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_第1頁
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_第2頁
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_第3頁
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_第4頁
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屈肌腱損傷的康復治療切 割 傷挫 傷撕 脫 傷擠 壓 傷屈肌腱損傷肌腱損傷修復術一期修復二期修復 一期修復時將損傷肌腱兩個松端縫合在一期。一期修復要在24h內進行。延遲一期修復要在傷后24h3W內進行。傷后進行一期端對端縫合效果比較理想。 傷后3W或損傷肌腱質量超出手術矯正條件,則考慮二期修復。由于瘢痕形成、肌肉收縮和肌腱回縮,屈肌腱修復會更加復雜。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肌腱移植。有些情況還需進行二期修復。解剖學概要區:位于前臂遠1/3到腕關節水平,包括FDS和FDP的肌肉加緊連合出。因手部血管神經經過此區,所以此區損傷常伴這些組織的損傷。早期康復必須對血管神經進行保護

2、。此區肌腱位于皮膚和皮下組織深部,容易形成粘連。建議此區肌腱損傷早期修復,避免肌肉肌腱回縮、粘連。解剖學概要區:此區肌腱位于位于腕管內,被滑液鞘包裹。這一部位的損傷常有多條神經和血管損傷。因為這些結構彼此十分靠近,術后粘連很常見,各肌腱的分別滑動聯系可以有效的預防肌腱粘連。解剖學概要區:蚓狀肌在此區起于FDP的肌腱,其肌腱從腕管內發出。在前幾周把蚓狀肌固定在保護性位置(MP屈曲,IP伸直)會導致內在肌粘連和攣縮。因此,對于區肌腱損傷建議早期讓MP做輕微的被動活動以及輕微的被動握勾拳動作(MP伸直屈曲,IP屈曲)。解剖學概要區:起自遠端掌橫紋,包括屈肌腱鞘的起始部,止于只顧中段此處正好是FDP于

3、FDS分叉的交點。切割傷通常傷及FDS和FDP及支持帶。此區由于結構復雜,也被人稱為“無人區”。由于肌腱相互粘連以及周圍組織影響,在過去這一區域肌腱損傷療效較差。圖1:這一區域區肌腱有有復雜的花車系統支撐,將肌腱約束在指骨上,以利于手指屈曲。解剖學概要區:是最遠的一個分區,自中節指骨FDS的抵止點至末節指骨FDP的抵止點出。區只有FDP。區肌腱損傷修復后的并發癥是DIP攣縮或肌腱在A-4、A-5的滑動性減弱。手術概述 手術治療屈肌腱由來已久。多采用雙股縫合法。在過去的十年里,采用4股縫合法越來越常見。縫線的股數是指縫合材料穿過縫合點的次數。縫合強度大致與縫線的股數成正比。現在多采用4股縫線縫合

4、法來修復肌腱損傷。 早期主動功能鍛煉需要對手術時采用的4股縫合加腱周縫合部位進行修復。術后3天內即可開始活動。早期功能鍛煉需要縫合材料有足夠的強度和適當的縫合方法,使肌肉肌腱不致斷裂,縫合點不出現間隙。屈肌腱修復康復訓練的目標:康復概述l 為堅固修復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以支撐每天的功能活動給該肌腱施加正常的作用力。l 早期活動給修復的肌腱施加壓力能促進肌腱的愈合,增加肌腱的強度、滑動性,并能使粘連最小化。l 被動活動也可以保護關節。屈肌腱修復后主動活動:康復概述主動活動先從腱固定術保護下的抓握位(腕關節背伸手指屈曲/腕關節屈曲手指伸直)開始。主動活動按照以下程序進展到主動屈曲:抓握位腱固定抓握位

5、腱固定主動腱固定主動腱固定肌腱分別滑動肌腱分別滑動阻擋和肌力練習阻擋和肌力練習抓握位腱固定抓握位腱固定主動腱固定主動腱固定肌腱分別滑動肌腱分別滑動阻擋和肌力練習阻擋和肌力練習三點粘連分級標準康復概述用三點粘連分級標準來量化肌腱粘連對屈曲受限的影響程度。為決定治療進展提供了一種心方法。分為三型:1.缺少型:主動被動屈曲活動度相差52.反應型:治療前后受限改善10%3.無反應型:治療前后受限改善10%禁忌證:康復概述1.肌腱縫合少于四股或沒有用腱周縫合加強。2.任何小于推薦修復參數的縫合在主動用力時都會出現間隙或肌腱斷裂。3.由于術后肌腱力量發生變化,對于術后超過3d的患者應避免早期主動活動。4.

6、肌腱質量差或多發傷者。5.10歲以下兒童和不愿意或沒有能力完成計劃這禁忌。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二階段:(3 6w)2術后第三階段:(6 8w)3術后第四階段:(8 16w)4屈肌腱損傷修復術后康復方案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 肌腱修復后需要用背側夾板保護,夾板應包括前臂遠2/3、腕、掌指關節和所有指尖關節。制動時要將屈肌腱置于松弛位,以防止修復部位承受應力。腕關節屈曲1530,MP屈曲5060,PIP、DIP維持在0伸直位。一丶夾板的固定: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二丶水腫控制和瘢痕護理:1.通過彈力繃帶服裹各個手指以及采用

7、捏指法可以在訓練中控制水腫。2.從手指至肘部內側區逆行按摩、抬高患肢、冷壓可減輕水腫并為手指活動做準備。3.當上傷口愈合即可開始采用交叉摩擦按摩和硅膠墊進行瘢痕護理。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三丶被動活動:(主動活動前準備活動:水腫控制、被動屈曲關節、保護位置做可控的主動屈曲。)在支具內進行,去除遠端膠帶,最大限度被動屈曲PIP,然后在夾板保護下進行主動背伸。被動屈曲DIP,PIP保持伸直位而MP屈曲位,以伸展終伸肌腱及斜支持帶(ORL)。同時被動屈曲PIP、DIP至最大限度,再于MP保持在屈曲位時伸直至0。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當腕關節被動背伸時,手指輕度屈曲至輕度握拳。

8、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伸直時被動屈曲腕關節。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三丶主動活動:(一旦被動活動很流暢時,就可以進行控制下的主動活動。)1.治療師將患者手腕至于背伸20,同時被動屈曲手指至全握拳位,使MP屈曲75,PIP屈曲70,DIP屈曲40。2.被動屈曲腕關節,在治療師將MP于阻斷在屈曲75時,患者主動伸直各指間關節。大約重復10次之后,被動伸腕至20,并在MP屈曲75和PIP屈曲70時使患手處于直握拳位。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3.根據肌腱滑動情況(術后3W七每周測一次): 缺少型:第一階段延遲至第6W。 反應型:術后第4W進入第二階段。 無反應型:術后第3W進入第二階段

9、,繼續增加肌腱的負荷直 至進入第二階段。晉級標準:1.由手術醫生決定。2.根據傷口愈合情況。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二階段:(3 6w)2術后第三階段:(6 8w)3術后第四階段:(8 16w)4屈肌腱損傷修復術后康復方案2.術后第二階段:(36w)一丶夾板的固定:調整背側阻斷夾板使腕關節處于中立位。MP位于屈曲45位。如果患者治療沒有進展(無反應型),則在第4W去掉夾板。二丶治療重點治療重點:如圖:通過被動握拳增加肌腱的應力。繼續控制水腫和瘢痕。2.術后第二階段:(36w)三丶活動:在被動肌腱固定活動順序中加上被動保持握勾拳動作。單獨指淺屈肌滑動無保護下的肌腱滑動和輕度近側指間

10、關節和DIP阻斷2.術后第二階段:(36w)四、晉級標準:四、晉級標準:1.經醫生確定肌腱完整。2.根據傷口愈合情況。3.根據肌腱滑動性,確定屈曲受限程度: 缺少型:第一階段延遲至第6W。 反應型:術后第6W進入第三階段。 無反應型:術后第4W提前進入第三階段,繼續增加肌腱的負荷直至屈曲受限對有反應。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二階段:(3 6w)2術后第三階段:(6 8w)3術后第四階段:(8 16w)4屈肌腱損傷修復術后康復方案3.術后第三階段:(68w)一. 目標:1.到底8W時能完全被動活動。2.增加了肌腱滑動性且粘連形成受到控制。3.ADL能自理。3.術后第三階段:(68w

11、)經手術醫師準許,在術后第6W去除背側阻斷夾板。二丶夾板的固定:可應用屈肌伸展夾板以降低外在屈居緊張度。腕關節置于中立位,MP和IP置于可能的最大背伸位置。3.術后第三階段:(68w)三、活動:被動活動升級,包括在腕關節屈曲同時被動背伸MP和IP。在術后8W時,腕關節在中立位時進行這項伸展練習。關節僵硬者繼續活動關節。肌腱受限缺少和有反應者繼續進行主動活動,包括主動固定,然后逐漸進展到主動腱滑動,包括平握拳、勾拳、直拳和全握拳。3.術后第三階段:(68w)四、功能性活動(根據功能情況):1.鼓勵患者用患側手做輕微活動,指導患者避免做有阻力的活動。2.ADL和桌面上活動。3.抵抗性活動:捏、提、

12、推、拉。4.較重的ADL活動:用患手做飯、搬運雜物以及擊球運動。3.術后第三階段:(68w)五、晉級標準:五、晉級標準:1.缺少型:將第三階段延長到1012W。2.反應型:術后第8W進入第四階段。3.無反應型:術后第6W進入第四階段。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二階段:(3 6w)2術后第三階段:(6 8w)3術后第四階段:(8 16w)4屈肌腱損傷修復術后康復方案4.術后第四階段:(816w)一丶夾板:必要時繼續用屈肌伸展和PIP伸展夾板,一邊使MP、PIP、DIP能完全背伸。必要時將夾板改為最大伸展位。裝上MP和DIP阻斷夾板以便進行不同肌腱滑動練習。二丶活動:增加PROM和關節

13、活動,以便達到整個活動范圍。繼續進行主動活動,并增加抵抗性阻斷,以便進行不同肌腱滑動。需用阻擋夾板來進行抵抗性阻斷。三丶功能性活動:主要包括等長抓握和捏合活動。到12W是增加等長抓捏肌力練習。增加精細動作控制活動以增加對各個手指的控制。4.術后第四階段:(816w)四丶出院標準:1.主動進行功能活動,屈曲受限小于5。2.手的力量達到健側的75%。3.術后16w患者能重返工作崗位、家務勞動和活動。4.術后第四階段:(816w)五丶預期結果:l根據美國手外科會(ASSH)術后大袋的總活動度(TAM)百分比評定術后結果。lTAM=(MP+PIP+DIP屈曲度) (MP+PIP+DIP背伸缺失度)/2

14、60100%lTAM= 100% :優 75%99%:良 50%74%:一般 小于50%:差l期望達到良好結果,最好能達到優。更重要的是能恢復勝任日常生活活動。解剖學概要區:位于前臂遠1/3到腕關節水平,包括FDS和FDP的肌肉加緊連合出。因手部血管神經經過此區,所以此區損傷常伴這些組織的損傷。早期康復必須對血管神經進行保護。此區肌腱位于皮膚和皮下組織深部,容易形成粘連。建議此區肌腱損傷早期修復,避免肌肉肌腱回縮、粘連。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二階段:(3 6w)2術后第三階段:(6 8w)3術后第四階段:(8 16w)4屈肌腱損傷修復術后康復方案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1.術后第一階段:(24h34w)二丶水腫控制和瘢痕護理:1.通過彈力繃帶服裹各個手指以及采用捏指法可以在訓練中控制水腫。2.從手指至肘部內側區逆行按摩、抬高患肢、冷壓可減輕水腫并為手指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