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學專題》課程教學大綱.docx_第1頁
《敘事學專題》課程教學大綱.docx_第2頁
《敘事學專題》課程教學大綱.docx_第3頁
《敘事學專題》課程教學大綱.docx_第4頁
《敘事學專題》課程教學大綱.docx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名稱:敘事學專題/Topics of narratology課時/學分:32/2;課程代碼:052103211417講授學時:20課程屬性:專業選修實踐學時:12一、課程介紹1. 課程描述:敘事學專題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選修課。本課程以文藝學、故事學、敘述學、影視 學的知識與概念解析各類敘事性文藝作品,它不滿足于印象式、隨意性言說,具有更多的理 性、科學性和技術色彩。2. 設計思路:開設本課程的依據:為進入本專業學術話語(概念)共同體提供學理根據(論)和批評 技術(評),屬工具性知識。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因:問題導向+傳統課程的基本規范主要課程內容的編排結構:按問題導向編排課程內容。立足當下

2、,廣開思路,分層探討。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使用敘事學專業用語進行思辨與表達。(1)介紹敘事學分析的常見方法.(2)講授敘事學常用的概念與觀念。(3)探討敘事學分析的不同步驟.(4)通過對文本說話實現對社會發言,對文藝問題的深度發言。三、學習要求1、最低學習要求:完成部敘毋作品的相關解析。2、進一步學習指導:根據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完成課前、課中、課后的相關工作;老師講評,提出 深度學習指導,列出學生課下進一步可以閱讀的書籍或文獻。四、進度計劃在教學過程中,進度計劃必須根據討論與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第一講,敘事學導言敘事學概述1、敘事的價值與意義;2、何為敘事? 3、何為敘

3、事學?二、敘事學課程描述:對象、目標與要求、教學內容、環節;三、大數據時代的研究性學習【問題與機遇】四、課程評價方式:過程考核 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1、分組查找敘事學書目:先去圖書館找紙質本;沒有紙質本找電子版本。2、從200余本相關書目中,確定20種左右的重要書目。第二講、敘事作品的分類一、敘事作品分類的必要;二、敘事作品的一般分類;三、敘事常規;四、敘事作品分類的問題;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列出喜歡的十部敘事作品,對其分類并闡明理由;第三講、敘事作品的分層一、敘事作品的結構分層;二、場景分析節拍:動作/反應;節拍描述的內容: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發 生了什么;/得

4、到了什么反應;場景(事件):價值發生了轉變的事件(改善、惡化、反諷)。動作/反應/意義、價值的輕度 轉變(由節拍構成)確定沖突;標注開篇價值;將場景分解為節拍;標注結尾價值并比較開篇價值;概述節拍并 確定轉折點的位置(重點在節拍概述和場景概述)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對某部敘事作品的場景進行分析:第四講、敘事作品的人物解析一、人物關系解析:解析人物的二元對立;解析人物情感的距離與錯位(人物情感的多樣性);人物關系的基本模式。二、主要人物設計解析:這些人物是什么樣的人?【主人公的標志性特點】:他們需要什么?他們為什么需要它?【欲 望】;他們將怎么去得到他們需要的東西?【這些人物該做什么;行為】;他

5、們面臨的阻力是 什么?結果如何?【沖突與變化】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對某部敘事作品的人物關系進行分析:第五講、敘事作品的表層結構解析一、故事進程的解析(-)激勵事件的解析:激勵事件的發生方式:隨機:出于巧合:如天降橫禍;天賜洪福; 有因:出于決定:是否打破了平衡:是否激起恢復平衡的欲望;是否為恢復平衡采取行動(對 行動的拒絕不能太久);采取行動后最好的可能是什么?如何變成最壞的?如何再次逆轉到 主人公的救贖:采取行動后最壞的可能是什么?如何變成最好的?如何再次逆轉到主人公的 毀滅;在一個復雜主人公心中,他是否會激起一個不自覺的欲望,與他自覺的需要發生矛盾。(二)進展糾葛的解析:對抗(沖突)結構

6、的設置(邏輯方陣);選擇、價值轉換(驚奇)、 伏筆與懸念、巧合的設置;次情節的設置;場景之間的自然轉換;(三)高潮、結局的解析:對主人公的智力與意志的最后考驗;做出決定前不斷加劇的緊張 (危機與高潮剪接在起);做出決定前的拖延與阻退:結局的方式:觀眾不可預期但又想要。二、時空背景的解析時空背景對人物欲望和行動可能性的制約和影響;時空背景設置對于故事的進展、氣氛的渲 染的作用;時空背景設置對于時代地域特色風格化的作用。學生閱讀與討論資料及課下作業對某部敘事作品的表層結構進行分析;第六講,敘事作品的深層結構解析一、深層結構說的理論根據二、深層結構分析的意義與類型三、深層結構分析的原則方法與問題從“

7、情況形成”【(1)起:(2)承】看社會環境;從“采取行動”【(3)轉承;(4)承轉;(5)轉合】看人物性格;從結果(改善或惡化:吉、兇、吝、悔)看作者意圖。按性質相似進行重組(行為與狀態、結果的關系)【重復產生結構】:通過對待立義解析深層 結構【關系產生意義】;發現結構破綻、情理破綻、跳角破綻。(癥候閱讀(解析正常的與非 正常的;常變的與非常變的)主控思想解析(設計)的要點:故事不僅需要表達思想,還要證明思想;觀眾不僅需要 理解,還需要相信。故事講述是對理念的創造性論證(理念的感性顯現)劇本故事證明思想 的方式:不是靠對白與解說,而是靠動作與選擇。主控思想的獲得,不是作者強加到故事之 中,而是

8、故事告訴你它的意義。不是從觀點中獲得動作,而是從動作中獲得觀點。不是主題 先行,而是水到渠成。主控思想的獲得,經常要到結尾與高潮中尋找。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對某部敘事作品的深層結構進行分析:第七講,敘事作品的視聽語言解析一、敘事作品視聽語言的特點二、敘事作品的視聽語言:光線、聲音、色彩、構圖三、敘事作品的視聽語言:鏡頭變化與剪輯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對某部敘事作品的視聽語言進行分析;第八講敘事作品的敘述學解析一、敘述學概述二、敘述者問題:誰見到與誰說話。三、敘述問題:有什么與說什么:時序、速度與頻率。學生閱讀資料及課下作業對某部敘事作品進行敘述學分析:五、成績評定本課程實行過程考核,考核方式

9、視具體教學過程而定。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構成, 平時成績結合課堂表現、平時測驗、課后作業、期中考查、課外調研報告等環節進行設定。 考核方式分閉卷考試、開卷考試、論文、考查等。1、過程考核參考方法:1.平時成績50%2.期末成績50%總計100%2.作業評分參考標準作業的評分參考標準得分嚴格按照作業要求并及時完成,基本概念清晰,解決問題的方案正確、合理, 能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方案。90-100 分基本按照作業要求并及時完成,基本概念基木清晰,解決問題的方案基本正 確、基本合理。70-80 分不能按照作業要求,未及時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解決問題的方案基本不 正確、基本不合理。40-60

10、分不能按照作業要求,未及時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不能制定正確和合理解 決問題的方案。0-30 分3.課堂討論、平常表現評分參考標準課堂討論、平常表現評分參考標準得分資料的查閱、知識熟練運用,積極參與討論、能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能 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90-100 分基本做到資料的查閱、知識的運用,能參與討論、能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能與其他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70-80 分做到一些資料的查閱和知識的運用,參與討論一般、不能闡明自己的觀點和 想法,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態度一般。40-60 分不能做到資料的查閱和知識的運用,不積極參與討論,不能

11、與其他同學合作、 交流,共同解決問題。0-30 分六、學習資源國內各種文學概論相關書目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胡亞敏:敘事學,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羅鋼:敘事學導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1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嚴家炎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第2卷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第3卷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錢理群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第4卷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申丹: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楊義

12、:中國敘事學,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一一比較敘述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董小英:敘述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李建軍小說修辭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國外羅蘭-巴特:作者的死亡,見羅蘭-巴特隨筆選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諾思洛普弗萊著批評的剖析,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美)喬納森卡勒著當代學術入門:文學理論,李平譯,遼寧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社,1998年。韋恩布斯小說修辭學.華明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白春仁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88 張寅德編選

13、:敘述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格雷馬斯:行動元、角色和形象;熱奈特敘事的界限;托多洛夫敘事作為話語) 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王文融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 月第1版。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盧伯克、福斯特、繆爾:小說美學經典三種,方土人、羅婉華譯,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年4月第1版。(珀盧伯克:小說技巧;愛福斯特:小說面面觀;繆爾小說結構)羅 杰福勒:語言學與小說,於寧、徐平、昌切譯,重慶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喬納森卡勒.結構主義詩學.盛寧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坪內逍遙.小

14、說神髓.劉振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孟湄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 瓦特.小說的興起.高原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米克巳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譚君強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第 1版。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D.洛奇.小說的藝術.王峻巖等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A. J.格雷馬斯:結構語義學一一方法研究,吳泓渺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9年7月第1版;詹姆斯費倫 作為修辭的敘事.陳永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戴衛赫爾曼主編.新敘事學.馬海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七、教學評價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為核心。了解:知道基本內容(*章節有哪些基本內容;白學可得);理解:明白基本內容(自學+重點輔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