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同步測試3(北師大版歷史七上)_第1頁
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同步測試3(北師大版歷史七上)_第2頁
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同步測試3(北師大版歷史七上)_第3頁
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同步測試3(北師大版歷史七上)_第4頁
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同步測試3(北師大版歷史七上)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東漢末年,北方人民為了_,開始南遷。_后期,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思路解析:東漢末年,北方社會動亂,南方相對安定,為躲避戰亂,北方人口南遷,形成南遷浪潮。答案:躲避戰亂西晉2.東漢末年,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_地區,部分移民到達嶺南一帶。思路解析:東漢末年北方人口南遷的結果是很多人口都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部分移民到達嶺南一帶。答案:長江中下游3.東晉南朝時,在冶鑄業中,_的發明是冶煉技術的一大進步,它不但大大提高了鋼的質量,而且成本很低。思路解析:東晉南北朝時期,冶鑄業中灌鋼法的發明是冶煉技術的一大進步,它

2、提高了鋼的質量,同時又降低了成本,為生產力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答案:灌鋼法4.東晉南朝時,江南的瓷器燒制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_已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思路解析:江南的青瓷燒制技術在此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技術的提高有助于青瓷器具的使用,青瓷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品。答案:青瓷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我國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高潮出現在()A.東漢末年B.西晉初年C.西晉末年D.東晉初年思路解析:東漢末年,北方社會動蕩不安,北方人民為了躲避戰亂,開始大量南遷。答案:A2.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中心在()A.北方B.南方C.長江流域D.長城以北思路解析:我國經濟中心曾經在不同歷史時

3、期有所變化,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答案:A3.我國古代北方農民南遷,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氣候優于北方B.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C.北方統治者實行移民政策D.南方經濟發展需要北方的勞動力思路解析:東漢末年,北方社會動蕩不安,南方比較安定。為了躲避戰亂,北方人民開始大量南遷。答案:B4.“風聲鶴唳”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官渡之戰B.赤壁之戰C.巨鹿之戰D.淝水之戰思路解析:383年,在淝水之戰中,晉軍打敗前秦軍隊,前秦士兵驚魂未定,聽到風聲、鳥叫聲都以為是追趕的進晉軍,后來,被稱為“風聲鶴唳”。答案:D5.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最活躍的都市是_,人口已達到了百萬。思路解析:該題

4、考查了江南城市的繁榮。答案:建康6.南方的造船技術發達,230年,孫權派人航海到達了_,加強了內地與臺灣的聯系。思路解析:該題考查了230年,孫權派人到達夷洲的有關知識。答案:夷洲快樂時光小湯姆在家嬌生慣養,好不容易到了上學年齡,媽媽送他到學校上學,第一天上學回家,媽媽擔心地問湯姆:“在學校好嗎?沒有哭吧?”湯姆回答:“我才沒哭呢!我把老師弄哭了。”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1.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中心在_。東晉南朝時期,_的經濟迅速發展。思路解析:我國經濟中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不同的經濟政治條件的變化而有所轉移,最初是在北方黃河流域,后來轉移到江南地區。答案:北方江南2.北方少

5、數民族南下后,主要分布在()A.黃河流域B.長江流域C.嶺南一帶D.珠江流域思路解析:東漢末年,南遷移民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答案:B3.下面的戰役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是()A.官渡之戰B.赤壁之戰C.淝水之戰D.長平之戰思路解析:公元前260年,秦在長平打敗趙軍,坑殺趙軍士卒40多萬人。答案:D4.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曾經出現過的統一政權有()曹魏西晉東晉前秦北魏A.B.C.D.思路解析:東晉定都建康,主要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因此,東晉未曾統一北方。解答此題在注意歷史朝代的同時,還應注意與地理知識結合。 答案:C5.公元4世紀時,統一黃河流域的少數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權是()A.匈奴

6、、漢B.鮮卑、北魏C.氐族、前秦D.羯族、前秦思路解析:北朝時期,前秦(351394年)在苻堅統治時,統一了北方。答案:C6.下列關于淝水之戰的表述,錯誤的是()A.淝水之戰發生在4世紀后期B.在大臣和軍民的支持下,苻堅率軍攻晉C.謝石、謝玄帶兵迎擊前秦軍隊D.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思路解析:383年,苻堅不顧大臣反對、將士不愿作戰的實際情況,征兵80多萬進攻東晉。答案:B7.江南地區得以開發,最主要的因素是()A.江南氣候溫暖濕潤B.北方農民的南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C.江南統治者施行仁政D.江南土地肥沃思路解析: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南方補充了大量勞動力,帶去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經驗。答案:B

7、8.三國后,江南地區的開發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B.大片荒地被開墾為良田C.牛耕和糞肥得到推廣D.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思路解析: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與氣候和環境有很大關系,江南地區以普遍種植水稻為主。答案:D9.三國時,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也就是現在的()A.海南島B.臺灣C.朝鮮D.日本思路解析: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派人到達夷洲,也就是今天的臺灣。答案:B10.三國時期,只有_有名。到東晉后期,在建康官府建立_管理絲織業。思路解析:該題考查了三國兩晉時期,南方絲織業的發展情況。答案:蜀錦專門機構11.閱讀下列材料: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

8、土,西漢時屬會稽部,稱夷洲。230年(黃龍二年),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一萬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據考證,這支船隊從章安(今浙江臨海東南)啟程,經臺州灣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橫渡臺灣海峽,在今臺南市和嘉義一帶登陸。登陸后,衛溫、諸葛直將臺灣土著居民數千人遷往大陸。這是大陸和臺灣交流的最早記載。此后,臺灣和大陸的聯系日益密切。請完成下列問題:(1)三國時期,衛溫率船隊到達臺灣說明了什么?(2)當前“臺獨”分子鼓吹臺灣與大陸是“遠親近鄰”的關系,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你對“臺獨”分子的看法。思路解析:230年吳國孫權派人航海到夷洲。充分說明了早在三國時期,大陸與臺灣就有了比較密切的聯系。答案:(1)衛溫率船隊到達臺灣說明了早在三國時期,臺灣和大陸的聯系就很密切,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2)不同意。看法略。12.東晉南朝時的江南經濟為什么會得到發展?思路解析:江南經濟的發展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安定的環境和技術因素。答案:提示:江南經濟之所以得到發展,其原因主要有:(1)南方戰亂較少,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環境。淝水之戰中東晉的勝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經濟的發展進程沒有被打斷。(2)人口南遷為南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