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總體了解中國古代史:1、原始社會:距今約170年萬年前元謀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2、奴隸社會: 夏朝(建立) 商朝(發展) 西周(強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 3、封建社會:前221年-1840年(鴉片戰爭前)戰國 秦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 宋元(民族 明清(統一多民族 (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 (封建國家分裂 (封建社會 融合進一步加強和 國家進一步鞏固和形成) 大一統) 和民族大融合) 的繁榮) 封建經濟繼續發展) 封建社會由盛而衰)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
2、40年第1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奴隸社會)【課標要求】理解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一、夏朝1、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2、宗族關系開始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二、商朝 1、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此開始(甲骨文) 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實行宗法制 3、神權與王權緊密結合(突出表現:凡事都要通過占卜予以決定)三、西周(一)分封制1、含義:又稱封邦建國,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2、目的:擴大周朝的統治范圍,鞏固周王朝的奴隸制統治3、對象:同姓王族、異姓功臣、先代貴族4、內容權利:諸侯在封國
3、內享有世襲統治權(用人權、行政權、財政權、軍事權)義務:定期朝貢、并提供軍賦和力役 (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5、演變:分封制開始于周武王,破壞于西周后期,崩潰于春秋戰國。 6、影響積極: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控制,形成對周王室的拱衛,擴大統治區域,有利于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消極: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據的禍根,后來諸侯國中出現了強國兼并弱國的形勢,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二)宗法制1、實質:按血緣親疏關系分配政治權利2、目的:維護周王朝的統治和政權的穩定3、最大特點: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即正妻所生的長子)4、宗法等級: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5、作用: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
4、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的穩定和團結。 以后,宗法制成為我國數千年來封建統治者享受特權的依據,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6、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二者互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維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二者共同構成了西周的兩大政治支柱。四、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神權與王權相結合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基本的特點)3、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高度集中第2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封建社會)概念辨析:專制主義:指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是一種決策方式)中央集權:指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中,全國軍政財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
5、央管理和控制,絕對 服從中央。一、戰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萌芽1、理論:法家思想2、實踐:商鞅變法及各國變法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的確立:由來:三皇五帝的傳說基本特征:皇位世襲、皇帝獨尊、皇權至上(核心)本質:君主專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太尉協助皇帝管理全國軍務 御史大夫負責執掌群臣奏章、下達詔令和監察百官九卿:丞相之下設九卿,分管各項具體政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3、地方行政機構:郡縣制 由來: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后,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內容:地方政權機構分郡、縣兩級。郡,最高的地方
6、行政機構,設郡守、郡尉和監御史,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縣設縣令,郡、縣長官全部都由皇帝任免。作用:與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4、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對秦朝的影響: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及形成中華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對后世的影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5、秦鞏固統一的其他措施經濟:統一度量衡
7、、貨幣文化:統一文字,焚書坑儒、挾書令軍事:征百越、擊匈奴;筑長城交通:修馳道,直道,開人工渠道(靈渠)三、從漢至清政治制度的演變中央官制的演變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監察制度選官制度漢朝(鞏固)沿襲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設中朝(內朝)漢初: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推恩令削藩,實行郡、縣兩級制東漢州“刺史”改為“州牧”,轉變為州、郡、縣三級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制度察舉制(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三省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道、州、縣御史臺科舉制北宋(加強)設中書門下,長官行使宰相職權;增參知政事為副相
8、,分割宰相的權力“路”、州、縣元朝(發展)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領六部,行宰相職權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統領宗教及西藏事務:宣政院實行行省制(中國省制的開端。)形成省、路、府、州、縣級制明朝(強化)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明成祖:設內閣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行省)、府、縣都察院清朝(頂峰并走向衰落)皇太極: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受到限制)康熙:南書房(皇權得到擴大)雍正:軍機處(皇權到達頂峰)省、道、府、縣四、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1、在中央,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2、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服從中央,最后聽命于君主。五、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
9、社會的影響(1)積極影響: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社會安定和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2)消極影響:決策具有獨斷性、隨意性,易出現失誤;官吏唯上是從,助長因循守舊之風;官僚機構膨脹,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落后于西方。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學和文化的發展嚴重的滯后。專題一各地試題搜集整理1(08汕頭五校聯考)右圖是江蘇省丹徒縣出土的一件青銅器,此簋內底有銘文120余字,主要記載了周王將一個貴族分封到宜地,并賜其土地、人口和儀仗等情況。該出土文物的主要歷史價值是A證實了周王朝實行分封制 B說明周王朝實行
10、井田制C體現周朝的甲骨文已成為成熟文字D說明周王對于功臣的重視2.(2006上海單科)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可見同姓親族是西周分封的主體。這些同姓親族受封時,周王會給予他們( )A.封號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鐵犁3、(08年廣東省梅州揭陽兩市四校聯考)據說周公(西周)東征后,“封建親戚,以番屏周”。從中得出的信息有分封的主要對象是王族和姻親 那時中國已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分封制屬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的根本目的是鞏固周王朝統治( )A B C D4(鹽城市08屆高三六所名校聯考)史載周公制禮作樂,以宗法維系政治制度的
11、運作。有百世不遷的大宗,有五世則遷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魯國,魯國內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國為例,以下有關分封與宗法關系的說明,最為恰當的是 A周天子為魯國大宗,魯國內部再分封諸侯國不再以周天子為大宗B魯國國君是魯國內部再分封諸侯國的大宗,周天子則為小宗C周天子是魯國的大宗,魯國國君則是內部再分封諸侯國的大宗D周天子為一族,魯伯禽另為一族,在宗法上,而者并無關系5(08年徐州市六縣一區高三階段性考試)一考古隊在某地發掘出古代石刻石碑一塊,石碑上刻有:“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這塊石碑應屬于下列哪個朝代?A秦朝 B漢朝 C隋朝 D元朝 6、(廣東省珠三角08屆高三六校聯考
12、)下列關于贏政改“王”而稱“皇帝”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神化皇權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權 D有體現專制主義的傾向7(2007上海單科)商鞅一人多姓。史書上說:秦封于商,故號商君。衛之諸庶孽公子也,人稱衛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來源于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親的族姓
13、60; D因功得到的封地8、墨子說:“盡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戰國時期:A、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悲慘困苦 B、奴隸地位
14、低下,階級矛盾日益激化C、鐵器牛耕推廣,奴隸主役使奴隸去開荒 D、生產方式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9.(2006上海單科)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此其所以為得也。”這句話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設立郡縣制 C.廢除郡縣制 D.廢除行省制10(鹽城市08屆高三六所名校聯考)下列對右圖的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 A說明了封建經濟的高度繁榮B體現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作用C表現了秦朝高超的制陶藝術 D反映了秦始皇的殘暴統治 11、據分析統計,孟子一書中關于水利
15、的談話有11次,都涉及黃 河洪水泛濫殃及鄰國。從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來看,解決的根本之道 在于:A、各國減少戰爭,專力治黃 B、各國加強協調,統一治黃C、統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為政,加強治理12、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夢縣發掘了12座戰國至秦漢的古墓。在第11號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簡,其中一些竹簡上刻著內容具體的田律。田律的頒布,證實了下列那句史料記載的正確性:A、“(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B、史記:“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詩經:“七月亨葵
16、及稻。八月剝棗,十月獲稻。”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亦必多,民亦如之。”13(08年徐州市六縣一區高三階段性考試)“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段話充分反映了A.兩漢時期察舉制的弊端B.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時期科舉制的影響 D.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的危害14(08年徐州市六縣一區高三階段性考試)讀右圖歷史人物圖片。他主 持政務以后,頻繁更換丞相,破格選用人才,形成“外朝”和相對應的“中朝”(“內朝”)。他即位后,還下詔策試賢良,讓中央和地方上薦舉人 才。他在位期間,該朝代出現強盛局面。他就是A.秦始皇 B. 漢武帝 C.唐太宗 D.
17、明太祖 15、有一天,宰相范質等人向宋太祖奏事,開始大臣們還是坐著的,宋太祖說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讓他們來到自己面前指給他看,待范質等人回到原處,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議事了。這件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宋太祖不準宰相坐下議事B、宰相大臣開始處于從屬地位 C、宰相大臣事務繁多D、君主專制的加強16(鹽城市08屆高三六所名校聯考)下列對我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主獨制于天下而無所制也”B“別黑白而定一尊”C始終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D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17(鹽城市08屆高三六所名校聯考)秦朝的郡縣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能有效加
18、強中央集權,主要是由于 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B其最高官員都由中央直接任命C都有嚴密的監察體系 D都有利于發揮地方自主性18(08廣州天河區高三二模)從漢至元,中央機構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中書省、樞密院,地方由郡國并行州縣兩級制行省制度,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發生了根本變化 B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民主化的趨勢C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的趨勢 D中央與地方權力日益增大的趨勢19.(2006年廣東卷)反映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趨勢的排列是( )參知政事的設置丞相制度的廢除軍機處的設立三省六部制的創立A. B. C. D.20.(2007年上海春季)近十多年來,家譜作為一種歷史文獻,受到了史學界的高度重視,
19、成為除正史、方志、考古資料以外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家譜取得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記載了某一家族的興衰榮辱 B.能彌補正史缺載方志粗疏的缺陷C.增加了歷史材料的種類數量 D.能起到凝聚社會群體力量的作用21.(2006天津文綜)西漢統治者總結秦朝歷史,從“海內新業,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的認識出發,采取的措施是( )A.實行郡、國并行制度 B.頒布“推恩令”C.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D.頒布“附益之法”22.(2006天津文綜)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重要手段。與此相關的措施是( ) A.秦朝設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設立樞密使和通判 D.元朝設立中書
20、省23.(2007全國文綜二)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職能是A.尚書省和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執行B.中書省決策尚書省和門下省執行C.門下省決策,中書省和尚書省執行D.中書省和門下省決策,尚書省執行24.(2006重慶文綜)廢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間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內閣 B.軍機處 C.三司 D.樞密院25(2007廣東單科)下列選項中,通過直接變革宰相制度來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有西周實行分封制 西漢設置刺史 唐朝實行三省制 宋朝設立參知政事A B
21、; C D 26(08汕頭五校第一次五校聯考)鴉片戰爭后,下列經濟領域出現的新現象的先后順序是 通商口岸出現外資企業 中國海關管理權落入外國人手中 中國人創辦近代礦業 外國可以在中國投資修鐵路 A. B. C. D. 27.(2007廣東文科基礎)朱熹說:“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這段話說明宋朝 A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B地方政府進一步收回財權 C政治和理學思想緊密結合 D藩鎮割據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8.(2006重慶文綜)史書記載“始置諸州通判,故常與知州爭權”,反映的朝代是(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22、D.明朝29(08年徐州市六縣一區高三階段性考試)“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明太祖在位時曾再三給百官訴苦。到明成祖時, 為改變皇帝過于勞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A廢除丞相 B設立南書房C設立內閣 D設置殿閣大學士30、(08年廣東省梅州揭陽兩市四校聯考)中國古代專制皇權不斷加強,中樞權力體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漢武帝時建立“中朝”決策機構,廢除秦以來的“三公九卿”制B 唐朝有中書省起草詔令,直接傳遞給尚書省具體執行C 宋朝時設樞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軍權和財政權D 明太祖時廢丞相,設立內閣參與軍國大事的決定31、(08年廣東省梅州揭陽兩市四校聯考)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財產輕便),其產約則輕(容易)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 )A民貴君輕 B重農抑商 C施行仁政 D閉關鎖國32、(08年廣東省梅州揭陽兩市四校聯考)董仲舒說:“國家將有失敗之道,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工業大學《港澳臺廣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算法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首義學院《社會工作倫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電子商務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投資銀行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信息化管理與技術創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城市學院《機械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民族建筑與文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外貿制單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級、三級電箱接線圖
- 神經介入患者圍術期管理
- 企業組織機構架構圖
- 房地產集團公共區域標準化裝修教學課件
- 吉林省辦學基本標準手冊
- 閩教版(2020版)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整冊教案
- 光電倍增管PPT
- 1-2會員代表選票
- 滬科七年級數學下冊 實數單元綜合測試卷解析
- 學生安全協議書5篇
- 2020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