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7燭之武退秦師課文鑒賞說明一、關于課文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二、結構層次課文按故事情節分為四段。第1段,秦、晉圍鄭。一個弱小的鄭國,同時受到秦、晉兩個強國的圍攻。大軍壓境,國都被圍,形勢十分危急。
2、“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為了報復鄭國,與秦國并沒有多大的利害關系,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晉軍函陵,秦軍南”,既然兩國的軍隊并沒有駐扎在一起,也就為燭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昂辍薄澳稀本鶎汆崌I土,分別為晉、秦占領,一是說明晉、秦聯軍來勢兇猛,勢不可擋;二是暗示著鄭國有機可乘。開篇寥寥數語,既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第2段,燭之武臨危受命。鄭國君臣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皣R印背猩隙鴣恚俅螐娬{鄭國所處的危險境地?!叭羰範T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
3、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如果說佚之狐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那么擔此重任的就是千里馬了。所以,燭之武還未出場,已引起讀者的強烈關注。壯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國士人對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暗寫燭之武在年輕時并沒有得到重用;“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則流露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也沒有給予什么安慰和許諾,而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情真意切。但是,鄭伯并沒有止于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接著指明,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你燭之武也沒有任何好處。鄭伯可謂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
4、的分析,終于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去見秦伯。第3段,燭之武說退秦師。“夜縋而出”,進一步說明了鄭國形勢之嚴重。秦、晉已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這時,鄭國的命運將取決于燭之武此行的成功與否。一般說來,敵我談判,雙方都有戒備,只有盡快消除對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對方坐到談判桌前。燭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說什么和怎樣說了。這段說辭只有一百多字,卻包含以下四層意思。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說明秦、晉圍鄭,鄭國必亡。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燭之武好像置身于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的,這自然會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聽他把話說完,從而為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第二層(
5、“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鑒于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
6、在秦、晉關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過一番拉攏引誘之后,燭之武察言觀色,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系,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系。從歷史說到現實,燭之武又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然要進犯秦國。這樣一發揮,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第4段,晉師撤離鄭國。原來曾是晉國盟軍的秦國,現在卻成了
7、鄭國的盟友,風云突變。這時的晉侯并沒有感情沖動,而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毅然決定撤軍。應該說,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至此,說秦伯而退晉師,一箭雙雕,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全都如愿了。三、人物形象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長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顯得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燭之武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他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的關系和矛盾了
8、如指掌,只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說服力,表現出高超的外交才能。四、寫作特色1伏筆與照應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并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霸S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
9、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2波瀾起伏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3詳略得當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
10、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后,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咀g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南。佚之狐對鄭伯說:“我國處于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编嵅饬?。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编嵨墓f:“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
11、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什么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很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
12、有什么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將從哪里得到他們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國受損而讓晉國受益,您還是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并派杞子、逢孫、揚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這樣晉軍也撤離了鄭國。解題指導一、這道題主要是幫助學生熟悉課文,進而在此基礎上背誦全文。要求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這些問題,而答案又是這篇課文的支撐句。
13、熟悉了這些答案,背誦這篇課文也就容易了。第5小題要求學生以今天的理念審視這則故事,意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基本內容。1秦、晉圍鄭,且貳于楚也。2吾不能早用子,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3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還也。5參考答案略。二、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對文言文中經常出現的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進行歸納,以加深理解它們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不同的意義和用法。三、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翻譯句子,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體會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參考答案參見“譯文”。教學建議一、學生在初中已學過曹劌論戰,對左傳有了一些了解。在本課的教學中,既要注意與
14、已有知識的聯系,又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拓展。具體說來,一是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可作適當介紹,二是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了解。二、初中的文言文教學,只是“讀讀背背,不作具體要求”。高中的古代散文教學,則要求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除仍應要求“讀讀背背”,積累語言材料,增加感性知識外,還應引導學生積累文言字詞句的知識。而且對后者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切實掌握課文中出現的文言詞語,尤其是練習中涉及的詞語。有關資料一、作者作品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獻不足,迄今尚無定論。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
15、“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當然,也有人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歷史著作。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春秋和左傳原本各自成書,到晉代杜預作春秋經傳集解,始把兩書合在一起。左傳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作者在選材、描寫和評論時,往往帶
16、有自己的褒貶和愛憎。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范。左傳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二、背景材料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
17、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動了這次戰爭。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
18、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三、助讀材料1關于左傳的作者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闭撜Z·公冶長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2關于左傳的流傳漢興,北平侯張蒼及梁太傅賈誼、京兆尹張敞、大中大夫劉公子皆修春秋左氏傳,誼為左氏傳訓故,授趙人貫公,為河間獻王博士。漢書·儒林傳平帝始立左氏。后漢建武中,以魏郡李封為左傳博士,群儒蔽固者數廷爭之。及封卒,因不復補。和帝元興十一年,鄭興父子奏上左
19、氏,乃立于學官,仍行于世。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3關于左傳的文學成就尋左氏載諸大夫詞令,行人應答,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述遠古則委曲如存,徵近代則循環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淺。諒非經營草創,出自一時;琢磨潤色,獨成一手。斯蓋當時國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編而次之,配經稱傳而行也。劉知幾史通·申左篇左氏之敘事也,述行師則簿領盈視,聒沸騰;論備火則區分在目,修飾峻整;言勝捷則收獲都盡,記奔敗則披靡橫前,申盟誓則慷慨有余,稱譎詐則欺誣可見,談恩惠則煦如春日,紀嚴切則凜若秋霜,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凄涼可憫?;螂檗o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
20、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劉知幾史通·雜說上“左氏傳”條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經文考卷一六九引左氏敘事、述言、論斷,色色精絕,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無字句處。凡聲情意態,緩者緩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筆有化工。若只向字句臨摹,便都不見得。左繡讀左卮言左傳文章優美,其記事文對于極復雜之事項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挈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極委曲而簡潔,可謂極技術之能事。其記言文淵懿美茂,而生氣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雖時代甚古,然無佶屈聱牙之病,頗易誦習。故專以學文為目的,左傳亦應在精讀之列也。梁啟超中國歷史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21、讀左傳法之二四、春秋時期形勢簡圖五、秦、晉圍鄭形勢圖六、讀燭之武退秦師(呂乃巖)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于敘事,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范。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斗爭。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
22、)。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于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爭,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余波。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后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
23、諸侯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本篇的寫作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組織嚴密,前后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為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系。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為全文的發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他們之間并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二、起伏跌宕
24、,生動活潑。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于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于秦無益;但接著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币源俗鳛榫彌_;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后,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系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后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于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弦,增強作品的感染力。三、說理透辟,
25、善于辭令。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著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燭之武斗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里表現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
26、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于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篇文章,除了描寫外交辭令,還有敘事的描寫。無論記言記事,文字各盡其妙,短小精練,活潑生動,是一篇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優秀散文作品。(選自閱讀和欣賞·古典文學五,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有刪節)七、課堂教學設計(陳旭)【設計意圖】左傳,是我國先秦史傳中一部重要著作。左傳在
27、記述事件、刻畫人物和運用語言方面,都有較高成就。作者善于運用簡潔的語言,把紛繁復雜的事件,條理清晰、生動形象地敘述出來。左傳描寫人物,以極少的筆墨,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內心活動和某些細節的描寫,展示不同人物的鮮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筆下的外交人物更為突出。他們或語挾風雷,慷慨陳辭于大國之間,或委婉機智,從容游說于諸王之中,論理敘事,進退有節,出色完成外交使命。因之,欣賞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探討作品深邃的思想內容,理解左傳獨有的語言特色,是閱讀的首要任務。同時,作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常用實詞,辨析常見虛詞,亦是教學要點之一。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驹O計提要】本設計分兩個層
28、面,一個層面是研究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一個層面是根據文言文教學,落實文言字詞知識?!驹O計實施】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那么,請問:1課文哪些語句最能顯示燭之武高超的游說藝術?你能否透過語言表述探討其深刻底蘊?明確文章第2段對秦伯的說辭最具說服力。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單刀直入,先言“鄭既知亡”,使之解除戒意,既而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上,替對方的利害著想。一下子縮短了二者的距離,可謂出言不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再言亡鄭無益。鄰之厚,君之薄也。三言亡鄭有害。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繼言舍鄭有益于秦。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v觀歷史,歷數晉國言而無信。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展望未來,預言晉將闕秦。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擺事實,講道理,提請秦伯定奪。最終使“秦伯說,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頂崗老師班會課件模板
- 金屬冶煉負責人安管人員培訓
- 音樂課國防教育課件
- 水肌酸產品項目運營管理方案
- 電網側獨立儲能示范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報告
- 城鎮污水管網建設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xx片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管理方案
- 先進金屬材料行動計劃
- 無人駕駛配送車輛定位精度提升
- 2025年井下多功能測振儀項目建議書
- 湖北省襄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統一調研測試地理試卷
- 機場行李安檢安全培訓心得體會
- 建筑施工企業2025年半年業績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
- 昭通設備裝卸方案(3篇)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語試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港口航道工程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評估分析
- 單元復習AB卷:第二十八章 圓(A卷-中檔卷)解析版
- 建筑工程項目參與證明(8篇)
- 疏通經絡課件
- 2025至2030中國桃膠行業發展分析及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汽車司機宿舍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