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南通市2016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生物試題(版)_第1頁
高三生物南通市2016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生物試題(版)_第2頁
高三生物南通市2016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生物試題(版)_第3頁
高三生物南通市2016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生物試題(版)_第4頁
高三生物南通市2016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生物試題(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注 意 事 項 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8頁,包含單項選擇題(第1題第20題,共40分)、多項選擇題(第21題第25題,共15分)、非選擇題(第26題第33題,共65分)三部分。本次考試滿分為12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您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等用書寫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3.請認真核對答題卡表頭規定填寫或填涂的項目是否準確。4.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書寫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

2、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5.如有作圖需要,可用2B鉛筆作答,并請加黑加粗,描寫清楚。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20題,每題2分,共計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在一定的條件下均可水解。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1分子淀粉或纖維素可水解形成多個葡萄糖B1條多肽鏈可水解形成多個多種氨基酸C1個RNA分子可水解形成4種核糖核苷酸D1個雙鏈DNA可水解形成2條脫氧核苷酸鏈【答案】D【考點定位】生物大分子的組成【名師點睛】細胞中的化合物一覽表化合物分 類元素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組成細胞維持細胞形態運輸物質提供反應場所參與化學反應維持生物大分子功能調節滲透壓無機

3、鹽構成化合物(Fe、Mg)組成細胞(如骨細胞)參與化學反應維持細胞和內環境的滲透壓)糖類單糖二糖多糖C、H、O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組成核酸(核糖、脫氧核糖)細胞識別(糖蛋白)組成細胞壁(纖維素)脂質脂肪磷脂(類脂)固醇C、H、OC、H、O、N、PC、H、O供能(貯備能源)組成生物膜調節生殖和代謝(性激素、Vit.D)保護和保溫蛋白質單純蛋白(如胰島素)結合蛋白(如糖蛋白)C、H、O、N、S(Fe、Cu、P、Mo)組成細胞和生物體調節代謝(激素)催化化學反應(酶)運輸、免疫、識別等核酸DNARNAC、H、O、N、P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控制生物性狀催化化學反應(RNA類酶)2下列有關生物科學

4、史的敘述,錯誤的是A1880年,恩格爾曼以水綿為實驗材料,發現了光合作用的場所B1910年,摩爾根以白眼雄果蠅為實驗材料,發現了基因的分離定律C1958年,斯圖爾德以胡蘿卜韌皮部為實驗材料,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物質標記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證明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答案】 B【考點定位】生物科學史中的部分經典實驗3下列有關人體內酶和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和激素只能在活細胞中產生B酶和激素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C能產生酶的細胞都能產生激素D激素都通過影響酶的合成而發揮作用【答案】A【考點定位】酶和激素【名師點睛】易錯點分析: 1、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

5、催化作用,只是作為信號分子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 2、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會被滅活,體內需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4下列有關衰老細胞特征的敘述,錯誤是A膜通透性改變,物質運輸功能下降B酶活性降低,呼吸減弱,代謝減慢C染色質收縮,遺傳信息表達受影響D細胞體積增大,水分增加,色素積累【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衰老細胞的特征。細胞中水分減少,細胞體積變小,多種酶的活性下降,呼吸減弱、代謝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影響遺傳信息的表達。細胞內的色索會隨著細胞衰老而逐漸積累,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物質運輸功能降低。關于衰老細胞的特征可以“一大一小,一高

6、兩低”為主線來進行回顧。【考點定位】細胞衰老【名師點睛】5用亞硝基化合物處理萌發的種子,發現某基因上一個腺嘌呤(A)經脫氨基變成了次黃嘌呤(I),I不能再與T配對,但能與C配對。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這種基因突變屬于人工誘變,堿基對被替換B連續復制兩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1/4C突變產生的新基因與原基因互為等位基因D突變性狀對該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害,取決于能否適應環境【答案】B【考點定位】DNA的結構、復制以及基因突變【名師點睛】生物變異的類型可遺傳的變異不遺傳的變異基因染色體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結構變異數目變異變異的本質基因結構改變基因重新組合染色體結構異常染色體數目異常環境改變(遺傳物質

7、不改變)遺傳情況按一定方式遺傳和表現不遺傳鑒別方法觀察、雜交、測交觀察、染色體檢查改變環境條件意義產生新基因,為基因重組和進化提供素材產生新基因型產生新品種關系人類遺傳健康關系人類遺傳健康。植物多倍體能改良植物性狀。改變環境條件,也能影響性狀應用價值誘變育種遺傳病篩查雜交育種遺傳病篩查遺傳健康遺傳病篩查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改變環境條件,獲得優質高產。聯系基因性狀環境相互作用不遺傳的變異(直接影響)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誘因(間接影響)可遺傳的變異表達6下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的部分代謝過程圖解,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應,無光條件下能正常進行B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所有

8、活細胞都能進行C過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無氧條件下能正常進行D過程產生的H、ATP、CO2都用于過程【答案】B【考點定位】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名師點睛】本題以生理過程圖為載體,綜合考查學生對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過程及其聯系的掌握情況。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熟練識記并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系統地全面地構建知識網絡,盡可能地聯系細胞的結構和功能。7右圖是某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該病可能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2是純合子的概率為1/3C1、2再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2D4與正常男性婚配生一個正常女孩的概率為1/6【答案】D【考點定位】遺傳系譜圖【名師點睛】遺傳病的判定方法:

9、(1)首先確定顯隱性:“無中生有為隱性”;“有中生無為顯性” 判斷是顯性還是隱性遺傳病方法:看患者總數,如果患者很多連續每代都有即為顯性遺傳。如果患者數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個別有患者即為隱性遺傳。(2)再確定致病基因的位置:“無中生有為隱性,女兒患病為常隱”“有中生無為顯性,女兒正常為常顯”“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為“X隱”(女病男必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最可能為“X顯”(男病女必病)“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無窮盡,無女性患者”最可能為“伴Y”(男性全為患者)(3)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同時存在的處理方法:當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

10、制的兩對及以上的性狀遺傳時;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8下列關于基因、染色體、性狀之間的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基因都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影響生物的性狀C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改變會引起生物性狀改變D性狀與基因之間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答案】C【考點定位】基因、染色體和性狀之間的關系【名師點睛】基因、DNA、染色體之間的關系:(1)DNA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呈雙螺旋結構,是遺傳信息的載體。(2)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質等組成,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岡有顯隱性之分,它們控制

11、的生物性狀就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三者的包含關系,如圖9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B沒有地理隔離就不會有新物種的形成C突變是不定向的,重組是定向的,都是進化的原材料D馬和驢能交配產生后代,它們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答案】A 【解析】自然選擇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絕大多數物種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突變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組是不定向的,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馬和驢產生的后代騾是不育的,不能成為一個物種,所以馬和驢之間仍然有生殖隔離。講評時應注意理清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核心概念,如自然選擇、突變、物種形成、生殖隔離、共同進化等。【考點

12、定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名師點睛】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進化理論的比較自然選擇學說現代進化理論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為自然選擇提供更多材料,引起和加劇生存斗爭。生存斗爭:繁殖過剩導致生存危機。是自然選擇的過程,是生物進化的動力。遺傳變異:變異普遍而不定向,好的變異可通過遺傳積累和放大。適者生存: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決定了進化的方向。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種群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單位,是“不死”的,基因庫在種群中傳遞和保存。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隔離導致物種形成核心觀點自然選擇過程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自然

13、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緩慢和連續的過程生物進化是種群的進化。種群是進化的單位進化的實質是改變種群基因頻率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與隔離是生物進化的三個基本環節意義能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能科學地解釋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科學地解釋了自然選擇的作用對象是種群不是個體從分子水平上去揭示生物進化的本質10現有基因型為AaBbDd(三對基因獨立遺傳)的玉米幼苗,希望獲得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要短時間內達到育種目標,下列育種方案最合理的是A通過多次射線處理,實現人工誘變 B通過連續自交、逐代篩選獲得C先用花藥離體培養,再用秋水仙素處理 D先用秋水仙素處理,再用花藥離體

14、培養【答案】C 【考點定位】育種【名師點睛】利用遺傳學原理的育種總結育種類型原理方法優點缺點基因育種雜交育種基因的分離連續自交與選擇實現優良組合豐富優良品種育種年限長不易發現優良性狀基因的重組基因工程育種轉基因定向、打破隔離可能有生態危機改造原來基因定向改造結果難料誘變育種基因突變誘變與選擇提高突變率供試材料多染色體育 種單倍體育種染色體數目變異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處理性狀純合快縮短育種年限需先雜交技術復雜多倍體育種秋水仙素處理器官大,營養多發育遲緩結實率低細胞工程育種細胞融合細胞全能性細胞融合植物組織培養打破種間隔離創造新物種結果難料11某研究小組探究兩種生長素類似物對月季插條生根的影響,得

15、到右圖所示實驗結果。相關判斷錯誤的是A實驗自變量是生長素類似物的種類和濃度B實驗中“對照組”插條處理溶液可能是蒸餾水C結果顯示等濃度的IBA對生根促進作用比NAA強D結果表明NAA、IBA對生根的作用具有兩重性【答案】D 【考點定位】生長素類似物的探究實驗【名師點睛】12下列不屬于血漿蛋白功能的是A參與氧氣運輸B參與免疫C參與生命活動調節D維持滲透壓【答案】A 【考點定位】血漿蛋白13當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不會發生A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環境中增殖B體內特異性抗體與病原體結合CB細胞和T細胞迅速增殖分化D產生針對該病毒的記憶T細胞【答案】A【解析】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引起機體發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16、B細胞會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和漿細胞,T細胞會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核記憶細胞,漿細胞會產生抗體與流感病毒結合使其失去侵染性。否則流感病毒將吸附在細胞表面將DNA注入到細胞后增殖。評講時要注意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以及病毒侵染細胞的過程的復習。【考點定位】免疫【名師點睛】14右圖是某共生型設施生態農業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輸入該系統的總能量是過程固定的太陽能B碳元素在、過程中的流動形式都是有機物C過程表示分解者通過分解作用釋放能量D實際生產中要注意控制蔬菜溫室與畜禽舍面積比【答案】D 【考點定位】生態學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15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空中所有物種及其

17、基因和生態系統的總稱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C自然保護區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建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答案】C【考點定位】生物多樣性【名師點睛】生物的多樣性:(1) 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即物種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是指物種和物種間差異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體現。(2) 生物的性狀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細胞內有成千上萬個基因。不同物種的生物基因有較大差別,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基因也有差異。因此,基因的多樣性可分為種間基因的多樣性和種內基因的多樣性。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

18、庫。(3) 地球上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態系統,如一片森林、一塊草地、一塊農田、一個池塘、一條河流等,即生態系統的多樣性。16小球藻可用于污水凈化,其繁殖能力(生長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藻細胞消耗N、P等的能力。科研人員比較游離小球藻和用海藻酸鈉固定化后的小球藻生長量變化,結果如右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本研究中固定化小球藻采用的方法是包埋法B實驗中可用CaCl2浸泡凝膠珠使其形成穩定結構C結果表明固定化小球藻的生長期較短、生長速率低D使用固定化小球藻有利于重復使用且可避免水體二次污染【答案】C【解析】固定化小球藻常用的方法為包埋

19、法,實驗中加鈣主要是為了維持凝膠珠的穩定結構,固定化小球藻可以反復使用而且有利于回收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據曲線分析,固定化小球藻生長速率變低、生長期延長。評講時要著重復習酵母細胞固定化的相關知識,要注意曲線的分析。【考點定位】細胞固定化【名師點睛】固定方法:名稱原理圖示適用范圍包埋法將微生物細胞均勻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載體中多用于細胞的固定化學結合法利用共價鏈、離子鍵將酶分子或細胞相互結合,或將其結合到載體上多用于酶的固定物理吸附法歐諾個過物理吸附作用,把酶固定在纖維素、瓊脂糖、多孔玻璃和離子交換樹脂等載體上17下列有關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通過控制發酵溫度,可抑制其它微

20、生物的生長繁殖B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內酶催化獲得最終產品C果酒、果醋發酵的培養基呈液態而腐乳發酵培養基呈固態D都可以通過人工接種菌種提高產品質量【答案】B 【考點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18 下圖為培育甘蔗脫毒苗的兩條途徑,研究發現經過程獲得的幼苗脫毒效果更好。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所取莖尖中的葉原基具有較高的分裂、分化能力B過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礙病毒等進入莖尖分生組織C、過程中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導致了細胞脫分化D培養基A、B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答案】C【解析】取芽進行培養是因為芽具有較高的分裂和分化能力,經過熱水處理脫毒效果好與阻礙病毒進入有一定的關系,圖中和為再分化過程。評講時

21、注重復習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過程、應用。【考點定位】植物組織培養19有關限制性內切酶Hind 和Xho I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分別為AAGCTT和CTCGAG,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兩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現的概率不同B兩種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都是-AGCTC分別用這兩種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后能形成重組質粒D實驗中可通過控制反應時間、酶的濃度等控制酶切效果【答案】D【考點定位】基因工程20DNA粗提取實驗中,應盡可能避免DNA斷裂和降解。相關操作正確的是A以菜花為材料進行研磨時,可以適當加熱以促進DNA溶解B向DNA溶液中迅速加入蒸餾水,使DNA快速析出C將絲狀物溶解到2 mol&

22、#183;L-1NaCl溶液中后,加水析出D向DNA溶液中加入冷卻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緩慢攪拌【答案】D【解析】在實驗中,應該盡可能避免DNA斷裂和降解,從而獲取更多的DNA,要做到緩慢攪拌并加入冷酒精析出DNA,加蒸餾水也要緩慢,防止DNA斷裂,同時不能加入,否則DNA水解酶活性會上升,會加速分解DNA。評講時應注意實驗細節的分析。【考點定位】DNA粗提取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每題3分,共計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21某實驗小組用右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魚鰾膜的通透性。實驗開始時漏斗內外液面等高,實驗中觀察到漏斗內液

23、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漸減小B水分子只能由魚鰾膜外進入膜內C液面靜止時,魚鰾膜內外溶液濃度相等D實驗結果表明魚鰾膜是一種半透膜【答案】AD 【考點定位】滲透作用實驗22某科學家發現了一只深紅眼的突變雄果蠅,將其與一只野生型的紅眼雌果蠅進行雜交,F1代中兩性均為紅眼。F1相互交配產生F2,F2中有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深紅眼雄果蠅三種,且比例為211。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紅眼和深紅眼是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BF2中的紅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中雌果蠅全為紅眼CF2中的紅眼雌果蠅和深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中紅眼的比例為3/8DF2代果蠅隨機

24、交配,后代中出現深紅眼雌果蠅的幾率為1/16【答案】ABD 【解析】根據F2代果蠅:紅眼雌蠅、紅眼雄蠅、深紅色眼雄蠅比例為2:1:1,可以判斷這是伴性遺傳,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紅眼為顯性性狀。由此可以寫出F2代果蠅的各種基因型:紅眼雌蠅為XBXB和XBXb、紅眼雄蠅XBY、深紅色眼雄蠅XbY。計算的關鍵是F2代果蠅中兩種基因型的紅眼雌蠅比例為1:1.【考點定位】遺傳方式的判斷和伴性遺傳的遺傳分析23低體溫癥患者的體溫會下降到35度以下,嚴重的低體溫癥患者常有意識障礙、血壓下降、心動過緩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低體溫癥是由于患者垂體中體溫調節中樞受損導致的B體溫下降是患者產熱總量

25、明顯低于散熱總量的直接結果C若人體甲狀腺激素、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可能導致低體溫癥D可通過隔離保溫、吸入暖的氧氣等對低體溫癥患者進行搶救【答案】BD 【考點定位】體溫調節【名師點睛】易錯點撥:1、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當外界環境溫度低時,體溫的調節由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完成;當外界環境溫度接近或高于體溫時,體溫的調節僅由神經調節來完成。 2、人的體溫調節有產熱和散熱雙重調節機制。人體通過調節產熱和散熱來維持機體體溫的恒定。3、機體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的機制如下:外界溫度低時,機體產熱多,散熱也多;外界溫度高時,機體產熱少,散熱少。產熱多于散熱,則體溫升高;產熱少于散熱,則體溫降低。4、寒

26、冷時,激素分泌增多,促進細胞代謝加強,增加產熱量的激素有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等。戰栗是骨骼肌的不自主地收縮,不受大腦皮層支配。24某科研小組調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對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種群密度的影響,結果如右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可以采用樣方法調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B調查結果表明高山嵩草種群屬于衰退型C隨著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種群密度有增大趨勢D高原鼠兔種群數量迅速增長會改變該群落的演替速度【答案】ACD 【解析】對于活動性不強的動物、動物的巢穴的的調查均可以采用樣方法。本研究中調查了高原鼠兔密度與幾種植物之間的關系,并沒有調查高山嵩草的年齡組成,所以無法判斷它是不是衰退型。從研究

27、結果看,隨著高原鼠兔密度的增大,小花草玉梅的種群密度增大。【考點定位】種群調查,種群特征,生物之間的關系,群落演替25科學家運用不同的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具有優良性狀的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體外受精等技術可培育出與母本遺傳物質相同的試管牛B核移植等技術可培育具有親本優良性狀的克隆牛C胚胎分割等技術可提高優良牛胚胎的利用率D胚胎移植等技術可充分發揮優良雌性個體的繁殖潛力【答案】BCD【考點定位】胚胎工程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8題,共計65分。26(8分)為了尋找更為理想的“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適宜的取材時間,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步驟1 剔除大蒜蒜瓣和紅蔥的老根,置于

28、裝有適量清水的燒杯中,在2025下培養,每2d更換一次清水。步驟2 待大蒜和紅蔥的須根長出后,每24h測量須根長度,記錄并處理數據。結果如圖1。步驟3 若干天后,從8001600,每2h取生長健壯的須根根尖制成臨時裝片。觀察時隨機選取30個視野,統計各視野中分裂期細胞數以及細胞總數,并計算細胞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細胞總數)。結果如圖2。分析回答:(1)繪制圖1所依據的數據,應該是同一時間測得的須根長度的 。(2)步驟3中,制作根尖臨時裝片的過程是取材解離 。(3)植物細胞壁的胞間層由果膠組成,使相鄰細胞粘連。洋蔥細胞的胞間層比大蒜、紅蔥厚,若以洋蔥為材料進行本實驗,解離時要 或 等,否則觀

29、察時會發現 。(4)根據本實驗結果,最適宜的材料及取材時間是 。【答案】26(8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1)平均值(2)漂洗染色制片(2分)(3)適當延長解離時間 適當提高鹽酸濃度(若環境溫度低可以適當水浴加熱等) 細胞相互重疊(4)紅蔥、上午10:00左右取材(2分) 【考點定位】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名師點睛】1、制作好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關鍵有以下幾點:(1)剪取洋蔥根尖材料時,應該在洋蔥根尖細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躍的時間;(2)解離時,要將根尖細胞殺死,細胞間質被溶解,使細胞容易分離;(3)壓片時,用力的大小要適當,要使根尖被壓平,細胞分散開。2、操作要點(1)解離: 通過解離

30、將細胞殺死,使細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時期。 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相互分離開。 解離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會使根尖過分酥軟且染色體成分被破壞;過短使根尖細胞解離不充分,不能相互分離開。(2)漂洗:漂洗一定要徹底,防止殘留的解離液繼續破壞細胞,同時鹽酸也影響染色和腐蝕鏡頭。(3)染色:染色液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必須掌握好,應注意染色不能過深,否則鏡下一片紫色,無法觀察。 (4)壓片:用力要恰當均勻,過重可能將組織壓爛' 過輕則不能將細胞分散開。 (5)顯微鏡下觀察的都是死細胞,不能看到細胞分裂的動態變化,若視野中找不到某一時期的細胞,可通過移動裝片從鄰近的區域中找。27. (9分)砧木是指嫁

31、接繁殖時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對嫁接枝條的生長有重要影響。為了篩選適合紅陽獼猴桃嫁接的砧木,某科研小組選用了長果獼猴桃和闊葉獼猴桃作為砧木。兩年后,分別測量成熟葉片的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和氣孔導度(單位時間、單位面積葉片通過氣孔的氣體量)日變化,結果如右圖。分析回答:(1)圖1中,712800期間兩種砧木上的紅陽獼猴桃葉片凈光合速率都會增加,主要是由于外界環境中 ,導致葉綠體的 上產生的 (物質)逐漸增多,暗反應速度相應加快。(2)圖1中,1300時左右,闊葉砧木上的紅陽獼猴桃葉片凈光合速率下降,稱為“午休”現象。結合圖2分析,這主要是由于外界環境中 ,使氣孔導度 ,直接抑制光合作用的 過程。(3)

32、紅陽獼猴桃葉片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受多種環境因子的影響,因此,在研究過程中除了要測量光照強度日變化外,還應測量 等的日變化(至少寫出2點)。(4)研究表明嫁接紅陽獼猴桃的最佳砧木是 。【答案】27(9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1)光照增強(和氣溫升高) 類囊體 H、ATP (2)氣溫過高 變小 暗反應 (3)大氣中CO2濃度、溫度、相對濕度等(2分) (4)長果獼猴桃【考點定位】光合作用【名師點睛】本題以生理過程圖為載體,綜合考查學生對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過程及其聯系的掌握情況。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熟練識記并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系統地全面地構建知識網絡,盡可能地聯系細胞的結構和功能。28(8分

33、)下圖是生長激素(GH)分泌調節及作用機制圖解,據圖回答:(1)圖中物質A是一種 ,其作用于GHRH神經元,導致該神經元膜外發生的電位變化是 。(2)在應激狀態下,GH分泌增多可通過刺激肝臟細胞釋放IGF-間接調節GH的分泌,這種調節機制稱為 ,其意義是 。(3)人體進入青春期后身體迅速長高的原因是 。(4)從生長激素分泌調節過程看,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 。(5)某患者由于垂體分泌的GH增多而患上“垂體性糖尿病”,原因是 。【答案】28.(8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1)神經遞質 由正電位變負電位(2)負反饋調節 維持人體內GH含量的相對穩定(3)雄(雌)性激素分泌增加,

34、促進GH分泌(4)一方面神經系統可以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2分)(5)GH過多導致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組織細胞攝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減少,血糖升高系統的功能,如GH的反饋調節。(5)某患者由于垂體分泌的GH增多而患上“垂體性糖尿病”,據圖分析,GH增多,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組織細胞攝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減少,所以血糖升高。講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圖形,從圖形中尋找信息解決實際問題,最終上升為一種能力。【考點定位】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過程29. (7分)當植物被害蟲危害后,感染部位會產生水楊酸(SA),后者能誘導植物釋放揮發性化學物質,以吸引害蟲的天敵,從而形

35、成間接防御反應。水楊酸甲酯(MeSA)被植物吸收后可轉化為SA。科研人員通過在無公害茶園噴施不同濃度的MeSA溶液,分析害蟲及其主要天敵種群密度的變化,以期為茶樹害蟲的無公害治理提供依據,結果如下表。分析回答:MeSA/mmol·L-1處理時間/h植食性害蟲/頭·0.25m-2捕食性天敵/頭·0.25m-2寄生性天敵/頭·0.25m-2益害比天敵數害蟲數024338.26.513.8116.748586.613.822.3116.20.124305.39.417.5111.348515.713.233.4111.10.224298.811.023.218

36、.748436.318.840.417.40.424273.612.719.418.548332.315.636.516.40.824259.68.815.2110.848327.512.134.617.0(1)水楊酸甲酯誘導茶樹產生的揮發性化合物屬于生態系統的 信息,它引起植物形成間接防御的現象可說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具有 功能。(2)寄生性天敵在該茶園生態系統中屬于 (成分)。(3)根據表中數據分析,MeSA處理后,植物釋放的揮發性物質對植食性害蟲 (能/否)產生一定的驅避作用。與24h相比,處理48h對天敵誘集的效果 。(4)研究表明,MeSA最佳處理濃度是 。(5)利用MeSA進行害蟲

37、防治,除可以減少農藥污染外,還能夠 ,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答案】29.(7分,每空1分)(1)化學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2)消費者(3)能 好(4)0.4 mmol·L-1(5)增加生物種類使食物網更復雜【考點定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30. (9分)家雞短腿和正常腿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雞冠的形狀由兩對等位基因(M與m、R與r)控制。相關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分析回答:P正常腿玫瑰冠 × 短腿豆冠F1短腿胡桃冠 正常腿胡桃冠=11F1短腿胡桃冠個體自由交配得F2正常腿 : 短腿 = 12正常腿和短腿中,均有四種雞冠形狀,且胡桃冠 : 玫瑰冠

38、豆冠單冠9331(1)控制雞腿長度及雞冠形狀的三對等位基因在遺傳時遵循 定律。(2)F2中正常腿短腿12,不符合孟德爾性狀分離比,原因是 。(3)F1中短腿胡桃冠雞的基因型是 ,這類雞產生的配子有 種。(4)對F2中正常腿胡桃冠雞進行測交,應選擇表現型為 個體作為另一親本,測交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 。(5)讓F2中全部短腿玫瑰冠公雞與短腿豆冠母雞雜交,后代中短腿玫瑰冠雞占 。【答案】30.(9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1)基因的自由組合(2)短腿基因純合致死(3)DdMmRr 8(4)正常腿單冠雞 1/9(2分)(5)4/27(2分)【考點定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31(8分)骨肉瘤是

39、最常見的惡性成骨性腫瘤之一。科研人員研究曲古抑菌A(TSA)對人骨肉瘤細胞凋亡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為臨床治療尋找新方向。實驗過程如下:步驟1 用含青霉素和鏈霉素的高糖培養基,在37、5% CO2培養箱中培養人骨肉瘤細胞一段時間。步驟2 取適宜濃度的處于生長旺盛期的人類骨肉瘤細胞,用加入不同濃度的TSA(0200 ng·mL-1)的培養基繼續培養24h。步驟3 對各組細胞進行抽樣檢測,檢測方法是先用臺盼藍試劑(一種細胞活性染料)染色再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統計細胞存活率(未染色細胞數/細胞總數×100%),結果如圖1。步驟4 分別提取TSA濃度為0 ng·mL-1、25

40、 ng·mL-1、50 ng·mL-1處理的3組細胞,測量細胞中與凋亡相關的基因(Bax、Bcl-2)和-肌動蛋白基因(不同的組織細胞中表達相對恒定)表達的蛋白質量并計算比值,結果如圖2。分析回答:(1)與正常成骨細胞相比,骨肉瘤細胞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其主要原因是 。高糖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鏈霉素的目的是 ,細胞培養箱中保持5% CO2的作用是 。(2)步驟2中,設置0 ng·mL-1 TSA實驗的主要目的是 。(3)用臺盼藍試劑檢測細胞活性的主要原理是 。(4)圖1所示結果表明 。(5)根據圖2判斷,骨肉瘤細胞中 基因過度表達會加速細胞凋亡。【答案】31.(8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1分)(1)骨肉瘤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防止雜菌污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