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期末名詞解釋最新版_第1頁
發育期末名詞解釋最新版_第2頁
發育期末名詞解釋最新版_第3頁
發育期末名詞解釋最新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育期末重點一.名詞解釋Chp11 .身體圖式、軀體藍圖(bodyplan):包括胚軸形成,體節形成、胚芽和器官原基形成等事件。2 .圖式形成(patternformation):胚胎細胞形成不同組織、器官和構成有序空間結構的過程稱為圖式形成。3 .嵌合型發育(mosaicdevelopment:以細胞自主特化為特點的胚胎發育模式稱為合型發育”。(與鄰近細胞無關系,如海鞘)4 .調整型發育(regulativevdevelopment):以細胞有條件特化為特點的胚胎發育發育模式稱為調整型發育”(與鄰近細胞相互作用,如魚類,兩棲類)5 .誘導(induction):一類組織與另一類組織的相互作用

2、。6 .成形素、形態發生決定子(morphogen):是一類可以通過自身濃度決定細胞命運的,具有擴散性的生物化學分子。7 .組織者(organize:胚孔背唇,據調控和組織產生一個完整胚胎的特殊能力。Chp21 .細胞定型、細胞指定、發育定型(commitment):細胞在表現出明顯的形態和功能變化之前,會發生隱藏、性變化,使細胞命運朝特定方向發展,這一過程稱為“定型”,或“指定2 .細胞特化圖(specificationma:特化的狀態3 .自主特化(autanamousspecification通過胞質隔離指定細胞發育命運是指卵裂時,受精卵內特定的細胞質分離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

3、定胞質可以決定它發育成哪一類細胞,而與鄰近細胞沒有關系。4 .有條件特化(conditionalspecification):相鄰細胞或組織之間通過相互作用,決定其中一方或雙方細胞的分化方向,和鄰近細胞或組織的相互作用逐漸限制他們的發育命運,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5 .合胞體特化(syncytialspecification:在合胞體胚層生成細胞膜分離細胞核之前,由母體細胞質相互作用所決定,即細胞的命運在形成細胞之前就已被指定了。6 .胞質定域(cytoplasmiclocalization:不同區域受精卵細胞質分別與胚胎細胞特定的發育命運相連;卵裂時分配到不同裂球中。Chp31 .精子獲

4、能(capacitation):是指哺乳動物排出精子在生殖道獲能因子作用下,引起精子一系列變化,并具備受精能力。未經獲能精子不能使卵受精。2 .頂體膜泡(acrosomalvesicle:3 .頂體反應(acrosomalreaction):是指精子獲能后,在穿透卵子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帶之前或穿透這些結構時,頂體發生一系列變化,由此導致頂體內容物水解酶等的釋放,酶解卵泡細胞間質、透明帶和卵質膜、形成精子穿過的通道的過程。4 .皮層顆粒(corticalgranule):不同動物皮層顆粒形成的時期不完全一樣,但是都是由高爾基體合成,在此過程中與顆粒內質網密切有關,以后脫離高爾基體形成一有膜的顆粒

5、,并于排卵前后遷移到質膜下。5 .皮層顆粒反應(corticalreaction):卵細胞膜下的皮層顆粒(內涵酶類的囊泡),以外派的方式,進入卵黃膜和質膜之間的腔隙,酶類引起透明帶硬化”,形成受精膜。Chp41 .卵裂(cleavage:是指通過多次有絲分裂,將卵質分配到無數個較小的具核細胞中去。這些卵裂階段的細胞稱為卵裂球。2 .完全卵裂(holoblasticcleavage:整個卵細胞都在進行分裂,多見于少黃卵。3 .不完全卵裂(meroblasticcleavage: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黃的部位進行分裂,多見于多黃卵。4 .中期囊胚轉化(mid-blastulatransition):斑馬

6、魚胚胎分裂到10次時,開始中期囊胚轉換,進入由母型調控想合子型調控調控的過渡期:合子基因開始轉錄、細胞分裂減慢、細胞移動明顯等。5 .緊密化(compaction):是通過裂球外層細胞間形成緊密連接,把裂球的內部封閉起來,小分子和離子能在細胞間相互往來。與其它動物卵裂之間最關鍵的區別。8-細胞階段前的卵裂球之間有足夠的空間,呈松散型排列。在第三次卵裂之后,細胞突然擠在一起,卵裂球之間的接觸面增大(E-cadherin開始表達),形成一個緊密細胞球體。6 .囊胚(blastula):指的是內部產生囊胚液、囊胚腔的胚胎,囊胚中所有細胞都沒有開始分化,這個階段之后胚胎開始出現分化。此時大約有32-6

7、4個細胞。7 .皮質旋轉(corticalrotation):精子中心體組織卵母細胞微管并使它們在植物極胞質中平行排列。這些微管允許皮質旋轉30度(相對于內部胞質)8 .灰色新月(graycrescent):兩棲類動物卵受精后出現的淺色帶區。在這里,預定內胚層細胞內陷,形成狹縫狀的胚孔。9 .合胞體(syncytium):含有由一層細胞膜包繞的多個核的一團細胞質,這通常是由于發生了細胞融合或一系列不完全細胞分裂周期所致,在后一種情況中,核發生了分裂,但細胞卻沒有分裂。10 .活質體(energid):昆蟲卵分裂時,分裂核間卵表面的原生質移動,此時,核以被卵黃間隙的少量原生質所覆蓋狀態而移動。這

8、樣的分裂核連同其包圍的原生質小塊,也稱為活質體。Chp51 .原腸胚時期(gastrulationstage):2 .原腸作用(gastrulation):是胚胎細胞通過劇烈而又有序的運動,使囊胚細胞重新組合,形成由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3個胚層構成的胚胎結構的過程。3 .會聚延伸(convergentextension:細胞向背部中軸線遷移,通過穿插重拍,使先后周逐漸伸長。4 .Spemann組織者(spemannorganize:同組織者5 .瓶狀細胞(bottlecell):胚孔處內陷細胞。細胞主體部分擠向胚胎深層,通過細長頸部與胚胎表面相連,是啟動原腸作用與原腸(primitivegu

9、t)形成所必需。6 .胚盾(embryonicshield):下胚層一旦形成后,上胚層和下胚層的深層細胞都會向將來發育稱為胚胎北部一側插入,形成一個加厚的區域,稱為胚盾。胚盾在功能上相當于兩棲類的背唇,因為乳溝將它移植到宿主胚胎上,能能夠誘導形成次級胚軸。7 .亨氏結、原結(hensensnode具有與兩棲類胚孔背唇類似的組織者功能。可誘導完整次級胚軸的形成。8 .原條(primitivestreak):原條由上胚層后部邊緣區發育而來。該處細胞加厚由于來自上胚層的中胚層細胞內移,進入囊胚腔以及上胚層后端兩側細胞向中央遷移所致。9,原溝(primitivegroove):原條中出現凹陷,稱原溝。

10、原溝與兩棲類胚孔同源,遷移細胞通過原溝進入囊胚腔。10 .亨氏結回縮(regressionofhensoiisnode一旦中胚層和內胚層的絕大部分卷入胚胎內,原條便開始退化,亨氏結向胚胎后端運動。隨著亨氏結的退化,亨氏結逐漸后退,脊索和體節馬上在它的前面形成。11 .生殖新月(germinalcrescent:最早通過原條遷移的細胞是預定發育成前腸的細胞,這些細胞一旦進入囊胚腔,就向前遷移,最后把胚胎前區的下胚層細胞擠走,使下胚層局限于明區前部的一個區域里。12 .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germcells,PGOs):是產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的早期細胞。各類動物早期胚胎內開始出現成

11、群原始生殖細胞的部位不同。Chp61 .Nieuwkoop中心(Niewkoopcenter):囊胚最背部植物極細胞(dorsalmostvegetalcell)-能誘導組織者產生,因此稱為Nieuwkoop中心(Nieuwkoop&Nakamura)。:在四細胞期,胚胎一分為二,一半含有Nieuwkoopcenter;另一半無,最終發育命運各異(腹部化:無背部和頭部;背部化:除腹部外的大多數結構)。2 .初級胚胎誘導(primaryembryonicinduction):原腸胚脊索中胚層誘導其上方外胚層形成神經系統(&dorsalaxis)的過程稱為初級胚胎誘導。3 .旁分泌相互作用(par

12、acrineinteraction):是指細胞產生的激素或調節因子通過細胞間隙對鄰近的其他種類細胞起促進作用。4 .鄰分泌相互作用(juxtacrineinteraction):細胞和細胞之間直接接觸時,膜結合型或基質結合型細胞因子可以直接與鄰近細胞所表達的相應受體結合所產生的信號傳遞方式。5 .自分泌作用(autocrineaction):指某種細胞因子的靶細胞也是其產生細胞,則該因子對靶細胞表現出的生物學作用。自分泌(autocrine)分泌的細胞因子主要作用于產生細胞因子的細胞本身,調節細胞因子產生細胞自身和鄰近同類細胞的活性,多數在局部發揮效應。6 .同源異形編碼假說(hoxcodeh

13、ypothesis:所有脊椎動物在原腸作用開始后,前-后極性進一步特化都是由hox基因調控,這些基因是果蠅Hom-C的同源基因。7 .原結液體流(nodalflow):7. 原結膜泡包裹(nodalvesicularparcel:Chp71 .撫育細胞/滋養細胞(nursecell):輔助卵或者精子形成的細胞??珊铣膳渥影l育所需的特殊物質,輸送給發育中的配子。2 .濾泡細胞(folliclecell):濾泡細胞是卵母細胞周圍的細胞,卵母細胞和濾泡細胞的表面都有大量的微絨毛,這樣可大大增加這兩種類型細胞相互接觸的表面積,促進了濾泡細胞的營養物質向卵母細胞的運輸。3 .細胞質橋(cytoplasm

14、icbridge:在精子發生過程中,一個精原細胞增殖分化所產生的各級生精細胞,其胞質并未完全分開,形成同步發育的同源細胞群。未完全分開的部位稱之為細胞質橋。4 .體節(segment):脊椎動物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沿身體前后軸形成一定數目的暫時性結構一一體節(somite),隨著胚胎的繼續發育每個體節分化成為生骨節,生皮節和生肌節。5 .副體節(parasegmnente:果蠅發育過程中,在體節溝真正形成前,由一個未來體節的后半部與后面相鄰體節的前半部組成,把胚胎劃成14個區域。6 .母體效應基因(maternaleffectgene):產生母體影響的基因,屬于胞質基因,核外遺傳的范疇7 .分節

15、基因(segmentationgene):把早期胚胎沿前-后軸分為一系列重復的體節原基(segmentalprimordium)8 .缺口基因(gapgene):由形態發生素調節首先表達的分子基因,即缺口基因。9 .成對控制基因(pair-rulegene):參與果蠅體節精細結構形成的基因,一般以兩個體節為單位相互間隔一個副體節表達,其分布具有周期性。功能是把間隙基因確定的區域進一步分化成體節。成對規則基因的表達是胚胎出現分節的最早標志之一,沿前一后軸形成一系列斑馬紋狀的表達條帶,把胚胎分為預定的體節。10 .體節極性基因(segmentpolaritygene)體節極性基因是一群多種多樣的基

16、因,它們的蛋白質產物和作用機制沒有明顯的相關性。這些基因發生突變時,往往使體節的前后極性顛倒,體節前部或后部發生鏡像對映重復,故此稱為體節極性基因,11 .同源異型選擇者基因(homeoticselectorgene):體節界限確定后,用來控制每個體節的特征結構發育的基因。12 .同源轉化現象(homeotictransformation):由于與發育有關的某一基因錯誤表達,導致一種器官生長在錯誤部位的現象。如果蠅該生長觸角的部位長成了腿。Chp81. 初級胚誘導(primaryembryonicinduction)原腸胚脊索中胚層誘導其上方外胚層形成神經系統(&dorsalaxis)的過程稱

17、為初級胚胎誘導(primaryembryonicinduction)2. 初級神經胚形成(primaryneurulation):是指由神經板周圍細胞(如脊索中胚層)誘導神經板(neuralplate)細胞分裂、內陷、并脫離皮膚外胚層,形成中空神經管。3. 次級神經胚形成(secondaryneurulation):包括由預定外胚層和內胚層細胞形成間質細胞,隨即這些細胞在表皮外胚層下面,形成實心髓索(medullarycord),后在細胞索中心產生中空神經管。4. 神經膠質細胞引導(glialguidance):神經元遷移、定位:受神經膠質細胞突起引導(glialguidance)5. 神經崎

18、細胞(neuralcrestcel):在表皮和神經管間形成,后遷移至身體各處,形成外周神經系統的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glia)、皮膚色素細胞和其他細胞。6. 神經崎細胞遷移(neuralcrestcellmigration):神經埼細胞遷移至身體不同部位,產生各種分化類型細胞,神經埼細胞的發育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遷移抵達的位置。7. 外胚層(ectoderm):外胚層是胚胎最外的一層胚層,外胚層主要形成表皮和神經系。Chp91. 體節(somite):脊椎動物軸旁中胚層(paraxialmesoderm)組織在發育早期形成一系列重復分節單位,稱體節(somite)2. 體節形成(somit

19、ogenesi:脊椎動物體節是由前體節中胚層(pre-somiticmesoderm,PSM)形成。PSM前部化的細胞會逐步脫離尾芽區而形成上皮化的體節(somitogenesis)3. 軸旁中胚層(paraxialmesoderm):脊索形成后呈棒狀,從頭部延伸到尾部,位于脊索兩邊的中胚層帶成為軸旁中胚層。4. 體節發育的分節鐘(segmentationclockofsomiteformation):每個體節形成的周期是固定不變的,就像有一個時鐘在控制,成為分節鐘。不同物種的體節數目和每一體節形成的周期有所不同。5. 體節原節(somitomere)6. 前體節軸旁中胚層(presomiti

20、cparaxialmesoderm7. 生骨節(sclerotome)體節腹中部細胞(離背部最遠、離神經管最近的細胞)經過有絲分裂,失去上皮細胞特征,變成間充質細胞,有這些細胞構成的體節部分成為生骨節。8. 初級生心區(primaryheartfield):8 .次級生心區(secondaryheartfield)9 .心臟環化(heartlooping):Chp101 .附肢域(limbfield):去除附肢盤,圍繞此區其他細胞形成附肢。如果將周圍細胞一起去除,沒有附肢形成。該大區域稱附肢域(limbfield):是一個所包含的全部的細胞都具有發育成附肢能力的胚胎區域。2 .附肢芽(limbbud):附肢原基稱附肢芽。附肢芽是由來自側板中胚層和體節的體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