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課堂PPT)_第1頁
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課堂PPT)_第2頁
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課堂PPT)_第3頁
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課堂PPT)_第4頁
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課堂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培訓班演示材料培訓班演示材料2014年年1月月 泰安泰安2一、調查范圍一、調查范圍 1、采礦登記范圍、采礦登記范圍 2、采礦活動可能影響的范圍、采礦活動可能影響的范圍 (1)、地下采礦)、地下采礦 (2)、露天采礦)、露天采礦 (3)、其它礦山活動(工廣、選礦、尾礦庫、)、其它礦山活動(工廣、選礦、尾礦庫、排土(渣)場等排土(渣)場等 3、可能影響到采礦活動的范圍、可能影響到采礦活動的范圍 (1)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滑坡、泥石流 (2)周邊采礦活動)周邊采礦活動3二、調查方式方法二、調查方式方法

2、 (一)主要采用(一)主要采用 1、資料收集、資料收集 2、現場調查、現場調查 3、照片、錄像、照片、錄像 (二)(二) 根據需要補充根據需要補充 地形測量、物探、鉆探、坑(槽)探、取地形測量、物探、鉆探、坑(槽)探、取樣測試、遙感等工作樣測試、遙感等工作4三、調查的精度三、調查的精度 1、所有調查比例尺不得小于、所有調查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0 2、有重大影響的環境地質問題,提高精度、有重大影響的環境地質問題,提高精度比例尺不得小于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5四、資料收集主要內容(三方面)四、資料收集主要內容(三方面) (一)、礦山概況(一)、礦山概況 1、本礦山概況(填寫礦山地質環境現

3、狀調查表)、本礦山概況(填寫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表) (1)相關證件、文件)相關證件、文件 采礦許可證、劃定礦區范圍、批復文件等采礦許可證、劃定礦區范圍、批復文件等 (2)礦山地質勘查資料、儲量核實資料等)礦山地質勘查資料、儲量核實資料等 (3)開發利用方案及批復文件)開發利用方案及批復文件 (4)開采現狀)開采現狀 (5)開采歷史)開采歷史 (6)礦區社會經濟概況、基礎設施分布等)礦區社會經濟概況、基礎設施分布等62、相鄰礦山分布與概況、相鄰礦山分布與概況 (1)礦山種類及基本情況)礦山種類及基本情況 (2)周圍礦山與本礦山的相互關系及影響)周圍礦山與本礦山的相互關系及影響 (3)相似礦山發

4、生(存在)的地質災害及)相似礦山發生(存在)的地質災害及地質環境問題情況地質環境問題情況 (4)保護與治理措施與效果)保護與治理措施與效果7(二)、礦山自然地理概況(四方面)(二)、礦山自然地理概況(四方面) 1、地形地貌(地貌圖)、地形地貌(地貌圖) 2、氣象資料、氣象資料: 時間序列、特征值、時間序列、特征值、降水降水 3、水文資料、水文資料: 河流、湖泊、海洋等河流、湖泊、海洋等 4、土地利用現狀資料(現狀分布圖):土、土地利用現狀資料(現狀分布圖):土地類型、面積、植被發育情況,土地占壓、地類型、面積、植被發育情況,土地占壓、毀損等情況毀損等情況8(三)礦山地質環境條件(七方面)(三)

5、礦山地質環境條件(七方面) 1、地層巖性、地層巖性 圍巖情況圍巖情況 2、地質構造、地質構造 斷裂性質、透水斷裂斷裂性質、透水斷裂 3、水文地質、水文地質 4、工程地質、工程地質 特殊巖土特殊巖土 5、礦山地質、礦山地質 6、不良地質現象、不良地質現象 7、人類工程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等9五、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調查(五、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調查(6+1條)條)(附錄(附錄J(調查表)(調查表) (一)采礦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及隱患(一)采礦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及隱患(5+1) 1、地面塌陷、地面塌陷 (1)巖溶塌陷:塌陷分布、形態、數量、發生)巖溶塌陷:塌陷分布、形態、數量、發生時間、塌陷深度、塌陷面積

6、(總面積及各個塌陷時間、塌陷深度、塌陷面積(總面積及各個塌陷面積)、危害對象、危害程度、危險性大小、生面積)、危害對象、危害程度、危險性大小、生命及財產損失、穩定狀態、發展趨勢、產生的原命及財產損失、穩定狀態、發展趨勢、產生的原因、防治措施、治理效果等因、防治措施、治理效果等 (2)采空塌陷:基本調查內容同上,補充調查)采空塌陷:基本調查內容同上,補充調查塌陷區的積水情況,常年積水、季節性積水的范塌陷區的積水情況,常年積水、季節性積水的范圍面積、深度等;采空區的形成、分布與塌陷的圍面積、深度等;采空區的形成、分布與塌陷的相互關系相互關系102、地裂縫、地裂縫 (1)構造地裂縫:)構造地裂縫:

7、分布、發生時間、規模(長度、寬度、深分布、發生時間、規模(長度、寬度、深度)、形態、數量、危害對象、危害程度、度)、形態、數量、危害對象、危害程度、危險性大小、生命及財產損失、穩定狀態、危險性大小、生命及財產損失、穩定狀態、發展趨勢、防治措施、治理效果等發展趨勢、防治措施、治理效果等 (2)非構造地裂縫:)非構造地裂縫: 調查同上,補充調查產生的原因、自然因調查同上,補充調查產生的原因、自然因素引起,人類活動引起(采礦、工程開挖素引起,人類活動引起(采礦、工程開挖等)等)113、崩塌、崩塌 (1)調查崩塌及崩塌堆積體造成的經濟損)調查崩塌及崩塌堆積體造成的經濟損失失 (2)分析預測危巖體、崩塌

8、堆積體失穩可)分析預測危巖體、崩塌堆積體失穩可能造成災害的影響范圍,圈定危險區能造成災害的影響范圍,圈定危險區 (3)確定受威脅對象,預測損失程度。)確定受威脅對象,預測損失程度。12(1)危巖體調查:)危巖體調查: A、危巖體位置、形態、分布高程、規模(體積、重量、危巖體位置、形態、分布高程、規模(體積、重量等);等); B、危巖體及周邊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條件(坡體產狀、危巖體及周邊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條件(坡體產狀、地層產狀、組合關系等);地層產狀、組合關系等); C、水文地質條件及地下水賦存特征;、水文地質條件及地下水賦存特征; D、工程地質特征;、工程地質特征; E、危巖體變形發育史;、

9、危巖體變形發育史; F、危巖體成因的動力因素;、危巖體成因的動力因素; G、分析預測崩塌的穩定狀態、發生的可能性;、分析預測崩塌的穩定狀態、發生的可能性; F、影響范圍、危害對象、可能造成的損失等;、影響范圍、危害對象、可能造成的損失等; i、可能引起的災害類型。、可能引起的災害類型。13(2)已有崩塌堆積體調查)已有崩塌堆積體調查 A、崩塌時間及崩塌源調查、崩塌時間及崩塌源調查 B、崩塌堆積體分布、形態、規模及物質組、崩塌堆積體分布、形態、規模及物質組成,地層產狀成,地層產狀 C、評價穩定性,進一步轉化為泥石流、滑、評價穩定性,進一步轉化為泥石流、滑坡等的可能性坡等的可能性144、滑坡、滑坡

10、 (1)滑坡區調查)滑坡區調查 A、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相對高度、河溝、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相對高度、河溝發育、河岸沖刷、植被發育、地面堆積地發育、河岸沖刷、植被發育、地面堆積地表水等;表水等; B、滑坡體周邊地層構造、滑坡體周邊地層構造 C、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15(2)滑坡體調查)滑坡體調查 A、形態與規模、形態與規模 B、邊界特征、邊界特征 C、表部特征、表部特征 D、內部特征、內部特征 E、變形活動特征、變形活動特征16(3)滑坡成因調查)滑坡成因調查 A、自然因素:降雨、地震、洪水、崩塌加、自然因素:降雨、地震、洪水、崩塌加載等載等 B、人文因素:各種人類工程活動、人文因素:各

11、種人類工程活動 C、綜合因素:人類工程活動、綜合因素:人類工程活動+自然因素自然因素17(4)滑坡危害及防治情況調查)滑坡危害及防治情況調查 A、已發生滑坡危害情況調查:發展歷史、已發生滑坡危害情況調查:發展歷史、破壞地面工程、環境、人員傷亡、經濟損破壞地面工程、環境、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失等 B、可能發生滑坡危害情況調查:分析預測、可能發生滑坡危害情況調查:分析預測穩定性、滑坡發生后的可能成災范圍及災穩定性、滑坡發生后的可能成災范圍及災害情況害情況 C、滑坡防治情況調查:勘查情況、監測方、滑坡防治情況調查:勘查情況、監測方案、工程治理措施、防治現狀、治理效果案、工程治理措施、防治現狀、治理效

12、果185、泥(渣)石流、泥(渣)石流 (1)地質條件調查)地質條件調查 A、流域調查、流域調查 B、地形地貌調查、地形地貌調查 C、巖(土)體調查、巖(土)體調查 D、地質構造調查、地質構造調查 E、氣象水文條件調查、氣象水文條件調查 F、植被調查、植被調查 G、人類工程經濟活動調查、人類工程經濟活動調查 H、地震分析、地震分析 6、地面沉降等、地面沉降等19(2)泥石流特征調查)泥石流特征調查 A、確定泥石流類型:根據水動力條件、確定泥石流類型:根據水動力條件 B、調查泥石流形成區范圍面積、自然條件、調查泥石流形成區范圍面積、自然條件、物質來源及數量等物質來源及數量等 C、調查堆積區的分布、

13、范圍、形態、變遷、調查堆積區的分布、范圍、形態、變遷、形成歷史、一次最大堆積量等形成歷史、一次最大堆積量等 D、調查泥石流溝谷的歷史:發生次數、發、調查泥石流溝谷的歷史:發生次數、發生時間、頻數、規模、形成過程、降水情生時間、頻數、規模、形成過程、降水情況、成災情況等況、成災情況等20(3)泥石流誘發因素調查)泥石流誘發因素調查 A、調查水動力類型:暴雨型、水體(水庫、調查水動力類型:暴雨型、水體(水庫、塘壩等)潰決型、冰雪融水型等塘壩等)潰決型、冰雪融水型等 B、降雨型調查:暴雨強度、前期降雨量、降雨型調查:暴雨強度、前期降雨量、次最大降雨量等次最大降雨量等 C、水體潰決型調查:水庫、塘壩等

14、潰決時、水體潰決型調查:水庫、塘壩等潰決時外泄的最大流量及地下水活動情況外泄的最大流量及地下水活動情況21(4)泥石流危害性及防治情況調查)泥石流危害性及防治情況調查A、無文字記載:調查殘留遺跡和堆積物特征,、無文字記載:調查殘留遺跡和堆積物特征,推斷活動歷史、期次、規模、發育階段等推斷活動歷史、期次、規模、發育階段等B、有記載:調查危害對象、危害形式,初步圈、有記載:調查危害對象、危害形式,初步圈定危害范圍,分析預測發展趨勢及可能造成的定危害范圍,分析預測發展趨勢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危害C、防治情況調查:勘查情況、監測方案、工程、防治情況調查:勘查情況、監測方案、工程治理措施、防治現狀、治理效果

15、等治理措施、防治現狀、治理效果等226、地面沉降、地面沉降 (1)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 (2)大量開采其它液體、氣體礦產資源法)大量開采其它液體、氣體礦產資源法(石油、天然氣、地熱等)(石油、天然氣、地熱等)23(二)對地形地貌景觀的影響破壞(二)對地形地貌景觀的影響破壞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2、地質遺跡、地質遺跡 3、人文景觀、人文景觀24(三)對含水層破壞(三)對含水層破壞 1、對含水層破壞:范圍、規模、程度、對含水層破壞:范圍、規模、程度 (1)含水層結構破壞)含水層結構破壞 (2)對水位的影響(水位動態變化曲線)對水位的影響(水位動態變化曲線) (3)對水量的影響

16、)對水量的影響 (4)對水質的影響)對水質的影響(上游、下游水質、排放水(上游、下游水質、排放水質)質) 2、對生產生活用水的影響、對生產生活用水的影響 (1)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斗、井泉流量減少)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斗、井泉流量減少干枯、供水設施報廢等干枯、供水設施報廢等 (2)水質污染惡化、無法正常使用)水質污染惡化、無法正常使用25(四)對土地資源的影響破壞四)對土地資源的影響破壞 1、評估區土地類型和面積(現狀分布圖)、評估區土地類型和面積(現狀分布圖) 2、壓占的土地類型和面積、壓占的土地類型和面積 3、毀損的土地類型和面積、毀損的土地類型和面積 影像材料(現狀、背景)影像材料(現狀

17、、背景)26(五)對村莊、工礦企業等地面設(五)對村莊、工礦企業等地面設施的影響與破壞施的影響與破壞 1、交通干線、交通干線 2、水利工程、水利工程 3、村莊、村莊 4、工礦企業、工礦企業 5、其它各類構筑物、其它各類構筑物27(六)采取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六)采取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 1、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2、治理效果、治理效果 3、分析評價、分析評價28(七)其它調查工作(七)其它調查工作 1、相鄰礦業權分布及勘查開發利用情況、相鄰礦業權分布及勘查開發利用情況 2、對周圍相似礦山的調查了解、對周圍相似礦山的調查了解 (1)資源情況)資源情況 (2)開發利用方案)開發利用方案 (3)產生的地

18、質災害及地質環境問題)產生的地質災害及地質環境問題 (4)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29七、不同類型礦山調查重點和區別七、不同類型礦山調查重點和區別 (一)按建設階段劃分:新建礦山、生產(一)按建設階段劃分:新建礦山、生產礦山礦山 1、新建礦山、新建礦山(背景)(背景) 新建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時重點調查礦新建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時重點調查礦區地質環境現狀,掌握礦區地質環境區地質環境現狀,掌握礦區地質環境背景指標;背景指標;302、生產礦山、生產礦山(現狀及采礦引發或加(現狀及采礦引發或加劇的)劇的) 生產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時調查礦區地生產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時調查礦區地質環境現狀,重點調查采礦

19、活動對地質環境現狀,重點調查采礦活動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和影響,特別是引發或質環境的破壞和影響,特別是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的危害和影響。加劇的地質災害的危害和影響。 (閉坑礦山)(閉坑礦山):現狀及采礦造成的,需要:現狀及采礦造成的,需要恢復治理的恢復治理的31(二)按開采方式劃分(二)按開采方式劃分 按開采方式劃分礦山有:按開采方式劃分礦山有: (1)地上(露天)開采礦山)地上(露天)開采礦山 (2)地下(井工)開采礦山)地下(井工)開采礦山 (3)地上(露天)開采和地下(井工)開)地上(露天)開采和地下(井工)開采相結合礦山。采相結合礦山。321、地上(露天)開采、地上(露天)開采 地上(露天

20、)開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地上(露天)開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 重點區域為露天采場及周圍,存在的地質重點區域為露天采場及周圍,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較直觀,調查的難度較小;環境問題較直觀,調查的難度較小;332、地下(井工)開采、地下(井工)開采 地下(井工)開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時重地下(井工)開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時重點區域為采空區及采礦巷道分布范圍和周點區域為采空區及采礦巷道分布范圍和周邊,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隱蔽性較強,調邊,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隱蔽性較強,調查的難度較大。查的難度較大。343、地上(露天)開采與地下(井工)、地上(露天)開采與地下(井工)開采相結合開采相結合 (1)調查重點:露天采場、

21、采空區)調查重點:露天采場、采空區 (2)地上(露天)開采和地下(井工)開)地上(露天)開采和地下(井工)開采相結合礦山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既有地采相結合礦山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既有地上(露天)開采礦山的特點,又有地下上(露天)開采礦山的特點,又有地下(井工)開采礦山的特點,地質環境問題(井工)開采礦山的特點,地質環境問題更多更復雜,危害性也往往更大。調查的更多更復雜,危害性也往往更大。調查的難度也更大,既要把露天采場及周邊區域難度也更大,既要把露天采場及周邊區域作為調查的重點,也要把采空區及采礦巷作為調查的重點,也要把采空區及采礦巷道分布范圍和周邊當作調查的重點。道分布范圍和周邊當作調查的重點。

22、35(三)按礦種劃分(三)按礦種劃分 1、煤礦、煤礦 2、石膏礦、石膏礦 3、鐵礦、鐵礦 4、金礦、金礦 5、灰巖、白云巖、花崗巖等礦山、灰巖、白云巖、花崗巖等礦山 6、其它礦山、其它礦山36八、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調查八、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調查 (一)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一)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 1、重要區、重要區 2、較重要區、較重要區 3、一般區、一般區 (二)分級原則(二)分級原則 上一級別優先的原則,只要有一條符合者上一級別優先的原則,只要有一條符合者即為該級別即為該級別37(三)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依據(三)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依據(共五條)(共五條) 1、居住人口:、居住人口: (1)大

23、于)大于500人人 ( 2)200500人人 (3)小于)小于200人人 2、交通、水利電力工程、其它建筑設施、交通、水利電力工程、其它建筑設施 (1)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鐵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鐵路 (2)中型以上水利、電力工程)中型以上水利、電力工程 (3)其它重要建筑設施)其它重要建筑設施383、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 (1)緊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緊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重要旅游景區(點)風景名勝區)、重要旅游景區(點) (2)緊鄰省級、縣級自然保護區、較重要)緊鄰省級、縣級自然保護區、較重要旅游景區(點)旅游景區(點) (3)遠離

24、各級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點)遠離各級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點)394、水源地、水源地 (1)重要、)重要、 (2)較重要、)較重要、 (3)無較重要)無較重要405、土地類型、土地類型 (1)破壞耕地、園地)破壞耕地、園地 (2)破壞林地、草地)破壞林地、草地 (3)破壞其它類型用地)破壞其它類型用地41九、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分級九、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分級 (一)復雜程度分級(一)復雜程度分級 1、復雜、復雜 2、中等、中等 3、簡單、簡單42(二)分級原則(二)分級原則 采取就上原則,六條只要中采取就上原則,六條只要中 有一條滿足某有一條滿足某一級別,應定為該級別(共六條)一級

25、別,應定為該級別(共六條)43(三)井工開采礦山復雜程度分級(三)井工開采礦山復雜程度分級(共六條)(共六條) 1、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 礦坑正常涌水量:礦坑正常涌水量: (1)大于)大于10000m3/d、(2)3000-10000m3/d、(、(3)小于)小于3000m3/d2、礦床工程地質條件(圍巖)、礦床工程地質條件(圍巖) 基巖風化破碎帶厚度基巖風化破碎帶厚度(1)大于大于10m、(、(2)510m、(、(3)小于)小于5m 3、地質構造、地質構造 (1)復雜、()復雜、(2)較復雜、()較復雜、(3)簡單)簡單444、現狀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現狀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 (

26、1)地災發育,問題類型多,危害大)地災發育,問題類型多,危害大 (2)問題類型較多,危害較大)問題類型較多,危害較大 (3)問題類型少,危害小)問題類型少,危害小455、采空區:、采空區: (1)采空區面積和空間大,多次重復開采)采空區面積和空間大,多次重復開采及殘采,采空區未得到有效處理,采動影及殘采,采空區未得到有效處理,采動影響強烈。響強烈。 (2)采空區面積和空間較大,多次重復開)采空區面積和空間較大,多次重復開采較少,采空區部分得到處理,采動影響采較少,采空區部分得到處理,采動影響較強烈。較強烈。 (3)采空區面積和空間小,無重復開采,)采空區面積和空間小,無重復開采,采空區得到有效

27、處理,采動影響較輕。采空區得到有效處理,采動影響較輕。466、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1)地貌類型多,形態復雜,地形起伏變地貌類型多,形態復雜,地形起伏變化大,地形坡度大于化大,地形坡度大于35度,相對高差大,度,相對高差大,地面傾向與巖層傾向基本一致。地面傾向與巖層傾向基本一致。 (2)地貌類型較多,形態較復雜,地形起)地貌類型較多,形態較復雜,地形起伏變化中等,地形坡度伏變化中等,地形坡度2035度,相對高差度,相對高差較大,地面傾向與巖層傾向多為斜交。較大,地面傾向與巖層傾向多為斜交。 (3)地貌類型單一,形態簡單,地形起伏)地貌類型單一,形態簡單,地形起伏變化平緩,地形坡度一般小于變化平

28、緩,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度,相對度,相對高差小,地面傾向與巖層傾向多為反交。高差小,地面傾向與巖層傾向多為反交。47(三)露天開采礦山復雜程度分級(三)露天開采礦山復雜程度分級(共六條)(共六條) 1、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 礦坑正常涌水量:礦坑正常涌水量: (1)大于)大于10000m3/d、(2)3000-10000m3/d、(、(3)小于)小于3000m3/d2、礦床工程地質條件(圍巖)、礦床工程地質條件(圍巖) 基巖風化破碎帶厚度基巖風化破碎帶厚度(1)大于大于10m、(、(2)510m、(、(3)小于)小于5m 3、地質構造、地質構造 (1)復雜、()復雜、(2)較復雜、()較復

29、雜、(3)簡單)簡單484、現狀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現狀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 (1)地災發育,問題類型多,危害大)地災發育,問題類型多,危害大 (2)問題類型較多,危害較大)問題類型較多,危害較大 (3)問題類型少,危害小)問題類型少,危害小495、采空區:、采空區: (1)采場面積和采坑深度大,邊坡不穩定,)采場面積和采坑深度大,邊坡不穩定,易產生地質災害。易產生地質災害。 (2)采場面積和采坑深度較大,邊坡較不)采場面積和采坑深度較大,邊坡較不穩定,較易產生地質災害。穩定,較易產生地質災害。 (3)采場面積和采坑深度小,邊坡較穩定,)采場面積和采坑深度小,邊坡較穩定,不易產生地質災害。不易產生地質災害。506、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1)地貌類型多,形態復雜,地形起伏變化大,地貌類型多,形態復雜,地形起伏變化大,地形坡度大于地形坡度大于35度,相對高差大,高坡方向巖層度,相對高差大,高坡方向巖層傾向與采坑斜坡多為同向。傾向與采坑斜坡多為同向。 (2)地貌類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