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色概述(共6頁)_第1頁
草木染色概述(共6頁)_第2頁
草木染色概述(共6頁)_第3頁
草木染色概述(共6頁)_第4頁
草木染色概述(共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9草木(co m)染色(rns)概述(i sh)1、茜草染色 染色茜草 (Rubia tinctorum L.),根含茜草素,為天然優(yōu)質(zhì)紅色染料,多生于沙地上。茜草(本經(jīng)),又名:茹藘(詩經(jīng)),茅蒐(毛詩傳),蒨草,地血、牛蔓(陸璣詩疏),紅藍(史記徐廣注),染緋草(蜀本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陽草、鐵塔草、風(fēng)車草(土宿本草),蒨藤、五葉藤(履巉巖本草),土茜苗(救荒本草),八仙草(綱目拾遺),金線草、紅絲線,鋸子草(植物名實圖考),紅茜、四輪草、穿骨草、紅髻巾、麥珠子,鐵血藤、活血草、掛拉豆、山龍草、拈拈草、澀澀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紅根藤、鴨蛋藤、染蛋草

2、、紅內(nèi)消、紅根草、拉拉藤、牛人參、鋸鋸草、粘蔓草,大鋸鋸藤、破血丹、小女兒紅。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3米。支根數(shù)條或數(shù)十條,細長,外皮黃赤色。莖方形,有4棱,棱上有倒生刺。生于原野、山地的林邊、灌叢中。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茜草的根含紫茜素、茜素、偽紫茜素、茜草色素。茜草為人類最早使用的紅色染料之一,故茜草又名:破血草、染蛋草、紅根草等。茜草所染不是紅花那種鮮艷的真紅,而是比較暗的土紅,在印染界有專門的術(shù)語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紅)。古文獻中早有記述,詩經(jīng)有“縞衣茹藘,聊可與娛”、“東門之墠茹藘在阪”等句。西漢毛萇傳鄭風(fēng)。東門之墠云:茹藘(音慮),茅蒐(音搜)也。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云:茹

3、藘,茅蒐,蒨(音茜)草也。(按:蒨草即茜草)漢官儀記有“染園出卮茜,供染御服”之句。史記?貨殖傳中亦有“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的記載,可見當時栽植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紅在周朝以前即受到相當?shù)闹匾暋1静菥V目云:“陶隱居本草言:東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則西草為茜,”時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廷數(shù)尺,方甚中空有勱,外有細刺,數(shù)寸一節(jié),每節(jié)五葉,葉如烏藥葉而糙澀,面青背綠,七八月開花結(jié)實,如小椒大,中有細子。可以染絳。”清代物理小識?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紅以烏梅湯,退紅以石灰水,退后茜不失銖兩。”等句,植物名實圖考一書對茜草也有許多解說。臺早期志書中也屢有記載,像康熙五十六年本諸羅縣

4、志記曰“茜草染絳之草,一名茅搜,土番多用此以染獸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傳,莫知所生之處漢人鮮有識者。”茜草可以概分為東洋茜及西洋茜兩類,東洋茜又因產(chǎn)地不同,而有印度茜、中國茜、日本茜等名稱。就染紅的的效果來說,西洋茜和印度茜皆遠優(yōu)于中國茜。中國、臺灣及日本等所產(chǎn)的東洋茜,染色時其紅色素較薄而橙色味較強,不若西洋茜與印度茜的鮮紅。茜草染色時可用新采集的生鮮茜根,也可以使用中藥店所購買的干茜根。茜草染料屬于蒽醌類。將茜素用鋁 ,鈣媒染劑處理 , 在太古油存在下,可得到美麗堅牢的紅色 , 即 Turkey red ( 土耳其紅)。茜草染色所用媒染劑一般有,鋁,鉻,后者牢度為優(yōu),前者為中等。其他(qt

5、)媒染劑有,鐵,銅,錫。但牢度不及前兩種。傳統(tǒng)的固色劑一般用白堊土。(白堊土是一種微細的碳酸鈣的沉積物,,主要是由單細胞浮游生物球藻(coccolithophorid)的遺骸(顆石)構(gòu)成,俗稱:海底(hi d)石灰?guī)r,有的地方叫觀音土。)茜草根的提取液由于所含其他色素也有,染出的色澤不是(b shi)很鮮亮,如用經(jīng)過提純的茜素染色,效果更好。茜草在絲綢上的染色效果好過棉麻。2、梔子染色 梔子: HYPERLINK /view/343250.htm 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是 HYPERLINK /view/372852.htm 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梔子是秦漢以前應(yīng)用最廣的黃色染料,梔子的果實

6、中含有酮物質(zhì)梔子黃素,還有藏紅花素等,用于染黃的物質(zhì)為藏紅花酸。漢官儀記有:“染園出梔、茜,供染御服。”說明當時染最高級的服裝用梔子。古代用酸性來控制梔子染黃的深淺,欲得深黃色,則增加染中醋的用量。用梔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織物成鮮艷的黃色,工藝簡單,漢馬王堆出土的染織品的黃色就是以梔子染色獲得的。但梔子染黃耐日曬的能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黃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因為其重要性,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有“千畝梔、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的記載。 染色方法:新鮮的梔子果,捏碎泡水3小時,過濾,即可取染液。干梔子果,放入熱水浸泡一夜,泡軟后將果實剝開或捏碎,加火煎煮,煮沸續(xù)煮30分,熄火,過濾取第

7、一次染液;可重復(fù)煎煮取34次染液。3、藍草染色(rns)藍草IndigoNaturalis(英)NaturalIndigo別名:靛、靛花、靛沫、藍靛。來源(liyun):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cusiaBrem.的葉和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tinctorinumAie.十字花科(sh z hu k)菘藍IsatisindingoticaFort.葉。藍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不及1米,葉互生,7月開花,9月間收割。從藍草中提制的靛,由 HYPERLINK /view/277290.htm t _blank 木藍屬植物蓼籃、 HYPERLINK /view/7428

8、43.htm t _blank 菘藍、 HYPERLINK /view/334514.htm t _blank 馬藍、吳藍等的莖、葉發(fā)酵制成。收割靛葉后將其放人缸內(nèi)或木桶及土坑均可,加冷水約60公斤,每隔兩天翻動一下,浸泡67天,然後將靛葉撈出,將生石灰置于瓷盆內(nèi),再注以缸內(nèi) HYPERLINK /view/550584.htm t _blank 藍靛水,待石灰溶化後倒入缸內(nèi),用竹竿攪動l2小時,隔夜后靛凝結(jié)沉淀,舀去上面的水即成。大約5公斤靛葉用石灰1公斤,可出干靛1公斤。在貴州民間, HYPERLINK /view/550584.htm t _blank 藍靛草除了用作染料外,還有著辟毒除

9、蟲的藥物作用。 HYPERLINK /view/550584.htm t _blank 藍靛是中國藍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的植物還原染色材料。采集藍草制作 HYPERLINK /view/550584.htm t _blank 藍靛在中國的古籍中早有記載。據(jù)古書夏小正記載,我國在夏代已種植 HYPERLIN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并已知道它的生長習(xí)性,“五月,啟灌蓼藍”。就是說到了農(nóng)歷五月, HYPERLIN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就要開始栽種了。在詩經(jīng)小雅采藍中記載:“ HYPERLINK /view/2090662.

10、htm t _blank 終朝采藍,不盈一詹”, ;說文中記載:“藍,染青草也。”;荀子勸學(xué)中記載:“青,取之 HYPERLINK /view/162878.htm t _blank 于藍而勝于藍。”這些古籍詩文中所說的“藍”,就是指的 HYPERLIN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由此可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來進行織物染色的國家。不過可以用來制作藍色植物染料的藍草除了蓼科的 HYPERLIN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之外,還有十字花科的 HYPERLINK /view/742843.htm t _blank 菘藍、豆

11、科的 HYPERLINK /view/277290.htm t _blank 木藍,爵床科的 HYPERLINK /view/334514.htm t _blank 馬藍等等。東漢時期, HYPERLINK /view/334514.htm t _blank 馬藍曾為我國北方地區(qū)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在 HYPERLINK /view/489600.htm t _blank 陳留(今河南開封)一帶就有專業(yè)性的產(chǎn) HYPERLINK /view/2698623.htm t _blank 藍區(qū)。文學(xué)家 HYPERLINK /view/126399.htm t _blank 趙歧路過此地,看見山崗上到處種

12、著 HYPERLINK /view/334514.htm t _blank 馬藍,有感而發(fā),寫下一篇藍賦,作序說:“余就醫(yī)偃師,道經(jīng)陳留,此境人以種藍染紺為業(yè)。”北魏(BiWi)農(nóng)學(xué)家賈思勰在著作 HYPERLINK /view/31076.htm t _blank 齊民要術(shù)(q mn yo sh)中有詳細記載,先是“刈藍倒豎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壓住,使藍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時間是“熱時一宿,冷時兩宿”。將浸液過濾,按百分之一點五的比例(bl)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攪動,等沉淀以后“澄清瀉去水”,“候如強粥”,則“ HYPERLINK /view/550584.htm t _blank 藍

13、靛成矣”。用于染色時,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發(fā)酵,把 HYPERLINK /view/239983.htm t _blank 靛藍換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堿性溶液中,從而使織物上色,經(jīng)空氣氧化,織物便可取得鮮明的藍色。這種制 HYPERLINK /view/239983.htm t _blank 靛藍及染色工藝技術(shù),已與現(xiàn)代合成靛藍的染色機理幾乎完全一致。 明代科學(xué)家 HYPERLINK /view/6215.htm t _blank 宋應(yīng)星對藍草的種植、造靛和染色工藝,進一步作了全面性的闡述和總結(jié)。他在所著的 HYPERLINK /view/22479.htm t _blank

14、 天工開物中說:“凡藍五種皆可為靛。茶藍即 HYPERLINK /view/742843.htm t _blank 菘藍,插根活。 HYPERLIN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 HYPERLINK /view/334514.htm t _blank 馬藍、吳藍等皆撒子生。近又出 HYPERLIN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小葉者,俗名莧藍,種更佳。”在 HYPERLINK /view/239983.htm t _blank 靛藍染色方面,書中指出:“凡藍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zhí)竹棍攪動,不可記數(shù)。其最佳者為 HYPERLI

15、NK /view/7114304.htm t _blank 標缸。”。 據(jù)江蘇的光緒通州志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再刈曰二藍,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詳細記了 HYPERLINK /view/25793.htm t _blank 小暑前后、 HYPERLINK /view/25828.htm t _blank 白露前后可兩期采集蓼葉,取凈葉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擔 HYPERLINK /view/550584.htm t _blank 藍靛,形如淤土,故稱“土靛”。在“州志”中記載民間制靛的簡單

16、過程,足以說明藍草的種植和藍印花布的生產(chǎn)在當時物產(chǎn)中的重要地位。 HYPERLINK /view/5910.htm t _blank 李時珍在 HYPERLINK /view/6320.htm t _blank 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南人掘地作坑,以藍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下,澄去水,則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他取“ HYPERLINK /view/3611479.htm t _blank 藍水”為人治病,認為“藍水、染布水,皆取藍及石灰能殺蟲解毒之義。”。現(xiàn)代的藥理研究表明, HYPERLINK /view/1197007.htm t _blank 路邊青含黃酮類; HYPERLIN

17、K /vie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全草含靛甙、黃色素及鞣質(zhì); HYPERLINK /view/742843.htm t _blank 菘藍葉含色氨酸、靛紅烷B、葡萄糖蕓苔素及 HYPERLINK /view/239983.htm t _blank 靛藍等;草 HYPERLINK /view/387029.htm t _blank 大青及 HYPERLINK /view/334514.htm t _blank 馬藍 HYPERLINK /view/571137.htm t _blank 葉均含靛藍。都有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能。特別是用 HYPERLINK /vie

18、w/426404.htm t _blank 蓼藍 (Polygonumtinctorium Ait.)制成的“ HYPERLINK /view/843319.htm t _blank 板藍根”中成藥,已為人們所熟悉和普遍使用。 HYPERLINK /view/239983.htm t _blank 靛藍色澤濃艷,亮麗而不嫵媚,凝重而不失自信,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我國出土的歷代織物和民間手工藝品上都可以看到 HYPERLINK /view/239983.htm t _blank 靛藍樸素優(yōu)雅的豐采。隨著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用藍草染就的天然植物纖維織物及制成品越來越受到現(xiàn)代人們的青睞,成為時尚流行的一個重要部分4、菊花(jhu)染色菊花FlosChrysanthemi(英)ChrysanthemumFlower別名:滁菊、毫菊、杭菊、懷菊、貢菊。來源(liyun):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