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衛生學第一章優選演示課件_第1頁
幼兒衛生學第一章優選演示課件_第2頁
幼兒衛生學第一章優選演示課件_第3頁
幼兒衛生學第一章優選演示課件_第4頁
幼兒衛生學第一章優選演示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衛生學第一章【參考書目】1.蔡黎曼著 幼兒衛生學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2.萬鈁著 學前衛生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3.朱家雄著 學前兒童衛生學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4.麥少美主編 學前衛生學(第二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 緒論1 幼兒的骨骼處在生長中由于學前兒童體內肝糖元的儲備量少,饑餓時容易導致血糖過低,造成腦功能紊亂。隨著年齡增長,髓鞘逐漸形成,幼兒動作就更加迅速、精確。環境污染、用藥不當是幼兒患“白血病”的誘因第七節 感覺器官-眼5歲時肝臟占體重的3.附屬部分:眼瞼、結膜、淚器、眼外肌和眼眶幼兒蹦蹦跳跳的時候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骨

2、頭錯位,致使骨盆變形。1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67歲時,乳牙開始脫落,恒牙開始萌出,逐漸替代了乳牙,恒牙共32個。甲狀腺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新陳代謝,興奮神經系統,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一)神經系統發育迅速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以研究教育中兒童的健康問題的教育衛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應運而生。至生后3個月時唾液分泌才明顯增加,內含唾液淀粉酶及大量粘液素,其分泌隨年齡增大而增多。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會孩子擤鼻涕。第一節 動作的執行者運動系統幼兒皮膚薄嫩,保護功能較差,對外界沖擊的對抗能力較差,容易受損傷和感染。激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性成熟以及物質代謝等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反射

3、可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特點:腕骨沒鈣化好。小組討論:為什么學習幼兒衛生學你想從幼兒衛生學學習到什么如何學習幼兒衛生學古印度的摩奴法典、古希伯來人的摩西法典和其他的古代法律中都能夠找到關于兒童衛生方面的條例。古斯巴達教育通過軍事體育練習和艱苦生活的磨練,把兒童培養成剛毅果敢而不是柔弱多病的人。近代一些教育家將教育中的衛生問題提到科學的日程。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論述了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健康問題。“凡是遵守這三個原則的人(即飲食有節制、身體有運動、利用自然所供給的休息機會),他是不會不盡可能長久地保持生命與健康的”,“身體必須避免疾病與意外的侵襲”,“人人都應該祈求自己具有存在于一個健康

4、的身體里面的一個健康的心靈”。英國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不僅重視兒童的身體健康,也強調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法國教育家盧梭反對壓抑和摧殘兒童的個性,他在教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等方面的自然主義思想傾向對教育衛生基本理論的構建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在林哈德和葛篤德中最早提出了兒童使用的桌椅與其身體相適合,還提出了教育機構對兒童實施的教育教學與兒童體力相適合。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以研究教育中兒童的健康問題的教育衛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應運而生。幼兒生理衛生幼兒心理衛生幼兒衛生膳食衛生:保教衛生:環境衛生:托幼機構衛生兩個衛生三項防治 常見

5、病意外事故傳染病幼兒健康教育 一個教育: 幼兒衛生學框架幼兒生理解剖特點及其教育要求幼兒生長發育及其評價幼兒常見心理衛生問題幼兒心理衛生保健六大營養素、膳食計劃及膳食衛生游戲、唱歌、閱讀、散步等衛生物理環境第一章 幼兒的生理特點與衛生第一節 動作的執行者運動系統一、什么是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在神經系統的調節支配下,對人體起著運動、支持保護和造血功能。 骨與骨的連結叫骨連結。有的骨連結為不動連結,有的骨連結為微動連結,有的骨連結可以活動,叫關節。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所構成。 骨的形態和結構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二、幼兒運動系統特點與衛生(一)骨骼 1 幼兒的

6、骨骼處在生長中總體特點:幼兒的骨骼比較柔軟,軟骨多。骨骼短而細,骨化沒有完成。 充足的營養和陽光是嬰幼兒長骨骼所必需的因素。適當的運動也是骨骼發育的重要條件。反射可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二)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反射在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土壤中含碘量很少,水、糧、菜中含碘量也相應減少。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會孩子擤鼻涕。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會孩子擤鼻涕。有的骨連結為不動連結,有的骨連結為微動連結,有的骨連結可以活動,叫關節。年齡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時間越多。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腸腺、肝臟和胰腺等。1眼球前后軸較短,物體往往成像于視網膜的后面,五歲以前有生理性遠視。不僅重視

7、兒童的身體健康,也強調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白細胞:可分為噬中性白細胞、噬酸性白細胞和噬堿性白細胞。把人體從上到下的四道彎曲,叫做脊柱生理性彎曲(頸部前彎、胸部后彎、腰部前彎和骶尾部后彎)。肝臟在糖代謝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血糖的相對恒定,保證全身特別是腦組織的能量供應。1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合成血紅蛋白需要蛋白質和鐵作原料。不要化妝品和不戴各種金屬飾物。2大肌肉發育早,小肌肉發育晚。不要化妝品和不戴各種金屬飾物。肌肉柔軟,肌纖維較細,肌肉力量和能量儲備差,因此容易疲勞,但是幼兒新陳代謝旺盛,疲勞消失也快。2. 腕骨 特點:腕骨沒鈣化好。 為他們準備的玩具要輕;幼兒書寫、繪畫和勞動時,要適當地安排

8、其活動量。 適當安排如拍球、繪畫、穿珠等活動來促進腕部的發育。3. 骨盆 骨盆還沒長結實。幼兒蹦蹦跳跳的時候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骨頭錯位,致使骨盆變形。4. 脊柱 正常的脊柱,從背后看是直的,從側面看則有四個明顯的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把人體從上到下的四道彎曲,叫做脊柱生理性彎曲(頸部前彎、胸部后彎、腰部前彎和骶尾部后彎)。 幼兒脊柱容易變形,應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防止脊柱彎曲變形。 在體育活動和勞動中,負重量不宜過重,練習和勞動時間不宜太長。 避免長時間用單肩背書包。 注意供給幼兒足夠的營養。5. 骨頭的成分幼兒無機鹽和有機物的比例是1:1,骨頭韌性強,硬度小。一旦骨折

9、,可以發生“折而不斷”的現象,就像鮮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還連著。小兒的這種骨折稱為“青枝骨折”。(二)肌肉 1容易疲勞:肌肉的水分多,蛋白質、脂肪、糖及無機鹽較成人少。肌肉柔軟,肌纖維較細,肌肉力量和能量儲備差,因此容易疲勞,但是幼兒新陳代謝旺盛,疲勞消失也快。 2大肌肉發育早,小肌肉發育晚。(三)關節和韌帶 1牽拉肘:幼兒的關節囊比較松弛,關節周圍的韌帶不夠結實。當肘部處于伸直位置時,若被猛力牽拉手臂,容易發生脫臼。 2腳弓不結實,易成“平腳”。 第二節 氣體交換站呼吸系統一、什么是呼吸系統呼吸系統 呼吸道 肺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 呼吸系統 肺泡二、幼兒呼吸系統特點

10、與衛生(一)鼻幼兒的鼻和鼻腔相對的短小狹窄,無鼻毛,鼻粘膜柔軟,富有血管,容易受感染。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會孩子擤鼻涕。正確的方法是,先輕輕捂住一側鼻孔,擤完后再擤另一側,擤時不要太用力。(二)咽 幼兒咽部狹小,垂直,上呼吸道感染時,易并發中耳炎。(三)喉喉炎是急癥 幼兒的喉腔狹窄,若發炎腫脹就可能引起呼吸困難,所以發生急性喉炎后,因喉的通路被阻塞,吸氣時明顯費力,以致要端肩、張嘴來幫助喘氣??迺r和說話時聲音變得嘶啞或失音。如因缺氧而口唇青紫、煩躁不安,應速送病兒去醫院。 啞嗓子 幼兒的聲帶還不夠堅韌,如果經??藓盎虺吨ぷ映璧?,則聲帶充血腫脹、變厚,就成為“啞嗓子”。 要注意保護幼兒

11、的嗓音:幼兒的音域窄,不易唱成人歌曲,否則引起聲帶過度緊張,呼吸不協調。唱歌的場所要空氣新鮮,避免塵土飛揚。冬天,不要頂著寒風喊叫、唱歌。夏天剛玩得挺熱,也不要停下來馬上就吃冷食。得了傷風感冒,要多喝水、少說話。(四)氣管及支氣管 氣管、支氣管較狹小,軟骨柔軟,缺乏彈力組織,粘膜、血管豐富,纖毛運動較差,清除能力薄弱,容易感染而導致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加、呼吸道阻塞。(五)肺年齡越小,呼吸越快。幼兒胸腔狹窄,呼吸肌不發達,肺活量小,但新陳代謝旺盛,所以就以加快呼吸頻率來滿足生理需要。易患肺炎。氣管、支氣管的纖毛運動能力不如成人,自凈能力差,易患肺炎。肺換氣功能差,因而需要充足的新鮮空氣。注意室

12、內的通風換氣,并盡量多讓孩子在戶外活動。第三節 循環不已的運輸流循環系統一、什么是循環系統循環系統是一個密閉的、連續性的管道系統,它包括心臟、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血液是存在于心臟和血管里的液體,包括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組成。淋巴系統也是循環系統的一部分,它是由淋巴管、淋巴結組成。淋巴結具有吞噬細菌的功能。血細胞的功能紅細胞:過去也叫紅血球,呈圓盤狀。由球蛋白和含鐵的血紅素組成,叫血紅蛋白,有運輸氧的功能。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到一定程度就稱為貧血。 白細胞:可分為噬中性白細胞、噬酸性白細胞和噬堿性白細胞。噬中性白細胞最為重要,它可以吞噬侵入人體的細菌或病毒。吞

13、噬了細菌的白細胞即膿細胞。通過檢查白細胞數目可以用作診斷疾病的方法之一。 血小板: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二、幼兒循環系統特點與衛生(一)心臟 1.年齡越小,心律越快 幼兒心肌薄弱,心臟容量小,為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心跳比成人快。2.鍛煉可強心,但運動量要適度 經常從事鍛煉可使心肌收縮力加強,每跳一次,播出更多的血液,從小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功能。 (二)血液1.血液量隨年齡增長很快血液量增加快,所需要的造血原料也多。合成血紅蛋白需要蛋白質和鐵作原料。飲食中缺少蛋白質和鐵就會使血紅蛋白的合成受到阻礙,發生缺鐵性貧血。2.環境污染、用藥不當是幼兒患“白血病”的誘因國內調查報告指出:約90的小兒白

14、血病患者家中近期都曾經裝修過,推測裝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甲醛、油漆中的苯乙烯和部分大理石地面的輻射等)是致病的罪魁禍首。某些藥物如氯霉素、保泰松和治癌藥品(烷化劑等)也可誘發白血病。 (三)淋巴結幼兒常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其原因是頸部淋巴結“管轄”的區域廣,患扁桃體炎、腮腺炎、口腔炎等,都會使頸部淋巴結腫大,于是脖子上就出現了硬疙瘩。若全身淋巴結普遍腫大,就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信號,不是小問題。第四節 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統一、什么是消化系統 消化是指食物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為可吸收成分的過程。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的。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15、等。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腸腺、肝臟和胰腺等。物理性消化作用:經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稱為物理性消化作用。化學性消化作用:通過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物質,稱為化學性消化作用。二、幼兒消化系統特點與衛生(一)消化管 1.牙齒人的一生中有兩副牙,第一副是乳牙,第二副是恒牙。乳牙在出生后68個月開始萌出,23歲時20個乳牙全部出齊。67歲時,乳牙開始脫落,恒牙開始萌出,逐漸替代了乳牙,恒牙共32個。乳牙的功能咀嚼食物,幫助消化 促進頜面部的正常發育 有助于口齒伶俐有助于恒牙的健康 如何使幼兒有一口健康的乳牙?營養和陽光 適宜的刺激 避免外傷

16、漱口和刷牙 鈣、磷等無機鹽是構成牙齒的原料,需要從飲食中提供。人的皮膚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可以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磷的吸收利用。從出生到2歲半是乳牙發育的重要時期,不可缺少營養和陽光。56個月,幼兒快要出牙時,可給些如烤饅頭片、面包干等較硬的食物磨磨牙床,促進牙齒萌發。斷奶以后,逐漸添加耐嚼的食物,如菜末、粗糧等。食物太精細、不利于牙齒和頜骨的正常發育。乳牙的牙根兒淺,牙釉質也不如恒牙堅硬,怕的是“硬碰硬”。一旦牙齒受損就更容易生齲齒。所以,要教育嬰幼兒不要用牙咬果殼等硬東西。 2.食道 幼兒食道比成人明顯短而且狹窄,粘膜薄嫩,管壁較薄,彈性組織發育較差,所以很容易損傷。 3.胃(1)幼

17、兒胃粘膜柔軟且富有血管,胃壁較薄,彈性組織、肌肉層及神經組織發育較差,胃的蠕動能力較弱。(2)胃分泌的消化液酸度低,消化酶的含量比成人少,因此消化能力弱。(3)胃的容量小,但隨著年齡增長,胃容量也逐漸增大。(4)嬰兒為什么容易漾奶?4.腸幼兒腸管相對比成人較長。腸粘膜發育良好,有豐富的血管網和淋巴管網,因而容易把分解的營養物質吸收到血管和淋巴管中去。但是,當消化管發生感染時,腸內的毒素或病原體液容易進入血液。腸道肌肉組織和彈力纖維均未發育完善,腸的蠕動能力比成人弱,腸內容物通過腸道的速度較慢,容易發生便秘和糞中毒。由于嬰兒有明顯的“胃結腸反射”,過半歲就可以培養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二)消化腺1.

18、唾液腺新生兒唾液腺發育欠佳,分泌唾液較少,故粘膜干燥,易于受損。至生后3個月時唾液分泌才明顯增加,內含唾液淀粉酶及大量粘液素,其分泌隨年齡增大而增多。 嬰兒為什么愛流口水(生理性流涎)?2.胰腺 嬰幼兒的胰腺富有血管和結締組織,實質細胞較少,分化不完全,但是具有成人所有的消化酶。3.肝臟 肝臟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代謝都是在肝臟中進行,代謝產生的廢物以及外來的毒物等也在肝臟中解毒。 1肝臟相對比成人大。5歲時肝臟占體重的3.3%,而成人的肝臟只占體重的2.8%-3.0%。2肝糖元貯存量少。 肝臟在糖代謝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血糖的相對恒定,保證全身特別是腦組織的能量供應。食物中的

19、淀粉在腸道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到達肝臟。當血糖濃度超過常值時,剩余的葡萄糖經肝細胞加工變為肝糖元貯存在肝細胞中,當血糖濃度降低時,如空腹、劇烈運動等,肝糖元就分解為葡萄糖,以供急需。 幼兒肝糖元貯存量少,在饑餓時,臨時可動員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不多,容易出現“低血糖癥”,心慌、出冷汗、無力、有饑餓感,甚至出現“低血糖休克”。因此,幼兒一定要吃早餐,否則沒到中午就出現低血糖現象。 第五節 泌尿、輸尿、貯尿、排尿 泌尿系統一、什么是泌尿系統泌尿系統包括腎臟(泌尿)、輸尿管(輸尿)、膀胱(貯尿)和尿道(排尿)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代謝的廢物以及多余的水分,都需要排出體外。腎臟是人體的主要的排

20、泄器官,腎的泌尿機能對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二、幼兒泌尿系統的特點和衛生(一)從“無約束”到“有約束”排尿(二)容易發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三)幼兒膀胱小,粘膜柔弱,肌肉層及彈性組織不發達,貯尿機能差,排尿次數多(四)3歲以后容易患急性腎炎 嬰兒期,當膀胱內尿液充盈到一定量時,就會發生不自覺的排尿,這是因為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對排尿尚無約束能力。 在嬰兒半歲左右,可以從“把尿”開始,訓練嬰兒自覺排尿的能力。1歲左右會用動作、語言表示“要撒尿”,白天最好不兜尿布,可訓練坐便盆排尿。經過訓練,一般到了3歲就可以不再尿濕褲子和尿床。 幼兒尿道短,尤其是女孩更短,易被細菌污染,若細菌

21、經尿道上行,到達膀胱、腎臟,可引起上行性泌尿道感染。(1)要特別注意清潔衛生(2)飲水量要充足,尿液形成后從上到下流動,對輸尿管、膀胱、尿道起著沖刷的作用,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 該病的主要表現是浮腫、血尿、高血壓。浮腫最早是面部,尤其眼瞼浮腫最明顯。血尿是指尿呈濃茶色或洗肉水樣。高血壓指血壓波動在120150/80110毫米汞柱之間(120150為收縮壓,80110為舒張壓)或更高。 第六節 身兼數職的皮膚一、皮膚的功能(一)皮膚是重要的感覺器官(二)皮膚有保護機體的作用(三)皮膚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四)皮膚還是排泄器官二、幼兒皮膚的特點與衛生(一)皮膚的保護功能差 幼兒皮膚薄嫩,保護功能較差,

22、對外界沖擊的對抗能力較差,容易受損傷和感染。若不注意皮膚清潔,就很容易生瘡長癤。要常洗澡、洗頭,勤剪指甲。選購質地柔軟、吸水性強、不掉色的衣料做內衣。不要化妝品和不戴各種金屬飾物。(二)皮膚調節體溫的功能差幼兒皮膚的散熱和保溫功能都不及成人。環境溫度過低,皮膚散熱多,容易受涼或生凍瘡;環境溫度過熱,易受熱中暑。經常帶幼兒在戶外活動,可以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增強體溫調節能力。夏天可以用冷水洗臉、洗手。冬天,早上仍堅持用冷水洗臉,晚上用溫水洗可以更好地清潔皮膚。(三)皮膚的滲透作用強皮膚薄嫩,皮膚富于血管,有較強的吸收和滲透能力。應該避免讓幼兒接觸到有毒物品或涂抹超濃度超量的藥物,防止皮膚受到損害

23、。第七節 人體內的化學“信使” 內分泌系統一、什么是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是人體內的調節系統。內分泌腺釋放的化學物質叫激素。激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性成熟以及物質代謝等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人體的內分泌腺有腦垂體、下丘腦、甲狀腺、胸腺、松果體、腎上腺、性腺等。二、幼兒內分泌系統的特點與衛生(一)腦垂體 1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腦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被稱為“內分泌之王”。在4歲以前和青春期,腦垂體的生長最為迅速,機能也最活躍。 生長激素是腦垂體分泌的影響生長發育的一種最重要的激素。促使蛋白質合成、全身軟骨增生和所有組織生長,促進細胞增大增多。生長激素的分泌晝夜間并不均勻。幼兒在睡眠時生長激素

24、才大量分泌。2侏儒癥和巨人癥侏儒癥:幼兒身高較同年齡孩子低30%,或成人時身高不及130厘米。因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不足所致的侏儒癥,成為垂體性侏儒癥,幼兒雖然長得矮,但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勻稱,智力基本正常。巨人癥:若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多,則生長過速,將成為“巨人癥”。(二)甲狀腺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分泌甲狀腺素。甲狀腺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新陳代謝,興奮神經系統,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它對軟骨骨化、牙齒生長、面部外形和身體比例的形成等多方面都能產生廣泛的作用。在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土壤中含碘量很少,水、糧、菜中含碘量也相應減少。碘是合成甲狀腺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孕婦缺碘,就不能供給胎兒足夠的

25、碘,胎兒甲狀腺素的合成就會減少,嚴重影響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腦的分化和發育。嬰兒出生后智力明顯低下,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身材矮小,身體比例不勻稱,稱為克汀?。ù粜“Y)。 第八節 人體的司令部神經系統一、什么是神經系統(一)神經系統的組成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植物神經 脊神經 腦神經 周圍神經 腦脊髓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 腦的結構圖712個月,1415小時;幼兒的喉腔狹窄,若發炎腫脹就可能引起呼吸困難,所以發生急性喉炎后,因喉的通路被阻塞,吸氣時明顯費力,以致要端肩、張嘴來幫助喘氣。隨著年齡增長,髓鞘逐漸形成,幼兒動作就更加迅速、精確。二、幼兒循環系統特點與衛生把人體從上到下的四道彎曲,

26、叫做脊柱生理性彎曲(頸部前彎、胸部后彎、腰部前彎和骶尾部后彎)。剛出生時,許多神經突起的外面還沒有一層絕緣的“外皮”,所以新生兒的動作很不精確。幼兒皮膚的散熱和保溫功能都不及成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具有聽覺和位覺兩種功能。3易患中耳炎年齡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時間越多。第七節 人體內的化學“信使” 內分泌系統培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講究用眼的衛生習慣。712個月,1415小時;(三)大腦皮質活動的某些特性通過檢查白細胞數目可以用作診斷疾病的方法之一。在體育活動和勞動中,負重量不宜過重,練習和勞動時間不宜太長。嬰幼兒的胰腺富有血管和結締組織,實質細胞較少,分化不完全,但是具有成人所有的消

27、化酶。甲狀腺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新陳代謝,興奮神經系統,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二)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反射是從接受刺激到發生反應的全部神經傳導途徑。反射可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三)大腦皮質活動的某些特性1、優勢原則 2、鑲嵌式活動原則 3、動力定型4、睡眠 優勢原則是指人們在工作或學習時,大腦皮層中經常有一個占優勢的“興奮灶”,它能把與之有關的刺激都吸收到這一方面來,而其它鄰近部位則處于抑制狀態。人們的學習或工作效率與相關部分的大腦皮層是否處于興奮狀態有密切關系。興趣能促使“優勢興奮”狀態的形成,使人感興趣的事情,人們能夠集中注意力,而對其他無關的刺激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大腦皮質重要

28、中樞運動區感覺區行為及情感區語言區聽覺區信息處理區視覺區話語區味覺區平衡區脊髓 若一系列的刺激,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一定的順序,先后出現,當重復多次以后,這種順序和時間就在大腦皮質上“固定”下來,有了規律。每到一定時間,大腦就“知道”下面該干什么,提前做了準備。這種大腦皮質活動的特性就叫“動力定型”。建立動力定型以后,腦細胞能以最經濟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二、幼兒神經系統的特點與衛生 (一)神經系統發育迅速(二)容易興奮、容易疲勞(三)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 (四)腦細胞的耗氧量大 (五)腦組織對血糖的變化敏感(1)腦細胞數目的增長出生前半年和出生后第一年是腦細胞的數量增加的重要階段。1歲以

29、后,細胞的數量不再增加,而是細胞體積的增大以及功能的日趨成熟和復雜化。腦的迅速生長可由腦重量的變化上得到反映。新生兒腦重約350克左右,1歲時腦的重量約為950克左右。6歲時已達到1200克左右,約為成人腦重的80%(成人的腦重約1500克)。 (2)神經髓鞘化剛出生時,許多神經突起的外面還沒有一層絕緣的“外皮”,所以新生兒的動作很不精確。隨著年齡增長,髓鞘逐漸形成,幼兒動作就更加迅速、精確。細胞核細胞體樹突軸突髓鞘軸突的末梢雖然說容易興奮,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教幼兒時,要引起幼兒的興趣(利用“優勢原則”);幼兒做事難以堅持,容易產生疲勞,因此需要經常交換活動內容、方式(利用“鑲嵌式活動原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生活的節奏,習慣成自然(利用“動力定型”)。年齡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時間越多。剛出世的新生兒,除了吃奶,幾乎全處于睡眠之中;16個月,每日需要睡眠1618小時;712個月,1415小時;12歲,1314小時;23歲,12小時;57歲,11小時。要注意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并保證睡眠的時間和質量。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學前兒童的腦對氧的需要量較大,在基礎代謝狀態下,其腦的耗氧量為全身耗氧量的50%,腦組織對缺氧十分敏感,對缺氧的耐受力也較差。所以,保持學前兒童生活環境空氣清新對其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和良好的功能狀態的維持都很重要。 中樞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