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公式_第1頁
船舶原理公式_第2頁
船舶原理公式_第3頁
船舶原理公式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船舶原理公式匯總第一章船型系數:水線面系數 C WP=AW/LB中橫剖面系數C M=AM/Bd方形系數CB=排水體積/LBd菱形系數CP=排水體積 /A ML=排水體積 /CMBdL=C/CM垂向菱形系數C VP=排水體積 A Wd=排水體積 /CWPLBd=C/CWP排水體積符號尺度比:長寬比 L/B :與船的快速性有關船寬吃水比 B/d: 與船的穩性、快速性和航向穩定性有關型深吃水比 D/d:與船的穩性、抗沉性、船體的堅固性以及船體的容積有關船長吃水比 L/d :與船的回轉性有關,比值越小,船越短小,回轉越靈活bbn梯形法: A=ydxA=lydx =l(yi -(y 0+y3)/2)注

2、 (y 0 +yn)/2為首a0i 0尾修正項辛氏法:一法, A=1/3l(y 1+4y2+y3)二法, A=3l/8(y1 +3y2+3y3+y4)計算漂心 X =M /A =L / 2l / 2ydx其中 A=2 L' yixydx /FoyWL / 2l / 2WM=2( L)2'kiyi所以 X=L'kiyi /' yioyf計算橫剖面面積型心的垂向坐標Z=M/Add其中橫剖面面積=zydz / ydzaoys00dydzMoy=2d又可以表達為 As=2 d' yi ( 注意首位修正 )As=2zydz00Moy=2(l ) 2' ki

3、yi所以可以表達為 za=d'kiyi /' yi第二章浮心的計算 dMyoz =xFAwdzdMxoy =zAwdzx F為 Aw的漂心縱向坐標排水體積對中站面 yoz 的靜距Myoz=dxfAwdz0浮心縱向坐標 xB=Myoz/ =ddxfAwdz /Awdz00d同理可以得排水體積對基平面xoy 的靜距和浮心垂向坐標Mxoy=zAwdz0dzAwdz /dZb=Mxoy/=Awdz00同理根據橫剖面計算排水體積和浮心位置dMyoz=xFAsdxdMxoy=za Asdx。1。浮心縱向坐標 Myoz=l / 2XB=Myoz/=l / 2l / 2xAsdxxAsdx /

4、Asdxl / 2l / 2l / 2浮心垂向坐標 Myoz=l / 2zB=Mxoy/=l / 2l / 2zaAsdxzaAsdx /Asdxl / 2l / 2l / 2第三章復原力矩M R=GZBM =I T/BML =I LF/初穩性公式和穩性高復原力矩 M=GZ=GMR忽略第四章M=GZ可以得到 M=GZ= LRR重點:靜穩性曲線的特征M=GZM=GZ= L所以M= L L=GMRRR說明:船舶在正浮的平衡位置, 靜穩性臂 L 對橫傾角的導數等于初穩性高度GM故,對于靜穩性曲線來說,其遠點的切線的斜率等于初穩性高度GM第七章船舶阻力總阻力 =興波阻力 +摩擦阻力 +粘壓阻力(漩渦阻

5、力)Rt =Rw+Rf+Rpv估算阻力的近似方法海軍系數:對于船型近似,尺度和航速相同的船舶,他們的阻力 Rt 和排水量及航速都有以下的關系,Rt2/3 V2有效功率 PE和排水量已及航速 V的關系P E2/3V3又可以表示為Ce=2/3 V3/P ECe為海軍系數為排水量V 為航速 Kn艾亞法:單槳船CBC=1.08-1.68Fr雙槳船。2。CBC=1.09-1.68Fr艾亞法給出的對應于上述標準的有效功率PEPE= 0.64 V3S/C0 *0.735(KW)SV 為靜水中航行的速度C0系數可以根據長度排水量系數L/1/3和速長比 V/L 這里的 LS 垂線間長雷諾定律 C =R/1/22

6、s=f(R )摩擦阻力 Rvffef雷諾數 Re =L/V為水運動粘性系數V 為速度傅汝德數fF =V/ gl傅汝德數的比較定律smglmsmLs / Lm = Vm1/2V / gls =V/所以得出 V =V為模型船與實船的縮尺比相似定律:流體興波阻力是傅汝德數的函數, 因此總阻力必定是粘性阻力和興波阻力的和,也就是雷諾數與傅汝德數的函數(不做要求)Ct=Rt/1/2v2s=f(Re,Fr)傅汝德假定, 1 假定船體總阻力可以分為獨立的兩部分,一是摩擦阻力,二是粘壓阻力和興波阻力,合并后為剩余阻力。其中摩擦阻力 Rf 只與雷諾數有關,而剩余阻力 Rr 只與傅汝德數有關且適用于比較定律 2,

7、假定船體的摩擦阻力等于同速度同長度同是面積的平板摩擦阻力,通常用相當平板假定。光滑平板摩擦阻力公式C f =Rf/1/2v2sC f 是摩擦阻力系數 Rf是摩擦阻力2.582還有經驗公式( 1)C=0.455/(lgRe)(2)船模轉換公式 Cf=0.075/(lgRe-2)f第八章螺旋槳的工作原理升力系數CL=L/1/2v2s阻力系數 CD=D/1/2v2sV 為流體速度 S 為機翼平面面積 L 為機翼升力 D 為機翼阻力進速系數和滑脫比滑脫和螺距的比為滑脫比S=1-hP/P進速系數 J=hP/D=VA/nDVA 為螺旋槳進速,m/sn為螺旋槳的轉速伴流分數w=u/V=1-VA/V如果知道伴流分數那么進速可以表達為VA=(1-w)Vw為伴流分數重點:功率主機功率 PS螺旋槳的受到功率PDB螺旋槳在船后必須克服的轉矩 QB, 才能以轉速 n 轉動,因此 PDB=2 nQB ( 螺旋槳敞水轉矩 Q0, 敞水受到功率 PDB=2 nQ0。3。螺旋槳的推功率 PP=TVTTA船的有效功率 PE=RVV為船的航速PS-(S )-P DB-(R )-P D0-(0)-P T-( H )-P E 轉換的效率效率船后螺旋槳的效率B =P/P =TV/2nQ=0 R也可以寫成B=PD0/PDBTDBAB船身效率H =P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