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對健康危害_第1頁
物理因素對健康危害_第2頁
物理因素對健康危害_第3頁
物理因素對健康危害_第4頁
物理因素對健康危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hysical hazards特點特點自然界自然界均存在均存在具有特定具有特定物理參數物理參數工作場所工作場所有明確來源有明確來源損害與參數損害與參數強度相關強度相關距離防護距離防護適宜范圍適宜范圍其他防護其他防護 高溫作業概念 來源及職業暴露 高溫對人體影響 高溫對健康危害研究進展work in hot environment 高溫高濕作業高溫強熱輻射作業夏天露天作業冶金工業的煉焦 、煉鐵、軋鋼等機械制造工業的鑄造、鍛造等陶瓷、玻璃等工業的爐窯車間印染、繅絲、造紙等工業中液體加熱或蒸煮車間建筑、搬運、露天采礦以及各種農田勞動等熱適應熱適應生理功能改變生理功能改變中暑中暑l概念l來源l監測參

2、數l對人體危害 l一、基本概念l1.聲音與噪聲:l(1)聲音:物質受力振動產生振動波,振動波由發聲源通過空氣介質向外傳播,在一定頻率和強度下所引起音響感覺。l(2)聲波:能引起音響感覺的振動波。l 聲波頻率范圍2020000Hz。l 聲波具有波的特性,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34m/S,遇障礙物時,可被吸收、反射或繞射。l(3)噪聲:是指干擾人們生活與工作,使人不舒適、厭煩以致難以忍受的聲音。l 絕大多數情況下,噪聲是各種不同頻率和不同強度的聲音無規律的組合。l 在生產過程中,由生產性原因所產生的一切聲音統稱為生產性噪聲。l2.聲壓與聲壓級:l(1)聲壓:系指聲波在傳播過程中對空氣造成的壓力。l

3、聲壓與振幅大小成正比。l 聲壓是反應音響感覺大小的指標之一。l(2)聽閾聲壓與痛閾聲壓:l對正常人剛能引起音響感覺的聲壓為聽閾聲壓(如頻率1000Hz聲波,聽閾聲壓為210-5 帕 );l聲壓增大到對人耳引起疼痛感覺時的聲壓為痛閾聲壓(如頻率1000Hz聲波,聽閾聲壓為210帕)。l(3)聲壓級:系指用對數尺度表示的聲壓。單位為分貝(dB)。l計算公式:Lp=20lgP/P0(dB)l3.響度級:l(1)人的主觀音響量決定于聲壓和頻率。l(2)響度級:以1000Hz純音作為基準音,不同頻率純音與基準音比較,達到主觀音響感覺與基準音同樣響時,則此基準音的聲壓級為該純音的響度級。單位為phon。l

4、(3)等響曲線:系指將各種頻率的同一響度級繪制成的曲線。l聲級計(A、B、C)中的計權網絡的設計是以等響曲線為基礎的,如A聲級計是模擬人對40phon的等響曲線。l二、噪聲的分類l1.根據來源分為:生活、交通、生產、軍事等噪聲。l2.生產性噪聲分為:機械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電磁性噪聲。l3.根據噪聲持續時間和形態分為:連續與間斷噪聲、穩態和非穩態噪聲(波動范圍5dB)、脈沖噪聲(噪聲持續時間小于0.5S、間隔時間大于1S,聲壓變化大于40dB)。l4.根據頻率特點:低、中、高頻噪聲與窄頻、寬頻噪聲l三、噪聲對人體的影響l1.特異性:l 暫時性聽閾位移l(temporary threshol

5、d shift TTS):l屬于功能性損害,聽閾位移通過休息仍可完全恢復。包括聽力適應和聽覺疲勞。l(1)聽覺適應:短時間進入強噪聲環境,開始感覺聲音刺耳、不適、耳鳴,同時出現暫時聽力下降,聽閾升高1015dB,脫離噪聲環境后數分鐘內即可恢復正常。l(2)聽覺疲勞:較長時間暴露于強噪聲,聽力可出現明顯下降,聽閾上升超過15dB,脫離噪聲環境后需要數小時甚至十幾小時才能恢復。l 永久性聽力位移l(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l屬于病理性損害,通過休息不能恢復,為不可逆的聽力損害。包括噪聲性聽力損傷和噪聲性耳聾。l(3)噪聲性聽力損傷:主要是高頻聽力損傷,低頻特別

6、是語言頻段聽力尚未受影響。l(4)噪聲性耳聾:聽力受損影響到語言頻段,主觀上感到語言聽力障礙。l 爆震性耳聾:l(1)定義)定義:是指在爆破、武器試驗等作業中,由于防護不當可因強噪聲和沖擊波造成急性聽覺系統的嚴重損傷。l(2)表現)表現:鼓膜破裂、中耳聽骨錯位、韌帶撕裂、內耳螺旋器破壞、甚至出現腦震蕩。l2.非特異性損害:l(1)干擾睡眠、休息和工作效率。l(2)躁性神經官能癥。l(3)其他: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等。l四、影響噪聲對人體作用的因素l1.噪聲的強度:工齡大于5年連續接觸噪聲80dB有10%、90dB20%、100dB70%出現聽力損傷。l2.暴露時間:聽力損傷隨暴露

7、時間延長而加重,一般前10年影響大,以后逐漸減小,一般不發展至全聾。l3.噪聲類型:高頻低頻、窄頻寬頻,脈沖穩態、持續間斷。l4.個體差異:敏感個體及耳部疾患影響噪聲危害程度。l五、工業噪聲的防護措施:l 聲源 傳播 人耳l控制和消 阻斷傳 個人l除噪聲源 播途徑 防護 l六、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l 工作地點噪聲聲級的衛生限值l日接觸噪聲時間(h) 衛生限值dB(A)l 8 85l 4 88l 2 91l 1 94l 97l 100l 1/8 103l 非噪聲工作地點噪聲聲級的衛生限值l 地點名稱 衛生限值dB(A)l 噪聲車間辦公室 75l 非噪聲車間辦公室 60l 會議室 60l計算機室、

8、精密加工室 70l 工作地點脈沖噪聲衛生限值l工作日接觸脈沖次數 峰值dB(A)l 100 140l 1000 130l 10000 120n振動概念及參數n振動對人體危害n影響振動對人體危害因素l一、基本情況l1.振動定義:振動是指一個質點或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為基準呈往返震蕩的現象。l2.振動常見參數l(1)頻率:只有11000Hz的振動才給人以振動感受。l(2)位移、振幅:前者是指振動體離開平衡位置的瞬間距離,后者為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單位mm。l(3)速度:振動物體單位時間的位移量,單位m/s。l(4)加速度:振動物體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單位m/s2。l VAL=20lo

9、ga有效/a基準(dB)l二、振動的分類和接觸機會l1.分類:根據振動作用于人體的部位和傳導方式的不同分為:l (1)局部振動l (2)全身振動l2.接觸機會l風動工具:風鉆、風鏟;l電動工具:電鋸、電鉆;l運輸工具:汽車、船舶;l機械工具:錘擊、鍛打。l三、振動對人體健康的影響l1.振動在人體內的傳播和主觀感覺l(1)振動的傳播:振動頻率低、振幅大的振動在人體組織內傳播的距離遠;握力大、肌肉收縮、軟組織張力增大有利于振動在人體組織中的傳播。l(2)人體的振動感受器為Pacinian corpu-lscle和Meissner corpuscle。l(3)共振頻率:機體組織均有其固有頻率,當外界

10、振動頻率與人體各器官共振頻率相同或呈倍數時,致振動強度加大引起不適感覺增強,即產生共振現象。l(4)振動通過空氣傳播,達到聲頻范圍可引起聲音感覺。2.局部振動對人體不良影響:l(1)神經系統:末梢神經病變、植物神經功能影響、中樞神經異常。l(2)心血管系統:皮膚溫度、甲皺微循環、血壓、心電圖等改變。l(3)骨-關節系統:囊樣變、蘑菇樣變、骨質疏松、骨島、變性骨關節病。l四、影響振動作用的因素l 1.振動本身特性l 人體不同部位對振動的響應l 頻率Hz 響應部位l 36 胸、腹l 2030 頭、頸、肩l 6090 眼球l 100200 下頜 l 人體對全身振動的不良主觀感覺l主觀感覺 頻率Hz

11、振幅mml腹痛 612 0.0940.163l 40 0.0630.126l 70 0.032l胸痛 57 0.60.15l 612 0.0940.163l尿急 1020 0.0240.08l呼吸困難 13 19.3l 49 2.4519.6l 頻 率l50Hz的振動:主要作用于骨關節系統;l30250Hz的振動:易引起血管痙攣,如Pyykko研究報道最多發生血管痙攣反應的振動頻率為125與80Hz;l250Hz的振動:對血管痙攣作用減弱,而對神經、肌肉系統的影響增強;l1000Hz的振動:難以被人體主觀感受。l 加 速 度l頻率相同的振動,加速度愈大、危害愈大,如50Hz振動:l 1m/s2

12、可感不適;l 4 m/s2則不可耐受。l2.接振時間:是指實際暴露于振動的工時。l砂輪磨光工振動性白指的劑量-反應關系l實際暴露時間(h) 振動性白指發生率(%)l 4000 9.1l 40006000 17.4l 800012000 37.5l 1200016000 50.0l3.環境溫度和噪聲:l 不同季節雷諾現象發生率l 春 夏 秋 冬l鏈鋸工 27.1 16.4 48.5 90.5l鑿巖工 50.2 49.0 55.0 100.0l平均氣溫 315 1925 720 -23 l 振動作業往往伴有噪聲,其強度多在85dB以上,氣錘、鏈鋸、鑿巖工可達102118dB;噪聲與振動聯合對人體聽

13、覺、視覺、心血管功能和皮膚溫度有協同作用。l4.體位、姿勢:l(1)立位時對垂直振動敏感、臥位對水平振動敏感;l(2)靜力作業使血管受壓,血液循環不良,易促使患振動病。l五、局部振動病l1.發病機制:l振動l 內皮細胞l手部 血管痙攣 振動性白指l 神經末梢l靜力 l2.臨床表現:l(1)癥狀:手部癥狀、全身癥狀;l(2)體征:感覺功能減退、發作性手指變白、手指腫脹、手指關節變形等;l(3)體檢:見表。l 局部振動病體檢所見l 體檢項目 表 現l 皮溫測定 33.03.0l冷水復溫試驗 30min內不能恢復l指甲壓迫試驗 指甲顏色恢復時間明顯延長l甲皺微循環 異形管襻增多、血流減慢l指端感覺功

14、能檢查 痛覺、振動覺等降低l肌力測定 肌力降低l其他:肌電圖、X線、生化檢查l六、預防振動措施l1.消除和減少振動源l2.限制作業時間l3.改善作業環境l4.減少靜力作業l5.加強醫療保健l6.執行衛生標準l衛生標準l使用振動工具,工具手的4小時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 ahw(4) )不得超過5m/s2。lahw(4)=T/4ahw(T) T-日接振時間l ahw-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l n lahw = (ki ahi)2 ki-第I頻段的計權系數l i=1 ahi-第I頻段的振動加速度l 不同振動加速度日接振時間限值l 4h頻率計權加速度m/s2 接觸時間限值hl 5.00 4.0l 6

15、.00 2.8l 7.00 2.0l 8.00 1.6l 9.00 1.2l 10.0 1.0l 10 1.5l一、概述l1.電磁輻射的產生:物質的最小粒子是質子、中子、電子,它們構成原子,電子繞核運轉,并根據能量高低排列在不同的殼層,不同殼層的電子轉移就會釋放出電磁輻射;l2.電磁輻射的性質:電磁輻射遵循波的特性,即波長愈短、頻率愈高、該輻射的量子能量愈大、生物學作用愈強。l3.電磁輻射分類: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l二、射頻輻射l1.定義:射頻輻射又稱無線電波,包括高頻電磁場和微波,是指頻率在100kHz 300GHz或波長在1mm3km的電磁波。l2.接觸機會l(1)廣播、電視、雷達發

16、射塔,移動、尋呼通訊基站,頻率在300kHz300GHz;l(2)工業高頻感應加熱(熱處理、焊接、冶煉);l(3)醫療射頻設備的使用頻率為300 kHz30MHz;l(4)微波加熱設備頻率固定在2450 MHz 、915 MHz;l(5)微波通訊頻率在3 GHz300 GHz。 l3.對機體的危害l高頻和微波相同的作用 l(1)神經系統:是反應最敏感和最常見的表現,有類神經癥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l(2)心血管系統 主要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副交感神經反應占優勢者居多。l微波獨有的作用 l(1)眼睛 長期接觸大強度微波的工人,可發現眼晶狀體混濁、視網膜改變。l(2)血液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血小板

17、計數下降。 l4高頻和微波防護措施 l(1)對輻射源進行場源屏蔽;l(2)對接觸高頻和微波的職工應進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穿工作服、戴防護眼鏡;l(3)開展預防性衛生監督和健康監護。 l國際輻射防護協會射頻電磁場職業暴露限值(1988)l頻率(MHz) 電場E(v/m) 磁場H(A/m)功率密度l (mW/cm2)l0.11 614 1.6 -l110 614/f 1.6/f -l10400 61 0.16 1l4002000 3*f(1/2) 0.03*f (1/2) f/400l2000300000 137 0.36 5l我國作業場所微波輻射衛生標準(Uw/cm2)l輻射條件 8

18、h/d的容許 日劑量限值 8h/d的容許 l 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 l非固定輻射 50 400 400/tl脈沖波固定輻射 25 200 200/tl僅肢體輻射 500 4000 4000/tl三、紅外線l1.定義l 紅外輻射是指波長在0.76 1000um的電磁輻射,也稱為熱射線。l2.來源l 太陽、高溫物體、某些強光燈具、加溫干燥用的紅外線發生器和紅外激光器。l3.生物學作用l(1)皮膚: 較大強度的紅外線可致皮膚局部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出現紅斑反應,反復照射出現色素沉著。過量照射,除急性皮膚燒傷外,還可進入皮下組織,使血液及深部組織加熱。l(2)眼睛:可傷及眼角膜、虹膜、晶體、視網膜。l4

19、.防護l(1)對皮膚防護可穿白色工作服l(2)對眼睛的防護可戴含氧化亞鐵的護目鏡或綠色玻璃片眼鏡l(3)為防止白內障,美國提出大于0.77lUm波長的紅外線安全限值為10mw/cm2。l四、紫外線l1.定義l 紫外線是指波長為100400nm的電磁波。l2.來源l 太陽輻射、焊接或氣割、其他表面溫度超過1200的熱物體。l3.生物學作用l有利方面:l(1)加速傷口愈合l(2)增強抵抗傳染病的能力l(3)體內vitD的合成。l有害方面:l(1)角膜結膜炎:l發病原因:250320um的紫外線,多由電弧焊引起,故也稱為電光性眼炎;角膜、結膜吸收紫外線后 上皮細胞腫脹、脫落 神經末梢裸露 疼痛。l表

20、現:潛伏期48h,故多在夜間或清晨發作;早期異物感、輕度不適 發展到眼部劇痛、高度畏光、流淚、眼瞼痙攣;檢查見球結膜充血、水腫、瞳孔縮小、角膜點狀或片狀脫落、眼瞼皮膚紅色;急性癥狀1224h后表現逐漸減輕,36d恢復正常。l 皮膚紅斑反應l(2 )皮膚損害 光感性皮炎l 誘變和致癌作用l(3)其他危害:形成臭氧、氮氧化物等。l4.預防:l(1)預防皮膚危害可穿不透光的材料及較厚的衣服l(2)防電光性眼炎可戴含金屬氧化物或黃綠色的眼鏡或面罩。l五、激光l1.定義: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l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是指

21、受激輻射產生的放大光,是由激光器產生的一種具有高度方向性、單色性、極大亮度和極大能量的光束。l2.應用:l(1)材料加工:劃線、切割、打孔等;l(2)地質測量:準直、測距等;l(3)醫學上:用于眼、皮膚、腫瘤等疾病的治療。l3.危害:主要是眼睛視網膜,決定激光波長、束能及入射方向。l六、電離輻射l1.概述l(1)電離輻射的產生和特點:l X射線:l當某物體被高速電子轟擊時就產生X射線;l其特點是具有強大的穿透力。l粒子:l即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從核內放射出2H4而變成另一個核的過程,同時釋放出衰變能(Q)。ZXA ( Z-2)Y (A-4) + 2H4+Ql粒子:包括母核中放出負電子e-和正電

22、子e+的過程。 ZXA Z+1Y A + +( -)l射線:在許多情況下,放射性蛻變形成的原子核具有過多的能量,即處于激發狀態,當原子核從激發狀態轉變成正常狀態時,多余的能量就作為射線放出。ln(中子):原子核發生核裂變,它是從一個重核分裂成兩個輕核的過程,在裂變過程中可放出中子及反應能。l 核輻射的某些特征l類型 質量(u)電荷 能量MeV 空氣射程cm 來源l 4 2+ 100 100 钚、釙l 5.5*10-4 1-、1+、0 0 100 102 鍶、氚l n 1 0 0.25 100 鈾裂變l 0 0 100 104 鈷、銥l x 0 0 50 x線球管l 加速器lu為原子質量單位1u

23、=1.6610-27kgl(2)劑量學基礎l居里(Curie):1秒鐘內原子核蛻變的次數為3.71010為1居里(Ci);l放射性活度:是表示含放射性物質多少的量,SI單位“貝可”(Becquerel),1Bq=2.70310-11Ci。l吸收劑量:是指電離輻射授予單位物質平均授予能,其國際單位是J/kg,其專有名詞為Gy(戈,gray);1Gy=100rad。l照射量:只適用于10KeV3MeV的x射線和射線,它是射線與單位質量空氣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的總電荷量。其國際單位為C/kg(庫侖/千克),歷史上曾用R(倫琴)。l線能量傳遞(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是指初級電離粒子在介質中每微米徑跡所損失的能量,是一種輻射品質的量。l相對生物效能(relative biological elective-lNess,RBE):是通過使用參考輻射從生物效能角度比較和反映某種輻射“輻射品質”的一種量。l劑量當量:P210l2.接觸情況l(1)放射性礦石的勘探、開采、選礦、冶煉;l(2)核素使用:核能、金屬探傷、消毒、示蹤科學研究、醫學等方面;l(3)核事故,如切爾諾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