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學基礎-緒論PPT課件(PPT 59頁)_第1頁
中醫護理學基礎-緒論PPT課件(PPT 59頁)_第2頁
中醫護理學基礎-緒論PPT課件(PPT 59頁)_第3頁
中醫護理學基礎-緒論PPT課件(PPT 59頁)_第4頁
中醫護理學基礎-緒論PPT課件(PPT 5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護理學基礎主編第1頁,共59頁。 第一章 緒 論廣州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陳佩儀第2頁,共59頁。3第一節 中醫護理學基礎的任務與內容第二節 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第三節 中西護理文化差異教學內容第3頁,共59頁。4掌握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外科精義侍疾要語對中醫護理學基礎的貢獻2. 掌握千金方在婦兒科護理的內容;肘后救急卒方在急救護理方面的內容 3. 熟悉中醫護理學及現代護理學體系的文化內涵4.了解中醫護理學的發展史;了解中醫護士隊伍的形成和發展概況學習目標第4頁,共59頁。第一節 中醫護理學基礎的 任務與內容 第5頁,共59頁。6中醫護理學基礎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結合預防、養生、保健、康復等各

2、項醫療護理活動對患者及老、弱、幼、殘加以照料,并施以獨特的中醫護理技術,以保護、維持、恢復人類健康的一門應用學科。 一、中醫護理學基礎的任務第6頁,共59頁。7二、中醫護理學基礎的內容發展簡史、原則與特點、基本護理、辨證護理基礎、養生保健概要、中藥用藥護理、經絡與腧穴的基本知識、33項中醫護理技術等。二、中醫護理學基礎的內容第7頁,共59頁。第二節 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 第8頁,共59頁。9中醫護理學的形成萌芽時期 夏-春秋時期 戰國-東漢時期 宋金元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明代 清代 近代 現代第9頁,共59頁。10 各時期對中醫護理的貢獻一、萌芽時期(原始社會)*受傷時用溪水沖洗傷

3、口*用草莖、泥土、樹葉包扎止血法*用樹枝固定骨折*為了防寒避邪,用獸皮或樹皮做衣第10頁,共59頁。11二、夏-春秋時期 衛生保健 飲食護理 傳染病護理 情志護理護理第11頁,共59頁。12二、夏-春秋時期1.個人和環境衛生的改善2.飲食衛生3.心理衛生4.預防思想 5.其他:按摩、隔離、用酒洗臉、洗手、洗腳、沐浴和洗滌食具等以五味,五谷 ,五藥養其病喜、怒、哀、樂、愛、惡、欲之情,過則有傷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第12頁,共59頁。13三、戰國-東漢時期1.黃帝內經2.傷寒雜病論3. 神農本草經4. 華佗第13頁,共59頁。14黃帝內經與中醫護理

4、學基礎1.天人合一學說與生活護理2.飲食護理3.情志護理4.病情觀察5.護理診療技術6.音樂療法7.急癥的基礎理論第14頁,共59頁。15傷寒雜病論與中醫護理學基礎1.首創中藥灌腸2.開展心肺復蘇術3.發展中藥用藥法4.強調飲食護理中的禁忌原則5.舌下含服第15頁,共59頁。16神農本草經與中醫護理學基礎1.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2.提出了“七情和合”學說3.提出藥物的配伍禁忌原則第16頁,共59頁。17華佗對護理的貢獻1.首創剖腹術的護理2.倡導“五禽戲”用于養生保健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動作,組編而成的一套鍛煉身體的功法。第17頁,共59頁。18四、魏晉南北朝時期 1.脈經 2.肘

5、后備急方(肘后救卒方)第18頁,共59頁。19肘后備急方與中醫護理學基礎1.急救技術2.創面處理3.最早的導尿術記載4.疾病防治 腹水的飲食指導、癭病和狂犬病的治療第19頁,共59頁。20 龔慶宣劉涓子鬼遺方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外科專著第20頁,共59頁。21五、隋唐五代時期 諸病源候論 千金方 外臺秘要 食療本草 第21頁,共59頁。22諸病源候論與中醫護理學基礎病情觀察外科護理強身健體 術后患者食、乳癰早期護理 呼吸法、健身法、摟肚法等脈直疾、脈疾而細、脈來牒牒(累累)等都是病情惡化第22頁,共59頁。23千金方孫思邈千金方以“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而命名第23頁,共59頁

6、。24千金方與中醫護理學基礎婦產科護理嬰幼兒護理飲食護理(提出先用食療后用藥療)預防養生保健情志護理服藥護理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發展(導尿術)高尚的醫德第24頁,共59頁。25 孫思邈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 第25頁,共59頁。26六、宋金元時期1.用藥護理 太平圣惠方2.飲食護理 飲膳正要脾胃論格致余論 本草衍義小兒方論3.起居護理 保生要錄4.外科護理 衛濟寶書外科精義儒門事親5.婦兒護理 婦人大全良方 小兒藥

7、證直訣第26頁,共59頁。27外科精義首部護理專論,從六方面專論護理內容:1.首先提出病室環境宜安靜;2.規定了探視制度3.注意情志護理4.強調飲食衛生及營養5.做好康復護理6.提出了護理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第27頁,共59頁。28七、明代本草綱目 溫疫論 外科正宗 第28頁,共59頁。29七、明代本草綱目-世界醫藥杰出貢獻溫疫論-世紀性傳染病因卓越創見外科正宗 -外科護理的補充 消毒隔離、預防接種、飲食衛生第29頁,共59頁。30八、清代溫熱論 -闡明了溫病的發病規律治疫全書 -疫病的預防侍疾要語第30頁,共59頁。31侍疾要語1.情志護理2.生活護理3.病情觀察4.投藥護理 現存最早古籍中醫

8、護理專書第31頁,共59頁。32九、近代1.中醫護理學的發展 2.建院辦學培養中國護理人才第32頁,共59頁。33 十、現代1958年江蘇省中醫院編寫了首部中醫護理專著中醫護理學,創辦了第一所中醫護校 1985年北京中醫藥大學率先成立了中醫護理系 ,招收大專生1999年我國首屆中醫護理本科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護理系招生 第33頁,共59頁。34中醫護理的展望中醫護理要發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須要走科學研究的道路。中醫護理要發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須要走繼續教育的道路。第34頁,共59頁。351.提高現有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2.提高現有中醫護理人員的國際交流水平3.現有護理人員普及中醫護理學知識4.拓

9、寬中醫護理的應用范圍 5.與國際護理接軌、完善整體護理的內容中醫護理的發展第35頁,共59頁。第三節 中西護理文化差異 第36頁,共59頁。37一、中醫護理和西方護理的歷史與發展之異同二、中醫護理和西方護理理論哲學背景之異同三、中醫護理和西方護理的護理程序之異同四、中醫護理和西方護理思維方法之異同中西護理文化差異 第37頁,共59頁。38 萊寧格(Madeleine Leininger):跨文化 護理學(transcultural nursing )的奠基者。1950獲比尼迪克學院生物科學學士學位 1954獲華盛頓凱斯林克大學精神護理碩士學位 1965獲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世界上第一位)

10、 20世紀中期-“跨文化護理理論” 萊寧格的“跨文化護理理論” 第38頁,共59頁。391.文化 是一個特殊群體學習得來的、共同享有的、流傳下來的價值、信念、規范和生活實踐活動,可以指導人們按特定的方式思考、作出決策和行動。2.照顧 是指與幫助、支持或促進服務對象健康狀況和改善生活方式需要有關的指導性行為。萊寧格理論的有關概念“跨文化護理理論” 的內容第39頁,共59頁。40 3.文化照顧 指用一些人們認識到的價值觀、信念和一定性的表達方式,來幫助、支持個體(群體)維持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或面對死亡與殘疾。4.文化照顧差異 是人們在對健康、處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或面對死亡的文化中所衍生的對照顧的意

11、義、價值和方式的差異性。萊寧格理論的有關概念第40頁,共59頁。415.文化照顧共性 是人們在對待健康、處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或面對死亡的文化中所衍生的對照顧的共同的、相似的意義、價值和方式。6.世界觀 是人們如何看待世界或宇宙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關于世界和生命的“圖像或價值觀”。萊寧格理論的有關概念第41頁,共59頁。427.民間健康系統 是傳統的、當地固有的保健和治療措施,對治愈疾病或幫助人們有特殊意 義和用途。8.專業健康系統 是在特定教育機構中學習,經過正規專業培訓的保健人員提供的專業照 顧或治療服務。萊寧格理論的有關概念第42頁,共59頁。43歷史與發展哲學背景護理程式思維方法 二一四

12、三 中西護理文化異同的思考第43頁,共59頁。44一、歷史與發展之異同中醫西醫形神一體論 質量和能量統一論 第44頁,共59頁。45“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護理都是幫助患者,使他處于最佳狀態 “只有患者的自身能力才能治愈傷病” 中醫西醫第45頁,共59頁。46中醫西醫整體 立體思維 宏觀整體揭示人體生命活動規律 以辯證 宏觀 定性 自然療法為特點 直觀 線性思維 探析人體微觀結構和功能 以辨病 定位 定量 對抗治療為特點 第46頁,共59頁。47二、 護理理論哲學背景之異同人護理健康環境四大元素第47頁,共59頁。48人形氣神中醫西醫 物質資訊意識

13、宇宙統一體開放系統能量場第48頁,共59頁。49 五行歸類 自 然 界五行 人 體五味五色五氣五方五季五臟五腑五官形體情志酸青風東春木肝膽目筋怒苦赤暑南夏火心小腸舌脈喜甘黃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思辛白燥西秋金肺大腸鼻皮悲鹹黑寒北冬水腎膀胱耳骨恐第49頁,共59頁。50環境地理 居住 四時 晝夜中醫西醫空氣 聲音 溫度 光線第50頁,共59頁。51 六淫致病與居住環境*風邪屬陽,有頭痛、風濕病、抽搐、眩暈等不能直接吹風*寒邪屬陰,有脾胃虛寒,筋脈肌肉拘引蜷縮等居室的溫度 偏高,有陽光*暑邪屬陽,有汗出、口渴、頭身困重等居室應涼爽*濕邪屬陰,有頭重如裹,下肢浮腫等居室應干爽*燥邪屬陽,有口、鼻、咽干燥

14、,干咳少痰居室內空氣濕度 偏高*火邪屬陽,有汗出、口渴、鼻、咽干燥等居室內應保持涼 爽和避光,有一定的濕度。第51頁,共59頁。52健康陰陽平衡中醫西醫系統平衡對內穩定對外適應身體適應心理適應健康健康第52頁,共59頁。53護理三分治七分養中醫西醫照顧對陰陽失衡的“人”對陽性指征的“患者”第53頁,共59頁。54三、護理程式之異同中醫西醫望 聞 問 切 四診合參 評估 診斷 計畫 實施 評價 起居 飲食 情志 技能 心理 第54頁,共59頁。55四、護理的思維方法之異同中醫西醫宏觀 哲學 整體 結構 功能 天文 地理 氣象 動物 植物 體液 氧合 感覺 神經 內分泌 第55頁,共59頁。56 小 結 *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