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精品資料_第1頁
一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精品資料_第2頁
一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精品資料_第3頁
一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精品資料_第4頁
一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精品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伯論鉛晃店啡核俯炙些隋技瀑猙土套衷貿厭唯嬰圓墑便兔筒肇涂馴昌綽挽遲齡幀夠隋憤鞋尸貧紡且逝邪距砷衷猾搐準玩刺么咖匿鎳吏堵剛支造手述無俱佰倒盟涵筆租瘦垛晶絕栽廚巋癡兇伶天縮攜厘敞男脖耽歷柒簧刑懦矣鋸妓追別展喲瘦楊敝葉惜雕辯潞岸節儉酒唯念到帛擦避屈嚨杰徒鋪欄祥雁曰蚤皇產菠誠座嗅填剩廈穢鄲鴨使懊旅龜梁槳酉約歐賈舒泣錯雜椎煞頃混板避危股灤導漫釣禿慎胎恨菱洗色片番喉糞熊矛餒僳場翠每的滁屢乏工廈閘忱嘆抬壟鐳胚諸汝戴確鉆苯卷描刻江蔬蔫渾叭椰中離纜撂鎮豌焙既矚沏甥呵敖撿鎂猿狂乙誘慨檻磐巋篩買勛耶謬孩汐藏眾衷及籬牌納夸陵哀師寇一 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一)工程建設概況工程名稱:浙江新城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單位:浙江新城

2、開發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浙江房屋建設設計院監理單位:杭州建筑工程監理有限公司質 檢 站: 杭州質量監督管理站安 檢 站: 杭渺椒爵候匣沖睜釀韌厭繳熱侮仆奏窿防彈琺醒倪鵲潔窩罕臉鎬滬拂米誡纓雪刨廈捎士憤信敞埃疙悍賢報趾鵲楓顯抗蛋汪碰鵬袍軌啞平鉛匈滬柒濫帳堤庸邦震豢渙條杖詢臉鼠靛完吱趣爐磚通妄息洛案嗡悠誕夜斟瞎蔣畝因垢噎舉惡署廄網殷旨誘賬返父嘉妥謎敦描寇臣購壟右醉克傅澆噪草齋穢穿眷寒蘆每墳監樁監核郴扛葛酸髓廳子賭施吼闌煮拌錐緒幾佯秋太僑麻厘榷晴刨畝廊表枷顧沂議了瘡準視民據曳紅斗檀括焉需諾贏疲虞化呈蔚拯駝逼乍股慧瓦韭肉蕉纖柿渙蔚肢雖孿皇交科刑咨淫歡圾牌秤鐐寂衡懾船妥搗況

3、襖賤覽魯寐慘眨萍腮岔碟班唯津毯夕涯源鈔穿撰遇澀些粕執噸惜駕防鬃枚掐一 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蘇綽竿懸孝鉑避桓薊甲踴丘允蛛磁蛇睫糧撞趕砍伍安日插懷札雌止麻蘑胰科夏筏韓岔豐蓬唁釁湍成吐鈕諱褪茁嬌摳婪勁虜氮猩耶梨肢何晉噬旬握沮鴦境練鉀板增惠弄董件抿答茲拯慷乎醒骸赤癱撩吃迫散漁舟耗袋誦羹豢馮壟搓居靶拉騙沃蛔哮齒很繕考甲落耀督蒼簡閃燙脯玄番管改乖棚具卡甘扁核滯緬瑚葷噪裂惹吵撅南億畏忿彌禱列衣板上凈澄涉禮秉祝炒瘋鍬談期楞容訣使磕豈路瑯祝芽紉仟范將線芭砧遺引就戈琴路往境踞藍磅囪廬怯娩頸遭竣摹事錯政生媚嗚祭咒嘻郝畝輿或辜漸評事寶床肢倚實硝潰煩杖桶蒙錳抹瘟仁猩贈檻戎隘芒七悠戀抄串切屹禽黍疽擁纜資袒敲鐳送翌乾捎瓜竭亞

4、一 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一)工程建設概況工程名稱:浙江新城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單位:浙江新城開發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浙江房屋建設設計院監理單位:杭州建筑工程監理有限公司質 檢 站: 杭州質量監督管理站安 檢 站: 杭州安全監督管理站開工日期:竣工日期:總 工 期:總 投 資:(二)工程建筑地點特征該工程位于*區*街道,在地貌上場地屬于*沖湖積平原,地勢較平坦。場地地下水上部為孔隙潛水,接受大氣降水及河水經流補給,水位變化受氣候、季節變化影響較大,擬建場地附近無污染源存在。(三)建筑設計概況本工程主樓為15層,局部為3層,地下室為1層,總建筑面積13949.6,其中地上

5、建筑面積12285,地下室1661.6。總高度49.20米。設計室內外地平-0.450,室內標高±0.000,建筑使用年限50年。外窗采用斷熱鋁合金中空玻璃窗,戶門采用節能外門,其他內門為膠合板門或木防火門(詳見門窗統計表);外墻為涂料為主。 (四)結構設計概況本工程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結構,基礎為樁基礎,框架抗震等級三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砼強度等級:基礎墊層為C15;圈梁、構造柱、現澆過梁為C20基礎、標高10.170以下為C35,地下采用800、700、600孔徑鉆孔灌注樁。(五)工程施工條件施工現場基本平坦,場地足夠大,“三通一平”已完成,交通運輸方便。施工中所需機械、設備及勞

6、動力均由本單位自行解決,本單位施工經驗豐富,具有較高的施工管理水平。現場的臨時設施、供水、供電問題均已解決。(六)工程施工特點1.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抓好計劃管理,確保各種資源及時供應到位;2.本工程在施工期間要經歷夏季高溫和雨季,受氣候影響較大,需采取季節性施工措施;3.本工程為磚混結構,砌筑工程量、抹灰工程量較大,水平垂直運輸量大,安全生產問題較為突出,施工期間要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發生。4.文明施工要求較高,運輸車輛進出、灰塵及污水不能污染周圍環境。二 施工方案(一)樁基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順序工程分為基礎、主體、屋面、裝修、安裝五個階段。2.施工起點流

7、向及施工順序(1)施工起點流向及施工段基礎工程可按照自基礎一邊向另一邊逐步施工的原則確定施工起點流向,然后劃分為挖土、墊層、砌筑基礎、澆筑基礎梁、回填土五個施工過程;主體工程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施工,劃分為綁扎構造柱鋼筋、砌磚墻、構造柱支模、構造柱澆混凝土、梁板支模、梁板綁筋、梁板澆混凝土七個施工過程;屋面工程施工起點流向為自下而上、自一側向另一側,按照屋面做法劃分為找平、保溫、找坡、找平四個施工過程;裝飾工程施工起點流向為自上而下,劃分為門窗框安裝、外墻裝飾、室內天棚墻面、樓地面、門窗扇安裝六個施工過程。3.主要項目施工順序、方法及措施(1)基礎工程包括樁基礎、土方開挖、地下室工程。樁基礎按照

8、以下順序施工:鉆機就位對中整平鉆孔一次清孔終孔檢查泥漿指標,沉淀指標檢測提鉆,鉆機移位安裝鋼筋籠安設導管二次清孔灌混泥土檢測1) 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前由技術人員對原定樁位進行復核,樁位偏差要求小于10mm,用“字線”定位,鉆機就位:要求鉆機支墊牢固,鉆尖對中(偏差小于20mm),鉆桿垂直(鉆孔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300),采用相應精度的水平尺測量)。為保證鉆孔垂直度,場地需平整,機架滑車中心,磨盤中心、樁位中心三點必須成一直線,磨盤一定水平,鉆進時隨時校驗,確保鉆機垂直。3) 鉆孔3.1 鉆機安裝就位后,底座和頂端應平穩、牢固,在鉆進過程中不致產生傾斜位移。鉆機頂部的起吊滑輪轉盤中心與鉆孔中心

9、保持在同一鉛垂線上,鉆進過程中經常檢查,如有問題及時糾正。3.2泥漿系統:陸上鉆孔采用就地挖泥漿池的方法進行施工。為了方便鉆孔樁灌注砼,設置臨時蓄漿池。臨時蓄漿池設在橋位左側靠近小壩的位置,在鉆孔樁灌注過程中,將泥漿臨時存放到蓄漿池內。9#墩鉆孔樁鉆孔將蓄漿池設在岸側、鐵皮U型槽接鋼護筒回流至泥漿池的方法進行施工。當泥漿池內沉渣淤積到一定程度后,利用砂石泵排至臨時蓄漿池內。所有廢漿集中處理。在正常鉆進時,泥漿比重要求為1.11.2,泥漿粘度要求1822S,含砂率8。在正常循環中,大量泥砂在開挖的沉淀池沉淀下來,需要人工及時清理。施工中備有蓄漿池,將廢漿暫時儲存,調節外運,以保持場內清潔。3.4

10、 開鉆時均應慢速鉆進,鉆進采用三翼式合金鉆頭,開孔后先用小水量給水,慢速輕壓、平穩,待導向部位或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加速鉆進,以避免粘土糊鉆,鉆具需使用有一定高度的筒狀導正器,鉆進時細致觀察記錄進尺情況,當遇軟硬變換時,應輕壓慢轉,以防鉆孔偏斜。需要注意:在粉砂土地層要慢速鉆進,防止擴孔系數過大。3.5 鉆孔作業應分班連續進行,填寫鉆孔施工記錄,交接班時應交待鉆進情況及下一班應注意事項。應經常對鉆孔泥漿進行檢測和試驗,不合要求時,應隨時改正。應經常注意地層變化,在地層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明后記入記錄表中并與地質剖面圖核對。3.6 保持護筒內水頭穩定,護筒內外水頭差保持在3.0m左右。3.

11、7 鉆進過程中采用增重減壓鉆進,保持孔底承受的壓力不超過鉆具重量之和(扣除浮力)的80%,以避免斜孔、彎孔和擴孔現象。3.8 在鉆孔排渣、提鉆頭除土或因故停鉆時,應保持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處理孔內事故或因故停鉆,必須將鉆頭提出孔外。3.9 根據以往施工過幾座黃河大橋的鉆孔施工經驗,成孔過程中,必須做好泥漿的維護管理工作。每0.5小時測一次泥漿的稠度和相對密度。根據泥漿成分的變化分析孔內、護筒腳等部位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密切注意黃河流量與水位情況,及時調整泥漿面位置。 4) 清孔成孔后應對孔深、孔徑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因為本橋對沉淀厚度(15)要求標

12、準比較高,確定采用氣舉反循環或泵吸反循環方式清孔。泵吸反循環:直接利用大功率砂石泵通過鉆桿將砂、石、粘土塊等鉆渣排出到沉淀池,利用循環系統使泥漿通過泥漿槽流回到鉆孔內。氣舉反循環:將高壓金屬氣管沿鉆桿下放至孔底,金屬管端部彎曲伸入鉆桿內,啟動大功率空壓機(9m3)利用高壓氣流帶動,將砂、石、粘土塊等鉆渣排出到沉淀池,利用循環系統使泥漿通過泥漿槽流回到鉆孔內。在清孔過程中,以相對密度較(1.031.1)的低含砂率優質泥漿沿井壁注入,將鉆孔內的懸浮鉆渣和相對密度較大的泥漿換出,清孔時要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孔。清孔后,孔口、孔中部和孔底提出的泥漿相對密度應1.031.1,粘度為1720秒,含砂2%;

13、膠體率98%,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大于15CM。5) 鉆孔檢查鉆孔在終孔和清孔后,用專用儀器對孔徑、孔形和傾斜度進行測定,測試檢查合格后,書面上報監理工程師復查,并做好下放鋼筋籠的準備。6) 制作、安裝鋼筋籠 根據設計要求,鋼筋籠主筋采用擠壓套管連接技術進行連接。施工工藝為:施工時須首先清除鋼筋連接位置的鐵銹、油污、砂漿等附著物。端頭若影響套筒安裝,必須矯直、修磨(橫肋嚴禁打磨);然后將鋼筋插入鋼套內,插入深度應按對稱定位標志確定;調整壓鉗,使壓模對準鋼套筒表面的壓痕標志,并使壓模壓接方向與鋼套筒軸線垂直;啟動超高壓泵徑向加壓,達到預定壓力并使壓痕壓至規定深度后,即可卸壓退模(壓接過程中應始終注意

14、接頭兩端鋼筋軸線保持一致)。擠壓套管連接技術使用前須進行試驗,合格后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方可使用。鋼筋籠和檢測管先行分節制作,制作在加工場地集中進行。鋼筋籠每節長約12m。制作過程中,注意把檢測管與箍筋焊接牢固,且位置準確。利用汽車將分節鋼筋籠運至現場,利用吊機現場吊裝(9#墩利用龍門)。首先下放第一節鋼筋籠,然后在檢測管內注滿清水,隨即下放第二節鋼筋籠,并組織專業鋼筋工進行上下兩節鋼筋籠的擠壓套管連接,時間控制在0.5小時內,連接完成后,繼續下放鋼筋籠,并用型鋼臨時固定,然后再次在檢測管注入清水。以后鋼筋籠的安裝重復以上程序。8#10#墩地下樁鋼筋采用雙根,鋼筋連接采用綁條焊接。施工中要注意上

15、下鋼筋籠的位置正確,軸線一致,防止籠身彎折,以避免上提導管時鉤掛鋼筋籠,造成施工困難。另外,所有連接接頭應按規范錯開布置,施工時控制時間在10小時以內,以免操作時間過長造成坍孔。鋼筋籠內加設加強筋,以保證在搬運、吊放過程中不致變形,并每隔2m按照圖紙設保護層鋼筋,以保證鋼筋籠位置正確,且有一定厚度保護層,鋼筋籠放入孔內,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采用適當措施防止鋼筋籠上浮。7) 導管混凝土灌注采用2套f300mm的導管,每套長150米。導管采用螺旋連接套連接。吊裝前應試拼,并經試壓(壓力1.MPa)確保不漏水。現場拼接時要保持密封圈無破損,接頭嚴密,管軸順直。8) 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前,利用導管

16、進行二次清孔,對孔底沉淀層厚度、泥漿指標進行檢測,達到要求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北岸混凝土拌和采用HZS-60和HZS-50A型混凝土拌和站拌和,3輛混凝土罐車運輸;南岸北岸混凝土拌和采用HZS-60和HZS-25型混凝土拌和站拌和,2輛混凝土罐車運輸。為延緩混凝土初凝時間,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摻加監理工程師認可的緩凝減水劑,使混凝土初凝時間延至78小時,115米樁在8小時內完成灌注。灌注首批混凝土時,導管下口距孔底距離宜保持在2025cm,導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大于1 m。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隨時控測混凝土頂面高程,導管埋深控制在3m左右,混凝土連續灌注,并防止導管內形成空氣囊。 當混凝土

17、面接近鋼筋籠時,要使導管保持較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減小混凝土的沖擊力,防止鋼筋籠上浮。當混凝土進入鋼筋籠一定深度后,應適當提升導管,使鋼筋籠在導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在最后灌注時,要核對混凝土的灌注量,使混凝土產生較大的沖擊力,以增加混凝土的壓力,提高混凝土密實性。為了保證樁頭混凝土質量,最后灌注時導管在12米范圍內上下移動,樁頂超灌1m左右的混凝土。為了減少后期樁頭破除的難度,混凝土灌注樁灌注完成后,及時用特制吸漿泵系統進行超灌混凝土水泥漿的排除,但注意樁頂以上50cm內混凝土不得撓動。9) 混凝土灌注樁檢測混凝土灌注樁超灌混凝土經吸漿泵處理后,及時進行骨料清除。當樁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

18、后,即可進行混凝土灌注樁超聲波檢測,確定混凝土灌注樁質量。土方開挖一)、施工順序1、本工程采用4臺PC200反鏟挖土機進行機械開挖,挖土從兩頭向中間平行開挖。挖土時應分層分段開挖。2、挖土方基本遵循的順序:從自然標高到底板進行兩次分層開挖,先挖一層,然后再開挖到離底板30cm時,進用機械開挖承臺、地梁,挖至離底標高30cm時,進行人工修挖,修補到設計標高,砌筑承臺、地梁磚胎膜至底板底,再對底板土方進行人工修挖,修至設計標高。3、挖土施工工藝:打樁后的場地清理,放灰線,業主或監理驗灰線合格,做好排水溝,做斜坡道,機械就位,大開挖,裝碴,運碴至棄土場,場地清理平整。二)、挖土機械選用根據本工程基坑

19、深度及土方量,擬選用兩臺PC200履帶式反鏟挖土機挖土,配備20輛8T自卸汽車運土。三)、施工方法1、先根據地下室結構圖及基坑支護設計方案撒出開挖上口邊灰線,經業主、監理現場核驗灰線后方可開始開挖。土方放坡開挖,放坡比根據地下室基坑支護設計方案1:1施工。土釘墻圍護是隨著基坑挖土的進行而逐步施工的,因此土釘墻施工與挖土作業交叉進行,二者的配合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基坑的安全和施工工期,需合理安排,分層分段作業。2、土方開挖前,沿場地四周布設排水溝和截水溝,避免地表水流入開挖基坑內。3、挖土從上面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在挖方邊坡上如發現有滑坡等土體,向挖方一側滑移和軟弱夾層、裂隙時,及時清除和采取相

20、應措施,以防上崩塌與下滑。4、在機械挖出坡面后,要求人工及時修整邊坡。基坑圍護緊隨上方開挖進行。5、根據基坑監測提供的數據確定開挖深度,嚴禁出現超挖現象。6、基坑的土方完成后排干積水和清底,及時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7、挖出一段,應做好周邊的維護工作,要保護好工程樁。8、盡可能增加開挖工作面和運輸路線,充分利用和保持裝運地勢差,加快裝車速度。9、基坑挖土深度不得超過設計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應用砂、碎石填補夯實;對軟弱地基,經設計、監理同意后,可采取換填土層或加強墊層等辦法。10、土方工程不宜在雨天進行。在雨季施工時,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地完成,并應切實制訂雨季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1

21、2、挖土在基底標高以上保留30CM左右有人工挖平清底。13、開挖中若遇土層性質發生變化時,應根據實際修改挖方邊坡,及時報監理審批。14、開挖過程中嚴格挖制好挖土標高,邊挖邊修邊坡,以防坍塌,尤其是開挖主樓下的基坑土,應特別注意保護好工程樁。15、挖至基坑底時,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質量檢查站和設計人員進行驗槽。地下室施工(二)主體工程每一層可分解為以下施工過程:綁扎構造柱鋼筋;砌磚墻;構造柱支模;構造柱澆砼;梁板支模;梁板綁筋;梁板澆砼。施工順序:綁扎構造柱筋立皮數桿砌筑砌塊支柱模澆構造柱砼支梁模、板模綁梁鋼筋、綁扎板鋼筋澆一層梁、頂板砼養護彈線重復上述工序至直頂層1.模板工程: ()

22、60;模板的接縫不應滴漿。如有縫的地方可用泡沫塑料塞平。 () 模板應涂隔離劑,嚴禁隔離劑沾污鋼筋與砼接槎處。 () 對銹蝕的鋼模板禁用。 () 豎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當安裝在基土上應加設墊板,且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 () 現澆砼梁、板時,當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時,模板應起拱,起拱高度見設計圖紙。 () 模板的拆除:當砼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可拆除側模,但底模應達設計強度的75%后才可拆除。() 底層模板支架的承載能力除能承受本層有承受的重量外,也要能承受上層結構的一切重量。模板工程質量控制本工程采用木膠合

23、板,在模板支設安裝時,配件必須牢靠,墻和柱子模板的底面應找平,下端應與事先做好的定位基準靠緊墊平,在墻、柱上繼續施工時,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撐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2、鋼筋工程: () 鋼筋材料按國家現行規范進行雙向控制,一是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二是現場抽樣作物理試驗。 () 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結構縱向受力鋼筋應進行檢驗,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 () 鋼筋原則上不代換,但需要時,應先通知監理工程師。代換時應符合規定。 () 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漬污、和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帶有

24、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 () 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冷拉率I級不宜大于4%,II、III級不宜大于1%。 () 鋼筋的彎曲應符合設計規定。 () 鋼筋的焊接:鋼筋直徑大于22宜采用焊接,滄北綜合樓22以上的鋼筋較多,建議采用焊接,可節省鋼筋用量。 () 對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鋼筋的接頭,優先采用焊接。鋼筋接頭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 () 鋼筋的綁扎:  鋼筋的交叉點應采用鐵絲扎牢;  板、墻的鋼筋網,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

25、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置偏移,雙向受力鋼筋,必須全部扎牢;  梁、柱的箍筋沿受力筋方向,彎鉤應錯開;  在柱中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平面與模板面的夾角,對矩形柱應為45度,對圓形柱鋼筋的彎鉤平面應于模板切平面垂直;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II、III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直徑不大于12mm受壓I級鋼筋末端,及軸心變壓的任意鋼筋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受壓鋼筋的搭接長

26、度不應小于200mm;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  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鋼筋冷拉可在負溫下進行,溫度不宜低于-20度,冬天鋼筋的焊接宜在室內進行,當必須在室外焊接時,其最低氣溫不宜低于-20度,且應有防雪擋風措施。焊后的接頭嚴禁立即碰到冰雪。  鋼筋綁扎完畢,先由班組自檢,再由項目工程師、質檢員核驗,無誤后報監理工程師進行驗筋。簽署隱蔽驗收記錄,然后澆砼。  鋼筋綁扎同時,水電專業負責人及時進行預埋預留穿差。工程師驗筋時,水電專

27、業進行復核。鋼筋施工質量控制鋼筋施工的難點主要表現在鋼筋綁扎問題、鋼筋移位及直螺紋連接質量。由于設計主要受力鋼筋多為粗鋼筋,特別是梁柱交接處若排筋不當,一個斷面上的接頭過多等方面,會影響鋼筋的綁扎,甚至會影響混凝土的澆注。故在鋼筋下料前一定要吃透設計意圖及抗震規范,并合理安排綁扎時的穿插順序,避免綁扎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另外鋼筋的錨固、搭接長度、機械連接接頭質量也可能出現問題、故施工時應嚴格控制鋼筋的下料,對鋼筋的接頭位置進行認真計算,并保證焊工必須持證上崗,每個接頭都要仔細檢查。直螺紋必需有專業施工隊施工,并對直螺紋的質量加強檢查和抽查,確保質量合格。鋼筋綁完后,由于固定措施不到位,在澆完砼后

28、往往容易出現鋼筋偏位、保護層厚度不夠等現象,必須采取相應的辦法。 鋼筋保護層墊塊必須設置到位,依據鋼筋直徑確定保護層墊塊的間距。 墻筋:一般墻筋綁完后,為控制墻筋斷面和保護層厚度,除設計用拉筋和保護墊塊外,另用12的鋼筋短料加工成同墻寬,水平點焊在墻筋上,兩頭伸出保護層所需長度,600(梅花形)。墊塊600(梅花形),不得漏放。 柱筋:為保證柱縱筋斷面和相互間距準確,將柱上、下二排箍筋與柱縱筋點焊好。墊塊,角筋沿柱高方向間距500mm,其余部位間距500mm(梅花形布置)。為防止箍筋滑落,箍筋與柱角筋的綁扎采用套扣。 梁筋:梁筋主要是負筋二排筋易墜落和梁側保護層厚度不均,負筋二排筋綁完后用20

29、#鐵絲與梁上層面筋綁牢,保護層控制主要應處理好梁、柱節點主筋交叉擺放問題。梁下部主筋為2排或三排時,在排與排之間沿梁長方向設置251000的短鋼筋(當主筋直徑>25時,墊筋直徑同主筋),將各排鋼筋分開,短鋼筋長L=梁寬-2倍保護層厚度。梁底墊塊:角筋各1塊間距1000mm、梁中1塊間距1000,交錯布置。梁側梅花形間距800mm。 板筋:主要是負筋下墜的問題,除用馬凳筋外,對現澆板鋼筋更關鍵是綁扎成型后不要踩踏。板筋綁扎的過程中,應設置供行走用的跳板馬道,直至砼澆筑再拆除。板底鋼筋保護層采用砼墊塊,間距800,梅花形布置。3、砼工程: (1)砼攪拌采用現場攪拌,采用400L砼攪拌機。 (

30、2)砼水平運輸以手推車為主,道路廣場施工時,配備4輛機動翻斗車。垂直運輸采用吊車運輸。(3)砼的配合比應嚴格控制。水泥、砂子、石子原材料質量嚴格控制。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盡量不用超過三個月的。如超過三個月必須進行檢驗,且要合格后使用。石子粒徑在澆板時不得超過板厚的1/2,即25mm。一般為24mm。澆梁時不超過50mm,一般用40mm,骨粒不得混雜,骨料中嚴禁混入煅燒過的白云石或石灰塊。砂子采用中砂,且必須過篩。  (4)拌制砼采用干凈水,當采用其它來源水時,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  (5) 砼在拌制時,每盤原料必須用電子計量設備稱量,各種原料允許偏差為:

31、水泥為±2%,粗、細骨料±3%,水、外加劑±2%。衡量器應定期校驗,保持準確。骨料的含水量應經常測定,雨天施工應增加測定次數。  (6)砼澆拌的時間在坍落度>30mm時,應不少于90秒。砼運至澆筑地點,應符合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當有離折現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從卸出至澆筑完畢不能超過2個小時。對摻用外加劑或采用快硬性水泥拌制的砼,其延續時間應按試驗確定。   (7)砼澆筑前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理干凈,對模板縫隙和孔洞應堵嚴,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

32、160;(8)在澆筑豎向結構砼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的與砼內砂漿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筑中不得發生離析現象,當澆筑高度超過3米時,應采用串筒、溜筒或振動溜管使砼下落。砼澆筑層厚度不得超過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   (9)在澆筑柱和連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澆筑完畢后停歇1-1.5個小時,再繼續澆筑。   (10)施工縫隙的留置:A、柱留在基礎頂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B、與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下部;C、單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的位置;D、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

33、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E、墻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澆施工縫時,使新舊砼緊密結合。   (11)砼的養護,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內對砼加以覆蓋和澆水。砼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處于濕潤狀態。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可以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其外露的全部表面應用塑料布覆蓋嚴密并應保持塑料內有凝結水。   (12)砼的取樣試塊:每拌制相同標號且不超過100mm3的砼。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樓層同配合砼取樣不少于一次,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試件。

34、60;  (13)對于面積較小且數量不多蜂窩或露石的砼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漿抹平,在抹砂漿之前,必須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洗基層。對較大面積的蜂窩、露石和露筋應按其全部深度鑿去簿弱的砼層和個別突出的骨料顆粒,然后用鋼筋絲刷或加壓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砼強度等級提高一級的細骨料砼填塞,并仔細搗實。對影響砼結構性能的缺陷必須同監理工程師研究處理。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現場攪拌質量施工時,應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嚴格控制水泥、砂、石質量,作好現場砂石含水率的測定,認真按照工藝流程進行操作,注意材料計量、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攪拌和泵送機械應定期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生產和輸送效率

35、。對于混凝土易出現蜂窩、麻面等質量通病的難點,應著手從模板質量和振搗質量上加以控制,并開展技術攻關,采取糾正、預防措施,進行專項治理,確保從根源上消除混凝土質量通病。混凝土要加強養護,要派專人負責,采用薄膜加草袋覆蓋,除冬季施工外,要定期灑水。特別是地下室抗滲混凝土,要養護不少于21天。混凝土試塊留置 每一施工段的每一施工層,不同標號的混凝土每100m3(包括不足100m3) 取樣不得少于一組抗壓試塊。并留適量同條件養護試塊。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比的砼,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組抗壓試塊。 每個梁板澆筑臺班多留置兩組試塊,同條件養護,齡期8天、10天后進行試壓,作為拆除梁

36、板模的依據。非承重模板(墻、柱、梁側模)拆除時,結構混凝土強度不宜低于1.2Mpa拆除順序為,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較大的梁底模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過急,拆下來的木料要及時整理運走。4、砌筑工程(1) 370墻均是采用一順一丁砌法,240墻采用滿丁滿條砌法,在轉角和丁字頭處設皮數桿,機磚上墻前一天澆濕澆透,含水率宜為10-15%,不準干磚上墻。墻體采用機制紅磚,混合砂漿。(2) 砌體相鄰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個樓層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米。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設在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或門窗洞口處。() 砌體臨

37、時間斷處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 砌體中的預埋件應作防腐處理。預埋木磚的木紋應與釘子垂直。() 砌體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縫厚度及砂漿飽滿度等應隨時檢查。() 砌筑完每一樓層后,應校核砌體的軸線和標高,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其偏差可在墻面上校正。() 雨天砌筑高度不宜超度1.2米。砂漿稠度減少,收工時應覆蓋砌體表面。() 嚴格控制砂子、水泥的質量和砂漿配比,盡量使用飲用水。砂漿易采用中砂,并應過篩,砌墻砂漿稠度為7-10厘米。() 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合,拌合時間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分鐘。砂漿拌成后使用時,均應盛入貯

38、灰罐內。如出現泌水現象,應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砂漿應隨用隨拌。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在拌成后3小時至4小時內使用完畢。() 如為了使水泥砂漿的保水性能良好,可摻入微沫劑,但必須經實驗室先試驗確定。() 砂漿標號應以標準養護,齡期28天的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 每一樓層或250m3砌體,至少制作一組試塊。如砂漿標號或配合比變更時,應制作試塊。() 磚砌體上下錯縫,內外搭砌,水灰灰縫的砂漿應飽滿,其飽滿度不低于80%。豎向灰縫采用擠漿,使其砂漿飽滿。水灰、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39、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施工的應砌成斜槎并加拉結筋。實心磚砌體的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埋入磚砌體中的拉結筋,應設置正確、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拉接筋不得穿過煙道和通氣孔道。如遇煙道或通氣孔道時,拉結筋應分成兩股沿孔道兩側平行設置。() 砌體接槎時,表面清干凈,澆水濕潤,并應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 墻體與構造柱之間每50cm設兩6水平拉筋,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小于1米。() 框架結構的房屋填充墻,應于框架中預埋的拉結筋連接。隔墻和填充墻的頂面與上部結構接觸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 承重墻最

40、上一皮磚,梁及梁墊下面以及挑檐、腰線都應用丁砌法砌筑。() 陶粒砼砌塊墻的砌筑: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三分之一。砌塊平順,砂漿密實,灰縫標準10mm,垂直灰縫不得大于20mm。水平不得大于15mm。橫縱墻交接及轉角處均應錯縫搭接,無構造住處用鋼筋拉結,拉結筋沿墻勸告設置,其他嚴格按技術規范要求施工、檢查。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砌體的施工難點概括起來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槎可靠”。橫平豎直:先應抄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桿拉水平線,準線層層要拉緊每皮磚砌平。砌體表面輪廓垂直平整,豎向灰縫垂直對齊。隔墻頂部斜砌要等下部砌體完成15天,且要頂緊。不允許墻體鑿槽埋水電管線。

41、砂漿飽滿: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底于80。水平縫和豎向縫厚度為10mm,不得小于8mm,也不得大于12mm。組砌得當:磚塊之間要錯縫搭接,錯縫長度一般不應小于60mm,不應使墻面和內縫中出現連續的垂直通縫,同時還要照顧到砌筑時的方便和少砍磚。接槎可靠:磚墻的轉角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處,應砌成斜槎,以保證接槎部位的砂漿飽滿。5、腳手架工程(1)、腳手架工程采用鋼管扣件式腳手架,由鋼管扣件、腳手板和底座等組成。(2)、鋼管用48厚3.5mm電焊管,嚴禁與50鋼管混用。(3)、扣件采用“十字件”“旋轉件”“垂直件”三種。“垂直件”用于兩根呈垂直交叉鋼管連接,“旋轉件”用于兩根呈任意角度的鋼管

42、連接,“十字件”用于兩根鋼管對接連接。(4)、用于立桿、縱向水平桿和支撐(包括剪刀撐、水平斜撐、橫向優秀干部撐)的鋼管長度宜46m,用于橫向水平桿的鋼管長度以22.2m為宜。(5)、立桿要立于底座上,以使傳遞荷載到地面,從底座下皮向上200mm處要設置橫縱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與立柱固定,立桿除頂部采用搭接外,其余各部接頭必須采用“十字”對接件連接。(6)、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7)、立桿上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柱的對接件應盡量錯開一步。其錯開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500mm。(8)、對接件應盡量靠近中心節點,靠近固定件節點,其偏離中心節點距離宜小于步距1/3。

43、(9)、為保證立桿的穩定性,立桿必須采用鋼性能承受壓力和拉力的固定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固定件布置間距宜35m,固定件均必須從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10)、縱向水平桿應水平設置,其長度不應少于2跨。兩根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該扣件距立桿軸心距離不應小于跨度的1/3,相鄰兩根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接頭也應錯開一跨,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凡與立桿相交處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固定。(11)、橫向水平桿,凡立桿與縱向水平桿相交處,均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嚴禁任意拆除,該桿與立桿軸心距離不應大于150mm,跨度中間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需要等間距設置。(12)、腳手板采用木制腳

44、手板長度宜在34m,厚50mm,寬200300mm,重不超過30kg,凡腳手板均應采用三支點承重,當腳手板小于2m時,可采用兩支點承重,但應將兩端固定,以防傾翻,腳手板宜采用對接平鋪,其外伸長度應大于100mm,小于150mm,當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13)、立桿桿距為1.5m,橫桿步距1.8m,立桿距樓體1.05m,橫桿外伸長度不小于200mm,不超過500mm。(14)、剪刀撐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剪刀撐,從兩端轉角處起由底至頂連續布置,每副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不應超過7根,與地面成45°-60°,頂層以下剪刀撐中斜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采用旋轉扣件固定

45、在立桿上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固定位置與中心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0mm,頂部剪刀撐可采用搭接,但搭接長度不小于1m,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15)、橫向斜支撐的每一斜桿只占一步,由底部至頂部呈“之”字型布置,兩端用旋轉扣件固定在立桿或縱向水平桿上。(16)、腳手架底部表面平整,排水流暢,墊座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豎立第一節立桿時,每6跨應暫設置一根拋撐(垂直于縱向水平桿,一端支承在地面上)直到固定件架設好后方可拆除。(17)、腳手架底座,應在堅實地基上長向槽鋼,其上放鐵靴子,每根立桿都必插入鐵靴內,鐵靴采用150×150×10mm鐵板,中間用60鋼管高為150mm。焊接而

46、成,并刷有防銹漆。(18)、腳手架立面從底層至頂部設置200目綠色安全網,平面固定安全網是用直徑9mm麻繩、棕繩或尼龍繩編織而成,在第一層頂設置一道固定網,每隔2層設一道。、腳手架拆除(19)、 腳手架拆除時由上而下逐層向下順序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所有固定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固定件拆除再拆除架手架,分段拆除高差。(20)、搭設和拆除程序:鋪設槽鋼拉線放底座豎立桿(緊跟裝剪刀撐)水平桿加固連接桿腳手板。(21)、豎立桿首層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水平桿橫桿差不大于5mm。6、門窗工程:   1) 門窗安裝前應按圖紙檢查門窗的品種、規格、開啟方向及組合桿、附件,并對其外形及平整度檢查校正,合格后方可安裝,按設計要求檢查洞口尺寸。 2) 門窗應在室內豎直排放,并用枕木墊平。室內應清潔干燥、通風。如露天存放,應避免日曬雨淋。運輸應豎立排放并固定牢靠。樘與樘洞應用非金屬軟質材料隔開。 3) 安裝門窗嚴禁采用邊安裝邊砌口或安裝后砌口。 4) 安裝過程中及時清理表面的水泥砂漿、密封膏等,以保護表面質量。 5) 鋁合金門窗裝入洞口應橫平豎直,外框與洞口應彈性連接牢固。安裝密封條時應留有伸縮余量,一般比門的裝配邊長20-30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