春之作。褪:脫去,指花的掉落和顏色的消退,寫出了暮春花兒凋零的情景,“褪”字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13考查對詞作句子及情感的賞析。上闋描寫了一組暮春景色,春天行將結束,難道天下之大,競找不到一處怡人的景色嗎?“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
23、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于此可見。春天將逝,但美景未必難覓,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寄托了追尋美好事物的曠達之情。由“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分析,“佳人”不知“墻外行人”諦聽自己笑聲的深情,“多情卻被無情惱”,行人的“多情”卻遇到佳人的“無情”,這正反映了不被理解的惆悵,表達了抑郁終不得排解的心緒。14(1)皎潔的月色下,楊柳依依,隨風舞動,水邊的樓臺閣榭內,燈紅酒綠,旁邊就是那些學習歌舞的女子。(2)詩中描寫真娘雖淪落風塵,其墓上卻開遍野花,贏得了許多詩人為之吟詩,灑下同情之淚。“千秋詩料,一抷黃土”,這就是“通古今而觀之”的詩人之眼里的又一個“人間”。(3)從古典變為縱情
24、聲色的歌舞場。(1)本題考查描繪詞中展現的畫面。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主要景物,在原句翻譯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加入合理形象再現畫面。還可以適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使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形象。這句話的意思是:月色下的楊柳,水邊的樓臺閣榭,還有那些學習歌舞的女孩子們。畫面示例:月光明凈潔白,楊柳隨風舞動。近岸水邊,樓臺閣榭林立,燈紅酒綠不絕,許多學習歌舞的女子在翩翩起舞。(2)本題考查詞句的賞析。王國維主張“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從上闋“醉后不堪仍吊古”。可知,吳王闔閭的霸業也僅留下一座荒廢的姑蘇臺。反之看唐代名妓真娘墓,卻贏得了騷人墨客的同情。“野花開遍真娘墓,絕代紅顏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會勞動活動方案
- 山東軍訓活動方案
- 少先隊平時活動方案
- 展覽直播活動方案
- 小燕樂園活動方案
- 山東高速安全月活動方案
- 小班陽光晨練活動方案
- 常規管理月活動方案
- 工會線下徒步活動方案
- 小馬郊游活動方案
- 2025醫保政策培訓
- 2025年春新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課件 ☆問題解決策略:轉化
- 黑龍江大慶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小升初模擬(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椎動脈型頸椎病》課件
- 巨量云圖(中級)認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垂直升降貨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年貴州貴州貴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人文英語4-008-國開機考復習資料
- 公司責任與權力分配管理制度
- 甘肅電投集團筆試試題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閱讀訓練20篇專項專題訓練帶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