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閱讀-1分析散文線索的作用教案_第1頁
散文閱讀-1分析散文線索的作用教案_第2頁
散文閱讀-1分析散文線索的作用教案_第3頁
散文閱讀-1分析散文線索的作用教案_第4頁
散文閱讀-1分析散文線索的作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散文閱讀之線索分析【教學目標】1、回顧散文相關知識。2、把握散文線索的方法與技巧。【教學重點】把握散文線索的方法與技巧。一、散文基礎知識回顧【散文的分類】根據散文的語言表達形式、寫作過程和中心分:1、描寫性的散文(抒情散文)寫景類的散文(情景交融的)一般先作情緒上的鋪墊,暗示文眼寫景狀物,突出特點景物特點與人的心情相合,使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回扣主題,表達作者的好惡、希望、追求。狀物類的散文(托物言志的)寫景狀物,突出特點景物的特點與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點,從而使所寫對象具有了象征意義,即具備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進一步評價這種人類才具備的精神內容突出主題,回扣中心,表達作者的好惡、希望、追求。

2、 2、記敘性的散文(敘事散文)寫人的散文:要寫人的某種精神面貌,通過他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來達到顯示性格的目的,進一步對要寫的這個人的行為品質進行評價,然后表明作者對某種精神的評價,對人(類)的某種精神的評價,或贊美,或否定。記事的散文:記事的目的是寫人寫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寫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對這種精神面貌的態度同上。3、議論性的散文 所謂議論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筆法“發議論”,或者說是以闡述某個觀點為中心的“散文”。從“議論”角度看,它是“議論文”,是要闡明一個論點;從 “筆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議論文注重理性和邏輯,它側重的是形象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 具

3、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想的空間?!旧⑽牡木€索】1什么是線索?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準繩,我們形象稱之為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例如:回憶我的母親以“母親勤勞”為線索;藤野先生以“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過程”和“我的愛國思想感情”為線索等。 2常見的線索類型 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 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 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 事件線索:中心事件。 時間線索:事情的發展順序、時間變化等。二、考點透視線索是關涉散文結構的一個關鍵內容。事件、事物、一句話、一個動作、或

4、某種情感等都可以作為散文的線索。原本散漫的材料就是靠線索才可以連綴成文的,“一根思想的紅線串起生活的珍珠”是散文一個重要的特征。江蘇卷只在2009年考查了散文文本,但沒有考查該考點。近幾年其他省市的試卷中,對線索的考查則一直是熱點。這些試題,有的直接明確某事物是文章的線索,有的說某事物是文章的文眼,有的說文章是圍繞某個內容展開的,其實質都是考查文章的線索。三、把握散文線索的方法與技巧。1時空連“線” 在許多寫人記事及游記類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時空轉換的詞語學生閱讀時如果把這些詞語連接起來看,就能領悟、把握文章的線索。如:桃花源記當中有不少表示地點和方位的詞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復前行便得一 山從口入復

5、行數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不同的處所 正表明了空間的變換由此引出了豐富多彩的記敘內容據此可以斷定此文的線索是漁人的行蹤。 2因物取“線” 不少敘事及抒情類的文章常用一個具體事物或象征事物貫串全文作為行文線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記一輛紡車全文以懷念在延安時使用過的一輛紡車開頭接著從三個方面寫懷念紡車的原因紡車 保證了“豐衣”堅持了抗戰紡線也是一種很有趣的生活紡線使大家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后 再以懷念紡車作結點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這樣以“一輛紡車”為線索把與紡車有關的事按類別組織起來 形成一篇優美的散文。 3反復出“線” 可以通過文章中反復出現的抒情議論的語

6、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認識、把握線索。這類線索抒情、敘事類散文都常用。如:白楊禮贊“我贊美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等語句在文章中反復出現了四五次。據此可知作者從樹寫到人那贊頌的感情一層深似一層一浪高過一浪由蘊蓄到噴涌就是靠“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這一線索如串珍珠般連成了一個感人的藝術整體。 4以情導“線” 上面講的三種閱讀方法都因有較明顯的外部標志而較易掌握而感情線索常常是隱伏于記敘的內容之中,這就需要學生閱讀時細心分析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感情發展變化的軌跡以此導出文章的線索。如: 荔枝蜜文章開頭寫“我”小時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總不大喜歡”蜜蜂接著寫因為看到荔枝林喝到荔枝蜜而“不覺動

7、了情”“想去看看”蜜蜂當參觀養蜂場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勞動與無私奉獻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顫”對蜜蜂發生了由衷的贊嘆最后“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 對蜜蜂感情變化的線索不大喜歡向往、愛慕贊頌學習。 5定“神”看“線” 閱讀文章時先從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審視、把握文章的線索這種方法適應范圍最廣。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復雜的文章只要我們把握住它的“神”那么無論有無外部標志或內部標志都能準確地把握它的線索。如:我的老師一文作者記敘的事情雖多但都是為了表現蔡老師是最使“我”難 忘的老師抒發“我”對蔡老師的深厚感情。確定這一主題后不難發現本文的一條感情線索回憶依戀 思念“我”的

8、老師。 四、真題回放(2011年北京卷)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試題。祁連雪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臨其境之前,總以為那里是黃塵彌漫、闃寂荒涼的,顯然是受了古詩的浸染,“千山空皓雪,萬里盡黃沙”之類的詩句,已經在腦海里扎了根,這次實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來,河西走廊竟是甘肅最富庶的地區,這片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如今已被國家劃定為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當你駐足武威、張掖,一定會為那里的依依楊柳、森森葦帳、富饒的糧田、豐碩的果園所構成的“江南秀色”所傾倒。當然也不是說,整個河西走廊盡是良疇沃野,它的精華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張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門、敦煌平原。這篇膏腴之

9、地,是仰仗著祁連山的冰川雪水來維系其綠色生命體系的。祁連雪以其豐美、清冽的乳汁匯成了幾十條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著農田、牧場、果園、林帶,哺育著河 西走廊的子孫,一代又一代。祁連山古稱天山,西漢時匈奴人呼“天”為“祁連”,故又名祁連山,一過烏鞘嶺,那靜絕人世、復列天南的一脈巒疊峰,就投影在我們游騁的深眸里,映著淡青色的天光,雪嶺的素潔的脊線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際,一塊塊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對著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麗景,領略著空際瓊瑤的素影清氛,頓覺涼生襟腋,情愫高潔,它使人的內心境界趨向于寧靜、明朗、凈化。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動情 ,但平心而論,祁連山確也沾了神話和歷史的光。這里難以計數

10、的神話傳聞和層層疊疊的歷史積淀,壓低了祁連山、涂飾了祁連山,豐富了祁連山。在那云做夢的少年時代,一部穆天子傳曾使我如醉如癡,曉夜神馳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駕入駿馬巡行西北三萬五千里,也想著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當時把其中的故事都當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無征,夸言寡實”,是后來的事,但祁連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減,反而益發強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終于得償,其歡忭之情是難以形容的。旅途中我喜歡吧記憶中的有關故事與眼前的自然景觀相疊合,車過山丹河(即古弱水)時,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會西王母于酒泉南山?;茨献永镆灿泻篝噙^弱水向西王母“請不死之藥”的記載,神話傳說匯集著一個民族關于遠古的一切記憶,

11、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思維、情感、體驗以至行動的載體,深入的窺察一個民族以至人類史前的發展軌跡。觀山如讀史,馳車河西走廊,眺望那籠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諦聽到自然、社會、歷史的無聲傾訴,一種源遠流長的歷史的激動和沉甸甸的時間感被呼喚出來,覺得有許多世事已經倏然遠逝,又有多少天涯過客正在匆匆走來,我們這些河西走廊的過客,與祁連雪玲朝夕相對,自然就把它當做了熱門話題,有人形容它像一位儀表堂堂,銀發飄灑的將軍,俯視著蒼茫的大地,守護著千里沃野;有人說祁連雪嶺像一尊圣潔的神祗,壁立千尋,高懸天半,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卻是戀人、摯友般親切,千里長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

12、,無往而不是靈山圣雪,目力雖窮而情脈不斷,一種相通相化相親相契的溫情,使造化與心源合一,客觀的自然景物與主觀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滲,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也許正是這種類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則徐充軍西北路過河西走廊時,曾寫下詩句:“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甘、青路上,我也即興賦詩,寄情于祁連雪:“依依只有祁連雪,千里相隨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閣的同名散文,有刪改)18.作者曾說:“雪”是祁連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請通讀全文,談談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解題思路】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

13、寫作手法??紤]到“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之間的關聯和安排”,需要我們注意到文章前后的聯系。在本文中“雪”是貫穿全篇的線索,第2段就寫到“祁連雪以其豐美、清冽的乳汁匯成了幾十條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著農田、牧場、果園、林帶,哺育著河 西走廊的子孫,一代又一代”;第3段中又寫到“映著淡青色的天光,雪嶺的素潔的脊線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際,一塊塊咬缺了完整的晴空”;第6段中,當和祁連雪嶺相對時,作者說“它卻是戀人、摯友般親切,千里長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無往而不是靈山圣雪,目力雖窮而情脈不斷,一種相通相化相親相契的溫情,使造化與心源合一,客觀的自然景物與主觀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滲,一切形象都化作了

14、象征世界”,而到文章最后,作者忍不住“即興賦詩,寄情于祁連雪”。找出文中這些寫到祁連雪的語句,適當的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該題了?!緟⒖即鸢浮垦┦秦瀼厝牡木€索;雪化成水匯成了河流,哺育著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孫;雪賦予祁連山以壯麗景觀;雪充當的是作者抒發思想感情和表達歷史感悟的載體;雪作為生動鮮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藝術感染力。五、總結:解題方略歸納。線索是文章結構的紅線,抓住線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線索可以是某個中心事件、某個人物、某個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情。抓線索的方法: 從文章的體裁分類、表達手法入手。(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 從標題入手。 從文中反復出現的事物入手。 從文中的議論

15、、抒情句子入手。六、課后作業閱讀味蕾上綻放的愛回答下列問題。味蕾上綻放的愛黎明記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讓他點菜時,他總是首點“糖醋排骨”。結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獨他吃得津津有味,這讓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時候,我們倆不經意間聊起了這件事。他告訴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愛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長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每個星期都能吃上幾頓。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時,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想必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僅能烙進人的記憶里,也能滲入人的情感,甚至成為貫穿人一生的印記。一旦觸及味蕾的引線,回憶就會漫天飛舞。喜歡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小時候,家里雖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擔花生,但吃咸花

16、生對我來說是件極其奢侈的事兒。因為家里窮,父母指望著能多賣點錢給我們兄妹3個湊學費。只有在我們兄妹仨,眼巴巴地看著鄰居家小孩吃咸花生饞得直流口水的時候,媽媽于心不忍才勉強給我們煮一小把。煮好后我負責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雖然每堆只有幾顆,卻能讓我們兄妹仨樂上好幾天,因為我們都非常珍惜那來之不易的味道。媽媽煮咸花生的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們這些愛吃咸花生的孩子們卻離家越來越遠,有時候甚至兩三年都難得回家一次。于是,媽媽每年將煮好的咸花生曬干分成3大包,分別寄到我們三兄妹的手上。每當在異地他鄉吃著媽媽千里迢迢寄來的咸花生,心里總是暖洋洋的,舌尖上的味蕾也總能準確地識別那種熟悉的味道,一種被

17、愛的味道。品著這愛的味道,也使我們更加惦念家中年邁的父母。出門在外,也經常在街邊的小攤買咸花生解饞,但我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種味道。媽媽煮的咸花生和買來的咸花生味道確實不一樣。因為這正如歌中所唱,媽媽煮的花生里夾雜著“愛的味道”。味道通常蘊含著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讓人無法抗拒。味蕾上綻放出來的愛,會讓我們感懷一種特別的情愫,想念一位深愛的人,抑或懷念一段難忘的往事。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先后寫了哪兩件事?(2分)文章以味道為線索,記敘了朋友愛點“糖醋排骨”和自己愛吃咸花生兩件事。2、第段中與“媽媽每年將煮好的咸花生曬干分成3大包,分別寄到我們三兄妹的手上”相照應的是哪一句?這個變化說明了什么?(3分)“我負責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說明一家人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媽媽對孩子的思念越來越重。(前一問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