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題類型分析及答案 -- 高三總復習_第1頁
2022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題類型分析及答案 -- 高三總復習_第2頁
2022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題類型分析及答案 -- 高三總復習_第3頁
2022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題類型分析及答案 -- 高三總復習_第4頁
2022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題類型分析及答案 -- 高三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題類型分析及答案 - 高三總復習 2022年高考語文中“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類型分析及答案 一、高中語文詩歌鑒賞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聽穎師琴歌 唐李賀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 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 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須席。 請歌直請卿相歌,奉禮官卑復何益。 (1)聽穎師琴歌是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代表作之一,本詩前八句描寫_,后八句敘寫_。 (2)文字是無聲的,卻能夠生動刻畫有聲的音樂,在聽穎師琴

2、歌中,李賀是如何表現古琴的音樂魅力的?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注】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臺縣。文翁: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曾舉辦學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從大處落筆,想像李使君赴任之地的自然風光: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大樹和杜鵑的啼聲。動靜結合、視聽結合,起勢不凡。 B.頷聯從細處著墨,表現山勢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一夜透雨過后,山間飛泉百道,遠遠望去,好似懸掛在樹梢上一般。 C.頸聯“漢女

3、”“巴人”“橦布”“芋田”等緊扣蜀地特點,而且征收賦稅、處理訟案為李使君就任后職事,以此入詩十分貼切。 D.詩的前兩聯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后兩聯轉寫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意在表現蜀地物產豐富,民風淳樸,易于治理。 (2)尾聯頗有特色,請從思想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加以賞析。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張孝祥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云冠。漱冰灌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注】此詞為南宋

4、詞人張孝祥舟過金山(位于長江南岸)時所作。白銀闕:月宮,借指金山寺。表獨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表,作為標記的木柱之物,這里指像表一樣。飛霞佩:以飛霞為玉佩。切云:古代一種高冠的名稱。毫端: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翳鳳:以鳳羽作華蓋。驂鸞:用鸞鳥來駕車。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二句,點出江山雄偉、壯闊的氣勢,又從不同角度寫登高的感受。 B.上片后七句以月為姊,寫自己借月姊的珍貴的玉鏡以瞭望雄奇的江山。 C.下片前三句,既寫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又暗寫了自己高潔的情懷。 D.下片后七句寫自己澄明潔凈之所感、幽遠清晰之所見及登仙而去之所想

5、。 (2)陳應行評價張孝祥詞“讀之泠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本詞是怎樣在虛實融合之中創造出令人“泠然灑然”的雄奇、縹緲的意境的? 4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各題。 歸王官次年作 司空圖亂后燒殘數架書,峰前猶自戀吾廬。 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注釋】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的中條山上,是司空圖的故鄉。鶴疏,書體名,古時用于招納賢士的詔書。逃名,漢書.逸民傳載:東漢人法真恬靜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遠世,世人謂之逃名。長者車,達官貴人的車。 (1)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上句寫

6、詩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嚴重毀棄:“亂”指戰亂,“燒”讓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燒殘”點明故居經過火燒,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幾架殘破不全的書了。 B.首聯下句表現詩人對故鄉執著的熱愛:“猶自”充滿著人世滄桑之感,“戀吾廬”表明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會不要再有戰亂發生。 C.頷聯上句表現詩人歸隱后在舊居中屏絕塵囂、泊然寧靜的心境:“忘機”是不用機心、不計較一切貴賤榮辱,點明詩人歸隱故鄉的真正原因。 D.尾聯通過用典,委婉但卻堅決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樣做逃跡的隱士,與擾攘爭奪的政治絕緣,深隱故居,悠然自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2)請簡要賞析詩歌頸聯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

7、新燕啄春泥”的異同。 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別離 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詩起于“風吹柳花”,收于“流水”,所寫均為送別詩中的常見意象,無一不照應題目中的“留別”。 B.李詩虛實結合,全詩重在對“留別”場景的描寫,但也有對離別后個人境況的想象與追問,意味深長。 C.陸詩全詩以敘述、議論為主,輔以描寫,緊扣“別離”這一主題,

8、采用直抒胸臆手法,抒發個人情志。 D.兩首詩抒情對象略有區別,李詩為“留別”,臨別留詩給送行者,陸詩的抒情對象則是“游子”本身。 (2)南朝文學家江淹別賦中寫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讀了上述兩首唐詩,你是否認同江賦中對“別離”的理解?請結合上述兩首唐詩的具體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官倉鼠 (唐)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公子行 (唐)孟賓于 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游向野庭。不識農夫辛苦力,驕驄踏爛麥青青。 (1)曹詩諷刺的對象是_,孟詩諷刺的對象是_。 (2)具體賞析這兩首詩在諷刺手法上的異同。 7閱讀下面的清詞

9、,完成下面小題。 菩薩蠻 納蘭性德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柳煙絲一把,瞑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注)湘簾:用湘妃竹編制的簾子。鴛瓦:即鴛鴦瓦,上刻有鴛鴦,故稱。唐白居易長恨歌:“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本詞開頭寫春日傍晚,雨收云散,飛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飛還住,渲染出幽婉 凄迷的氛圍。 B.“人在”兩句,寫主人公獨立高樓之上,感受到從四面八方吹來的和煦春風,寫出登樓賞春 的雅興。 C.“柳煙”兩句,進一步寫出楊柳青青,如煙似霧,暮色冥冥,煙籠鴛瓦,都如愁緒籠罩在樓 中人心頭。

10、 D.這首詞寫景細膩生動,抒情含蓄委婉,末句以景語作結,不直接道破,給讀者留下很大 的想象空間。 (2)這首詞結尾為什么要說“休近小闌干”?請結合全詞談談你的看法。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與東吳生相遇 韋莊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 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 【注釋】泰階:星名。古人認為泰階星現,預兆風調雨順,民康國泰。(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寫出了流離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東吳生與自己同 是天涯淪落人。 B.頷聯是說年華逝去之痛和戰亂流離之苦折磨

11、詩人,以致衰老,竟不覺花之美,只好借酒 澆愁。詩意凄涼,字字酸楚C.尾聯意為;趁未衰之年,暫拼一醉,破涕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國泰民安。這是詩 人聊以自嘲,也是自許自慰。 D.全詩刻畫了一位多年漂泊、年華已逝、感世傷懷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詩人形象。語言生 動辛辣,極具諷刺性。 (2)全詩對比貫穿全篇,試賞析這種手法的運用。9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問題。田園樂(二首)王維 其四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其五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萋萋”“落落”使用疊詞,不僅表現了春草的茂盛和青松

12、的高直,而且韻律和諧。B.“綠”用賞心悅目的顏色、“寒”用詩人的舒適感受來表現詩人生活在此間的愉悅。 C.“山”是遠處的山峰,因山下有“遠村”;“孤煙”襯托出人,寫此處人煙稀少。D.“獨樹”“孤煙相對.“高原”“遠村”比鄰,營造出孤寂冷清、高遠深邃的意境。 (2)“牛羊自歸村巷”和“一瓢顏回陋巷”兩句分別通過“巷”體現了描寫對象怎樣的特點?表 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 賀新郎 劉過彈鋏西來路。記匆匆、經行十日,幾番風雨。夢里尋秋秋不見,秋在平蕪遠樹。想雁 信落、家山何處?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留不住,少年去。 男兒事業無憑據。記當年、擊筑悲歌,酒酣箕踞

13、。腰下光芒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更 忍對,燈花彈淚?喚起杜陵風月手,寫江東、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羈旅。 注戰國策記載,馮諼懷才不遇,牢騷滿腹,曾靠在柱子上彈鋏唱道:“長鋏歸來乎, 食無魚。”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上片開頭三句寫“西來”途中的情景,“幾番風雨”既指自然界的風雨相加,也暗含詞 人羈旅漂泊的艱辛。 B.詞人希望鴻雁作使傳遞書信,可是家鄉遙遠,音信全無,更令人生出韶華已逝、功業未 建的無限感慨。 C.下片首句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委婉地寫出了自己功業無著落的現狀,又引出了對當年豪情壯志的回憶。 D.“詞之言情,貴得其真,從下片看,這首詞像是寫給一位朋友

14、,傾吐郁郁衷懷的,所以 真情畢露,揮灑無余。 (2)本詞運用了多種抒情方式,請結合具體詞句簡要賞析。11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燭燭晨明月(節選) 佚名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由時間寫起,突出時令特征,見出旅途的艱辛,為下文道別做鋪墊。 B.三四句描寫了江漢奔騰、浮云飛翔之景,依托闊大的境界,表現高遠的志向。 C.五至八句通過強調山川阻隔,相距遙遠,句句突出“遠”字,感情更加濃盛。 D.本詩綜合運

15、用了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感情深沉,風格古樸。(2)全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元日陳與義五年元日只流離,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飲屠蘇驚已老,長乘舴艋竟安歸。 攜家作客真無策,學道刳心卻自違。汀草岸花知節序,一身千恨獨沾衣。 【注】詩人曾在朝廷任職。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大舉南侵,詩人避難湖湘間。此詩作于建炎四年。屠蘇:屠蘇酒。刳(k)心:道教語,謂摒棄雜念。獨沾衣:傳說戰國時齊景 公在牛山落淚,感慨人世無常。(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扣題,回憶自昔至今五年來的輾轉奔波的生活,每逢“元日”,只有“流離”,可見詩人 的

16、生活境況。 B.“驚”字寫詩人飲屠蘇酒時驀然發覺自己垂老的驚惶之態,“竟安歸”表達了對最終竟然安然 歸鄉的欣喜。 C.“攜家作客真無策”呼應首聯上句,是說自己五年來漂泊輾轉,客居他鄉。“真無策”透露出 詩人的內心感受。 D.頸聯第二句,寫詩人原本決心學道以清除內心雜念,后來卻違背了自己原本的意愿,步 入仕途,自感追悔莫及。 (2)本詩尾聯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詠史 劉禹錫驃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 賈生明王道,衛綰工車戲。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注)驃騎:古代將軍的名號,這里指漢代

17、驃騎將軍霍去病。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將軍衛青的屬官。據史記載:大將軍衛青日退,而驃騎日益貴,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頹波:大河決堤時從堤口奔瀉而下的洪 流。用作喻世事變化。(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將人生感慨不著痕跡地寄寓于筆墨之間,用意含蓄而隱微,情感深沉厚重。 B.首聯采用對舉方法來敘事。上句稱霍去病的官職,下句稱任安的字,充滿敬重之意。 C.第三、四句運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來,既贊揚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強烈。 D.“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流露出作者對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滿與懷才不遇的感嘆。 (2)縱觀全詩,分析作者抒發

18、了怎樣的思想情感。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平山堂 王安石 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淮岑日對朱欄出,江岫云齊碧瓦浮墟落耕桑公愷悌,杯觴談笑客風流 不知峴首登臨處,壯觀當時有此不?【注】平山堂:在今揚州西北蜀岡上,為歐陽修做揚州知州時所建。愷悌:和樂平 易。(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龍的山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覽無余。 B.歐陽修為政期間的和樂平易之風,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記中也有表達。 C.尾聯通過“峴首”和“平山堂”的對比,間接贊賞建堂者的眼光和魄力。 D.本詩語言含蓄,寫景與敘事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詩

19、人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請結合頷聯簡要分析。15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黃州 陸游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里羈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國人,后指處境窘迫之人。齊優:齊國取悅于人的優 伶。生子何須似仲謀:三國志·孫權傳中曹操曾云“生子當如孫仲謀”。 (1)“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一聯采用了_,_表達技巧。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感嘆“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而作者卻感嘆“生子何須似仲謀”。二者情感表達上有何異同?請作比較賞析。1

20、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冬末同友人泛瀟湘 杜荀鶴殘臘泛舟何處好?最多吟興是瀟湘。 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別衡陽。與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詩入帝鄉。(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這首詩是作者與友人于冬末泛舟瀟湘,以記游述懷的一首清逸之作。 B.首聯就題起句,自問自答,點明創作目的。“殘臘”即題中“冬末”。 C.頷聯緊承第一聯,從買魚、飲酒等生活細節具體展現泛舟瀟湘之樂。 D.作者在尾聯表示要采江山之美以人新詩,使得新作傳誦到都城長安。E.全詩通篇寫景,卻將詩人內心情感表現得真切豐滿,極具藝術魅力。 (2)頸聯寫“猿”“雁”,有人讀出了

21、愁,有人讀出了喜,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金錯刀行 陸游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注】:孝宗干道八年(1172),陸游47歲,應四川宣撫使王炎聘請,擔任宣撫使司干辦公事兼檢法官,投身收復失地的準備工作,九年,奉調攝知嘉州,期間創作此詩。(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意即當時朝廷中已經形成一個懷抱報國丹心的愛國 志士群體。

22、 B.“南山曉雪玉嶙峋”,雪光與刀光相輝映,為愛國志士之“一片丹心”增色,突出了詩中抒情 主人公的凜然不可屈服的形象。 C.本詩題為“金錯刀行”,是一首詠物詩,它旨在鋪陳描繪寶刀的鋒芒錚亮、珍貴難得,也 是借寶刀來述懷言志。 D.這是一首七言歌行,最后兩句卻先用“嗚呼”提唱,以九字反詰句作結,讀來鏗鏘有力, 仿佛擲地有金石之聲。 (2)“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與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在思想情感上有何異同?請簡要分 析。1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秋夢 (唐)杜牧寒空動高吹,月色滿清砧。 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

23、孤鴻秋出塞,一葉暗辭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秋夜高空凄清的聲音和搗衣砧上清冷的月色,營造了清冷卻又高遠的意境,為全 詩定下了感情基調。 B.頷聯寫思婦因對遠戍邊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無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體味深沉 的孤獨與痛苦。 C.頸聯“孤鴻”出塞、秋葉辭林,季節的更替,牽動著邊塞和家鄉兩地的人,為尾聯思婦給 丈夫寄征衣的行為做鋪墊。 D.這首詩雖寫了思婦的孤枕之苦,但并沒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詩句中暗暗流露著作 者的愛國思想。 (2)有人建議把詩歌尾聯修改為“晨寄征衣去,迢迢織女心”,使詩意簡明顯豁。你覺得這 樣修改好不好?

24、為什么?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1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除夜二首(其一) 陳與義城中爆竹已殘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鬢毛隨節換,盡情燈火向人明。 比量舊歲聊堪喜,流轉殊方又可驚。明日岳陽樓上去,島煙湖霧看春生。 【注】這首詩寫于北宋滅亡、詩人從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山)南渡,流離于今湖南湖北一帶。這首詩是詩人在岳陽度除夕時所作。殊方:異鄉。(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爆竹殘更”“朔吹翻江”等詞語,營造了一種雄渾壯闊的意境,其中“翻”字一語雙關,既描 寫了江面的波卷浪涌,又寫出作者此時此景之下的心緒難平。 B.詩歌頷聯寫作者攬鏡自照,鬢發已經變白,不由得怪它“多事”,

25、言外是慨嘆自己避兵轉 徙,艱苦備嘗,惟有燈火明亮,“盡情”相慰,言外是慨嘆客居岑寂。 C.詩歌前兩聯作者由室外的爆竹聲和江水聲轉到寫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一個“意”字領起下 文,包含了亡國南渡的感傷無奈及漂泊異鄉暫得歡愉的慰藉之情。 D.本詩感時撫事,不用華麗詞藻,不用典故,語自淺近而不平淡,構詞講究而不生澀,娓 娓動聽地表達出作者深層的蘊藉之情,讀起來讓人覺得前味醇厚。 (2)紀昀評價這首詩“結有神致”,即尾聯寫得有神的情致。你認為尾聯表達出詩人怎樣的情致?又是如何表達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杜荀鶴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

26、,巖水鋪來卻結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1)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散”“凝”二字準確凝練,將春雪“時散時凝”的特點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 B.頷聯寫春雪到來時的山中景色:嶺梅似乎再次開放,巖石上融化的雪水也開始結冰。 C.頸聯“鹿兒”“吟僧”可見詩人情趣的高雅,身處山中苦寒之地,卻閑適寧靜、恬淡自適。 D.詩歌尾聯寫春雪和春雨發揮了同樣的作用,使得松間小路上的青苔又密密覆蓋了一層。 (2)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概括并加以分析。2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下列各題。 秋思 陸游老懷不慣著閑愁,信腳時為野外游。過雁未驚

27、殘月曉,片云先借一天秋。 村醅似粥家家醉,社肉如林處處留。七十已稀今又過,問君端的更何求? 【注】端的:此處解釋為究竟、到底。(1)下列選項中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懷”一句“老”“不慣”既交代“秋游”的緣起,又暗示“秋思”的緣由。 B.頷聯用比擬、對比的手法細致入微地描繪“雁”、“云”等意象,突出了“秋”的特點。 C.本詩先點明“秋游”的緣由,再寫秋景、秋俗,最后直抒胸臆,結構嚴謹,脈絡清晰。 D.本詩展現的鄉村風俗及淳樸民風,與作者另一首詩游山西村相似。 (2)“問君端的更何求?”一句表達的情感深沉而復雜,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2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

28、作 王維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注釋】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冕旒: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的禮冠,這里指皇帝。仙掌:掌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宮中的一種儀仗,用以 蔽日障風。袞龍:猶卷龍,指皇帝的龍抱 (1)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首句先寫“雞人報曉”,引出下句“進翠云裘”,表現宮中官員各遵職守,工作有條不 紊。 B.頷聯“萬國衣冠”后著一“拜”字,通過地位上尊與卑的對比,表達了使臣對大唐王朝的崇 敬。 C.頸聯通過寫日色才臨,仙掌即動,充

29、分顯示皇帝的驕貴,小中見大,給人一種身臨其境 之感。 D.本詩按照時間順序,由上朝前到早朝結束,描繪了皇庭早朝時的莊嚴肅穆、氣派非凡。 (2)前人評價此詩“氣象闊大”“盛麗極矣”,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2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夜渡湘水 孟浩然客行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行旅時相問,涔陽何處邊?【注】杜:杜若,芳草名。榜人:船夫。 (1)下列關于本詩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田園山水詩。B.本詩是五言律詩。 C.頸聯中“岸火”“潭煙”,緊扣了詩題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聯中的“時”表達了詩人想到涔陽與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2)以下對本詩風格的評價貼切的一項是() A.明快飄逸B.婉約含蓄C.質樸剛勁 D.清淡自然(3)請賞析“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兩句。2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戰城南 楊炯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注】化用陳琳詩句“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以對句開起,上句“塞北途遼遠”,開門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