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_第1頁
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_第2頁
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_第3頁
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_第4頁
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的產生背景l布線 Cabling支持IT設備相連的各種纜線、跳線、接插軟線和連接器件組成的系統l傳統布線針對特定應用系統(電話語音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建筑自動化系統等)的布線系統nnn封閉獨立不兼容4綜合布線系統特點l 兼容性(綜合性)n 語音、數據、監控等業務l 開放性n 支持不同廠家的應用系統l 靈活性l 可靠性l 先進性(模塊化)l 經濟性8綜合布線系統與智能建筑l綜合布線系統為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質綜合布線系統對于智能建筑如體內的神經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是衡量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中必備的基礎設施綜

2、合布線系統能適應今后智能建筑和各種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11llll綜合布線系統定義l通信電纜、光纜、各種軟電纜及有關連接硬件構成的通用布線系統,它能支持多種應用系統。即使用戶尚未確定具體的應用系統,也可進行布線系統的設計和安裝。綜合布線系統中不包括應用的各種設備。原郵電部1997年9月發布的YDT 926.1-1997通信行業標準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一部分:總規范12綜合布線系統定義 (2)l名稱的演進nnnPDS 綜合布線系統SCS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結構化綜合布線GCS (Generic Cabling System) 綜合布線系統13綜合布線系統的組

3、成(經典)llllll工作區子系統 (Work Area Subsystem)水平子系統 (Horizontal Subsystem)垂直子系統 (Backbone or Riser Subsystem)管理子系統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設備子系統 (Equipment Subsystem)建筑群子系統 (Campus Subsystem)14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經典)1516綜合布線系統標準lEIA/TIA-568: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nEIA/TIA 568 A(1991)/B(2001)/C(2009)lllISO/IEC 11801: 95年/2000年/

4、2008年GB 50311: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2007)GB 50312: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2007)18綜合布線系統標準 (2)l防火nn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年版)l機房及防雷接地標準nn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l智能建筑與智能小區建設標準與規范19綜合布線專業術語BD: building distributorCD: campus distributorFD: floor distributorMD: main distributorMDF: main

5、distributing frameODF: optical distributing frameTO: telecommunication outlet建筑物配線設備建筑群配線設備樓層配線設備主配線設備主配線架分配線架光纖配線架信息插座20IDF: interconnection distributing frame綜合布線專業術語 (2)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非屏蔽雙絞線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雙絞線FTP: foil twisted pair金屬箔雙絞線SFTP: shielded foil twisted pair屏蔽

6、金屬箔雙絞線MMF: multi mode fiber多模光纖SMF: single mode fiber單模光纖21綜合布線專業術語 (3)ACR: atte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 衰減/串擾比ELFEXT: 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等效遠端串擾FEXT: far end crosstalk遠端串擾NEXT: near end crosstalk近端串擾PSELFEXT: power sum ELFEXT 等效遠端串擾功率和PSNEXT: power sum NEXT 近端串擾功率和22綜合布線專業術語 (4)工作區水平子系統垂

7、直(干線)子系統管理設備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設備間交接(配線)間子配線間集合點Work AreaHorizontal SubsystemBackbone SubsystemAdministrationEquipment SubsystemCampus SubsystemEquipment RoomTelecommunication RoomSatelliteConsolidation Point234.2 系統部件(綜合布線材料)l傳輸介質nn電纜光纜l連接部件nnn插座配線架適配器24電纜l雙絞線nnUTPSTP27電纜(2)電纜整體屏蔽形式與結構 / 線對屏蔽形式與結構 TPU:非屏蔽(可省

8、略)F:金屬箔屏蔽U:非屏蔽F:金屬箔屏蔽S:金屬網屏蔽SF:金屬箔外加金屬網雙層屏蔽28UTPl水平電纜29UTP (2)l垂直主干電纜30STP31STP(續)lSTP分類nnnnnF/UTPU/FTPSF/UTPS/FTPF/FTP32雙絞線種類與型號ll對數 Pair Sizennnnnnnnnnnnnn類 CategorynnCat 1Cat 7Cat 3 Cat 61052 AWG24 AWG (0.511mm)23 AWG (0.574mm)100 120 150 l規格 Gaugennnl阻抗 Impedancennn124255075100150200400600900120

9、01500180033電纜(銅纜)等級對照國標等級ABCDEEAFFA美標等級Cat 1Cat 2Cat 3Cat 4Cat 5Cat 5 eCat 6Cat 6ACat 7Cat 7A傳輸帶寬(Hz)100K1M16M20M100M100M *200M500M600M1G常用線纜及應用場合類別線對4對25對50對75對100對200對300對900對Cat 3Cat 5/5eCat 6/Cat 7應用場合水平系統,少數垂直系統的數據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極少數垂直系統數據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垂直系統語音主干37光纜l多模光纖nn

10、l多模光纖nnnn62.5/125m50/125mOM1OM2OM3OM4l單模光纖n9/125ml單模光纖nnOS1OS2(低水峰)38多模光纖等級及其特性特征參數(m)全注入帶寬(MHzkm)850nm200500700150035001300nm500500500500500有效模式 帶寬(MHzk m)850nm220510850200047001Gbps傳輸距離 (m)10Gbps傳輸距離 (m)1300nm300450300300550等級850nm 1300nm 850nm2755007501000100055010005505505503366150300550OM1OM1OM

11、2OM3OM462.5/12550/12550/12550/12550/12539光纜l室內光纜光纖芳綸絲聚乙烯護套40光纜l室外光纜光纖纖膏松套管加強鋼絲阻水層鋼塑復合帶聚乙烯護套光纖纖膏松套管鋼塑復合帶T填充物聚乙烯護套中心加強筋42其他線纜l跳線RJ45-RJ45跳線/ 繩線4對110 跳線RJ45-110跳線45其他線纜(2)l跳線LC-LC跳線SC-SC跳線ST-ST跳線SC-ST跳線SC-FC跳線MT-RJ-LC跳線46連接部件插座ll表面安裝型(明裝)嵌入安裝型(暗裝)lll單孔多孔多媒體47連接部件插座(2)l防塵n45 傾斜n防塵門嵌入安裝單孔插座嵌入安裝雙孔插座帶防塵蓋雙孔

12、插座48連接部件插座模塊ll類別顏色l屏蔽與非屏蔽UTP插座模塊STP插座模塊49連接部件RJ45插頭l屏蔽與非屏蔽UTP插頭STP插頭50插座標準llT568AT568B51插座引腳接序1 2 34 5 67 81 2 34 5 67 8T568AT568B52插座引腳接序 (2)第 1 對:語音;第 2 & 3對:數據;第 4 對:電源線對IDT1R1T21 2 34 5 67 8引腳#543612781 2 34 5 67 8線對IDT1R1T2R2T3R3引腳#5412367853R2T3R3T568AT4R4T568BT4R4連接部件光纖耦合器ST耦合器SC耦合器FC耦合器LC耦合器

13、MT-RJ耦合器MU耦合器54連接部件光纖連接器55配線架lllll11021066RJ45其他lll機柜安裝壁掛安裝其他56配線架 (2)l110系列普通型57配線架 (3)l110系列普通型4對110配線架 端接模塊有腿110配線架無腿110配線架5對110配線架端 接模塊58配線架 (4)l110 機柜式59配線架 (5)l110系列壁掛式60配線架 (6)l210 (Cat 6)61配線架RJ45型五類七類六類62光纖配線架24口ST接口光纖 配線架24口SC接口光纖 配線架24口LC接口光纖 配線架644.3 工程設計llllll系統總體設計工作區子系統設計水平子系統設計垂直子系統設

14、計管理子系統設計設備間子系統設計lllll建筑群子系統設計布線系統的管線設計場地設計進線間設計工程設計實例66系統結構ll星形拓撲三級結構BDCDBDFDFDFDFDTOTOTOTOTOTOTOTO67系統組成lll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垂直主干子系統lll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68系統組成(續)69系統配置l建筑物 標準FD-BD 結構70系統配置 (2)l建筑物FD/BD 結構71系統配置 (3)建筑物FD-BD共用樓層配線間結構l72系統配置 (4)l建筑群FD-BD-CD 結構73綜合布線系統接口74線纜長度限值(EIA/TIA568A)AG: 相關區域纜線及跳線長度A

15、 + B + E 10mC, D 20mF, G 30m75線纜長度限值(GB50311)各線段長度限值(m)纜線類型A100對絞電纜62.5m多模光纜50m多模光纜單模光纜800200020003000B300300300300C50017001700270076線纜長度限值(EIA/TIA568B)僅針對語音傳輸!水平布線子系統與EIA/TIA568A相同MCBD HC FDIC TPEP 77線纜長度限值(EIA/TIA568B)(2)介質類型100雙絞線62.5m光纖50 m光纖單模光纖A800m2000m2000m3000mB300m300m300m300mC500m1700m170

16、0m2700m78等級與傳輸距離系統分級ABCD光纖傳輸帶寬(Hz)100k1M16M100MT雙絞線傳輸距離(m)100 3類2000200100100 5類3000260160100光纜傳輸距離(m)2000300079光纜與10 G以太網應用波長 (nm)8501310 (WDM)1310 (WDM)13101550光纖類型多模多模單模單模單模傳輸距離 (m)6530010k10k40k80連接部件向下兼容性連接部件(插座、配線架)類型系統特性Cat 3Cat 3繩線類型Cat 5Cat 5eCat 6Cat 3Cat 3Cat 3Cat 3Cat 5Cat 3Cat 5Cat 5Cat

17、 5Cat 5eCat 3Cat 5Cat 5eCat 5eCat 6Cat 3Cat 5Cat 5eCat 68182設計前的準備:用戶需求分析lnnnn需求分析的基本要求確定工作區數量和性質以近期需求為主,兼顧長遠發展需要對各種信息終端統籌兼顧、全面調查預測初步得到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所需的用戶信息ln需求分析對象智能建筑、智能小區(住宅、商住、校園智能小區)ln用戶信息需求分析的范圍工程區域的大小,信息業務種類的多少l用戶信息需求量估算83設計前的準備:現場勘查lll各樓層、走廊和房間、電梯廳、大廳等吊頂的情況計算機網絡線路可與哪些線路共用槽道沒有可用的電纜豎井,則要和甲方技術負責人商定

18、垂直槽道的位置,并選擇垂直槽道的種類在設備間和樓層配線間,要確定機柜的安放位置,確定到機柜的主干線槽的鋪設方式樓層配線箱掛裝方式確定到衛星配線箱的槽道的鋪設方式和槽道種類討論大樓結構方面尚不清楚的問題84llll設計原則l盡量將綜合布線系統納入到建筑物整體規劃、設計和建設之中合理規劃綜合布線系統容入的信息系統的種類與數量技術先進,適當超前標準化的設計系統的可擴展性方便維護和管理經濟合理llllll85設計步驟lllllll分析用戶需求獲取建筑物平面圖系統結構設計布線路由設計可行性論證繪制綜合布線施工圖編制綜合布線材料清單86子系統設計llllll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垂直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備子

19、系統建筑群子系統87工作區子系統設計lllllll工作區的劃分確定信息點表信息出孔的位置信息出孔的數量信息出孔的類型適配器(可選)材料明細表88工作區劃分89確定信息點表l根據平面圖統計nnn數據語音FTTD90信息出孔的位置lllll墻面或立柱:插座底部距地面300mm地下室墻面或立柱:插座底部距地面0.81.4m地面隔屏AC220 V電源需求91信息出孔的數量lll用戶需求設計等級平面圖統計92信息出孔的類型lll表面安裝嵌入式安裝地面安裝lll等級:Cat3/5/6單/雙/多孔多媒體93適配器的選擇lllll在設備連接器處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連接器時,可以用專用接插電纜或適配器。當在單一信

20、息插座上進行兩項服務時,應用“Y”型適配器。在水平子系統中選用的電纜類別(介質)不同于設備所需的電纜類別(介質)時,應采用適配器。在連接使用不同信號的數模轉換或數據速率轉換等相應的裝置時,應采用適配器。根據工作區內不同的應用終端設備(如ISDN終端),可配備相應的終端適配器。94適配器的選擇(續)(a)(b)(c)(d)(e)(f)95工作區軟連接線l工作區連接信息插座和計算機間的跳接軟線應小于5m。跳接軟線可訂購也可現場壓接。一條鏈路需要二條跳線,一條從配線架跳接到交換設備,一條從信息插座連到計算機。ll96信息點表樣本某綜合樓信息點表樓層-2-112342021合計語音1010301001

21、20801751635數據(銅纜)58301001401001751988數據(光纖)0005102017035597列出工作區材料清單llll模塊類型/數量面板類型/數量適配器類型/數量(可選)連接軟線類型/數量(可選)98水平子系統設計lllll水平電纜/光纜類型纜線路由電纜用量計算輔料材料明細表99水平子系統設計 (2)FDTOTOTO90 m100水平線纜選型llCat 3 語音Cat 5/6/7 數據Cat 5/Cat 6 語音+數據(全五類/六類)62.5/125m多模光纖 數據50/125m多模光纖 數據8.3/125m單模光纖 數據UTPSTP101llllll水平線纜路由ll

22、l埋管吊掛線槽地槽llll原則路由最短造價最低施工方便布線規范102吊頂內橋架布線法103地板下線槽布線104高架地板布線法105預制件電纜孔布線法107踢腳板布線法108地下線槽布線法109地下暗管布線法110走廊槽式橋架方式111墻面線槽112大開間辦公室布線設計l多用戶信息插座設計方案113多用戶信息插座設計方案配線架 FD紫/白區 藍區 水平電纜12主干電纜網絡交換機EBH工作區電纜。12W114多用戶信息插座規范ll最多12個信息插座安裝位置:可接近的永久性位置如:立柱、承重墻等,天花板等家具:區別對待工作區電纜直接與終端設備相連電纜長度要求(見公式和表)ll115多用戶信息插座規范

23、 (2)多用戶信息插座水平鏈路長度C = ( 102 H ) 1.2W = C 5 22 m式中:W 為工作區電纜的最大長度H 為水平電纜的最大長度C 為W + E + BD116多用戶信息插座規范 (3)電纜總長度 (m)10099989797水平布線電纜 H(m)9085807570工作區電纜 w(m)59131722電信間跳線和設備電纜 D(m)55555117大開間辦公室布線設計 (2)l集合點(轉接點)設計方案118集合點(轉接點)設計方案FD主干電纜CP 水平電纜水平電纜工作區電纜HHW119集合點規范l連接不使用跳線,利用配線架本身的結構構成電纜的回路在同一個水平電纜路由中,僅能

24、有一個集合點(CP)或轉接點(TP)從CP引出的水平電纜應終接于工作區信息插座或多用戶插座從CP到FD之間的電纜布放距離應不小于15m120lll集合點規范 (2)llCP一般考慮支持12個工作區,并適當冗余CP配線箱的安裝為永久性位置(立柱、承重墻等),一般不能安裝在家具上121電纜用量計算122輔料考慮llll配管橋架/吊桿/支架線槽地槽l規格數量不漏項123注意事項ll水平子系統材料清單lllUTP類型/數量光纜類型/數量附材類型/數量124垂直干線子系統的設計llllll確定每層樓的干線要求匯總整座樓的干線要求確定從樓層到設備間的干線電纜路由確定敷設附加橫向電纜所需的支撐結構確定配線間

25、與子配線間之間的結合方法根據選定的結合方法確定干線電纜的長度IDFIDFIDFIDFIDFMDF125確定每層樓的干線要求lll根據每層樓數據和話音點表推算話音主干、數據主干和光纜分別考慮25對線為一束126主干電纜/光纜選型l選型依據nnnn用戶的需求建筑結構與位置工作區子系統的配置管理子系統配置l類型nnnn100干線Cat 3電纜 (25/50/100/300/600/1800對)100干線Cat 5電纜 (25對)多模光纜 (2/4/6/8/16/24/36)單模光纜 (2/4/6/8/16/24/36)127匯總整座樓的干線要求ll匯總各樓層的干線要求列表nnn信息點類型信息點數量電

26、纜規格128規范要求l1 對語音業務,大對數主干電纜的對數應按每一個電話8位模塊通用插座配置1對線,并在總需求線對的基礎上至少預留約10的備用線對。2 對于數據業務應以集線器(HUB)或交換機(SW)群(按4個HUB或SW組成1群);或以每個HUB或SW設備設置1個主干端口配置。每1群網絡設備或每4個網絡設備宜考慮1個備份端口。主干端口為電端口時,應按4對線容量,為光端口時則按2芯光纖容量配置。3當工作區至電信間的水平光纜延伸至設備間的光配線設備(BDCD)時,主干光纜的容量應包括所延伸的水平光纜光纖的容量在內。129ll確定從樓層到設備間的干線電纜路由ll確定從樓層到設備間各種干線路由:封閉

27、型通道選擇干線段最短、最安全和最經濟的路由垂直通道:電纜孔、電纜井水平通道:管道(封閉橋架)托架(開放橋架)130干線路由lll最短最安全最經濟l通道n開放型通道(風道、電梯井):中間無隔板封閉型通道(推薦)nl過層(垂直)/穿墻(水平)方式nn管道電纜井131電纜孔方法132電纜井方法133確定敷設附加橫向電纜所需的支撐結構l某些建筑的垂直子系統要求干纜經過一段橫向(水平)走線進入垂直豎井,可以采用nn管道方法托架方法134管道方法135托架方法136確定配線間與子配線間之間的結合方法lll點對點端接 (推薦)分支結合(采用絞接盒)端接與連接137分支連接(混合)138點對點端接(推薦)13

28、9端接/連接(共享)140特例:電話交換機房與計算機機房不共址lll分別考慮路由分別選擇電纜分別計算電纜對數和長度141管理/設備子系統的設計llll綜合布線系統的核心配線間/機房內提供與其他子系統與設備的連接管理用戶終端,實現綜合布線的靈活性142線路標記色標lllllll藍色連接工作區信息出孔的電纜白色干線和建筑群連接電纜綠色來自電話局的電纜紫色來自電話或網絡交換機的電纜黃色連接控制臺或調制解調器的電纜橙色連接多路復用器的電纜灰色連接樓層的分配線間 (Satellite)143管理方式lll單點管理單交接單點管理雙交接雙點管理雙交接144單點管理單交接lllSOHO簡便自管理配線架信息出孔

29、用戶交換機網絡交換機來自電話局4對UTP紫區 綠區 藍區145單點管理雙交接lll設備間管理,配線間固定工作量較小靈活性受限配線架垂直干線配線架信息出孔用戶交換機網絡交換機來自電話局白區 藍區紫區 綠區 白區1464對UTP雙點管理雙交接ll靈活性高管理量大配線架配線架信息出孔用戶交換機網絡交換機紫區 白區白區 藍區4對UTP147設計步驟l第一大步驟:管理子系統在配線間和子配線間中的應用nn選擇配線架類型確定各場規模148設計步驟(2)l第二大步驟:管理子系統在設備間中的應用nn選擇和確定主架的位置與規模選擇和確定中繼線等輔架的位置與規模149設備間管理子系統設計步驟(3)ll每個模塊當作一

30、條線路處理決定每個配線架可供使用的線對總數150設備間管理子系統設計步驟(4)配線架規模100對300對900對可用線對總數96288864151設備間管理子系統設計步驟(5)l決定白場的配線架數目輸入線對總數配線架可用對總數選擇和確定中繼線/輔助場確定各場區的位置nnll根據配線架的實際尺寸繪制詳細施工圖152設計步驟(6)l第三大步驟:標記方案的實施153標識管理l必要性:在綜合布線中,應用系統的變化會導致連接點經常移動或增加標識信息:建筑物的名稱、位置、區號和起始點綜合布線使用了三種標識:電纜標識、場標識和插入標識交連管理的插入標識所用的底色及其含義154lll設備間要求lll面積: 2

31、0m高度: 2.5 m承重:A級 500kg/溫度: 1030C濕度:20%80%照度: 300Lx160B級 300kg/lll2m2m2配線間要求llll數量:以水平電纜長度不超過90m為原則面積: 5溫度: 1030C濕度:20%80%161m2美國標準建議的配線間尺寸與面積覆蓋面積500800m2建議尺寸3 m 2.2 m3 m 2.8 m3 m 3.4 m面積6.68.4100010.2162m2m2m2m2m2建筑群子系統設計l布線方法nnnn管道法直埋法架空法巷道法l設計考慮163管道內布線法164直埋布線法165架空布線法166巷道布線法167方法管道llll優點對電纜的機械保

32、護最好可隨時敷設電纜電纜敷設、擴充和加固容易不破壞建筑外觀提供某種程度的機械保護不破壞建筑外觀lll缺點挖溝、下管或預制件的費用高直埋ll挖溝費用高電纜敷設位置不易固定l 更換和加固困難架空ll成本低路徑短lll沒有任何機械保護靈活性差、安全性差影響美觀易受泄漏影響易被水淹168巷道l利用已有巷道費用最低ll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l了解敷設現場,確定敷設現場的特點nnn確定整個工地的大小確定工地的地界確定共有多少座建筑物169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2)l確定電纜系統的一般參數n 確定起點位置n 確定端接點位置n 確定涉及的建筑物和每座建筑物的層數n 確定每個端接點所需要的電纜對數n 確定有多個端接

33、點的建筑物所需要的電纜對數170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3)l確定建筑物的電纜入口nn現有建筑:位置、容量、條件新建建筑:提出設計方案171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4)l確定明顯障礙物的位置nnnn確定土壤類型:沙土、粘土、礫土確定電纜的布線方法確定地下公用設施的位置查清設計路由中的障礙物位置或地理條件:公路/鐵路/樹林/池塘/河流/山丘/礫石地/管道井等n確定對管道的需求172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5)l確定電纜路由n對每一種待定的路由,確定可能的電纜結構ppp所有建筑物共用一根電纜對建筑物分組,每組分配一根電纜每個建筑物單獨一根電纜nn查清路由中哪些地方需要獲得批準才可通過比較每種路由的優缺點

34、,確定最佳路由方案173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6)l選擇所需電纜類型和線規nnnnn確定電纜長度做出最終的結構圖確定入口管道的規格選擇設計中涉及到各種專用電纜根據設計方案選擇管道材料的規格、數量174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7)l確定每種選擇方案所需要的勞務成本nnnn確定布線時間確定電纜割接時間計算總時間計算每種方案的成本工時 總時間175建筑群電纜設計考慮 (8)l確定每種方案所需的材料成本nn主材成本:電纜附材成本l選擇最經濟、最實用的設計方案n 將勞務成本與材料成本相加,得出各方案的總成本n 比較各方案的總成本,選擇成本較低者n 確定低成本方案是否有總大缺點,以至抵消造價低 的優點176

35、布線系統的管線設計4對線纜數量電纜類型非屏蔽Cat 5e Cat 3Cat 6Cat屏蔽Cat 5e Cat 3Cat 6CatCat 71111222243338654177管徑(mm)152025322114327431185布線系統的管線設計(2)l水泥預制管塊178布線系統的管線設計(3)l柵格式塑料管(a)(b)(a)(b)179布線系統的管線設計(4)l蜂窩式塑料管180管道頂部距地面的最小深度管道類別水泥管、塑料管鋼管人行道下 車行道下 (m)(m)0.6與電車管道 交越 (m)1.00.8與鐵道 交越 (m)1.51.2181電氣防護、接地及防火l電源n設備子

36、系統與計算機或電話交換機機房共址時,設備間要根據主機的電源要求或規范進行電源設計綜合布線的設備間和交接間要有可靠的220V/50Hz交流電在交接間的電源線徑要適當,考慮網絡設備及管理子系統今后的升級的需要nn182電氣防護、接地及防火 (2)l電氣防護nn布線區域電磁干擾場強3V/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綜合布線電纜與電動機、電力變壓器等強電磁干擾源要保持必要的間距(詳見下表)l雷電防護183電磁干擾源380V以下電力電纜(5kVA)日光燈配電箱變電室有一方在接地金屬槽中雙方都在接地金屬槽中與線纜接近與線纜接近盡量遠離綜合布線纜線、管道與其他管線的間距電纜/光纜/管線其他管線避雷引下線保護地線給水

37、管壓縮空氣管熱力管(不包封)熱力管(包封)煤氣管最小平行凈距(mm) 最小交叉凈距(mm)10005015015050030030030020202050030020185防護及接地規定lllll干擾低于規定,宜采用UTP干擾高于規定或用戶對電磁兼容性要求高,宜采用STP或光纜不能滿足最小凈距時,宜采用金屬管屏蔽采用屏蔽措施時,要符合下列規定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nn單獨接地體時 4聯合接地體時 1llll采用STP時,所有屏蔽層保持導通和連續采用屏蔽布線時,配線架必須良好接地多點接地時,接地電位差 1Vr.m.s.敷設電纜的鋼管和金屬橋架必須良好接地1864.4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llll3類水平

38、鏈路/信道測試項目5類水平鏈路/信道測試項目Cat5e水平鏈路/信道測試項目Cat 6水平鏈路/信道測試項目188綜合布線系統測試模型綜合布線系統的鏈路與信道l鏈路(Link)信道 (Channel)l測試模型 (Test Model)三種測試模型,滿足不同需要189鏈路l指兩個接口間具有規定性能的傳輸通道,既不包括兩端的終端設備,也不包括設備電纜(光纜)和工作區電纜(光纜)190信道l信道是通信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從發送輸出端到接收輸入端之間傳送信息的通道。以狹義來定義,它是指信號的傳輸通道,即傳輸媒質,不包括兩端的設備。191基本鏈路模型(Basic link)(符合TSB67和

39、TIA/EIA568A標準)l適用于5類和超5類布線鏈路測試L 90 mFDTOLTester2M 測試線水平電纜2M 測試線192信道模型(Channel)(符合TSB67和TIA/EIA568A標準)l適用于驗證包括用戶終端連接線與條線在內的整體通道的性能L1+L2 90 mTOL1L22M 測試線水平電纜垂直電纜L3 8 mFDL總長 100 mTesterL3設備連接線BD193永久鏈路模型(Permanent Link)(符合TIA/EIA568B.2-1標準)l適用于超5類和6類布線鏈路測試L1 90 m永久鏈路終點FDTOL1水平電纜永久鏈路起點測試線Tester1943類水平鏈

40、路測試項目lllll接線圖(Wire Map)阻抗 (Impedance)長度 (Length)近端串擾 (NEXT)衰減 (Attenuation)195Cat 3基本鏈路性能指標接線圖12345678S|1234567812345678S|12345678S196阻抗()長度Max頻率MHz14NEXT dB40.130.725.924.321衰減dB1013.294 m0120(308ft)81016Cat 3信道性能指標接線圖12345678S|1234567812345678S|12345678S197阻抗()長度Max頻率MHz14NEXT dB39.129.32

41、4.322.719.3衰減dB4.27.310.211.514.9100 m0120(328ft)810165類水平鏈路測試項目 (與3類相同)lllll接線圖(Wire Map)阻抗(Impedance)長度(Length)近端串擾(NEXT)衰減(Attenuation)198Cat 5水平鏈路性能指標接線圖12345678S|12345678112012345678S| |12345678S100 m(328ft)阻抗()長度Max頻率MHz1481016202531.2562.5100NEXT dB6051.847.145.542.340.739.137.632.729.3衰減dB2.

42、9.210.311.516.721.6 199Cat 5信道性能指標接線圖12345678S|12345678112012345678S| |12345678S100 m(328ft)阻抗()長度Max頻率MHz1481016202531.2562.5100NEXT dB6050.645.64440.63937.435.730.627.1衰減dB79.210.311.412.818.524200Cat5 e 水平鏈路測試項目lllllll接線圖阻抗長度回波損耗RL插入損耗IL近端串擾NEXT近端串擾功率和PS NEXTACRllACR功率和PS ACR等

43、電平遠端串擾ELFEXT等電平遠端串擾功率和PS ELFEXT綜合近端串擾綜合功率衰減對NEXT傳播延遲偏差傳播延遲201llllllCat 5e基本鏈路性能指標頻率MHz1481016202531.2562.5100插損 NEXT 回波損耗 ANR dB dB dB dB39.110.311.616.721.66054.85048.545.243.742.140.635.732.317171717171716.315.613.512.15850.844.431.82918.910.7ELF dB584841.94035.9343230.124.12

44、0.0PSN PSANR PSELF dB dB dB575247.145.642.240.739.137.532.629.3554841.428.825.915.97.7554538.93732.93129202Cat 5e基本鏈路性能指標 (2)接線圖: 12345678 S|1234567812345678 S| |12345678 S阻抗范圍:85115 長度:94m延遲偏差:45ns傳播延遲:518ns203Cat 5e信道性能指標頻率MHz1481016202531.2562.5100衰減 NEXT 回流損耗 ANR ELF dB d

45、B dB dB dB12.918.6246053.648.64743.64240.438.733.630.11717171717171615.112.11057.849.142.339.934.531.828.925.9156.157.445.339.337.433.331.429.427.521.517.4PSN PSANR dB dB5750.945.744.140.63937.335.730.627.154.846.439.43731.628.825.922.8123.1PSELFdB54.442.436.334.430.328.426.424.

46、518.514.4204Cat 5e信道性能指標 (2)接線圖:12345678S|12345678S| | 12345678S12345678阻抗范圍:85115 長度:100m延遲偏差:50ns傳播延遲:555ns205Cat 6水平鏈路測試項目llllll接線圖長度回波損耗RL插入損耗IL近端串擾NEXT近端串擾功率和PS NEXT衰減串擾比ACRllACR 功率和PS ACR等電平遠端串擾ELFEXT等電平遠端串擾功率和PS ELFEXT直流環路電阻傳播延遲傳播延遲偏差206lllllCat 6永久鏈路性能指標頻率MHz1481016202531.2562.5100200250插損dB

47、1.93.555.57.07.98.910.014.418.627.431.1NEXTdB65.064.159.457.854.653.151.550.045.141.836.935.3PSN dB62.061.857.055.552.750.749.147.542.739.334.332.7ELF dB36.234.328.3PSELFdB33.231.325.3回流損耗 dB21.021.021.021.021.020.019.018.516.01

48、4.011.010.0207Cat 6永久鏈路性能指標 (2)接線圖: 12345678 S|12345678長度:90m延遲偏差:44ns傳播延遲:498ns20812345678 S| |12345678 SCat 6信道性能指標頻率MHz1481016202531.2562.5100200250插損dB8.09.010.111.416.521.331.535.9NEXTdB65.063.058.256.653.251.650.048.443.439.934.833.1PSN dB62.060.555.654.050.649.047.345.740.637.131.93

49、0.2ELF dB63.333.427.323.317.215.3PSELFdB60.330.424.320.314.212.3回流損耗 dB19.019.019.019.018.017.517.016.514.012.09.08.0209Cat 6信道性能指標 (2)接線圖: 12345678 S|12345678長度:100m延遲偏差:50ns傳播延遲:555ns21012345678 S| |12345678 S測試項目含義解釋l接線圖(Wire Map)nn正確接法 一一對應錯誤接法 線對交

50、叉反向線對交叉線對短路開路串繞線對211正確接法1 2 3 4 5 6 7 845451 2 3 4 5 6 7 8212錯誤接法開路反接213錯誤接法 (2)跨接T568A和T568B 混接214錯誤接法 (3)ll串擾線對結果是引起很大串擾(NEXT)215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2)l布線鏈路長度 (Length of the link)實際物理長度L脈沖發生器216布線鏈路長度連接方式信道方式基本鏈路方式永久鏈路方式綜合布線極限長度100 m94 m90 m測試結果表示:“通過”或“失敗”217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3)l衰減 (Attenuation)產生原因集膚效應連接電阻絕緣損耗阻抗不

51、匹配掃描儀250MHz近端電平表250MHz遠端218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4)近端串擾損耗 NEXT(Near End Cross-talk)(越大越好)測試主機發送信號掃頻單元l測試輔機終結器NEXT選頻單元終結器219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5)l綜合功率等效遠端串擾(PSELFEXT)(Power Sum Equal Level FEXT)3個相鄰線對對某線對等效遠端串擾總和測試主機掃描單元1掃描單元2發送信號1測試輔機終結器1發送信號2終結器2發送信號3掃描單元3掃描單元4終結器3終結器4220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6)l回波損耗 (Return Loss)由線纜和接插件構成鏈路時,由于特性

52、阻抗偏離標準值導致功率反射而引起的損耗測試儀主機掃描信號發生器測試儀遠端終結器Z高頻電橋Z選頻儀Z = 100221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7)l傳播延遲 (Propagation Delay)信號從鏈路的一端傳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Cat 6標準: 10 MHz永久鏈路 498 ns,信道 555 ns1234567812345678484 ns486 ns494 ns481 ns222測試項目含義解釋 (8)l傳播延遲偏差(Delay Skew)以同一線纜中信號傳播延遲最小的線對作為參考,其余線對與參考線對時延差值1234567812345678484 ns 3 ns486 ns 5 ns494 ns 13 ns481 ns 0 ns223驗收l驗收程序nnnn產品入場抽檢施工中的檢驗初步驗收竣工驗收224產品入場抽檢llll包裝:品牌名稱、產品名稱、制造產地、國際認證編碼號、長度、重量、顏色、復合的規范等。產品外觀:外皮尺寸、絕緣層、通信規格、印字等。物理特性:彎曲度、耐溫等。電氣方面:通過儀器將產品組成鏈路進行測試。225施工中的檢驗(隨工檢驗)l室內檢驗內容nn橋架和線槽的布放:安裝位置/安裝工藝/接地線纜敷設:線纜規格、路由、位置、工藝、接地ll室外檢驗內容線纜與連接件的端接安裝n插座、配線部件、跳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