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各種抽油泵長柱塞短泵筒防偏磨抽油泵長柱塞防砂抽油泵斜井抽油泵防氣防砂抽油泵防腐泵刮垢抽油泵1長柱塞短泵筒防偏磨抽油泵2結構原理圖3工作原理圖4結構分析5結構分析6優點反饋力大且穩定可有效拉直抽油桿,防止桿、管偏磨。具有自泄油功能,柱塞泵筒提出泵外即可自動泄油。抽稠能力強,抽稠黏度不大于2000毫帕.秒。可進行注水、注氣等吞吐作業。應用范圍廣,可在稠油井、稀油井及聚趨井中使用7技術參數公稱直徑mm44/3256/4470/56備注沖程m1.5-33-5.13-5.1泵筒長度mm120012001200柱塞泵筒長度mm3300-48004800-70004800-7000小柱塞長度mm1
2、20012001200上部聯接油管螺紋2 7/8TBG2 7/8TBG3 1/2TBG下部聯接油管螺紋2 7/8TBG2 7/8TBG2 7/8TBG聯接抽油桿螺紋m3/dCYG19CYG19CYG22泵常數1.1572.1883.546反饋力 公斤/千米57572512258作業注意事項該泵44/32及56/44規格上部可直接與73油管連接,70/56以上規格大泵需配脫接器使用,無需配泄油器使用,柱塞泵筒提出泵外即可實現泄油功能。44/32及56/44規格抽稠泵作業方法及步驟與普通泵相同,70/56抽稠泵上部連接89油管,長度不得短于沖程+2米,上部可根據油管情況使用脫接器。抽汲黏度不大于2
3、000毫帕.秒9注意事項該泵在含砂井中使用時,泵下需進行防砂處理。該泵不得超沖程使用。該泵不得在大斜度井中使用。用戶需將該泵進行注氣作業或用于酸化井中使用時應在定單中注明。該泵上行載荷為大泵載荷。10長柱塞防砂抽油泵11結構簡圖12結構特點采用了長柱塞、短泵筒結構采用了側向進油結構采用了環空沉砂結構13優點可有效的解決砂卡柱塞現象減輕了柱塞與泵筒的磨損,防止砂磨現象停井時可防止砂埋抽油桿14技術參數公稱直徑 沖程 連接油管螺紋(上下) 抽油桿 螺紋 最大外徑 總長 間隙代號. 92. 1、2. 92.1、2. 108.1、2. 22116.1、215注意事項泵下須接帶絲堵的尾管,其密封要求與泵
4、上油管相同。56泵上端須接一根內徑76(3in)油管70泵上端須接一根內徑89(3 1/2in)油管,然后再根據需要變徑。下泵前應徹底沖砂至井底,用通井規檢驗油管。尾管沉度不得超過油層頂界。不得超沖程使用。尾管長度一般為100米300米,具體由含砂量確定。不得在酸化后的油井中用于排酸。油氣比較高易發生氣鎖的油井不宜采用。嚴禁在拐點及其下部使用。16斜井抽油泵17結構原理圖18結構分析19結構特點閥罩內部使用導向筋,限制了閥球的擺動閥罩內使用復位彈簧,閥球能夠迅速回位20優點采用導向筋結構減小了閥球運動的空間閥球擺動幅度小泵效高、閥球復位迅速21技術參數公稱直徑(mm) 沖程(m) 連接管螺紋(
5、上/下) 連接抽油桿螺紋 最大外徑 (mm)間隙 383-5.1 2 7/8TBG, 2 7/8TBG M18X1.5 89 1、2、3443-5.1 2 7/8TBG, 2 7/8TBG CYG19 89 1、2、3563-5.1 2 7/8TBG, 2 7/8TBG CYG19 891、2、3703-5.1 3 1/2TBG, 3 1/2TBG CYG221081、2、322防氣防砂抽油泵23結構原理圖24工作原理圖25優點拉閥強制開啟,提高了泵效固定閥采用導向筋結構減小了閥球的擺動空間,加快關閉.采用擋砂塊減小了柱塞上下兩端的壓差,游動閥開啟迅速.采用擋砂塊可防止停井后砂粒進入泵筒造成卡
6、泵采用等徑柱塞刮砂結構,可防砂卡26技術參數公稱直徑(mm) 沖程(m) 連接管螺紋(上/下) 連接抽油桿螺紋 最大外徑 (mm)間隙 382.5-5.1 2 7/8TBG, 2 7/8TBG CYG1989 1、2、3442.5-5.1 2 7/8TBG, 2 7/8TBG CYG19 89 1、2、3562.5-5.1 3 1/2TBG, 2 7/8TBG CYG19 1081、2、327注意事項粘度小于2000mPa.s含砂小于0.5%油氣比小于50056規格的抽油泵需使用89的油管或配套脫接器使用.28防腐抽油泵29結構原理圖30特點結構簡單泵效高耐腐性能強泵筒、柱塞采用耐腐蝕材料處理
7、該泵的所有標準件均采取防腐處理31技術參數公稱直徑,mm 32 38 4456 70沖程m 3-6 3-6 3-6 3-6 3-6 柱塞長度mm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泵筒長度mm 4500-7500 4500-7500 4500-7500 4500-7500 4500-7500 上部油管螺紋 2 7/8 TBG 2 7/8 TBG 2 7/8 TBG 2 7/8 TBG 3 1/2 TBG 下部油管螺紋2 7/8 TBG2 7/8 TBG2 7/8 TBG2 7/8 TBG3 1/2 TBG 連接抽油桿螺紋 M16X1.5M18X1.5CYG19 CYG19 CY
8、G22最大外徑mm 89898989108總長mm 4900-7900 4900-7900 4900-7900 4900-7900 4900-7900 間隙代號 1、2、31、2、31、2、31、2、31、2、332注意事項下泵前, 用通井規檢驗油管。 不得超沖程使用。嚴禁在拐點及其下部使用。泵下需連接篩管出砂井中使用時,泵下必須配防砂裝置或進行防砂處理.不能在含氣較高的油井中使用。33 刮垢抽油泵34結構原理圖35工作原理圖36結構特點結構簡單,成本低刮垢能力強 壽命長37技術參數公稱直徑 沖程m 聯接管螺紋(上/下) 抽油桿螺紋 間隙 382.5-5.1 2 7/8TBG 2 7/8TBG
9、 CYG19 1442.5-5.1 2 7/8TBG 2 7/8TBG CYG19 1562.5-5.1 2 7/8TBG 2 7/8TBG CYG19 1702.5-5.1 3 1/2TBG 3 1/2TBG CYG22138第二部分 抽油泵工況分析 抽油泵工作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抽油井的系統效率,因此,需要經常進行分析,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分析依據:地面實測示功圖。示功圖:懸點載荷同懸點位移之間的關系曲線圖,它實際上直接反映的是光桿的工作情況,因此又稱為光桿示功圖或地面示功圖。實際井將受泵制造質量、安裝質量,以及砂、蠟、水、氣、稠油和腐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實測示功圖的形狀很不規則,需對
10、照理論示功圖分析。 39 一、 理論示功圖分析 1. 靜載荷作用的理論示功圖繪制步驟:1)計算 , ,;2)利用力比,減程比,折算W,Sp ;3)繪圖。靜載荷作用的理論示功圖為一平行四邊形。40ABC為上沖程靜載變化線:A:下死點,靜載Wrl, 開 關, 關。AB:加載線,加載過程, 關 , 關。B:加載完畢, , 關 , 關 開 。BC:吸入過程,BC=Sp, 關 , 開。C:上死點。上沖程游動閥固定閥41CDA為下沖程靜載變化線 :C:上死點,靜載 , 關,開 關;CD:卸載線,卸載過程, 關, 關;D:卸載完畢, ,關 開, 關;DA:排出過程,DA=Sp, 開, 關(相對位移);A:下
11、死點。下沖程游動閥固定閥*若不計桿管彈性,靜載作用下理論示功圖為矩形。422. 慣性和振動載荷作用的理論示功圖(1)慣性載荷前半:由大變小的向下的慣性力,(加載);后半:由小變大的向上的慣性力,(減載);上沖程前半:由大變小的向上的慣性力,(減載);后半:由小變大的向下的慣性力,(加載);下沖程43(2)振動載荷疊加在四邊形ABCD上。振動發生在粘性液體中,為阻尼振動,逐漸減弱。另外,由于振動載荷的方向具有對稱性,反映在示功圖上的振動載荷也是按上、下沖程對稱的。44 3. 氣體影響下的理論示功圖由于氣體很容易被壓縮,表現在示功圖上便是加載和卸載緩慢。呈現明顯的“刀把”形。45原因:在下沖程末余
12、隙內還殘存一定數量的溶解氣,上沖程開始后泵內的壓力因氣體膨脹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吸入閥打開滯后(B點)、加載緩慢。 下沖程由于氣體受壓縮,泵內壓力不能迅速提高,排出閥打開滯后(D點),因此使得卸載變得緩慢(CD)。 氣體影響使泵效降低值為:充不滿的示功圖(供液不足,稠油):下沖程開始卸載緩慢,只有活塞遇液面后才開始快速卸載。46 4. 漏失影響下的理論示功圖 漏失的影響與漏失程度、運動過程以及抽汲速度有關。即:漏失越嚴重,對示功圖影響越大;47(1)排出部分漏失(只發生在上沖程) 1)上沖程 :排除閥座封不嚴,活塞與襯套間隙,使活塞上部液體漏到活塞下部的工作筒內,漏失量歲泵內壓力的減少而增大,因
13、漏失液體對活塞有向上的“頂托”作用,所以懸點載荷不能及時上升到最大值(油B B),使加載緩慢。 2)上后半沖程:活塞上行速度減慢,在 (C點),又出現了漏失液體的“頂托”作用,使懸點負荷提前卸載,到上死點時,懸點載荷已降至C點。有效行程 , 3)當漏失量很大時,由于漏失液體對活塞的“頂托”作用很大,上沖程載荷遠低于最大載荷AC,使吸入閥始終關閉,泵排量為0。48(2)吸入部分漏失(只發生在下沖程)下沖程開始后,由于吸入閥漏失使泵內壓力不能及時提高,延緩了卸載過程,同時,使排出閥不能及時打開。吸入部分漏失造成排出閥打開滯后(DD)和提前關閉(AA),活塞的有效排出沖程: 二、 典型示功圖分析 典
14、型示功圖是指某一因素影響十分明顯,示功圖的形狀反映了該因素影響的基本特征。盡管實際情況很復雜,但總是存在一個最主要因素,因此可根據示功圖判斷泵的工作狀況。49505152 三、 抽油井計算機診斷技術(自學) 抽油井計算機診斷技術是將實測地面示功圖利用數學的方法,借助于計算機求出抽油桿柱任一截面上的載荷與位移,同時繪出井下抽油泵的示功圖,以此判斷并分析抽油泵乃致整個抽油設備的工作狀況。 1. 診斷技術的理論基礎把抽油桿柱作為一根井下動態的傳導線,其下端的泵作用為發送器,上端的動力儀作為接收器。井下泵的工作狀況以應力波的形式沿抽油桿柱以聲波速度傳遞到地面。把地面記錄的資料經過數據處理,就可定量地推斷泵的工作情況。應力波在抽油桿柱中的傳播過程可用帶阻尼的波動方程來描述532診斷技術的應用 把地面示功圖數據用計算機進行數字處理后,由于消除了抽油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