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臨床-護理藥用植物學緒論ppt課件_第1頁
醫藥-臨床-護理藥用植物學緒論ppt課件_第2頁
醫藥-臨床-護理藥用植物學緒論ppt課件_第3頁
醫藥-臨床-護理藥用植物學緒論ppt課件_第4頁
醫藥-臨床-護理藥用植物學緒論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歡迎進入學習 課堂藥用植物學(Pharmaceutical Botany)中藥方劑教研室 張宏偉Tel :48256(o),49975(h)-mail:zhwjyl主要參考書:1、植物學(形態、解剖部分)(第二版) 高信曾 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2、植物學(上、下) 華東師大、東北師大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3、藥用植物學 謝成科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64、藥用植物學 詹亞華主編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85、藥用植物學 艾鐵民主編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46、藥用植物學 王德群 談獻和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5緒 論一、藥用植物學的性質、地位

2、和任務 中藥中占絕大部分的是植物藥材。 200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收載中藥材和制劑532種,其中與植物有關的為464種,占87.2%。 中藥大辭典記載藥物5767種,植物藥4773種,占82.8%。 緒 論一、藥用植物學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概念:用植物學的知識和方法來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一門科學。地位:中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承前啟后的課。一、藥用植物學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任務:(一)研究中藥的原植物種類,解決影響中藥質量的重要物質基礎。 在常用的中藥中,多品種、多來源、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現象比較普遍。 整理中藥復雜品種,逐步做到一藥一名,保證來源真實。中藥品種的演變及復雜性 中藥

3、的多源性 對常用中藥534味(根據中華本草精選本)進行統計,單源者(297味)占55.6%;兩源者73味,占13.7%;多源者164味,占30.7%。兩源和多源共有237味,共占44.4%。(其中植物藥454味,單源256,兩源59,多源139,合計多源198味,占43.6%) 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多源者也占27.6%。 有限多源性藥材的形成親緣關系相近,形色氣味合格,具相同和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極為相似的臨床療效。 一、藥用植物學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任務:(二)調查研究藥用植物資源,為合理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藥用植物奠定基礎。 在開發利用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避免和消除環境污

4、染。作為藥學工作者,必須具有此方面的觀念和知識。一、藥用植物學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任務:(三)利用學科的有關規律,不斷尋找和開發新的藥物資源。 利用植物親緣關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這一規律為線索,去尋找新的藥物資源。二、藥用植物學發展簡史和發展趨勢 古代由于藥物中植物類藥占大多數,所以古代把記載藥物的書籍稱為“本草”,把藥學稱為“本草學”。下面介紹一些歷史上有重要影響和地位的藥物學專著。 漢代:神農本草經 現存最早,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37種。梁代:陶弘景 神農本草經集注 載藥730種,將藥物按其自然屬性分類。唐代:李勣、蘇敬等 新修本草 載藥844種,我國第一部藥典。宋代:唐慎

5、微 證類本草 載藥1746種,是宋代以前本草發展最完整的文獻。明代:李時珍 本草綱目 載藥1892種,附方11096條。是我國16世紀以前祖國藥學或中藥學的全面總結。清代: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載藥921種,其中本草綱目中未收載的有716種。 此外,清代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是專論植物的著作,附圖精細,考證詳實,很有價值。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世界上最早的區系植物志。 明蘭茂:滇南本草我國現存內容最豐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新中國: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中國藥用植物志、中國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中華本草等重要(藥用)植物文獻。三、藥用植物學和相關學科的關系 專業基礎課,承前啟后,關系密切的有: 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學 ,中藥栽培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