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語篇教學_第1頁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_第2頁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_第3頁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_第4頁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A Discourse Approach in High-school ELT浙江省桐鄉市高級中學2003年11月8日目 錄1、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開題報告 32、注重語篇教學,發展學生能力-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73、有關語篇教學的論文1)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探討 162)語篇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203)注重語篇教學,提高寫作能力 274、教案 1)Chapter Three, Oxford English S2A 32 2)Lesson 18, Unit5,

2、 SEFC1A 34 3)Sample articles of MNET 38 4)Lesson 33, Unit 9, SEFC 2A 415、獲獎證書6、專家鑒定證書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開題報告一 問題的提出1. 課題的提出英語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能使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也就是說用英語來表達自己和用英語來理解別人,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調整教學目的,以話語訓練為基礎,突出基于信息獲取的閱讀(information-based reading)為語篇教學的主要目的。2. 現狀長期以來,英語教師始終沒能,也不敢擺脫升學的指揮棒,熱衷于“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在講

3、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底下埋頭筆記”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師只注重字、詞、句的分析和語法講解,學生的總體英語水平偏低,使用英語的能力差,許多學生只粗略懂一點語法,能辨認一些單詞,聽、說、讀、寫能力低下。這一現象極不利于當前的素質教育的開展,極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模式下,往往使學生形成一種聽不懂、看不懂、寫不出、講不出的畸形英語。因此,我們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改變課堂教學模式。3.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能改變學生被動地聽的教學形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聽、說等語篇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使英語學習更具有實用性,能改變“啞吧”英語的現狀。二

4、對語篇教學的課堂模式主要內容的思考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出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主要是:“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礎上,培養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我們認為是鞏固、擴大學生的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這一部分無需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講解,作為教師可側重進行學法指導;這樣“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就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閱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加強對學生語篇理解的培養;只有在語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發展學生的口頭上和書面上初

5、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培養正是英語學科培養創新能力的核心之所在。因此,我們主張在英語課堂上構建以圖式理論和認知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以語篇教學法為手段,以發展學生的英語能力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語篇教學是相對于以詞匯和句子結構為中心的教學而言。以往的這種以詞、句子為核心的外語教學,如果用在外語學習初始階段也許是有一定作用。但語言并非是一些雜亂無章的詞句,而是由連貫的篇章形式表現出來的。語篇是指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是一次交際過程中的一些列連續的話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它可以是對話,也可以是獨白,它包括書面語,也包括口語。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能

6、用目的語來交流思想和獲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獲取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這種語言使用的環境既包括語言方面的知識,也包括文化背景、語用、認知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只有語篇教學,才有利于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他們的言語交際能力。高級中學英語(必修)教科書,每單元共4課,其中第一課為對話課,第二、三課為閱讀課文和語法、詞匯等語言項目,第四課為聽力和寫作。我們認為語篇教學的思想應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對于對話課和閱讀課具體采用以下教學模式:a. 導入(呈現) b.速讀c.精讀d.理解e.復述(表演)f.討論g.鞏固等七步。1 導入(呈現)(Presentation):可通過不同形式導入新課

7、,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2 速讀(Fast-Reading):通過速讀,使學生大致掌握課文結構、含義;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問題。3 精讀(Intensive-Reading):通過精讀,使學生掌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4 理解(Comprehension):通過作記錄(Note-making)、問答(Question & Answers)、找中心(topic sentence)、關鍵詞(key words)等途徑來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5 復述(表演)(RetellingActing):通過復述或表演來加深對文章的理

8、解,深化語言的應用能力。6 討論(Discussion):通過分組討論或兩兩討論來發展語言的應用能力,發表學生自己的觀點,實現知識向能力遷移的目的。7 鞏固(Consolidation):鞏固本課的內容,加深記憶。三 語篇教學構建的策略隨著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發展,各項教學媒體相繼投入使用,校園網,多媒體實驗,錄音機,電視機,錄像機,VCD,投影儀等電教設備保證了英語學習材料的真實性和充足性,為在課堂中開展語篇教學提供保證,因此在每一節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一因素,來展示語篇功能,從中心句(Topic sentence)到關鍵詞(Key words);從語篇標記(Discourse marke

9、rs)到篇章結構(Discourse structure);從中心話題到與此有關的深層次的思考,在整個過程以學生活動為中心,依托所創設的情景,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篇交際能力。語篇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注重向學生傳授各方面的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具體說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對教材中的語言難點的分析和訓練,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識和社會內容的語言現象,并結合這些語言現象,廣泛地向學生傳授文化、語用、認知、文體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識。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外語應用能力。四 開展語篇教學的課堂模式的有利因素1. 桐鄉市教委一直提倡科研興教,重視教育

10、科研,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科研氛圍,市教委專門設有教科所,各中學均有教科室,各級領導很重視教育科研,能積極配合做好工作,對課題的實施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本校又是浙江省教育科研的先進單位。2. 本市各重點中學大多建成了校園網,每個教室都配備了三機一幕,以及多個多媒體教室等設施為該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3. 本課題的負責人莊志琳是桐鄉市高級中學英語高級教師,自畢業以來一直在中學工作,教學、教研工作成績斐然。葛炳芳則為桐鄉市教委中學教研室英語教研員。教研員工作的本身條件有利于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使課題工作得以順利開展。4. 莊志琳于1988年畢業于杭州師范學院英語系(本科),是桐鄉市高

11、級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年級組長、桐鄉市英語學科帶頭人。葛炳芳為中學高級教師,1985年畢業于湖州師專外語專業,199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在中學和教研室工作16年,系嘉興市級“高質量、高效益”課堂教學一等獎獲得者,嘉興市級首批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兩位負責人均已在國內外發表過多篇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論文,均主編過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論著,并已完成桐鄉市級的一般課題和重點課題多個,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兩位負責人均在中國中小學教育網建立了工作網站(bbb:/bbb/; bbb:/bbb/),開展中學英語教學與科研,頗有影響。5. 本校的高中學生都是從各初中精選出來的優秀畢業

12、生,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為在課堂上進行語篇教學提供了保障。五. 研究手段:實驗法為主,輔以問卷法、觀察法、文獻法。六. 研究階段安排及預期目標:實驗時間:2001年6月 2003年9月 分三個階段。 1. 準備階段:2001年6月 2001年9月 a. 收集資料,制定實驗方案 b. 落實組織分工 c. 資料準備 d. 理論學習和信息交流2 實施階段:2001年10月 2003年2月a. 規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以本課題確定幾個小組為單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實施各組計劃; b. 討論課堂設計思路和方案 c. 設計問卷,確立調查對象、方法、反饋教學效果d. 每3-4個月各小組

13、寫一個階段小結,討論計劃的實施情況并作必要的修訂;討論并改進課堂設計e. 座談會反饋教學效果f. 不定期外出聽課,訪問專家學者g. 每5-6個月課題組負責人寫一個課題階段報告,隨時協調并指導、主持各小組開展工作、調整計劃、解決問題。3 總結階段: 2003年3月 2003年9月a. 形成材料分析b. 總結各階段成果c. 寫出結題報告七. 成果形式實驗總報告、階段報告、小組報告、課堂教育實錄、定量分析數據等。八. 課題經費20000元。申報人:莊志琳、葛炳芳 2001年2月8日注重語篇教學,發展學生能力-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浙江省桐鄉市高級中學 莊志琳 314500浙江

14、省桐鄉市高級中學于1995年興建,李鵬同志親自為學校題寫校名,著名書畫家錢君匋先生題寫校訓,原北京大學校長吳樹青先生題寫校風。1996年學校被浙江省教委認定為省一級重點中學,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法指導,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質量名列全省前茅。97年、98年、2000年中有三名同學分獲浙江省高考文、理科第一名;2001年被國家基礎教育委員會外語分會列為外語基礎教學實驗學校。桐高外語組是一個具有很強實力的學科教研組。建校以來,在每次高考中外語學科成績一直都名列嘉興市前茅、浙江省前列。該組共有20名成員,具有

15、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達55%,其中有嘉興市外語學科帶頭人2名、桐鄉市外語學科帶頭人4名,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2001年我們正式申報了高中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的課題,并由國家基礎教育委員會外語分會正式立項。二年來,我們一直從事該課題的研究工作,現已基本完成,總結如下:一、課題提出的背景長期以來,英語教師始終沒能,也不敢擺脫升學的指揮棒,熱衷于“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底下埋頭筆記”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只注重字、詞、句的分析和語法講解,只注意語言本身的結構,認為英語教學過程是一個由詞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進行理解的過程。它把本來完整的文章分解成

16、若干支離破碎的部分,然后每一課時教一兩段。這種方法雖然分解了難點,利于當堂鞏固,語言基礎知識比較落實,但分解后各部分毫不相干,不易理解記憶全篇內容,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而且此教學方法重視語言形式,忽視思想內容,把語言點、語法教學法作為外語教學的目的,也就是說,英語教學只是為了獲取語法知識、獲取詞匯,這不符合語言的交際原則,從而導致學生的總體英語水平偏低,使用英語的能力差,許多學生只粗略懂一點語法,能辨認一些單詞,聽、說、讀、寫能力低下。這一現象極不利于當前的素質教育的開展,極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模式下,往往使學生形成一種聽不懂、看不懂、寫不出、講不出的畸形英語。而近幾年高

17、考試卷命題的基本原則“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及其顯著的特點(1、增強了“閱讀理解”的難度;2、增強了語言文化因素,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3、測試重點由語言形式向語言意義轉換,加大了知識與能力綜合測試的比重。)向我們說明了:英語學習不是簡單地獲取語法知識,也不是簡單地獲取詞匯,而是為了獲取信息,為了交際。“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可謂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也是高中學生必備的英語素質。“語篇”是英語知識的載體,如果說課堂教學是個教改的大舞臺,“語篇教學”就是上演的一場場戲。對語言文化關系的注重,從語言形式向語言意義的轉換,知識與能力的綜合的強化,這一切都需要以語篇為基礎進行教學活動,特別

18、是在閱讀課中,語篇教學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1、課題提出的目標英語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能使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也就是說用英語來表達自己和用英語來理解別人,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調整教學目的,以話語訓練為基礎,突出基于信息獲取的閱讀(information-based reading)為語篇教學的主要目的。2、研究的內容1)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加強對學生語篇理解的培養;只有在語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發展學生的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培養正是英語學科培養創新能力的核心之所在。2)培養學生的英

19、語寫作能力。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作為交際手段的英語顯得越來越重要,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進行語篇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語篇中的指稱(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與省略(Ellipsis)、連接(Conjunction)以及詞匯銜接(Lexical Cohesion)等項目的應用,并通過對中心句的確立,到關鍵詞、關鍵句的形成,來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訓練,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3)形成英語語篇教學的課堂模式。在英語課堂上構建以圖式理論和認知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以語篇教學法為手段,以發展學生的英語能力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具體采用以下教學模式:a. 導入

20、(呈現) b.速讀c.精讀d.理解e.復述(表演)f.討論g.鞏固等七步。3.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能改變學生被動地聽的教學形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聽、說等語篇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使英語學習更具有實用性,能改變“啞吧”英語的現狀。三、課題研究的前提條件1、良好的課題研究的氛圍是這次課題研究的基礎。桐鄉市教委一直提倡科研興教,重視教育科研,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科研氛圍,市教委專門設有教科所,各中學均有教科室,各級領導很重視教育科研,能積極配合做好工作,對課題的實施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桐鄉市高級中學又是浙江省教育科研的先進單位。2、先進的現代教育

21、技術設備是這次課題研究的重要環境。本市各重點中學大多建成了校園網,每個教室都配備了三機一幕,以及多個多媒體教室等設施為該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3、具有強烈事業心的課題組成員是課題研究的最有力的保障。本課題的負責人莊志琳是桐鄉市高級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嘉興市英語學科帶頭人,自畢業以來一直在中學工作,教學、教研工作成績斐然。葛炳芳則為桐鄉市教委中學教研室英語教研員,多次出國考察講學。教研員工作的本身條件有利于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使課題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兩位負責人均已在國內外發表過多篇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論文,均主編過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論著,并已完成桐鄉市級的一般課題和重點課題多個,具有較強的教科

22、研能力。兩位負責人均在中國中小學教育網建立了工作網站(bbb:/aaak12aaabbb/teacher/union/personal/ per_zj.php3? uid=zhilinz; bbb:/aaak12aaabbb/teacher/union/personal/ per_zj.php3?uid=gbf),開展中學英語教學與科研,頗有影響。4. 優秀的生源確保了本課題的順利實施。桐鄉市高級中學的學生都是從各初中精選出來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為在課堂上進行語篇教學提供了保障。四、課題主要階段研究成果本課題于2002年1月正式立項,在申請立項以前,我們課

23、題組成員作了認真的準備,查閱了許多資料,制定了課題實施方案,并進行了申報立項工作。自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都能積極地投入課題研究,實施研究方案,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體工作列表如下:時 間主 要 工 作 及 成 果負責人2001.9101. 準備階段:a. 收集資料,制定課題方案。b. 確定課題組成員,落實組織分工。c. 準備資料,印發各成員。d. 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理論學習并信息交流。莊志琳2001.11122. 申報階段:a. 學習已有的資料,討論研究重點。b. 寫出申請報告,進行集體討論。c. 正式提出申請,并于2002年1月批準立項。莊志琳2002.1123. 實施階段:a. 學習全國基

24、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材料匯編 (1月底)b. 規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確定高一、高二、高三3個課題小組,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詳細制定了活動計劃。 (2月底)c. 各小組設計相應的語篇教學的教案,分組討論并在各小組中開設示范課。 (3月份)d. 在開設示范課的基礎上,再次討論課堂設計思路和方案,以完善課堂教學的模式。 (4月份)e. 各小組組織學生進行座談,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反饋課堂教學方式。 (5月份)f. 階段小結。各小組成員分組討論、小結前一階段實施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的基本情況,寫出階段性小結。 (6月份)g. 理論學習。充分利用假期,鼓勵課題組成員進行業務進修,并在學校的支持下,課題

25、組2名成員赴英國學習,2名成員進行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其他成員進行有關語篇方面的知識學習以充實自己。 (7、8月份)h. 反思前一階段成績,調整實施計劃,制定各小組新的活動計劃。 (9月份)i. 外出取經。課題組成員去了嘉興一中、宏達實驗中學、嘉善高級中學等重點中學聽課取經。 (10月份)j. 交流聽課心得,并在各小組中根據前一階段的經驗,開設各年級的示范課,并作了評課、說課工作。 (11月份)k. 階段性小結。召集各成員,寫出階段報告。 (12月份)莊志琳孫士鑫姚 平2003.16a. 理論學習、總結已取得的成績。課題組成員進行有關語篇方面的知識學習以充實自己。(1、2月份)b. 各小組修改相

26、應的語篇教學的教案,分組討論并在各小組中開設匯報課。(3、4月份)c. 在開設匯報課的基礎上,再次討論課堂設計思路和方案,以完善課堂教學的模式。 (5月份)d. 總結各階段的研究成果,收集材料,形成結題報告。 (6月份)e. 分發結題報告初稿,讓課題組員利用假期反思,提出修改意見。(78月份)f. 集中討論課題結題報告,并進行修改。 (9月份)g. 整理有關課題材料,并裝訂成冊。 (10月份)h. 聘請專家,對課題進行鑒定,形成專家組意見。 (11月份莊志琳五、課題研究成果1、語篇教學的課堂模式的構建語篇教學從理解整篇內容入手,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和捕捉重要語言線索,對所讀文章獲得一個總體印象,然

27、后分段(語篇)找出中心思想(main ideas)和重要信息,對閱讀文章進行表層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礎上,來理解整理的意圖和立場,對篇章進行深層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學生根據整理所表達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觀點,進行評價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因此,我們在對英語課的設計過程中,應圍繞這三個理解,具體可采用以下教學步驟:1)導入(呈現); 2)速讀; 3)理解; 4)精讀;5)復述(表演);6)討論;7)鞏固等七步。1)導入(呈現)(Presentation):可通過不同形式導入

28、新課,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認知圖式。通過有效的導入能豐富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對篇章的理解要大于語言知識。教師可以借助“標題討論”、“看圖說話”、“文化背景介紹”或以“Reading Task中的問題導線”等方法導入課文,以激活學生相關知識網絡,使學生產生閱讀預期,即通過預測,產生聯想,從語篇中找出有關信息來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導入時,教師也可巧妙地引出本課的一些新單詞。如在SEFC 1A Unit 7 Earthquake中,教師可事先找一些與此有關的錄像或VCD片段,通過放映,讓學生感受到地震時人們的心情及地震所造成的災難,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有關導入

29、的形式,詳見筆者的“高中英語課的導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滬>,2000年第4期)2)速讀(Fast-Reading):通過速讀,使學生大致掌握課文結構、含義;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問題。對整個篇章有個大致了解,能回答一些識記性的問題。一般來說,教師可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或看課文教學VCD來進行速讀,并給出聽前問題。如在SEFC 2A Unit 4 How a Newspaper Is Produced中,提出一些聽前的問題: What does the newspaper chief editor do every morning? How are the newsp

30、apers delivered?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同時又能得到聽力訓練,利用視聽手段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后面的閱讀理解做好心理準備。3)理解(Comprehension):通過作記錄(Note-making)、問答(Questions & Answers)、找中心(topic sentence)、關鍵詞(key words)等途徑來檢查學生對文章的表層理解。閱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信息。因而閱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材料的閱讀, 抓住大意, 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

31、快速、準確地獵取文章信息,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SEFC 1B Unit 21 Karl Marx, 文章介紹了馬克思學習外語的經歷, 時間線條較詳細, 每個時間點的出現都反映了他一生中的某一事件, 可以根據時間線索(Time Clues)進行歸納, 如:in 1818: was born in Germanyas a young man: was forced to leave his homeland for political reasons; went to Belgium, Francein 1849: went to England; made London the base

32、 for his revolutionary worklater: started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his English; made rapid progressin 1853: wrote articles in English; praised him; encouraged him; was not sure about two thingslater:kept on studying and using Englishin the 1870s: began to learn Russian; read articles and reports in R

33、ussian at the end of six months我們還可以對閱讀文章設計一些文章線索(Text Clues)的表格,有時可以空出一些關鍵詞或語篇的標志詞(Discourse Markers),以便學生能更好地獲取信息,如在SEFC 1A Unit 2 Look Carefully and Learn 中,我們可以給出以下文章線索(Text Clues)的表格:Pauls teachera little man/thick glassesDiscourse markersa strange way/ makingnever, but, andAfter, as ,after tha

34、t (a few seconds), then, instead of, when, butlessons/forgottenFirst lessonbrought outpetrolcastor oilvinegarfilled a cup with held up/showed/ dipped/took outwatch/doasput.in mouth/ tasted / smiledevery studentdipped/ sucked/ made faces4)精讀(Intensive-Reading):通過精讀,使學生掌握文章中所內含的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

35、)。了解各語篇的含義,整理的寫作的意圖,對文章進行深層理解。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教師可讓學生圍繞段落大意進行課文中心思想的概括,在這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疑難問題,教師適當地解釋課文的重點和難句,但切不可支離破碎地專門講語法,而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總結語言知識結構和語法規則,在篇章中體會并明白這些新的語言知識是如何用來表達意義的,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語法交際化。從而達到鞏固語言知識、提高把握語篇能力和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以知識為載

36、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譬如SEFC 1B An interesting Life講述了歌星Bob Geldof實施了一個為非洲貧困地區獻愛心的計劃, 教師可這樣設計問題: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Bob Geldof? 引導學生談談幫助身邊貧困學生, 為希望工程獻愛心、為災區人民出力、為建設祖國努力學習的情況等。又如, 在教SEFC 1A Walt Disney時, 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分析課文內容, 了解整理意圖或主題思想。可提出這樣的問題:1) Why did Walt Disney succeed?2) What ki

37、nd of man do you think he was?思考這樣的問題, 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教材教育學生要學習主人公對事業的鍥而不舍的精神。5)復述(表演)(Retelling/Acting):通過復述或表演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深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更好地服務于速讀和精讀這二個環節。充分利用3)中的鋪墊,利用多媒體,把作的記錄(Note-making)、問答(Questions & Answers)、中心句(topic sentence)、關鍵詞(key words)投影出來,進行復述。如在SEFC 2A Unit 4

38、How a Newspaper Is Produced中,教師可利用在理解部分得到的每個段落中的關鍵句(Topic Sentences):Paragraph 1: The chief editor holds a meeting.Paragraph 2: Journalists interview people and writes articles.Paragraph 3,4,5: Photos-choosing.Paragraph 6: Editors check the reports and write the headlines.Paragraph7: The newspapers

39、are printed and delivered.在投影儀上投出以下圖表,讓學生進行復述,充分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How a newspaper is produced?The chief editor holds a meeting.Photos-choosingJournalists interview people and write article.    The newspapers are printed and delivered.Editors check the reports and write the headlines. 

40、   6) 討論(Discussion):通過分組討論或倆倆討論來發展語言的應用能力,發表學生自己對整理所發表內容的觀點、看法,實現知識向能力遷移。對篇章進行評價性的理解。譬如在教學SEFC 1B Healthy eating時,可以給學生這樣的話題讓他們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 Suppose in a street side by side there are two restaurants which serve different foods: one is Chinese food; the other is western food. If you are

41、 hungry and you want a diet of healthy foods, which restaurant will you choose to have your dinner in? Why?這樣的討論可以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在討論中, 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 同時也鍛煉了同學們的思維, 為閱讀奠定了基礎。7)鞏固(Consolidation):鞏固本課的內容,加深記憶。可通過一些口頭或筆頭練習,來檢測學生對該篇章的理解,起到鞏固的目的。通過以上六個部分的教學,可在課堂內或課外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訓練,如可引導學生縮寫課文或擴寫某一段落,可以按上述的口頭復述寫

42、成一篇小短文,也可對課文進行續寫,這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深化,同時提高了學生寫的能力。在SEFC 1B Unit 18 Necklace中,教師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寫,如:What would Mathilde do after she knew the diamond necklace was false?或者What would Jeanne do after she heard Mathildes story?這樣既復習了課文的內容,又發展了學生利用語言的能力,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2、語篇教學對英語寫作的指導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個段落組成的。把段落寫好了,寫作文就有了良好的基礎,進步也更快。

43、對一段文章的組織要注意其語篇單一性(unity)和連貫性(coherence)。如果一段文章不注意內容的單一性和意思的連貫性,它一定是雜亂無章。一段文章應該只說明一個問題,或一個問題的某一方面;應該只敘述一件事情,或一件事情的某一個階段。為了寫好段落,通常的寫法是:在一段的開頭用一句話點出本段的中心意思,即“主題句”(topic sentence)。然后,用幾句來證明、解釋、或發揮這個中心意思,最后,再用一句把本段的意思小結一下。如果學生能在這一方面進行必要的訓練,就不難寫出比較好的作文了。1)加強各語篇項目的分析與練習,提高學生對語篇銜接手段的敏感性。SEFC這套教材十分注重語篇的安排,并設

44、置了大量語篇項目的練習,因此,教師在平時一定注意對這些項目的訓練。如在SEFC 3A Unit 2 Captain Cook(P9)中就設置了指稱和替代等練習,教師可以根據此練習作為藍本,在上閱讀課時有意地設計此類練習。一些連接詞、副詞或詞組的銜接在語篇分析也是一個重要部分,教師在分析語篇時也要作為一個重點項目來對待,如在SEFC 1B Unit19 The secret is out中,我們可以列出有關中心句、關鍵詞和語篇標志詞的表格(如下表),讓學生熟悉文章是如何謀篇布局的。Mr. King1. best engineers in NCMany years ago, but, his.2.

45、worked there for 5 years3.his job was to design machinesAn accident1.a worker drove , carelessly, hitOne day, there, to everyones surprise, finally, unless2.wastaken3.removeexaminerefuseSecret out1.not Mr. King, but Ms. KingIf, but, in fact, to his surprise, for months, but, so, please2.in order to

46、get the job3.the boss called at, toldthe womens4.tell story1.for months, tried2. impossiblegood job3. cut,bought,used,gotA meeting1.helddiscuss the problem make a decisionThe next day, whose, for a moment or two, then, in whose department, because,2.Mr. Little opinion3.Mr. Pattis opinion同樣,教師還可以找出每個

47、段落的中心句,把他們打亂次序,然后給于一些關聯詞,讓學生重新安排,這也不失一種較好的語篇訓練。2)加強語篇連接的訓練,幫助學生理清語篇脈絡。堅持“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寫作的開始階段,要狠抓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訓練句子時,可以采用連詞成句、模仿造句、回答問題、換詞改寫句子等形式。在學生掌握幾種基本句型、能寫基本正確的簡單句之后,再根據課文體裁訓練寫各種類型的小段文章。這項練習能有效地增進學生句法的熟練程度,是一種很好的寫作訓練。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由簡入繁,由淺入深的方法: (1)聯詞成句:根據所給的詞、詞組聯成句子。如: an,

48、 festival, the Olympic Games sports, are, international à The Olympic Games are 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big Reading Room _ library _ need _ thorough cleaning à The big Reading Room of our library is in need of a thorough cleaning.以上第二句必須加入一些必要的詞句才能成句。 (2)聯句組句:在學了一些復合句及非謂語形式之后,就可以將簡單句合并成

49、復合句,由些可學會如何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 This is the man. The man came to see you yesterday. à This is the man who came to see you yesterday. Eating properly is necessary. It is necessary for good health. à Eating properly is necessary for good health. We cannot be in good health. We do not have enough vi

50、tamins. à We cannot be in good health without having enough vitamins. (3)組句成段:在課堂上,教師先提出一個詞或詞組,確定一篇短文的主題,然后學生們根據所給的詞聯詞成句,再聯句成文。此項訓練培養學生語篇銜接能力,進行邏輯分析、推理,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篇章。如:SEFC 1A,UNIT 2,LESSON 5中的PART 2 DOS: Listen / your teacher follow / teachers/ instructions Tidy/lab / Put/everything/cupboards DO

51、NTS: come in/without a teacher touch/unless/teacher Forget/turn off/lock forget/wash將它們聯成如下一篇短文:In the labFirst of all, dont come in the lab without a teacher. Once you are in there, listen to the teacher. Follow your teachers instructions. Dont touch anything unless your teacher tells you to. Pleas

52、e tidy the lab and put everything back in the cupboards when you have finished your experiment. Dont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and lock the door before you leave the lab. Dont forget to wash your hands with soap at the end of your experiment.3) 加強寫閱讀課文概要的訓練,提高學生綜合概括能力。引導學生運用語篇銜接手段寫“閱讀課文”概要和完成每單元

53、的寫作練習(Writing)。高中英語新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選詞準確,結構嚴謹,語義連貫。教師可有意安排一定數量的課文概要寫作練習。可挑選出課文的一些關鍵詞匯,給出主題句,讓學生連詞成句、連句成篇。由于教師對整篇課文進行了語篇分析,學生對篇章的大意已經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寫課文概要,訓練他們連句成篇的能力。要求學生在寫概要和完成寫作練習的過程中,運用語篇銜接手段,使文章前后連貫。當然在引導學生完成教材中的寫作練習時,教師應強調以課文體裁為中心,訓練學生正確運用語篇銜接手段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這樣,對增強學生的寫作技能將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具體操作如下:(1)結合課文的語篇分析,確定段

54、落中心句(Topic sentence)。根據課文結構,列內容提綱。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主題,每段都有一個為主題服務的中心句,它是全段的概括,其它句子是圍繞這一中心思想展開的;對它加以闡述、補充、發揮,或提供細節或舉便說明,或闡述一個故事、一個事件等等。在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找出或歸納出各段的主題句,并分析各段是通過何種方法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展開敘述的,以培養學生在段落寫作中學會統一性原則的技能。這可以促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更深刻的研究和分析,便于掌握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精華,這樣做既能鞏固課文教學效果,又能為今后的提綱寫作打下基礎。 (2)利用段落中心句(Topic sentence)對進行縮寫課文

55、的練習。在前面歸納課文段落中心句的基礎上,教師可設計一些WH問題(who, when, where, what, how等)來指導學生組織素材寫好縮寫文,這樣既能保證記敘的故事內容完整,同時也能避免出現不相關的內容或不必要的重復。同時提供必要的語篇標志(Discourse Markers),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注意所學的語篇項目,完成好課文的縮寫。 4)加強對范文改寫和仿寫,讓學生熟練掌握謀局布篇的方法。作為教師,平時要要不斷地收集一些不同文體及主題的范文,這些范文材料應以英語為本族語的人士所寫的為主。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人稱的改寫,進行事件的改寫以及按不同的時間或空間的改寫,通過改寫使學生明白整理

56、是如何組織題材,如何通過有效的關聯詞使句子相互有機了解,如何運用短語及謀局布篇等;另外,教師也可在平時讓學生多做一些語句排序練習,增強學生的改寫的能力;同樣教師還可以使用學過的詞匯、句型、語法,對原文進行改寫。所謂仿寫,就是要求學生利用已知信息,采用“改頭換面”的方法,寫出自己的文章。比如,根據A Page from Li Pin's Diary要求學生仿寫日記;A letter to a Freiend 仿寫一封信等等。上海中學生英文報時常有中學生習作,其他英語雜志、讀物上也有許多,這些文章的內容新穎,而且出自中學生的手,是學生熟悉的題材,內容,完全可以拿來充當范文,讓學生仿寫。六、對課題結題后的思考 通過近二年的課題實施和研究,我們課題組成員遵循邊學習、邊探討,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邊創新的原則,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素質發展日趨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