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射頻消融及介入診療_第1頁
肝癌射頻消融及介入診療_第2頁
肝癌射頻消融及介入診療_第3頁
肝癌射頻消融及介入診療_第4頁
肝癌射頻消融及介入診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癌射頻消融及介入診療肝臟位置圖肝癌 概況 發病率逐年上升、WHO十大腫瘤之一 我國為高發區 發病率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城市僅次于肺癌 農村近次于胃癌 原發性肝癌來源于肝臟上皮性惡性腫瘤分為:肝細胞癌、 膽管細胞癌、 混合細胞癌。病因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酒精化學致癌物質、黃曲霉素飲水污染一、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病因 明確與肝癌有關:乙型、丙型和丁型(A BCD E)乙肝肝硬化 肝癌危險性升高1000倍肝癌患者:約 90%有乙型肝炎肝癌丙肝抗體檢出率為10%-20%,日本和歐洲.二、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約70%有肝硬化 多數是乙型、丙型肝炎所致大結節性肝硬化乙肝相關肝硬化平均每年有3%6%發生肝癌小結

2、節型肝硬化大結節型肝硬化混合結節型肝硬化三、酗 酒在美國,幾乎50的 肝癌 酗酒行為尸解,高達50的嚴重酗酒患者有肝癌(亞臨床)四、環境和理化因素黃曲霉毒素B1池塘中藍綠藻產生毒素肝吸蟲感染亞硝胺類、偶氮芥類、有機氯農藥、雄激素、某些類固醇類(性激素)以及酒精(防腐劑,染色劑,農藥,激素,酒精)長期持續接受輻射(環境輻射) 臨床表現 原發性肝癌早期多無典型癥狀, 臨床就診者多為中晚期病人。右上腹疼痛 消化道癥狀 出血傾向 發熱 黃疸肝臟腫大 轉移灶癥狀肺轉移:咳嗽、咯血胸腔轉移:胸水,右側多見骨骼或脊柱轉移:局部疼痛或神經受壓癥狀顱內轉移:相應定位癥狀 臨床表現一、肝腫大二、肝硬化表現:脾腫大

3、 腹水 靜脈擴張 檢查診 斷病史 三部曲,家族史癥狀:多數癥狀不典型 上腹疼、納差、黃疸、不明原因發熱、腹瀉、惡液質體征 肝大、包塊、黃疸、水腫(腹水)、靜脈曲張影像學 B超、CT、核磁、DSA造影 實驗室檢查 AFP 60-70%,早診6-12月,指標*病理: 臨床分期 I期(早期、亞臨床期):無癥狀和體征者II期( 中期):界于I期與III期之間者III期(晚期):有明確的黃疸、腹水、惡病質或肝外轉移之一者自 然 病 程(能活多久?)早期亞臨床期 (影像診斷困難) 約10個月亞臨床期 (可提出診斷) 約 8-9個月 24中 期 (可明確診斷) 個 約4個月 月晚 期 約2個月治 療方法:手

4、術( 期以前) 介入(TACE) 熱療 冷凍 無水酒精 射頻消融術 放射目的:延長壽命,提高質量預 后 取決于能否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肝癌切除術后5年生存率為30%50%,其中小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為50%60%中晚期肝癌如經積極綜合治療也明顯延長其生存時間 原發性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28.45cm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753cm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83.3東方肝膽病例介紹 患者周某某 女 55歲右上腹不適3天入院。入院查體:皮膚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捫及腫大,腹部平軟,右上腹壓痛,無反跳痛,未捫及明顯包塊,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浮腫。于2016-05-06行腹部強化CT示:1、肝內異常密度灶,符合

5、肝癌強化方式;2、肝內多發小結節灶,考慮轉移;3、雙腎及肝內囊腫;4、腹腔少量積液。 診斷為肝癌晚期。2016-05-13 在局麻下行射頻消融術肝癌射頻消融術手術過程.mp42016-05-16 行肝癌介入術什么是射頻消融?是當前世界上公認的殺傷腫瘤較多、損傷機體較輕的微創“間質療法”。它通過插入肝腫瘤內的射頻針尖發出中高頻的射頻波造成組織細胞離子震蕩摩擦產熱,使局部溫度達到 70-100,引起細胞變性壞死,并能使腫瘤周圍血管凝固閉塞,阻斷瘤體血供,防止發生轉移射頻消融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超聲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術中射頻消融治療、腹腔鏡下射頻消融治療。經皮肝穿射頻消融治療是最常采用的一種治療方

6、式,其優點是定位準確、實時監測,且無放射性損傷、成本低廉、操作簡便。適應癥:嚴重肝硬化估計不能耐受手術;腫瘤位于第一或第二肝門,估計手術困難;合并嚴重并發癥不能耐受手術;肝癌術后復發不宜或患者不愿接受手術;多發性轉移性肝癌,病灶數目在3個以內。禁忌癥主要為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凝血障礙和大量腹腔積液。特點(1)微創。經皮穿刺治療可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反應輕微,大多數患者在治療當天可下床活動進食。(2)對于直徑5cm的腫瘤,治療效果與手術切除相仿,可達到局部根治的標準。(3)適于反復多次治療,對于多發和復發性腫瘤更能顯示出射頻治療的優越性。(4)避免了切除治療過程中擠壓和觸摸腫瘤可能會引起的醫源性轉

7、移肝癌DSA介入治療地位美國癌癥治療指南,介入治療已被公認為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治療。肝癌中,血管性介入治療臨床應用最多。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 肝癌DSA介入治療:是指經股動脈插管,將抗癌藥物或栓塞劑注入肝動脈的一種區域性局部化療。它是目前非開腹手術治療肝癌的首選方法,其療效已得到肯定。 肝癌DSA介入治療地位采用局部靶向藥物灌注、腫瘤血管栓塞 集中殺滅腫瘤細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腫瘤負荷(減少惡性腫瘤數量、體積)并可逆轉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轉化為可切除的肝癌病例。治療作用 DSA介入治療就是經導管既給化療藥物,又給栓塞劑1、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選擇性注入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供血,

8、封閉腫瘤血管,從而抑制腫瘤生長。把腫瘤“餓死”。2、局部藥物濃度提高和延長藥物與病變接觸時間,并且減少全身的藥物總劑量,達到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的目的。TACE 特 點療效好:濃度正相關, 肝組織是其他器官的100-400倍; 瘤區高于正常肝組織5-20倍毒副作用低:栓塞,其他器官濃度低。適應癥 禁忌癥 適應癥 術前、不能手術、術后預防、術后復發禁忌癥 無絕對 嚴重黃疸、大量腹水 肝腎功能嚴重障礙 、 白細胞血小板減少 患者不能平臥(1-2小時) 栓 塞 劑碘油 明膠海綿 介入治療優點1、療效確切, AFP迅速下降,腫塊縮小,疼痛減輕 2、科學:局部藥物濃度高數十倍,阻斷腫瘤血供,雙管齊下 3

9、、操作簡單,安全可靠;4、年老體弱及有某些疾病者也可進行,不須全麻,保持清醒;5、對部分肝癌可縮小體積后作二步切除。6、可作為綜合治療晚期腫瘤重要手段之一。 7、肝癌介入治療費用相對比較低肝癌的DSA介入治療優點微創定位準確,療效明顯副作用少,并發癥小射頻消融術及介入術的并發癥:1、腹膜炎。如患者術后出現腹部劇痛、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及腹式呼吸消失,提示可能發生膽汁性腹膜炎,應給予消炎對癥處理。2、誤穿其他臟器。仔細觀察尿液顏色,如出現血尿、腰痛提示可能誤穿腎臟。誤穿肺臟則有呼吸不能、胸痛等氣胸癥狀,正確選擇穿刺點可減少此癥的發生肝功能損害3、以轉氨酶升高和黃疸指數升高為主,經保肝、降酶、退黃短期治療后,肝功能都在3周內恢復到術的水平。這是由于射頻治療引起癌周圍的肝組織壞死,壞死組織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