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栽培學》課件第五章 果樹整形修剪_第1頁
《果樹栽培學》課件第五章 果樹整形修剪_第2頁
《果樹栽培學》課件第五章 果樹整形修剪_第3頁
《果樹栽培學》課件第五章 果樹整形修剪_第4頁
《果樹栽培學》課件第五章 果樹整形修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果樹整形修剪 第一節 果樹整形的生物學基礎一、整形修剪概念:整形(trainning)是通過修剪及應用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把樹體的骨干枝和樹冠培養成特定的結構和形狀的技術,也叫果樹整枝;修剪(pruning)是為了控制樹體枝條數量(包括增加和減少)、方位及生長勢,對果樹樹體直接采用剪枝(或梢)及類似的外科手術的總稱。包括物理和化學處理,如刻傷、曲枝、環剝和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整形與修剪的結合,稱為果樹整形修剪。二、整形修剪的依據:1.根據果樹的生長結果特性;2.根據自然條件及栽培措施;3.根據經濟要求。 三、果樹樹體結構(一)果樹個體結構1.主干:喬木果樹的地上部包括主干(trunk

2、)和樹冠(canopoy)兩部分。樹冠由中心干(central leader)、主枝(main branch)、側枝(副主枝lateral branch/secondary branch)和枝組(bearing unit)構成,中心干、主枝和側枝構成樹冠的骨架,統稱骨干枝。主干是指地面根頸部至第一層主枝之間的樹干部分。主干高度(簡稱干高)對樹體結構影響較大。 2.骨干枝:(1)骨干枝數量:原則上骨干枝越少越好,可避免養分過多消耗在建造骨干枝上;樹體結構簡單化是方向:為優質高產、簡化修剪和提高勞動效率,骨干枝數目相應減少;骨干枝的延伸:有直線延伸和曲線延伸,影響樹體生長勢。(2)主枝分枝角度:主

3、枝與中心干的分枝角度對骨架堅固性、結果早晚、產量高低和品質影響很大。基角60-70,負重力大,花芽易形成,結合牢固;腰角70-80,有利于改善光照;梢角40-50,梢角小些,利于保持頂端優勢,防止主枝衰弱。(3)尖削度(tapemess):骨干枝由基部到先端,粗度逐漸變細,粗細差異越大尖削度越大。適宜的尖削度能建立起堅硬的骨架;尖削度小,骨干枝堅硬程度差,果實負載能力小。(4)骨干枝之間的從屬關系與樹勢均衡:主從關系:中心干、主枝、側枝必須從屬分明,才能保持結構牢固、光照良好。一般骨干枝直徑與其著生母枝直徑之比不超過0.6;樹勢均衡:各級骨干枝勢力之間保持相對平衡;同級骨干枝之間生長勢應當相近

4、。 3.枝組: 亦稱單位枝、枝群或結果枝組。是著生在骨干枝上的獨立單位,是葉片著生和開花結果的主要部分。要注意培養和多留枝組。枝組按大小可分為大、中和小型枝組;按枝組在骨干枝上著生的位置可分為背上、兩側和背下枝組。背下枝組生長勢緩和,容易控制,結果早,但易衰退;背上枝組生長勢強,較難控制,結果晚,但壽命長;兩側枝組介于中間,宜多培養兩側枝組。 4.輔養枝: 又稱控制枝。是整形過程中留下的臨時性枝。具有利用空間,促進生長,緩和樹勢,提早結果的作用。 5.樹冠: 樹冠是果樹的主體部分。樹冠的體積、形狀、結構等,對于合理利用空間和光能、確保果樹生長結果和果實品質、以及提高勞動生產率等,都有重要影響。

5、 樹冠體積:由冠高和冠徑決定,影響樹冠形成快慢和光能利用。在一定限度內,縮小樹體體積,已成為果園現代化的主要方向。樹高、冠徑和間隔:主要考慮勞動效率、光能利用、樹種特性和抗災能力等。提倡樹高34m,冠厚2.53.5m,冠徑3m。樹冠形狀:分為自然形、扁形(籬架形、樹籬形)和水平形(棚架形、盤狀形、匍匐形)三類。在解決密植與光能利用、密植與操作的矛盾中,以扁形最好,自然形其次,水平形再次。樹冠結構和葉幕配置:a.葉片水平排列,葉面積指數1;均勻垂直排列,葉面積指數3;叢狀均勻排列,葉面積指數9;b.樹冠結構:層性,單位枝群(主枝、側枝及枝組)圓錐形或三角形,葉叢枝的葉片叢生性,都是合理的結構。

6、樹體結構個體結構樹體結構樹體各部分(二)果樹群體結構1.果樹群體的類型:果樹群體由個體構成,又有自己的特性和發展規律。按照株間群體葉幕的連續性,可分為不連續和連續兩大類。不連續類:多以單株整形為主;連續類:單行籬栽,雙行籬栽,多行籬栽,水平棚架。2.果樹群體的發展:隨樹齡變化而改變;隨一年內物候期的變化而改變。 3.果樹群體結構的構成因素:樹冠覆蓋率:指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栽培面積之比,以百分比表示。在一定范圍內,覆蓋率高,產量越高。樹冠高度:樹冠高度在果樹群體結構中起者重要作用。要通過控制樹冠高度使樹冠投影不會遮住相鄰行樹冠的基部。一般在3-4m。葉面積指數:葉面積指數是指果樹葉面積總和與所占

7、土地面積之比,又稱為葉面積系數。枝量及枝類組成:枝量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果樹枝條的總數量;枝類組成指果樹不同類型枝條(如長、中、短枝等)所占的比例。只有適宜的枝量與枝類組成,才能維持健壯的樹勢和良好的光照條件,實現果樹的優質豐產。 4.果樹群體結構與栽植密度的關系: 依據株間葉幕的連續性,群體結構可分為連續和不連續兩大類型。稀植情況下,樹體的個體特性強,葉幕屬于不連續類型,整形修剪時應強調每株樹的個體結構、樹體內部的枝組數量及其排列;密植情況下,葉幕通常屬于連續類型,整形修剪時,和個體結構相比較,應更注重其群體結構。 5.果樹群體結構與樹齡: 隨著樹齡的增長,葉幕類型、葉面積指數、樹冠覆蓋率都將發

8、生變化。 6.生長季節里果樹群體結構的變化: 果樹群體結構一年內隨物候期的變化而改變。葉面積指數、樹冠覆蓋率和樹冠內的光照度都將發生變化;果實大小、含糖量、色澤與樹冠內光照度呈密切的正相關關系。 四、枝芽的生長發育特性與修剪1.芽異質性的利用:2.芽早熟性和晚熟性的利用:3.芽的潛伏力與更新:4.萌芽率和成枝力與修剪:5.頂端優勢的利用:利用頂端優勢可以調節枝和芽的生長勢強弱、枝梢在骨干枝上的分布及樹體生長與結果之間的平衡關系。 5.頂端優勢的利用: (1)不同樹種和品種之間的頂端優勢存在差異,導致一年生枝抽生新梢特性的不同。頂生枝類型(acrotonic branching/acrotone

9、):直立一年生枝條抽生的新梢集中在枝條的上部;基生枝類型(basitonic branching/basitone):抽生的新梢集中在枝條的基部;居中類型(mesotonic branching/mesotone):抽生的新梢在一年生枝上呈均勻分布。 5.頂端優勢的利用: (2)新梢的生長勢與其在母枝上著生的角度密切相關。新梢越直立,其生長勢越強,年生長量也就越大;母枝的姿勢也影響新梢的分布與生長勢:直立母枝上抽梢方位及新梢生長勢較為一致;斜生母枝背上、側生、背下生長勢不同;水平母枝只在背上和側部抽生新梢,而背下不能抽生新梢。不同姿勢的枝條新梢發生的部位有差異:直立枝條(頂芽、上部側芽);斜生

10、枝條(頂芽變弱、 中下部芽生長勢加強);水平枝條(基部芽最強、頂芽及上部芽幾乎不具生長能力);彎曲枝條(處于彎曲頂部的芽發枝能力最強)。頂端優勢的強弱與剪口芽的質量有關;頂芽保留與否對抽生新梢生長的影響較大:頂芽保留后,所抽生的新梢基角大,生長勢較弱,反之基角小,生長旺。 6.其他特性的利用(1)干性與整形:干性強的樹種宜采用中心干;干性弱的宜建造無中心干或開心形。(2)層性與整形: 五、結果習性與修剪1.花芽形成時間:促進花芽形成。2.開花座果: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3.結果枝類型:不同樹種、品種,其主要結果枝類型不同。4.連續結果能力:結果枝上當年發出枝條持續形成花芽的能力,稱為連續結果

11、能力。5.最佳結果母枝年齡:多數果樹結果母枝最佳年齡段為25年生枝段。6.最佳結果母枝的姿勢:不同姿勢的結果母枝,其花芽形成能力、果實大小及品質都存在較大差異。基角在30-120時屬于結果母枝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區,在這一范圍內,結果母枝的營養生長中庸,容易保持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平衡,花芽形成較多,果實大,品質好;基角在30-45為最佳生長姿勢,所結果實品質最好;基角小于30的直立枝,營養生長旺盛,花芽形成困難,所結果實也較小;對于下垂枝,光照條件差,盡管花芽形成的數量多,但由于營養生長衰弱,所結果實小,品質差。因此,修剪時對結果母枝的選留十分重要,應盡量少留背上和背下的結果母枝。

12、六、樹冠與根系之間的生長發育關系1.地上部樹冠的生長發育與地下部根系的關系十分密切:2.合理修剪,既能調節樹冠的結構和枝葉量,改變樹冠內通風透光狀況,提高光合效能,促進花芽分化,還能有效的增強養分運轉,促進根系的生長;若地上部修剪過量,則會抑制根系的生長。 七、修剪反應1.修剪反應的敏感性首先決定于品種的遺傳特性;2.修剪反應還與氣候條件、樹齡和栽培管理水平有密切關系:一般氣候條件較好幼齡樹、栽培管理水平較好的反應較強。 整形修剪的生物學基礎頂端優勢整形修剪生物學基礎芽的異質性第二節 果樹常見樹形及其特點一、樹形的種類(一)有中心干形:1.主干形:中心干上主枝不分層或分層不明顯,樹形較高;核果

13、類應用多。2.疏散分層形:主枝在中心干上分23層排列,各層主枝間有較大的層間距,符合果樹生長分層特性;仁果類應用多。3.紡錘形:由主干形發展而來,在中心干四周培養多數短于1.5m的近水平主枝,不分層。適于發枝多、樹冠開張、生長不旺的果樹,修剪輕結果早。4.圓柱形:其特點是在中心干上直接著生枝組,上下冠徑差別不大,適用于高度密植栽培。(二)無中心干形:1.自然圓頭形:主干在一定高度剪截后,任其自然分枝,疏除過多主枝,自然形成圓頭。修剪輕,樹冠形成快,造型容易。適用于常綠果樹。2.主枝開心圓頭形:自主干分生3個主枝后,最初讓其斜生11.2m,在讓其直立向上,而于其彎曲處保留側枝。就主枝的配置來說,

14、樹冠是開心的,但中心長滿小枝組。常用于溫州蜜柑。 3.多主枝自然形:自主干分生主枝46個,主枝直線延長,根據樹冠大小,培養若干側枝。構成容易,樹冠形成快,早期產量高。常用于核果類。4.自然杯狀形:主枝在主干上一分為三,再三分為六,以后直線延伸,在其外配置側枝,為開心形。整形容易,枝量增加快,早期產量高。常用于核果類果樹。5.自然開心形:三個主枝在主干上錯落著生,直線延伸,主枝兩側培養側枝,充分利用空間。樹冠開心,光照好,容易獲得優質果品。適合桃等干性弱、喜光性強的樹種。 (三)樹籬形: 其特點是株間樹冠相接,果樹群體成為樹籬。是矮化密植的主要樹形。1.自然樹籬形:有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半圓形

15、。常用于柑橘類。2.扁紡錘形:常用于蘋果、梨。3.自然扇形:常用于蘋果、梨。 (四)籬架形: 其特點是需設置籬架,以固定植株和枝梢,整形較方便。常用于蔓性果樹。1.棕櫚葉形;2.雙層柵籬形;3.Y形。五、其他樹形1.棚架形:主要用于蔓性果樹。2.叢狀形:其特點是無主干,著地分枝成叢狀。主要適用于灌木果樹。3.匍匐形:將果樹傾斜匍匐于地表,有利于冬季埋土防寒。4.無骨干形:全樹只有12個枝組(大型枝組),不設骨干枝,枝組不斷回縮更新。用于桃、蘋果的草地果園。 二、主要樹形特點1.疏散分層形;2.變節主干形和中心主干形(central lender);3.自然圓頭形;4.自然杯狀形;5.自然開心形

16、(open-centre)和延遲開心形(delayed open-centre);6.紡錘形(spindle)又名紡錘灌木形(spindle bush);7.圓柱形(the pillar);8.馬爾尚樹籬形(Marchand-hedgrow)又稱馬爾尚旗形(Marchand flag);9.棕櫚葉形(palmette);10.直立中央領導干樹形(vertical axis);11.林肯式整形(Lincoln canopy);12.索朗形(solen);13.塔圖拉形(Tatura /Tatura trellis);14.寬頂單籬架:Standard T-bar;Winged T-bar;MTV

17、 T-bar;15.各類棚架樹形(pergola);16.叢狀形;17.無骨干形。 三、選用樹形的基本原則1.根據果樹生物學特性是基本原則:樹體的干性、層性及生長勢強弱;成枝力高低;枝條生長姿勢及枝條硬度;樹種的耐蔭能力。2.果園自身的生產目標,開發方式與投資力度;3.氣候環境條件;4.栽培技術水平。 主要樹形自然圓頭形主要樹形自然圓頭形主要樹形疏散分層形主要樹形自然開心形主要樹形自然開心形主要樹形棚架形主要樹形棚架形主要樹形自然叢狀形主要樹形籬架形主要樹形籬架形主要樹形扇形第三節 果樹修剪技術一、修剪時期(一)休眠期修剪(dormant pruning):指落葉果樹從秋冬落葉至春季萌芽前,或

18、常綠果樹從秋梢停長至春梢萌發前進行的修剪。由于休眠期修剪是在冬季進行,故又稱為冬季修剪(winter pruning)。1.有利集中利用貯藏養分;2.綜合考慮樹種特性、修剪反應、越冬性和勞力安排;(二)生長期修剪:指春季萌芽后至落葉果樹秋冬落葉前或常綠果樹秋梢停長前進行的修剪。由于修剪時間主要在夏季,故常稱為夏季修剪(summer pruning)。1.春季修剪:主要內容有花前復剪、除萌抹芽和延遲修剪。2.夏季修剪:摘心、抹梢等。3.秋季修剪:疏剪、短截等。 二、修剪方法及果樹生物學反應特點(一)冬季修剪1.短截:亦稱短剪。即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短截可分為輕、中、重和極重短截,其反應隨短截

19、程度和剪口附近芽的質量不同而異。短截對母枝有削弱作用,短截越重,削弱作用越大;但對剪口以下的芽的萌發與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輕短截(1/3):可以提高枝條的萌芽能力,易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但對剪口芽的生長促進作用小;中度短截(1/3-1/2):剪后對剪口下的芽的生長促進作用大,形成的長中梢多;重短截(1/2-2/3):能促進剪口下抽發旺枝,長枝比例加大;極重短截(2/3):有時發1-2個旺梢,有時也只發中、短梢。2.縮剪:亦稱回縮。即在多年生枝上短截。其反應特點是對剪口后部的枝條生長和潛伏芽的萌發有促進作用,對母枝有較強的削弱作用。3.疏剪: 亦稱疏刪。即將一年生或多年生枝梢從基部疏除。減少分枝,利

20、于組織分化而不利于枝條伸長;疏剪對母枝有較強的削弱作用,可調節骨干枝之間的平衡;疏剪形成傷口,影響水分和營養物質的運輸;對傷口上部的枝芽有削弱作用,而對下部的枝芽有促進作用。 4.長放: 亦稱甩放。即對一年生長枝不剪。中庸枝、斜生枝和水平枝長放,具有促進花芽形成的作用。 5.開張枝條角度: 又稱曲枝,即改變枝梢方向。一般是加大分枝角度和向下彎曲,其作用是:削弱頂端優勢;開張角度,改善光照;改變營養和激素分配,緩和生長勢,促進花芽的形成和提高坐果率。 6.刻傷和多道環刻: 在芽、枝的上方或下方用刀橫切皮層達木質部,叫刻傷;多道環刻,亦稱多道環切或環割。即在枝條上每隔一定距離,用刀或剪環切一周,深

21、至木質部,可阻礙頂端生長素向下運輸,促進切口下的芽萌發或枝的生長。 (二)夏季修剪1.除萌和疏梢:抹除或剪去嫩芽為除萌或抹芽;疏除過密新梢為疏梢。其作用是選優去劣,節約養分,改善光照,提高留用枝梢質量。2.摘心和剪梢:摘心是摘除幼嫩的梢尖,剪梢包括剪除幼嫩枝梢的梢尖和部分枝梢。削弱頂端生長,促進萌發二次枝;促進花芽形成:連續摘心,提高分枝級數,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促進枝芽充實。3.扭梢:在新梢基部處于半木質化時,從新梢基部扭轉180,新梢呈扭曲狀態。有促進花芽形成的作用。4.拿枝:在新梢生長期用手從基部到頂部逐步使其彎曲,傷及木質部,響而不斷。有利旺梢停長形成花芽。 5.環狀剝皮: 簡稱

22、環剝。即將枝干韌皮部剝去一圈。環剝改變營養物質運輸和激素水平,具有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作用。應注意如下問題:環剝時間和目的有關;環剝寬度和深度:寬度為枝直徑的1/8-1/10;深度達木質部;環剝效果與剝口以上葉面積;部分環剝與主干環剝;保護環剝切口。 (三)根系修剪: 研究還較少。1.方法:機械深耕切斷根系;2.作用:抑制過旺生長,實現早果;3.注意問題:修剪強度:由距主干的距離和深度決定。通常距主干60-80cm;深度40cm;修剪時間:一般以秋季、冬季至萌芽期是修剪的合適時期。 三、修剪技術的應用(一)均衡樹勢:包括控制樹體整體生長勢和控制樹體內部與局部之間的生長關系兩個方面:(1)加強生長勢:修剪量:應輕修剪,多留枝;修剪方法:應少疏枝,多短截以促進分枝量;修剪的枝條類型:應去弱留強,去下垂和平生枝,多保留斜上生枝,少留結果枝多留營養枝;修剪時間:應適當冬季修剪,少夏季修剪。(2)削弱生長勢:應重修剪,少留枝;應多疏枝,少短截;應去強留弱,去直立枝,多留水平枝、下垂枝和結果枝;推遲冬季修剪時間和加強夏季修剪。 (二)調整果樹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1.幼年期:其主要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