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年高二必修三生物單元檢測試題:第34章附答案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小編準備了高二必修三生物單元檢測試題 ,具體請看以下內容。一、選擇題(此題25小題 ,每題2分 ,共50分)1.以下關于生長素的表達 ,正確的選項是()A.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無子番茄B.在太空中生長素不能進行極性運輸 ,根失去了向地生長的特性C.植物的向光性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可能相同2.生長素濃度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頂端優(yōu)勢C.莖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
2、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3.關于植物激素的表達 ,正確的選項是()A.生產啤酒時利用赤霉素處理大麥種子可降低本錢B.具頂端優(yōu)勢的枝條 ,其側芽部位因生長素濃度過低而不生長C.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衰老 ,乙烯促進果實生長D.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4.右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在莖的向光性實驗中 ,假設測得莖向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點濃度 ,那么背光一側的濃度一定在de之間B.假設c點表示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 ,那么ce段可表示最靠近頂芽的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C.在利用生長素作用原理來培育無子番茄時 ,所用生長素濃度應低于e點濃度D.假設c點表示促進莖
3、生長的最適宜濃度 ,那么a、d點分別表示促進根、芽生長的最適宜濃度5.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對橫放狀態(tài)下植物生長的影響 ,某同學對剛萌發(fā)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以下處理:一段時間后 ,、均明顯彎曲向上生長;彎曲生長不明顯。根據上面實驗 ,以下分析正確的選項是()A.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tài)下 ,單側光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B. 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tài)下 ,重力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C.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tài)下 ,單側光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D.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tài)下 ,重力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6.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農、林業(yè)生產上具有廣泛的應用 ,以下有關說法錯誤
4、的選項是()A.利用脫落酸可促進種子萌發(fā)B.利用乙烯利可促進果實成熟C.利用一定濃度的2,4D可促進插條生根D.利用一定濃度的赤酶素溶液處理生長期的蘆葦可促使其纖維明顯增長7.在生產實踐中 ,利用植物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時 ,應特別注意()A.配制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時要用蒸餾水B.扦插所用的土壤要進行高溫滅菌處理C.不同植物的枝條可能要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D.選擇多年生且?guī)в卸鄠€芽體和嫩葉的枝條8.以下圖1、2為實驗的初始狀態(tài) ,以下關于生長素調節(jié)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圖1和圖2的實驗結果都能表達生長素的促進生長作用 ,而圖3那么能說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B.圖1的實驗結
5、果A、B都不彎曲 ,但原因不相同C.圖2中的實驗結果是放M的胚芽鞘彎向一側而放N的不彎曲D.圖3莖卷須中生長素含量外側比內側少9.對以下圖中d、e兩點生長素濃度的分析合理的是()A.假設d點對應點的濃度為b ,那么e點對應c點的濃度B.假設d點對應點的濃度為a ,那么e點對應b點的濃度C.假設d點對應點的濃度為a ,那么e點對應c點的濃度D.假設d點對應點的濃度為c ,那么e點對應b點的濃度10.從以下圖所示的實驗中 ,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是()A.生長素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B.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C.生長素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向下端運輸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軸切段形態(tài)學的上端(頂端)11.
6、1914年 ,匈牙利的科學家拜爾將燕麥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側 ,結果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該實驗在黑暗中進行 ,可排除受光不均勻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tài).該實驗證明尖端確實能產生某種物質 ,該物質是吲哚乙酸C.對照組是沒有尖端的胚芽鞘 ,結果不生長D.該實驗證明了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進行極性運輸12.某小組開展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課題研究 ,在制定實驗方案過程中 ,以下哪一項可以不考慮()A.蒸餾水處理作為對照B.配置一系列濃度梯度C.嚴格控制無關變量D.進行預實驗 ,確定實驗濃度范圍13.研究發(fā)現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對胚芽鞘、莖節(jié)間
7、切段等離體器官均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某研究小組圍繞生長素和赤霉素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得到的結果如以下圖所示。不能從中得出的結論是()A. IAA比GA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明顯B. IAA和GA具有協同作用C. 圖中表示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促進作用D. 可采用外加赤霉素的方法使幼嫩的矮小植株增高14.以下調查活動或實驗中 ,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 ,可能偏小的是()A.標志重捕法調查褐家鼠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C.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D.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統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上的菌體15.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
8、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樣方法 B.標志重捕法C.紙層析法 D.取樣器取樣調查法16.以下有關種群和群落的表達 ,正確的選項是()A.種群S型增長曲線表示種群數量和食物的關系B.繁殖季節(jié)里 ,成年鱸魚吞食幼小鱸魚的行為屬于捕食C.捕食和競爭等關系對維持群落的相對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D.人類活動不能改變群落的演替方向 ,但能改變演替速度17.從光裸的巖地演替出森林的過程中 ,由草本植物階段演替到灌木階段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 ,其原因是()草本植物階段 ,土壤中有機物較豐富 ,通氣性好灌木根系興旺 ,吸水能力強 灌木更高大 ,具更強的獲得陽光的能力 灌木階段 ,群落內競爭劇烈A. B.C. D.18.
9、右圖為某種群數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假設不考慮遷入和遷出 ,以下有關表達正確的選項是()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上升 bc段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比擬曲線Y與曲線X說明 ,自然狀態(tài)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A. B.C. D.19.用相同的培養(yǎng)液分別培養(yǎng)A、B兩種微藻 ,得到兩種微藻的生長曲線如圖甲所示 ,圖乙表示A、B微藻分別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線。現將兩種等體積的微藻混合培養(yǎng)在磷元素濃度略低于KB的環(huán)境中 ,隨時間的推移 ,預期兩種微藻的數量變化曲線最可能的是()20.某島嶼引入外來物種野兔 ,研究人員調查了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 ,并據此繪制了值變化曲線(以下
10、圖)。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15年野兔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B.第5年起野兔種群數量開始下降C.第152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D.第20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增長率為021.以下圖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以下表達中正確的選項是()A.如乙為農作物害蟲 ,t4時間點防治最好B.t3t5時間內甲、乙兩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C.t1t2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 ,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甲、乙兩種群肯定為競爭關系 ,甲的競爭力小于乙 ,競爭強度由強弱22.某山區(qū)的坡地被濫墾 ,當狂風暴雨侵襲時 ,局部山坡發(fā)生山崩。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后 ,該處出現了新的生
11、物群落。以下相關表達 ,不正確的選項是()A.該群落的豐富度比擬低B.該群落中的生物多為草本植物 ,有垂直結構C.該群落形成過程中先出現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D.假設有人類活動 ,那么該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變23.一塊棄耕的農田 ,很快長滿雜草 ,幾年后 ,草本植物開始減少 ,各種灌木卻繁茂起來 ,最后這塊農田演變成了一片森林。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將會長期占據那里 ,成為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該生態(tài)系統在此演變過程中 ,相關變化趨勢正確的選項是()24.為了研究某降水豐沛、氣溫較高的山區(qū)群落演替規(guī)律 ,生態(tài)學家利用把同一時間內的不同群落當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階段的原理 ,研究了灌草
12、叢、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等4個群落的相關特征 ,結果如下表:灌草叢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生產者固定有機物的量(t/hm2a-1)17.43116.61150.8155.50總呼吸量(t/hm2a-1)15.9392.73124.8140.98葉面積指數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質的量(t/hm2)6.65377.52398.57184.74(葉面積指數是指每單位土地面積上的葉片總面積)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該地區(qū)群落演替過程中 ,其葉面積指數逐漸減小B.該地區(qū)群落演替過程中 ,前期的干物質量增長迅速 ,后期增長緩慢C.四個群落中灌草叢和常綠闊葉林有
13、垂直結構 ,其余兩個群落那么沒有D.植被干物質的量只與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關25.研究人員調查南方一個稻田群落 ,發(fā)現近30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 ,發(fā)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原來種群密度較高的青蛙 ,現在已經很少;原來有大量的泥鰍、鱔魚、田螺等動物現在幾乎絕跡。以下對該現象的表達中 ,正確的選項是()A.稻田群落近30年來的變化是群落自然演替的結果B.稻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蟲將呈J型曲線增長C.信息傳遞在維持稻田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中不發(fā)揮作用D.近30年來稻田生態(tài)系統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有所降低題號1234567891122232425答案姓名:_班級:_學號:_得分:_ 二、非選擇題(此題共4小題
14、 ,共50分)26.(10分)為了探究不同環(huán)境下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A花盆側放在某一光照強度的地方;裝置B花盆側放在一個不透光的木箱內;裝置C花盆擺放在一個有小孔的木箱中(G、E ,G、E表示近地側 ,L、F ,L、F表示遠地側)。請答復以下問題:(1)上述實驗結果可以看出 ,生長素具有使根向_彎曲生長的作用 ,其原因是_。(2)用植物生長素調節(jié)機理解釋 ,裝置A、B幼苗莖向上彎曲生長的原因是_。(3)在裝置C中 ,假設固定光源位置 ,讓花盆和木箱一起繞d軸勻速轉動 ,那么一段時間后 ,箱內幼苗的生長狀況是_。(4)假設A、B為對照性實驗 ,A、B實驗探究的課題可表述
15、為_ ,所選的植物必須是_ ,設計該類實驗的根本原那么是_。27.(14分)桃果實成熟后 ,如果軟化快 ,耐貯運性就會差。以下圖表示常溫下A、B兩個品種桃果實成熟后硬度等變化的試驗結果。據圖答復:(1)該實驗結果顯示桃果實成熟后硬度降低 ,其硬度降低與細胞壁中的_降解由關 ,該物質的降解與_的活性變化有關;也與細胞壁中的_降解有關 ,該物質的降解與_的活性變化有關。(2)A、B品種中耐貯運的品種是_。(3)依據該實驗結果推測 ,桃果實采摘后減緩變軟的保存方法應該是_ ,因為_。(4)采摘后假設要促使果實提前成熟 ,可選用的方法有_和_。(5)一般來說 ,果實成熟過程中還伴隨著綠色變淺 ,其原因
16、是_。28.(10分)在生態(tài)學中 ,生物種群的年齡結構有兩個層次 ,即個體的年齡組成和組成個體的構件年齡。組成個體的構件年齡是單體生物所沒有的。例如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以月齡畫成椎體 ,以下圖是施肥對某種苔草的無性系構件月齡結構的影響。請答復:(1)與對照組相比 ,施肥使苔草_的分枝成為優(yōu)勢。此現象說明_。(2)苔草的幼枝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它將吸引許多的植食性動物 ,如五趾跳鼠。假設在理想狀態(tài)下 ,對苔草施肥后 ,短時間內五趾跳鼠種群數量的增長將為_型增長 ,其年齡組成類型最接近于_。(3)五趾跳鼠是危害三北地區(qū)的主要害鼠之一 ,從環(huán)境容納量的角度思考 ,提出兩種有效控制五趾跳鼠數量的具體措
17、施:_;_。29.(16分)下表是某地區(qū)森林群落演替過程中相關量的統計 ,試根據表中數據答復以下問題:調查時間調查工程1953年1973年1984年2019年葉面積指數2.486.6111.2817.76光能截獲率(%)20.342.388.995.9總初級生產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凈初級生產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該地區(qū)生物群落的演替類型屬于_ ,從數據分析 ,在演替過程中群落物種豐富度變化趨勢是_。(2)統計說明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 ,生態(tài)系統光能截獲率變化與葉面指數的關系是_。(3)請在右面坐標圖中繪出生
18、產者的呼吸量與葉面積指數之間的關系曲線。(4)以下圖是19532019年間該生態(tài)系統生物量(有機物量)統計圖 ,據圖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變規(guī)律是_。(5)在對該地區(qū)某時間群落結構進行調查時 ,可以采用_法對植物豐富度進行調查 ,同時注意調查不同物種_情況 ,以獲得群落的垂直結構。階段檢測(34章) 答案1.D 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受粉的番茄花才能得到無子番茄;在太空中由于不受重力影響 ,生長素不能進行橫向運輸 ,根失去了向地生長的特性;植物的向光性原因:單側光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 ,生長比向光側快 ,從而使植物表現為向光性 ,并沒有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不
19、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可能相同 ,低濃度促進生長 ,高濃度抑制生長。2.C 根的向地性和頂端優(yōu)勢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低濃度促進生長 ,高濃度抑制生長。莖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都說明生長素的作用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生長素濃度的增加促進生長的效果加強。3.A 頂端優(yōu)勢是由于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生長的緣故;細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 ,而不是促進細胞衰老;乙烯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的成熟。4.C 莖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向光側 ,且促進生長較向光側快 ,其濃度在bc之間;最靠近頂芽的側芽生長素濃度高于頂芽 ,且一般處于抑制范疇 ,所以最靠近頂芽的側芽中的生
20、長素濃度大于e;芽的最適宜濃度比莖的小 ,而d大于c。5.D 燕麥橫放 ,重力引起生長素向地側多于背地側 ,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背光側多于向光側 ,上方照光以及重力影響都使向地側生長素多促進生長得快 ,彎向上生長;彎曲生長不明顯 ,說明重力與單側光的共同作用使向地側和背地側生長素分布量差異不大;只受重力影響 ,中光照不影響生長素的橫向運輸 ,受重力影響彎向上生長 ,結合選項判斷D對。6.A 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 ,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與脫落 ,不能促進種子萌發(fā)。7.C 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 ,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植物才能到達目的 ,利用植物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時 ,應注意不同植物的
21、枝條可能要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8.B 圖1中 ,A中生長素不能透過玻璃片 ,胚芽鞘既不生長 ,也不彎曲 ,B中生長素分布均勻 ,胚芽鞘直立生長 ,B對;圖2中生長素分布均勻 ,胚芽鞘均直立生長;圖3中莖卷須中生長素含量外側比內側多 ,促進生長快 ,只表達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 ,不能說明生長素的兩重性。9.B 單側光刺激 ,引起e側生長素濃度多于d側 ,e側促進作用比d側促進作用快 ,結合圖可確定B對。10.A 由圖可確定本實驗的單一變量是有無生長素處理。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 ,單側光對實驗沒有影響 ,由實驗結果可確定生長素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11.A12.A 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
22、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 ,需要配置一系列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可以進行預實驗 ,確定實驗濃度范圍 ,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無關變量 ,確保因變量的變化是由自變量引起的;該實驗不需要蒸餾水處理作為對照 ,各組形成相互對照。13.C 不加激素的一組為對照組 ,由圖可知 ,加GA和IAA的莖段平均伸長量均大于未加激素的一組 ,且IAA促進植物生長作用更明顯 ,二者具有協同作用 ,但不能確定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促進作用。14.C 在標志重捕法中 ,假設標志物脫落 ,那么計算出的種群密度比實際的值要偏大。假設調查某種遺傳病時 ,只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那么發(fā)病率要高 ,這正是考生要特別區(qū)分的
23、;調查患病率 ,應該進行社會調查 ,而如果調查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 ,一般才進行家系調查。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 ,就是要統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上的菌體 ,這種處理接近理論值 ,不好判斷是否比實際值大或小。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 ,應該隨機取樣 ,如果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 ,那么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 ,可能會偏小。15.D16.C 種群S型增長曲線表示種群數量和時間的關系。繁殖季節(jié)里 ,成年鱸魚吞食幼小鱸魚的行為屬于種內斗爭。人類活動能改變群落的演替方向。捕食和競爭等關系對維持群落的相對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17.A 由草本植物階段演替到灌木階段 ,草本植物階段 ,土壤中有機物較豐
24、富 ,通氣性好;灌木根系興旺 ,吸水能力強和灌木更高大 ,具更強的獲得陽光的能力 ,因此該演替階段所需時間相對較短。18.A K值與空間和資源條件等有關 ,因此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在bc段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種群數量上升 ,由于受種內斗爭等因素的影響 ,導致出生率下降 ,因此bc段種群增長速率下降。19.D 兩種等體積的微藻混合培養(yǎng)在磷元素濃度略低于KB的環(huán)境中 ,由于B的生長速率大于A ,因此在競爭中占優(yōu)勢 ,因此A將被淘汰。20.D 15年 ,值大于1 ,說明野兔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當值小于1時 ,說明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第20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增長率0。第1520年間野兔
25、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21.B 如乙為農作物害蟲 ,t1時間點防治最好。t3t5?時間內甲、乙兩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 ,甲為衰退型 ,乙為增長型。t1t2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上升 ,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甲、乙兩種群為競爭關系 ,競爭強度由弱強弱。22.C 由于有原來的植被存在 ,因此該群落形成過程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可能不是地衣。23.B24.B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 ,該地區(qū)群落演替過程中 ,其葉面積指數先增加后減少 ,由于葉面積指數與呼吸量呈正比關系。該地區(qū)群落演替過程中 ,前期的干物質量增長迅速 ,后期增長緩慢。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結構。植被干物質的量不只與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
26、用有關 ,還與葉面積指數有關。25.D 稻田群落近30年來的變化是在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發(fā)生的演替。稻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蟲由于受到空間、食物等限制不會呈J型曲線增長。信息傳遞在維持稻田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由于環(huán)境污染導致越來越不適合生物生存 ,因此該稻田生態(tài)系統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有所降低。26.(1)地 在重力作用下G、G側生長素分布多 ,根對生長素敏感 ,抑制了近地側細胞的伸長 (2)在重力作用下E、E側生長素分布多 ,莖對生長素沒有根敏感 ,促進了近地側細胞的伸長 (3)向小孔彎曲生長 (4)光照對橫放植物生長素運輸的影響(或光照對橫放植物生長的影響) 同一物種 ,長勢相同的幼苗 單一變量
27、原那么解析 植物的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 ,根部近地側(即圖中的G、G)生長素分布多 ,根對生長素敏感 ,抑制了近地側細胞的伸長。植物的莖背地生長是由于莖的近地側(即圖中的E、E)在重力作用下 ,生長素分布多 ,莖對生長素不敏感 ,促進了近地側細胞的伸長。由A、B裝置可知 ,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的有無 ,觀察指標為植物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 ,表現出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生長素的運輸和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因此 ,實驗課題可表述為光照對橫放植物生長的影響或光照對橫放植物生長素運輸的影響。為了確保單一變量 ,實驗的植物應為同一種 ,且生長狀況應相同。27.(1)纖維素 纖維素酶 果膠 果膠酶B是由無機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 ,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B (3)適當降低溫度 低溫可降低有關酶的活性 ,延緩果實軟化 (4)用乙烯進行處理 適當提高貯存溫度 (5)葉綠素含量降低解析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港口碼頭突發(fā)傳染病應急處置流程
- 九年級下學期班主任課外活動組織計劃
- 道德與法治跨學科融合計劃
- 教育培訓售后服務流程
- 鋼琴老師教學問題解決計劃
- 教育科學出版社二年級上冊道德法治教學計劃
- 危大工程清單及安全管理措施
- 北師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安排計劃
- 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復習計劃
- 2024年教導處校際交流合作計劃
- 2025河南鄭州市新鄭市投資集團招聘2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速公路救援試題及答案
- 十八項醫(y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2025版考核試題
- 2025年軍事理論與國防教育課程考核試卷及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藥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SJG 130 – 2023《混凝土模塊化建筑技術規(guī)程》
- 2025厭氧好氧缺氧(AOA)活性污泥法設計標準
- 2025年采供血機構上崗證考試試題
- DB37-T5321-2025 居住建筑裝配式內裝修技術標準
- 2025-2030中國火箭發(fā)動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研究報告
- 自卸車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