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共管理學第一章 緒論:公共管理(學)的視野A一、填空 1、公共選擇學派的奠基者是 布坎南 。2、 世界銀行在20世紀80年代末用 政治危機 來概括非洲國家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3、20世紀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徑 在美國大學的公共政策學院逐漸成長起來。 4、B途徑美心發展 經驗理論 ,主張在公共部門中引入和人部門的管理經驗和模式。、波齊曼和斯特拉斯曼于出版的 公共管理戰略 被認為是第一部較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書。6、公共管理學更多以 經濟學 為基礎。 7、公共管理學主要以 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動 作為研究對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凱恩斯主義為西方經濟學的主流流派,給西方經濟國家普遍采用了
2、干預主義政策 。二、多項選擇 1、我國學者往往以(AC )的角度來區分管理和行政這兩個概念. A組織實體 B經濟實體 C 管理實體 D 政治實體 2、傳統公共行政學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礎上 A科層制理論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內部取向 3、毆文.休斯在<<公共管理與行政>>一書認為(ABC )都是對公共部門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組織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國防 B外交 C教育 D社會保障 5、經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進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漸匯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徑 B治理 C
3、 B途徑 D善治 6、在當代政策分析學科中最有影響的經濟途徑是( BC ) A行為主義學派 B公共選擇理論 C新制度學派 D科學管理學派 7、孟德斯鳩等人所提出的“三權分立”思想中“三權”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監督 D 司法三、解釋概念1、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別是行政機關為公眾提提供服務的活動,行政官員或行政人員在這種活動中主要是執行由別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關注的焦點是過程,程序以及將政策轉變為實際的行動,并以內部定向關心機構或人員以及辦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組織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活動,它主要關注的不是過程,程序,而更多的是關注取得的結果和對
4、結果的獲得負個人責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競爭性的和排他性的貨物。4、行政國家 答:行政國家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壟斷的進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資本主義國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權力主體關系,行政權利和活動擴張;具有制定同議會立法效力相當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決效力相近的行政裁決權,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國家和社會事物,從而起到最活躍和最強有力國家作用的一種國家現象。5、純公共物品答:是指凡是能嚴格滿足消費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四、簡答1、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答: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系統分析法 2)比較分析法 3)實驗分析
5、法 4)案例分析法 。2、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答: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1)英美的市場主導模式2)歐洲或萊茵模式3)東亞的政府主導型模式。3、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答: 1)政企不分,政資不分;2)機構臃腫,效率低下; 3)權力過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薄弱。 4、入世后,我國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面臨哪些嚴峻的挑戰?答:1)入世對政府管理方式的沖擊2)入世對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3)入世對公務員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論述題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與傳統公共行政學的區別? 答:第一, 就研究對象與范圍來說,公共管理學并不像傳統的
6、公共行政學將自己局限于政府機關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對象擴大到其他政府機關和非盈利組織或第三部門,甚至私人部門的公共方面。第二,公共管理學更具跨學科,綜合性的特點,第三,公共管理學將研究焦點由傳統的公共行政學的“內部取向”轉變為“外部取向”。第四,公共管理學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學沒有涉及的其他主題。第五,公共管理學既是實證又是規范的。第六,公共管理學將自身建立在當代公共部門管理的實踐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實踐基礎上。因此,與傳統行政學相比, 更具有現實性。 2、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的區別? 答:第一,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與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識不強。第三,與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門
7、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強調責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統,比私人組織中的人事管理系統要復雜和嚴格的多。第五,與私人部門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廣泛而復雜的政府活動,因此它具有明顯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點。第一章 緒論:公共管理(學)的視野B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題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10分)1、對政府管理運行職能包括的內容提出七職能說(即POSDCORB)的學者是( D )。A、法約爾 B、孔茨 C、奧唐奈 D、古利克2、下列物品中不是準公共物品的是( C )。A、能源 B、通信 C、國防 D、教育3、作為一
8、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公共部門管理特別是政府管理的形成是以兩本教科書為標志的,它們是( B )。A、行政之研究和公共行政評論B、公共行政學研究導論和公共行政原理C、政策科學和公共政策分析與管理D、公共行政學和行政科學論文集4、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思想是由( A )提出的。A、孟德斯鳩 B、洛克 C、潘恩 D、杰斐遜5、第一本為“公共管理”確立基本學科框架的教科書是( C )。、美國的公共管理研究、理解和管理公共組織、公共管理戰略、公共管理精華讀物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行政管理學與其他學科相區別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對象,即 公共組織 。、傳統公共行政學范式建立在 科層制理論
9、和 政治行政二分法 的基礎之上。、波齊曼在兩種公共管理概念一文中指出的公共管理途徑是指 P途徑 和 B途徑 。、當代政策分析中,最有影響的經濟學途徑是 公共選擇理論 和 新制度學派 。、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系統分析 、 比較分析 、 實驗分析 和案例分析。三、解釋概念(每小題分,共分)、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公的福祉與公共利益。、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壟斷性以及收費困難等特征的物品。、行政國家:是指世紀末世紀初,與壟斷
10、進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資本主義國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權力主體關系,行政權力和活動擴張;具有制定同議會立法效力相當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決效力相近的行政裁決權。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國家和社會事務,從而起到最活躍和最強有力國家作用的一種現象。、現代市場經濟:一種將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以市場機制為社會資源的主要配置手段的經濟體制或經濟運行方式。 四、簡答題(每個分,共分)、公共管理與私部門管理的區別有哪些?答:a, 政治權威與經濟權威(分)b,多元制衡與自主性(分)c,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分)d,法的支配與意思支配(分)e,政府與市場(分)f,多元理性與經濟理性(
11、分)6、什么叫做新公共管理?答:a, 新公共管理是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義、企業型政府、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行政的通稱。(分)b, 始于20世紀80年代大規模的政府改革,使政府管理的運作發生了變化,由傳統的官僚制的、層級制的、缺乏彈性的行政,轉向市場導向的、因應變化的、深具彈性的公共管理(分)c, 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為假設,基于公共選擇代理人理論及其交易成本理論,以傳統的管理主義和新泰羅主義為基點而發展起來的,(分)其核心點在于:強調經濟價值的優先性、強調市場機能、強調大規模使用企業管理的哲學與技術、強調顧客導向的行政風格。(分)7、公共管理學的特質及其與傳統公共行政學的區別是什么答:整合性、主
12、體性、戰略性、新治理、價值調和與責任、政府改革與再造、學科綜合性(一個要點1分)、學習和研究行政管理學有什么意義?答:學習與研究行政學,把握行政管理規律, 有助于科學地發揮國家行政管理職能,實現行政管理目標。(分)有助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分) 有助于迎接當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挑戰。(分) 有助于提高管理干部的素質。(分)五、論述(第一題分,第二題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與其它體制不同點有哪些?答:)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政府干預的范圍、內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分) a,世紀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都奉行自由經濟政策,(分)奉行三個原則:私有
13、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原則、契約原則、自我負責原則(分)b,由于爆發經濟危機,二戰以后,凱恩斯主義成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采用了干預主義政策(分)c,世紀年代以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出現“滯漲”現象,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潮由此興起(分)d,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當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來進行的(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政治文化和歷史傳統等方面的差別,各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分)英美的市場主導模式(分);歐洲或萊茵模式(分);東亞的政府主導模式(分)、案例分析:答:溫州市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有為”與“無為”,很好地反映了轉型時期我國政府職能轉變
14、所表現出來的幾大特點,即改變管理理念,為全社會提供服務(分);改革企業制度,實現政企分開(分);加強法制建設,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系(分);實行宏觀調控,穩定經濟發展(分);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分)溫州市政府的“無為與有為”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無為 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有著自身的動力和內因,而政府的“無為”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環境。溫州市市長曾說:“在溫州,凡理論和實踐發生矛盾時,先服從于實踐。”于是個體工商業、服務業、家庭工廠、掛戶經營、雇工經營、買賣合同、長途運輸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讓它發展。1984年在平陽縣錢庫鎮出現了私人錢莊。當時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堅決取締,而溫州各級政
15、府因為考慮到錢庫鎮當時經濟發展的需要,并沒有強制取締,而是在爭取錢庫鎮的銀行和信用社率先實行利率浮動改革的試點后,最后錢莊于1989年在無證經營了五年后自行關閉。在溫州人民群眾自發發展民營經濟的推動下,溫州政府順經濟改革的需求,先后出臺了許多突破當時政策或在全國率先改革的法規和措施,如中國首份個體工商執照、首個關于私營企業的地方法規、首家實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強化市場和質量管理的有為 八十年代末,溫州的形象和聲譽曾一度出現空前的危機。如溫州低質皮鞋在杭州武林廣場被焚;永嘉的虛假廣告;倉南的假商標等。溫州的信譽危機強烈震撼著溫州政府。為此溫州政府轉變強化管理職能,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開始全面整
16、頓。并加強質量管理,在外出水陸交通要道設立檢查站,對皮鞋、低壓電器等產品的出境實行“準運證制度”,嚴堵假冒偽劣產品的外流。在此基礎上溫州政府提出“質量立市”的口號,在全國率先制定“質量立市”的地方法規。1992年溫州政府繼而提出以質量和品牌為核心的二次創業的戰略目標。總之,溫州政府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加強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人、物、信息、資金流通的成本。同時減少政府對經濟的主體干預,簡化和減少行政審批手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限時辦理制度,提高政府辦事效率。請結合本章政府基本職能的有關理論分析此案例,對溫州市政府的“有為”與“無為”,你是如何認識和理解的?第二章 公共組織理論A一、選
17、擇題: 1、對于組織高層管理者而言,權力來源的主要方面有( ABCD )。A、正式的職位 B、所控制的資源 C、對決策前提和信息的控制 D、居于組織中心位置2、認為人一般生來厭惡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的理論是( A )。A、X理論 D、Y理論 C、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D、超Y理論3、自上而下的權利運行的目的包括的六個方面是( ABC )。A、對下層單位的資源進行投入控制B、實行產出控制C、改變任務環境來進行環境控制D、控制上級4、公共組織的構成要素( ABCD )。A、組織人員 B、組織目標 C、職能范圍 D、技術和信息5、組織的共性有( ABC )。A、某種特定的目標 B、一定的結構和
18、行為方式 C、其內在的精神意識 D、封閉性6、總體上,純粹官僚模型具有以下特點( AB )。A、有明確的職權等級制B、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非人格化C、代理人政府D、存在“控制范圍”7、組織變革的過程包括以下環節( ABCD )。A、對危機的感知 B、變革方向的確定 C、變革 D、監督調整8、我國地方行政組織的層次劃分的類型( BCD )。A、一級制 B、二級制 C、三級制 D、四級制9、按照現代組織理論,組織環境可分為( ABCD )。A、一般環境 B、具體環境 C、國際環境 D、社會環境二、填空題1、最常見的組織沖突有 目標與顧客的沖突 、功能與領域的沖突 、目標間的沖突 三種形式。2、組織協調
19、可分為 水平協調 、 垂直協調 兩類。3、公共組織的一般結構形式有 直線結構 、 職能結構 、 直線職能結構 、 距陣結構 四種。4、我國的行政組織可分為 中央行政組織 、 地方行政組織 兩大層次。5、M·奧爾森把集體利益具體分為 相容性集體利益 、 排他性集體利益 兩種。6、按照現代組織理論,組織環境可分為 一般環境 和 具體環境 。7、在公共組織的一般環境中,政治環境 、 經濟環境 、文化環境 、 技術環境 是最重要的環境構成因素。8、生命周期是探討組織成長的一個有用的概念,它說明了組織的 產生 、成長 和 最終衰落 的情況。9、公共組織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完成其生命周期,生命周
20、期的發展階段主要有四個 產生階段 、 集中化階段 、規范化階段 、 精細化階段 。10、政府再造要分別從 目標 、 激勵 、 責任 、權力 、 文化 五個方面入手,采取 5C 戰略與之對應,進而通過 變革 完成變革。三、名詞解釋:1、公共組織: 公共組織就是以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協調社會公共關系利益關系利益為目的的組織,它既包括政府組織,也包括第三部門組織。2、管理層次:指公共組織內部縱向劃分的等級數。3、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級管理者或一個組織有效管理的下級人員或單位、部門的數量。4、公共組織環境:公共組織身外所有能夠直接或間接對組織存在與發展產生影響的總和。 5、政府再造:指對公共體制和公共組織
21、進行根本性的轉型,以大幅提高組織效能、效率、適應性以及創新的能力,并通過變革組織目標、組織激勵、責任機制、權力結構以及組織文化等來完成這種轉型過程。四、問答題:1、公共組織的構成有那些?1、答:組織人員;組織目標;職能范圍;機構設置;職位設置;權利與職權;權責劃分;規章制度;團隊意識;組織設計;支持硬件;技術和信息。2、行政組織體制的基本類型?答:首長制與委員會制;層級制與職能制;集權制與分權制;完整制與分離制。3、政治環境對公共組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答:(1)政治體制確定了公共組織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政治權利劃分賦予了公共組織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和約束性,并勾勒出了不同組
22、織間的政治關系;(3)國家機構形式決定了各類公共組織的活動范圍;(4)政府機構的設立意味著行政組織擁有超越其他公共組織的權利,在組織生態圈中屬于強者;(5)政黨制度使部分公共組織能夠以強有力的集體行動參與決策;(6)公共政策是組織活動的結果,也是公共組織施加影響的工具,公共政策為公共組織、公共組織與其他組織之間提供了相互之間施加影響、進行妥協和解的通道。4、為什么說公共組織是一個不斷與其環境發生作用的開放系統?答:(1)開放使公共組織能夠建立起完善的新陳代謝機制。公共組織越開放,其與組織環境關系越密切,對社會需要越敏感,也越能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2)開放的公共組織具有再生功能,能夠實現組織的
23、再生產。開放的 公共組織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自己,通過自身適應性程序來化解外界沖突,保持組織系統穩定,提高生命力。因此,面對組織環境變化,公共組織必然要進行變革。五、論述題1、試分析X、Y理論的內容。答:X理論的假定:1)人一般生來厭惡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2)對大多數人必須動用懲罰措施進行強迫、控制、指揮與威脅,以鞭策他們努力實現組織目標; 3)人一般愿意受人指揮,希望逃避責任,相對而言沒有進取心,把安全看得重于一切。Y理論的假設:1)工作與休息實質上消耗的體力與腦力是一樣的,人一般并非天生不喜歡工作;2)外界控制與懲罰并非是導致向組織目標努力的唯一手段,人只要做出承諾去完成一件
24、事,他就會自我控制;3)對任務所作的承諾和完成任務后所得的回報成正比,這將產生獻身于組織目標的努力;4)人一般會主動承擔責任;5)解決組織問題需要員工的努力;6)一般人的潛力沒有被發掘。2、論述“政府再造”論給出的關于完美政府組織的標準。答: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2)社區擁有的政府;3)競爭型的政府;4)有使命感的政府;5)結果導向型的政府;6)顧客驅使的政府;7)企業化政府;8)預知型政府;9)分權的政府;10)市場導向型政府。第二章 公共組織B一、填空1、_組織_是指一定的環境中,人們通過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公共心理意識,并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目標而按一定方式聯合以來的有機整體。2、公共組織按權威
25、與等級結構標準分類,可分為三中模型:古典模型、官僚模型、_第三部門行政模型_。3、矩陣結構是以_完成某項工作_為核心,以有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臨時機構來履行工作任務的結構。4、依權利運行的方向可將權利劃分為自上而下的權利,自下而上的權利和_橫向權利_。5、_公共選擇理論_關于政府行為有個一非常有影響的論點,便是政府及其官員是預算最大化者。6、公共組織生命周期的發展階段主要有四個:產生階段、_集體花階段_階段、_規范化階段、精細階段。7、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共組織變革理論當數_“政府再造”理論_。8、_科層組織_是現代組織結構的主導形式。9、公共、行政人員行為的三種基本模型是_成人
26、發展模型_、文化行為模型、政治行為模型。10、_尖形_結構中管理層次分明,上級對下級控制嚴格、影響力強。二、選擇題(單選)1、在制約上,指令和義務限制了自主權和靈活權的組織是( B )。A私人組織 B公共組織 C第三部門組織 D非政府組織2、_ C _是保證組織角色明晰話的基本手段。A機構設置 B職位設置 C權貴劃分 組織設計3、管理理論的基礎是_ C _創立的官僚理論。A L.古力克 B L.厄威克 C 切斯特·I·巴納德 D馬克斯·韋伯4、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在一定規模的組織內_ A _。A成反比關系 B成正比關系 C毫無關系 D有時有關系,有時無關系5、美國衛
27、生及衛生服務不與退伍軍人管理局發生關系產生的沖突屬( A )。A目標與顧客的沖突 B目標間的沖突 C功能與領域的沖突 D以上三種都不是6、各種形式的仲裁委員會屬( B )組織。 A B C D7、最早致意夏季絕對服從上級的觀點的是( D )。A亞伯拉罕·馬斯洛 B馬克斯·韋伯 C尼古拉斯·亨利 D切斯特·I·巴納德8、許多城市的政府定期出版時事通訊并對某些重要會議進行電視轉播,盡可能樹立政府在媒體中的良好形象,這表明_ D_的重要性。A政治環境 B經濟環境 C文化環境 D公共輿論三、名詞解釋1、公共組織:廣義上指以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協調社會公共
28、利益關系為目的的組織。它既包括政府組織,也包括第三部門組織。狹義上指國家機關組織。2、委員制:又稱合議制,指行政組織的法定最高決策權由兩個以上的委員通過委員會集體執掌的組織體制。3、完整制:又稱集約制或一元統屬制。是指行政組織中同一層級的各個機關受一個機關或一位行政首長指揮,監督的組織體制。4、公共組織環境:公共組織身外所有能夠直接或間接對組織存在與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的總和。5、政府再造:對公共體制和公共組織進行根本性的轉型,以大幅度提高組織效能效率,適應性以及創新的能力,并通過變革組織的目標、組織激勵、責任機制、權利機構以及組織文化等來完整這種轉型過程。四簡答1、簡述公共組織的構成要素。1、
29、公共組織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一下方面:組織人員 組織目標 職能范圍 機構設置 職位設置 權利與職位 權責劃分 規章制度 團體意識 組織設計 支持硬件 技術信息2、行政組織體制的基本類型有那些?2、 行政組織體制可以按不同的標準來劃分:根據行政組織中最高決策所屬人數可分為:首長制與委員制 根據行政組織構成單位的功能和性質可分為:層級制與職能制 根據行政組織權利的使用特點可分為:集體制與分權制 根據行政組織中同一層級各部門所受的指揮和控制可分為:完整制和分離制3、 簡述公共組織環境的基本構成要素。3、公共組織的一般環境中,最重要的環境構成要素如下: 政治環境:主要包括:政治體制、政治權利、國家機構、
30、政府機構、政治制度、 公 共政策等方面;經濟環境:只要包括:經濟體制、經濟利益、經濟實力、產業結構等;文化環境:主要包括:認知、價值、意識、形態、行為規范、道德等;技術環境:經驗技術、實體技術、知識技術4、 簡述公共組織的特性公共組織的特性:以追求公共利益為其價值取向;活動手法律法規限制并具法律的權威;權威的割裂;受到高度的公共監督 公共組織間的相互依存性;政治因素的考慮;目標模糊不清并不易測量;獨占性; 行為具有強制性。五、論述題1、論述我國政府組織的結構。1、縱向結構我國的行政組織可分為中央行政組織和地方行政組織兩大類。中央層次即指中央人民政府一級,地方行政組織的層次可分為三種類型 兩級制
31、 三級制 四級制地方行政組織中,我國設有特別行政區一級,包括香港和澳門。 橫向結構我國的行政部門按職能大體分為業務部門和輔助部門結合其他方式進行分部,主要有:按地區劃分按服務對象劃分按行業和產品類型劃分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與橫向結構相互交織而形成了性組的結構網。在我國,行政組織中的橫向結構服從于縱向結構2、論述目前關于政府變革趨勢的研究。目前,關于組織變革趨勢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著眼于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特征及內部個體作用的變化二是著眼于組織結構的變化三是著眼于組織功能的變化。 第三章 政府改革與治理A一、 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政府管理的途徑將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主要包括“
32、最小國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 善治 ”等用法。2、提供公共物品和 公共服務 是網絡治理的根本任務。3、“新公共管理”往往被人們描述為一場追求“三E”的管理改革運動,其中“三E”是指 經濟 、效率和效益。4、休斯認為:西方公共部門改革存在兩種密切聯系的趨勢一是 公共部門向市場化發展 ;二是不斷脫離官僚體制。5、當代政府內部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最顯著特征是公共行政中的 管理主義傾向 。6、從1952年開始我國進行了建國一來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機構改革,這次改革以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為中心。7、 加強中央集權 已成為當前轉變政府職能,校正政府在市場經濟中“錯位、缺位和越位”行為的最迫切工作。8、“
33、 自組織的網絡 ”主要從公民社會部門的角度來分析治理,將治理看成是橫向聯合的“公民參與網絡”,是一種“社會中心論”的治理觀。9、在美國,政府間合作網絡有三種主要的類型,它們是政府協商會、特區 和地方政府之間在特定領域的合作。10、 合作網絡途徑 綜合考慮了政府層面和非政府層面有關的治理的用法,用它來描繪相互依存時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對當代公共管理的環境變遷及其發展趨勢具有很強的解釋能力。二、選擇題(不定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20分)1、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 A )表明美國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熱潮。A、重塑運動 B、撒切爾主義 C、精簡政府改革 D、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化2、以下哪種治理不屬于網絡
34、治理的實踐類型( ACD )。A 、全球治理 B、村落治理 C、民族國家的治理 D、社區治理3、1979年,英國保守黨政府推行了西歐最激進的政府改革計劃,這種改革的特征是( BCD )。A、政府精簡機構 B、注重商業管理技術 C、引入競爭機制 D、顧客導向4、從1949年到2002年我國前后經歷了( C )次較大的以機構改革為重點的行政體制改革。A、5 B、6 C、7 D、85、網絡治理的多重困境主要表現為( ABCD )。A、可治理問題 B、合法性問題 C、有效性問題 D、責任性問題6、政府管理途徑的分析對象是( A )。A、政府部門與市場力量的關系 B、公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關系C、多中心的
35、公共行政體系 D、建構公共服務供給的合作網絡7、下面哪種模式代表了一種私人部門管理理念和公共部門管理觀念的新融合,強調公共服務的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門“良好的實踐”中的質量管理思想。( D )A、小型化與分權模式 B、效率驅動模式 C、追求卓越模式 D、公共服務取向模式8、( D )是引發西方各國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A、全球化趨勢 B、傳統的官僚體制的失效 C、商業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響 D、經濟衰退、財政赤字、福利國家不堪重負9、( C )因新公共管理的改革的深度、廣度、持續時間和成效而被許多國家奉為典范。A、英國 B、美國 C、新西蘭 D、澳大利亞10、公私合伙網絡常見的方式有( ABC )
36、。A、財政補助 B、特許經營權 C、公私合營企業 D、志愿服務三、解釋概念(每小題4分,共20分)1、治理治理:指為了實現與增進公共利益,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等眾多公共行動主體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環境中分享公共權利,共同管理公共事務的過程。2、治道變革:指西方政府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需要來界定自己的角色,進行市場化變革,并把市場制度的基本觀念引進公共領域,建設開放而有效的公共領域。3、全球治理:一般用來指為了維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國際社會通過有約束力的制度安排,對全球生活中出現的生態、移民、毒品、地區沖突、貧富差距和國際共同財產等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4、財政補助:即為了支持某些與公共利益
37、相關的項目及其群體,政府部門在財政上給予幫助,如對重大科研項目的撥款,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給付和對教育機構,在讀學生,醫療機構等的補助。四、簡答題1、 治理與統治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1)聯系:目標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權利維持社會秩序和處理公共事務,以促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區別:管理的主體不同管理的客體不同管理的機制不同管理的手段不同管理的重點不同2.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措施是什么?1)政府職能的優化2)公共服務的市場化3)分權4)引入現代化管理技術5)人力資源管理改革6)機構的重組3.增強網絡的責任性和回應性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強化?1)加強行政倫理建設,重塑職業主義精神2)完善公共責
38、任制度,確保公共權利的實現3)政府有著特殊責任的定位4.簡述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重點。1)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2)完善宏觀調控體系3)健全金融監管體制4)繼續推進流通管理體制改革5)加強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設五、論述題1、試論述我國歷次機構改革的教訓。1)政府改革的被動適應性遠遠大于主動的前瞻性。2)政府改革視角的狹隘3)缺乏對政府改革理論上的反思4)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會系統5)效率主義改革典范的局限2、試論述西方各國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1)經濟和政治因素在將改革提上議事日程上起了決定的作用。2)經濟全球化的出現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個推動力3)新技術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當代西方
39、政府改革的一種催化劑。4)傳統的官僚體制的失效和商業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響指當代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的另一個動因。第三章 政府改革與治理B一、 填空(每空一分,共10分)1、 政府 與 市場 是人類社會的兩種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也是推動、控制和影響社會發展的兩股強大的力量。2、 政府改革 與 治理問題 構成了當代公共管理學或公共行政學研究的一個核心主題。3、20世紀70年代的 福利國家 是官僚行政鼎盛時期的重要標志。4、20世紀70年代,英國開始在公共服務中推行 競爭招標制 ,并在80年代初以立法的形式在地方推行。5、政府間合作網絡有三種主要的類型。一種是政府協商會。另一種是 特區 。最后一種是
40、地方政府之間在特定領域的合作。6、合作網絡的權威從根本上來源于 政治權威 的認同,是政治系統以法律或默認的方式將公共權利賦予了其他行動主體。7、當代西方政府改革運動中最早出現的模式是 效率驅動模式 ,往往被稱為撒切爾主義的政治經濟學。8、從1952年底開始,我國進行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叫大規模的機構改革,這次改革以加強中央集權 為中心。二、選擇(每題2分,共10分)1、步入階級社會后,國家和政府成了管理公共事務的主要組織形式,其主要職能有(AB )A 政治統治職能 B 社會管理職能C 經濟控制職能 D 生活事務職能2、詹姆斯.N.羅西瑙的“沒有政府的管理”是指( ABD )A 全球治理 B 國際治
41、理 C 社區治理 D 世界秩序政府治理3、網絡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有( ABCD )A 應對不確定環境 B 處理社會關系C 制定和調整網絡管理條例 D 培育網絡共同價值與信念4、被人們視為新公共管理改革最為迅速、系統、全面和激進的國家有( ABC )A 新西蘭 B 澳大利亞 C 英國 D美國5、在公共人事管理改革方面,西方發達國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BC )A 放松管制、增加靈活性 B 公共管理者的非職業化C 績效評估以及靈活的付酬制度 D 進行績效評估和反饋一、 概念分析(每題4分,共20分)1、公共管理:就是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即包括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生產與供給的管理。2、治道變革:西方
42、政府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需要來界定自己的角色,進行市場化變革,并把市場制度的基本觀念引進公共領域,建設開放而有效的公共領域。3、治理:指的是為了實現與增進公共利益,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等眾多公共行動主體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環境中分享公共權利,共同管理公共事務的過程。4、全球治理:一般用來指為了維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國際社會通過有約束力的制度安排,對全球生活中出現的生態、移民、毒品、地區沖突、貧富差距和國際共同財產等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5、民族國家的治理:這里特指在民族國家的范圍內對政府主導的公共物品供給過程的管理。四、 解答題(每題8分,共32分)1、公共管理學的主要內容。答:(1)即時
43、的職業化管理。(2)明確的管理目標和績效評估。(3)強調產出控制。(4)實行部門分權。(5)引入市場競爭機制。(6)強調運用私營部門的管理風格和方法。2、 治理與統治的聯系與區別。答:治理與統治追求的目標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權利維持社會秩序和處理公共事務,以出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二者在實現公共利益的過程上又具有明顯的區別,表現在:(1)管理的主體不同。(2)管理的客體不同。(3)管理的機制不同。(4)管理的手段不同。(5)管理的重點不同。3、 什么是治理的客體?答:治理的客體是正在影響或有可能一向全人類的跨國際問題,包括公益和公害問題,可分為:(1)生態環境問題。(2)政治軍事問題。(3)社
44、會生活問題。(4)國際經濟問題。4、 為什么社區部門興起成為治理公共事務的模式設計?答:因為它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能夠解決政府、市場難以解決的眾多復雜的公共問題,能夠填補政府部門難以介入的空間,表現在:一方面,各種社區組織更關心其服務對象,更強調自下而上的參與,更了解社區自身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通過整合社區資源,社區組織能夠推動社區成員參與社區的發展計劃,參與解決社區內的公共事務,并使公共服務直接處于社區民眾的監督和控制之下。五、述題題(每題14分,共28分)1、分析西方各國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答:西方各國政府改革運動以及新公共管理實踐模式的興起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首先,經
45、濟和政治因素在將改革提上議事日程上起了決定的作用。其次,經濟全球化的出現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個推動力。再次,新技術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種催化劑。最后,傳統的官僚體制的失效和商業管理模擬的示范性影響是當代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的另一個動因。2、結合實際談談我們行政體制的新趨勢。答:(一)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a,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b,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方案。(三)試點城市深化公共行政體制改革方案。第四章 政
46、府間關系一、 填空1、政府間關系的研究途徑主要有三種:傳統的中央控制模式、地方自治模式和 網絡模式 。2、根據分權的程度將政府間關系的類型分為三種:政治性分權、行政性分權和行政權轉讓的是 拉焦爾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間關系的等級制結構出現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 準層級減少 ,二是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發展。4、市管縣的具體形式因地而異,其主要模式有三種:1)地市合并型2)開放合并型3) 縣改市型 。5、胡鞍鋼在 中國國家能力報告 一書中,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看成是一種博弈關系。6、中國政府的府際關系研究的作者 謝慶奎 認為政府間已由垂直聯系為主發展為橫向聯系為主。7、地
47、方自治模式的政府間體系強調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權和 自主治理 ,而不是中央的控制和影響。8、中國主要區域合作分經濟網絡組織的類型包括:一是省區間經濟協作區,二是省區毗鄰地區經濟協作區,三是省內經濟協作區,四是 城市經濟技術協作網絡 。9、網絡模式的政府間關系將從單向依賴趨向 相互依賴 。10、將政府間的管理分為三種官僚體制、市場方法和網絡管理的模式是 羅茨模式 。二、 單向選擇1、下面那一項是促使美國由“分層蛋糕”式的聯邦主義朝“分塊層蛋糕”式聯邦主義轉變( C )A 政府間關系由分權向集權的調整 B 政府間關系由集權向分權的強化C 政府間關系由集權向分權的調整 D 政府間關系由分權向集權的強化2
48、、最早在文獻中使用IGR這一術語的是( A )。A 克萊德 ·F·施耐德 B 格雷夫 C 拉焦爾 D 賴特3、在中國迄今為止研究政府間關系最為系統、最為全面的譯本專著是( B )。A 中國政府的府際關系的研究 B 國內政府間的關系C 中國國家能力報告 D 理解政府間關系4、網絡模式作為政府間關系的新型模式,那么網絡關系的最本質的特征是( D )。A 行動者的平等 B 行動者的獨立 C 行動者的合作 D 行動者的相互依賴5、我國目前的政府體制主要以( C )為主A 省-縣(縣級市)-鄉三級制B 省-市-縣(縣級市)-鄉四級制C 中央-?。ㄗ灾茀^、直轄市)-市-縣-鄉(鎮)五級
49、制D中央-?。ㄗ灾茀^、直轄市)-基層政府(縣、市、城鎮和特別區)6、西方學者將不同時期的政府間關系概括成若干類型的模式:其中著重于中央與地方的依存的模式,如圖所示: 中央對地方的依存度 高 低相互依存單方依存單方依存相互獨立地方對中央的依存度該模式屬于( C )。 A、羅茨模式 B、松村岐夫模式 C、羅斯構想 D、賴特模式 7、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在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上實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間關系在權力分配上趨向于( B )。A、集權主義 B、地方分權主義 C、均權主義 D、財政聯邦主義8、我國為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采取了對若干中心城市實行單列,并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副省級市。
50、目前,我國共有副省級市( A )。A、15 B、16 C、17 D、189、在中國,政府間關系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課題,其概念的提出始于( D )年。A、1990 B、1995 C、1996 D、199810、從整體上看,西方政府中央和地方關系的歷史進程大致經歷了( C )階段。A、由集權到分權 B、由集權到分權,再由分權到集權C、由集權到分權,再由分權到集權,再由集權走向分權D、由分權到集權。再由集權到分權, 再由分權到集權三、 解釋概念1、政府間關系:中央政府與各級政府之間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它既包括縱向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級政府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同級地方政府之間以及不存在行政隸屬關
51、系的非同級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2、“碎片化”:與“一體化”相對應。西方國家的高度城市化使地方政府不僅在數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長,而且地方政府也日益多樣化,這些地方政府都是相對獨立的政治關管轄單位,并不依賴傳統的等級制的組織原則,一體化程度很低,呈現碎片化的特征。3、層級化:指各級政府在縱向上分為若干層次,從上到下保持一定數額,采取層級控制管理,一級管一級,下級對上級負責,管理范圍逐漸縮小。4、準層級:除了正式的層級之外,還存在著一級或若干級非正式的層級,即準層級。其不存在主管地域內全部事務的地方行政長官,且沒有一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容易根據實際的發展需要進行調整。5、網絡:一般包含以下三個最基本的內容稱為網絡1)網絡是由各種各樣的行動者構成的,每個行動者都有自己的目標,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2)網絡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行動者的相互依賴3)網絡行動者采取合作的策略活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四、 簡答題1、 西方政府間關系發展的新趨勢網絡模式出現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民主意識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發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電網工程設計考核試卷
- 涂料行業新技術展望考核試卷
- 辦公室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考核試卷
- 筆的筆身材料創新考核試卷
- 珠海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題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建筑構造與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臨床技能綜合訓練(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劍橋商務英語(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唐西片區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模擬物理試題含解析
- 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健美操主項實踐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鏟車維護保養管理制度
- 反興奮劑知識試題及答案
- 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績效考核評價細則
- 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樹立正確勞動觀念弘揚勞動精神-高中專題班會模范課件展示
- 家庭教育指導師模擬題07附有答案
- GB/T 20878-2024不銹鋼牌號及化學成分
- 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數學二模試卷(含解析)
- 川教版《生命生態安全》九年級下冊第十課樹立生態文明意識 課件
- Whose-dog-is-itPartB-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2023年福建省考評員考試題
- 腫瘤預后評估的新標準和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