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_開題報告_第1頁
杭州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_開題報告_第2頁
杭州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_開題報告_第3頁
杭州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_開題報告_第4頁
杭州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_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5/8WORD.財經學院學院學年論文開題報告表格不對,現在是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論文題目: 方言與普通話對比研究學生 俞浩文 指導教師 郭振偉 分 院 人文與藝術分院 專業名稱 漢語言文學 班級 10文學1班 學 號 10209001412013年 12 月 17日財經學院學院學年論文開題報告學生俞浩文學號1020900141分院人文與藝術 班級10文學1班 論文(設計)題目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研究指導老師郭振偉 職 稱講師指導老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一、論文(設計)選題的依據(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該選題國外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主要參考文獻等)(一)選題的目的與意義時代發展的要求:隨著普通話

2、的逐步推進,許多地方的家鄉話已逐步被漢語普通話同化,但作為民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方言,不應隨之消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這一代有責任的文化人的社會責任。國家政策的導向:近年來,隨著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重視獨特的文化遺產,包括方言在的許多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傳統文化發展的需要:文明要進步,文化要發展,這是文化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黨和政府對古城文化保護措施的進一步到位,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和現今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融會貫通,相得益彰。我們試圖通過本課題研究,在方言與普通話對比研究方面,解決三方面的問

3、題:一是研究二者的歷史演變軌跡,準確描寫二者語音特點與部差異;二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層次對方言與普通話詞語運用的異同;三是研究方言與普通話語法特點,初步建立方言語法研究架構。我們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文化研究方面,解決三方面的問題:一是研究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作到古為今用,在傳統文化的保護方面作出貢獻;二是研究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整理文化典籍;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新形勢下,如何保護傳統方言特色。(二)國外的研究現狀以與發展趨勢近年來,方言與普通話對比在國已經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HYPERLINK :/ki .cn/Search.aspx?q=auth

4、or:%E9%B2%8D%E5%A3%AB%E6%9D%B0 t _blank 鮑士杰在方言略說中對方言的聲韻調作了詳細的探討; HYPERLINK :/ki .cn/Search.aspx?q=author:%E5%BE%90%E9%9D%99%E8%8C%9C t _blank 徐靜茜在方言的社會變體與雙語現象中對方言(地方方言)部的兩個支派、分化因素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HYPERLINK :/ki .cn/Search.aspx?q=author:%E6%9C%B1%E6%B5%B7%E6%BB%A8 t _blank 朱海濱在方言分布的歷史人文背景兼論語言底層與南方方言區的形成一文中

5、,主要針對普通話與方言的存在形式做了一個對比研究,并且表明方言就是語言存在的唯一形式,方言的分布與地域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甚至可以說,一地總有一地相應的方言,方言就是該地獨特地域文化的顯性體現; HYPERLINK :/ki .cn/Search.aspx?q=author:%E5%BE%90%E8%B6%8A t _blank 徐越在方言語音的部差異中指出方言語音的部差異,并把這些差異歸納為單項型的年齡差異、地域差異和多項交叉型的年齡-地域差異、年齡-性別差異。指出老派方言中殘存的某些與宋代汴洛雅音有關的特點正在流失,新派方言官話化和土白化的演變趨勢都很明顯;同時, HYPERLINK :

6、/ki .cn/Search.aspx?q=author:%E5%BE%90%E8%B6%8A t _blank 徐越還在方言兒綴的修辭功能中指出了方言的兒綴詞因數量多、能產性強、讀音與眾吳語不同而成為方言的一個重要特點。“兒”的本義是“小孩兒”,轉為詞綴后,其基本意義或初始意義是指小,在指小過程中自然衍生出表示喜愛、戲謔、輕蔑等功能,有時其本身“指小表愛”的功能已經不重要了,但能使表達更加輕松。 HYPERLINK :/zhidao.baidu /search?word=%E6%99%AE%E9%80%9A%E8%AF%9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7、 普通話其實是中國北部方言,因為北部大部分地區發音等等基本差不多,所以國家講其定為普通話,南部方言沒有多大規矩,可以分為若干個語系,比如這里統稱為吳越,包括近全部地區, HYPERLINK :/zhidao.baidu /search?word=%E5%8D%97%E9%83%A8%E5%9C%B0%E5%8C%B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南部地區。江 HYPERLINK :/zhidao.baidu /search?word=%E8%8B%8F%E5%8C%97&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北部地區為 HY

8、PERLINK :/zhidao.baidu /search?word=%E6%B7%AE%E6%89%AC&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淮揚語系,就是淮河以南,長江以北。而吳越雖然只集中在 HYPERLINK :/zhidao.baidu /search?word=%E6%B1%9F%E6%B5%99&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江浙一代,但是發音卻千差萬別,南部的音實在聽不懂。北面,好懂多了,但是但外人看來,聽懂已屬不易。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語,是國家法定的語言,又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它是在北方話和話基礎上

9、長期形成的,又不斷吸收方言成分豐富發展自己,它有比較明確的規標準,語言規程度比較高,語言聲望最高,在社會語言生活中發揮重要的全局性作用。而漢語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地域變體,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務,是地域文化的載體,記錄、保存、傳播地域優秀文化;它在普通話之下,受普通話的影響,又吸收普通話成分增強自己的活力,同時又豐富普通話。因此我贊同“普通話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的說法,也可以認為普通話與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補分用的關系,它們既互相影響又互相豐富,而不是互相對立、互相排斥。普通話普與與方言保護的關系就像是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兩者不能舍其一。雖然方言的萎縮是推廣普通話的客觀結果,但是我們可

10、以為方言留下一方生存的空間。普通話可以作為工作語言,公眾語言;而方言可以用于家庭生活和民間藝術。人類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很強的,有些人能掌握多種語言,所以我們完全有能力同時掌握普通話和方言。方言與普通話在語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這也是區分二者的基本方法。勁松在話的語氣和語調中從同異兩個方面談了漢語的字調和語調:“在漢語中,字調和語調具有共同的本質,即都是使用音高與其變化的手段起辨別意義的作用。在話中,它們又屬于不同的系統,在形式上它們各有不同的調閾;在結構上字調與每個音節和語素聯系在一起,而語調只出現在特定位置的音節上;在意義上,字調表示詞匯意義,而語調則表示語法和情感意義。”(勁松 1992:1

11、13-114)這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對方言的產生、形態、特點以與運用做了系統的分析,與此同時,將方言與普通話做了一些巧妙的對比研究。(三)主要參考文獻1 蔡勇飛.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HSXX198703003.htm t _blank 方言兒尾的作用J.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2 呂潔麗,顧秋麗.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YWCZ201105080.htm t _blank 方言語法中的官話成分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年05期3 王群力. HYPER

12、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HZTX200609036.htm t _blank 方言基石上的苔蘚關于方言的普世性J.通訊,2006年09期4 周思源. HYPERLINK :/ t _blank 方言何需保護N.中華讀書報,2004年5 王啟龍;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QHDZ901.011.htm t _blank 方言音系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6 徐越.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HSXX200505019

13、.htm t _blank 從宋室南遷看方言的文白異讀J.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7 徐靜茜.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HZHX198704003.htm t _blank 方言的社會變體與雙語現象J.師學院學報,1987年04期8 慧子.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DNWH198906008.htm t _blank 方言的文化特色與其成因J.東南文化,1989年06期9藍. HYPERLINK :/ cnki .cn/Article/CJFDTOTAL-BJSZ2

14、00104005.htm t _blank “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中的漢語方言問題J.師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1年04期10朱坤林.方言區小學生學習普通話障礙與改進策略探析以地區為例J.才智,2010年06期11金麗娜. HYPERLINK :/ki .cn/Article/CDMD-10530-1011029100.htm t _blank 語言接觸中的句法演變D.大學,2010年12丹青.吳語的句法類型特點J.方言,2001年04期13呂文蓓,吳語.話和普通話的接觸研究D.大學,2010年14保亞.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J.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15、年02期15崢琳.普通話常用音節的語音特征分析D.師大學,2003年16王茂林.普通話自然話語的韻律模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17賈媛.普通話焦點的語音實現與音系分析D.南開大學,2009年18田貴森,建民.語言變異研究的理論與方法J.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19王愛君.語言態度的社會實踐研究D.華東師大學,2006年20傅靈.方言與普通話的接觸研究D.大學,2010年論文(設計)的主要研究容與預期目標論文的主要研究容本篇論文主要研究的容有:首先,對方言的詞語、語法規律和特點做詳細的分析,分析得出了方言與普通話各自具備的特征:(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現代

16、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話為代表,部一致性較強。在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最多,占人口總和的 73%。 (2)吳方言 :滬、長江以南、浙,以話為代表,占總人口的 7.2%。其次,筆者對吳方言與普通話在語法、語調等方面進行了對比研究,得出了它們在語法和語調上面存在的差異:吳語區長年都是氣候比較溫和,不象北方人說話時嘴得不大而需要有許多卷舌音來區分不同的詞,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的,有許多卷舌音,吳語好象沒有卷舌音。吳語基本上是舌齒音。吳語有許多普通話中沒有的詞匯,語法上相差無幾。最后,筆者指出,要遵循語言的客觀規律,做好對兩者的有效對比研究。在普通話推廣取得良好成果的情況下,方言卻正在

17、逐漸萎縮。有人認為“方言的消亡是正常的”。皮之不存,毛將焉在?我們應該看到在方言日益萎縮的情況下,以方言為載體的地方曲藝等地方精髓文化也深受其影響,在逐步消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出保護方言是十分必要的。 (二)論文研究的預期目標(1)揭示了方言的獨特規律;(2)為研究地域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建設文化提供學術支撐;(3)提高市民對地方文化的認同感,為普與普通話構筑良好的平臺。(4)最終達到研究方言與普通話區別的目標,寫成不少于一萬字的文章。三、論文(設計)的主要研究方案(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準備工作情況與主要措施)(一)擬采用的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運用現今國外與課題相關的理論,與本課題研究的理論進展情況。2、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掌握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為課題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口頭和書證材料)。3、行動研究法:結合隨機調查,邊研究,邊探索,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和應用有機統一起來,逼近語言事實。4、個案研究法:我們將采用本地區老城區樣本和附近街道、鄉鎮樣本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某一地區、某一人群作典型個案分析,揭示方言的某些規律和本質。準備工作情況首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