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生理病因病理特點_第1頁
第四節:生理病因病理特點_第2頁
第四節:生理病因病理特點_第3頁
第四節:生理病因病理特點_第4頁
第四節:生理病因病理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要求【要求】 掌握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及其對臨床的指導意掌握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及其對臨床的指導意義。義。 生長和發育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生理現象,也生長和發育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生理現象,也是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點。生長指小兒形體是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點。生長指小兒形體的增長,發育表示各種功能的演進。生長發的增長,發育表示各種功能的演進。生長發育的整個過程,形態和功能的不斷成熟、完育的整個過程,形態和功能的不斷成熟、完善。反映了小兒的生理特點。善。反映了小兒的生理特點。 一、生理特點一、生理特點 小兒的生理特點可歸納為生機蓬小兒的生理特點可歸納為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臟腑嬌嫩、形氣勃、發育迅速;臟腑嬌嫩、形氣未

2、充兩個方面未充兩個方面:(一)生機蓬勃、發育迅速(一)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是小兒生理特點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是小兒生理特點之一,用來比喻小兒時期生長發育非之一,用來比喻小兒時期生長發育非常迅速。以形體發育為例,小兒體重,常迅速。以形體發育為例,小兒體重,從出生到周歲增長倍,身長增長從出生到周歲增長倍,身長增長1.5倍,頭圍增長倍,頭圍增長1/2倍。動作功能、倍。動作功能、智力發育及臟腑功能活動也是快速增智力發育及臟腑功能活動也是快速增長,不斷向完善、成熟的方面發展,長,不斷向完善、成熟的方面發展,年齡越小,生長速度越快。年齡越小,生長速度越快。 古代醫家把小兒這種生機蓬勃、發育

3、迅速的古代醫家把小兒這種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稱之為生理特點,稱之為“純陽純陽”,我國現存最早,我國現存最早的的顱囟經顱囟經中首先提出小兒從先天所稟之中首先提出小兒從先天所稟之腎中元陰元陽尚未耗傷,所以生機特別旺盛,腎中元陰元陽尚未耗傷,所以生機特別旺盛,生長發育速度迅速。生長發育速度迅速。“純陽純陽”的理論,高度的理論,高度概括了小兒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陽充陰長概括了小兒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陽充陰長的過程,有如旭日東升,草木方萌,蒸蒸日的過程,有如旭日東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生理現象上,欣欣向榮的生理現象。同時也說明因發。同時也說明因發育迅速,對水谷精氣的需求量大,為適應

4、各育迅速,對水谷精氣的需求量大,為適應各階段生長發育的要求,所以常常相對地感到階段生長發育的要求,所以常常相對地感到陰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加以補充。陰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加以補充。“純陽純陽”不等于不等于 盛陽,也不是有陽無陰。盛陽,也不是有陽無陰。(二)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二)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是小兒生理的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是小兒生理的另一特點,臟腑是指五臟六腑,形另一特點,臟腑是指五臟六腑,形氣是指形體結構、氣血津液、氣化氣是指形體結構、氣血津液、氣化功能。小兒出生后,五臟六腑都是功能。小兒出生后,五臟六腑都是嬌柔嫩弱的,其形體結構、四肢百嬌柔嫩弱的,其形體結構、四肢百骸、

5、筋骨肌肉、氣血津液、氣化功骸、筋骨肌肉、氣血津液、氣化功能都是不夠成熟和相對不足的。能都是不夠成熟和相對不足的。 古代醫家對小兒的這種生理特點早有論述,古代醫家對小兒的這種生理特點早有論述,如如靈樞靈樞逆順肥瘦逆順肥瘦中說:中說:“嬰兒者,其肉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脆血少氣弱”,顱囟經顱囟經病證病證提出:提出:“孩孩子氣脈未調,臟腑脆薄,腠理開疏子氣脈未調,臟腑脆薄,腠理開疏”,小小兒病源方論兒病源方論養子十法養子十法則云:則云:“小兒一周之小兒一周之內,皮毛、肌肉、筋骨、腦髓、五臟六腑、內,皮毛、肌肉、筋骨、腦髓、五臟六腑、營衛、氣血,皆未堅固營衛、氣血,皆未堅固”,清代吳鞠通則進,清代吳鞠

6、通則進一步指出小兒時期的機體柔嫩,氣血不足,一步指出小兒時期的機體柔嫩,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腎氣未充,腠理疏松,神氣怯弱,脾胃虛弱,腎氣未充,腠理疏松,神氣怯弱,筋骨未堅等特點是筋骨未堅等特點是“稚陰稚陽稚陰稚陽”的表現,并的表現,并指出小兒生長發育的過程是指出小兒生長發育的過程是陰長陽充陰長陽充,進一,進一步說明了小兒無論在物質基礎與生理功能上,步說明了小兒無論在物質基礎與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主要表現在肺常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主要表現在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等幾個方面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等幾個方面: 肺常不足肺常不足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

7、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肺臟嬌嫩,則衛外不固,易為外毛。肺臟嬌嫩,則衛外不固,易為外邪侵襲。肺之氣賴脾之精微充養,脾邪侵襲。肺之氣賴脾之精微充養,脾胃健旺,則肺衛自固,而小兒脾胃不胃健旺,則肺衛自固,而小兒脾胃不足,則肺氣亦弱。足,則肺氣亦弱。脾常不足脾常不足 脾胃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胃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發育迅速,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發育迅速,生機旺盛,對營養精微需求較成人生機旺盛,對營養精微需求較成人相對為多,但小兒脾胃薄弱,飲食相對為多,但小兒脾胃薄弱,飲食稍增,即易引起運化功能失常,故稍增,即易引起運化功能失常,故曰脾常不足。曰脾常不足。 腎常虛腎常虛

8、 腎為先天之本,腎中元陽元陰為生腎為先天之本,腎中元陽元陰為生命之根本,各臟之陰取之于腎陰的滋命之根本,各臟之陰取之于腎陰的滋潤,各臟之陽依賴于腎陽之溫養。小潤,各臟之陽依賴于腎陽之溫養。小兒生長發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腦兒生長發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腦髓、發、耳、齒的正常發育和功能都髓、發、耳、齒的正常發育和功能都與腎臟有關。小兒出生后處于生長發與腎臟有關。小兒出生后處于生長發育之時,腎氣未盛,氣血未充,腎氣育之時,腎氣未盛,氣血未充,腎氣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充盛,此即小兒腎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充盛,此即小兒腎常虛之意。常虛之意。 此外,小兒五臟功能生理特點,還此外,小兒五臟功能生理特點,還表現為肝

9、常有余、心常有余,所謂表現為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所謂肝常有余,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兒肝陽亢盛,不是指小兒肝陽亢盛,而主要而主要是指小兒時期肝主疏泄,具是指小兒時期肝主疏泄,具有升發疏泄全身氣機的功能。有升發疏泄全身氣機的功能。心常心常有余有余同樣同樣不是指心火亢盛,不是指心火亢盛,而指是而指是小兒發育迅速,心氣旺盛有余,呈小兒發育迅速,心氣旺盛有余,呈生機蓬勃之象。生機蓬勃之象。二、病因特點二、病因特點 小兒疾病的病因與成人有相似之處,但小兒疾病的病因與成人有相似之處,但由于有其體質特點,尚具有特殊性。小由于有其體質特點,尚具有特殊性。小兒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癘氣、內傷飲兒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癘

10、氣、內傷飲食、胎產損傷、稟賦因素四個方面,其食、胎產損傷、稟賦因素四個方面,其中胎產損傷為小兒所特有中胎產損傷為小兒所特有。 小兒疾病的發生,一是機體正氣不足,小兒疾病的發生,一是機體正氣不足, 二是對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所致。總的二是對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所致。總的 來說,小兒易患外感疾病及脾胃疾病。來說,小兒易患外感疾病及脾胃疾病。(一)外感六淫、癘氣(一)外感六淫、癘氣 六淫同樣是小兒致病因素,只是較六淫同樣是小兒致病因素,只是較之成人,有其特異性。之成人,有其特異性。 風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之長,在小兒發病原因,在小兒發病原因中頗為突出,占小兒外感致病因素中中頗為突出,占小兒外感致病因素中第一位

11、。小兒肺常不足,腠理不密,第一位。小兒肺常不足,腠理不密,肌膚疏松,風邪易從口鼻、皮毛而入,肌膚疏松,風邪易從口鼻、皮毛而入,引起傷風、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引起傷風、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風邪致病,在小兒喘嗽等肺系疾病。風邪致病,在小兒往往有兩種特點:往往有兩種特點:1傳變迅速:傳變迅速: 風為陽邪,風為陽邪,善行數變,風邪外襲,善行數變,風邪外襲,發病急、傳變快,故小兒起病往發病急、傳變快,故小兒起病往往急,如不及時疏解,易從內傳,往急,如不及時疏解,易從內傳,由表及里、化熱化火、引動肝風,由表及里、化熱化火、引動肝風,出現抽風等癥。出現抽風等癥。 2兼邪致病兼邪致病: 小

12、兒外感風邪易于其它病邪兼夾小兒外感風邪易于其它病邪兼夾致病。常見有夾寒、夾熱、夾濕等,致病。常見有夾寒、夾熱、夾濕等,如感冒時的風寒證、風熱證、以及如感冒時的風寒證、風熱證、以及風寒濕三邪合致的痹證等。小兒脾風寒濕三邪合致的痹證等。小兒脾常不足,感受風邪還常常兼夾食滯,常不足,感受風邪還常常兼夾食滯,臨床見既有發熱惡風、鼻塞流涕、臨床見既有發熱惡風、鼻塞流涕、噴嚏,又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的噴嚏,又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的表里同病。表里同病。 寒為陰邪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邪致病,易傷陽氣,寒邪致病,臨床除見冷哮、寒濕瀉外,早產兒、臨床除見冷哮、寒濕瀉外,早產兒、雙胎兒由于陽氣不足,感受寒邪后,雙

13、胎兒由于陽氣不足,感受寒邪后,陽氣不能溫煦肌膚,可發生新生兒陽氣不能溫煦肌膚,可發生新生兒硬腫癥,見體溫不升,哭聲無力,硬腫癥,見體溫不升,哭聲無力,皮膚僵硬,發冷,甚至水腫等癥。皮膚僵硬,發冷,甚至水腫等癥。 暑為陽邪,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具有嚴格的季節性。其性炎熱,具有嚴格的季節性。小兒感受暑邪,可發生高熱、昏迷、抽痙等小兒感受暑邪,可發生高熱、昏迷、抽痙等暑風、暑痙的危重癥候,在病情發展過程中,暑風、暑痙的危重癥候,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往往反映了熱、痰、驚、風的病理變化。熱往往反映了熱、痰、驚、風的病理變化。熱盛生風、風盛生痰、痰盛生驚,互為因果,盛生風、風盛生痰、痰盛生驚,互為因果,互相

14、聯系,為暑邪的特點。互相聯系,為暑邪的特點。 暑為夏令的主氣,一般不致病,但部分暑為夏令的主氣,一般不致病,但部分小兒稟賦不足,體質虛弱,不能適應夏季酷小兒稟賦不足,體質虛弱,不能適應夏季酷熱氣候,易感暑氣,發生小兒夏季熱,見高熱氣候,易感暑氣,發生小兒夏季熱,見高熱、無汗、口渴、多尿癥狀。暑夾濕邪侵襲,熱、無汗、口渴、多尿癥狀。暑夾濕邪侵襲,小兒還可發生疰夏癥,見身倦、頭重、食欲小兒還可發生疰夏癥,見身倦、頭重、食欲 不振等癥。不振等癥。 濕性粘滯,濕性粘滯,小兒脾常不足,如濕邪小兒脾常不足,如濕邪內留,則脾先受困,脾運無權,不內留,則脾先受困,脾運無權,不能運化水濕,濕盛則濡瀉,故小兒能運

15、化水濕,濕盛則濡瀉,故小兒腹瀉最為多見。感受濕邪還可引起腹瀉最為多見。感受濕邪還可引起其他疾病,如濕與熱合,發生痿證。其他疾病,如濕與熱合,發生痿證。 燥邪易傷津液燥邪易傷津液。燥邪疫毒侵犯肺胃,燥邪疫毒侵犯肺胃,循經上炎,可發生疫喉,秋燥傷肺,循經上炎,可發生疫喉,秋燥傷肺,可見干咳、少痰、口咽干燥、舌紅苔可見干咳、少痰、口咽干燥、舌紅苔少等肺燥傷陰之證。少等肺燥傷陰之證。 除感受六淫之外,小兒還常易感受除感受六淫之外,小兒還常易感受疫癘之氣,而引起時行疾病如麻痹、疫癘之氣,而引起時行疾病如麻痹、丹痧、痄腮等,往往病情較重,相互丹痧、痄腮等,往往病情較重,相互傳染。傳染。 火為陽邪,火為陽邪

16、,小兒除感受溫熱病邪外,小兒除感受溫熱病邪外,其它風、寒、暑、濕、燥等病因均其它風、寒、暑、濕、燥等病因均可化熱化火,小兒因體質因素,容可化熱化火,小兒因體質因素,容易化火動風、動血,發生暈厥、抽易化火動風、動血,發生暈厥、抽風、發斑、出血等證。風、發斑、出血等證。(二)飲食內傷(二)飲食內傷 小兒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運小兒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運化力弱,易發生脾胃疾病,導致脾化力弱,易發生脾胃疾病,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飲食不當、飲食胃疾病的原因不外飲食不當、飲食不潔、飲食偏嗜三個方面。不潔、飲食偏嗜三個方面。 (1) 飲食不當、饑飽失常飲食不當、饑飽失常。小兒往往飲食。小兒往往飲食不

17、能自節,乳食過飽、停聚中焦,可發生不能自節,乳食過飽、停聚中焦,可發生食積、嘔吐、腹脹、腹痛、泄瀉等證;喂食積、嘔吐、腹脹、腹痛、泄瀉等證;喂養不足,如母乳過少、斷奶太早、攝入不養不足,如母乳過少、斷奶太早、攝入不足,小兒氣血生化乏源,可致營養不良等。足,小兒氣血生化乏源,可致營養不良等。(2) 飲食不潔飲食不潔。小兒脾胃薄弱,不知衛生,。小兒脾胃薄弱,不知衛生,如食物不潔,損傷脾胃,可致嘔吐、腹瀉、如食物不潔,損傷脾胃,可致嘔吐、腹瀉、痢疾、蟲證等,嚴重者可致食物中毒,甚痢疾、蟲證等,嚴重者可致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至危及生命。 (3) 飲食偏嗜飲食偏嗜 有些小兒常見偏食、挑食有些小兒常見

18、偏食、挑食不良習慣,長期如此可致營養缺乏,脾胃不良習慣,長期如此可致營養缺乏,脾胃薄弱,氣血生化乏源。小兒臨床可見形體薄弱,氣血生化乏源。小兒臨床可見形體消瘦、面色痿黃等證,甚至影響生長發育。消瘦、面色痿黃等證,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三)胎產損傷(三)胎產損傷 小兒病因除以上外感六淫及內傷乳食外,小兒病因除以上外感六淫及內傷乳食外, 還與胎稟因素及產時損傷有關。常見有以下還與胎稟因素及產時損傷有關。常見有以下幾種。幾種。 1、孕母營養不良:、孕母營養不良:孕婦嚴重營養不良可孕婦嚴重營養不良可致胎兒發育不足,易發生流產、早產及低出致胎兒發育不足,易發生流產、早產及低出生體重。生體重。 2、孕母疾病

19、:、孕母疾病:孕母疾病亦可對胎兒產生孕母疾病亦可對胎兒產生影響,如妊娠早期感染風疹病毒,可致死胎、影響,如妊娠早期感染風疹病毒,可致死胎、畸胎,出生后可致先天性風疹綜合證。孕婦畸胎,出生后可致先天性風疹綜合證。孕婦感染水痘,可經胎盤傳給胎兒。感染水痘,可經胎盤傳給胎兒。 3、孕母吸煙、酗酒、孕母吸煙、酗酒:妊娠期間,若孕母吸:妊娠期間,若孕母吸煙可致胎兒生長發育遲緩,出生時體重低下,煙可致胎兒生長發育遲緩,出生時體重低下,酗酒可致胎兒畸形。酗酒可致胎兒畸形。 4、其它:、其它:孕母在妊娠期間用某些藥物如反孕母在妊娠期間用某些藥物如反應停、麝香等藥物,或接觸某些放射線,亦應停、麝香等藥物,或接觸

20、某些放射線,亦可使胎兒畸形。可使胎兒畸形。 胎毒胎毒,古人認為嬰兒的某些病癥,其發病原,古人認為嬰兒的某些病癥,其發病原因與妊娠期間母體的熱毒有關。生后所患瘡因與妊娠期間母體的熱毒有關。生后所患瘡瘍諸病稱為瘍諸病稱為“胎毒胎毒”。如蟲疥流丹、胎搐、。如蟲疥流丹、胎搐、胎黃等。現在隨著對病原學認識的深入,以胎黃等。現在隨著對病原學認識的深入,以很少使用胎毒病因。很少使用胎毒病因。 5、產時損傷、產時損傷:產程過長,可致新生兒窒:產程過長,可致新生兒窒息;胎吸、產鉗使用不當,可致新生兒頭顱息;胎吸、產鉗使用不當,可致新生兒頭顱血腫、斜頸等證。產程過短,急產嬰兒可因血腫、斜頸等證。產程過短,急產嬰兒

21、可因突然離開母體,導致短時間反應消失、不會突然離開母體,導致短時間反應消失、不會啼哭,年長后可致多動、五遲、五軟、癡呆啼哭,年長后可致多動、五遲、五軟、癡呆等。等。 6、斷臍結扎不善:、斷臍結扎不善:因斷臍結扎不善引起因斷臍結扎不善引起的疾病也不鮮見。如臍帶結扎過松過緊,都的疾病也不鮮見。如臍帶結扎過松過緊,都可引起臍血,斷臍時感染風濕穢毒可致臍風,可引起臍血,斷臍時感染風濕穢毒可致臍風,結扎后感染濕熱邪毒可致赤游丹、臍濕、臍結扎后感染濕熱邪毒可致赤游丹、臍濕、臍瘡等疾患。瘡等疾患。 (四)稟賦因素四)稟賦因素 小兒某些疾病與遺傳因素有關,小兒某些疾病與遺傳因素有關,如哮喘、癲癇等疾病往往有家

22、族史。如哮喘、癲癇等疾病往往有家族史。另外溶血性黃疸又與子母血型不合另外溶血性黃疸又與子母血型不合有直接的關系。有直接的關系。 (五)其它病因(五)其它病因 如情志因素及意如情志因素及意外情況。外情況。三、病理特點三、病理特點 由于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由于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生理特性,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生理特性,其病理變化亦具有特色,歸納起來,其病理變化亦具有特色,歸納起來,小兒病理特點主要有發病容易、傳小兒病理特點主要有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兩方面。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兩方面。(一)發病容易,傳變迅速(一)發病容易,傳變迅速 1發病容易發病容易

23、 吳鞠通吳鞠通指出小兒指出小兒“其臟其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于感觸。神氣怯,易于感觸。”正說明小兒易正說明小兒易于發病,且發病之后易于傳變。從小于發病,且發病之后易于傳變。從小兒常見疾病來看,時行疾病及脾、肺兒常見疾病來看,時行疾病及脾、肺疾病多見。這符合肺常虛,脾常不足疾病多見。這符合肺常虛,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的生理特點。 肺為嬌臟。小兒肺為嬌臟。小兒肺常不足,肺常不足,衛外功能不固,衛外功能不固,對外界適應能力較差,外邪不論從口鼻而入,對外界適應能力較差,外邪不論從口鼻而入,或由皮毛侵襲,均能影響肺的功能,而損及或由皮毛侵襲,均能影響

24、肺的功能,而損及肺臟。小兒易患呼吸道疾患,如感冒、咳嗽、肺臟。小兒易患呼吸道疾患,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其發病率占哮喘、肺炎喘嗽等,其發病率占兒科疾病的兒科疾病的首位首位。 脾為后天之本,小兒脾常不足,消化吸收脾為后天之本,小兒脾常不足,消化吸收功能較差,易為飲食所傷。脾氣傷則清不升,功能較差,易為飲食所傷。脾氣傷則清不升,胃不和則濁不降,所以小兒脾胃疾病為多,胃不和則濁不降,所以小兒脾胃疾病為多,如積滯、嘔吐、腹瀉、疳證常可相互影響。如積滯、嘔吐、腹瀉、疳證常可相互影響。癥狀交替出現。癥狀交替出現。 腎為后天之本,腎為后天之本,小兒容易發生先天元精小兒容易發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疾患

25、,如解顱、胎怯、胎弱、五不足而引起疾患,如解顱、胎怯、胎弱、五遲五軟等。遲五軟等。 小兒臟腑經絡嫩小,內臟精氣不足,感小兒臟腑經絡嫩小,內臟精氣不足,感邪之后,邪氣易于梟張邪之后,邪氣易于梟張,從陽化熱,由,從陽化熱,由溫化火,邪熱內蘊易引動肝風,見手溫化火,邪熱內蘊易引動肝風,見手足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足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 小兒心神怯弱,心氣不足,在發病小兒心神怯弱,心氣不足,在發病過程中,易發生煩躁驚亂、神志昏迷、過程中,易發生煩躁驚亂、神志昏迷、啼哭無常,或痰蒙心包,出現昏迷。啼哭無常,或痰蒙心包,出現昏迷。 除此之外,小兒時行疾病亦較多見,除此之外,小兒時行疾病亦較多見,

26、如麻疹、奶麻、丹痧、暑濕、小兒麻痹如麻疹、奶麻、丹痧、暑濕、小兒麻痹癥等,發病率遠較成人為高。癥等,發病率遠較成人為高。2、傳變迅速、傳變迅速 小兒患病以后,又有變化迅速的特點,小兒患病以后,又有變化迅速的特點,這主這主要體現在疾病的寒熱虛實相互轉化上。要體現在疾病的寒熱虛實相互轉化上。寒熱寒熱者,指判斷疾病性質。虛實者,判斷正氣的者,指判斷疾病性質。虛實者,判斷正氣的強弱、邪氣盛衰。強弱、邪氣盛衰。小兒疾病小兒疾病“易虛易實,易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寒易熱”轉變遠較成人迅速。轉變遠較成人迅速。 易虛易實易虛易實是指小兒一旦患病,邪氣易實,正是指小兒一旦患病,邪氣易實,正氣易虛。氣易虛。實證可以迅

27、速轉為虛證,或者虛實實證可以迅速轉為虛證,或者虛實并見;虛證亦可以見實象,出現錯綜復雜的并見;虛證亦可以見實象,出現錯綜復雜的癥候。這是因為小兒生理發育未成熟、臟腑癥候。這是因為小兒生理發育未成熟、臟腑功能活動的緣故。功能活動的緣故。 例如小兒外感風邪,肺衛不和致感冒發生,如果失例如小兒外感風邪,肺衛不和致感冒發生,如果失治誤治,或正氣虛弱,外邪易化火化熱,灼傷肺經,治誤治,或正氣虛弱,外邪易化火化熱,灼傷肺經,煉液成痰,閉阻肺絡,轉為肺炎喘嗽,出現發熱、煉液成痰,閉阻肺絡,轉為肺炎喘嗽,出現發熱、咳嗽、氣急鼻煽、涕淚俱無等實證。肺氣閉阻,心咳嗽、氣急鼻煽、涕淚俱無等實證。肺氣閉阻,心血運行不

28、暢,可見唇青紫紺等淤血實證。正不敵邪,血運行不暢,可見唇青紫紺等淤血實證。正不敵邪,心失所養,造成心氣不足,可導致心陽虛衰之變,心失所養,造成心氣不足,可導致心陽虛衰之變,甚至陽氣暴脫,出現咳喘痰盛,顏面蒼白,四肢厥甚至陽氣暴脫,出現咳喘痰盛,顏面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的虛象。又如嬰兒泄瀉,冷,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的虛象。又如嬰兒泄瀉,原為外感時邪,或內傷乳食的實證,在病變發展的原為外感時邪,或內傷乳食的實證,在病變發展的過程中,若因暴吐暴瀉,津傷液脫,病情可急劇轉過程中,若因暴吐暴瀉,津傷液脫,病情可急劇轉變,出現目眶凹陷、小便短少、口渴舌燥、舌絳無變,出現目眶凹陷、小便短少、口渴

29、舌燥、舌絳無津的傷陰虛證。陰陽本為互根,由陰傷及陽,又見津的傷陰虛證。陰陽本為互根,由陰傷及陽,又見肢冷面白、表情淡漠、冷汗出的陽傷癥候。最后導肢冷面白、表情淡漠、冷汗出的陽傷癥候。最后導致陰陽兩傷。尤其暑溫病程中,由實轉虛、由閉轉致陰陽兩傷。尤其暑溫病程中,由實轉虛、由閉轉脫的變化勢如奔馬、急如掣電。脫的變化勢如奔馬、急如掣電。 易寒易熱易寒易熱是指疾病過程中,疾病性質轉變之是指疾病過程中,疾病性質轉變之快快。如小兒患風如小兒患風寒寒外束之表寒證,初起邪在外束之表寒證,初起邪在衛氣,未及時疏解,風寒之邪可迅速化熱傳衛氣,未及時疏解,風寒之邪可迅速化熱傳里,轉為里里,轉為里熱熱證。又如急驚風在

30、出現高熱抽證。又如急驚風在出現高熱抽搐等風火相煽之實熱證時,又可因正不敵邪,搐等風火相煽之實熱證時,又可因正不敵邪,轉瞬出現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脈微欲絕的轉瞬出現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脈微欲絕的氣陽外脫之虛證。氣陽外脫之虛證。 小兒由于小兒由于“稚陰稚陽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所以不的生理特點,所以不僅發病容易,而且發病以后,其寒熱虛實的僅發病容易,而且發病以后,其寒熱虛實的變化,也較成人更為迅速、更錯綜復雜。年變化,也較成人更為迅速、更錯綜復雜。年齡越小,表現越明顯。齡越小,表現越明顯。(二)臟氣輕靈、易趨康復(二)臟氣輕靈、易趨康復 是指小兒疾病的在病情發展傳變的過程中,是指小兒疾病的在病情發

31、展傳變的過程中,由于小兒體稟純陽、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由于小兒體稟純陽、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活力充沛,組織器官修復能力強,而且病因活力充沛,組織器官修復能力強,而且病因比較單純。疾病的過程中,情志因素干擾和比較單純。疾病的過程中,情志因素干擾和影響相對較少。所以疾病容易治愈。影響相對較少。所以疾病容易治愈。小兒疾小兒疾病雖然多見,但大都病程較短、恢復亦快。病雖然多見,但大都病程較短、恢復亦快。正如正如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小兒則小兒則指出:指出:“其臟氣清其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癡頑者之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積

32、痼癡頑者之比。比。”這是有利的一面。這是有利的一面。【思考題【思考題】 1.試述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及其臨床意義。試述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及其臨床意義。 2.解釋解釋“稚陰稚陽稚陰稚陽”、“純陽之體純陽之體”、“脾常脾常不足不足”、 “肝常有余肝常有余”的含義。的含義。 3.如何正確理解如何正確理解“稚陰稚陽稚陰稚陽”和和“純陽純陽”的關的關系?系? 這二種觀點在臨床上有什么指導意義?這二種觀點在臨床上有什么指導意義? 4.何謂易寒、易熱、易虛、易實?舉例說明。何謂易寒、易熱、易虛、易實?舉例說明。附:生理病因病理特點生理病因病理特點 小兒無時無刻不在生長發育,無論在形體、小兒無時無刻不在生長

33、發育,無論在形體、生理、病理等方面,都與成人有所不同,生理、病理等方面,都與成人有所不同,年齡越小表現越明顯,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年齡越小表現越明顯,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小兒看是成人的縮影。小兒看是成人的縮影。 歷代兒科醫家,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歷代兒科醫家,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的論述很多。歸納起來,其生理特點,主的論述很多。歸納起來,其生理特點,主要表現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要表現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病理特點,主要表現為發病容發育迅速。病理特點,主要表現為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于康復。掌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于康復。掌握這些特點,對于小兒的預防保健和疾病

34、握這些特點,對于小兒的預防保健和疾病診治,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診治,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一、生理特點一、生理特點 (一一)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1含義含義:嬌,指嬌氣,不耐寒暑;嬌,指嬌氣,不耐寒暑;嫩,指嫩弱;形,指形體結構;氣,指嫩,指嫩弱;形,指形體結構;氣,指生理功能活動:充,指充實。臟腑嬌嫩,生理功能活動:充,指充實。臟腑嬌嫩,是指小兒機體各個器官的發育不全和脆是指小兒機體各個器官的發育不全和脆弱;形氣未充,是指小兒形態和功能均弱;形氣未充,是指小兒形態和功能均未臻完善。未臻完善。2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關于小兒生理特點的論述,最關于小兒生理特點的論述,最 早見于早見于

35、靈樞靈樞逆逆順肥瘦篇順肥瘦篇:“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肉肉脆指肌肉等有形之質脆薄,血少指血液等營養物脆指肌肉等有形之質脆薄,血少指血液等營養物質相對不足,病源侯論質相對不足,病源侯論養小兒候養小兒候亦說:亦說:“小兒小兒腑臟之氣軟弱。腑臟之氣軟弱。”可見,祖國醫學遠在春秋戰國可見,祖國醫學遠在春秋戰國至隋代,對小兒的體質特點,已有了明確的認識。至隋代,對小兒的體質特點,已有了明確的認識。北宋錢乙發展了這一理論,他在北宋錢乙發展了這一理論,他在小兒藥證直小兒藥證直訣訣變蒸變蒸中說:小兒中說: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全而未壯。”該書原序中也說

36、:該書原序中也說:“骨氣未成,形骨氣未成,形聲未正,悲啼喜笑,變態不常。聲未正,悲啼喜笑,變態不常。”意思是指小兒意思是指小兒的臟腑和精神意識,都處于未臻完善的狀態。南的臟腑和精神意識,都處于未臻完善的狀態。南宋陳文中,在宋陳文中,在小兒病源方論小兒病源方論。小兒一周之。小兒一周之內皮毛、肌肉、筋骨、髓腦、五臟、六腑、榮內皮毛、肌肉、筋骨、髓腦、五臟、六腑、榮衛、氣血,皆未堅固衛、氣血,皆未堅固”,他把這種情況,比喻為,他把這種情況,比喻為“草木茸芽之狀,未經寒暑,嬌嫩軟弱,今嬰孩草木茸芽之狀,未經寒暑,嬌嫩軟弱,今嬰孩稱為芽兒故也。稱為芽兒故也。”明代萬密齋,在明代萬密齋,在育嬰家秘育嬰家秘

37、發發微賦微賦中也認為,小兒中也認為,小兒“血氣未充血氣未充腸胃脆腸胃脆薄薄精氣怯弱。精氣怯弱。” 這些論述都充分說明小兒,尤其是初這些論述都充分說明小兒,尤其是初 生嬰兒,臟腑嬌嫩,肌膚柔弱,血少生嬰兒,臟腑嬌嫩,肌膚柔弱,血少氣弱,經脈未盛,神氣怯弱等生理特氣弱,經脈未盛,神氣怯弱等生理特點,是客觀存在的,其賴以生存的物點,是客觀存在的,其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雖已形成,但尚未充實和堅固;質基礎雖已形成,但尚未充實和堅固;機體的生理功能活動雖已運轉,但尚機體的生理功能活動雖已運轉,但尚未成熟。未成熟。 3主要表現主要表現: 從臟腑嬌嫩的具體內容來看,五臟六腑的形從臟腑嬌嫩的具體內容來看,五臟六腑

38、的形和氣皆屬不足。其中尤和氣皆屬不足。其中尤以肺、脾、腎以肺、脾、腎三臟更三臟更為突出。為突出。 肺主一身之氣,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肺主一身之氣,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三者密切相關。先天之本主藏精,天之本,三者密切相關。先天之本主藏精,內寄元陰元陽,主生長發育,既受五臟六腑內寄元陰元陽,主生長發育,既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又不斷滋潤各臟之陰,溫煦各之精而藏之,又不斷滋潤各臟之陰,溫煦各臟之陽。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臟之陽。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生化之源。 (1)脾常不足脾常不足: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精、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的需求比成人多

39、,精、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的需求比成人多,而脾胃的運化功能尚未健旺,相對感到不足而脾胃的運化功能尚未健旺,相對感到不足。 (2)腎常虛腎常虛:先天之氣要發揮它的生命力,先天之氣要發揮它的生命力,必須有后天之氣不斷化生氣血滋養之;而后必須有后天之氣不斷化生氣血滋養之;而后天之氣之所以能夠化生氣血,又必須依賴先天之氣之所以能夠化生氣血,又必須依賴先天之氣的溫運資助。小兒腎氣未盛,脾亦不天之氣的溫運資助。小兒腎氣未盛,脾亦不足足。所以,萬密齋在所以,萬密齋在育嬰家秘育嬰家秘五臟證治五臟證治總論總論中將此總結為中將此總結為“脾常不足腎常虛脾常不足腎常虛”。(3)肺常不足肺常不足。 脾與肺為母子關系,脾之

40、運化賴肺之宣脾與肺為母子關系,脾之運化賴肺之宣發敷布,精微方能濡養全身;肺之主氣發敷布,精微方能濡養全身;肺之主氣賴脾之運化精微不斷充養。脾胃健旺,賴脾之運化精微不斷充養。脾胃健旺,則肺衛自固。則肺衛自固。 小兒小兒“脾常不足脾常不足”,故,故肺氣亦弱,外邪容易乘虛而入。肺氣亦弱,外邪容易乘虛而入。 “脾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腎常虛”、。肺常不、。肺常不足足”都是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主都是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主要表現。要表現。4 “稚陰稚陽稚陰稚陽”學說: 稚,指幼小、幼稚;陰稚,指幼小、幼稚;陰,指體內精、血、津液、及指體內精、血、津液、及臟腑,筋骨,腦髓、血脈、肌膚等有形之質;

41、陽,臟腑,筋骨,腦髓、血脈、肌膚等有形之質;陽,指體內臟腑的各種生理活動。指體內臟腑的各種生理活動。 素問素問保命全形論保命全形論說:說:“人生有形,不離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陽”,陰陽應象大論陰陽應象大論:“陽化氣,陰成形陽化氣,陰成形”。因此,清代醫家吳鞠通從陰陽學說出發,在因此,清代醫家吳鞠通從陰陽學說出發,在溫溫病條辨病條辨解兒難解兒難一文中,創立了一文中,創立了“稚陰稚陽稚陰稚陽”學學說。他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正是由說。他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正是由于于“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 “稚陰稚陽稚陰稚陽”學說,學說,高度概括了小兒時期,無論高度概

42、括了小兒時期,無論在物質基礎與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在物質基礎與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二二)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生機指生命力、活力;生機蓬勃、生機指生命力、活力;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發育迅速,指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指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無論在機體的形態結構方面,中,無論在機體的形態結構方面,還是各種生理功能活動方面,都是還是各種生理功能活動方面,都是在迅速地,不斷地向著成熟完善方在迅速地,不斷地向著成熟完善方面發展。年齡越小,這種發育的速面發展。年齡越小,這種發育的速度愈快。度愈快。 我國現存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兒科著作最早的一部兒科著作顱囟經顱囟經首先提

43、出首先提出“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元氣未散”。就是說小兒從先天所稟之。就是說小兒從先天所稟之腎中元陰元陽,尚未耗傷,生機特別旺腎中元陰元陽,尚未耗傷,生機特別旺盛,因此,生長發育才極為迅速。盛,因此,生長發育才極為迅速。 “純陽純陽”學說學說,高度概括了小兒在生長高度概括了小兒在生長發育,陽充陰長的過程中,表現為生機發育,陽充陰長的過程中,表現為生機旺盛,發育迅速,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旺盛,發育迅速,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生理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生理現象。現象。“純陽純陽”并不等于并不等于“盛陽盛陽”,也,也不是有陽無陰。

44、不是有陽無陰。 “純陽純陽”學說同時也說明,由于生長發育學說同時也說明,由于生長發育迅速,對水谷精氣之需求格外迫切。迅速,對水谷精氣之需求格外迫切。 “純陽純陽”在古代醫書中還有其它幾種不在古代醫書中還有其它幾種不同的學術觀點:同的學術觀點: (1)小兒藥證直訣小兒藥證直訣四庫全書提要四庫全書提要呈詞呈詞中說:中說:“小兒純陽,無煩益火小兒純陽,無煩益火”,把純,把純陽看成了盛陽之體,基于這種觀點,有陽看成了盛陽之體,基于這種觀點,有些兒科書上就把一,二歲以內乳嬰兒在些兒科書上就把一,二歲以內乳嬰兒在睡眠中的頭部微汗,說成是純陽造成的睡眠中的頭部微汗,說成是純陽造成的陽氣蒸騰。陽氣蒸騰。 (2

45、)劉河間在劉河間在河間六書河間六書中說:中說:“大概小大概小兒病屬純陽,熱多冷少也兒病屬純陽,熱多冷少也”。葉天士的。葉天士的幼幼科要略科要略中也說:中也說:“按襁褓小兒,體屬純陽,按襁褓小兒,體屬純陽,所患熱病最多所患熱病最多”。這里所說的純陽,似乎是。這里所說的純陽,似乎是指在病理狀況下,因為機體陽亢陰虧,所以指在病理狀況下,因為機體陽亢陰虧,所以容易從熱化火。容易從熱化火。 (3)吳鞠通在吳鞠通在溫病條辨溫病條辨解兒難解兒難中說:中說:“古稱小兒純陽,此丹灶家言,謂其未曾破古稱小兒純陽,此丹灶家言,謂其未曾破身耳。身耳。”這是一種道家的說法,即把未婚的這是一種道家的說法,即把未婚的青少年

46、和小兒均稱之為純陽之體。因此,與青少年和小兒均稱之為純陽之體。因此,與醫學關系不大。醫學關系不大。 綜上所述,綜上所述,“稚陰稚陽稚陰稚陽”和和“純陽之體純陽之體”的理論,正概括了小兒生理特點的兩個的理論,正概括了小兒生理特點的兩個方面。前者是指小兒機體柔弱,陰陽二方面。前者是指小兒機體柔弱,陰陽二氣均較幼稚不足;后者是指氣均較幼稚不足;后者是指“小兒在生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既是生機蓬勃、發育迅長發育過程中,既是生機蓬勃、發育迅速,同時又相對地感到陰常不足速,同時又相對地感到陰常不足。 二、病理特點二、病理特點 (一一)發病容易,傳變迅發病容易,傳變迅速 1發病容易傳變迅速的病理基礎發病容易

47、傳變迅速的病理基礎: 由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陰陽二由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陰陽二氣均屬不足。因此,在病理上不僅發病容氣均屬不足。因此,在病理上不僅發病容易而且變化迅速,年齡越小,越顯得突易而且變化迅速,年齡越小,越顯得突出。所謂出。所謂“稚陽體,邪易干稚陽體,邪易干“(清陳修圓清陳修圓醫學三字經醫學三字經)。吳鞠通。吳鞠通溫病條辨溫病條辨解解兒難兒難說:說:“其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其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于感觸。變;肌膚嫩,神氣怯,易于感觸。”這兩這兩段論述,說明了小兒這一病理特點。段論述,說明了小兒這一病理特點。2.發病容易的主要表現發病容易的主要表現: 從

48、小兒的常見疾病來看,除了先天稟賦從小兒的常見疾病來看,除了先天稟賦不足不足(如解顱、五遲、五軟如解顱、五遲、五軟)和初生兒特和初生兒特有疾病外,由于其對病原抵抗力差,加有疾病外,由于其對病原抵抗力差,加上對寒熱:不能自調,乳食不能自節,上對寒熱:不能自調,乳食不能自節,一旦調護失宜,則外易為六淫所侵,內一旦調護失宜,則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因此,外感時病和脾肺易為飲食所傷。因此,外感時病和脾肺疾病更為多見。疾病更為多見。 (1)脾胃疾病脾胃疾病: 小兒脾胃發育未臻完善,運化功能不健,表現出小兒脾胃發育未臻完善,運化功能不健,表現出“脾常不足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加之小兒寒暖不能自調,

49、的生理特點。加之小兒寒暖不能自調,飲食不知自節,有些家長又缺乏育嬰知識,片面強飲食不知自節,有些家長又缺乏育嬰知識,片面強調營養滋補,過分溺愛,使小孩養成貪吃零食或偏調營養滋補,過分溺愛,使小孩養成貪吃零食或偏食習慣,或添加輔食不當,或斷奶后突然改變飲食食習慣,或添加輔食不當,或斷奶后突然改變飲食種類等,使脾胃不能適應。總之,飲食不按時,不種類等,使脾胃不能適應。總之,飲食不按時,不講究質量,過寒過暖等皆能損傷脾胃,且飽食過量講究質量,過寒過暖等皆能損傷脾胃,且飽食過量致令脾胃疾病者尤多。致令脾胃疾病者尤多。育嬰家秘育嬰家秘五臟證治總論五臟證治總論曾說:曾說:“胃主納谷,脾之消谷,饑則傷胃,飽

50、則傷胃主納谷,脾之消谷,饑則傷胃,飽則傷脾。小兒之病,多過于飽也。脾。小兒之病,多過于飽也。”乳足者,縱兒飲乳,乳足者,縱兒飲乳,定為傷乳,乳不足者,過哺谷肉糕果,定為傷食,定為傷乳,乳不足者,過哺谷肉糕果,定為傷食,從而在臨床上出現脾胃運化功能紊亂的病證。從而在臨床上出現脾胃運化功能紊亂的病證。幼幼科發揮科發揮原病論原病論又說:又說:“乳食傷胃,則為嘔吐;乳食傷胃,則為嘔吐;乳食傷脾,則為泄瀉。所以嘔吐、泄瀉、厭食、積乳食傷脾,則為泄瀉。所以嘔吐、泄瀉、厭食、積滯、疳證等疾,為小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并且滯、疳證等疾,為小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并且互為因果,甚者可嚴重影響小兒發育。互為因果,

51、甚者可嚴重影響小兒發育。 (2)肺臟疾病肺臟疾病: 小兒小兒“脾常不足脾常不足”,故肺氣亦弱,表現,故肺氣亦弱,表現出出“肺常不足肺常不足”的生理特點。肺常不足,的生理特點。肺常不足,則衛外機能不固,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則衛外機能不固,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差,外邪不論從口鼻而入,或由皮毛侵差,外邪不論從口鼻而入,或由皮毛侵襲,均能影響肺之宣肅功能,在臨床上襲,均能影響肺之宣肅功能,在臨床上出現肺經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出現肺經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故萬密齋說:嗽等。故萬密齋說:“肺常不足肺常不足”,“天地之寒熱傷人也,感則肺先受之。天地之寒熱傷人也,感則肺先受之。” (3)時行疾病時

52、行疾病: 素問素問生氣通天論生氣通天論說:說:“陽氣者,若天與日,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因而上,衛外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也。”“”“不彰不彰”是淹沒的意思,這里指壽命夭折。是淹沒的意思,這里指壽命夭折。“因因”是大的意思。這句話說,陽氣在人體中,好是大的意思。這句話說,陽氣在人體中,好象天體與太陽的關系一樣,如果陽氣失去了它應處象天體與太陽的關系一樣,如果陽氣失去了它應處的場所,的場所,,人的壽命就要夭折,陽氣的作用強大、人的壽命就要夭折,陽氣的作用強大、上升,方起衛外作用。上升,方起衛外作用。陽氣,即人體的正氣,在生陽氣,即人體的正氣,在生理狀態下是全

53、身的動力。理狀態下是全身的動力。在在病理狀態下是抗病的主病理狀態下是抗病的主力。力。由于小兒體稟由于小兒體稟“稚陰稚陽稚陰稚陽”,陰陽二氣俱屬不,陰陽二氣俱屬不足,所以小兒罹患各種時行疾病,遠較成人為多。足,所以小兒罹患各種時行疾病,遠較成人為多。如麻疹、風痧、丹痧、水痘、痄腮、頓咳、小兒麻如麻疹、風痧、丹痧、水痘、痄腮、頓咳、小兒麻痹癥及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都為小兒容易發生的急痹癥及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都為小兒容易發生的急性傳染病。性傳染病。(4)心肝疾病心肝疾病: 小兒臟腑經絡嫩小,內臟精氣不足,感邪以小兒臟腑經絡嫩小,內臟精氣不足,感邪以后后 邪氣易于梟張,從陽化熱,由溫化火。邪氣易于梟張,

54、從陽化熱,由溫化火。溫者熱之漸,火者熱之極也,邪熱內蘊,則溫者熱之漸,火者熱之極也,邪熱內蘊,則壯熱、煩躁:壯熱、煩躁: 引動肝風,則手足抽搐;肝引動肝風,則手足抽搐;肝風心火交相煽動,火熱熾盛,內陷厥陰,真風心火交相煽動,火熱熾盛,內陷厥陰,真陰內虧,柔不濟剛,筋脈失養,則見壯熱、陰內虧,柔不濟剛,筋脈失養,則見壯熱、驚搐、昏迷,甚則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這驚搐、昏迷,甚則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這種情況在時行疾病中尤為多見,如流行性乙種情況在時行疾病中尤為多見,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疫毒痢、感冒高熱驚厥等。朱丹溪型腦炎、疫毒痢、感冒高熱驚厥等。朱丹溪和萬密齋等古代醫家把這個特點歸納為納為和萬密齋等古代醫家把這個特點歸納為納為“肝常有余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心常有余”。萬密齋又說:。萬密齋又說:“心熱為火同肝論心熱為火同肝論”,“人皆曰肝常有余人皆曰肝常有余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