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南北區域差異課件_第1頁
中國文化的南北區域差異課件_第2頁
中國文化的南北區域差異課件_第3頁
中國文化的南北區域差異課件_第4頁
中國文化的南北區域差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造成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主要原因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中國文化的南北區域差異第1頁,共37頁。文化是歷史發展的沉淀,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上凝聚形成的。在文化中,可以看到歷史的痕跡,可以看到自然環境的痕跡。因此,文化是有強烈區域性的。晏子春秋說:“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西游記說:“正是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講的都是文化上的區域差異。一、造成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原因第2頁,共37頁。漢民族性格的主要差異:南細北爽南方人的性格比較婉約,北方人的性格比較爽直。“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中庸。“北方的中國人,習慣于簡單質樸的

2、思維和艱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壯,性格熱情幽默,吃大蔥,愛開玩笑。”林語堂中國人一般北方人說話喜歡扯著大嗓門,沒遮沒攔;而南方人說話則小聲小氣。北人豪爽表現之一是愛喝酒。李白詩客中行為證。1996年全國人均消費啤酒超過15公升的 二、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一)第3頁,共37頁。大城市5座,哈爾濱、沈陽、大連、青島都在北方,南方只有寧波一市。(經濟日報1997年7月11日)哈爾濱喝酒。山東快書武松打虎第一句:“閑話碎語不要講,單表一表好漢武二郎。”沒有鋪墊,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快書大實話:“春季里刮春風,黑了天就點燈,生來的老鼠會打洞,麥子能推面,芝麻能打油,脖子上面長了個頭,沙鍋打了一定漏

3、。”“夏季里天氣長,人怕癆病地怕荒,秋后的兔子怕打槍,開河就流水,蓋屋就壘墻,關帝廟里有周倉,胡子長在嘴巴上。”句句大實話,折射出北人坦蕩的胸懷。 三、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一)第4頁,共37頁。相比之下,蘇州彈詞講究開篇,一般唱上十分鐘是常事,內容描繪也曲折細膩得多。陜西人為表述直爽的性格,自稱“冷娃”,意思是內熱外冷的性格,直來直去冷不丁的風格,認死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愣頭青”人格。兵馬俑的士兵沒一個戴頭盔,個個都是拼命打擊敵人舍死忘生的勇士。“相書上有一條說,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貴。我看這并不是妄語。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機靈,南人北相者,不消說是機靈而又能厚重。昔人之所謂貴,不過

4、是當時的成功,在現在,那就是做成有益的事業了。”魯迅北人與南人四、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一)第5頁,共37頁。犯罪類型的主要差異:南騙北搶南方多“智力型”經濟案件,北方多“暴力型”搶劫案件。假幣、假煙的滋生地大都在南方。廣東和福建經濟案件的發案率最高。深圳市在研究犯罪分子的地域特征時指出:廣東和福建“犯罪分子選擇智力、技術型犯罪,北方省犯罪分子選擇體力、暴力型犯罪”。“廣東人充分利用盜汽車和易銷贓等技術”,“盜汽車案件比例較高”。“外省人盜竊汽車的較少,而對于可以抬走再撬盜的摩托車、單車,盜竊的較多”。曹偉洪談犯罪分子人文地域共同性五、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二)第6頁,共37頁。先

5、秦哲理的區域差異:南老北孔南方是老莊學說發源地,北方是孔孟學說發源地。“我國春秋以前,道德政治上之思想,可分之為二派:一帝王派,一非帝王派。”“前者大成于孔子、墨子,而后者大成于老子。故前者北方派,后者南方派也。”王國維。孔子是魯國人,重倫理綱常和政治實行。繼承孔子的孟子也是魯國人。老子是楚國苦縣人,苦縣在河南省鹿邑縣。老子思想尚虛無,好玄想,主張無為而治。六、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三)第7頁,共37頁。南北文風的主要差異:南騷北風南方文學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楚辭離騷為開篇代表,北方文學以富有現實主義色彩的詩經國風為首篇。南方文風清綺,北方文風質樸。離騷以長江中游楚國的語言、民歌、地理為背

6、景,全詩兩千多字。離騷把風、雨、雷、電、云、月看作侍從,讓鳳凰和游龍駕車,馳騁太空,尋求理想境界。“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然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七、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四)第8頁,共37頁。劉勰文心雕龍。“投跡山水間,放情詠離騷。”柳宗元游雨亭夜述敘志七十韻。 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十五國風是鄉樂土風,主要來自黃河流域。只有周南、召南來自漢水、汝水一帶。雅是京都一帶的樂調,頌是北方王侯祭神、祭祖時的歌舞曲,都來自黃河流域。詩經的主旋律是端莊敦厚。“止乎禮義”,“思無邪”。孔子。杏花春雨江南,古道

7、西風冀北。“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浩洋,民生其間,多尚虛無。民尚實際,故所著之文,不外記事析理二端。民尚虛無, 八、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四)第9頁,共37頁。故所作之文,成為言志抒情之體。”劉師培劉師培辛亥前文選。敕勒歌和漁歌子是兩首千古傳誦的佳作。都有環境的烙印。前者描繪了遼闊、壯麗、寂寥的草原景觀;而后者則是一幅春風細雨、桃紅鷺白充滿詩情畫意的煙波釣叟圖。西塞山在浙江省吳興縣西,作者自號煙波釣叟。二者對比強烈、反差明顯。現代文學中的山藥蛋派、荷花淀派、湘味文學、西部文學等都反映了當地的自然、文化、鄉風、民俗,有著濃郁的鄉土文學色彩。九、中國文化南北區

8、域差異的表現(四)第10頁,共37頁。南北畫風、書法的主要差異:南雅北雄以山水畫為例,受環境影響,五代山水畫有南北分野。南京董源和巨然是南派代表,畫風清新典雅,飄逸瀟灑,淡墨輕嵐。畫中幽溪細路,屈曲縈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別有一番情趣。“嵐色郁蒼,枝干勁挺,咸有生意。溪橋涇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米芾畫史。南派創始的濃密墨點法,又稱“落茄點”,最能描繪江南林木濃密,郁郁蔥蔥的氣象。山西沁水荊浩和陜西西安關同是北派代表,作畫以黃河山水為背景,“全景山水”,“云中山頂,四面峻厚”,“遠取其勢,近取其質”,場面十、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五)第11頁,共37頁。場面浩大,筆力遒勁,氣象蕭索

9、,雄偉深厚。李文初中國山水文化。“山水畫南北宗之分,并不是以畫家之祖籍來分的,也不能從表面的筆法來分。”“關鍵是在藝術思想和審美理想方面:一重人工,一重自然;一主精工雕飾,一主天生化成;一主具體形象的真實細膩之美,一主象在畫外的想象之美。一般說,北宗畫受儒家美學思想影響較多,而南宗畫則受老莊思想影響很深。唐宋以來繪畫創作和繪畫美學思想上的對立,實質上正是六朝文藝思想上錯彩鏤金和芙蓉出水兩種對立的美學觀之繼承與發展。”(張少康) 十一、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五)第12頁,共37頁。陶天禮北風南騷清人阮元在南北書派論中說:“正書行草之分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

10、、周、隋為北派也。”“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于啟牘,減筆至不可識。”“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于碑榜。”劉熙載認為:“南書溫雅,北書雄健。”“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然北有北之韻,南有南之骨也。”劉熙載藝概書概。可見,南北書法上的區別,與文學、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十二、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五)第13頁,共37頁。戲曲和音樂的南北差異:南柔北剛南曲如抽絲,玲瓏、婉轉、親切、凄惻;北曲如掄槍,蒼涼、悲壯、激越、凝重。“凡曲,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則辭情多而聲情少,南則辭情少而聲情多。”“北宜和歌,南宜獨奏。北氣易粗,南氣易弱。”(明)王世貞藝苑言卮。

11、江南水鄉,山明水秀,小橋流水,人煙稠密。“南曲紆徐綿渺,流利婉轉,使人飄然。”(明-徐文長)王驥德曲律雜論。南國音樂,如雨如水,如夢如畫,如訴如泣,如癡如十三、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六)第14頁,共37頁。醉。年香港回歸,我方樂隊演奏江南民歌茉莉花。南方劇種適演抒情戲,表現才子佳人。 梁祝角色大半都由女子裝扮。樂器方面,有南方絲竹、北方鼓吹一說。江南絲竹音色細膩,簫是其絲竹樂器的代表。吹簫時,必須在幽靜處,低頭瞇眼,緩吐長音,余聲繞梁。到了北方,聽到的是鏗鏘有力的鼓聲,高亢激昂的嗩吶,肅穆悠遠的古箏。吹嗩吶時演員頭往上揚,扭脖聳肩,表現出強烈的激情。威風鑼鼓是北方樂器的代表。剛毅雄壯的威

12、風鑼鼓,有“黃河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十四、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六)第15頁,共37頁。陜北安塞武鼓,粗獷激烈,講究揮槌的狠勁,踢腿的蠻勁,轉身的猛勁,跳躍的虎勁,讓人看了帶勁,聽了鼓勁。趙榮、李同升陜西文化景觀研究。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演威風鑼鼓。北方劇種,適合演歷史劇,適合演帝王將相。秦腔中吼是其特色,八百里秦川黃土飛揚,三千萬人民吼叫秦腔。“一聲秦腔吼,嚇死山坡老黃牛,八尺漢子眼淚流,出嫁的姑娘也回頭。”這是陜西人民對秦腔的頌詞。每逢農歷大小節日,鎮鎮村村,鑼鼓齊鳴,粉墨登場。一場精彩的秦腔演出,十幾里內路斷人稀。十五、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六)第16頁,共3

13、7頁。社會環境的南北差異:南經北政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政治軍事活躍。北方戰事較多。根據臺灣三軍大學編的中國歷代戰爭史,從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起,到1840年鴉片戰爭止,2061年期間,共有重要戰役721起。其中,北方548起,占76%;南方只有173起,占24%。北南戰事大致是三比一的比例。為何?一是中原既是諸侯鄰地的接觸帶又是交通的主干線,二是首都主要在北方,三是北方有黃淮大平原,地勢開闊平坦,適合大兵團作戰。十六、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七)第17頁,共37頁。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兩千多年時間,我國首都主要在北方,北方是我國政治活動的中心。大體而言,1 唐朝以前,首都主要在西安

14、;五代以后,首都主要在北京。2 南京和杭州也是我國六大古都,但其建都的歷史背景是南北分裂,南方偏安。一旦北方大規模軍事力量長驅南下,偏安的南方小朝廷往往無力抗衡。南朝梁武帝蕭衍(547年),陳朝陳后主陳叔寶(587年),五代南唐李后主李煜(960年),都出生在南京。3 1911年清朝滅亡以前,全國一統后在南方定都的記錄只有1368年明朝朱元璋。1420年朱棣遷都北京,明朝13位皇帝在北十七、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七)第18頁,共37頁。京穩定下來。在北方建都是由全國的政治和軍事形勢決定的。南方經濟比較發達。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快的福建、廣東、浙江三省都在南方,1978年到1999年三省

15、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3.7%、 12.7%、 12.4%。安史之亂后,南方經濟開始超過北方。南方經濟比較發達的重要標志是商品意識比較強。1993年經濟參考記者發表文章,標題是:“南方路邊多廣告,北方街頭多口號。”社會上還流傳“北方獎官帽,南方獎鈔票”,“北京講主義,廣東講生意”,“北京出決議,廣東出效益”等順口溜。十八、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七)第19頁,共37頁。南上北下南方意識形態多次挺進中原,北方政治軍事八次統一大陸。“南風北漸”是我國近現代經濟和意識流動的基本態勢。較重要的事件有:1.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百日維新,康梁是廣東南海和新會人;2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

16、民主革命,孫中山是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3 .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都在華南,隨后建立的海南經濟特區也在華南。縱觀我國的歷史,有實力的政治集團主要來自 十九、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八)第20頁,共37頁。北方,最后統一全國的力量主要來自北方。其中,較重要的有8次: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中華,根據地在陜西關中;2 .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漢楚之爭,以項羽失敗告終。劉來自豐縣,代表北方勢力。項來自會稽(蘇州),代表南方勢力。3 .公元279年三國歸晉。三國中,魏晉代表北方勢力,蜀漢劉備和吳國孫權代表南方勢力。4 .公元581年隋滅陳,結束二百

17、余年的紛爭局面。隋開國皇帝楊堅原籍陜西華陰,根據地在山西太原。5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趙原籍河北涿縣,根據地在河南商丘。商丘古為宋國, 二十、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八)第21頁,共37頁。稱帝后稱宋朝。6 .公元1279年蒙古人忽必烈滅南宋,建立元朝。蒙古人來自漠北。7 .公元1644年滿人入關,建立清朝。滿人來自東北。8 .公元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百萬雄師下江南。這是自北而南統一中華的最近實例。二十一、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八)第22頁,共37頁。中國飲食文化的南北差異:南米北面;南細北粗;南甜北咸南米北面飲食的自然環境烙印。南方盛產稻谷,主食

18、以米為主,米粉、糕團、粽子、湯圓等風味食品都用米制成。北方盛產小麥,主食以面為首,一面百吃,有蒸煮煎炸,烤烙炒拌多種加工方法。老舍曾稱贊山西面食:“駝峰熊掌豐敢夸,撥魚貓耳實且華。”太原有十大面:拉面、切面、揪面、擦面、刀削面、撥魚、剔尖、烙烙、柳葉、貓耳朵。南方人認為面食只能當點心,當面點。北方人認為米飯是吃不飽的,有“三十里糕,四十里面”的說法。二十二、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九)第23頁,共37頁。北方餃子南方魚是南北除夕團圓飯的差別。餃子形狀象元寶,讀音同“交子”,在除夕子時進食有招財進寶和更歲交子的雙重吉祥意義。明宮史說:“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

19、于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南方守歲必備年糕和魚,取“年年高”和“連年有余”的吉祥意義。湖南木魚。江蘇讓魚守歲。南甜北咸反映了環境對飲食口味的影響。南濕度大,北干燥。在口味方面,除了酸、甜、苦辣、咸五味,還有麻、糟、臭等。毛澤東愛吃臭味。山西人愛吃酸味。二十三、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九)第24頁,共37頁。南細北粗。整體而言,南方飲食比較細膩,北方飲食比較粗獷。清人錢泳說:“北方人嗜濃厚,南方人嗜清淡,北方人以肴饌豐、點食多為美,南方人以肴饌潔、果品鮮為美。雖清奇濃淡,各有妙處,然濃厚者未免有傷腸胃,清淡者頗能自得精華。”(履園叢話)南方講質,北方講量。生物品種受緯度地帶性影響。東北十大

20、怪之一是“大缸小缸腌酸菜”。東南沿海一帶的點心小品,玲瓏剔透,街頭小吃,花色繁多。在江蘇,鱔魚可以做一百多道不同花式的菜肴。一尾刀魚可以制作刀魚全席。在哈爾濱,常聽到一個大字。人稱是大丫頭、二十四、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九)第25頁,共37頁。大小伙子、大老爺們。與吃有關的是大蔥、大醬、大饅頭、大餅、大包子、大白菜。饅頭通常200克一個,油條最長的有半米,土豆大得像嬰兒腦袋,粉條粗得像筷子。哈爾濱人到江南用餐,第一感覺是見了小碗小碟吃不慣,吃不飽。豬肉燉粉條是東北一道名菜。“大米飯燉茄子,我是你家老爺子”,是東北流傳的順口溜。說話大大咧咧,干活粗粗拉拉,吃飯隨隨便便,是東北的民俗畫。陜西

21、十大怪中有五怪講飲食:面條如腰帶,鍋盔似鍋蓋,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關中的農民海碗容積在2公升以上,吃泡饃是必須用海碗的。將海碗和 二十五、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九)第26頁,共37頁。玲瓏小巧的潮州工夫茶杯放在一起,一個象高山,一個象小丘,高差達到7倍,容積相差100倍。一群容貌像兵馬俑的大漢,哼著秦腔,端著比頭大的碗,拿著跟碗一般高的饃,蹬在板凳上,吃得汗流滿面,砸聲一片,其樂融融。這就是關中一帶的民俗風景畫。二十六、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九)第27頁,共37頁。漢語方言區的分布特征南繁北齊北方語言比較統一,南方語言比較繁雜。漢語的方言區有七個:北方方言區、吳方言區、閩方言區

22、、粵方言區、客家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整個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大西南以及華東、華中長江以北,都屬北方方言區。講北方方言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8.9%,占講漢語人口72.2%。北方方言內部一致性比較明顯,彼此通話沒有多大困難。7個漢方言區有6個分布在東南一隅。在同一個方言區內,有些方言亞區也達到互相聽不懂的程度。如福建,語言的復雜程度在全國是首屈 二十七、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十)第28頁,共37頁。首屈一指的。一,漢語七大方言,在福建省內可以找到五個;二,閩方言內部歧異度較大,亞方言互相聽不懂;三,各種方言分布犬牙交錯,互相滲透;四,沒有一個能代表全省的強勢方言。二十八、中國

23、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十)第29頁,共37頁。中國建筑園林的南北差異:南巢北穴,南敞北實,南花北柏,南水北石,南私北皇南巢北穴,緣由不同。從人類開始有居室,北方屬窩的系統,原始于穴居;南方是巢居,其原始建筑為棚。南敞北實,形式不同。受氣候的影響,南方建筑多敞口,空氣流通順暢,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北方建筑較嚴實,大都單面開窗,少空透,以保持溫度,抵御嚴寒。南花北柏,植被不同。北方花木落葉時間長,多用常綠的松柏。南方花木種類繁多,四季花香。二十九、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十一)第30頁,共37頁。南水北石,要素不同。北方市民很少能聚水為池,假山多用頁巖、石灰巖,厚重有余,委婉不足。南方小

24、橋流水人家,多空蝕的太湖石,水灣迷遠,石影玲瓏。南私北皇,社會背景不同。北方多皇家園林,富麗堂皇,氣勢恢弘。南方多私家園林,小巧玲瓏,清平淡雅,曲折幽深,多文人情趣,書卷氣息。宗教建筑的南北差異:南方多佛寺道觀,北方多石窟寺。南方多佛寺道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受“無我”和“超逸”的出世觀念支配,三十、中國文化南北區域差異的表現(十一)第31頁,共37頁。佛寺大都在山水勝地。深山古寺,清泉環階,白云繞室,石徑苔生,林木凝煙,是修煉無我觀的佳處。在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中,峨眉山、九華山和普陀山都在南方,除了唐宋以后漢文化重心南移的歷史背景,得惠于南方溫暖濕潤的環境。道教推崇老子的“無為”思想,探究養之道,企求羽化升仙。道觀擇址,首選洞天福地。這些“仙境”大都在山奇、泉清、洞幽、崖怪的南方。118座洞天福地,南方有99座。青城山和武當山。宗教建筑必須考慮到飲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