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1頁
2022年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2頁
2022年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3頁
2022年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古文閱讀。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鐘子期死_,_,_,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把原文補充完整。2伯牙鼓琴這篇古文,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成語_的來歷?,F在用這個成語來比喻_3根據文中第2、3兩句仿寫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折竹父欲令諸子合群。乃撿取小竹多枝,如其子指數,堅束而令折之。諸子悉力莫折。父乃去束,人授其一,

2、試之皆折。父:“爾能同心合群,如竹之就束,又焉能折?若各自離心,則人人孤立,人之折爾易耳。”1解釋加點字的意思。乃揀取小竹多枝(_)   諸子悉力莫折(_)   試之皆折(_)2翻譯文中畫“ ”的句子。_3寫出你在這件事上得到的啟示。_3.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文侯與虞人期獵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  , 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節選自資治通鑒魏文侯書)(注)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

3、。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員。期:約定。是日:這天。雨:下雨。焉:何,哪里。之:到,往。雖:即使。豈:難道。乃:于是,就。身自罷之:親自取消了這次活動。1用現代漢語寫出“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的意思。  _2用原文中的六個字概括左右阻止文侯出獵的理由。  _3從這則小故事中,你看出了魏文侯具有怎樣的美德?  _4. 閱讀理解。夫為人子者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恒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選自禮記曲禮)注釋:為人子者:作人兒子的人。出:出行。告:稟告。反:返回。面:見面。常

4、:固定的(地方)。業:事業。不稱老:不在自稱中帶有“老”字。肩隨之:并肩而行,但仍須略微退后。1解釋加點字。所游必有常  游_恒言不稱老  恒_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倍_2翻譯句子。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_5.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一兒曰:“日初出,及日中則如孟盂,此不為?”一兒日:“日初出,及其日中,此不為?”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按原文填空。2聯系上下文,解釋下面的詞語日中:_。 滄滄涼涼:_。探湯:_。3文中兩小兒所持的依據分別是從哪一種感覺獲得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1)_  (2)_。4兩小兒的辯論

5、富含智慧,是應該表揚的,而文中一句“孔子不能決也”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卻也體現了孔子_的態度。5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聽了兩小兒的話,孔子會說什么呢?_。6. 文言文閱讀。書戴嵩畫牛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離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9耪Z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1為加點字注音。(1)所寶以百數(_)   (2)一日曝書畫(_)2解釋加點詞的意思。(1)尾搐人兩股間_(2)今乃掉尾而斗,謬矣_3本文的作者是蘇軾

6、,下面詩句中,也是蘇軾作品的一項是(   )A.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D.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4下面對這篇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向我們揭示了繪畫要尊重事實的道理。B.文中的牛指唐代畫家戴嵩畫的斗牛圖。C.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節奏,“書戴嵩/畫牛”停頓恰當。D.“錦囊玉軸,常以自隨”寫出了杜處士對斗牛圖的偏愛。7. 古文閱讀。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l )里士人家借

7、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注釋)歐陽公:指歐陽修。孤:幼年喪父。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與蘆葦相似。閭(l)里:鄉里。士人家:讀書人家。務:致力,從事。文字:文章。1解釋下列帶點的詞。家貧無資(_) 及其稍長(_)  太夫人以荻畫地(_)教以書字(_) 或因而抄錄(_)2翻譯下面句子。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_3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4就本文而言,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什么?_8. 文言文閱讀。楚人有

8、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之?!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矛與盾)注釋鬻(yù):賣。陷:刺,刺破。1成語_出自這個寓言故事。2用自己的話寫寫文中加橫線這句話的意思。_3在小學階段,我們還學習了很多寓言故事,如:_、_。寓言,往往假托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矛與盾這個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4“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也都是我國的燦爛文化。請你分別寫出一個成語。神話故事:_ 歷史故事:_9.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論語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

9、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這里的“子”指的是_。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_3這三個句子運用了_和_的修辭手法,談了學習方法,談了_談了與人溝通的氣度。10. 閱讀課外詩文,完成練習。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瑞琴為君死!注釋  昔:以前,從前。 君:對對方的尊稱。  掊(póu):量詞,把,捧。1詩中最能表達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詩句是:“_”詩中與“破琴絕弦

10、,終身不復鼓”意思一樣的詩句是:“_”2說說你讀了本詩后的體會。_11. 閱讀短文。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見一猿坐樹梢,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鳴數聲,乃拔剪墮地而死。射者折矢棄弓,誓不復射。(選自墨客揮犀·三)(注釋)弋人:射鳥的人,即下文的“射者”。付:交給  矢:箭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付子已_2翻譯下面的句子。射者折矢棄弓,誓不復射。_3用自己的話回答,射者為什么“誓不復射”?_4請說說這個故事給你的啟示。_12. 按要求完成練習。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的意思是_。2對這句話的解

11、讀,下列說法最正確的一項是( )。A.鍾子期的去世對伯牙打擊很大B.錘子期在伯牙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C.錘子期與伯牙兩人私交很深1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高山流水俞伯牙鼓琴,其友鐘子期聽之,俞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復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俞伯牙所念:_(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2翻譯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_3請說出成語“高山流水”比喻什么?_14.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書戴嵩畫牛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1下面加點的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