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置_第1頁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置_第2頁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置_第3頁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置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置“懸念作為一種學習心理機制,是由學生對所解決問題未完成感和不滿足感而產生的,而教學中,適時地創設“懸念,將會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學生渴望不斷探究,追求知識的心理需求。理論證明: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具有宏大的潛在能量,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豐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強記憶力,開拓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設置懸念的契機,常可以表現數學的魅力和藝術感。本文將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談談實際教學中懸念的設置方法。一、設“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知疑,小疑那么小進,大疑那么大進,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要使學生

2、生“疑,老師就要不失時機地激“疑,可激“疑比較好的方法就是設“疑。如在教學“年、月、日時,老師可先出示題:小明今年12歲,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對問題產生了“疑,心理產生了懸念。這種疑制成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隨即老師指出: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后就知道了,這樣從學習一開場,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究的主體地位上。又如在教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我說:“今天我和同學們來個口算比賽。接著逐個出示:582+299、543+297、786-397等口算題。結果每道題都是我又對又快。這樣學消費生了疑,迫切想知道這種計算方法,從而造成了知識上的懸念,進步了

3、學生的求知情趣。二、精“問一個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可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適當地選擇、安排提出好的問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好勝心和創造力,是創設懸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么樣的?學生答復:“是圓形的。“假如是長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學生笑著連連搖頭。我又問:“假如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出橢圓形。學生急著答復:“不行,沒法騎。我緊接著追問:“為什么圓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活潑起來,紛紛議論。這一系列的提問不僅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而且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學生“找結論的思維之弦繃得很緊,而且

4、這樣找到的結論理解、記憶的也很結實。三、制“錯教學時有意搜集或編制一些學生易犯而又意識不到的錯誤方法和結論,使學生的思維產生錯與對之間的穿插沖突和懸念,進而引導學生找出致誤原因,抑制思維定勢。我在教學四那么混合運算時,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錯的復習題:27-27÷3。學生在草本上計算后,大多數同學的計算步驟如下:27-27÷3=0÷3=0造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因為強信息:“27-27,削弱了計算順序這一信息,造成了計算的過失。而只有個別同學的計算步驟是:27-27÷3=27-9=18出現這兩種情況,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順水推舟,把這兩種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問這

5、兩種計算哪種計算正確?頓時,同學們紛紛爭論:有的說第一種解答正確;有的說第二種解答正確。我見學生的情緒高漲,對問題的答案有著非常濃重的興趣,于是說:“到底哪種解答方法正確呢?我們學習四那么混合運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著,我板書“四那么混合運算,講授新課,效果很好。理論證明,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容易做錯的題目,造成“懸念,有助于進步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四、創“難創“難可在某堂課或某段知識前拋出,使學生看到所學知識最高點,經常保持一種學習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出示兩組題:1.6÷0.25,15÷0.06;10÷6,70.7÷33。學生很快

6、計算出第一組題的得數,但在計算第二組題時,學生發現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辦?“如何寫出商呢?學生求知與教學內容之間形成一種“不協調。好奇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處。這樣以“難制成“懸念,使學生在學習循環小數時心中始終有了一個目的,激發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五、求“變求“變就是在教學中對典型的問題進展有目的、多角度、多層次的演變,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類數學問題的一般規律和本質屬性,也使學生對學習的始終感到“新、“奇,由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敏性。例如:學習百分數應用題后,出示以下變式練習:1、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是梨樹的幾分之幾?2、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梨樹是蘋

7、果樹的幾倍?3、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是梨樹的百分之幾?4、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梨樹是蘋果樹的百分之幾?5、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比梨樹少幾分之幾?6、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比梨樹少百分之幾?這樣的變換使學生再度陷入問題的探究之中,而且這種求“變,將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學生思維潛力的發揮起到一個創景設情的作用。六、留“尾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老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老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

8、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方書院、皇室,也稱老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留“尾指在每節課或每段知識完畢時,設法在學生心理上留點“余味,為后繼課涂上點“神秘色彩,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究和解決問題。例如:新授小數除以整數,除總結好本課內容外,還可提出:“21.45÷15,小數除以整數,假如把15縮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數除以小數,又怎樣計算呢?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進步學生的寫作程度,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