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學第八課一輪復習課件_第1頁
高考政治哲學第八課一輪復習課件_第2頁
高考政治哲學第八課一輪復習課件_第3頁
高考政治哲學第八課一輪復習課件_第4頁
高考政治哲學第八課一輪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頻考點考點展示考情分析1.發展的前 進性與曲 折性2.發展的量 變與質變 狀態本部分知識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既有本單元內部的考查,也有結合其他單元知識的綜合考查。結合當前實際,復習備考中應注意:1.結合社會發展歷程、大國關系的發展及個人成長經歷等,考查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2.結合古詩文、名言警句及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考查量變質變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應用第八課: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考點1:發展的普遍性考點2:發展的實質考點3: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發展的過程)考點4: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發展的狀態)考點5:事物發展的原因考 點 預 覽(1)發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發展的。自然界總是處在

2、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運動過程中。整個自然界經歷了一個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無生命物質到生命物質,從生命物質到人的漫長的前進和上升過程。人類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表明,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人的認識是發展的。認識沒有終點,科學沒有頂峰,任何理論都在不斷發展。每個人的知識積累都經歷著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對事物的認識也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請同學們比較“運動、變化、發展的區別與聯系”(表格)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小結: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原理(重點) (發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

3、永不停息地變化發展之中;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方法論】:要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反對】:我們應反對用靜止地觀點看問題;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和安于現狀的舊觀念。二: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 1、前進性: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這是因為: 第一,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發展的方向,符合客觀發展規律,有著自己存在的根據和強大生命力,發展前途廣闊。因而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第二,社會歷史領域的新事物,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從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

4、護和支持。 2、曲折性: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是因為: 第一,新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一個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第二,舊事物不會自行滅亡,它總要竭力扼殺新事物; 第三,在社會歷史領域,人民群眾對新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生物的進化(古猿進化為人)社會形態的更替 (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毛孩的出現由猩紅熱到SARS病毒的出現社會主義改革計算機“科學算命” 股份制、現代企業制度的出現市場經濟代替計劃經濟討論:下列哪些是新事物?新事物(新生事物)新的事物(新出現的事物)友情提示:理解發展的實質注意事項1)區分新舊事物的標準根本標準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

5、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生物的進化(古猿進化為人)社會形態的更替 (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毛孩的出現由猩紅熱到SARS病毒的出現社會主義改革計算機“科學算命” 股份制、現代企業制度的出現市場經濟代替計劃經濟討論:下列哪些是新事物?小結: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方向(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或: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這是一切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方法論】: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

6、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成長;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反對】:既要反對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風順的盲目樂觀主義;又要反對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觀失望思想。考點3: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1、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1)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2)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 ,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3)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看事物變化是否超出了一定的“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質的規定性的數量界限。特別提示:正確理解量變中的“場

7、所的變更” “場所的變更”是事物在總體上數量不變,只是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場所的變更”常見的具體情形如下:田忌賽馬,下棋,譜曲,金剛石與石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結構調整等。場所的變更是一種量變,也能引起質變。如優化經濟結構。2、量變和質變關系: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的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3、要求:(方法論) 第一,重視量的積累。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點滴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實現事物質變創造條件; 第二,要不失時機促成飛躍。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8、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第三,要堅持適度原則。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要保持事物性質不變時,必須堅持適度的原則。友情提示: 1、有量變就必然有質變。 改正: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只有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實現質變。 2、不能說質變就是發展(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改正: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質變,才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即發展)。 3、不能認為只有質變才有實際意義。 改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量變、質變對事物的發展,同樣有意義。誤區1、有量變就有質變。2、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3、質變就是發展。4、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關鍵看形式的新與

9、舊5、量變的總和就是質變。6、先有量變,后有質變,量變與質變是截然分開的。小結:正確理解關于量變、質變的幾個觀點 (1)發展是一種質變,但質變不一定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進的質變才是發展。(2)量變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在一定范圍和限度之內的量變并不影響事物存在,不會改變事物的性質。(3)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來看,質變更重要。但沒有量的長期積累,也不會有質變。在認識上,不能用質變的重要性否認量變的重要性。 (4)事物發展經過一次量變到質變并沒有結束,而是經過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的不斷循環,不斷前進的過程。(5)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認為事物的發展只屬于質變,不屬于量變的觀

10、點是錯誤的。(6)事物各組成部分排列順序的變化也是一種量變,也會引起質變。如經濟結構的優化等。考點4: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是決定性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重要條件; 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發展的原因時,要著重抓住事物發展的內部矛盾(內因),又不忽視事物發展的外部矛盾(外因)。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2013年江蘇卷,29)智齒是人的第三大臼齒,用于切割食物。現代人的飲食比古人的軟,也更容易咀嚼,顎部因此變小,智齒往往長不出來。有科學家認為

11、,智齒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最終消失。這一現象蘊含的哲學道理是()A.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C.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時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A(2013年安徽卷,10)下列名言能體現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的有()A.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史伯)B.靜者靜動,非不動也(王夫之)C.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元稹)D(2013年江蘇卷,37)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制造業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歐美一些主要的工業化國家經歷了一個“去工業化”的過程,勞動力從第一、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制造業向新興工業化國家轉移,制造業占本國GDP的比

12、重和占世界制造業的比重持續降低。與此同時,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抓住機遇,利用自身優勢推動制造業快速發展。2010年,中國制造業在世界制造業總產值中的份額已略高于美國。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但近幾年來,中國沿海地區制造業“離歌”紛紛響起:成都和鄭州取代深圳和東莞,成為富士康、聯想等IT巨頭的生產主基地;知名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關閉在中國的直屬工廠;美國制造業巨頭通用電器宣布將外包到中國的工作崗位遷回美國本土。據統計,近年來有數十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關閉在中國的工廠。離開中國的企業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低端制造業,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家轉移;另一種是高端制造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重振本國制造

13、業、加快實施“再工業化”戰略背景下,紛紛回流本土。與此同時,歐美國家紛紛運用新的信息技術、互聯網優勢整合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大力發展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力保在世界制造業價值鏈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中國制造”這個見證了中國崛起、足以讓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結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發展的觀點,分析說明歐美國家從“去工業化”到“再工業化”走的是怎樣的發展道路。(6分)解析:本問的題眼是“發展的觀點”“去工業化”“再工業化”“發展道路”。做此問時我們要先明確發展的觀點的內容,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世界是

14、普遍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答案:(1)世界是永恒發展的,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歐美國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發展,調整工業化發展戰略。(2)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要求堅持創新;它們對傳統制造業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實施升級改造。(3)事物在曲折中前進上升;它們大力扶持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升級換代。【例9】:(10廣東)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發”等一些外來語已被漢語成功吸納。近些年來,“OK拜拜”、“雷人”、“粉絲”、“介素蝦米東東”等用語漸趨

15、流行。對于外來語、網絡語、中英文混用語,有人認為這是使用者個人的自由,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無須干涉;有人則認為這是語言使用的游戲化、粗鄙化是對漢語規范性、純潔性的侵蝕和褻瀆必須取締;也有人認為需要具體分析它們是否符合漢語發展的內在規律,再決定取舍。 結合材料,闡述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16分)答案:發展具有普遍性。漢語也是不斷發展的。 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新陳代謝是漢語發展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漢語自身發展規律的新的語言要素,具有強大生命力。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漢語在其發展中總要經歷一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

16、們的爭議也表明對新生事物也有一個認識過程。 做好量變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要積極積累、吸收符合語言發展內在規律的新元素,為促進漢語進一步的發展做好準備。【例1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大國,科技實力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我國在當代科技的許多重要領域涌現出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重大自主創新性成果。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確立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運用發展的觀點談談你對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認識。(12分)答案:事物是永恒發展的,要堅持與時俱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對國內外發展大勢的正確把握。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加快我國科技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關鍵。 要重視量的積累,又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我國已成為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