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閱讀14(教師版71-80)_第1頁
三國演義閱讀14(教師版71-80)_第2頁
三國演義閱讀14(教師版71-80)_第3頁
三國演義閱讀14(教師版71-80)_第4頁
三國演義閱讀14(教師版71-8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一中2013屆高三文科名著閱讀指導三國演義閱讀指導講義71-80回(教師版)第七十一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云寡勝眾【情節梳理填空】操親出征,至藍田,看望蔡邕之女蔡琰,試楊修才。黃忠從法正“反客為主”之計,步步為營,打敗駐守定軍山的夏侯淵,俘夏侯尚。黃忠在法正幫助下,先奪得定軍山西一山頭,以逸待勞,殺了夏侯淵,奪了定軍山。曹操率軍前來報仇,黃忠燒操糧草,被圍,為趙云救出,趙云單槍匹馬據漢水打敗操追兵,重現長坂坡的風范。玄德,孔明贊子龍一身都是膽。操命徐晃從斜谷小路取漢水,王平往助。【經典情節復述】1、占對山黃忠逸待勞在奪取定軍山一戰中,法正與黃忠商議,黃忠守在半山,待夏侯淵兵出,舉白旗

2、為號,按兵不動,待夏侯淵兵回,則紅旗招展,鼓角齊鳴,大罵挑戰。待夏侯淵兵疲敝,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黃忠斬了夏侯淵,曹兵大潰。2、趙子龍一身是膽漢中之戰夏侯淵戰死后,曹軍四面出擊,搶占各要點。趙云遭遇曹軍的大部隊,并未慌亂,顯出一位老將的風采,且戰且退,同時殺透重圍,救出張著。后以幾十騎的兵力,使得曹軍落荒而逃,取得最終勝利。劉備知曉后,稱贊趙云“一身都是膽”。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情節梳理填空】徐晃不聽王平意見,被黃忠、趙云打敗,王平降玄德。操被背水一戰的劉備打敗,回到南鄭,魏延、張飛已得南鄭,操走陽平關。針對曹操的為人多疑,孔明采取疑兵之計,命趙云聽營中炮響,只

3、管擂鼓,不要出戰,令曹軍徹夜不安。孔明用計接連挫敗曹操。操棄陽平關而逃至斜谷界口,進退兩難,三軍士氣消失殆盡。主簿楊修為人放曠,多次觸犯曹操的忌諱,他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見傳“雞肋”為令,便教收拾行裝,被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斬了。曹操屯兵多日,毫無戰績,備乘勝追擊,操不得已撤回許都。【經典情節復述】1、雞肋令曹操與劉備對壘于漢中。曹操見連日陣雨,糧草將盡,正在進退兩難之際,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這時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答:“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當這口令傳到主簿楊修那里,楊修便教兵士們收拾行裝準備撤兵。兵問其故。楊修說:“雞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

4、有味。”今丞相進不能勝,恐人恥笑,明日必令退兵。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之后曹操便以鼓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2、漢中爭奪戰曹操奪取漢中,令曹洪、夏侯淵鎮守。張飛打敗張邰奪取瓦口隘,黃忠奪取天蕩山,并聽從法正的計策在定軍山半山以逸待勞斬殺夏侯淵。從許都趕來的曹操戰局不利,發布雞肋軍令,借故斬殺楊修,不久退兵。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3、楊修之死(曹孟德嫉殺楊修)曹操兵退斜谷,進退兩難,發布了“雞肋”口令。楊修恃才放曠,借機對將士說“雞肋”表明曹操有退兵之意,未經請示,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曹操想起楊修解讀“一合酥”“夢中殺人”等犯忌之事。對楊修卷入曹家“世子之爭”頗為惱怒。遂以

5、惑亂軍心為由將其殺害。4、曹操“夢中”殺人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別人暗中加害于他,便對手下說自己夢中好殺人,睡覺時,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覺時被子滑落,近侍替他蓋上,他躍起殺了近侍,又躺下睡覺。醒后故意驚呼:“何人殺我近侍?”左右以實告,才假裝悲傷,命厚葬之。眾人皆以為曹操果真夢中殺人,唯行軍主簿楊修明曹操之意,說:“丞相非在夢中,而是汝等在夢中也。”【閱讀研討探究】思考題1: 分析楊修之死的原因。參考答案:一是由于楊修能夠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慮到留他在身邊終不免造成禍患,總想找一個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殺掉。二是楊修恃才放曠,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置軍紀于不顧,一聞“雞肋”就自動

6、收拾行裝,并煽動其他人也作歸計,因此,他的被殺是咎由自取。三是由于楊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爭奪接班的斗爭之中,在曹丕已經得勢的情況下,他必將成為這場斗爭的犧牲品。曹操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慮必定會殺掉他的。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云長攻拔襄陽郡【情節梳理填空】曹操兵敗,又中魏延一箭,三軍銳氣墮盡,退回京兆。劉備取漢中,安民已定,大賞三軍,人心大悅。諸葛亮引法正等人欲尊玄德為帝,玄德不從。孔明建議暫為漢中王,玄德應允,筑壇于沔陽,進位漢中王,與曹操名爵相等,立子劉禪為王世子,亮為軍事,又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為五虎大將。曹操聞玄德進位漢中王,大怒,欲興兵討伐。司馬懿獻離間計,欲與東吳合

7、力破蜀兵。劉備引百官回到成都,修筑宮廷,廣積糧草,多造兵器,以圖進攻中原。操派滿寵為使,說權攻荊州。東吳因荊州之痛,求二全之計,如與云長結親則共同破魏,不成則合力破蜀。關羽放棄了孔明聯吳抗曹的策略,粗暴地拒絕了孫權派來的求婚使者(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關羽得到劉備指令,留少數人守荊州,自己帶領兵馬進攻襄陽。糜芳、傅士仁因飲酒誤事,為關羽杖責并免去先鋒印綬。關羽大敗曹仁,得襄陽,乘勝攻打樊城,曹仁堅守不出。司馬王甫諫關羽須提防荊州守備,關羽不聽。【閱讀研討探究】思考題1:關羽對于劉備封五虎將后的看法如何?試分析。參考答案:劉備派司馬費詩令關羽先起兵取樊城,并告之漢中王封爵之事。當他得知與黃忠同為

8、五虎將后很生氣,怒曰:“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不愿與之同列。司馬費詩以蕭何、曹參不怨韓信比自己位高,共同為國效力為喻,勸關羽要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同休戚、共禍福。關羽慚愧拜受印綬。此事足見關羽過于孤高傲慢,目中無人。第七十四回: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云長放水淹七軍【情節梳理填空】關羽攻占襄陽后乘勝進攻襄樊。曹軍軍士見關羽神威凜凜,竟不戰而退。曹仁急忙向曹操求救。曹操封于禁為征南將軍,封龐德為征西郡先鋒,率領七路大軍前往樊城解圍。龐德原是馬超副將,馬超此時已是劉備得力助手;龐德的哥哥龐柔這時也在西川為官。曹操不信任他,想免去他的先鋒之職。龐德向曹操發誓,要忠心報主。

9、他特意帶上一口棺材(櫬chèn,空棺)出征,抬赴樊城,表示要與關羽決一死戰。關公與龐德戰百余回不分勝負,龐德一箭射中關公左臂。于禁剛愎自用,嫉賢妒能,恐龐德立功,鳴金收兵。于禁在罾(zng)口川下寨,關羽趁機引襄江水,水淹七軍,于禁被擒后投降,統領的七軍全軍覆沒,龐德被擒誓死不降而被斬。關公被曹仁兵放毒箭射中右臂。【經典情節復述】1、水淹七軍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于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率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與龐德戰百余回不分勝負,龐德一箭射中關公左臂,于禁恐其成,鳴金收兵。關羽得信,曹兵移到城北駐扎。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與白河水

10、勢洶猛。遂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趁夜晚風浪大作之際,放水淹沒曹軍。大意的于禁沒有采取防范措施,龐德則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準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里,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投降,龐德后被生擒。 第七十五回:關云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情節梳理填空】關羽在攻樊城時中了毒箭,神醫華佗前來為關羽刮骨療毒,公全無懼色,飲酒吃肉,談笑弈棋,神態自若,留下了一段佳話。操聯東吳,夾攻關公。東吳呂蒙(字子明)用陸遜(字伯言)之計,

11、假裝病退并以陸遜代之。陸遜差人赍書具禮,詞甚卑謹,關公遂無憂江東之意,撤荊州兵攻取樊城。呂蒙派士兵偽裝成客商,皆穿白衣,騙過關羽守軍,悄然渡江,長驅直入,騙過關羽守軍,乘夜占領烽火臺,不費一兵一卒,奪得荊州。(白衣渡江)孫權放于禁歸,呂蒙治軍嚴肅。治中潘浚、公安守將傅士仁投降。【經典情節復述】1、吳下阿蒙三國時期,東吳能武不能文的武將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后,發奮讀書,大有長益。一段時間后,都督魯肅來視察呂蒙的防地。呂蒙就對蜀防備的事情講得有條有理,還寫份建議書給魯肅,魯肅很驚訝地說道:“你再也不是從前吳下的那個阿蒙了。”(吳下,指東吳。阿蒙指呂蒙,東吳大將。他學識不足,孫權勸他要多讀兵書、史書。

12、呂蒙勤奮學習,大有長益。魯肅和他交談,常彼呂蒙駁倒。魯肅贊許地說:你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阿蒙了。后以“吳下阿蒙”稱譽別人變化很大,長進明顯;或反其意而用之,謙指自己毫無長進,也作“阿蒙吳下”)2、刮骨療毒在攻打樊城時,關羽受曹仁部下一箭。華佗認為應當切開臂膀刮掉滲入毒藥,病才能根除。華佗用刀刮骨,左右掩面失色;關羽卻飲酒食肉,談笑弈棋,神色自若。華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關公大笑而起。華佗稱贊說:“君侯真天神也!”3、大意失荊州孫權拜呂蒙為大都督,攻取荊州。陸遜向呂蒙獻計,經過周密安排,派士兵偽裝成商客,騙過了關羽的守軍。順利渡江,招降對關羽不滿的傅士仁、糜芳。趁關羽毫無防備,騙開了城門,

13、吳兵齊入,襲了荊州。呂蒙兵不血刃,賺取了荊州。【閱讀研討探究】思考題1:在本回中,關公對華佗說:“任汝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請結合全書,分析關羽在“刮骨療毒”中的性格。參考答案:“豈”字足見關公自視極高,關公連孫權都不放在眼里,自傲自大。關公不懼痛,敢接受也能忍受刮骨療毒且“全無痛苦之色”,不僅勇氣過人,且忍受力超人。關公選擇忍痛刮骨保全右臂,足見明智、冷靜。相比曹操懷疑華佗,“任”字足見關公的坦蕩、豪放。思考題2:關羽和周瑜一樣中曹仁的毒箭,后來的發展情況卻不盡相同。請從關羽這一人物性格角度分析說明為何“不盡相同”。參考答案:關羽因“信義著于天下”得到華佗醫治,周瑜則沒有。其后,

14、周瑜沒帶傷大戰過,關羽曾大戰徐晃,跟關羽勇武、剛烈有關。兩人都因動氣,導致箭傷復發并昏倒,都跟自大驕傲有關,但是,周復發三次,與性情偏狹有關;關復發一次,則因不聽勸告、過于輕敵。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云長敗走麥城【情節梳理填空】曹操派徐晃前來助戰,徐晃與關羽在沔水展開大戰,用計大敗關平、廖化、關公。傅士仁招降南郡守將糜芳,南郡也落入東吳之手。關羽聽說荊州有失,急忙向荊州方向退兵,可各將因呂蒙善待城中家眷而皆無戰心。關公敗走麥城。廖化向上庸軍守將劉封、孟達求救,二人袖手旁觀而不承羽命。諸葛瑾往說關公投降不成。【經典情節復述】1、敗走麥城關羽與東吳大將呂蒙在荊州交戰,大敗,退守麥城。 關羽

15、遣廖化往上庸找劉封救援,劉封聽孟達言,竟不相救。(為關羽反對立劉封為后嗣之事)由于兵少糧盡,關羽不得不放棄麥城向西川撤退。關羽想走小路,部下擔心有埋伏,可是關羽自恃勇力,不聽勸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敵眾,關羽父子遭擒被殺。【閱讀研討探究】思考題1:從關羽的性格方面分析一下其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原因?參考答案:關羽先前是一位義薄云天的豪杰,英勇善戰的英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故事的發展,關羽由一個普通的馬弓手已經成長為勇冠三軍,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將”之首。他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迅速地膨脹,變得剛愎自用。 他違背諸葛亮制定的立國之本“北拒曹操,南和孫權”的外交路線,擅自專行,拒絕東吳使者的友好,破

16、壞了聯合戰線。尤其是他蔑視陸遜,認為孫權見識短淺,用孺子為將,終于上了陸遜的當,失荊州走麥城;關羽性格的發展,正是他個人悲劇命運的直接原因,也給蜀漢事業帶來了莫大的損失。思考題2:綜合概括關羽的性格特征。 參考答案: 1、關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義,稱為“義絕”。2、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武藝超群。3、關羽是有著崇高道德修養的濟世之才,嫉惡如仇,恩怨分明,光明磊落,以信義著稱。4、關羽身上也有著生性驕傲、目中無人、聽不進勸諫的弱點。“剛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圣 洛陽城曹操感神【情節梳理填空】麥城孤城難守,關公欲棄麥城投西川,路遇伏兵,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孫權勸

17、降不成,斬關公、關平。關羽的坐騎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孫權又將它賜給馬忠。此馬因數日不吃草料而死。關羽陰魂被玉泉山老僧普凈點化,自此常在玉泉顯靈。在君臣慶功之時,呂蒙因被關羽陰魂索命而死。為嫁禍曹操,孫權納張昭言,將關羽首級轉送給曹操,曹操識破孫權的計謀,為了消除誤會,厚葬關公于洛陽南門,贈為荊王。劉備聞關公敗亡,昏絕于地。【經典情節復述】1、玉泉山關公顯圣關羽死后英魂不散。月白風清之夜,玉泉山普凈長老忽見關羽騎赤兔馬,提青龍刀,在空中大呼:“還我頭來!”關公之靈受普凈點化皈依佛門。東吳為了轉移禍,將關羽首級獻與曹操。曹操識破孫權的計謀,為了消除誤會,他命令厚葬了關羽。第七十八回:治風疾

18、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情節梳理填空】劉備欲進兵東吳為關公報仇,孔明勸阻,教他按兵不動,且與關公發喪,待吳、魏不和,乘時而伐。曹操為建新宮殿砍梨樹,曹操夜夢而染頭風病。曹操命華佗為己醫治,華佗欲為之施剖顱手術,曹操大怒,疑其為關公報仇,將華佗囚于獄中加以拷打,不久華佗身亡。孫權與操書,勸其“早正大位”,操不上當,封孫權官爵,令其拒備。曹操病勢轉重,對眾臣吩咐身后之事,立其子曹丕為繼,長嘆而死。【經典情節復述】1、治風疾神醫身死華佗是三國時期的名醫。曾在江東治療過周泰的傷,后來又幫助關羽刮骨療傷。曹操頭痛,華佗建議打開顱治病。曹操懷疑華佗是關羽的朋友,要趁機謀害自己為關羽報仇,將其下獄拷打。在

19、獄中華佗將所著青囊書贈與押獄,不慎被燒毀,只剩一頁流傳于世。【閱讀研討探究】思考題1:七十八回曹操第二次夢到“三馬同槽”,請指出兩次中的三馬分別是誰? 隱指何事?參考答案:第一次的三馬是馬超、馬騰、馬岱。第二次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情節梳理填空】曹丕繼承王位,以圖畫羞死于禁。曹丕唯恐兄弟們爭奪王位,便對他們蓄意加害。他逼次弟曹彰交出軍隊。以不來奔喪理由抓捕曹植、曹熊。曹熊害怕曹丕怪罪,就自殺了。曹植才智力過人,原本最受曹操寵愛,只因他嗜好喝酒,放蕩不羈,所以曹操未傳位于他。曹丕的母親要曹丕放過曹植,華歆則勸曹丕除

20、掉曹植。曹植被拿下問罪,曹丕讓曹植以一幅畫為題限七步內做詩,曹植七步即成。曹丕又讓曹植以“兄弟”為題作詩,曹植在極端悲憤的情況下應聲吟頌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后潸然淚下,貶曹植為安鄉侯。劉備為報云長之仇(怪罪劉封、孟達不救關羽),遣使升劉封去守綿竹,賜彭羕死于獄,孟達卻投魏去了。孟達欲勸降劉封,劉封扯書斬使,率部與戰不利,逃回成都,卻被劉備拿下問斬。劉備后聞劉封毀書斬使之事,心中頗悔,又哀痛關公,以致染病。夏侯惇病死。【閱讀研討探究】思考題1:曹丕開始以“指畫”為難曹植,曹植出口成章,七步之內完成。一計不成,于是又來了 “應聲” 作詩,“煮豆燃豆萁,豆

21、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四句就是“應聲”而作。請結合創作背景,鑒賞這首詩。參考答案:曹植與曹丕是一母同胞的弟兄。曹植少年時即以才華出眾為父曹操所賞識和喜愛。曹丕做了魏朝皇帝以后,植雖居侯王之位,但他也因才華橫溢而備遭曹丕忌恨。曹丕一直都想要找個機會把曹植處死,本詩就曹丕陰謀加害曹植的結果。詩以煮豆燃豆萁為喻,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豆在釜中泣”句,以“泣”字描述,極切合詩人此時被壓迫的心情,在形象生動的比喻中,抒發了自己沉痛的心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則控訴兄弟相悖互殘之殘忍。七步詩窘急中的悟性語言,真摯而痛切的感情流露,婉約而諷喻的表達方式,讓人聽了為之動容。乃使陰毒殘忍的曹丕,聞此亦不免“深有慚色”。 思考題2:孟達叛蜀降魏之前,“即寫表一通,付與來使”交于劉備,從這份辭表中,可看出此時的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