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學年第一學期徐匯區學習能力診斷卷高三年級語文學科【考生注意】1 .本場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頁。2 .所有作答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與試卷題號對應的區域,不得錯位。3 .用2B鉛筆作答選擇題,用黑色字跡鋼筆或水筆作答非選擇題。2019.12150分。試卷共8頁,答題紙共2積累應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5分)(1 )二十橋仍在,波心蕩、O (姜夔揚州慢)O (韓愈師說)(2)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3)登金陵鳳凰臺中,詩人(填人名)將目光投向現實,用”暗示皇帝被奸佞包圍,抒發憂國傷時的懷抱。2.按要求選擇。(5分)(1)以下最不可能被老師用以激勵學生的詩句是()。(
2、2分)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圖層O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2)小區要張貼垃圾分類的宣傳標語,你認為以下哪一條最合適? ()(3分)A.垃圾分類開頭難,養成習慣就自然。B.更多分類促發展,人與環境永和諧。C.文明上海綠動天下,全程分類美麗萬家。D.實施垃圾管理條例,普遍推行垃圾分類。二閱讀7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 7 題。(16 分)在科學的幼年時期,科學的各個復雜的側面還沒有充分展開,人們只能籠統地看到科學與偽科學的基本區別,進而尋求劃分它們的 簡單的經驗標準或理性標準。彼時,科學與偽科學之間黑
3、白分明,不容混淆。 19世紀末,隨著牛頓的經典力學基礎的崩塌,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絕對分明的界限開始松動起來,它們之間除了 “非此即彼”,還要適當承認“亦此亦彼”。凡不是純粹的思辨而包含一定經驗內容的, 因而可以為經驗“證實”或“證偽”的,就是科學的;凡是不經受檢驗的,即不可“證實”或“證偽” 的,就是非科學或者偽科學。這就是說,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并不在于理論是否與經驗相符合,而在于其中是否包含可用以解釋某些已知 現象并預測某些未知現象的經驗內容。即使后來有的現象它解釋不了,或者預測錯了,例如亞里士多德力學、 托勒密地心說等等,但是這 并不影響它們仍然包含一定的經驗內容,仍然可解釋或預測某些經驗事
4、實,因而仍然是科學。而且,正由于科學理論只能包含有限的經驗內容,又總是注定了要為新的經驗所否定,因而也可以說它們又總是具有“潛在反證”或者 潛在謬誤。從這點看,這不僅不是科學理論的缺點,而且恰恰表明它的科學性之所在。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科學也同樣不是絕對完善的終極真理,同樣難免真偽混雜,是非難辨。它已永遠 失去了那絕對真理的神圣光圈。那么,在這條界河另一面不受經驗檢驗的東西,是否統統都是偽科學呢?“證實主義者”認為凡是不可證實的就是沒有意義的。例如說“水是世界的本原"就沒有意義,因為這里的“水”并不是實際存在的H20,也無法用已知的物理化學手段加以測定。這類命題既然無法證明
5、其真偽,因而也是超出于科學范圍之外的,是“形而上”的。至于它們是不是我們上面所說的那種意義的“偽科學”,“證實義 者”沒有作正面的回答。在他們那里,科學仍然擁有自己嚴密的圍墻。另外一部分“證偽主義者”則采取了不同的態度。他們雖然也給科學筑了一道圍墻一一凡不可證偽的就不屬于科學的范圍,但對于 圍墻以外的東西卻不再一概斥之為“沒有意義”。他們在這里又劃分了兩個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有意義的,如邏輯' 數學等等,它們盡 管不是經驗科學,因而也不可證偽,但或者是經驗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者作為認識的一種形式而推動了經驗科學的發展。例如“水是世界的本原”,就有力地推動過物理科學對物質結構的研究。另
6、一部分是沒有意義的,如占星術,總是含糊其詞以逃避經驗的檢 驗,而且對于人類的認識也沒有積極作用。只有這一部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偽科學。在這里,偽科學縮小到一個很有限的范圍,使科學與 偽科學之間橫亙著一個盡管不屬于經驗科學,但仍具有認識意義的廣闊的中間地帶。以上這些看法,都建立在一種對科學的共同基本認識之上,即科學是知識體系。隨著人的經驗的積累,這個體系不斷地得到調整, 不斷地用相對正確的東西代替相對錯誤的東西,從而使人對自然的認識日益接近于真理。但是科學的實際歷史并不完全是這樣。日心說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甚至還早于地心說出現,但它戰勝不了相對錯誤的地心說,反而被埋沒了兩千年之久。可見,歷史并
7、不是一條真理戰勝謬誤的一往無前的康莊大道。反之,一種發 展中的理論,盡管有反證卻并不一定立即遭到“證偽”。牛頓力學極盛時期就有許多反證:在天體力學中水星運動不遵守牛頓定律;在光 學中粒子說從一開始就解釋不了光的繞射現象。但是它仍然巍然屹立,并不為這些反證所動搖。可見,無論地心說或牛頓力學,在一定 時期內還有其不可檢驗、不可證偽的一面,說明科學也容許某種不可檢驗性,或不可證偽性。這是因為,科學不僅是一種知識體系,還是一種社會活動,是人的自覺的、有目的的、定向的集體活動。作為知識體系,它服從于 經驗的邏輯檢驗,即是否符合真理;但是作為社會活動,就要看這種活動能否達到預定的目的,能否解決預定的問題,
8、滿足預定的需要, 在這里,科學還要服從于功利的需要。若離開人的實踐活動、拋開科學的有效性去談正確性,是不對的。于是,科學主要已不再是一堆現成的知識,而是一種探索的工具。作為工具,不光有理論還有與理論有關的觀點' 方法、儀器等 等。它們既是指導這種探索活動的武器,又是保證這種活動取得成果的基礎。正因為有了這套工具,科學才成為一種自覺的' 有目的的定 向的活動,也就是說,科學才成其為科學。(紀樹立科學與偽科學:界限何在?,有刪改)注證偽:與“證實”相對。證實是用歸納證明理論的正確性;證偽是建立在演繹的基礎上,指理論在邏輯上可能存在反例,可 證明其不確實性。水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臘哲學
9、家泰勒斯認為萬物生于水又復歸于水,他以此來解釋世界的本質。3.第段加點詞“圍墻”在文中的含義是(2分)4.下列語句中,可以用來支撐第段觀點的一項是()o (3 分)A.愛因斯坦說: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B.愛因斯坦說:對真理和知識的探索是人類最崇高的品質之一。C.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D.馬克思說: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5.根據文意,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o (3 分)A.人們曾經認為,凡符合經驗的歸納或理性的推論的就是科學,否則就是偽科學。B.人們曾經認為,科學總是在不斷消除錯誤中前進的,因而總是相對正確
10、的東西。C.人們已經認識到,歷史上曾經行之有效、而現在卻已失效的科學形態都屬于偽科學。D.人們對科學的認識已從根本上脫離了純粹的認識領域,擴展到了實際研究活動領域。6 .兩段都用到了 “水是世界的本原”的例子,對此評析不合理的兩項是(A.用對同一個理論的不同認識,清晰地表明了證實主義與證偽主義的差異。B.用一個例子來解釋證實主義和證偽主義,內容單一,有損表達的充分性。C.這個命題是以思辨的方式來解釋世界,超越了經驗科學,屬于這兩段所討論的范疇。D.這是個形而上學的命題,其中的“水”是抽象的概念,難以實證,所以用在第段中很恰當。E.第段在列舉邏輯、數學等非經驗科學并指明其價值后,用哲學的例子加以
11、闡釋,表述嚴密。7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 11題。(15分)陳忠實父親的樹 三年困難時期,我正上高中。一日父親出工回來,肩上扛著蹶頭,手里攥著一株小樹苗。我搭眼 就認出是 一株椿樹苗子。坡地里這種野生的椿樹苗子到處都有,如若生長在坡地梯田里,肯定會被連根挖除曬干當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響麥子生 長。這根椿樹苗子是個幸運者,它遇到父親,是要鄭重地栽植,正經當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樹了。父親吩咐我去擔水。泉水在村子最東頭, 我家在村子頂西邊,來回最快也需半小時。待我挑水回來,父親早已挖好 一個在我看來過大的土坑,坐在場坊邊兒上抽旱煙。他把樹苗置入坑里,我用鐵鍬鏟土填進坑
12、,他把 虛土踩踏 一遍,讓我再填,他再踩踏。他教我在土坑外沿圍一圈高出地面的土梁,再倒進水去。我遵囑一一做好,看著土坑里的水一層一層低下去,滲入新填的新鮮土坑里,成活肯定是毫無疑義。父親又指示我,用酸棗刺棵子順著那個小坑圍成一圈栽起來,再用鐵絲圍攏固定,恰 如籬笆,保護小椿樹秧子。父親坐在地上抽煙,看著我做。我卻想到,現在屬于父親領地的,除了住房的莊基,就門前的這一小片場 地了,充其量有二厘地。下了這個場堞,就是統歸集體的土地了。父親要在他可以自主掌控的二厘場 地上,栽種一棵椿樹。父親是個農民,種田是本職主業,而業余愛好就是栽樹。我家在河川的幾塊水地,地頭的水渠沿上都長著 一排小葉楊樹。水渠里
13、大半年都流淌著從浦河里引來的自流水,楊樹得了沃土好水的滋養,迎著風如手提般長粗長高。父親指靠著這些楊 樹,供給我們哥倆的學雜費用。父親把楊樹齊根斫下來,賣了椽子,大約七八毛錢一根,再把樹根刨出來,剁成小塊,曬干,挑到河對岸 的油坊鎮上去賣,每百斤可賣一塊至一塊兩毛錢。父親在斫了樹干刨了樹根的渠沿上,當即再移栽新的楊樹秧,期待三年后斫下一根椽 子賣錢。父親賣椽賣柴供兩個兒子念書的舉動竟無意間傳開,直到現在,我偶爾遇到一些同里鄉黨,見面還要感嘆“你爸總算沒有白賣樹 賣柴”的話。農村實行合作化以后,土地歸集體,父親也無樹根可刨了,我只好休了一年學。我在每個周日從學校回到家中,便要給父親的那棵椿樹秧子
14、澆一桶水。這樹秧長得很好,新發出的嫩枝竟然比原來的桿子還粗,肯 定是水肥充足的緣由。一次,椿樹苗新冒出的嫩枝叫一個娃用彈弓折斷了頭,后來就在斷折處,從東西兩邊發出兩枝新芽,漸漸長起來。 我曾建議父親,小樹不該過早分杈,應該去掉 一枝,留下一枝才能長高長直。父親說,先不急,都讓長著。這椿樹秧子剛冒出來便遭攔頭折斷的打擊,似乎憋了氣,硬是非要長出一番 模樣來,從側旁發出的兩根新芽更見茁壯,眼見著拔高,競相比賽一般生機勃勃。父親怕那細桿負載不起茂盛的葉子,便給樹干捆綁一根 立桿,幫扶著它不倒不折。這椿樹便站立住了。無意間幾年過去,我高考名落孫山回鄉當了民辦教師,生活多有波折,似乎也不太在意它了,這椿
15、樹已長得小碗粗, 在天空展開枝杈和傘狀的樹冠,卻仍然是兩根分枝。父親竟沒有 除掉任何一根,就任其自由生長。這椿樹得了父親的寬容和心軟,雙 枝分杈的形態就保持下來,直到現在都合抱不攏的大樹,依然是對稱平衡的雙枝撐立在天空。到八十年代初始,吃飽穿暖不再成為一個問題的好光景到來時,我籌備拆掉老朽不堪的舊房換蓋新房了,不料父親生了絕癥。他似 乎在交待后事,對我說,場堤上那棵椿樹,可以伐倒做門窗料。椿樹性硬卻也質脆,不宜做橡當梁,做門窗或桌椅卻是上好木材。父親感 慨說,我栽了一輩子樹,一根椽子都沒給自家房子用過,都賣給旁人蓋房子了,把這椿樹伐下來,給咱的新房用上一回。我聽了喉頭發 哽,一時說不出話來。不
16、久,父親去世,椿樹依然蓬勃在門外的場堞上,一直長著,直到現在。現在,父親去世已經整整二十五年,他經手蓋的廈屋因朽木蝕瓦而難以為繼,被我拆掉換蓋成水泥樓板結構的新房了,只留下他親 手栽的樹還生機勃勃,撐立在家院門口,也撐立在兒子們心里。每到農歷六月,麥收之后的暑天酷熱,這椿樹便放出一種令人停留貪吸的清香花味,滿枝上都繡集著一團團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兒, 招得半天蜜蜂,從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嚶嚶的一片蜂鳴,把一片祥屋院。那是父親留給這個世界也留給我的椿產生了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和輕柔的吟唱撒向村莊,也把清香的花味彌漫到整個村莊的街道和 樹,以及花的清香。注三年困難時期:指1959-1961年,
17、因自然災害與政策失誤,8.作者為什么在第段細致地描寫栽種椿樹的經過? (3分)3分)“合歡,陳忠實則全文都在寫“父9 .有人認為第段畫線句可以刪去,請就此發表你的看法。(10 .結合全文,對段進行賞析。(5分)11 .本文與合歡樹都寫了樹,但史鐵生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寫到 樹”(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 14題。(8分)渡青草湖(南朝陳)陰鏗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橘。滔滔不可測,一葦說能航注青草湖:在湖南岳陽,北連洞庭湖。桃花:桃源縣在沅水附近。杜若:香草名。楚辭中有“采芳洲兮杜若”的 句子。茅山:在
18、江蘇句容縣,相傳漢代有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巫峽:有巫山神女的傳說。逗:停止。說:猶“豈”。詩經?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一葦”指小船,“杭”即“航”。12 .這首作品的體裁與下面哪首作品完全相同? ()(1分)A.王之渙的涼州詞B.左思的詠史C.柳永的八聲甘州D.杜甫的登高13.下列關于這首作品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o (2 分)A. “洞庭” 一聯點明時令,勾勒出湖水浩渺的全景。B. “沅水” 一聯訴諸視覺與嗅覺,寫出湘沅二水飄逸出塵的神韻。C. “帶天” 一聯,寫出湖面上巨浪滔天、浮光躍金的壯美。(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 20 題。(19 分)D. “行舟” 一聯借遠處
19、的扁舟與倦渡的飛鳥,展現出湖面的遼闊5分)14作者擅長以景傳情,抒寫豐富的情感。請具體結合作品,對此加以賞析。(葉秀發傳(明)宋濂葉秀發,子戊叔,金華人。秀發師事呂祖謙' 唐仲友,極深性理之學,以余力為文,輒擢慶元丙辰進士第。弟子慕之,從其學者歲至 數百人。何? ”修城浚濠, 初授福州長溪簿,調安慶府桐城丞。金人犯靳、黃二州,桐城為鄰壤,萬目睽睽不相保。騎兵將 迫,家人號泣求避。秀發叱之日:“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雖死何憾,茍先去之,如一邑生聚日為備御計。會金人使諜者至,秀發擒之,亟斬于城門以徇。金人計沮不得近,邑賴以完。事定,制闡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斬非法,降迪功郎,知徽州休寧縣。
20、俄以前事論奪。秀發退 居余十年,無一毫般望意,獨憤 李誠之之死,上書頌于朝。初,誠之守靳,靳陷,一城士卒皆戰死無降者,誠之亦望闕再拜,拔劍自打。議者不錄其忠,反咎其不能全 人,故秀發不平而訟之。言辭朗烈,聞者嗟嘆。史彌遠當國,人有自桐城來者,彌遠以秀發事為問,其人歷言撫綏安定之詳,且謂:“某等得保首領至今,皆葉桐城之賜,不然,已無桐城久矣。“彌遠頷之,從容問參知政事宣緡,其言同。彌遠嘆曰:“幾失賢矣! ” 高沙三十六湖,水高而田下,堤防不,則千里一壑,民且無稼。秀發建石康以疏水勢,潴泄有恒,無干溢之病。尋轉承議郎,疾作上書,乞致仕,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貪墨。吏人勸 其何自苦如此,秀發
21、曰:“不可,吾死后,彼必殘吾民以逞。“同列來問疾整襟對坐1卷t卷以究心邊事為祝無他言。其忠義出于.(節選自文憲集卷十)注生聚:指百姓。制鬧:指將帥。般望:不滿意。15 .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 )極深性理之學(2)金人計沮不得近()16 .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邑賴以完.A.完整b. itC .保全D .守護(2 )議者不錄.其忠(A.感激B.記載C.查瞼D.呈報17 .把第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弊衣一襲,至無以為斂。天性,至死不變。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遺書籍數篋,如一邑生聚何? ”秀發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雖死何憾,茍先去
22、之,18.用“ / ”為第段畫線部分斷句(限斷三處)。(3分)同列來問疾整襟對坐1卷I卷以究心邊事為祝無他言19.第段中,葉秀發的哪些表現體現了 “忠義”?請加以概括。(3分)20.第段是如何塑造葉秀發形象的?請加以分析。(4分)(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 - 24題。(12分)何陋軒記(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口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國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結題鳥言,山棲班服,無軒裳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繕,然此猶淳龐質素之遺焉,不得以為陋也。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
23、郁也;遷于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龍場之民,老稚日來視,予喜 不予陋,益予比。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謂予之樂之也,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檜竹,前 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略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 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 陋”,以信孔子之言。嗟夫!諸夏之盛,其典章禮樂,歷圣修而傳之,夷不能有也,則謂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專法令,搜 抉鉤紫之術窮,而狡匿詢詐,無所不至,渾樸盡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梗,而椎斧 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為欲居也歟?雖然,典章文物,則亦胡可以
24、無講?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然此無損于其質也。誠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蓋易。而予非其人也,記之以俟來者。(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三)注上國:指京城。結題鳥言, 服:指用羊皮做的衣服。信,通“伸”山棲抵服:指少數民族的一些生活習俗。結題:結發于額;詆 ,伸張。21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 .之B.其C .以D.而22.對文中畫線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夷人妝扮奇特、言語動聽,有種別致的風情。B.夷人沒有高車大殿和繁密的禮儀,缺少教化。C.最為難得的是,夷人保留了質樸純正的天性。D.判斷夷人“陋”與“不陋”,重在看其本性。
25、23 .分析作者命名“何陋軒”的原因4分)24 .第段說理逐層推進,請對此加以分析。5分)三寫作70分25.豐田旗下的花冠車型各項性能均衡,卻被評價為“它的優點是沒有缺點,而缺點就是沒有優點”。寶馬3系 車為充分實現其操控性放棄了后排乘客的舒適性,卻被稱為是“每個男人都該擁有”的汽車。這也可以啟發我們去思考自己該如何成長。800字的文章。請自擬題目,就此寫一篇不少于2019學年第一學期徐匯區學習能力診斷卷高三年級語文學科- 積累應用 10分1. ( 5分)(1 )冷月無聲日,長安不見使人愁2. ( 1) C (2 分)(2) A ( 3 分)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2)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3
26、)李白總為浮云能蔽二 閱讀70分(-)(16 分)3“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界限(或判斷一種理論是否屬于“科學”的標準)(2分)4. D (3 分)5. C ( 3 分)6. BE ( 4 分)7.在第段的基礎上,用科學發展的實際歷史與人們認識的差異把文意再推進一層,以地心說和牛頓力學為例,闡明科學的發展歷程中,真理并不總是能順理成章地代替謬誤。引出下文對這一現象的原因分析,最終得出對科學的新認識。(4分)(二)(15 分)8.父親栽樹時的鄭重其事反映出他對極普通的樹也百般呵護,望其成材,與后文父親對這棵樹的寬容和心軟構成呼應,是父親真心愛樹的表現。父親對樹的精心栽種也與他對兒子的盡心栽培形
27、成對應。(3分)9.不宜刪去。一方面,這句話寫出父親對栽樹的偏愛,甚至執念:哪怕是一塊屬于自己的很小的領地,也要栽 上一棵樹。另一方面,這句話也含蓄而強烈地表達出父親對兒子的愛:即便無法用賣楊樹的錢給兒子交學費,父親在困難時期依然供兒子讀了高中。保留這句話,父親對兒子、對椿樹的深沉情感表達得更為充分。(3分)10.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寫椿樹,如“繡集”表現椿樹花的嬌美與密集,'撤'“彌漫”表現花香柔和溢的情致。全文在一幅柔美而有詩意的畫面中結尾,引人遐想與回味。作者的描寫充分表達出他 對椿樹花香的沉醉留戀,飽含了對父親的愛與追憶。以此結尾,巧妙地傳達出作者對為家庭為子女畢生默默
28、奉獻的父親的感念。(賞析的角度:語言、情景關系、余味、卒章顯志)(5分)11.合歡樹中,母親對樹的成長寄予的希望與她對兒子的健康寄予的希望是對應的。所以,在文章前半部 分對往事的追憶中,處處有合歡樹的影子。之所以到后半部分才寫到合歡樹,是出于史鐵生對母親的思念與愧 疚,這使他刻意回避,始終與合歡樹保持著距離,這樣的構思更表現出作者復雜的情感。父親的樹中,父親 對椿樹成材的期待與他對兒子成材的期待也形成對應。全文借寫父親如何栽樹養樹,含蓄又充分地表現其對兒子 的培養呵護之心。我對椿樹及其花香的留戀,也表現出兒子對 父親的深切追憶與感念。(4分)(三)(8分)13 . C ( 2 分)14 .詩人
29、描寫青草湖春水激遍水勢浩大的全景;又調動聯想、想象,寫沅水、湘流,寫桃花、杜若,令人相到 陶淵明與屈原等,又寫茅山、巫峽的神話傳說,使景物既有富有美感,又帶有神奇的魅力。表現出詩人面對自然美景,流露出欣喜之情。另一方面,詩人又以湖面的浩渺遼闊,引發世路艱險、難以測度的人生感慨。結尾的反問句式也強化了憂慮情緒的表達。(5分)15. ( 1 )深入探究,精通(1分)(2)失敗(1分)16. ( 1) C ( 1 分)2) B ( 1 分)17. 葉秀發呵斥他們說:“這正是我竭盡全力以身報國的時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遺憾呢,如果我們先離開了(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該怎么辦呢?"(5分)18.
30、 同列來問疾/整襟對坐"卷情以究心邊事為祝/無他言。(3分)19. 竭盡心力,為百姓興修水利;生命垂危,力劾貪官;同列問病,卻以國事為重;為官清廉,家無余財。(3分,答對一點給1分,給滿 3分為止)20. 一方面正面敘寫葉秀發對自己蒙冤削官毫不在意,卻極力為李誠之鳴不平,體現他的正直;另一方面,從側面描寫史彌遠打聽葉秀發的為 人,借來客之口,申述葉秀發保全桐城之功,體現了他的賢德。(4分)參考譯文:葉秀發,字茂叔,是浙江金華人。秀發師從呂祖謙、唐仲友,極其深入地研究了性理之學,用余力來寫作文章,就于慶元丙辰年考中了進 ±o弟子們很仰慕他,跟從他讀書求學的人每年多達數百人。最
31、初任福州長溪主簿,后來又調任安慶府桐城縣丞。金兵侵犯靳' 黃二州,桐城縣與二州接壤,眾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金人的騎兵將要 迫近,秀發的家人哭喊著想要避逃,葉秀發呵斥他們說:“這正是我竭盡全力以身報國的時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遺憾呢,如果我們先離開 了(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該怎么辦呢? ”于是修筑城墻、挖深護城河,每天為戰備防御謀劃。恰逢金人派出的間諜來到,秀發抓獲了 他,立刻在城門前斬首示眾。金人的計劃失敗不能夠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事情結束后,將帥忌恨這功勞非己出,就上奏朝廷說葉秀發擅自殺金國間諜是非法的。降職為迪功郎。沒多久,又被授予宣教郎,擔任徽 州休寧縣知縣。不久因追究先前的
32、事被革去官職。秀發退居十多年,沒有絲毫怨恨,唯獨對李誠之的冤屈感到激憤,上書朝廷(為他)爭 辯。當初,誠之守衛靳州,靳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戰死沒有投降的人,誠之望著京城的方向拜了兩次,拔劍自刎。議論的人不記取他的 忠勇,反而責難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發不平則鳴為他爭辯。言辭激憤,聽到的人都為之感嘆。史彌遠掌權的時候,有從桐城來的人,彌 遠拿秀發的事向他詢問,這個人遍言秀發安撫百姓安定社會的詳細事跡,并且說:“我們能夠活到現在,都是受葉桐城的恩賜,否則桐城淪 陷已經很久了。”彌遠點頭稱許,隨口問參知政事宣緡,他說的話也一樣。彌遠感嘆說:“差點錯失賢才啊! ”高沙有三十六個湖,水位高 而田地低,
33、堤防不堅固,形同千里之地為一個大溝壑,百姓遇水會絕收的。葉秀發建立石壩來疏導水勢,蓄水泄水能穩定下來,沒有旱澇的擔心了。不久轉任承議郎,秀發發病,上書朝廷請求辭職,朝廷特升他 為朝奉郎。不久,秀發的病情加重,他極力彈劾貪官。人們勸他何必這樣辛苦自己,秀發說:“不行,(否則)我死之后,他們一定會逞能 殘害百姓的。”同僚來探問他的病情,秀發整理衣襟(和他們)對坐,言辭懇切地交談鉆研的邊防事務,不說其他的話。他的忠義出于天 性,到死沒有改變。庚寅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歲。死的時候,只留下幾箱書籍,一領破衣服,到了無法殮葬的地步。(五)(12分)21. C ( 1 分)23.伸張孔子“君子居夷地何陋之有
34、”的觀點。贊揚少數民族直率坦誠' 樂于助人的品性。表達作者安22. A ( 2 分)4分)我于是種上檜柏竹子,又栽上芍藥等花卉,砌好堂前的臺階,置辦好室內的房間,(擺上)琴書和圖冊史書,講學誦書游樂之道大略具備了,來交往的文人學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于是到我軒中貧樂道的生活態度。期待品德高尚的人來此地教化百姓。(24作者先惋惜中原燦爛的文化沒有傳播到夷地,致使夷風顯得粗陋;繼而感嘆中原文化喪失了渾樸之性;接著寫夷人雖表面顯粗陋,實則純 樸的天性尚在,是可以教化的,不能棄之不管;更進一步,提出有必要在這里傳播優秀的中原文化,漸漸消除蠻風的影響;最后表達作者的 愿望:自謙沒有能力教化百姓,期待有德君子來教化百姓。步步曲折,層層推進,說理深入,有說服力。(5分)參考譯文:先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能量系統優化合作協議書
- 2025年三維編織型材織物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年3D效果圖制作合作協議書
- 職業歷程與崗位說明工作證明(6篇)
- 專業攝影師圖片授權協議
- 個人向公司無償借款合同
- 生物制藥技術相關試題庫建設方案
- 廣告投放合作框架合同
- 中央空調采購安裝合同
- 農村畜牧業防疫與管理合作協議
- 第6課 我國國家機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同步教學(河北專版)
- 生物醫學電子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天津大學
- 新中考考試平臺-考生端V2.0使用手冊
- 環境土壤學PPT課件
- 痰標本的采集方法PPT課件
- 起重機軌道安裝評定標準
- 劉橋二礦二1水平放水試驗設計
- 軟件系統運行維護流程圖
- 如何導出計量要求
- 某紡織廠供配電系統設計(DOC25頁)
- 水上交通事故報告書(英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