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第一課時_第1頁
陳涉世家第一課時_第2頁
陳涉世家第一課時_第3頁
陳涉世家第一課時_第4頁
陳涉世家第一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陳涉世家科目語 文年級九年級 備課時間主備牛田芳輔備上課時間【教學目標】德育點:認識我國古代農民在第一次起義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敢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知識點:熟悉課文,疏通文意,積累文中的實詞;了解陳涉起義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認識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原因、過程及其歷史必然性。能力點:理解課文基本內容;把握本文運用對話及對話時的語氣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能力【重點難點】重點:讀準課文,疏通文意,掌握重點詞句。難點:講清大澤鄉起義的原因和經過,了解人物對話的語氣表達方式;注意材料的處理詳略得當。第一課時確立目標,自主預習1、閱讀有關資料和課文注釋,了解司馬遷和史記。2、朗

2、讀課文,掌握生字詞的正確讀音。3、憑借工具書疏通字詞句,掃除閱讀障礙。4、考慮全文所寫的是什么內容。交流展示,解答疑惑1、讀注釋,弄清這個注釋告訴我們幾個問題。說明課文所寫的2100多年前的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概括介紹課文所記敘的內容。簡要介紹司馬遷和他的重要著作史記。2、介紹司馬遷和史記:3、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陽夏(ji) 輟(chuò)耕 鴻鵠(hú)嗟(ji)乎 適(zhé)戍 度(duó)已失期 以數(shuò)諫故 當行(háng) 陳勝王(wàng) 所罾(zng)魚 篝(gu)火 忿恚

3、(hùi) 笞(chì)廣 徇(xùn) 铚(zhì) 酂(zàn) 柘(zhè) 譙(qiáo)社稷(jì) 被(p)堅執銳 寧(nìng)有種 會(huì)計事 間(jiàn)令吳廣 車六七百乘(shèng長(zhng)吏4、例示句子的停頓。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上/使外將兵。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5、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作內容。(1)讀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確,句讀恰當。(2)理清敘事線索。圍繞著農民起義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分別寫了什么內

4、容?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第1段介紹農民起義的領袖;第2段記敘起義的原因和謀劃情況,第3段寫起義的經過和取得的勝利。這篇文章,生字較多,大家注意字的讀音和句讀停頓。6、解讀第1段,感知內容。(1)疏通詞語、句子(2)感知內容。第1段主要寫什么?為什么先寫這段?第一段主要寫什么?(要求用一句話作答)這段主要寫陳勝年輕時給人做傭工之時,胸中已懷有大志(“鴻鵠之志”)。本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陳勝的?這一段從籍貫、身世、志向等方面來介紹陳勝。“與人傭耕”,表明陳勝是個被剝削受壓迫的窮苦農民;“悵恨久之”,說明他對所處的貧困地位的不滿;“茍富貴,毋相忘”,表達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識;“燕雀安知鴻鵠

5、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他的遠大志向。為什么先寫這段?先寫這段主要是表明陳勝后來發動起義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達標測評,拓展實踐:1、翻譯第一段,檢測第一段中的重點字詞。2、第一段中作者怎樣塑造陳勝的形象?反思:課題:陳涉世家科目:語 文年級:九年級 備課時間主備:牛田芳輔備 上課時間第二課時【鞏固導入】 檢查翻譯第1段。【教學過程】確立目標,自主預習1.熟練朗讀課文第二段。2.結合課下注釋,疏通第二段的內容,注意積累一些詞語。交流展示,解答疑惑講解課文第2段。1、朗讀。兩名同學分別朗讀第2段。注意字音、句讀。讀畢,著重就字音、句讀酌情講評。2、疏通詞語、句子,積累文中的詞語。3、學生

6、交流:第2段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哪些史實?本段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如下史實:起義的時間、地點、發起者、參加者及其人數。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閭左適戍漁陽”的九百人舉行推翻秦王朝的起義。起義爆發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專制統治給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造成社會普遍的怨憤和仇恨,這是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斬”,秦朝嚴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這是起義發生的直接原因。起義前的謀劃、準備。陳勝、吳廣商定假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以號召天下,爭取響應,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籠聚人心。4、質疑和討論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畫出有關句子。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勞役和殘酷的

7、刑法。“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一次征發就達900人,可見當時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斬”,說明秦朝法律的苛酷,從而表明起義是統治者逼迫出來的。陳勝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怎樣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號?首先,陳勝、吳廣正確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殘酷統治及廣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時,陳勝還分析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蘇、項燕之名“為天下唱”的主張;最后,他們為起義制造輿論。采用“丹書魚腹”、“篝火狐鳴”等迷信方式,這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而采取的斗爭策略,說明陳勝、吳廣的足智多謀。陳勝是怎樣為起義做輿論準備的?<拓展延伸>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寫?(語言、動

8、作、外貌)以記敘人物的對話為主,通過對話描寫,刻畫了陳勝、吳廣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達標測評,拓展實踐第二段中的重點字詞解釋。反思:課題:陳涉世家科目:語文年級:九年級 備課時間主備:牛田芳輔備上課時間第三課時一、鞏固導入檢查第2段中的詞語句子。二、教學過程確立目標,自主預習1.熟練朗讀課文第三段。2.結合課下注釋,疏通第三段的內容,注意積累一些詞語。交流展示,解答疑惑(1)朗讀。兩名同學分別朗讀第3段。(2)疏通詞語、句子,積累文中詞語。(3)感知內容。第3段寫什么內容?(要求用一兩句話作答)這段是記述陳勝起義的起事經過以及陳勝起義迅猛發展的慨況。寫了三方面內容:并殺兩尉;為壇而盟;勝利進

9、軍。總之,寫了起義的經過和勝利情況。“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思想含義是什么?這句話表達了陳勝等人敢做敢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氣概,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否定。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哪些詞語表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結尾一句有什么作用?“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號召力之大,農民起義風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同時也告訴人們,這場農民運動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達標測評,拓展實踐討論本文的主題思想。陳勝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作者對這一歷史人物持什么態度?試說明理由。作者對陳勝是肯定和贊揚的。“世家”是史記中為那些對全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