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5提燈女神教學目標: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南丁格爾,了解她的不朽業績,知道人們為什么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她。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南丁格爾的不朽業績,知道人們為什么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她。授課類型:新授課課時劃分: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展示搜集到的資料,了解南丁格爾以及“護士節”、“南丁格爾獎”。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1、教師板書課題,大家一起讀一讀。2、師:同學們,女神指的是神話傳說中的女性的神。你們知道提燈女神是誰嗎?(學生展示自己
2、搜集到的關于南丁格爾的照片和資料)3、教師設置懸念,導入新課:那么,人們為什么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南丁格爾呢?她有哪些業績讓人們用“女神”這個詞來贊美她。現在,我們就去讀課文。(從題目入手,通過解釋題目,展示搜集到的南丁格爾資料以及照片,了解南丁格爾以及“護士節”、“南丁格爾獎”,為下文突破難點做鋪墊,同時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讀。(1)讀通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想一想:課文講了南丁格爾的哪些事情?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掌握的情況。3、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4、大家一起朗讀課文。5、指名反饋:課文講了南丁格爾哪些事?(南丁
3、格爾沖破阻力,去當一名護士;南丁格爾帶領醫療護理隊來到前線護理傷病員;人們為了紀念南丁格爾,設立“護士節”、“南丁格爾獎”。)(以學生自讀為主,掌握生字新詞,反饋中鞏固對生字新詞的認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說中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三、課堂小結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南丁格爾的事跡,知道了“護士節”、“南丁格爾獎”都是人們為了紀念她而設立的。那人們為什么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她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四、布置作業。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南丁格爾的不朽業績,知道人們為什么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她。
4、2、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聽寫,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2、聽寫課文中的詞語。3、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每年的5月12日“護士節”、著名的“南丁格爾獎”都是為了紀念南丁格爾而設立的,人們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她。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來進一步感受南丁格爾的人格魅力。二、理解課文,感受南丁格爾的人格魅力。1、學生默讀第1至4自然段,思考:你認為南丁格爾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2、指名反饋。(1)南丁格爾是熱愛護理工作的人:從小就對護理感興趣,鄉間度假時,常常跑去看護生病的村民。在人們認為護理是卑微的職業時,十七歲時南丁格爾,仍
5、然去一所醫院學習護理,立志要當一名優秀護士;在戰爭中,她帶領醫療護理隊到野戰醫院護理傷員。(2)南丁格爾是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南丁格爾帶領護士們冒著隨時會被疾病傳染的危險,沒日沒夜的工作南丁格爾還主動拿出錢來,在醫院附近創建了咖啡館、閱覽室,購買書籍、游戲用品和長篇,讓傷員們像在家里一樣,愉快地養病、休息。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至4自然段。4、指名讀第4自然段,說說人們為什么用“提燈女神”來贊美南丁格爾?5、指名反饋。(南丁格爾慈祥可親,以高度的責任感,夜以繼日地熱心照料傷病員。每晚,當她手提油燈巡視傷病員時,身影所到之處,士兵們都親吻她的身影來表示對她的崇高敬意,所以稱呼她為“提燈
6、女神”。)6、有感情地朗讀傷病員寫的話。(感激地、尊敬地)7、講講南丁格爾的不朽業績。8、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句子,在讀中體會南丁格爾的可貴品質,激發了學生的崇敬與敬仰之情。)三、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同學們,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甘于奉獻的精神,博得各國公眾的贊揚。護士工作的重要性為人們所承認,護理工作從此受到社會的重視。四、布置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我國獲得“南丁格爾獎”的護士的先進事跡。板書設計:25、提燈女神從小對護理產生興趣立志做一名優秀的護士熱愛護理事業帶領護理護理隊傷員忘我、奉獻的精神拿錢創建醫療護理設施26、賣
7、報歌的誕生教學目標: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3、搜集關于“一.二八”的資料,了解人們當時的苦難生活。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授課類型:新授課課時劃分: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展示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導入新課。1、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師生齊唱國歌。2、教師導:你們指導義勇軍進行曲是由誰作曲的嗎?(聶耳)3、學生展示搜集到的聶
8、耳資料。4、師:聶耳除了寫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義勇軍進行曲之外,還寫了許多動聽的歌曲。聶耳創作這些歌曲時,我們的國家正處在民族危亡的時代。下面,請大家展示你們搜集到的關于“一.二八”的圖片和資料。5、教師播放賣報歌:賣報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板書課題)。大家一起讀一讀。現在,我們就去讀課文。(從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入手,展示聶耳的資料以及圖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為下文突破難點做鋪墊,同時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讀。(1)讀通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2、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的情況。3、指名分段讀課
9、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4、大家一起朗讀課文。5、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故事(聶耳同情小毛頭的遭遇,為了幫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賣報歌。)(以學生自讀為主,掌握生字新詞,反饋中鞏固對生字新詞的認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說中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三、課堂小結。教師小結:同學們,“一.二八”日本轟炸上海,上海的人們過著苦難的生活,小毛頭一家就是他們的縮影。聶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幫助她?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四、布置作業。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2、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
10、文。教學過程:一、聽寫,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2、聽寫下列詞語:誕生喇叭商販聶耳寬裕轟炸流浪瑟瑟發抖3、指名唱賣報歌。4、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這首歌的創作過程。二、理解課文,體會情感。1、教師指導: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天氣的句子。2、指名反饋,教師出示下列句子,體會帶點的詞語。1933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天上飄著雪花,刺骨的寒風在上海的街頭盤旋,吹在臉上,像針扎似的。(把寒風吹在臉上的感覺比作針扎感受,說明天氣極端的寒冷。)3、師: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現在我們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氣好了再出來。可是在當時人們為什么還要出來呢?“霞飛路、呂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
11、汽車的喇叭聲、小商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人們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來掙錢,否則就得凍死、餓死。)4、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姑娘的句子。循著這稚嫩的因寒冷而發顫的聲音望去,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邊,搖動著手中的報紙叫賣著,但很少有人買。小姑娘穿著一身打著補丁的舊衣裳,橢圓形的小臉蛋兒被寒風吹得通紅,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5、討論小姑娘問什么在這么冷的天氣賣報?(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處流浪。父親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沒有著落,小毛頭才不得不出來賣報。)6、指導學生分角色地朗讀第2至9自然段。7、師:天氣這么寒冷,小毛頭為了生活仍然要出來賣報。聶耳了解了小毛頭的遭遇,非常同情,那
12、么他是怎么幫助小毛頭的?8、指名反饋。(1)給了小毛頭一點兒錢,但自己并不寬裕。(2)給小毛頭寫首歌,讓她邊賣報邊唱,可以多賣些,多掙些錢。(3)一字一句教小毛頭唱。9、師:就這樣,賣報歌就這樣誕生了。賣報歌很快流傳開了。不但賣報的孩子愛唱,全國的兒童都愛唱這首歌。10、學生說說賣報歌誕生的過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的詞語和句子,在讀中了解人們的苦難生活,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三、總結全文。1、師:同學們,從小毛頭的苦難生活中,你有什么體會? 2、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3、教師小結:是的,我們得感激大音樂家聶耳,正因為他對小毛頭的同情和愛護,才有這首優美
13、悅耳的歌。這首歌也讓我們體會舊社會的苦難生活,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四、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板書設計:26、賣報歌的誕生聶耳同 情小毛頭 創作歌曲幫助27、勇敢的少年教學目標:1、掌握生字新詞,讀通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斯的勇敢。3、將母親阻攔漢斯出海的過程改寫成對話,并演一演。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斯的勇敢。授課類型:新授課課時劃分: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了解參加救援的危險。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4、。1、教師板書課題,指導讀題目。(1)這個題目應抓住什么詞語來的?(勇敢)(2)“勇敢”一詞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喜愛、贊嘆)(3)有感情地朗讀課題,讀出作者的喜愛和贊嘆。2、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教師歸納。(1)這位少年是誰?(2)作者為什么說他勇敢?3、教師導入:是啊,老師也很想指導什么樣的少年竟讓作者如此的喜愛和贊嘆,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去讀課文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二、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自讀,初步感知漢斯的勇敢。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2、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1)勇敢
15、的少年指誰?(2)他做了什么事情,讓人稱贊他勇敢?(充分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尊重他們的個性化閱讀、理解,培養他們獨立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的精神。)三、集體反饋,檢查自讀情況。1、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1)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指名讀一讀,教師強調要點。(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3)開火車檢查個別學生認讀的情況。(4)要求學生找出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自由地讀一讀,在讀句子中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讀。2、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1)請各小組的組長反饋課文的讀通情況,對于各小組存在的朗讀難點進行指導。(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評議。(3)大家一起朗讀課文。3、
16、指名反饋:勇敢的少年指誰?(漢斯)他做了什么事情,讓人稱贊他勇敢?(十六歲的漢斯冒著生命危險,自告奮勇地去救援遇險的人。)4、教師小結:盡管母親哀求他不要去,但漢斯卻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援隊的劃艇沖入無邊的黑暗之中。四、學習課文1、2自然段,體會救援的危險。1、默讀課文1、2自然段,畫出描寫救援危險的句子。2、指名反饋,教師出示相應的句子,體會畫“”的詞語。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海面上烏云翻滾,狂風怒吼沖入了洶涌的海浪中。憂心忡忡的村民聚集在海邊。他們每人舉著一把提燈,盼望著救援隊順利返回。3、教師引導討論:救援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中,劃艇隨時會被巨浪掀翻,他們也將失去自己的生命,
17、他們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援助遇險的人。既然可能失去更多人的生命,那么,可不可以不救與遇險的人呢?(如果不去救援,那么遇險的人是必死無疑,一點兒生的希望都沒有了,不僅要去救援,而且速度還要快,因為遇險的人在短時間內都有生命危險,“船員的生命危在旦夕”。)4、教師出示下列句子,體會救援的不易。一個小時后,救援隊的劃艇終于沖破濃霧,向岸邊駛來。大家喜出望外,歡呼著跑上前去,迎接自己的親人。救援人員已經精疲力盡了,一到海灘,就坐下起不來了。(“喜出望外”課文指大家可能有生命危險,可是大家卻出乎意料地平安回來了,大家格外高興。說明救援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終于”、“筋疲力盡”等詞看出救援很困難。)5、指
18、導朗讀第1、2自然段。(緊張、憂愁、害怕、喜出望外地)(結合反饋,適當地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體會漁船遇險情況的危急以及人們救援時的緊張、害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體會當時的思想感情。)五、課堂小結。教師小結:在漁船遇險時,人們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援。救援隊安全地回來,人們喜出望外。可是救援隊長卻大聲說:“救援船太小,無法搭載所有遇險的人。現在還有一個人留在哪兒,等待我們去救援。”這時候人們怎么樣?后來發生了什么事?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六、布置作業。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2、熟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斯的勇敢。2、將母親阻攔漢斯出海的過程改寫
19、成對話,并演一演。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認讀生字詞,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大家一起讀一讀,鞏固認知。2、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3、教師導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們冒著生命危險援救遇險的船只,第一次救援順利地完成了,可是還有一個人正等待第二次救援。這時,人們的心情“剛才還歡欣鼓舞的人們,頓時又陷入不安之中,才落下的心,又懸到了嗓子眼兒。”救援隊長開始組織另一支自愿救援隊。這支隊伍與上一支有什么不同?(這支是自愿的,臨時組織的,而上一支是早已組織好的。)二、繼續學習課文,體會漢斯的勇敢。1、師:這時發生了什么?(十六歲的漢斯自告奮勇地報了名。)
20、(自告奮勇:指漢斯主動地要求承擔參加救援這項艱難的任務。十六歲的漢斯還是一個未成年少年,他還是個孩子,他沒有這個義務,也沒有要求讓他參加救援這項艱難的任務,可是他卻勇敢地承擔這個任務。)2、他的母親是怎樣勸阻他的?為什么要阻止他?(他的母親抓住他的胳膊,用顫抖的聲音說:“漢斯,你不要去”因為他的父親死于海難,哥哥出海沒有消息,母親不希望他也出事。)3、他又是怎么說服母親的?(出示漢斯對母親說的話。)“媽媽,我必須去。您想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說我不能去,讓別人去吧,那情況將會怎樣呢?您就讓我去吧,這是我的義務。只要有人需要援助,我們就得竭盡全力幫助他。”(1)漢斯說了四句話。第一句,表示堅決去救
21、援的決心;第二句,假設大家都不去的情況;第三句,去援助別人是義務。義務指道德上應盡的責任;第四句,只要有人需要援助,我們就得盡全力幫助他。(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話。(3)說說對這些話的體會。(沒有人去幫助遇險的人,遇險的人將失去生命,雖然沒有人責備,但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有一天,自己遇險了,也得不到別人的援助了)4、師:漢斯擁抱了母親,義無反顧地登上救援隊的劃艇,沖入無邊的黑暗之中。他多么像一位勇敢而堅決的戰士!5、有感情地朗讀第3-5自然段。6、師:結果怎樣?(漢斯平安地回來了,而且救回的那位留下的人竟是漢斯的哥哥。)7、想像一下,當他們見到自己的母親時,他們的母親會怎么做?會說些什么?
22、(結合學生自讀情況的反饋,教師適當地啟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漢斯的勇敢。)三、改寫對話,并演一演,深化主體。1、將母親阻攔漢斯出海的過程改寫成對話。2、學生改寫。3、嘗試演一演。4、全班評價。四、課堂小結。教師導: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漢斯非常勇敢;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幫助自己;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給予別人幫助)五、布置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把漢斯的故事演給別人看。板書設計:27、勇敢的少年漢斯(自告奮勇)救援 遇險的人 勇敢、幫助別人28、生命的簽證教學目標: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何鳳山救助猶太人的動人事跡,知道他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
23、是中國人的驕傲。3、搜集有關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資料。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了解何鳳山先生在二戰中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的動人事跡,體會他正直、勇敢、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崇高人格。授課類型:新授課課時劃分: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展示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播放影片片斷,導入新課。1、播放影片片斷。2、教師導:1993年拍攝的影片辛德勒名單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被法西斯殺害。他曾將1萬多名歐洲猶太
24、人從納粹的魔爪中拯救出來并送往上海的安全地區。我們中國也有一個“辛德勒”,他的名字叫做何鳳山。據不完全統計,從何鳳山處得到“生命簽證”的猶太難民在2000人以上(板書課題)。齊讀課題。3、學生展示何鳳山的相關資料以及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4、教師小結:1938年到1940年間,猶太人蒙受了非人的迫害與虐待,但是,包括加拿大、美國在內的國家都不敢向猶太難民伸出援助之手,只有中國駐奧地利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奮不顧身地救助這些難民。那么,他是怎樣幫助這些難民的?現在我們就去讀課文。(從欣賞影片片斷入手,何鳳山的有關資料以及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資料,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為下
25、文突破難點做鋪墊,同時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讀。(1)讀通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2、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的情況。3、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4、大家一起朗讀課文。5、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故事?(何鳳山先生在二戰期間冒著生命的危險救助猶太人,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學生自讀為主,掌握生字新詞,反饋中鞏固對生字新詞的認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說中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三、課堂小結。教師小結:同學們,納粹德國侵占奧地利后,那里的猶太人從此遭了厄運。每天都有無辜的猶太
26、人被殘忍殺害,很多人被關進了集中營,受到非人的折磨。要想擺脫死亡,就要辦理到國外的簽證,換句話說,一個簡單的印戳將能使猶太人逃脫納粹的屠刀。那么,何鳳山先生是如何冒險為奧地利的猶太難民辦理簽證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四、布置作業。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何鳳山先生是如何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體會他的正直、勇敢、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崇高人格。2、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救助猶太人的人士。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聽寫,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2、聽寫詞語。3、指名說說觀看影片辛德勒名單
27、后的感受。4、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何鳳山先生是如何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二、學習課文,感受崇高的品格。1、教師導:請大家默讀課文,說說何鳳山救助猶太人的事跡。2、指名反饋。(1)他規定,只要提出申請,就能在中國領事館得到去上海的簽證。(2)何鳳山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員忘我地工作著,以最快的速度為他們辦理各種手續。(3)頂著上司的壓力,繼續為猶太人辦簽證。(4)領事館的房子被沒收了,他掏出自己的積蓄,另租一所小房子作為領事館辦事處,繼續為猶太人發簽證。3、教師引導討論:以色列政府評選“國際主義人士”有嚴格的要求,其中一條是否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何鳳山先生是外交官,他享受外交豁免權,那么
28、他屬不屬于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引導:屬于。因為他的行為已經惹惱了納粹當局,把中國政府駐奧地利總領事館的房子沒收了,就是一次警告。)4、指導朗讀第2-5自然段。(敬仰地、佩服地)5、師: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授予何鳳山“國際正義人士”榮譽稱號,并頒發“國際正義人士獎”,這時以色列為救助過猶太人的國際人士頒發的最高獎。6、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為什么說“何鳳山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中國人的驕傲”?(何鳳山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為中國人民和猶太民族間的傳統友誼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為有這樣一位正直、勇敢、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外交官而感到
29、驕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句子,在讀中了解何鳳山的感人事跡,感受他的正直、勇敢和人道主義精神。)三、拓展延伸,了解中國其他的“辛德勒”。女“辛德勒”錢秀玲和另一個中國“辛德勒”王替夫的動人事跡。四、總結全文。教師小結:何鳳山的正直、勇敢和人道主義精神令世界人民敬佩,歐洲歷史學家甚至稱他是解放猶太人最多的“義人”。他的名字被刻入猶太人紀念館的“國際義人園”里。五、布置作業。和家人講一講何鳳山救助猶太人的動人事跡。板書設計:28、生命的簽證何鳳山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難民(正直、勇敢和人道主義精神)語文樂園七教學目標:1、了解一字多音的現象,能正確地給多音字組詞。2、積累
30、贊揚人類優秀品質的詞語。3、認識關聯詞,體會關聯詞的用法。4、閱讀欣賞兒童和平條約。5、用鋼筆鞋子,學習寫“橫畫貫穿字的中部”、“豎或撇穿過橫畫中間”的字。6、以“關注世界兒童”為主題,召開一個主題扳回或出一期板報,并根據搜集到的資料,給關注的一部分小朋友寫封信。教學重點、難點:1、認識關聯詞,體會關聯詞的用法。2、以“關注世界兒童”為主題,召開一個主題班會或出一期板報。授課類型:新授課課時劃分:五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完成“語海拾貝”和“閱讀欣賞”的教學。教學過程:一、語海拾貝(一)有趣的漢字。1、出示“有趣的漢字”中的詞語,學生自學。(1)自由讀一讀詞語。(2)觀察每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
31、發現了什么?2、檢查自學情況。(1)指名讀詞語。(2)交流反饋。(每組字同,音不同,意義也不同,是多音字。)(3)教師小結:是的,中國的漢字非常有趣,一個字有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讀音,意義也有所不同,。同學們可以根據漢字的這個特點,積累更多的詞語。那么,除了課本中的這些漢字,你還能找到其他的漢字嗎?3、詞語拓展。如:似的相似落后落下掃地掃帚轉變旋轉折磨石磨苦難難處4、小組合作,再找找這樣的詞語。然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認識詞語之間的聯系,了解一字多音多義的現象,更多更快地積累詞語。) (二)詞語超市。1、教師出示文中的詞語,指名讀一讀,教師正音,并強調。2、大
32、家一起讀一讀這些詞語。3、引導學生借助字典,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在你說一個,我說一個,實現資源的共享,使得大家都能夠大概理解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4、師:讀了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么?(這些詞都含有贊許或好的意思。)5、學生讀詞語,在熟讀中積累詞語。(三)讀讀想想。1、讀一讀三個句子,想想帶點的詞語的用法。2、學生反饋。(是還是:表示選擇;無論都:表示條件;雖然但是:表示轉折。)3、在這個單元找找其他關聯詞。4、小組合作,互相討論所找關聯詞語的用法。二、閱讀欣賞。(一)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你們課前查閱了兒童和平條約了嗎?知道的請舉手。2、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情況。3、教師簡要介
33、紹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本文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由世界各國的兒童分別代表本國的兒童共同簽訂的一項公約,表達了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1、學生自讀課文。2、個別學生讀課文。3、學生齊讀課文。(三)討論課文內容。1、讀了課文,你覺得宣告是什么意思?2、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沒有戰爭、破壞、仇恨,人類應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創美好的生活。)3、你從這個條約,想到了什么?可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暢所欲言”進行,讓學生說說從電視和報紙上看到、聽到的存在戰爭、饑餓的地方,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學生們感受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維護的,培養學生的
34、責任感。(四)學生讀課文(互讀、指名讀、齊讀、自讀)。(五)總結。師:這篇由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分別代表本國兒童簽訂的一項公約,表達了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表達了他們對戰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世界兒童共同努力,世界就一定會和平。三、布置作業。1、把“詞語超市”和“名詩名句”中的詞語和詩句抄兩遍。2、背誦寫雪的詩句。板書設計:兒童和平條約沒有戰爭、破壞、仇恨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創美好的生活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用鋼筆書寫“遷、述、警、蓄、依、傲”等字。2、用毛筆書寫“橫畫貫穿字的中部”、“豎或撇穿過橫畫中間”的字。教學過程:一、寫字板(一)學習新課。1、教師出示“遷”、“述”。(1)指
35、名說說這兩個字的結構。(半包圍)(2)教師示范寫,學生觀察,跟著書空。(先里面,后寫外面)(3)學生聯系寫字,教師巡視輔導。2、教師出示“警”、“蓄”。(1)教師知道“警”和“蓄”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一個是上緊下松,一個是上松下緊,大家要注意各筆畫的收縮和舒展。(2)指名說說這兩個字的書寫要點,集體反饋。(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輔導。3、教師出示“依”、“傲”。(1)指名說不同。(都是左右結構,但“傲”后邊的筆畫明顯多于“依”。)(2)引導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依”的“衣”大約占三分之二,而“傲”的“敖”則約占四分之三。)(3)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寫一寫。(二)學生練習。1、學生描紅、臨寫。2、請學生上黑板寫。(三)根據學生練習情況總結。二、寫毛筆字。(一)復習“字中相對的左撇右捺”、“字中有短框”和“字中撇捺相交”的字的要點。(字中相對的左撇右捺,撇和捺的斜度要相等;撇捺相交,交點在正中;字中有短框,短框上寬下窄,左右豎斜度相等。)(二)學寫“橫畫貫穿字的中部”的字。(出示課件“舟”。)1、教師說明:“舟”,橫畫貫穿字的中部,橫畫上下的兩部分長度相等。2、教師結合課件邊說明邊范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回饋社會計劃
- 制定職業生涯的長期規劃計劃
- 法學概論考試的互動學習模式與試題及答案探討
- 前臺文員與其他部門的協調溝通計劃
- 信息技術市場的變化與機遇測試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考試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品牌預期與消費者行為的關聯計劃
- 提升項目交付能力的策略計劃
- 2024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湖北省交通運輸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免稅資格申請模版
- 柴油發電機組的操作維護保養
- 03S702鋼筋混凝土化糞池圖集
- 構音運動治療法文檔
- 特應性皮炎的診斷與治療課件
- 燃氣工程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
- 第13課《賣油翁》教學設計 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井下測量放線安全要求
- 2023國家電網作業安全風險管控典型生產作業風險定級庫
- 鄉村振興與規劃建設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同濟大學
- 5、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引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