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氣廠安全操作規程_第1頁
乙炔氣廠安全操作規程_第2頁
乙炔氣廠安全操作規程_第3頁
乙炔氣廠安全操作規程_第4頁
乙炔氣廠安全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凈化設備安全操作規程1、按設備點檢要求,開車前檢查各塔液面、壓力及溫度各泵電機及軸封情況,消除隱患,作好開車準備。2、各塔工作前,系統內含氧量必須小于2%,否則進行氮氣置換,再進行乙炔氣置換合格,方能運行。3、當粗乙炔氣純度經化驗大于98%,并接到開車通知后,開啟各閥門和泵,調整各塔液體循環量和補充量。4、注意保持各塔液面控制在液面計2/3處,次氯酸鈉循環量4m3/h,氫氧化鈉循環量2m3/h,及時補充清凈劑并不得中斷塔內循環,保持液面穩定。5、為保持清凈效果和安全生產,嚴格控制有效氯含量:一清塔有效氯含量0.02%0.05%,pH810;二清塔有效氯含量0.05%0.10%,pH810;配制

2、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0.10%0.12%,pH78。6、中和塔氫氧化鈉濃度3%15%之間,碳酸鈉8%;當碳酸鈉8%或堿液濃度低于3%,應換堿;堿槽中配制液氫氧化鈉濃度15%。7、控制進入凈化塔的乙炔氣溫度低于35。系統應無泄漏,冬天應防凍。8、每半時用10%硝酸銀溶液試紙檢查一次清凈效果,約11.5h應更換一清塔、二清塔次氯酸鈉溶液,并作化驗分析。每班對堿液分析一次。9、操作中加強巡回檢查,認真填寫操作運行記錄,遇有臨時停車,必須切斷電源關閉各循環泵閥,保持系統處于正壓。10、操作者穿戴好防護用品,配制次氯酸鈉、堿液時,應戴涂膠手套、防護眼鏡或面罩。11、停車后按設備點檢要求認真檢查各部位是否正

3、常,泵閥無泄漏,工作完畢方能離崗。靜電安全檢查規程為生產過程中為防止靜電引起火災爆炸和傷亡事故的發生,確保乙炔工廠安全生產,必須加強對靜電設施措施進行安全檢查。一、技術要求和內容溶解乙炔設備及工藝管道必須采取有效的防靜電接地保護措施。廠區應按防雷接地標準要求設置避雷系統。各裝置設備和管道的靜電接地點和跨接點必須牢固好用,管道的每對法蘭或螺紋電阻不得超過003,當超過時應有跨接導線。導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O,并與防靜電接地網聯接,確保導除靜電。       應定期對崗位場所操作人員進行包括防靜電知識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嚴禁未取得

4、崗位操作證和本年度安全考試核不合格的人員上崗操作。工作人員必須穿純棉或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嚴禁在崗位上穿脫衣褲。進入廠區的所有人員首先應觸摸導除靜電的扶手,導除人體所帶的靜電后方可進入。 二、靜電安全檢查時間要求靜電安全檢查以生產崗位場所自查為主,每天至少檢查一次;車間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全廠每年至少抽查兩次;重點崗位場所要增加檢查次數,確保安全生產。三、發現問題的處理檢查結果不合格的如總泄漏電阻和接地電阻大于要求值時,必須及時處理,查明原因立即加以解決;如一時難以解決或本崗位不能解決的,應立即向上級匯報并作臨時應急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壓縮崗安全操作規程1、長期停車及檢修后開車,須對整個壓縮干

5、燥系統進行氮氣置換,經分析含氧量小于2%,再經乙炔氣置換至乙炔氣純度98%。2、按設備點檢要求,檢查各閥門、部件手柄是否處于正常位置,壓力表、溫度計及安全裝置是否靈敏可靠,冷卻系統有無冷卻水等。3、開車前必須對壓縮機進行盤車,同時手搖注油器,向各級氣缸和填料密封函部位注油數滴。4、壓縮機不應帶負荷開車,須打開各級吹除閥(排污桶上排污閥不應打開),啟動壓縮機運轉數分鐘后,逐級關閉壓縮機的吹除閥。開車前必須與充灌段,發生段取得聯系。5、壓縮機吸氣壓力應符合工藝要求,但不得低于980.665Pa(100mmH2O);各級排氣壓力應符合以下要求:一級排氣壓力0.2160.275  MPa;二

6、級排氣壓力0.7350.834  MPa;三級排氣壓力2.45Mpa。6、壓縮機高低壓保護裝置,應定期用氮氣試車,保持完好。壓縮機各級安全閥壓力應符合以下要求,并定期檢驗合格:一級壓力0.3090.343  MPa;二級壓力1.0301.177  MPa;三級壓力2.452.648  MPa。7、壓縮機各級排氣溫度不得高于90,冷卻后乙炔氣溫應低于35。8、潤滑油夏季用19#壓縮機油,冬季用13#壓縮機油。向氣缸供潤滑壓力控制0.1470.245MPa;一級吸油56滴/分,二級吸油45滴/分,三級吸油34滴/分。如遇含水量過高,可適當加大進油量。9、注意

7、各摩擦面潤滑情況,摩擦面最高溫度應低于65,外軸承溫度應低于60。10、冷卻水的進水溫度應小于30,出水溫度小于35,供給量按天氣及氣體含水情況而定。壓縮機運轉時不得中斷潤滑油和冷卻水的供給。11、每小時打開各級吹除閥逐級吹除油水,同時打開平衡罐,高壓油水分離器等閥門進行吹除,定期排放氣液分離器的廢液。12、壓縮機運轉中發現異常聲音,溫度過高,壓力不正常及漏氣等現象,應立即停機查找原因,并予以消除。13、工作中隨時注意氣柜高度,認真做好運行記錄(表49),并并與充灌崗、發生崗聯系,協調一致。14、壓縮機停車,關閉電機后首先打回流使系統內壓力下降后,再關閉壓縮機進氣閥、向充灌的送氣閥等,關閉進水

8、管閥,冬天為避免結冰,須放凈壓縮機冷卻水。乙炔瓶安全運輸規程乙炔瓶運輸,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易燃易爆化學晶消防安全監察管理辦法和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一、運輸人員安全職責乙炔瓶運輸人員(含駕駛、押運、裝卸人員)必須持有相應資質,方可從事相應工作。應定期對乙炔瓶運輸人員(含駕駛、押運、裝卸人員)進行有關法規、規章、安全技術實際操作培訓考核。乙炔瓶運輸人員,必須認真執行政府頒布的法規和規章,以及單位制訂的制度和規程,按各自分工做好出車前的各項準備。乙炔瓶運輸人員包括汽車駕駛員、運輸押運員和裝卸員。汽車駕駛員必須做到:  

9、                    (1)檢查機油、燃油(氣)和冷卻水是否適量,各部位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 (2)檢查蓄電池安全是否牢固,電液是否合乎規定,極柱導線是否緊固,高、低壓線有無松動,有無漏電現象。(3)檢查轉向系橫、直接桿等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工作是否良好。(4)檢查手、腳制動器和離合器的工作情況是否良好。(5)檢查前輪、半軸、傳動軸、鋼板彈簧等處的螺栓、螺母是否緊固,輪胎氣壓是否

10、適當。(6)檢查燈光、信號、喇叭、刮水器、照后鏡、牌照是否齊全完好,各開關是否靈活可靠,檔風玻璃是否清潔明晰。(7)檢查駕駛室門、窗及車廂板和遮陽蓬是否牢固完好。(8)檢查隨車備用的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和汽車排氣管火星熄滅是否完好齊備。(9)檢查冬季行車備用防滑鐵鏈、橋板、鐵鎬、和鐵鍬等完好狀況。(10)檢查行車必須攜帶的各種證件是否齊全,并根據當時運輸任務,與押運員共同確定既安全又經濟的最佳行車路線。運輸押運員必須做到:(1)熟悉當日運輸計劃規定的任務、要求、注意事項、對運距、路線、道路及天氣情況,都要考慮周全,并向駕駛員和裝卸員說明。(2)檢查隨車配備的途中事故緊

11、急搶救用的工器具、諸如小銅鐘、活動搬手、竹塞、易溶合金塞、橡膠板、堵漏夾具、防毒面具、水桶以及盛裝發熱乙炔瓶用的帆布水帶等是否完好齊全。(3)隨身帶齊運輸任務書、途中所需證件以及押運員資格證等。乙炔瓶裝卸人員必須做到:(1)檢查備齊固定氣瓶用的繩索、墊木以及防氣瓶裝卸時滾撞碰擊用的橡膠墊板和遮陽光用的苫布等。(2)協助駕駛員和押運員完成出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二、乙炔瓶裝卸車的安全要求1、裝車(1)乙炔瓶裝車,應根據裝載瓶數及車廂板高度,由駕駛員與押運員確定乙炔瓶的擺放位置和方式,嚴禁超載裝運乙炔瓶。(2)在車廂板高度占乙炔瓶高度23以上的情況下,乙炔瓶宜直立放置。如需要臥放裝載,應順車廂橫向放

12、置,瓶閥端應朝向同一方向,但不得朝向汽車油箱一側,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廂板高度。(3)為避免乙炔遭受撞擊或磨損,裝車前應在車廂底板邊沿鋪上橡膠板。裝車嚴禁拋、滑、滾、碰,必須輕裝輕放。(4)為防止運輸途中乙炔瓶移動和滾動,立放的乙炔瓶未裝滿車廂時,應用特制可移動的橫桿或繩索將氣瓶固牢;臥放氣瓶應用三角墊木或繩索將氣瓶固牢。(5)嚴禁同車裝載氧氣瓶、氯氣瓶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也不準無關人員搭車。(6)乙炔瓶裝妥后,駕駛員和押運員必須檢查氣瓶放置位置、堆放高度、前后左右分布和搭配是否符合規定,氣瓶固定或捆扎是否牢固,車廂板掛鉤是否扣牢,苫布是否蓋妥扎牢,然后,在汽車前后醒目處插上危險晶警示標志旗(牌

13、)。2、卸車(1)從車上卸下乙炔瓶時,應選擇平坦堅實的地坪停車并將車輛剎住。(2)在松解固瓶繩索和放開車廂板時,必須確認乙炔瓶不會傾倒滾落,方可松繩和開板。(3)將隨車攜帶的防震膠板襯在車廂邊沿和地坪上。嚴禁從車上向地面推、踢、拋、滑、滾和倒置乙炔瓶,必須輕卸輕放,車上車下兩人配合卸下乙炔瓶,避免乙炔瓶遭受碰撞發生危險。(4)乙炔瓶要逐只從車上卸下,并立即將其逐只搬離卸車的地方,以防工作失手使滾落的乙炔瓶砸在地坪上的乙炔瓶發生危險。(5)如車上還剩余乙炔瓶,則必須用繩索或移動橫桿將其固牢,否則不得起動車輛。三、乙炔瓶運輸的安全要求     (1)起動前,

14、必須檢查車輛周圍和車下有無人、畜和其它障礙物,仔細觀察前后方有無來往車輛和行人,然后關牢車門,鳴號,緩慢開動。(2)汽車行駛速度,視路面的寬窄、平滑程度確定。一般不超過60kmh。在平路上行駛應用經濟車速,不宜忽快忽慢或無故晃動方向盤,更要避免急剎車,以防氣瓶受震相互或與車廂板撞擊。 (3)行駛中應與前后車保持安全距離:在城市和鄉鎮街道車速控制在15kmh以下時,應不少于5米;在交通流量小和路面寬闊的街道車速較高時,至少為20米;在公路上行駛,應不少于30米。遇氣候不良或道路特殊時,應適當延長。保持車距不僅可避免車輛交通事故,還可以在車上氣瓶漏氣或著火等危險情況下,給汽車留出活動余地或為緊急搶

15、救創造安全環境。(4)行駛一定里程,應選擇適當場所停車檢查車輛和氣瓶固定情況。(5)駕駛員在行車中要遵守“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行車安全規定,不開快車,不搶道、不超越,堅持“禮讓三先”文明行車。(6)行駛途中,押運人員和裝卸人員應隨時注意駕駛員的精力,幫助觀察行人和過往車輛的動態。必要時,選擇適當地點停車使駕駛員稍稍休息。 (7)避免通過繁華街道、住宅區、鄉村集市等人口稠密的道路。如市區專門設有危險品運輸路線并規定行駛時間,則應按照規定路線和時間行駛。(8)運輸途中乙炔瓶應避免陽光曝曬,環境溫度一般不超過40。必要時,應采取遮陽或澆水措施降溫,或改日間運輸為晚間運輸。)  

16、  (9)駕駛駛員、押運員和裝卸人員,嚴禁在車上吸煙或飲酒。 四、乙炔瓶運輸途中停車的安全要點(1)選擇來往車輛少,過往行人少,附近又沒有明火的安全場所停車。(2)除了裝卸乙炔瓶外,嚴禁在學校、醫院、療養院、養老院、幼兒園、托兒所、政府機關、科研機構、劇場、影院、娛樂廳、博物館、文物館、火車站、地鐵站、商場、浴池、飯店、旅館等人員稠密的地方,以及受文物保護法保護的文物和建筑物前及其附近停車。(3)中途停車時,駕駛員和押運員不得同時離開車輛。夜間需要住宿時,必須把車輛存放到當地公安機關規定的停車場內。(4)因車輛故障需要長時間停車時,為引起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不得靠近,在車輛前后和兩側,

17、分別設置和懸掛警示標志。(5)駕駛員欲離開車輛時,必須將發動機熄火,變速檔應置于空檔位置,手剎應剎緊。如停車處于坡道時,應在輪胎前后放置輪檔防止滑動。離車前應將鑰匙和行車證件等隨身帶著。2.6 乙炔瓶卸車的安全要點五、途中應急處理的方法在乙炔瓶運輸途中遇到緊急情況,駕駛員與裝卸員在押運員指揮和帶領下,根據實際情況,按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搶救。(一) 乙炔瓶泄漏或著火情況處理1.乙炔瓶泄漏(1)泄漏因瓶閥開啟引起時,應立即緩慢關閉瓶閥。(2)關閉瓶閥未能阻止泄漏,或泄漏發生在其它部位,短時間不能完成堵漏,或隨車所帶的堵漏工器具及備件不適用于堵漏,或堵漏的環境屬于不安全地帶,則應根據

18、情況把車輛開到安全場所,再行堵漏或使其泄盡。(3)對泄漏發生在其它部位的單只乙炔瓶,應將其從瓶群中移出或將其卸于地面遠離車輛的地方,而后進行堵漏。在堵漏處的附件應放置滅火器。(4)在車輛無法開到安全場所或堵漏有困難的情況下,應在采取防范措施的同時,迅速向當地消防、救災、公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氣瓶數量、氣體名稱及其特性,請求救援。(5)必要時,發出警示信號,請警察幫助讓周圍群眾遠離現場,封閉道路中斷交通。2.乙炔瓶著火(1)迅速把車輛開往安全場所。(2)在滅火的同時,自上而下向乙炔瓶上大量澆水冷卻,直至乙炔瓶表面能保持30分鐘處于冷卻和潮濕狀態。最佳澆水方式是從乙炔瓶上空噴灑細水霧冷卻。(3)瓶

19、閥泄漏著火,在保持手不被燒傷的情況下,將瓶閥關閉切斷氣源火焰自行熄滅。(4)在瓶閥無法關閉后火焰不熄時,迅速安全地將著火的乙炔瓶從瓶群中移出或將著火乙炔瓶在澆水冷卻狀態下繼續燃燒。否則,即使火焰被熄滅而瓶內乙炔持續泄漏,則有可能再度引起燃燒爆炸。(5)對車上未著火的乙炔瓶,或對已移至距車輛較遠處地面上的乙炔瓶,即受火焰燒烤或高溫影響的乙炔瓶,瓶內乙炔可能會發生分解反應。對這些氣瓶除從遠處遮掩物后由高處噴灑細水霧冷卻外,必須警告一切人員撤離該危險區域。 (6)如乙炔瓶表面迅速干燥,或乙炔瓶表面形成水蒸汽,則立即恢復由高處噴灑細水霧冷卻,直到乙炔瓶表面能維持30分鐘處于冷卻和潮濕狀態。此時,通常可

20、安全的接近能維持冷卻和潮濕的乙炔瓶,檢查其表面溫度和各部位有無泄漏現象。如未發現溫度異常和泄漏現象,則可搬離現場,并且沉浸水平至少24小時之后,再轉移到乙炔瓶檢驗站。(7)對有泄漏的乙炔瓶留在原地繼續冷卻,并用安全警戒繩索隔離24小時。(二)途中遇到外界災害的處理方法在運輸途中,如果遇到意外的建筑物或其它車輛發生火災,或遇到意外的自然災害,務必以安全第一,慎重處理。1、途中遇到火警,應安全迅速把車輛開到安全場所。2、車輛無法開到別處時,盡量保持與其它車輛一定的間距。如靠近火場時,為防止車上乙炔瓶受熱溫度上升,必須向乙炔瓶大量澆水冷卻。3、根據火災和車輛危險情況,必要時向消防、救災、公安部門報告

21、車輛險情、氣瓶數量、氣體名稱及其特性,請求幫助和救援。 4、途中遇到雷雨、暴風雨、大雪中濃霧天氣,務必以安全為本,慎重行動,避免為趕路而冒險行車。5、途中遇到地震時,安全迅速把車輛開往安全場所。在災情嚴重無法開往安全場所的情況下,應盡量把車輛開到遠離高層建筑和密集住宅的地方,諸如街心廣場、十字路中心、馬路中心等處。6、駕駛員和押運員在遇到危險情需要離開車輛避開時,要把運輸所需要的一切證件隨身帶走。離車的距離,應在目視車輛距離范圍之內。充裝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一、充裝前1、首次開車、長期停車及檢修后開車,必須進行全系統氮氣置換經化驗含氧量3%,再用乙炔氣置換經化驗乙炔純度98%。2、充裝管路中的乙炔

22、質量應符合GB6819的要求。3、充裝容積流速應進行適當控制,充氣流速應小于0.6m3/h瓶.即每次充裝瓶數不少于67瓶.4、按設備點檢要求檢查閥門、管路、阻火器、壓力表、充氣軟管等各連接部位均處于無泄漏完好狀態。5、待充裝的乙炔瓶是經過充裝前檢查符合要求的。將合格乙炔瓶推入瓶架定位,接裝充氣夾具,注意檢查瓶閥墊圈并對準瓶閥口頂牢,打開瓶閥、角閥查看并消除漏氣,逐個檢查有無漏開閥門的氣瓶。存在以下問題氣瓶嚴禁充裝:(1)鋼印標記不全或不能識別的; (2)超過檢驗期限的;(3)顏色標記不符合GB7144規定的或表面漆色脫落嚴重的;(4)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的;(5)瓶內無剩余壓力或懷疑混入

23、其他氣體的;(6)瓶內溶劑重量不符合GB13591溶解乙炔充裝規定要求的;(7)經外觀檢查,存在明顯損壞,需進一步進行檢驗的;(8)首次充裝或經裝卸瓶閥、易熔合金塞后,未經置換合格的。6、與壓縮崗聯系,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后,打開各排架進氣閥,進行乙炔氣充裝。二、充裝中1、檢查噴淋冷卻水,水量應均勻、穩定。2、檢查瓶壁溫度不得超過40。超過時,必須中斷該瓶的充裝,移至安全地帶用大量水噴淋冷卻后檢查處理。3、充裝中,每小時至少檢查一次瓶閥和易熔合金密封部位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應立即妥善處理。4、分次充裝時,每次充裝后的靜置時間不小于8h,并應關閉瓶閥。5、因故中斷充裝的乙炔瓶需要繼續充裝時,必須保證

24、充裝主管內乙炔氣壓力大于、等于乙炔瓶內壓力時,才可開啟瓶閥和支管切換閥。6、乙炔瓶的充裝壓力,任何情況下不得大于2.50MPa。7、系統有否泄漏處,法蘭、閥門、充氣軟管等部位,如有泄漏應立即停車檢修。檢查儀器儀表是否靈敏,工作是否正常。如發現室內有乙炔味,必須查清來源,予以消除泄漏。三、充裝后的檢查1、充裝結束關閉瓶閥后,應通過回收系統將充裝主管和支管內的乙炔回收。關閉瓶閥和管路閥時應輕緩,嚴而不緊,防止用力過度。2、乙炔瓶充裝結束后,應逐瓶置于符合要求的衡器上稱重測定瓶內乙炔充裝量。3、乙炔瓶內的乙炔充裝量應小于等 于乙炔瓶量大充裝量。4、乙炔充裝量超過最大充裝量時,應將乙炔瓶置于衡器上,借

25、回收裝置將瓶內超裝的乙炔回收到符合規定的乙炔充裝量,否則嚴禁出廠。5、在正常充裝條件下,乙炔瓶單位容積乙炔充裝量,若低于0.12kg/L時,將瓶內乙炔回收后,把乙炔瓶送至檢驗單位處理。6、按GB12137中規定的涂液法,逐只檢查瓶閥和易熔塞是否漏氣。如有泄漏,應妥善處理,否則嚴禁出廠。電工操作規程一、安裝調試過程中:1、安裝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作業,不得隨意更改,若有疑問,應參考技術說明或及時上報,并尋求最佳解決方案。2、等安裝完畢后,應嚴格檢查并對照圖紙,確保無誤后,方可進入調試階段。3、試車前,要認真檢查各電器設備對地絕緣,相間絕緣良好,確保電器的安全可靠,并準備好消防器具。4、試車

26、時,合閘過程中,應先合總閘,再合分閘,使各個設備逐個運行試轉,試車完好后,交付使用。二、使用運行過程中1、電工專業人員應將各用電設備的具體使用方法向使用者(車間人員)交待清楚,并監督他們的操作方法是否得當。2、使用運行過程中,電工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一旦發現電器設備有異?,F象,應立即停止運行,進行檢修。3、運行過程中,不但要檢查各電器設備,還要檢查各部分的電線、電纜,一經發現有破損或老化的,應及時更換以免發生意外,影響生產。4、使用時,還要檢測用電器是否與銘牌相符,如不符應及時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以確保安全生產。三、維護和維修過程1、電工專業人員應勤檢查,發現問題,充分利用“望、

27、聞、問、切”各器官的功能,及時排除隱患。A、“望”就是看各電器轉動和振動是否與平時一樣。B、“聞”就是聽各電器工作時的聲音是否有異 聲,是否與平時一樣。C、“問”就是問車間直接使用的人員是否發生過異常現象。D、“切”就是用手觸摸電器感知溫度先切斷電路,斷開電源,經檢驗確認無電后,方可進行檢修。3、檢修時,必須在開關處掛上“電氣檢修,請勿合閘”的牌子,并請專人看守。4、檢修后,還應檢測控制電路并檢測絕緣電阻合格后,方可起動運行。5、一般情況下,不帶電作業,但當必須帶電作業時,必須派有經驗的人監護,至少一人,操作人員必須具有帶電作業的能力。6、工作是正確佩戴使用防護用品。乙炔發生器安全操作規程1、

28、加料崗的操作檢查電動葫蘆按鈕是否靈活好用,電動葫蘆升降、左右運動是否正常,電機有無異響,噪音。備好粒度在20030mm的電石和粒度302mm的電石,并分別裝在吊斗和小桶內。個別大于200mm電石一定要經人工破碎。粒度小于2mm以下的電石粉不得加入料筒中。根據發生器的需要電石量,及時供料。投料次數以每小時4次為宜。排渣操作完畢,須加料。投料順序:用電動葫蘆將電石吊至發生器加料口。先投小塊電石(<30mm)邊開冷卻水冷卻,防止局部過熱,應間斷均勻投料,穩定數分鐘,無異?,F象發生繼續加大塊電石。應間斷地一塊一塊地投料,同時用冷卻水降溫。要嚴防電石之間的撞擊或在中心加料筒中堵塞。在夏季氣溫高、風小的時候,加料后期注意充氮保護,保障安全生產。2、發生器開車操作檢查本崗所有設備管道、閥門、電器、儀表的狀態是否正常、靈活好用;檢查各水封液面計、儀表、壓力表、溫度計是否正常;檢查溢流管、排空系統及取樣口是否暢通;啟動渣坑澄清水泵,將水打到高位水箱至溢流。發生器加水至溢流,水封加水到規定液位,氣柜槽內加水至溢流;     通入合格氮氣,按工藝流程通至氣柜排空10min,再至壓縮機進口安全水封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