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綠葉的夢教案示例_第1頁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綠葉的夢教案示例_第2頁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綠葉的夢教案示例_第3頁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綠葉的夢教案示例_第4頁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綠葉的夢教案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綠葉的夢 教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重點記敘了與小伙伴們在啟蒙老師的引導下,到大自然里采集綠葉,制作標本,并講述這些綠葉的知識和趣聞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代的快樂生活和有益活動的留戀之情。【設計理念】讓學生充分地、自由地讀,把朗讀、理解和感悟結(jié)合起來。【教學目標】1.認識“粱、瓢、搜”等生字,會寫“匯、崗、戒”等字以及課文中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2.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重點難點】重點: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感悟課文。難點:體會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掛圖、各種樹葉的標

2、本。【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出示文中的兩幅插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請看這兩幅畫面,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引導學生說出童年的樂趣。2.師述:是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美好的回憶。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綠葉的夢(板書課題),看看作者對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憶。(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2.教師配上音樂,邊出示相關課文內(nèi)容的課件,邊聲情并茂地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楚生字詞的讀音。3.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得不好的地方反復讀幾遍。想一想

3、: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4.指導識字。(1)教師出示生字卡,學生自主識字。(2)四人小組自學字音,給生字組詞。(3)利用字典理解字義,引導學生根據(jù)字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4)讓學生找出容易寫錯的生字。如“匯”字:“匯”字的最后一個筆畫“豎折”不能寫成“豎、橫”兩畫。三、表情朗讀,整體感知1.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回憶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些事?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朗讀練習,看誰讀得好。(學生練習,教師適時指導。)3.播放配樂,齊讀課文。四、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2.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第二課時一、復習引入1.認讀生字詞。2.提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

4、們知道了什么?二、品讀課文,理解感悟1.過渡: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一次走進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如:綠葉最使我著迷。)2.綠葉為什么會使我著迷?齊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這段的寫法有什么特點。(是下文的總述,同時也解釋了上文的懸念。)3.同學們請看,多快樂的場面!(播放錄像或看圖講述。)4.同學們,通過看錄像(或看圖),你們看到了什么?(“我們”采集綠葉的快樂。)5.默讀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搜集綠葉覺得很快樂的地方畫出來,把重要的動詞畫出來,認真讀一讀。(爬大樹,鉆叢林,嬉笑、打鬧樹葉串成項鏈草做成戒指和手鐲,豆角花掛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滿了小辮兒)(讓學

5、生反復讀,個別讀,齊讀,感受采集綠葉的快樂。)6.秋天的收獲更大,請你們采用老師剛才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第五自然段的內(nèi)容,看看有什么收獲。先默讀,再討論。(引導學生匯報:作者在秋天的收獲更大,課文中一系列動作描寫用詞很貼切。如:“背著、扛著、奔跑、歡呼、摟、堆、躺、打滾、翻跟頭、挑選、串成、掛”這些詞語描繪出一個既忙碌又歡樂的場面。)7.同學們,請把眼睛閉上,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生活。(配上音樂,老師有感情地范讀第三和第五自然段,讓學生想象畫面,并把想象的內(nèi)容說出來。)8.綠葉不僅帶給“我們”快樂,還讓“我們”了解了許多豐富有趣的生活知識。指名朗讀第六自然段,想想你是怎

6、樣理解最后一句的。(文章最后一句“也隨著一串串葉片,留在我的記憶里”,表明了那一串串葉片,那采集樹葉標本的活動,那綠葉帶給“我”的生活知識,無不給“我”留下永久的記憶,正因如此,“我”對綠葉是那樣的著迷。)三、朗讀課文,加深感悟1.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投入,最有感情。(可以邊讀邊做動作來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指導學生要讀出深深的留戀之情、濃濃的喜愛之情。2.讀到這里,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四、拓展內(nèi)容,講述自我1.小組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童年生活。2.指名把最有趣的童年生活說給大家聽。五、布置作業(yè)1.課文里有許多好詞佳句,把你喜歡的抄寫下來。2.小練筆:寫一寫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探究活

7、動課后自學實踐1.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樹葉的知識?寫一寫吧。2.讀下邊的句子,收集一些葉子的圖片或標本,把它們畫下來,看誰畫得多。那許許多多留做標本的葉子,成了我們的珍寶: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絨毛的2 蘆葉船教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這篇課文的作者回憶了童年與伙伴們做各種各樣的蘆葉船,放在家鄉(xiāng)的小河里和長江里的事,記敘了蘆葉船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想象、無限的希望,也給“我”留下了永久的記憶,表達了對童年快樂生活的喜愛和留戀之情。【設計理念】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朗讀、自主識字、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學習方式。

8、【教學目標】1.認識“蜘、蛛、桅”等生字,會寫“橫、豎、蜘”等字以及課文中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2.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兒時的童心童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兒時的童心童趣。【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自制的小紙船或小木船、教學掛圖。【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老師出示自制的小紙船或小木船:同學們玩過自制的小紙船、小木船,有的還從商店買過玩具輪船、艦艇,但是你玩過從大自然中得到的蘆葉船嗎?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走進大自然,采摘蘆葉做小船。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9、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2.同桌合作,輪讀課文,互相欣賞。3.小組合作學習。(1)組員輪讀課文。(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每人試著提一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老師引導:課文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感情,這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需要同學們善于提問題,因為任何的“懂”都是從“疑”開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讀懂課文的問題,也就是疑問,就是有探究價值的問題。4.各組代表發(fā)言,教師梳理問題。著重引導學生探究下面三個問題:(1)課文講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2)蘆葉船給作者童年的生活帶來了什么?(3)“我們”放蘆葉船時產(chǎn)生過哪些聯(lián)想?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聯(lián)想?

10、三、自讀自悟,想象畫面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試著在頭腦中想象畫面,同時也可用自己的方式書寫感受或標注問題。2.小組互相交流。四、指導書寫,鞏固字詞1.交流認字方法。2.提示寫字中易出錯的地方。五、布置作業(yè)1.抄寫字詞。2.課后讀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第二課時一、復習引入1.聽寫本課詞語。2.同桌互評互改。二、研讀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談話導入。作者筆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就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吧。2.合作學習,感受童年的樂趣。(1)同桌一起細細品讀課文。課文寫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找出有關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2)

11、“我們”做成蘆葉船,放在家鄉(xiāng)的小河里,放在長江里。說一說:“我們”放蘆葉船時產(chǎn)生過哪些聯(lián)想?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聯(lián)想?(四人小組交流,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說得有道理,老師就應給予肯定。)(讓學生在讀中,在交流中,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感受他們當年的樂趣。作者童年的生活樂趣,還在于這小小的蘆葉船裝載著他們兒時的豐富想象,開向長江,開向大海,開向未來。)(3)通過交流,通過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預設:生A:我感到他們能用普普通通的蘆葦葉做成大篷船、小舢板,還可以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真是多種多樣,手藝高超。生B: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但是在這簡單的生活和游戲中,他們不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們在想象

12、中自得其樂。生C:作者在如此簡單的生活中,只是用普通的蘆葉做小船玩兒,卻感受到如此豐富的童年生活樂趣。但是在物質(zhì)豐富的今天,我們兒童所缺少的正是這種樂趣,這不能不讓我羨慕、向往。三、朗讀訓練,加深體驗1.課后最后一個自然段是作者豐富的聯(lián)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無盡的想象,無限的希望。)2.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四、讀背說寫,積累語言1.這么生動的語言,這么有趣的畫面,你能把課文連起來用情、用心地讀一讀嗎?(配樂朗讀課文。)2.把喜歡的句段多讀幾遍,熟讀成誦,摘抄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3.能畫一畫你想象中的蘆葉船嗎?五、拓展延伸你喜歡作者的童年生活嗎?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六、作

13、業(yè)1.理解句子(課后練習3)。2.課外閱讀蘆葦和風箏(見四年級上冊的語文同步讀本)。探究活動課后自學實踐課下自己也試著折一只小船放到河里,看看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把你的感受寫一寫吧。3 一只貝教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這篇課文寫的是海里的貝被潮水送到岸邊后,其中有一只普通的貝,因為一粒沙子鉆進殼內(nèi),它的殼失去了光澤,破爛了,里面卻形成了一顆閃光的大珍珠。【設計理念】采用直觀教學手段,圖文結(jié)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目標】1.認識“咸、漲、虹”等生字,會寫“咸、攏、虹”等字。正確體會課文中“圍攏、長虹、漂亮、圖案、榮耀、稀罕”等詞的意思。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

14、朗讀課文。【重點難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具準備】字詞卡、貝殼、珍珠、掛圖、有關課件。【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示物激趣,導入新課1.教師展示貝殼和珍珠實物。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知道這貝殼與珍珠有什么關系嗎?你們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發(fā)生的“一只貝”的故事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課一只貝。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3.合作學習。(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相糾正。(2)自由拼讀詞語。指名

15、讀,小組讀。(3)四人小組交流怎樣識記這些生字,并說說生詞的意思。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再次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2.與同學交流你讀懂了什么。3.默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學習鏈接”讀懂課文,記下不理解的問題,然后提出來。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故事,想想作者想借助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么。四、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一、復習1.抽卡片認讀生字詞。2.聽寫生詞。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最棒。2.海邊的貝殼很美,同學們知道這些漂亮的貝殼是怎么來的嗎?(從“有一次還留著這些色彩和線條”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豐富的想象,雖然我們無法考證事實是否

16、如此,但這些光潔的貝殼上留著的色彩和線條,是大自然賦予它們的。)3.漂亮的貝殼讓人贊美,但有一只貝殼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因為它不漂亮。后來,這只不漂亮的貝殼形成了什么?(一顆罕見的大珍珠。)這顆珍珠是怎樣形成的呢?齊讀第三、四自然段。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樣形成的嗎?(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為有雜物刺激。)你是怎么知道的?(課后“學習鏈接”介紹了有關珍珠形成的小知識。)5.作者在課文中寫道:“它只好受著內(nèi)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是作者對客觀事實的一種內(nèi)心感受,是人對貝賦予的感情。)6.“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句話你

17、是怎樣體會的?(因為它沒有留給人們漂亮的貝殼,卻為人們奉獻出一顆寶貴的珍珠。凡是像這只貝那樣不惜犧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獻的人,都是可敬的人。這是作者要表達的一種思想感情。)三、指導朗讀,陶冶情感師:漂亮的貝殼令人喜愛,但用血和肉磨制成珍珠的貝更令人可敬,下面這兩句話,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A.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貝殼!B.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顆大珍珠!(第一句話重點描寫的是美麗的貝殼,主要是強調(diào)貝殼,所以“貝殼”二字比“孩子”二字讀音要重些:“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貝殼!”第二句朗讀時,要把驚喜、贊嘆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顆大珍珠!”)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訓練1.學習

18、完這篇課文后,你們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貝嗎?為什么?(讓學生各抒己見。)2.老師總結(jié)歸納:不惜犧牲自己,默默地奉獻出最珍貴的東西。3.在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有這種行為的人嗎?說給大家聽聽。(讓學生充分說。)五、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2.預習第四課快樂的暑假。(1)自讀詩歌,畫出不懂的生字詞。(2)結(jié)合課后思考題,自學詩歌。探究活動課后自學實踐你的童年里有什么讓你得到啟示的事情嗎?想一想,寫一寫。4快樂的暑假教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這篇略讀課文是一首兒童詩,描寫的是學生們結(jié)束了緊張的學習生活,走進暑假,在豐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陽光,感受童年的快樂。【設計理念】以感情朗讀為主線,通過朗讀,與詩

19、歌所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憧、憬、潑”等生字。2.感悟詩歌語言,領悟詩歌意境,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難點】領悟詩歌的意境。【教具準備】課件、掛圖。【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流程】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1.課件或圖片展示“郊外采花”“海灘戲水”等畫面。2.導入(指著畫面):同學們,你們向往這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嗎?請跟老師一齊走進快樂的暑假。(板書課題。)二、范讀課文,感受快樂三、自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1.輕聲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邊讀邊畫出生字,再多讀幾遍。(可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或借助工具書理解字義。)2.小

20、組合作,分節(jié)試讀,交流體會。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探究發(fā)現(xiàn)1.聽課文朗讀音帶,讓學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讀全詩。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可采取個人讀、小組里讀、全班指名朗讀等形式。)邊讀邊體驗詩中所描繪的暑假生活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3.小組交流:你在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樣的快樂?你希望怎樣度過自己的寒暑假?4.聯(lián)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緊張、嚴肅”的教室、學校,“沉重”的書包的意思。5.把這首詩美美地朗誦給大家聽。五、作業(yè)熟讀課文。探究活動課后自學實踐課文最后一節(jié)寫道:“喜歡蹦蹦跳跳,喜歡唱唱笑笑,對著天上飛過的白鴿,齊聲呼叫。”假如你是課文中的一個小朋友,對著天上飛過的白鴿,你會喊些什么?你會

21、表達怎樣的心愿?把你想喊的話寫下來吧!語文百花園 一教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本次“語文百花園”安排了五個欄目,包括“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能話會道、筆下生輝”。這些練習既能鞏固本單元涉及的語文基礎知識,又可以積累語言,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設計理念】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通過看、聽、說、讀、做、寫等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目標】1.讀準字音,豐富詞匯。2.感受打比方的寫法的好處。3.閱讀短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4.讀、背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5.通過言語訓練提高表達能力。【重點難點】重

22、點:能說會道。難點:學習仿寫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點。【教具準備】課件及圖片。【教學時間】三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語海暢游漢字真有趣1.(出示多音字。)漢字真有趣!我們來讀一讀,看誰讀得最準確。2.讀一讀,想一想:每組的字為什么讀音不相同?3.學生討論。(有些字意思不同,讀音就不相同。)4.教師點撥:漢字就這么有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讓學生多讀幾遍,讀準多音字的讀音,并理解每個字在詞語里應該讀特定的讀音。6.拓展: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多音字嗎?二、語海暢游詞語搭配1.出示“童年”開花圖,以“童年”為中心詞,讓學生在四周填上合適的詞語。2.學習自主填寫。

23、答案力求豐富多樣。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樂的童年3.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4.拓展:你還能用更多的詞語進行搭配嗎?如:美麗的田野、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際的田野5.老師小結(jié)。三、語海暢游照樣子寫句子1.自由讀例句,體會句子的特點。2.學生討論:這個句子描寫的事物是蘆葦,聯(lián)想的事物是桅桿。把蘆葦比作小船上的桅桿,我們把這樣的句子稱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老師引導學生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作用即可,不要講授有關修辭知識。)3.學生照樣子寫幾句打比方的句子。4.合作交流:同桌互讀、互聽,互相糾正。5.老師小結(jié)。四、積少成多背誦古詩1.輕聲讀古詩,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4、2.將古詩大聲讀給同桌聽,同桌專心聽,欣賞,指點。3.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一比誰讀得最有味道。(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驗眼前仿佛看見什么景色,入情入境地讀,個別讀、齊讀、分組讀等等。)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詩句。5.拓展:課外搜集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五、閱讀平臺一只小鳥1.輕聲自由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從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2.細讀短文,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說說為什么感興趣。3.再讀短文,討論:(1)你想對受傷的那只小鳥說些什么?(2)你想對用彈子打鳥的孩子說些什么?第二、三課時內(nèi)容:“能說會道”“筆下生輝”。一、學習“能說會道”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說話。播放童年的歌曲。聽了這首歌

25、,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釣魚、找朋友等游戲。)2.明確交流要求。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本單元中,綠葉的夢的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最令他覺得有趣、難忘的是采集綠葉,制作標本。而蘆葉船的作者最難忘的是采蘆葉做各種各樣的蘆葉船,放在家鄉(xiāng)的小河里,放在長江里。現(xiàn)在,我們來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選擇一件最有意思,最令自己高興的事,講給同學聽,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先分成小組,把自己最感興趣,最難忘的事講給同組同學聽,要重點講述“有趣”“難忘”之處在哪里,讓聽的人與自己有同樣的感受。聽者要認真,聽完后作出評價,看誰講得最好。)3.每組推薦一個同學上講臺前,講給全班同學聽。

26、4.師生合作評價:態(tài)度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規(guī)范流暢,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說具體。5.評出“故事大王”。二、學習“筆下生輝”1.激發(fā)習作興趣。剛才,我們通過口語交際,評出了班中的“故事大王”。現(xiàn)在,我們將通過習作訓練,評出“最佳小作家”。希望大家努力!2.明確習作范圍和要求。(1)讀本題“筆下生輝”部分。(2)說說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本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你準備選擇哪一件事來寫?3.提出要求,指導習作。(1)回憶自己和別人做了什么,說了什么。(2)在眾多的童年趣事中,選擇一件你認為最有趣,最難忘的寫下來。要學習本單元課文的寫法,把有趣的地方寫具體。在寫作中別忘了用上我們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27、。4.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5.小組互動評一評:組員之間互閱、互評,看看哪個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進一步寫具體。6.修改作文。5 古詩三首教案示例望洞庭【內(nèi)容簡析】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作者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從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設計理念】古詩的教學應該以誦讀為主,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誦讀中自悟詞與句的大意,在誦讀中體驗詩的意境。【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3.能解釋詩中重點詞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詩所描繪的景色。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28、,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具準備】洞庭湖圖片等。【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1.課件出示洞庭湖圖片。師: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2.板書課題(望洞庭劉禹錫);齊讀課題。3.創(chuàng)設情境。請聽,他正在吟誦呢!(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二、學習詩文(一)交代學習古詩的方法“五讀法”。(二)運用“五讀法”讀古詩。1.一讀讀通,咬準音。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ng磨m$2.二讀讀懂,知大意。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詩人月夜遙望洞庭湖的美麗

29、景色。)3.三讀讀精,解詞義。指名讀第一、二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根據(jù)書后注釋練說詩意。重點理解“潭面無風鏡未磨”。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讀第三、四句(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根據(jù)注釋說意思。重點理解“白銀盤”“一青螺”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4.四讀讀會,悟意境。配樂讀古詩,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5.五讀會讀,有感情。(進行配樂朗讀。)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三、總結(jié)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前往觀光旅游的人很多。我們將來要有機會,可以去看看洞庭湖,好好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四、作業(yè)想象洞庭湖中描繪的景色

30、,用幾句話寫下來。菊花【內(nèi)容簡析】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菊花是詩人們喜愛的歌詠題材。有的人愛菊是因為菊花不畏風霜,有的人愛菊是因為菊花蕊潔香遠,詩人元稹愛菊則是因為菊花開盡就再沒有別的花了。詩人立意新穎別致,是詠菊詩中難得的篇章之一。【設計理念】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運用朗讀、理解、體會等閱讀程序自讀,老師適當點撥、講解,指導學生理解句子內(nèi)容,學習后讓學生根據(jù)詩意,發(fā)揮想象,進行情景描寫或繪畫,加深對古詩的理解。【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體會詩人喜愛菊花的感情。【重點難點】體會作者從與眾不同的角度贊美菊花

31、的寫法。【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具準備】菊花圖片。【教學流程】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1.板書課題:菊花。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元稹的資料。3.課件出示菊花的圖片。二、抓字眼,明詩意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注意讀好“舍、斜、盡”。)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繞舍”是什么意思?“似”是什么意思?“更”是什么意思?)3.分小組學習,可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句大意。“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不是花中偏愛

32、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了。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三、提出問題,悟情境1.學生分小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2.師生共同歸納。秋天的菊花開得怎樣?詩人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觀賞菊花?菊花開過后大自然中什么樣?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自己腦海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四、想畫面,詠詩句1.想象當時的畫面,說說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2.詠詩句,指導讀出贊美的語氣。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3.試背這首詩。五、作業(yè)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象畫下來。楓

33、橋夜泊【內(nèi)容簡析】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寫景抒情的一首七絕。詩歌描寫是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看到江南水鄉(xiāng)秋夜的幽美之景,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孤寂與憂愁。【設計理念】這個教學設計,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進行互學、互補、互相啟迪,從而能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自學自悟。在這堂古詩教學課中,尤其注重課堂內(nèi)外的相互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習慣,并注重人文教育。【教學目標】1.能借助注釋理解古詩文的意思。2.理解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4.能按“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的步驟學習這首詩。【重點難點】1.根據(jù)文中注釋理解古詩的意思。2.理

34、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系。【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具準備】教學楓橋夜泊的有關課件、插圖。【教學流程】一、談話,引入課題江蘇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余座名橋之首。這首詩究竟散發(fā)著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張繼的楓橋夜泊。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1.讀準字音,把每句詩讀通順。2.檢查初讀效果。3.對照插圖思考:詩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寫下這首詩?(天將亮的時候,在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qū)懴碌摹#┤⒔庠婎},知詩人1.理解詩題(楓橋夜泊客船夜里停泊在楓橋下面)。2.檢查預習,生匯報搜集到的有關張繼的資料。四、明詩意,析內(nèi)容1.自由讀,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還

35、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與小組同學討論。2.指名朗讀,師生誦讀。3.再讀古詩,理解詩意。結(jié)合插圖,再看古詩,想想用什么方法理解這首詩的詩意。學生交流以前理解古詩所用的方法。師生總結(jié)方法,并用課件展示。(a.看詩中的注釋;b.查字詞典;c.看工具書或看插圖理解;d.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小組學習。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詩句進行對譯(課件演示)。五、入詩境,悟詩情1.學生一邊聽老師示范朗讀,一邊閉目想象畫面:你眼前出現(xiàn)了詩中怎樣的畫面?(播放憂傷的古樂。)2.詩人看到和聽到了什么?(看到:月落、霜、江楓、漁火;聽到:烏啼、鐘鳴。)3.從畫面的情景和詩句的描繪中,你體會到詩人此時此刻的思想感情是怎么樣的

36、?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為什么詩人一夜不能入睡呢?同桌之間探討原因。(惆悵、思鄉(xiāng)、憂國憂民、因科舉落榜、傷感等等。)六、朗讀背誦1.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憂愁、傷感。)2.確定基調(diào),劃分節(jié)拍,標出重音。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3.教師范讀,學生練習讀(課件播出憂傷的樂曲)。4.背誦本詩。七、質(zhì)疑問難八、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用自己的話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同學或家人聽。探究活動課后自學實踐收集一些描寫關于水的古詩,寫在下面:6觀潮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描繪了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

37、的熱愛之情。【設計理念】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讓學生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培養(yǎng)讀中想象、讀中悟情的能力。【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內(nèi)容。3.認識“鹽、據(jù)、昂”等生字;會寫“鹽、據(jù)、臥”等字以及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重點難點】重點: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難點: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畫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流程】

38、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1.我們學習過李白筆下的望廬山瀑布。廬山瀑布是多么壯觀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觀潮(板書課題),描繪的錢塘江大潮更可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近錢塘江大潮,再次感受我們祖國的壯麗河山,好嗎?齊讀課題。2.“觀潮”和“天下奇觀”都有“觀”字,這兩個字意思一樣嗎?查字典理解。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一)檢查生字學習情況。1.同桌互讀生字,互相幫助糾正讀音。2.教師檢查:投影顯示,指名認讀。3.重點指導“臥、沸、鹽、震”等較難寫的字的書寫。(二)交流資料,看錄像。1.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還查閱了有關資料。誰來說說你查到了什么資料?2.查到的資料可真

39、多!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錄像,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觀”。看后,談談你的感受。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的呢?請自由讀課文。2.根據(jù)學生匯報,相機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四、學習“潮來前”部分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想潮來前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樣的,人們的心情又是怎么樣的。(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2.學生匯報。3.指名讀有關句子。4.潮來前給人的感覺是那么的靜,潮來時又會是怎么樣的景象?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五、小結(jié)并布置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2.背誦課文中描寫潮來前情景的部分。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懙模?.說說潮來前江

40、面的情況。二、領略“潮來時”的壯觀景象(一)同學們,通過看錄像,我們感受到潮水的壯觀,課文是怎樣用文字描述的?請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把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讀給大家聽。(二)全班交流,品讀理解。1.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2.談自己喜歡這些句子的原因。3.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采用各種辦法(模仿、表演、簡筆畫、視頻等)引導學生感受潮來時的壯觀景象。4.指導朗讀。5.再讀第三、四自然段。三、學習“潮過后”部分1.驚心動魄的潮水過去了,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默讀最后一段,畫出有關詞語。2.齊讀。四、總結(jié)全文1.學完課文,你覺得文章寫得怎樣?2.知道作者為什么會寫得這樣好嗎?3.師小結(jié):是呀,正是

41、因為作者細致地觀察了錢塘江大潮到來之前、到來之時、到來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斷變化的樣子,又留心了江潮發(fā)出的聲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氣勢,又留心了觀潮人群情緒的變化,因此,讀了這篇課文,使人如同親臨其境。五、課后練習1.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2.選擇“詞語花籃”中的詞語練習造句。3.背誦描寫潮來時情景的內(nèi)容。探究活動課后自學實踐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出你觀察到的一種自然景象,如:大雨、大霧、大雪8四季童話教案示例【教材簡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中把四季人物化,形象地描繪了四季中的各具特色的景物,生動描寫出四季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設計理念】四季童話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文章

42、使用優(yōu)美的詞句、活潑的語言,描繪了四季的特點。本教學設計旨在抓住景物特點,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理解文中的詞句,品讀出四季的特點。【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四季特點的,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3.認識“澡、烤、烘”等生字。【重點難點】了解課文怎樣描寫四季的特點,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具準備】四季風光圖片。【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流程】一、質(zhì)題導入1.板書課題,讀題。2.讀了課題后,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預設:這童話中的主人公是誰?文中講了一個怎樣的童話?)請同學帶著問題自讀課文。二、自讀課文,自

43、主探究1.自讀課文,借助注音讀準生字。2.童話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誰?分別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兒?從這些事中你體會到四季的哪些特點?3.匯報學習收獲。三、小組交流,品味語言1.請同學們選自已最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細細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詞語讓你印象最深?你是從哪些地方了解到每個季節(jié)的特點的?(喜歡相同季節(jié)的學生,可坐在一起作為一個學習小組。)2.學生選內(nèi)容,找句子,圈詞語,寫感受,有感情地朗讀。3.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交流,教師點撥。4.小組內(nèi)以各種形式品讀句子,體會本課的寫作技巧。四、全班交流,升華感情1.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發(fā)表意見。(說的時候可以按這樣的方法:先匯報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再讀讀你認

44、為最能體現(xiàn)季節(jié)特點的句子,然后談談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重點詞語來感悟就更好了。)2.在匯報過程中,相機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再通過配樂和圖片再現(xiàn)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體會感悟文本。(教師要引導喜歡相同季節(jié)的學生匯報完畢后,再匯報其他季節(jié)。)3.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每個季節(jié)的特點。4.積累背誦。師:想不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留在腦海里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五、布置作業(yè)1.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們。2.每人選擇課文中的一個部分,組織一次朗讀比賽。9滿山的燈籠火把教案示例【內(nèi)容簡析】課文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作者小時候生活在外婆家。在一個

45、大雨滂沱的傍晚,他獨自一人從田里回家,不小心墜入一口土井,被卡在井口,直到天黑。在危急中,他冷靜地意識到不要胡亂掙扎,要保持體力,等待親人前來救援。在黑暗、寒冷、孤獨、害怕中,他堅持著,堅信著,最后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著燈籠、火把出來救助他,令他十分感動。【設計理念】本課設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語言的積累,以朗讀為主,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讀中獲得體會和感悟。【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作者童年這件難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長的啟示。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會認“婆、驟、墜、虧”等生字;

46、會寫“婆、雜、幕、溜”等字;掌握“外婆、雨幕、滑溜溜、幸虧”等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重點難點】1.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領會課文表達的方法。【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教學時間】三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利用課件播放:寂靜無人的野外,傍晚時分,狂風驟起,烏云翻滾,下著滂沱大雨。天色漸漸暗下來,四周一片蒼茫。2.設問:在這樣一個夜晚,假如你一個人卡在土井中出不來,你會怎么樣?3.“滿山的燈籠火把”是什么樣的景象?通過讀課題,我們一定想知道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二、朗讀課文,認識生字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橫線標出生字,借助拼音讀幾遍,不會讀的,請教老師或同學。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拼讀;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認讀。注意“卡”等多音字的讀音和“援、瘦”等容易讀錯的字的讀音。3.四人小組互讀課文,相互學習,相互正音。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2.誰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訴大家?3.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回憶的這個故事是分哪幾個部分寫的。4.小組討論,反饋。(這個故事分兩部分寫,首先寫“我”在大雨中一個人從田里回家,墜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