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內錨桿施工方案_第1頁
隧道內錨桿施工方案_第2頁
隧道內錨桿施工方案_第3頁
隧道內錨桿施工方案_第4頁
隧道內錨桿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10 頁 共 NUMPAGES10 頁隧道內錨桿施工方案砂漿錨桿施工工藝砂漿錨桿鉆孔級圍巖采用YT28型風槍鉆眼,、級圍巖采用四臂鑿巖臺車鉆眼。孔眼方向垂直于巖面,鉆孔直徑大于錨桿直徑15mm。采用砂漿錨桿時,根據設計要求截取桿體并整直和除銹,在桿體外露端加工成螺紋,以便安裝墊塊及螺母,在桿體每隔1m設隔離件,以使桿體在孔內居中,保證有足夠的保護層。錨桿注漿安裝前先做好材料、機具、腳手平臺和場地準備工作,注漿材料使用標號不小于32.5級水泥,粒徑小于3mm的砂子,水灰比為0.40.45。邊墻和底部砂漿錨桿作業程序是:先注漿,后放錨桿。具體操作是:先將水和稀漿濕潤管路,然后將已調制好

2、的砂漿倒入泵內,將注漿管插至錨桿孔底,將泵蓋壓緊密封,一切就緒后,慢慢打開閥門開始注漿,在氣壓推動下,水在前,砂漿在后,水濕潤泵體和管路,引導砂漿進入錨桿孔中,隨著砂漿不斷壓入孔底,注漿管緩緩退出眼孔,直至砂漿注滿眼孔后,立即把錨桿插入眼孔,接著用推、錘擊方法,把錨桿插至孔底,然后用木楔塞緊孔口,防止砂漿流失。注漿壓力保持在0.2MPa。壓注漿時,密切注視壓力表,發現壓力過高,就立即停風,排除堵塞。錨桿孔中需注滿砂漿,發現不滿時需拔出錨桿重新注漿。注漿管不準對人放置,注漿管在未打開閥門前,不準搬動,關啟密封蓋,防止高壓噴出物射擊傷人。使用摻速凝劑砂漿時,一次拌制砂漿數量不應多于3個孔,以免時間

3、過長,使砂漿在泵管中凝結。超前小導管注漿工藝小導管采用長3.5m42mm無縫鋼管,鋼管前端做成尖楔狀,便于插入孔中或直接打入,在管前部2.0m范圍內按梅花形布置,鉆10mm的注漿孔,以便鋼管進入地層后對圍巖空隙注漿。注漿材料:采用水泥砂漿,水灰比按1:1控制,同時摻入一定量的三乙醇胺與氯化鈉溶液,以縮短初凝、終凝時間,提高強度,提高水泥漿的可壓注性。其施工步驟如下:按設計布眼、鉆孔,采用四臂鑿巖臺車。采用鉆機連接導管頂入。用塑膠泥封堵導管周圍及孔口,工作面上的裂縫亦應封堵。導管外露20cm,安裝注漿管路。開始注漿。注漿采用雙液注漿泵3臺,注漿能力1030L/min,并配套對應的03.0MPa壓

4、力計、060L/min流量記錄儀及相應的注漿軟管,并同時備用2套儀器和配件。注漿時,嚴格控制注漿口的最高壓力在0.5MPa以內,以防壓裂工作面,進漿速度不宜過快,每根導管的進漿速度控制在30L/min以內,壓漿量按設計的定量和注漿壓力進行雙控制。超前小導管注漿工藝流程見圖4.3.2.16。 防水帷幕的施工云霧山隧道DK245+404DK245+604段穿越巖層破碎帶及影響帶,巖體破碎及角礫化,巖溶水發育。設計采用帷幕注漿止水,防止出現涌水、涌泥現象。鉆孔設備采用四臂鑿巖臺車。鉆機由機頭、操作臺、壓泵站三部分組成,通過高壓管及快速接頭連接。選用SYB-90全液壓雙液注漿泵,注漿壓力0.50.7M

5、Pa。選用四臺攪拌機,作為水泥漿制漿設備。配套設備由1臺鉆孔臺車和5臺礦車組成。注漿列車組成詳見圖4.3.2.17。鉆孔臺車用于安放鉆機推進器及支架、操作臺及注漿管路。圖4.3.2.16 超前小導管注漿工藝流程圖圖4.3.2.17 帷幕注漿運輸機械示意圖1、2號礦車為注漿車,上面安放SYB-90雙液注漿機3臺,根據注漿工藝要求選用不同的注漿泵。與孔口管、高壓閘閥、注漿管、吸漿管共同組成注漿系統。3號礦車為制漿車,攪拌桶2臺、自攪拌儲漿桶1臺。另設水玻璃桶1個,容量為1m3。4號礦車用于水泥運輸、存儲。與3號車之間設活動跳板。5號礦車為TGRM水泥基注漿材料罐車,與4號車共同組成后勤保障系統。T

6、GRM水泥基注漿材料運到后,直接用泵抽送到前面的TGRM水泥基注漿材料桶。施工順序:軌行式鉆孔注漿列車就位后,操作人員將鉆機機頭固定在支架上面,移至預定鉆孔位置,調整好角度,連接好氣、油、水管,即可多孔同時開鉆。鉆孔的同時,即可在3號平車上面開始拌水泥漿、TGRM水泥基注漿材料,做好注漿前的準備工作。成孔并連接好注漿管路后,根據注漿工藝要求,選擇注漿泵進行注漿。為方便施工,注漿管全部選用直徑為32mm的高壓膠管,通過變徑管與注漿泵相連,這樣不管用哪臺注漿泵,注漿管路都不用更換。注漿完成后,用電瓶車將15號梭礦車一起拉出隧道,即可迅速轉入鉆爆作業循環。防水帷幕注漿示意見圖4.3.2.18。注漿施

7、工作業程序見圖4.3.2.19。圖4.3.2.18 防水帷幕注漿示意圖合格注漿平臺就位制漿注 漿管路聯接補充注漿結束接通電源檢查效果否圖4.3.2.19 防水帷幕注漿施工作業程序圖格柵鋼架的施工格柵鋼架的施工工藝見圖4.3.2.20。初噴混凝土測量定位定位錨桿施工格柵架設格柵固定連接噴射混凝土格柵制作圖4.3.2.20 格柵鋼架施工工藝圖格柵鋼架在按設計單元,按11比例放樣,設立11胎模加工工作臺,分單元加工,運至現場安裝。安裝時各單元采用鋼板-螺栓連接。加工時,要求做到尺寸準確,弧形圓順,允許偏差為:拱架矢高及弧長+20mm,架長20mm。;焊接(或搭接)長度要滿足規范要求;焊接成型時,沿剛

8、架兩側對稱進行,接頭處要求相鄰兩節軸線一致,連接孔位置要準,以保證連接準確。格柵拱架加工后要試拼,無扭曲翹曲現象,接頭連接要求每榀之間可以互換。斷面尺寸允許偏差為20mm,扭曲度為20mm。格柵拱架施工工作內容包括定位測量、安裝前的準備和安設。定位測量:準確地定出安設于曲線上的每榀鋼架的位置。首先測定出線路中線,確定里程,然后再測定其橫向位置。 格柵、鋼架設于曲線上,安設方向按該點的法線方向。直線地段,安設方向與線路中線垂直,上下、左右偏差小于5cm,傾斜度2。安設前的準備工作:運至現場的單元鋼架分單元堆碼,安設前進行斷面尺寸檢查,及時處理欠挖侵空部分,保證鋼架安設。鋼架外側有不小于5cm的噴

9、射混凝土,安設拱腳或墻腳前,清除墊板下的松碴,使其置于原狀巖石上,在軟弱地段,可采用拱腳墊鋼板的方法。避免拱腳下沉,拱墻腳應保持水平。格柵鋼架安設:鋼架按設計位置安設,鋼架與封閉混凝土之間盡量緊貼。在安設過程中,當鋼架與圍巖之間有較大間隙時設墊板,墊板數量不大于10個,兩排鋼架間沿周邊每隔1m用縱向鋼筋聯接,形成縱向連接體系,使其成為一體,以改善受力狀態。鋼架安裝完成后,和鎖腳錨桿(級圍巖)或與之相接觸的錨桿頭焊接,使之成為整體結構。格柵鋼架架設在與隧洞軸線垂直的平面內,安裝位置允許偏差為:與線路中線位置支距不大于30mm,垂直度5%。格柵鋼架保護層厚度大于25mm,其背后必須保證噴射混凝土密

10、實。格柵鋼架安設正確后,縱向連接牢固,并與錨桿焊接成一整體。邁式自進式錨桿施工對隧道圍巖較差的地段,普通錨桿成孔困難時,采用自進式錨桿施工。邁式錨桿具有以下優點:集鉆、注、錨于一體,解決了常規錨桿鉆錨時的塌孔問題,能夠保證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錨固質量;在抗彎、抗剪強度和表面粘結等方面優于截面積相同的常規錨桿,且可根據需要對之進行切割或接長、施加預應力或釋放荷載。邁式自進式錨桿施工:開挖后先施噴3-5cm混凝土對拱部進行封閉并架好鋼支撐,然后在拱部范圍內沿法線方向打設錨桿、壓注水泥水泥基雙液漿,噴射初期支護混凝土,在隧道的拱部形成整體支護結構的保護下進行開挖。其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3.2.21。中空

11、注漿錨桿施工隧道拱頂系統錨桿采用中空注漿錨桿。中空注漿錨桿施工方法:先錨固后注漿,注漿時壓力可達好幾兆帕可以充填滿錨孔,漿液在注漿壓力的作用下滲透進裂隙,達到改良圍巖結構的目的。拱部開挖噴35cm砼架立鋼支撐標出錨桿位置錨桿鉆進錨桿檢查錨桿連接檢查孔眼是否暢通并裝止漿塞備料注雙液漿封口噴初期支護砼備雙液漿圖4.3.2.21 邁式錨桿初期支護施工工藝流程圖鉆進:用普通鑿巖機鉆孔并清孔。 插入錨桿:將安裝好錨頭的HBC中空注漿錨桿插入孔,錨頭上的倒刺立即將錨桿掛住。 安裝止漿塞、墊板、螺母。 連接注漿機:通過高速注漿接頭將錨桿尾端和所選注漿機聯接。 注漿:開動機器注漿,進行壓力注漿以改良圍巖結構。燕尾段施工DK242+760DK242+850段長90m設計為燕尾式,圍巖級別為級;采用中導洞法施工。爆破設計見圖4.3.2.9。DK242+850DK242+890段長40m為近距離單線分離段,巖性為級圍巖,采用臺階法施工。近距離單線隧道加強段施工時,注意對中間巖柱的保護,開挖時采用預裂爆破施工,淺眼少裝藥,嚴格控制爆破震速,不超過2cm/s,中間巖柱采用25低預應力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